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白眉大侠》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8-11 02:5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白眉大侠》经典观后感10篇

  《白眉大侠》是一部由王文杰执导,赵恒煊 / 邢岷山 / 李婷主演的一部动作 / 武侠 / 古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白眉大侠》观后感(一):关于《白眉大侠》的一切

  看电视剧时候,我觉得,我是喜欢白云瑞的

  甚至,比陆小英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什么故事都喜欢有个峰回路转的点

  不然,总觉得好像整个人生都不完整

  然后,我发现

  其实,我只是喜欢了电视剧里的白云瑞……

  1、导演,你骗了我

  我一直以为,每个导演都是认真

  当我发现白云瑞从一个死板的有点儿面瘫,俊秀却又不解风情少年变成了一个玩儿剑的二百五时,我被雷到了……纵然这个二百五他真的很帅

  读过书的都知道,即使没有陆小英,还有个盖绯霞……作为一个让男二号孑然一身的导演,我真的想问:其实,你是个暗恋他的女人

  男二号孑然一身也就算了,偏偏让男主有了太多的艳遇

  我年幼无知一度以为龙云凤和徐良就应该是隔世情缘三生注定一见钟情

  现在想想……那句:龙妹……我真想说:尼玛!

  姚敬芝和古月有一腿吧

  张笑影死而复生吧

  武圣人其实是皇族吧

  ……

  太多的槽点

  一时间

  吐不过来

  终于,我知道

  每个导演都是认真的

  在欺骗观众

  2、单老,无限循环

  作为一个说书艺人写的故事

  可圈可点之处在于:无限循环

  情节上:

  大体分为四个章节

  每个章节都有一个道人设

  一群开封府+其亲友团攻陷

  死伤不胜枚举

  总结经验:哪有打仗不死人

  人物上:

  大致分为三类

  漂亮且有能耐难看但有能耐、难看且没能耐但有才

  以白云瑞、徐良、房书安为各种翘楚

  不禁感叹:单老偏袒白家人……所以连个子嗣都没给展大哥留……么?

  3、猫儿,你个坑货

  曲终人散,剩下的只是抱怨

  那些枉死的人啊

  怪只怪一个御猫展雄飞

  如果没有当年耀武楼封护卫

  也就没有五鼠闹东京

  捆不住的白五爷

  又何来这些英雄气短

  一步步皆是圈套

  政府才是个消息儿——说犯它就犯

  《白眉大侠》观后感(二):童年经典——白眉大侠

  小时候看过,那时超爱看,现在看着也还不错,虽然没有酷炫的特技,但剧中的特技对现在来说也已经够了,此举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主题曲,其中的歌词: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剑是什么样的剑,闭月修光剑;人是什么样的人,飞檐走壁的人;情是什么样的情,美女爱英雄。。。另外一处亮点就是房书安这个人物,实在是太逗了: 河里有水蛤蟆叫,吵得大家心里闹,抓着几只下酒肴,咕、呱,全跑了 ,感兴趣的可以看看,白眉大侠在线播放:http://ldy18.tk/?m=vod-detail-id-50.html

  《白眉大侠》观后感(三):二十年,回头看,无限伤感

  重温白眉大侠,看到剧终,各路英雄纷纷倒下,心里着实难过,虽然是剧,不免生情。

  白云瑞要走的时候对三哥说,回头想想我们这样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次我是真的要走了。纵然他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只道,去我该去的地方。徐良还是要回开封,那里还有人在等他的消息,来前还信誓旦旦的说要给他们摆庆功酒。偌大的荒原上只剩徐良逐渐远去的孤独背影,他边走边用力的扔掉了自己的刀和剑,随后大声的唱起了房书安的小曲,河里有水蛤蟆叫........歇斯底里。那是房书安跟随在他身边的时候经常唱的小曲,那时候他总是笑喝他,唱的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对啊,现在再也不会有人在他身边唱了。房书安死了,祖宗死了,陆天林死了,天聋地哑死了,龙云凤死了,陆小英也死了。世界瞬间安静了。

