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梦游仙境》是一部由蒂姆·波顿执导,米娅·华希科沃斯卡 / 约翰尼·德普 / 海伦娜·伯翰·卡特主演的一部奇幻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一):你不能总是为了别人而活
文车厘子
You cannot live your life to please others. The choice must be yours.
——《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1
13年后的爱丽丝,再次受到兔子先生的诱惑,来到奇妙的地下世界。只是她不知道,这次坠入兔子洞,完全在朋友们的设计之下。因为预言说只有爱丽丝才能推翻“红皇后”的统治,帮“白皇后”夺回大权。
吐着烟圈的蓝色毛毛虫,穿礼服的兔子先生,疯人疯语的疯帽匠,会微笑的柴郡猫,爱逞强的睡鼠,互相矛盾的双胞胎兄弟,朋友还是那一帮朋友,仙境还是那个仙境,爱丽丝却不知道自己还是不是爱丽丝了。
睡鼠说:她不是我们要找的那个爱丽丝。
毛毛虫说:你是不是爱丽丝,我们等着瞧。
柴郡猫说:你是“那个”爱丽丝吗?
疯帽匠说:你不再是你了,你心里有东西不见了。
她明明叫爱丽丝,却不是朋友们期盼的那个爱丽丝。爱丽丝一直以为自己活在梦里,药水上的标签说“喝下我”,她喝下药水变小了;糕点上有字说“吃掉我”,她吃下糕点变大了;她被野兽抓伤,被疯帽匠装进茶壶里,她是爱丽丝有人挑剔她,她不是爱丽丝有人指责她。她向毛毛虫请求帮助,毛毛虫说:如果你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我就没法帮你。
紧要关头,白皇后最终一语点醒了梦中人:你不能总是为了讨好别人而活,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上。
爱丽丝终于醒悟,明白在自己的梦中,一切都应该由自己说的算,于是在荆棘丛林里开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长大后的爱丽丝,跟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是无异的。穿礼服必须穿衬裙和长袜才叫得体;到了20岁就该谈婚论嫁;有个家境富裕的追求者,不论人品如何,不答应就是不识抬举;结了婚对方出了轨,要像一样忍气吞声才能博得贤妻美名;倘若遇不到真爱,也要在无限的等待中孑然了断此生。
在世俗的眼中,女人的命运都应该是唯一的、相同的——结婚,生子。女人的一生在她长到婚龄时,就注定了要在婚姻里摸爬滚打,哪怕婚姻里没有爱情,没有忠诚,没有希望。没人在乎你在职场能否叱咤风云,能养活自己赚点零花足以;没人在乎你曾经的梦想和追求,生活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没人在乎你能分辨出百余种兰花,能养盆吊兰妆点客厅即可;没人在乎你能将火腿肠和皮蛋搭在一起做出绝世美味,能吃饱肚子就行……在这样的世俗眼中,一个女人的生命,早已在她嫁为他人妇时终结。
一个女子,出嫁前被人津津乐道的有颜值,有才华,有德行,有学识,有教养;到了适婚年纪,只有“有没有男朋友”,“几时结婚”。如果你觉得被人逼婚已逼得透不过气,那么你应该看看那些根本无人嘘寒问暖被人像雾霾一样无视的已婚女子。
