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历险记》是一部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杰米·贝尔 / 安迪·瑟金斯 / 丹尼尔·克雷格主演的一部动作 / 动画 / 悬疑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到片头字幕的时候就很激动,包含了很多漫画中原汁原味的元素似乎预示着什么.而当一开篇以埃尔热形象出现的街头画师更是神来之笔.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脑子里闪现的念头就是死皮尔胳膊到底是胳膊,就是不一般.
而且开场的十几分钟是完全忠实原著的,当然有些小细节是增加了电影的创意的,不过完全没有影响到本来的故事.直到可怜的萨哈林先生突然成了反面角色我就想,完了.不过仍然还抱着一丝希望,因为毕竟这是电影,由时间长短的限制,不可能按照原来的漫画那么发展.
但是从丁丁被弄到船上开始就撤地完蛋了,更别提居然折腾到了北非.如果这些都是为了引入船长这个角色,从而照顾不熟悉丁丁故事的人的话,杜邦和杜帮不也是就那么出现而没什么铺垫么,难道丁丁买了船以后跟那两个想要买船的人说一句"不,这船我不卖,这是要送给我的船长朋友的"不就行了?太低估观众的理解力了吧.
所以整个电影的后3/4及本上就是在失望中看完的,唯一的亮点就是再现独角兽号跟海盗船的海上大战.而那也是舍弃了漫画中船长在自己家公寓里的精彩独角戏,而把它分开成了几段在不同的地方表现的.
现在失望之余是觉得可惜,因为电影中的人物造型是那么的忠于原著,而且电脑制作的场景也是没得说,可是为什么把故事改成那样了.整个片子充斥着好来坞式的陈词滥调,从细节到故事改编,非要弄出一个终极大BOSS么?编剧你是古今大战秦俑情看多了么?港口的决战,船长突然的励志演说都是美国电影拍烂了的桥段。斯比尔博格是在向自己致敬而不是像埃尔热和丁丁.难道他已经狂妄到自认为自己比埃尔热还会讲故事?
不过据我看来,制片方和导演放弃了忠实原著、放弃了丁丁迷,屈服于了票房。如果按照埃尔热的原著,这会是一部没有那么多大场面也不够扣人心弦的电影。几乎所有的改编部分都是美国式的而不是欧洲式的,更加戏剧化,冲突更多,还要兼顾搞笑和励志。
《麦田守望者》里霍尔顿说他哥哥DB“去了好来坞,当了婊子”,这话真是一点儿不错。不过我想这个问题也是问给我自己的,你既然明知这是一部好莱坞大制作,而且还买了IMAX 3D的电影票,你是想怎样?当婊子还是立牌坊?
《丁丁历险记》观后感(二):不一样的丁丁历险记
之前看过老版的《丁丁历险记》,说实话,兴趣不大。一是因为拍摄的时间也许太早了,画面稍显粗糙;二是剧情不太吸引人,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但是这部作品,斯皮尔伯格导演拍摄的这部新版的丁丁历险记,恐怕是我这些年来看过的最逼真的动画了。看得出来在制作时下了大成本,人物细节的刻画,背景的真实程度,简直到了真假不分的地步。
剧情安排的很紧凑,毕竟是冒险题材的,画面感一点也不输正式的影片。
比我大了不知道多少轮的丁丁先生,又在屏幕中复活了!
《丁丁历险记》观后感(三):丁丁点映归来——华丽冒险,视听盛宴~
简评3D《丁丁历险记》:想象宽广,视听盛宴,节奏明快,眼花缭乱,高速剪辑,美轮美奂,华丽冒险,五星推荐!
《丁丁历险记》胜在表情捕捉和CG动画技术,以假乱真的海水和沙漠相信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可能有人会批评人物形象有些单薄,思想性不足,除了忠实原著,本人愿意抛砖引玉提供一个解读:
该片的思想性在于,当正反两派历尽千难万险,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从天空到沙漠,从沙漠到绿洲小城,一路走来争夺宝藏,千辛万苦,千山万水,苦苦争夺,你死我活,最后却发现宝藏其实就在当初大家出发的起点,就在眼皮底下。我们总以为宝藏,还有幸福、理想,或者其他值得追求的东西都在遥远的地方,其实他们恰恰在我们身边,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如果有堵墙挡在你前进路上,凿穿它!