  看到最后一集的时候,看大家纷纷都去到小蓬莱,我便想,去干嘛,去了都是死。宁愿那些坏人就在那里逍遥吧,也不愿意看到这些人去这样拼到鱼死网破

  看完之后我挨个去搜索剧中演员近况,只可惜关于这个电视的资料少之又少,那些演员现在基本都没有什么消息。现在依然活跃在大家视线的的也就剩下了赵恒煊邢岷山。剧里最终也只剩下这两位,我当时在想,白云瑞武功不及好多前辈,但前辈都一个个离开了,最终他还是留了下来,为什么,我想是希望吧,年轻就是希望,两个年轻人让我们看到正义存在传承感。邪终究不压正。我先搜了陶福安的扮演者,93年拍得时候,这位老人年龄就很大了,不知如今安在哉,果不其然帖子里面有人说,已经不在了。百度知道上还有人问天聋地哑现在怎么样,有没有消息,看到有人回答说地哑爷爷跟他住一个小区~顿时心里很温暖,还搜了好多房书安扮演者秦川的消息,没有什么收获,是啊,二十年,转眼二十年就这样过去了。时光白驹过隙,只盼岁月安稳,大家静好。

  我想起小时候,总是到同学家去看电视,一点都不愿意自己在家看,小时候看热闹,那时候只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剧情来龙去脉根本就不了解,那又有何妨呢,这部剧还是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主题曲想起的时候依然还是那样熟悉。仿佛小时候的日子就在身边。

  2012-7-2的傍晚,暑气正足,我在杭州,望着外面艳阳依旧的天,匆匆掠过转瞬稍逝的二十年,无限伤感,只愿时光慢些,生命中的那些过客一切安好。

  《白眉大侠》观后感(四):房书安

  某年某月某日,房书安出生在某小山村,一个人若是头大,自己未必一开始就知道,直到有天房书安和兄弟房书平和玩伴们一同在河边,看着水中映出的大伙头部影子,才发现两兄弟的头比一般人的要大一号。

  房书平开口问道:哥,咱爸外号叫房大头,是不是就是因为他头大?

  房书安回道:你说的这不是废话吗?

  房书平又问:那咱俩是不是也像咱爸,头特别大?

  房书安回道:废话,咱们不像咱爸,还能像谁,再说咱妈的头也不小。

  房书平:。。。。。。

  房大头头大如斗,身材短小精悍,虽然外形欠妥,人却透着格外的精神,今年40岁,半生习武无所建树,虽然年轻的时候受过名人指点高人的传授,可惜半生为生计奔波,没有时间练武,所以后来武功也无所进境,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娶到个媳妇,生了两个大儿子。房大头年轻时也同师傅学过读书认字,所以略通文墨,可惜也只是略通,文不能提笔安天下,武不能上马定乾坤,可惜房大头的性格还是个杠头,遇到不平事总要管一管,在这个无名的小山村中总算是有些名号,不想后来却为此惹上了官司,招来了杀身之祸

  那天就是房书安和房书平在河边品评自家人的头大小的时候,与此同时,房大头挑着媳妇编的笊篱到城里面赶集,如评书和小说里面说的那样,地保和流氓及时出现,开始收保护费,一孤儿寡母在房大头身旁练摊,孤儿寡母无钱交保护费,与地保口角起来,却央求不过,挨了打,地保头头,即 流氓又突然急色攻心,做起了调戏人母勾当,房大头三拳两脚将流氓打死,地保打散,流氓爸爸有钱有势,买通官府,将房大头关入牢中,折磨致死,房书安的母亲得知后,急火攻心,一口气没上来,吐血而死。

  事情却没有像一般的英雄小说那样发展,房书安房书平刻苦练功读书,一文一武,终于一天成名于天下,痛快的报了父仇。

  现实远不是这样。

  那年房书安13岁,房书平8岁,杀人犯孩子,大家这么叫他们。

  那年房书安只记得弟弟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却无论如何也忘不了:哥,咱爸是坏人吗?

  房书安什么也没说,一天没吃喝了,家里的东西变卖个干净,钱早花光了,房书安呆呆的坐在炕头,都没注意弟弟自己跑出去了,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房书平回来了,叫房书安:哥,哥,你看,这是什么?

  房书安像突然从梦里面醒过来,看着眼前的弟弟满身是泥,腿磕破了,手里拿着两个沾着泥的大包子

  房书安问道:哪来的?

