《那年夏天》是一部由赵根植执导,李秉宪 / 秀爱 / 李世恩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年夏天》观后感(一):石头在哭泣
在动荡不安的时代里,有一些爱情被成就了,但更多的是失散经年,从此一别杳无音信.....
但爱情的味道,却往往在沐浴过痛苦的洗礼后更为坚定,更为珍贵,永远会是那年夏天最美好的回忆.....
小人物的命运,在这个苍白的、百孔千疮的社会里,从来不是自已可以操控的。
惟有感情,从不曾消逝!
一个无聊的下午,看了韩国爱情电影《那年夏天》,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知名影星李秉宪、秀爱主演,俊男美女的组合,一度让我误以为又是一个“文革式”的小清新爱情电影,却没想到是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倾城之恋”,看完只觉:清新扑鼻、感人至深!
故事发生在人类第一次登月的1969年夏天,男主人公伊硕英与同学一起下乡支援,爱上了村图书馆管理员徐静因,静因因为父亲投靠了北韩而遭受村里人的歧视。男女主人公在这样一个美丽封闭的小山村里相爱了,电影在乡间的部分,拍摄得宛若油画、清新扑鼻,硕英与静因走在金色夕阳下的乡间小道上,在瓜田雨棚中躲雨的尘腥味,在青色月夜下淌溪接吻,在一池碎荷边的蛙声中温情告白……画面美得让人窒息,绝对是一部值得上影院观赏的佳片。
片中伊硕英因突发事件须立即返回汉城,因不忍留下静因独自在村中受欺负,于是再度返回村中,带静因一起“私奔”回了汉城。时逢举世闻名的韩国“光州事件”(这里导演在处理时间上有些错乱,历史上“光州事件”发生于1980年),两人被游行示威的人群冲散,后被当成叛乱份子逮捕,身心遭受了残酷的虐待和折磨。硕英在父亲的游说下,因害怕被当作北韩间谍,一度拒绝承认认识静因,但很快他便后悔,在被父亲救出监狱后,跪求父亲救出了静因。在无情的时代面前,静因因担心自己的政治背景继续连累硕英,选择了在火车站独自消失。当坚持独身20多年后的硕英,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通过电视台试图找到静因时,却发现静因已经在孤独和等待中逝去,只留下了一生的爱与遗憾。
男女主人公在监狱分开时扑上前抱头痛哭,及静因出狱后默默流泪的相拥,在哀怨悲凉的小提琴声的映衬下格外动人,很久没有看到这样令人感动的电影了。一段简单美好的爱情,放在这样一段激烈混乱的历史背景下,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个人的爱恨,在那个毫无道理的时代面前卑微苍白,充满了悲哀与无力,无处诉说,注定是一场悲情与遗憾。
《那年夏天》观后感(三):i will be right here to waiting for you
当硕抱住刚步出监狱的静说道:“我不会离开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的时候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
在校园的第一次离开之后
硕又在火车站第二次离开了静
当然这次是静导演的
“硕,当我们再相逢,我不会松开我的手”
静是无奈的
也是用心的
在硕要离去为静买药的那一刻
静曾两次抓住硕的手
什么是爱
什么是爱人
在静 松手——紧握——再松手——再紧握中间找到了答案
静无声的离开了
导演连一个背影都没有给
可导演没有就此放过观众的眼泪
当年迈的硕在静的遗物中发现那块几十年前的小鱼变石时
年轻的硕在静走后一直寻找静
并在雨中将那块送给静的小鱼变石安放在了那里
殊不知
此时的静就在不远处的树下安静的看着
为什么
为什么静不上去从后面抱住硕
即便在火车站那一别后 硕重回到静的视线中
静也不能上去紧紧抓住硕的手
因为是那个年代 那个夏天