这就是讨好世俗的唯一结果。你以为你随波逐流,按照世俗的既定路线走下去,世俗就会记住你。可结果,你会因为谁来洗碗而跟自己的爱人争论不休,会因为孩子尿湿了床而忘记描眉,会为了修堵塞的厕所错过图书馆的读书会,会为了晒被子而拒绝朋友的户外聚会。然后,那个脸色暗黄,眉头稀松,嘴角下撇的人会替换掉你在镜子中的形象,掩盖你曾经所有的美好,直至你已不再是你。
2
闺蜜跟前男友谈时,已是前男友的第四任女友。前男友的交友圈子很小,女友多半相亲认识。
第三任令前男友一见钟情。两人海誓山盟,谈婚论嫁时,带到母亲面前说,不论你说什么,就是她了。母亲也不挑剔了。悄悄打听到未来儿媳在化工企业任职后,瞒着儿子跟未来儿媳谈判:你每天跟化学品打交道,恐怕对生孩不利,换份工作我就答应你们的婚事。未来儿媳什么也没说,此后再无来往。
轮到我的闺蜜当任时,母亲挑不出毛病了。两人认为这次顺利了,大胆约会。可走到哪里,总感觉背后有双眼睛盯着他们,从餐厅到电影院,甚至到厕所,闺蜜还以为是自己工作压力太大,精神紧张所致。后来前男友母亲坦承自己跟踪他们,想将未来儿媳看个究竟。前男友大发雷霆,母亲之后有所收敛。但之后,每每两人正你侬我侬时,母亲打来电话,各种借口催命符似的要前男友回家。在前男友第N次接到母亲电话即将出发时,闺蜜甩下一句“你跟你妈过吧!”扭头就走。
婚姻是人一生最重大的事,在如今这个文明年代,一个人连自己的婚姻都做不了主,何谈给别人幸福。
3
圈子里一直流传着一个段子。
某电影公司的宣传关注了一位业内小有名气的影评家。影评家每发一次朋友圈,必能第一时间收到宣传的赞。
长此以往,影评家渐渐对宣传有了好感,开始接受宣传的邀请参加评片会。
影评家看了人家的电影,喝了人家的茶,吃了人家的点心,可却发现不了人家影片的好,不肯昧着良心指鹿为马,吃人手短又不敢说歹话,于是拖着迟迟不写影评。
宣传一催再催,催得影评家实在无法敷衍,实话告之。深表歉意,并说其他方面有什么可以帮到的,他一定帮忙。
不久收到宣传的回复:请您把我为您点的71个赞还给我。
做宣传的姑娘大概是恼羞成怒了。为了一篇影评,做了无数的铺垫,百般讨好影评家,最终落得一头空。
有时为了工作,不得不努力去讨好别人,甚至产生主宰资源、操控别人的意图,以为这样就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但凡事都有底线,行为有行为准则,做人有做人的原则。如果不先剖析自己而是一味地讨好别人,最终只会适得其反,徒然累了自己不说,也无法让别人体会到你的真心。
4
双十一前期,办公室的同事都喜欢交流购物清单,有特别心水的牛货都会互相推荐一下。大家都在讨论哪个牌子的口红颜色正超滋润,哪家店子的打底裤最保暖时,我给大家推荐的是为哈尼买的某品牌皮带,装饰用的干花薰衣草,儿子喜欢的哆啦A梦餐具,以及孝敬母亲和婆婆的保暖内衣。
同事问:你有为自己买点什么吗?
我摇摇头。
不缺的时候,我是从来都没有想过要为自己买点什么的。逛商场,必先逛儿童区,再逛男装区,女装一带而过,化妆品专柜要等到我用光一瓶护肤品才能盼得我的光临。我的成就感完全依赖于哈尼的惊喜和孩子的满足。
有一天,我在衣柜的角落里发现好几件没穿过的衣服,问哈尼为什么不穿,他说不喜欢。
有一天儿子对我说,他不喜欢乐高,他想要托马斯。
然后,我醒了。
我还购置了好几管不同颜色的口红,每涂一种颜色都要在哈尼脸上盖一个唇印,宣布“此男有主”。
然后,我知道了,讨好别人不如讨好自己。讨好别人获得的满足感稍纵即逝,就算最终得到了一切,却失去了自己,花那么多时间取悦于人又有什么意义?