  房书平回到:我从街边卖包子那拿的。

  房书安瞪大了眼睛,怒道:拿的,你说什么废话,是不是偷的?

  房书平回到:是偷拿的,哥,你吃吧,没事,那个卖包子的打过我了,说包子脏了,不要了,我这才又捡回来的。

  房书安抢过弟弟手里的包子,掰下一块就往书平嘴里面塞,自己也开始吃,一边吃一边嘴里还嘟囔着:X的,还是肉的。

  两兄弟吃完了,一边砸着嘴里的滋味,一起躺在炕上睡了,第二天一早,房书平一醒来,看到哥哥正在收拾东西,问:哥,你干嘛?

  房书安回道:咱家啥也没了,哥带你去找个能吃饭的地方。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一日两兄弟来到某地的某座大山日月山,据说山上住着个日月老人,以前路过房书安家的村子的时候,点拨过房大头一些武术,日月老人叫安广全,安广全是有钱的,万贯家财,不过在房书安家住着的时候却一毛不拔,还吃了房家不少粮食,一座大宅院映入眼帘,依山而建的房屋映的这地方仿似仙境,房书安叩门,见到安广全,交代了家中的事,安广全答应收留两兄弟,并教他们兄弟武功,房书平年纪小,很快就忘记失去家人的伤痛专心习武,而房书安却每天苦大仇深心事重重

  一天安家来了客人,安广全与客人在待客厅聊天,房书安路过不小心听到了待客厅里面的谈话。

  客人:我看您家住着两个孩子,是您的子嗣还是徒弟

  安广全:不是,这两个小子是要饭的,我收下来在家里,算是做好事吧。

  客人:。。。。。。

  安广全:那个小的还算聪明,看他几年吧,如果过几年他武艺进展的不错,我可能考虑把他收在门下,那个大的就是个饭桶,不提也罢。

  客人:哈哈,是啊,是啊。。。。。。

  听到这些话,房书安更无心练武,想带着兄弟一走了之吧,兄弟年纪又小,自己也不敢保证能养活的了他,一天房书安试探着问自己兄弟:书平。

  房书平回到:哥,什么事?

  房书安续道:现在这日子你过的喜欢吗?

  房书平回到:喜欢啊,每天有吃有喝,又能学本事,哥你怎么了,我看你总是不好好练武。

  房书安笑笑回到:没事,哥随便问问,哥以后要是不在你身边了,你也得好好练武,好好孝敬安先生,知道吗?

  房书平回到:哈哈,哥你怎么会不在我身边呢,不只是我,你也得好好孝敬咱老师啊,哥我练武去了,回头再和你说。

  见字如面,人去楼空,房书安留下了两封书信,一封信给安广全,说听到了那天的谈话 ,感觉自己没有留下来的必要,要自己出去闯江湖,另外一封信给兄弟,嘱咐兄弟孝敬师傅,好好练功,自己功成名就再回来看他。房书安走了以后,房书平哭了几次,安广全哄了几次,他也就不哭不闹了,心里惦记着哥哥,希望哥哥早日回来看他。安广全看到房书安留下的信,心里像翻了个个,难受至极,其实那天来的所谓客人是附近一个贼窝来的小头目来请安广全上山做贼,安广全不想和那个头目多说废话,才那样随口敷衍了两句,没想到正好被房书安听到,其实安广全非常喜欢他的那个挂名弟子房大头,对他这两个孩子也是喜欢的像珍宝一样,他说房书安是个练武的饭桶,其实是想让房书安学学经商,以后做他这万贯家财的继承人,而房书平就做他武艺的继承人,老来无子的他,天上突然掉下来两个儿子,他怎么会讨厌,喜欢还来不及呢。

  但这些事房书安不会知道了,他后来也没有回去看他的兄弟,两兄弟下一次见面是龙虎风云会的擂台上房书平40岁的时候了,因为后来的房书安一直也没混到他心目中的功成名就,他为了吃饭做了贼,却做不了大奸大恶的贼,在贼里面也混不出个头,外号叫来叫去也离不开个鬼字,江夏三鬼,细脖大头鬼,他从披上贼皮的那天开始,每天想的事就是怎么脱去贼皮,想着脱去了贼皮,赚着钱,就回去接兄弟,可后来被徐良割去了鼻子,还拜了徐良为干老儿,自己的兄弟已经是江湖上成了名的少剑客,自己虽然做了官,却也羞于见兄弟。在擂台上两个人不期而遇,房书安无奈还是见了兄弟。