没想到韩国也有类似知青下乡的历史啊。帅气的汉城大学生与美丽的乡村图书管理员的相遇相知,但阴霾笼罩了黎明初升的太阳。瞬间,有情人天各一方。个人在大时代中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只能像树叶随风飘零。
纯情没有落入煽情,涉及政治也点到为止。女主角命运多舛,却始终用柔弱的双肩担起生的责任,依靠心中的爱坚强地活下去,不管有没有希望。“我一生荒芜,但我忘不了你给的温暖。”
《那年夏天》观后感(五):回不去的从前
那是一段逝去的时光。那时,有薄雾微笼的清晨,有树林中郁郁葱葱的绿意,有田埂上精心耕作的农妇,还有白月光下蛙声一片的荷塘。
似乎每次见面,他都浑身湿漉漉的。第一次,她在惊吓中把水泼到他身上;第二次,他被她的恶作剧吓得一屁股跌坐到小溪中;第三次,他紧紧将她拥住,在滂沱的大雨里。
似乎每次拥抱,他们都希望永远不再分离。第一次,他跳下火车,奔回那条熟悉的小径,与她在雨里相拥;第二次,她微笑着点头,愿意舍下一切,与他一起奔赴动荡的城市,他兴奋地抱住她,笑得像个孩子;第三次,他奋力挣脱几条粗暴的手臂,不顾一切地紧紧搂住她,内心被深深的愧疚和负罪感撕裂。
一切都似曾相识。田园,小径,月色,池塘,大雨;动人的歌声,狡黠的笑容,朴实的信物,残酷的年代,无奈的生离死别。依然打动人心。
想起了《霸王别姬》中,程蝶衣在烈火的映衬下,声嘶力竭的怒斥。那又如何呢?人人在那样的年代,都只能是绝情的段小楼,或是硕英。纵然千般无奈、万般歉疚,也只能低下头,否认曾经沧海桑田的誓言与情谊。
那是最好的年代,那是最坏的年代。
《那年夏天》观后感(六):曾经拥有
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
爱情就这样在风儿吹、草萌动下悄悄的滋生着,如夏天的田野般舒心,如雨水般滋润,如阳光般绚烂。
“我一生荒芜,但我记得曾和你在一起。”
悲伤的语言,泪水婆娑中,记住的却是静因和硕英干净又灿烂的笑容。
我们都曾经有过那么美好的爱情,都曾经幸福的憧憬过美好的未来。
伴随着心弦一根根的被拨动,眼泪就这么一颗颗的落下来。
《那年夏天》观后感(七):那年夏天
那年夏天不仅仅有纯洁的爱情,还有《一九八四》。 影片前半段非常美,两个青年男女在接触中正常恋爱了。这是多么正常又值得赞美的事情,可是社会与政治总是丑恶的。当我在看到硕英对静茵说一起去首尔之前。我就想过,静茵不应该离开村子,不是我猜到了电影结局,而是我觉得这样一个女子无法在大城市正常地生活。就算是没有电影中的故事,十几年之后,静茵还会是这样的女子吗? 政治乍看离人们很远,但其实非常地近。男女主人公的命运就在看似偶然中改变了。当我看到警察审问他们时,我真正想到的就是《一九八四》中的相同场景,当书中的男人最后屈服之时,我真的担心了。还好这影片的重点不在这里。至少他们平安出来了。可是又有多少人无声无息了呢?那年夏天的事真不平凡。
的确
在宁静的乡村河边
用木棒捶衣
然后回头宛然一笑
是他人改变不了的
这是一个充满遗憾的故事
柏树的叶子有什么样的味道呢
也曾经闻过那样的味道吧
已经遗忘了
鱼石、柏树叶子的味道
穿过整个故事沉入人的心里
他也知道
她是一旦说离开就不会再回来的人
这样的静因更让人觉得心疼吧
硕英在盒子里再次看到那块鱼石的时候
心里的滋味真是无法言说
狠心的人
那时候的日子非常的艰难,我记得一直和你在一起。
别哭。
记住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些珍贵时光吧。
那年夏天的电影
聪明的硕英
黑亮黑亮的
带着调皮的戏谑
哇哈哈
《那年夏天》观后感(九):那年夏天
那年夏天,硕英跟静因相遇
纯粹的感情纠结着躁动的政治情绪,干净的笑容伴随着丑恶的厮杀打斗
硕英在简陋的黑房子里拉开窗帘的一瞬间,旧式室外公放的黑白电影的巨大幕布占满窗口,窗前摆放的两张小小凳子——是他为静因和他准备的双人电影院。。。
阿姆斯特朗登月的那个夜晚,好奇的人们围满了小小的黑白电视机;此时落寞的静因,挟着满心的伤痛在荷塘月下郁郁沉思;硕英出现了:“从此,你可以跟我说!”