我也只有一个一生,没有太多时间去迎合所有人、取悦所有人。即使有人对我不满意,我也不会失去什么。
与其辛苦地讨好别人,不如讨好自己。人首先应该为自己活着,找回真实的自我,清醒地面对自我,才能在人前呈现出良好的状态,找到自己的缺失。
5
人要学会善待自己,如果你拥有一颗淡定从容的心,不用讨好别人,照样也能行走得游刃有余。
《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二):关于爱与成长
记得当年「无极」宣传的的时候,陈红作为制片人,她说陈凯歌这部电影拍的是一个关于大爱的的故事。当时对这句大爱记忆犹新。可无极真是让人无力吐槽。
要说大爱,我眼中的爱丽丝梦游仙境讲述的才是大爱。大爱之于人、之于动物、之于爱丽丝眼中的一切喜恶美丑。在孩子眼里,是没有明显喜欢和讨厌的,是在他们的接触下主观判断的,爱丽丝是勇敢的,即使在她想问题(她每天早上醒来都问自己的那6件事)想不明白的情况下,她依然给自己勇气去战胜恶魔,还人心所向。爱丽丝在她的仙境里经历成长,从孩子成长为大人。
德普笑着也很忧郁,即便给他一脸绚烂油彩,也能从他的大琉璃眼珠子里看到忧伤。她懂他的忧伤,她对他说:最特别的人都是疯子。他爱着她。可他说:你会忘了我的。我们生活的世界平淡无味,只有那个人能带给你特别,他是你的特别存在。他一眼就能认出你,即使你是众人说的假爱丽丝,他也能一眼把你认出,毫不怀疑。你说这些都是你做的梦,他问:那我也不存在吗?我只是你想象出来的吗?
最后要说导演,你是有多么热爱园艺啊?从花园里第一次出现绿植修剪出来的红皇后那大脑袋时,我就想剪刀手是不是在哪个角落藏着呢?导演是暗黑控,化妆控,惨白色系控,园林控,绿植控。over!
《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三):蛮喜欢alice不做作而稍显冷淡的表演
蛮喜欢alice不做作而稍显冷淡的表演,国字脸又怎么样,我没觉得镜头前的她不漂亮,气质很对我的味~~~
白皇后看起来是优雅得做作了,被故意塑成跟红皇后对应的,一个浅显的野蛮,一个做作的优雅。但是有一些小表情还是很可爱的。比如狗狗拜亚跑回宫殿告诉白皇后爱丽丝回来的时候,她把所有的侍从支开,偷偷瞅见没人看到她的时候,马上收回优雅的姿态和表情,大步跑向狗狗,还有最后接飞龙的血的时候,没控制住,优雅的她还反呕了一下~~~很可爱的。
前面很多情节白皇后都暗示让alice去当勇士,到了后来真正决定勇士是谁的时候,大家认为非alice不可的时候。白皇后看见了alice脸上的难色,告诉她不用为取悦别人而活,alice转身跑掉的时候。安妮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就落寞。其实角色不太讨巧,安妮还是演得很好的~~~
那只柴郡猫,好喜欢他,遇到危险了溜得真快,就跟 犬夜叉里的冥加爷爷一样,不过最后关头还是替疯帽子上了断头台。疯帽匠被砍头前夕,它去索要帽子的时候,一本正经地表示自己喜欢帽子并蹲在帽子上踩奶,那是养猫的人都知道的猫咪动作,舒服的时候才会这样,真Q~~
猫咪在最后决斗的时候唯一的贡献就是把皇冠挪了个位置……我强烈怀疑它是为了看疯帽匠跳舞才来这个危险的地方的!
德普,德普,就是因为你才看的这片,果然没让人失望,表情到位,疯帽匠疯而不癫的样子还是好迷人,忘年恋啊,可惜alice对他没有情愫,最后还是毅然决然地回到地上了。德普抱着帽子防备着柴郡猫的样子好逗~跟小孩怕别人抢糖一样的~~还有在白皇后的城堡见到alice之后,那种欣喜的表情和激动的言语,简直就明摆着告诉大家 我喜欢alice,我想见到alice。最后与红骑士决斗的时候,坚决不像中国江湖,打斗要光明正大,他见缝插针,插了一根真的针,以“卑鄙”的手段制服了红骑士 ,囧~~~~~脸上有了这么多颜色还能演得这么好,这个角色对于德普来讲,太小case了,现在就期待他的加勒比海盗4!
