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的夏天》是一部由杨力州 / 张荣吉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台湾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奇迹的夏天》观后感(一):热血的青春还在 还在你我的茶余饭后
豆瓣抽风啦 改版好烦恼!
首先:节奏,看惯了商业片的同学可能第一下不太适应这个片子的节奏,有点太平,没有波澜,唯一说的上的高潮是最后一场比赛时的片段,在片头也有伏笔。
然后:泪点 除了高潮:最后美仑队没赢得冠军,这群初中三年在一起练球的孩子们哭了,教练也哭啦。孩子们哭是因为没有送给教练一个冠军做纪念,教练哭,是因为再也不会有机会指导他们踢比赛啦,青春,成长,夏天,伴随着阳光般的热情,纯质的笑容,都一起被带走了。高中了,又见面,不过开球时,他们为各自中学而战。
就是:每个孩子踢球的原因,为了不在外面晃荡,为了不单一个人,为了能上场贡献一点力量!好单纯又有效的解决办法!
《奇迹的夏天》观后感(二):那年夏天
感谢<奇迹的夏天>的两位导演,用他们的摄像机真实地记录下一群台湾原住民国三学生与足球成长的故事.与其说是感动,其实更多的是共鸣,很多人小时候都会有的记忆:与一群有着共同爱好和梦想的朋友,在球场挥洒青春的汗水.
导演在拍摄花絮中说道:这些小朋友,他们会用很简单的语句,很准确很敏锐地表现一种深刻的道理.确实,我也很惊讶这些看似"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体育生,面对镜头所说的字字句句:
奖杯的骄傲就是把它放在那边,只是一个东西啊.有一条疤,你会永远记得这条疤的
一起吃苦,一起快乐,我们再怎么苦中作乐,生活中就是不能缺少朋友
舍不得和同学分开,交了很好的朋友就不想分,就继续踢下去
一直到他们围成圈齐喊加油,"三年的最后一场,不要留下遗憾啊"这是多么熟悉而又刻骨铭心的话啊。
足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会是一辈子的事业,就像片中教练最后说,或许只能当作一种升高中升大学的捷径。而有更多的人,连这样的用途都谈不上,只是喜欢那种自由,那种发自内心真心的喜欢,喜欢和朋友分享,喜欢帮助和被帮助。三年的学生阶段,注定很多事无法重来。对于学校的教练来说,失去这一拨球员,就意味着必须重从再来甚至重零开始再训练一拨。而对于我们来说,也就没有再一次的机会了。
所以,“三年的最后一场,真的不要留下遗憾”
《奇迹的夏天》观后感(三):那个夏天
去年夏天,你在做什么?
今年夏天,你又在做什么?
人生,就是无数个夏天串起来......
那个奇迹的夏天,海水、沙滩、雨后泥泞脏脏的草地,一群共同喜爱足球的兄弟,一种女生难以共鸣的兄弟情谊.....从10几个人在几坪大的宿舍里相拥而睡、甚至睡梦中互踢(还有搞笑的“断臂山”),从雨后泥浆里的“玩球”时肆无忌惮地笑,从一起整蛊爱漂亮爱形象的老师,特意把脏脏的身子坐到老师的摩托上,从大家一起和着钢琴唱起“今年夏天”时离别的感伤,到最后兄弟成为竞争对手,朋友变敌人的关系,这不是我们人生必经成长的现实残酷吗?
2007年的夏天,我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看到这一群年轻人的梦想,看到导演想透过片子表达的“对青春的眷恋”,古巨基的“友共情”也是缅怀我们成年人已逝去的青春岁月......
我们都会老,也都在繁华的都市中脱去稚气,磨掉锐气,远离青春,所以,我们需要这样充满梦想的片子来提醒我们,我们还有梦想......
95-98的夏天,我和吟、洁、妍、殷、葳、炜的青春;
98-01的夏天,我和茜、丽、莹的青春;
01-05的夏天,我们612、615和君、辉、文的青春....
而今,我们为了各自的生活,分隔千山万水,有的还相隔半个地球,10月8日,鱼的婚礼,我们借此机会相聚,却还是有些人遗憾地不能来,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我们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复返了....