穷凶极恶的政治审讯,阴森森的监狱里灭绝人性的殴打与侮辱,硕英心碎满地的“我不认识她”,然而在推出门口的一刹那,死命的冲回来抱住惊恐失神的静因:“我会保护你的!”
“出去后好好替他想想……”松手的一刹那,再回首,阴阳隔绝。。。
泪流满面。
就是这样的爱,一辈子一次足矣。
泪流不止,沉迷心碎过后,我有什么?
又能跟何人述说?
究竟是梦碎,还是梦醒,镜头里的纯净世界,怎堪在尘世间落地生根。
给女性敏感破碎的心境勾画出爱情的乌托邦,我该说它有罪呢,还是赐福?
像我这样的人果然是对笑得好看的男人毫无抵抗力。之前看《山楂树之恋》就被窦骁洁白的牙齿,灿烂的笑容晃花了眼。这会《那年夏天》里的男主又是一个冲着心爱的人傻笑的萌货。单凭这一点,这部电影,于我而言就有了看完的理由。
这是少数我没有看过剧透就看了的电影,着实让我有些意外了。我是不是要考虑以后都不看剧透,宣传直接去看电影呢,大概这样才能拥有更清楚地感知。
这部电影我存了很久,看了开头大约三四次,一直都没有继续往下的欲望。我理所当然的就认为故事是一个记者和她的采访对象之间的纠缠不清。加之标题又起的不显山不露水,对于我这样一个标题党而言实在是没有任何的吸引力 。
九十几分钟的电影,前期并没有太多的波折,平铺直叙的讲了一个乡村图书管理员和下乡的富家子弟之间的爱情。一切的发展感觉上都很理所当然,很喜欢女孩把耳朵贴着玻璃橱窗很努力的想听清里面的音乐,而男孩偷偷睁开眼睛望着女孩子笑的那段情节。细节反应真爱好么?
第一次牵手,第一次拥抱,第一个吻,所有的发展都是顺其自然,不紧不慢的。最初闹着要会汉城的男生,对着漆黑的夜说“你知道么?我现在一点儿也不想回汉城。”爱情的力量果然可以战胜蚊子的骚扰。
不太理解的是,在图书馆被烧毁之后,女孩巨人还能心无芥蒂的接受男孩子。如果是父亲倾尽全力,耗尽心血所建成的图书馆,放在是我大概是不能原谅男孩子的大意,就算我也有责任,就算他并不是故意的。
原本我以为,故事就会这么慢慢推进,男女主角终于冲破世俗的压力在一起。当女孩答应和男孩子去汉城的时候,我以为他们所要面对的无非是来自男孩父母的反对,仅此而已。我到底是忘记了时代的背景,在政治的面前,再坚强的爱情也显得懦弱。
人性使然吧,男孩子说“我不认识她。”很喜欢电影里给女孩子了一个面部特写,我们明明白白的在女孩眼里看到绝望。我所一直坚信的爱人就这样放弃我了么?可是短暂的挣扎之后,她居然义无反顾的说“是,没错。我不认识他。”这样的女孩子,果然是值得爱的。
之后的故事,之后就没有故事了。
还好,事隔经年,再想起你,我首先忆起的仍然是你眯起眼冲我扬起大大笑容的样子。这样,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