其实作为一部童话电影还行拉,剧情是弱了点,感觉女主角是一步一步被推着走的……但是画面很绚,多多少少弥补了情节上的弱点~
《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四):对童年的回望
小学的时候看的童话故事里有节选,关于爱丽丝梦游仙境,只记得开头,她栽进洞里,有只会说话的兔子,还有就是爱丽丝一会变大一会变小,后面的,全无耐心看,以后多年,再也没读过。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对童话故事很少有心一读再读,也许以后有了孩子,还可以寄希望与孩子重温这些陪伴过自己长大的故事,但是,谁知道以后的事呢?现在的很多同龄人做了父母后更愿意拿出手机和IPAD给孩子点点点,一起读故事的愿望很美好,也很稀少。
我并没什么两样,但是幸运的是,我有足够的时间,在这部电影中找到曾经忘记的,忽视的东西。
我看到是中文翻译版的,就连疯帽子他们唱歌都是中文,我很欣赏这一版。
1、你是谁?
这个问题一直被视为哲学母题之一。在这部改编自经典童话的电影里,爱丽丝被质疑过很多次,但她始终坚持说自己就是爱丽丝,只是不是他们所说的那个爱丽丝。当大字典要羽化的时候,爱丽丝再次回答了这个问题,并让大字典安心地化茧。导演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了解爱丽丝的自我认知过程,更重要的是,我们都在不断地发现自身潜藏的可能性,由肯定到否定,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再认识,而这就是“成长”。
2、从不杀生
爱丽丝刚得知自己在地下王国的使命是杀死怪物加迪沃琪时,便以“我从不杀生”为理由拒绝,让周围充满期待的人都相信她不是真的爱丽丝。后来,白皇后也以同样的理由回答了爱丽丝的疑问——白皇后为什么自己不去杀死加迪沃琪呢?爱丽丝说的时候,疯帽子的反应很强烈。小孩子都觉得自己从不杀生,吃到嘴里的各种肉,虽不是自己杀死的,但都是为自己而死。电影中代表了人类一切美德的白皇后,在给爱丽丝配药时放入的手指头,从哪里来呢?是不是为了自己而死呢?
3、你的“非常”呢?
爱丽丝之所以被地下王国的众人怀疑为假爱丽丝,原因之一是她丢失了属于她的“非常”。换言之,“非常”就是“特别之处”,相对于“共性”的“个性”。西方对“个性”的重视由来已久,可以说,追求对个性的张扬是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最大的区别。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和社会对个性依然是压制的,不积极肯定的。所以,我们的创新能力远远低于外国。
4、可怕比可爱要好得多。
这句话是红皇后身旁的某人说的,可能是红桃杰克。可怕对应的是一种简单粗暴的统治,可爱却复杂的多。简单粗暴的统治最终导致了人人高呼“打倒血腥大头!”,而白皇后代表的温柔善良,也许并不是什么治国良策,但却是人人希望得到的东西,所以她赢了人心,笑到了最后。
我把故事本身看作是对现实的隐喻和讽刺,而且是永不过时的隐喻和讽刺。虽然电影开头和预告片的画风太黑暗曾经让我放弃,但是庆幸的是,当我经历足够多的生活后,当我觉得我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的时候,它依然在那里等待着我。
也许不是只有我一个人会想到彼得潘,爱丽丝和彼得潘的共同点,其实也是所有童话的共同点,无论是成人童话还是黑童话,它们和最初的写给孩子们的童话都体现了人对世界的认识,无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童话给人一种冒险的人生观,认为人生是一场奇妙的冒险,无论你遇到什么,都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收获一份完满。
《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五):Alice in Wonderland
一个十三年来一直重复做着同一个梦境的女孩,她在她的订婚宴上,被一只身穿马甲带着怀表的兔子所吸引,在尾随兔子的过程中掉进了一个树洞,来到一个和梦境中一模一样的“奇异世界”,接着发生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最后为梦远走。
爱丽丝是一个聪明并且勇敢执着的女孩。她有着和常人不一样的思想,她不喜欢把自己的思想束缚在现实的框框条条中。
她总会有许多的奇思妙想,为什么要憋着气穿胸衣让自己难受?如果女人穿裤子,男人穿裙子会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人们总是跳无聊的方阵舞?为什么不把白玫瑰染成红玫瑰?