记录一下基仔的“友共情”
旧朋友 就算心永未遥远
但这刻渴望见 即使重聚再短
友共情不变 那种真找不到缺点
你我再次相见 随年和月 身心虽耗损
友共情从难扭转 心内那热暖
仍是纯真未变
(Half Rap):NOW AND THEN
THINK OF YOU AND ME
FOREVER FRIENDS FOREVER WE'LL BE
TIME IS CHANGIN' BUT NOTHING'S TO BE BLAMED
COS OUR HEART FOVEVER SING
《奇迹的夏天》观后感(四):紀錄片也能如此動感精采!
把以前寫的簡短評論放上來:
跟《翻滾吧!男孩》比起來,國中生比小鬼頭有趣多了。看完《翻滾吧!男孩》不會想要翻滾,因為劇中角色很小,動作不多,大部分都很遜,我們看到了即使辛苦還是努力練習的精神,但那樣的體操還是不酷。看完《奇蹟的夏天》也許會想要踢球,影片拍得身歷其境,那幾場晉級的球賽根本是戰場上的廝殺,美侖國中的球員隨著戰舞般的音樂進攻,一路踢到冠軍戰,先是落後,再追平,最後以PK決勝負,太煽情了!!
不能不提的是甘草角色。
《翻滾吧!男孩》中有個老是拿牛奶糖的小恩,即使一年後表現突出,還是不能說他多了不起。因為他長大了,技巧自然變好。相對的,我認為足球隊中的那幾個候補選手更偉大。國中了,對於將來該走什麼樣的路一定稍微想過,他們在足球上不如正職選手那樣有天分。短腿在隊中老是負責攝影,排道具,阿亮則對讀書上較在行,雖然影片象徵性的拍了短腿某次的比賽畫面,戲劇上增加了張力,角色也有了該有的成長不過年不是天天在過,比賽過後主將還是主將,心情可想而之。但即使上場機會很少,他們仍屬於這個團隊,這種堅持比一般的球員更了不起。
總而言之,這部片比想像中的好看,這年頭紀錄片真的精采!
《奇迹的夏天》观后感(五):有关足球及夏天
昨天,毕业答辩的前一天傍晚,大家都在校园里穿着学士服到处拍照留念的时候,我一个人戴着耳机穿着运动装跑到操场去,想去跑跑步。无意间撞见了球场上正在进行的校联赛,刚好有我们院的比赛,于是停下来站在场边看球。比赛很激烈,半场的时候1比2落后,下半场开场没多久扳回一球。最后五分钟,经历无数犯规、身体对抗和球权转换之后,在商停补时的时候,我们院打进了绝杀的一球,断球之后的反击二打一,传球之后冷静的面对守门员将球打进,整个场边的观众都沸腾了,随即哨响,全场比赛结束,那一瞬间我眼眶湿润。
我上一次哭是在初三的时候,而没有哭过的这些年,无数次的眼眶湿润都是因为这样类似的场面。昨天的天气也很配合,云淡风轻,傍晚的时候,阴霾了一整天的天空突然微微放晴,在下午六点的时候夕阳从西面射向球场,头顶的蓝天则是和层层有致的白云相交叠。毕业和夏天的气氛被渲染的淋漓尽致。
如果让我排出一个最后悔事件清单,我想排在第一位的会是后悔自己在初一那年并没有怎么近视的时候,硬是配了一副眼镜,从此再也离不开眼镜,假性近视变成了真近视。这件事对我最大的影响不是我整个初中都没有玩电子游戏,而是我在14岁以后就很少在踏上足球场了。每每看到那些身影在球场上自由飞驰的时候,我都无比后悔。
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之后都要跑到离家两条街的那片砖地去和另一个小学的小孩踢比赛,那时甚至没有一个像样一点的场地,我们却在那片砖地上踢得不亦乐乎。初中之后就很少踢足球了,印象中只是在初二的那个夏天和几个朋友踢过几场闹着玩的比赛。最后一次正式的比赛是在高一的暑假,和当时的同学组队去踢可口可乐杯的联赛,我以门将的位置代表球队,三场比赛总共失掉9个球。最终我们队三战皆负小组垫底被淘汰,三场的比分分别是3:0 ,3:1 ,3:0。那是我最后一个有关足球的夏天。