  两个四十多岁的大脑袋回到那个某地的小山村,一切都已变了样,唯独那小河还在继续流淌着。

  两人坐在小河边,两个大脑袋映在水面上。

  房书安,房书平,你们俩啥时候回来的,一个打渔人驾着小船向河边靠过来

  房书安拉着鼻音说:恩。。。。。。你是谁,怎么认识我们兄弟?

  那个打渔人回到:怎么不认识,小时候咱们老在河边一起玩啊,你们一家人头都大。。。。。。

  房书安拉着鼻音说:恩。。。。。。你才头大呢。恩。。。。。。你头才大呢,我爸头大我们兄弟自然头大,你管不着。

  打渔人愣了一下,再看看房书安,房书平,三个人一起哈哈大笑

  《白眉大侠》观后感(五):回顾旧剧,一堆新发现

  多年以后再次看了一遍这个剧,发现了好多东西。

  童年时期的最爱啊!少年时为其中的快意恩仇所感动,喜欢正派人物之间的义气,以及里面的武功(这一点现在看,特效简直辣眼睛)。

  后来,发现了很多小时候没注意的问题:

  第一个发现是,同道者心不一定相合。白云瑞与徐良虽然是好兄弟,可是他们的性格相差太大,价值观也是不同的。在他们携同去三仙岛的路上,白云瑞不想和徐良一起走,他说得很直白:和你一起走很别扭。你好热闹,我好静。徐良没说什么,直接同意了。那时候不理解,现在想来,一是白云瑞之前因为对待陆小英的态度不好被徐批评,心理多少有些不舒服,二是如他当时所说,他和徐确实不一样。长大之后才发现,这种心态其实很真实,现实中很多好朋友虽然很尊重对方,可是在性格上就是很不合,遇到事情的时候可以合作,上刀山下火海都没问题,在公开场合,为了对付共同敌人,可以配合很默契。但是如果两人私下待在一起,则无话可说,甚至很压抑。另外,这里和其它很多场景都体现了徐良的情商,真的很高。和其它的武侠大不一样,这个当了二品带刀护卫的情商高,坚持原则的同时,又能灵活应变,遇到棘手的事情能够采取适当的策略,超越很多其它的武林“正派”人士。

  第二个发现是,这部剧简直把一向被渲染得“正气凛然”的体制外“社会势力”裤衩都扒光了:

  房书安说:“于和是谁啊?!那是武圣人,没有心眼,能在武林中当圣人?那才是怪事呢!天边的雁,水里的鱼,高可射,低可钓,万丈深渊还有个底呢,只有人心不可量。”

  陶福安说:“圣人不圣人,只有天知道”,这是他临死前说的话。

  事实证明,武林中人品名望最高的武圣人才是一切武林动荡和杀戮的策动者。小时候觉得体制内的人都是滑头,而江湖中人则是光明磊落。后来才发现,要想在鱼龙混杂的江湖中混出名堂,恰恰需要各种耍滑头,甚至不讲信义。相反,在体制内,各种规矩管着,发挥空间很小,圆滑可以有,但是要搞事情也只能在钢丝上跳舞。

  第三个发现是,徐良终于放弃了个人救世的努力,选择了自由。当徐良被白云瑞用真气打通任督二脉的第二阶段时,再次累得倒下,当他满脸是汗地躺在地上看着天空时,满满镜头的湛蓝漂着几朵云,这一会儿,徐的眼睛里是疲惫和平静的,我想,他一定很渴望那清澈的天空永远在自己头顶,永远可以看着它,而不被打扰。这会儿,或许他依然坚持着之前退出官府,回家种地的想法。到了最后,所有的人都死完了,白云瑞和他含泪话别。他跟白说自己要回开封。然而,当他也终于走的时候,他用力地扔掉了武器。我想,他真地选择了回家种地。他武功比以前更高了,但是他改变不了世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要这个社会的资源分配权依然具有诱惑力,今日杀了一个“武圣人”,明日还会有另一个“武圣人”,而“武圣人”不是一个人,是集团,侠客的武功再高,也无法独自面对一个集团。当白云瑞走后,孤独而一向略显木讷的徐良终于唱起了原来他很嫌弃的房书安小调:河里有水蛤蟆叫,吵得大姐心里闹,抓住一只下酒了,咕呱,全跑了。这首歌很俗,但是很贴近生活。二品带刀护卫、白眉大侠、徐良、三将军是没有资格过这种小日子的,但是丢弃了这些身份,他可以成为一个田舍郎,过去的那些无力感可能也会少一些。