爱丽丝一直以为她是身处在她自己的梦境中,这或许也是她在面对困难和危险如此勇敢的原因吧。
为了救疯帽子,她可以毫不畏惧红皇后,佯装自己是一个毫无相关的“大块”女孩;为了拿到剑,她可以把眼珠子还给班德兽并让班德兽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上。
传统上的反面人物、邪恶力量,总是让人咬牙切齿、心生畏惧,但是但是在我看来,这剧中的红皇后却是可爱的,她只是一个渴望被爱的孩子,却用了不对的方法去获取爱。这让我对这个脑袋硕大,充满滑稽的反面人物有了别样的感觉。
一个看似疯实则不颠的制帽匠,在满脸油彩、邋遢的头发下,却有清澈深邃的双眸。
记得爱丽丝对疯帽子说:“确实优秀的人往往都有点疯”。他们或许在内心深处都有着相似的地方。
爱丽丝走时候,疯帽子说:你会忘记我的。
疯帽子和爱丽丝之间似有似无的情愫恰到其分,既不明说也不点破,萦绕樑间,让观看者独自想象。
最后,爱丽丝从梦境中回到现实,找到最真实的自己,为梦远走。
《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六):why is a ra ven like a writting desk?
电影的情节并不是全部,而是爱丽丝第二次来仙境。
当爱丽丝第一次来到仙境的时候疯帽子就被这个勇敢天真的小女孩吸引,而幼年的爱丽丝更是喜欢着像大哥哥一样的疯帽子。
有一天爱丽丝对疯帽子说我喜欢你
疯帽子很惊喜就问,为什么
爱丽丝说因为乌鸦像写字台
“乌鸦为什么像写字台”疯帽子对爱丽丝回答感到很疑惑
“因为我喜欢你”爱丽丝似乎在转圈圈
疯帽子从一脸诧异转为会心一笑,他明白天真的爱丽丝在告诉他喜欢他没有任何理由
那你为什么喜欢我
因为乌鸦像写字台
乌鸦为什么像写字台
因为我喜欢你
你为什么。。。。。
疯帽子觉得此刻很幸福
可是有一天爱丽丝要离开了,临走的时候疯帽子说你会忘掉这里的一切的,爱丽丝说:不会的,因为乌鸦像写字台。。。便悲伤的离开了
当再次见到爱丽丝的时候,爱丽丝忘掉了一切,而疯帽子能提起的也只有乌鸦为什么像写字台这句话,指导爱丽丝再次离开,疯帽子知道不能强迫她留下也就没有揭穿谜题,不过他心里一直想着我也喜欢你。
疯帽子先生等了她13年再重新见到爱丽丝,却被爱丽丝说成他只是她幻想的产物,并不是真实的存在。
爱丽丝说“这一切都是我的梦”
而疯帽子一种很迷茫很焦虑的眼神问“你难道觉得我也是你梦里的吗”
我以为爱丽丝会很无奈的沉默,没想到却是很无情都说“你也只是我梦里的产物”
那一刻,疯帽子该有多沮丧。
和最后离别的时候一样,我以为她会在喝炸脖龙血的时候会很舍不得的留恋着地下城,可她居然很干脆的喝下了,连一个拥抱都没有给疯帽子,让他很无奈的在爱丽丝耳边说“你会忘记我的”
这,让我心都一丝丝的凉。人家等了13年才等来再见你一面,你却又这样决绝的扔下了他。
“疯帽子,你知道为什么乌鸦像写字台吗?”这是爱丽丝留给疯帽子的最后一句话。
疯帽子只好用那双大眼睛,悲伤的看着她消失。对她说“你一定会忘记的”
这个场景看到很替疯帽子感到难过,尽管爱丽丝承诺过会很快回来,但是我觉得她是再也回不去了。
但是,亲爱的疯帽子先生,我会想你的。
那个极端的疯帽子,那个坚定的疯帽子,那个开心的疯帽子,那个忧伤的疯帽子,那个像孩子一样的疯帽子。
想去保护他。
想在他发狂的时候捧住他的脸,摸摸他的额头,回答他:嗯,是疯了呢,不过优秀的人往往是最疯狂的
然后帮他带上那顶他最爱的帽子
疯帽子就会给我一个他最开心的笑容。
感谢我不可以,住进你的眼睛,所以才能,拥抱你的背影
有再多的遗憾,用来牢牢记住,不完美的所有美丽
感谢我不可以,拥抱你的背影,所以才能,变成你的背影
躲在安静角落,不用你回头看,不用珍惜
感谢我不可以,只是我不可以,如果我可以,可惜我不可以
所以才能,目送你离开
多希望你在,可惜你不在,而你已经不在,如果你能在