这部《奇迹的夏天》是我去年的这个时候看的电影,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的最后,那些打拼了一个赛季的孩子们最终还是倒在了冠军赛的赛场上,他们历尽千辛万苦进入决赛,然后输掉了。失意过后,他们还要面对毕业的分离和未知的前程。那个夏天过后,升入高中的时候,原本一起为冠军而战的兄弟们穿上了不同的队服,站在同一片绿茵场为不同的高中而战。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感动的不行了,只是自己也说不上为什么。球场上的情谊是会让人感动的莫名其妙。
我一直喜欢球场,即使是这么多年没踢球了,还是会在一个人空闲的时候就跑到球场上找个看台去独自坐着,看球听歌,遇到好的比赛就站在场边,有时候还客串一下球童。在球场上奔跑的瞬间,是会给人瞬间无与伦比的自由感,这种感觉是没有踢过球的人永远无法体会的。在少年时代,最美好的事情之一莫过于有一帮愿意和你一起在球场上飞驰的伙伴,即使后来各自分道扬镳或再不相见,这样的经历也是最美好的回忆。我想这也是《奇迹的夏天》最真切的地方吧,它记录了一群少年在场上场下的成长,然后在夏天过后给新的奇迹一个希望。
我看这部纪录片时,最遗憾的是没有看到美仑国中最后夺冠,没有能够把冠军奖杯作为给教练的新婚礼物。人生就是这样完整而不完美,华丽的演出之后略带遗憾的落幕。还好人生不是一部独幕剧,谢幕之后还有新的演出,在那个夏天过后,原本同队的兄弟开始为不同的高中而战的时候,我看到了新的奇迹一点点酝酿着,新的人生已经开始了。
而我自己,却是多么怀念那些即使没有奇迹也不缺少快乐和自由的有关足球的少年时代的夏天们。
《奇迹的夏天》观后感(六):逃学去踢球
看《奇迹的夏天》有感
对于记录片,从来都没有兴趣看。一直觉得记录片只要选好一个能打动人的题材就可以,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只是,我好像忽略了技巧并不是可以打动我内心的要素。甚至,也许记录片是有隐藏的技巧,只是我这个行外人看不出来罢了。
因为巴喬,热爱意大利国家队,所以对足球不是全然没有感情,只是,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我是热爱帅哥的伪球迷。可是在《奇迹的夏天》中,有个女生说了一句“踢足球的男生都帅”,好像一下子打醒了我,我好像一直对认真踢球的男生都颇有好感,因为连法国的脸上有疤的不帅的那个,通常我都会觉得好有型,惹来弟弟的惊呼。可惜,他还是没有让我记得名字,不是帅哥,又没有在我热爱的意大利队。
《奇迹的夏天》中,讲的是一群国中生认真踢球比赛的事情。其实打动我的除了孩子们的认真,还有教练、老师、学校的态度。逃学去踢球,校长就说,那我们组球队哦。我身边的初中生只是一直一直读书,为了升学学一些东西而已。
《奇迹的夏天》观后感(七):那些少年
那些年少气盛的孩子,不管不顾的为自己所爱的足球努力,不考虑前途,只是知道自己喜欢足球,所以就很努力的练习,喜欢教练,所以很努力的练习,想要拿冠军给他。
“交到了很好的朋友,不想分开,所以就继续下去。”
“不想回家,回家干吗呢?”
“舍不得离开他们啊。”
没有字幕,所以听不太懂,只能凭猜测来理解。他们的友情啊,他们的青春啊,都连在一起,分不开,在那个即将毕业的浓浓的夏季里,汗水和泪水将他们粘连在彼此共同的记忆里。
那段一去不返的青春岁月!
那种永远不会再有的全心付出!
那样的青春amigo!