  当然,即便如此,又能怎样呢?拿起锄头的手,终会有一天不得不重新捡起刀剑的。因为,田舍郎的自由只是一个将军想象中的美好,而失去了组织化力量的归隐侠客只是一个农夫,他将面临其他农夫一样的种种不自由。但是这些不会出现在电视剧中。当然,电视剧的结尾已经很用心了,为了主题明确,只能止步于此,但已经阐述得很好了:离开吧,一个人是改变不了世界的,没有组织的力量,你只能成为无意义的消耗品。

  电视剧的评分不高是有原因的:依现代的标准看,细节处理、动作、特效、道具、场景处处漏洞。可是从其主题设置来说,却又超越了大部分武侠片,这是给五星的原因。

  《白眉大侠》观后感(六):情怀剧加各种魅力人物

  初看马上被白云瑞给迷住了,然后是陷入小英和他爱情纠结的遗憾,真是看很多遍有他两的场景都不腻。长大后再看,多看了两遍后开始品徐良的魅力。被冤枉入狱好几次,拼力保命后对朝廷失望和未婚妻回老家,走在路上跟未婚妻倾诉,真的走了心里却又有些放不下,真是贱骨头。说贱骨头时那娇羞又无奈的一笑,表达的情感太丰富。这一幕就再也不能忘记。

  小时候看时崇拜龙云凤,大概内心向往极了这样厉害的女侠。还有天聋地哑,老叫花子。

  现在再看才发现房书安的个性特色及魅力。小人物,在江湖中不能靠高强武艺,便练就了无人能及的嘴皮子及好用的大脑。看起来油滑得令人生厌的一个人,却因为对师傅徐良的崇拜和认同而最终为朝廷送上性命。无外乎结尾时徐良将大刀和剑一扔,开始用极粗重的声音吼那首房书安曾经唱过很多遍的市井小曲。

  《白眉大侠》观后感(七):我的收看簿:《白眉大侠》

  《白眉大侠》(中国大陆1995)导演:王文杰 编剧:张辉力,李鲁轲 主演:赵恒煊,邢岷山,李婷,秦川,宋琰亭,张子健,张富民,曲宝刚,许浩宏,刘德基,初善涛,曾宪文,丁小秋,焦体怡,肖云洪,孙菊童,赵学贤

  这部剧如今在天涯社区貌似是被批为烂剧的,我想如果我现在再去看的话,多半也是看不下去,但95年那阵我还不到十岁啊,就觉得《白眉大侠》真的是太有意思了。其实也是那几年《包青天》这部戏的流行,再加上单田芳评书的普及,使得我对七侠五义小五义之类的故事非常的感兴趣,正好那个时候同为这类剧的《新七侠五义》正好在某台演完,无聊之中我就等着这一时段下一部会演什么戏,结果当《白眉大侠》四个大字跳到眼前的时候,真是只能用惊喜来形容。

  白眉大侠徐良的故事,之前在单田芳的《白眉大侠》、《七杰小五义》等评书里听得耳朵都起茧了,那时年纪还小,谈不上什么喜欢不喜欢,只知道那是七侠五义的下一代。我郁闷于《七侠五义》的故事总是终结于冲霄楼铜网阵白玉堂的惨死,我不喜欢锦毛鼠,即使他挂掉了我也没多少伤心之处,毕竟我还是很想看展昭蒋平智化艾虎这些人接下来的故事,但是随着白被乱箭穿身,无论是《三侠五义》还是《新七侠五义》的电视剧都自顾自地迎来了剧终,不管不顾别人对后面的故事有多期待,你可以想见当时的我有多么的火大。编剧大人们,你们花痴锦毛鼠我没意见,但是不要连我们的展昭和蒋平也一并抛弃掉啊。