所以才能,祝以后的每一天,你幸福
时间的快慢有什么意义,每一秒一分一小时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
熟悉而又陌生的人总将消失得无影无踪
定格了这个世界的定格过的东西
沿着一样的轨迹乘着同一班列车开往不同的明天
猜测不了想要猜测下去的结果
为什么乌鸦像写字台____因为我很爱你,就像乌鸦像写字台,没有理由
《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七):重拍已没有童年的那种亲切味道
依稀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具体哪一年已经记不太清),中央电视台在暑假的时候推出了一个系列电影《世界儿童科幻电影展播》,播出了很多当时世界上优秀的儿童科幻类电影。
那个年代很少有家长允许孩子看电视的(应试教育害死人啊),但是这个系列实在是太好看了,好像是每天早上九点钟准时开始播放,到中午结束。只能悄悄的打开电视关掉声音偷偷的看,看了几部影片后还是被家长发现,直接把电视抱走放在他们视线能看到的位置才恋恋不舍的和这个系列彻底告别。
直到今天还能记得当时电影的部分情节。当年这个系列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电影有两部:第一部是一个女孩被兔子引诱掉进洞里开始奇幻之旅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另一部是“左脚,左脚,打起精神来”的《锈船岛奇遇记》
很多年过去了,《爱丽丝梦游仙境》终于被重拍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感觉味道不对,当年的影片没有多少特效,影片完全靠演员和剧情来吸引观众,看过当年的影片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爱丽丝的奇妙梦境所吸引,幻想着自己也能到她去过的那个神奇世界看看。
重拍的这部影片虽然比之前的电影加入了很多特效,但是看完影片后却无法给观众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女主角的选择,和当年的那个小姑娘根本无法相比,此片女主角完全没有演绎出对陌生仙境的那种害怕又新奇的矛盾心理。
当年看影片时候仿佛自己一直跟着小姑娘去探索陌生的仙境世界,虽然害怕但是又特别好奇,紧张的情节让手心都不停的冒汗。
两部电影就如同家里做的饭菜和外面卖的快餐,家里做的饭菜虽然样式比不上外卖的快餐好看,但是味道却很好吃,可以细细的品味。外卖的快餐虽然表面上光鲜,但是也只能做充饥之用,吃不出家里饭菜那种亲切的味道。
《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八):不止是一段童话的童话
从看《爱丽丝梦游仙境》第一遍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找爱丽丝拒绝哈米什求婚然后奔跑在花园里的那段背景原声配乐,很遗憾,一直没找着。今天机缘巧合,找着了,而且是大丰收,不仅找着了那段配乐,而且还收获了无数的版本,这可能是上天对我特别眷顾而发的福利。所以下午又重温了一遍电影,这已经是我第七遍看这电影了。
好的电影不会让人烦腻,爱丽丝就是其中一部。
倒不是因为电影里有像约翰尼德普这种超级偶像,也不是因为故事情节多么扣人心弦,更不是因为电影里的特效怎么怎么样,说实话这种故事早就老掉牙了,而且电影中的特效也只能算一般,真正吸引人的是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是爱丽丝敢从千篇一律的世俗眼光中站出来,并大声说:“我不!我和你们不一样!”的执着与勇气。