说说人物,丁丁的形象比较单薄,也是为了忠实原著,所以白雪和船长抢了戏,船长的性格特征比较突出,嗜酒如命,死要面子,喝醉酒的男人也可以是可爱的,我表示感同身受,故事最后船长拿酒瓶扔大反派,这得需要多么艰难的思想斗争啊,几近挣扎,克服欲望乃至战胜自我。白雪也是萌的开爱,喜欢追猫,能驯服猎犬,有灵性,贪吃,紧急关头都不能抗拒美食诱惑,还好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机智,勇往直前,单骑救主,最后上演鹰狗大战的场面,真是养狗当如Snowy!
这部动画电影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作为忠实的“丁丁迷”,导演斯皮尔伯格其实早为这部影片的诞生埋下了伏笔。早在1983年,正当《夺宝奇兵1》在伦敦进行制作时,斯皮尔伯格便亲自去见了“丁丁”的漫画作者埃尔热。这两个人在之前就已是彼此作品的粉丝,这次会面也自然成为了历史性的一刻。
因为不满意《E.T.外星人》剧本创作人梅丽莎一开始对“丁丁”剧本的场面设计,斯皮尔伯格决定以“丁丁系列”中《独角兽号的秘密》、《海盗失宝》和《丁丁在西藏》等原著为基础,在其之上加以改编,创作出一个“三部曲”系列。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丁丁历险记》便是第一部。本片取材于《独角兽号的秘密》、《海盗失宝》和《金钳螃蟹贩毒集团》三个相对独立,却又有所牵连的故事。斯皮尔伯格很巧妙地将这三个故事中的线索串联在一起,在电影中把“丁丁迷”们对那些故事的回忆一一打开。
尽管官方曾称这部影片的拍摄开始于2007年5月,但因为那时斯皮尔伯格正忙于《夺宝奇兵4》,而同时制作人皮特杰克逊忙于《可爱的骨头》,以至于同年7月剧本才开始进行创作。而同样是“丁丁迷”的制作人皮特基于他在《指环王》和《金刚》中“表演捕捉”手法的成功运用,决定将这个技术用在《丁丁历险记》上。随后他们把从普雷亚维斯塔、洛杉矶、加利福尼亚等地的实景拍摄制作了测试小样,看过试样后斯皮尔伯格决定把“丁丁”拍成动画电影而非真人表演,但他仍是以传统的电影拍摄方式进行编导。
这便成就了这部《丁丁历险记》。它的成功之处即在于在把卡通漫画的故事搬上荧幕时绝不失掉漫画的原味,又以惟妙惟肖的画面感让人置身于其境。就像皮特所说,我们要做的逼真就是从衣服纤维到人物的毛孔,甚至每个毛发都像真人一样!作为中国观众,我们在享受其视觉冲击的同时,不得不再次感叹美国电影在技术上的先进与成熟。
若不是因为中途环球公司的退出,我们或许能在提前一年左右的时候看到这部电影,不过好在它还是来了,在全球“丁丁迷”的翘首企盼中悄然而至。斯皮尔伯格的“老顽童”构思再次给了大家一个惊喜,想必埃尔热若能在天上看到,也会会心一笑的。
(文/京畿妞儿)
《丁丁历险记》观后感(五):3D IMAX《丁丁历险记》一场专属于斯皮尔伯格的冒险
看完电影的那一刻,对这样一部影片失去了任何评价的能力,似乎所有的语言都是多余的。评判的参考就是好优和劣,我努力在找《丁丁历险记》的缺点,但是很可惜,我失败了,这样的原因甚至造成了我无法评价出电影的优点。
斯皮尔伯格将埃尔热笔下简介利索的丁丁世界变为一个类似《极地特快》那样充满空间感的3D动画场景,其风格在写实的基础上融入了艺术性的夸张,角色惟妙惟肖,表情、动作、眼神、甚至眉宇间都极富感染力,可见其3D CG团队技术之精湛。