  于是单田芳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历史还在向前,故事还在继续,死去的人不能够中止时间的流逝,活下来的人照样能够续写他们生命中的精彩。白玉堂虽然逝去了,但他的精神会由其他人来继承。继承前人遗志的,不光是身为同伴的七侠四义,还有新生的一代,例如小五义,例如小七杰,例如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玉面小达摩白云瑞。老一辈的英雄们将渐渐地变成传说,新一代的豪杰们将超越他们书写全新的神话。白眉大侠徐良的名字将会在后面的江湖里大放异彩,掩盖住前辈和同辈们的大部分光芒。

  其实我到后来才知道我是被单老师骗了。正如电视编剧们花痴白玉堂一样,单老师是花痴徐良的,而且花痴得尤为严重。《小五义》原著里虽然有徐良这个人,而且武功确实也是那五人里最高,但毕竟不像他老人家讲的那样神乎其神,彻底地超越他的叔叔伯伯们,破冲霄楼铜网阵的时候关键人物根本就不是白眉毛,展昭智化这帮人仍然是绝对的主力。不过……也无所谓了,毕竟在单老师的叙述里,七侠五义时代的江湖被全方位地放大,延伸到了整个武林,故事也由一开始的公案故事、江湖侠义故事由后来的武侠风发展。到龙虎风云会时代,已经是标准的武侠小说模式了。

  单老师当年的《白眉大侠》一度让我听得如痴如醉,虽然也思考过,为什么徐庆明明是五鼠里面最菜最笨的一个,生出来的儿子却这么智勇双全,但随即就被精彩的故事情节冲淡了。电视剧《白眉大侠》播出后我也有过这种疑问,但演员的表演让我一度忘记了徐良应该是徐庆的儿子这种事……按照单田芳的说法,徐良相貌极丑,白眉、驼背、口音怪异,毫无高手气势,电视剧版赵恒煊所演的这个徐良,则只有白眉毛一点合乎这种描述。当然了,赵恒煊也不是长得多帅的演员,但在当时的我眼里,还是挺高大威猛的,至于这家伙后来在电视剧《铁道游击队》里的喜剧扮相,我完全当那是另一个人。

  电视剧的篇幅有限,当时只拍了三十多集,单田芳的原著评书篇幅太长,人物太多太杂,有些细节连说书人自己都记不清楚,因此导演和编剧就按照他们的意图进行了改编。所谓的面目全非就是这样的吧,评书里只能算作龙套二人组的天聋地哑,在电视剧里成了飞天遁地的世外高人;评书里有着贵族气质的陶福安,到了电视剧里变成个脏兮兮的老乞丐;评书里武力值强大性格怪异的前辈高人、徐良的半个师父飞天魔女龙云凤,到了电视剧里,年龄被调低了几十岁,成天要求跟徐良比武;评书里被削掉鼻子的房书安,到了电视剧里……算了,这个我就权且理解了……

  其他演员的话,白玉堂之子白云瑞的塑造不知道在别人眼里怎么样,我当时看着觉得还好,就是妆化得有点浓……那时大陆古装戏的通病吧,稍晚一些的《甘十九妹》也是这个德性……但是李婷饰演的陆小英、陆小倩姐妹我绝对是很喜欢的,一正一邪的双胞胎姐妹,前者英气非凡,后者媚态撩人,虽然当时的我情窦未开,但也打心眼里认为她们真的很好看,虽然确实是一个人来演的。相比之下,徐良的那个未婚妻我是始终都不喜欢,一开始就嫌弃徐良,后来又开始缠着徐良,整部电视剧里不停地被抓起来作人质不停地被放不停地被救,一点本事都没有,命却比谁都大。为什么陆小英就活不下来啊?