从电影开头小爱丽丝与父亲的对话,然后镜头切换到即将成年的爱丽丝在马车里与母亲的对话,然后是哈米什,双胞胎姐妹,爱丽丝的姐姐,姐夫,哈米什母亲,以及伊莫金姨妈,几乎没有哪次对话没有体现爱丽丝的反抗精神:为什么要穿紧身衣,为什么要穿长筒袜,为什么要跳这种毫无意义的方块舞,为什么不把白玫瑰染成红的……一切都预示她与常人不一样,她没有生活在被世俗定成规矩的方框内,很幸运,只能说她很幸运,有自己的想法,能突破常规,还有一颗没有被残忍现实所妥协的内心。
花园里哈米什向爱丽丝求婚的对话至今印象深刻。哈米什:“爱丽丝金斯利,你愿意嫁给我吗?”她很犹豫但是却饱含绝对的回答:“其实,每个人都希望我说愿意,而且你是个领主,我的容貌不会永驻,我也不会像她(伊莫金姨妈)一样终老……但这一切发生的太突然,我想我需要,我需要…….一点时间…… ”当着所有的来宾说出这段话需要何等的勇气,但还是很犹豫,在母亲和众人的期望与自己真正的想法之间游离徘徊,即使如此拿不定主意,但她这样的回答足以震撼在场的所以人。而且这段对话的背景音乐与之后爱丽丝奔跑在花园中的场景相得益彰,这段音乐带给了许多人无尽的思考与想象,所以也是我一直推崇和寻找的原因。
之后爱丽丝跌入树洞中,故事开始转折,也开启了为什么爱丽丝一直以来做同一个梦的原因。在她所谓的梦境中爱丽丝遇见了各色各样的人物:爱唱反调的特里兄弟,红白皇后,疯帽子,切斯特等等。其实红白皇后的戏份倒是为电影的喜剧气氛加了不少分,而看似应该很欢乐的疯帽子却从头到尾透着难过的神情,这也不得不说约翰尼德普演技的精湛,没错,是红皇后毁了原本幸福快乐的疯帽子,疯帽子也并没有真正的从阴影中走出来,相反只是活在过去,无法自拔。直到最后一刻战胜炸脖龙,他兴奋得又再一次跳起福特韦舞才预示,疯帽子走出来了。
当然,爱丽丝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勇敢,一开始她也不承认自己是大家口中谈论的那个拯救了所有人的勇者,开始她很软弱,她觉得自己为什么来到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地下王国,却要用可能搭上性命的危险肩负残忍的使命,她无法相信,也表示绝对不会去做,但看见大家都因为她的缘故被监禁的时候她才决定站出来,做那个众人期待的爱丽丝。
说简单一些,这是一部励志的电影,但不是简单的讲述爱丽丝拯救地下王国,电影中更是充满了温情,欺骗,勇气,背叛,怀疑等许许多多元素。虽然是一部简单的黑色童话,但却是每个人心灵历程挣扎的共鸣。最后红白两国大战之前,有一段关于爱丽丝的特写,她觉得一直以来发生的一切都是梦,但她即将一个人走向与炸脖龙的决斗场,面向死亡。她哭着问正在结茧的阿布索隆,我该怎么做?而阿布索隆极短的回答其实已经解释为什么爱丽丝从小到大都做同一个梦,因为这里根本不是爱丽丝口中的仙境,而是真真实实存在的,所有人都是真的,都不是虚构的。阿布索隆的答复不仅让爱丽丝明白了原因,也让她意识到眼泪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带上沃尔泊之剑勇敢走上决战台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最后结局当然是美满的,正义战胜了邪恶,全部肮脏的东西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爱丽丝履行了对大家的诺言,成了地下王国的英雄,也战胜了一直犹豫不定的自己,做了真正的自己。
但故事还没有结束,她还要面对正焦急等待着回答的哈米什,她的父母以及在场的所有人,她还要继承她父亲的事业,她还有很多事没有解决,正如我们一样。可是,我们能成为那个敢说敢做,义无反顾,敢向一切说不发出挑战的爱丽丝吗?