全片剧情毫无尿点,感觉就像手里的爆米花一直噼噼啪啪炸响,观影者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在环形的IMAX巨幕上,接二连三的追逐冒险,快节奏的敲打着观看者的每一根神经,但是这样的节奏并不使人焦躁,其中不乏幽默作为愉悦的调味,丰富的场景,细致的细节,你甚至可以看到丁丁手电强光下每一粒灰尘的漂浮,当然也可以看到剑斗中火花反射在剑上的光芒。斯皮尔伯格巧妙巧妙切换镜头的手法不得不使人叹服,充满了想象力并衔接了剧情的跌宕,约翰威廉姆斯音乐的响起使观影者自然而然的带入到每一段剧情中,渲染恰到好处,甚至于使人感到整部片子的声音就是自然而然存在的。
这是一部被深深烙上斯皮尔伯格式的《丁丁历险记》,冒险、勇敢、对信念的执着永远是其标志,就像《印第安纳琼斯》一样有趣、幽默、给人惊喜,除了这个属于斯皮尔伯格的”缺点“,观众似乎真的无法再挑出其他的刺。
《丁丁历险记》观后感(六):我老了
我必须承认,也许我老了。就因为老了所以总是想怀旧,所以最近很有看童话故事书的冲动,最后买了几本中古的,发现看不进去啦,故事情节都有点儿不合逻辑,要求童话故事都有逻辑,我这个成年人是不是有点儿过分拉。
我不是丁丁迷,但是冲着豆瓣上的评价和斯皮尔伯格去的。情节很紧凑,很有冒险精神,我也跟着节奏笑了几回。但还是败了,但凡看一部精彩的电影总是有一种荡气回肠的,回味无穷的惆怅感。无论故事情节悲喜。
但是看了丁丁以后,我什么印象也没留下,只记得那只可爱又聪明的小狗,它和我养的小狗一样是梗类犬,一样忠诚,只是俺的小狗略显憨傻和胆小,但是这样却使她格外可爱。
倒是记住了海上的那一大片湛蓝的天空,层层漂浮的白云和孤苦无依的一艘小舟。倒像是我在新疆和西藏见到的那些情节一样使我怀念。
最近看电影的频率挺高。包括失恋三十三天,评价也挺高的,虽然也有些可以引起共鸣的东西,还中途抹了几次眼泪,但是最后还是觉得少了点儿什么。
《丁丁历险记》观后感(七):同样神棍,为啥丁丁没有柯南那么讨人厌
丁丁是风靡了欧洲整个20世纪的经典卡通形象,他聪明正直,勤快能干,意志坚定,机智勇敢,富有正义感,是阳光、积极向上的象征。可以说他在欧洲具有孙悟空在中国这样级别的广泛群众基础。斯皮尔伯格的这部《丁丁历险记》,讲的是《独角兽号的秘密》,即便在画面上采用了最先进的3D技术,比如片中伦敦的雾景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在风格上还是非常好的秉承了几十年来的《丁丁历险记》的气氛:生动、曲折、活泼、朴实。在这一集里,丁丁从伦敦到古堡,从大海到北非沙漠,上天入地,飞檐走壁,枪林弹雨,出生入死。不管是在伦敦大街奔跑的记者,还是在船上和海盗英勇搏斗的探险家,抑或是在沙漠里扛着七荤八素的船长的王二小(你看了那装束就知道了),还是在北非老城里飞檐走壁的生死时速,都是那样的生动鲜活,令人喜爱。
丁丁的配音是杰米·贝尔,这位以《舞动人生》中的芭蕾舞小男孩一举成名的英伦新人,他的形象和丁丁真是不谋而合,金发,实诚不乖张的年轻的脸,蓝色毛衣,坚定明快的声音。唯一的区别大概是丁丁头上翘起的那一撮金毛。让我们来对比一下,是不是颇有神似之处?