  《白眉大侠》电视剧的结尾,我是真的真的看不懂,秒杀了天聋地哑的四大天王,什么一个个杀不死杀不得的,最后被徐良和白云瑞轻松全灭。武圣人于和跟徐良单打独斗,打着打着自己自杀了,搞什么玩意儿啊……而且这个武圣人,貌似还能够意念控制,他坐在那里,就看见一个个跟飞碟似的东西旋转着飞出来往徐良脸上抡,让徐良轻松躲过,要我是于和,有这种本事,不说意念操控个山过来吧,操控个把乱箭飞出来把对方射死,也比转飞碟什么的强多了吧。

  不过,虽然难免要吐槽,但这部电视剧我毕竟是喜欢过的,房书安在最后一集挂掉的时候,我确实很伤感(我到现在还不明白在那种全是可怕高手的地方,你一个武功差劲的家伙跟着跑去是要干什么)。“刀是什么样的刀”这首片头曲我估计一辈子也忘不了,尽管……每次想起来都浑身起鸡皮疙瘩。

  “情是什么样的情?——美女爱英雄!哇哈哈哈……”

  哇哈哈你妹啊……

  《白眉大侠》观后感(八):侠客行

  前些时间,有一次坐车,听到广播里单田芳老师的评书——《白眉大侠》,恍惚间,梦回当年。回到宿舍,找到资源,重新看了起来。

  1995年,《白眉大侠》风靡全国,这应该是大陆比较早的武侠片了,那一年我五岁。村里只有两台黑白电视,吃过晚饭,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都不约而同的围向那两家有电视的院子里,就像夜晚的虫子围向旷野中的明灯一样。我和村里的孩子们用粉笔把眉毛涂白,用床单做披风,用木片做宝刀,一起大叫: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剑是什么样的剑,闭月羞光剑;人是什么样的人,飞檐走壁的人;情是什么样的情,美女爱英雄•••旋风一样穿梭在村子里,行侠仗义。而所谓的行侠仗义,不过是看谁家里的果子熟了,去闹一番。

  其实后来倒不记得其中的故事情节,但是都都梦想成为白眉大侠一样的人。现在想想,那应该是自己最早的英雄梦想,是在自己最初的关于善恶的启蒙。

  现在再看时,感觉大有不同。

  至于画面动作和故事情节,就不多做评论,但是其中的人物和语言,却深深的吸引着我。

  白眉大侠——徐良,算是一个真实的完美的人。在母亲面前会撒娇,怕母亲揪耳朵,这是人性的一面。另一面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侠义心肠,完美无缺。谁不想成为这样的人。但是他却不是其中最吸引我的。暴怒者王顺、傲慢者龙云风、色欲者陆小倩,这四人给我最深的启迪。复仇者王顺,为复仇而生,父辈的恩怨与理想被强加于身,下面是他与严英云的一段对话:

  王顺:“你为什么不想办法逃走?”严英云:“我为什么要逃走?”王顺:“你不怕我杀了你?”严英云:“你不会杀我的!我知道,你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王顺:“可惜你不是徐良!”严英云:“徐良比我更了解你,他同情你的遭遇!”王顺:“可他到处抓我!”严英云:“你不也到处找他吗,他抓你是因为你犯了国法!可你杀他却是为了个人私怨!何况,你还未必能杀了他!”王顺:“你说我杀不了他?”严英云:“宝剑虽利,却在人用。剑品即是人品。自古有言,邪不侵正,只有仁者才能无敌!”王顺:“我先杀了你!”严英云:“只要你的手不颤!”王顺:“我恨徐良,我恨他害了我这么多年。这些年来为了报仇,我像木头人一样练剑习武。我师父,我娘,像鞭子一样逼我,督促我练!练!我失去了多少快乐!失去了多少你知道吗!”严英云:“王壮士,你与徐良天资差不多,本应成为兄弟朋友,可是天性却把你们分开了。徐良坦荡豁达,宽容仁厚,你却这样心胸狭窄,执拗偏激。试想人的一生才有几个春秋,预期苦闷戚戚一世,不如坦荡快乐一生!”王顺:“哼!对!说得对!短痛不如长痛!所以我不会这么快就杀了你,我要让徐良痛苦,只要你在我手里一天,徐良就会痛苦一天!”严英云:“你•••你是个疯子!”王顺:“对!我是个疯子!”