《奇迹的夏天》观后感(八):我和他们一样刚毕业
刚刚告别一个痛苦的毕业。好不容易从内伤中恢复过来。看到这部作品,我一个人,在广州的大暴雨和咆哮的轰雷再次控制不住的大哭。
我是从初中的时候开始看球的,当夏佼鱼奔进教室大呼我进校队了!当我们虽然失败但是仍然进了当时不可一世的霹雳星一个球,当我们一起集体受处分,当我们一起用很热带的口音大声说些有的没的,当我们一起在海南的大雨中坐在双杠上结束我们的三年。足球一直给我很多伤痛。没有夺冠的辽宁抚顺,败走麦城的国奥,国家队还有最最重要却最最遗憾的国兴队。
这部电影让我看到太多自己的影子,看到太多我们的过去。国兴足球也总是倒在点球线上。国兴队的男生也都是我们全校男生也都是我们的偶像,虽然他们也不爱念书,还会早恋,还会每天早早的在草场训练,还会每天上晚自修迟到。可是我们很好。英雄般的球队。英雄般的球员。
今年夏天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我们就要说再见,不知何时会相见。曾相处的画面,不停重复上映在眼前。今年夏天有种令人不舍的感觉,徘徊在你我之间,抹去彼此留下的泪水,重新展开笑颜,各自踏上锦绣的明天。今天夏天是个离情依依的季节,我们友情到永远,对你说一声再会,轻轻画上句点,最美的句点。。。
《奇迹的夏天》观后感(九):那些奔跑的少年
那些奔跑的少年在阳光下留下跃动的身影,那里也躲藏了我的青春。
——题记
看完电影的时候是凌晨三点半,此时三角赛第一场尤文跟国米打成了一比一,接着是点球。而我的思绪还停留在中学的足球场上。
米兰是我熬夜的原因,但还没等到米兰上场,我已经被感动了。感谢台湾的电影人,从蓝色大门,到这部电影,再到九降风。他们为我保存了一份纯粹的青春回忆。关于这段时光,其实大陆一样可以拍出好片,例如著名的《高三》。同为纪录片,其中的诧异,或许也是两岸发展现状的一个侧面掠影。温柔与残酷,都是我们的青春,不可分割。
我不断想起那些本来已经不再想起的事情,即使我几乎每周都守着球赛直播。然而,回想起在球场上肆意奔跑的情景,早已是罕有的事情。
可今夜,他们都回来了。场边疯狂叫喊的观众。折返跑。受伤。踢进的乌龙球。沮丧。点球前的窒息。激动拥抱。大叫。出局。胜利。雨战。全身湿透直接躺地……
它们也曾是我青春的重量。
《奇迹的夏天》观后感(十):没有一个是笨蛋
中学时代,成人前的练兵场,塑造人生观的雕刻刀,台岛花莲美仑国中的一帮男生组织球队去争取本岛冠军。纪录片《奇迹的夏天》(荣获2006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从他们来自什么样的家庭、如何酷爱足球、缘何参加训练、怎样努力奋斗、谈到最后点球惜败,其中穿插家庭的艰辛、朋友之间的友谊等等,没有什么电影比真实更感人,所以看得饶有兴趣。
关键有几点:
1.夏天
夏天是我最中意的季节,热情、奔放、肆意、浓烈,可以率性而为,做事够用力,说话够大声。喜欢在太阳炙烤下走路,全身大汗淋漓的感觉,一反冬天的冷静和怯懦,只嵌入阳光、蓝天、沙滩、草坪、水龙头这些夏天的元素就已经让我心驰神往了。
2.原声
原声是一部电影的灵魂,电影可以不看,原声不能不听。这部纪录片的原声虽然并没有太多的过人之处,但是却能在点滴之处营造出合适的氛围,球场的时候有战鼓和号角,闲暇的时候有钢琴,碰到回忆的时候就把吉他琴弦拨弄个没完,指尖在换音的时候还有意擦那么一下。台岛的音乐人才华横溢,奔放的时候叫你热血沸腾,柔弱的时候让你心都碎了。
3.青春
少年时代盼望着自己成为真正的男人,时刻期待着像男人一样去战斗,而不像现在的老男人成天装嫩。台湾属于比较雌化的地区,阴柔缠绵。台湾国语听起来甜腻绵软,不知道是契合鼻涕还是蜂蜜,用来撒娇比较合适,但是呵斥起来就等于把鼻涕横撒路人,叫人浑身发冷。这帮足球队的男孩是未来的男人,做事不腻歪,有一说一,干脆利落,感觉这才是雄性的脊梁。
4.教育
未来非得押在念书上吗?大多数的孩子都来自普通的家庭,有些人天生就不爱念书,何苦非得让他们灯下苦读?纪录片里的老师让他们花时间来打球,虽然并没有让他们以足球的职业,但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的爱好。或许他们大多数人都没办法靠足球吃饭,至少也享受了一个快乐的青春期。
5.特长
一技之长是人生捷径,虽然不能全盘左右命运,但却能点亮一个栖身之所。踢球如果足够好,就可以做球星,要不就做教练,至少不用去卡拉OK里做侍应生,抬高择业的底线。
6.信心
从影片里看来,这群孩子的家庭算差的、脑子算笨的、情商算低的,但他们依然表现出了自己的本领和魅力,最终赢得了女生的青睐。纪录片导演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设计了诸如黄金右脚、无影莲花脚、最努力的候补等等各有亮点头衔,就这一点也证明,没有人是无所不能,但绝没有人唯一不能,千万不要歧视任何一个,因为:
每个女生都是公主,每个男生都是斗士,没有一个是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