影片里的其他人物也通常精彩,也都是清一色的英国阵容:负责了大多数搞笑桥段的阿道克船长是安迪·瑟金斯配音,他的糊涂和好运与丁丁的聪明干练真是相得益彰,而坏蛋Boss则是现任007丹尼尔·克雷格,至于笨蛋英国警察,非“僵尸肖恩”西蒙·佩吉莫属了。除了在伦敦、古堡、大海、沙漠的游历探险和激烈争夺外,作为全片高潮的起重机大战算是相当有创意的一幕。至少我是第一次在电影里见到用起重机单挑。
在这里我还想探讨一个问题,同样是不死神仙,为什么丁丁没有柯南那么讨人厌?
丁丁外形朴实干练,诚恳正直,不装x,不耍酷,同时机智勇敢但不神棍,所有的胜利都是靠着胆识和智慧艰难得到的;而柯南同学总是瞪着大眼睛戴着眼镜眉头紧皱,在破案时都带着藐视他人智商的态度,以无边的神棍道破天机,在动作场面更是炫彩夺目,踩个滑板就能引发雪崩,踢个足球就能打下一架直升机。每当他小学生的身躯成年人的表情,踩着滑板用女声高喊着“兰!”的时候,我就一阵头皮发麻。看看下面的柯南和上面的丁丁你就能体会到了,这两位的神采有什么区别。
【图见 http://www.saoyuying.com/2011/11/the-adventures-of-tintin/】
《丁丁历险记》观后感(八):最完美的IMAX,最完美的历险梦
我给这部片子打五分,它绝对当得起五分。我并不是看丁丁长大的那一辈人,也绝不是动漫迷,我记得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动画片应该是米高梅出品的《猫和老鼠》(当然当时并不知道大名鼎鼎的米高梅),那套碟还是我爹特意从上海买来的正版,英文原声无字幕,以至于后来看米高梅出产的片子,看到狮子吼的时候,都下意识地觉得接下来应该是Tom出来叫一声,然后Jerry招招可爱的小手。那套VCD我现在还留着,基本都没怎么损坏,十几年来回搬家从河南到广东到帝都都没丢。所以童年记忆什么的之于我,同米老鼠并无渊源,反而更喜欢Tom&Jerry。当时还有极为震撼的《狮子王》,即使放到现在的眼光来看,依然是经典得不能再经典,完全不过时。这还是要归功于我爹他老人家,呵呵。
但是我的童年的确跟丁丁没什么关系,就像我也是成年以后才集满了加菲猫全集并且不可救药地喜欢这只又懒又馋脾气又差的美帝的资产阶级大肥猫——后来跟不少人说起童年的时候,发觉大家的经历还真的挺不一样的,有很多东西之于我并不是重温,而是补课,比如Toy Story我就是一口气补的三部曲,丁丁对于我,也是一次补课。
我一共在电影院看过三次。第一次万达CBD影城英文3D,第二次保利影院中文3D,第三次万达CBD影城英文IMAX。
第一次的观影感受,其实不必多说,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把那种极致的惊艳感觉描绘得淋漓尽致。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万达影院还是很能够甩帝都一水儿影院七八条街的,起码人家3D屏幕就杠杠的没的说。只是隐约觉得这片子没必要做成3D的,看起来颜色有些暗。但是故事极为精彩,无可挑剔,情节到后面我再说。
第二次其实是非常不舒服的,第一是网上订票的时候我父母坚持就近原则订了保利,一张票要刷8个点先不提,居然连语言都不给予标注,一直到屏幕上出现配音表我才意识到是国配,一时心凉了半截——我并非说所有国配都是乌龟王八蛋该下地狱,不过现在的国配状态多数是的。还好配音虽然算不上差强人意,倒也中规中矩,已经比大多数国配强很多了。
然后是影院人很多,而且暖气太强,非常热,人多没办法,周六晚上怎么可能不人多,但是那暖气闹得很不舒服,而且口渴,而且就会想去厕所。
接下来我更不满的是以我的记忆,这电影绝对被剪了,比如那个扒手拿着绿色钱包跟警探介绍的那一小截就没了,而之前那个被他撞倒的胖太太因为扶她不小心碰到她臀部而被揍的也没了,总之这种零碎但是很好玩的细节居然被影院擅自剪了,感觉非常不舒服。