  傲慢者龙云风,傲慢:卓越的欲望,过分自信导致的自我迷恋,觉得自己处处都高人一等为傲慢。龙云风第一次出现,就要和徐良比武,之后抢剑谱,追寻天地二老比武复仇,无不显示出其傲慢的本性。但是她不知道:只有仁者才能无敌。欲念生下执着,执着让人心怀杀气,这句话是对她对好的诠释。

  色欲者陆小倩,她是一个女流氓,只为自己的快乐和色欲而生活,到处强奸男人(让我情何以堪)。临终前,她又说自己之所以选择这么做是因为流星虽然只出现一瞬间,却比月光更璀璨……陆小倩她曾经表态过,她并不觉得自己狠毒,她只是韧性。有的观众认为,陆小倩像一个极端的女权主义者,也有人认为她不过是一个淫女、女性的泼皮而已。不管怎么说,陆小倩的所作所为和言语,会令人感到她可恨、可耻、可气、可悲又可怜。

  其实他们本性都不是坏的,只是他们表现和追求的方式不对。

  大侠谁不想当,更多的人却在追寻的路上灰飞烟灭,真的成为大侠又能怎样,你品味到的不过是失去的痛苦和无敌的孤独。徐良也只好掷下金丝大环刀,扔掉闭月羞光剑,大吼:河里有水蛤蟆叫,吵得大爷心里闹···消失在夕阳中

  《白眉大侠》观后感(九):白眉大侠

  2017年 个人自用 非影评

  皇帝被杀手追杀 徐良等人救出皇上 徐良等人在包公手下任职

  晋王雇佣紫血堂杀手三男被徐良杀 女的被龙大侠杀 徐良认了徒弟兼干儿子房书安 王顺杀了李氏三雄投奔晋王

  比武招亲本来是徐良指腹为婚的妻子 但是女子不同意 一官员抢亲 徐良救了女子 女子回心转意愿意嫁给徐良 徐良被诬陷杀皇上 其实是王顺假扮 未婚妻来帮徐良作证 陆天林 清风寨 八王赵德芳救出徐良

  白云瑞 陆小倩 陆小英是双胞胎 一个乱搞男人 一个深爱白云瑞

  天地二老跪下求徐良为徒 龙云凤逼徐良连乾坤剑

  天竺寺 徐良与王顺打出了西游记的感觉

  三仙岛

  龙云凤 反复无常 万佛洞先要求帮助徐良 因为徐良不同意跟自己练武 转而帮助徐良的对手 因为嫌弃徐良对手反复无常转而又帮助徐良

  几位演员不像大侠像流氓

  天聋地哑不像仙师 没有仙师的闲云野鹤 反而又是跪下让徐良成为自己徒弟 又是帮助徐良去攻岛

  陆小倩假冒某国公主嫁给皇帝成为贵妃 被徐良等揭穿 陆小倩藏身晋王府被抓 陆小倩毒针杀了陆小英 陆小倩自杀晋王疯了

  徐良等人去找武圣人 龙云凤被杀

  武圣人是晋王的父亲 派四大天王杀了陆寨主 炸瞎老乞丐眼睛 老乞丐将武功输给徐良 四大天王杀了天聋地哑 徐良杀了武圣人和四大天王 房书安为救徐良而死 白云瑞离开官府独自走了

  《白眉大侠》观后感(十):情怀剧加各种魅力人物

  初看马上被白云瑞给迷住了,然后是陷入小英和他爱情纠结的遗憾,真是看很多遍有他两的场景都不腻。长大后再看,多看了两遍后开始品徐良的魅力。被冤枉入狱好几次,拼力保命后对朝廷失望和未婚妻回老家,走在路上跟未婚妻倾诉,真的走了心里却又有些放不下,真是贱骨头。说贱骨头时那娇羞又无奈的一笑,表达的情感太丰富。这一幕就再也不能忘记。

  小时候看时崇拜龙云凤,大概内心向往极了这样厉害的女侠。还有天聋地哑,老叫花子。

  现在再看才发现房书安的个性特色及魅力。小人物,在江湖中不能靠高强武艺,便练就了无人能及的嘴皮子及好用的大脑。看起来油滑得令人生厌的一个人,却因为对师傅徐良的崇拜和认同而最终为朝廷送上性命。无外乎结尾时徐良将大刀和剑一扔,开始用极粗重的声音吼那首房书安曾经唱过很多遍的市井小曲。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白眉大侠》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