同样不舒服的还有眼镜问题,我第一次听说3D眼镜要每副交100的押金的——这直接导致排起了长队,而且眼镜很破,起码我戴上眼前就是模糊的,很不舒服。
但是那次是诳我父母一同去的,一直到坐下开场我妈才惊呼一声:怎么是动画片?我爹则说:是真人版的。我一时无奈,反问:为什么要拍真人版?我觉得我妈对动画片的理解程度还停留在葫芦娃年代。我爹么,进化到狮子王年代,顶多。但是很快我就听见他们的笑声,笑得挺欢的。
我想如果我带他们看的是喜洋洋或者金甲超人或者梦回金沙国或者赛尔号或者神马乱七八糟的国产动画不知他们作何感想。
事后他们没有发表感想,我想让俩奔五十了的中老年人承认自己被一部动画片迷住了大概是很艰难的事情——不过不要以为我没听见你们从头到尾没停的笑声——就庆幸没带你们去看杨门X将吧,我还是很孝顺的。
昨天去万达看了IMAX,说实话之前没看过IMAX,结果完全被shock到,完全甩普通3D七八条街,画面立体感之强呼之欲出(也胜在屏幕极好),处处细节都一清二楚,比如模型船身是很漂亮的红色,之前普通版就基本看不出色差,色调明亮清晰,细节非常精致,感觉完全就是在看一部新电影了,极赞,不消多说。敢情这片子IMAX版才是王道啊。
另外,仔细看了配音表,给萨克林和红色拉克姆配音的居然是Daniel Crag,新版007,望天~~我的耳力果然糟糕得很~~
说说电影本身吧。改了漫画的不少情节,但是完全没有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反而环环相扣的精彩。
丁丁的形象比漫画的差距有点大,不过作为没有什么固执inception的我来说,接受这就是丁丁也很容易,丁丁的声音听着很舒服,娃娃脸什么的太可爱了。小狗Snowy萌属性完全爆棚,看得电影院里的我都要抓狂了想抱住拼命揉毛,这样的小狗狗非常增色。船长的形象基本没什么改变,除了大鼻子和络腮胡子好像也没别的啥了(揍),开始的表现的确坑爹得很,不过反复念叨“破船”然后一秒变身暴走状态神马的果断带感了——而事实证明,也只有丁丁能hold住这个二货了,比如丁丁在飞机上极为鄙视地看着他说“你也配姓阿道克吗?”,犯怂的船长一秒暴走啊有木有——其实我觉得那样的丁丁帅爆了。必须提的自然还有萨克林,一身红的嚣张反派还莫名地带着女王妖娆感神马的,真的让我萌点被戳爆了。
真心喜欢爵士和红色拉克姆那一段精彩的海战,IMAX完全发挥了效果,极为震撼。当红色拉克姆从桅杆上走下来的,披风飞扬,逆光,红色面巾,妖娆身段,十足血腥玛丽,玉面罗刹(擦我在说神马)之感,虽然面巾扯下的那一刻坑爹了……而两家人相爱相杀用我的命诅咒你的姓氏神马的,望天,不解释。
丁丁是一部绝对成功的电影,不仅仅是作为动画片来说,当然,相比近年来那些恬不知耻的国产动画巨作……我只能用一句船长的台词来形容:“天打雷劈”。我想这样也就够了。
顺,我很喜欢船长念叨天打雷劈时的样子。
《丁丁历险记》观后感(九):丁丁是记者 可他没有爱
从上个月起,就听广播里报道《丁丁历险记》将上映的情况。广播里说丁丁是70后,80后的集体回忆,算了,完全没看过,看来我还是把自己算做90后吧……走进影院全是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这让我想起来喜羊羊和灰太狼,看来我又得在小朋友们的欢笑声和模仿声中度过一个卡哇伊又纯真的晚上了。不喜欢不管是什么电影,有没有看点,都出个3D的版本,因为如果眼镜效果不好,不戴又看不清楚,很是纠结。这部电影也一样,白天在海上和沙漠上的那段,我没戴眼镜,反而整个世界变得阳光明媚,多美的场景,就被3D眼镜给废了。
看完整部片子,唯一让无知的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丁丁是个记者,而且他因为采访过飞行员,所以看着图解,就会开飞机了。好伤人……我采访过各行各业的各类精英,为什么我还是这么蠢呢。丁丁是记者,可他没有爱,当3张案卷都被坏蛋拿到手时,看他那气急败坏对着船长发脾气的样子,一点也不淡定,我一点也不喜欢,还好船长有爱,过去安慰了他,按道理,那个时候应该是船长更加伤心啊,家族之间的仇恨还有那遗失的宝藏,都跟船长有直接关联,我就搞不懂了,事情的原因和发展都搞清楚了,丁丁的报道也大致可以写出来了,他那么气急败坏到底要干嘛。
更让我不能接受的桥段是在电影结尾,在那个神秘的地球仪里,船长拿出了爷爷的帽子戴在头上,而丁丁拿到了关于宝藏下落的记录卷,他走到船长跟前,说爷爷还留下了巨大宝藏时那激动的样子,我被彻底雷倒了,作为一名记者,他到底更想干嘛?当时我内心多希望他能把那纸条藏起来,然后告诉船长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重新做回船长,但是不要再去惦记那已沉落海底宝藏,因为那个藏宝图,又不知道会引起多少纷争,多少杀戮啊。 灯光亮了,大家都说这还有续集的,我说按照这个情节发展下去,续集最好拍成丁丁和船长争夺宝藏吧。毫无血肉感的人物形象连小朋友们都打动不了,整场电影下来,我身边的小朋友们都没有笑过几声,也没有人为他们嚎叫,反而有点被电影里的些许血腥场景吓到。值得一提的是,开场在集市的那一段,背景场景都是歪的,不知道是放映员的问题,还是本来场景就不正,失望太多了。好在电影里还有船长这个可爱又有爱的角色和那只聪明的小白狗狗支撑着,否则我会失望死。
丁丁的形象就是为了探明真相很勇敢很正义的记者,他只会不停的追问到底后来发生了什么,发生了什么,完全不顾船长的状态,没有一点点另外的性格是可以打动我的地方,而且还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一些为了探寻真相而完全不顾别人死活的记者们,例如说之前18个冷漠路人事件中,采访救人者拾荒阿姨的许多记者们,逼得阿姨有家不敢回,她被要求不停的去指认现场,不停的去接受慰问金,不停的跟人合影留恋。许多媒体,许多记者为了抢新闻,抢独家,真的太没有爱了。所以,这部电影,只给2颗星。
《丁丁历险记》观后感(十):我看的《丁丁历险记》的给力字幕
“你开个价吧,多少都行。”“多少都行?麻痹的,老夫真二了,卖早了,老夫买了十年古玩了,英明毁于一旦啊!”
“我是不会卖的”“其实呢,事情是这样的,最近哥刚买了马琳司派克宫的产业,这船捏,你懂得,自古以来就和这产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跟这船的主人有神马关系?”“老船长的家族很不顺心,他们把什么都卖了,主要是被一个南京老太讹上了”“对不起,额已经说过的,额不是出来卖滴!”“靠,这小子很霸气啊,哪混的··?”
“靠,额滴放大镜呐?额向毛主席保证,应该就放在这儿神马地方的”
“阿道克家真儿郎,见风使帆本领强,有朝一日琢磨破,豁然开朗富如王。”
(那国际刑警用带血的手指在报纸上画,快屎了,丁丁从门外跑进来)“快醒醒,你还没交党费呢!”
“哦!我想起来了,苏格兰场”“是那家苏格兰人的商场今天搞羊毛制品半价拍卖呢!”
“丁丁先生吗?请签收你的快递”“嗯?胡扯,我都几个月没上过淘宝了”
“那个鲑鱼脸,娘希希的胆小鬼,他把所有的船员都收买了.....”
“你开过飞机吗?”“马马虎虎吧”“到底是马还是虎啊?”“放松,我玩过王牌空战。”
(船长举着纸条)“我会像保护‘命根子’一样保护它的。”(这个好邪恶)
“一千只臭贝壳!这是什么鬼音乐?我的氪金狗耳,啊,耳膜都要破了···”
“现实也是撸射(loser)的另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