《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九):Alice in Wonderland
爱丽斯(米娅·华希科沃斯卡 Mia Wasikowska 饰)始终被同一个梦魇所困扰,直到她20岁时参加的一场聚会。本认为是一场无聊至极的聚会而已,没想到却是精心策划的求婚仪式。面对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哈米什突如其来的求婚,毫无准备的爱丽斯着实被吓了一跳。爱丽斯被一只身马甲的兔子所吸引,在追赶过程中爱丽斯掉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树洞里,来到了一个如同仙境般不可思议的“地下世界”。此时,生活在地下世界的善良人们似乎都在盼望着她的到来,可是她却认为这是一场梦,只想快点醒过来回到现实世界。然而,在认识疯疯癫癫的疯帽子(约翰尼·德普 Johnny Depp 饰)之后,爱丽斯才知道地下世界正处于“红桃皇后”(海伦娜·伯翰·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 饰)的血腥统治之下,按照“皇历”的预言,只是她才能帮助“白色皇后”(安妮·海瑟薇 Anne Hathaway 饰)战胜“红桃皇后”,让地下世界重归和睦与安宁……
这部迪士尼的3D立体电影由曾带给人们无数惊喜的奇幻大师蒂姆·波顿(Tim Burton)执导,其灵感来自于英国著名童话大师刘易斯·卡洛尔(Lewis Carroll)的《爱丽斯漫游仙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记》。©豆瓣
《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十):红皇后童年受冤苦逼一生,白皇后得了便宜卖乖
网络上对《爱丽丝梦游仙境2》的评分竟然比《愤怒的小鸟》还低,这让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愿人们不是因为德普叔离婚及家暴的传闻给出的恶评。至少本人认为,由于“时间之海”部分的视觉效果和红白皇后童年矛盾的设置,第二部比第一部观赏性更好,更值回票价。
作死小能手爱丽丝为了帮助精神崩溃的疯帽子先生,决定不惜代价夺走时间魔球,试图穿越回过去改变历史,由此也引出红皇后与白皇后这对姐妹的矛盾根源。
如果只看第一部,观众都会觉得这矛盾来得也太过于浅薄俗套,而这一部将冲突追溯到童年时期。由于白皇后的谎言(或曰不懂事),红皇后遭遇意外,让她的头越长越畸形,让本来就暴脾气的她越发自卑扭曲。在册封皇位继承人典礼的当天,她的大脑袋竟然撑破了王冠,被前往观礼的吃瓜群众嘲笑,这些年压抑的愤怒和委屈失控爆发。皇帝认为她不适合管理地下王国,取消了她的继承资格。这一切的一切,她都归咎于白皇后。相信观众看到这里,大概也会认为白皇后是个“绿茶婊”,得了便宜还装无辜吧。
这样略带反转的设计,让这对冤家的形象也更接近普通人性,而非普通童话故事里刻板的神/魔,善/恶二元对立。
比起国内电视剧里傻了吧唧的雷劈穿越法、水溺穿越法,本片对时间穿梭的视觉设计相当高大上。壮阔无边的时间海洋,在时空中扭曲变形的人与事,四面八方铺天盖地,人在时空中无比渺小,有个别镜头竟让人想起《星际穿越》。
更有趣的是对“时间”本身人格化塑造。片中,“时间”变成了一个急躁搞笑的大叔,每个人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生命钟表,谁的寿命快到期了,“时间”先生就把他那块表从“生者乐园”摘下,送到“死者境地”。当这个过程完成,就是某个人嗝儿屁之时。就好比中国人传说中的“判官笔”,地狱的判官大笔一挥,一个人就从此长眠。看来无论西方、东方,人们对死亡感到恐惧与无奈,都会在幻想中交由一个“第三方机构”来管理。
本片还带着明显的女权主义色彩,爱丽丝不只是个爱幻想、自我、敢于冒险的女孩,她更敢于做决断。无论是在第一部里当众拒绝家族联姻,还是本片里表现出作为船长的野心。必须要夸一夸迪士尼,不愧是永远政治正确的一家制片公司,从当年等着被王子求婚,到如今自己闯荡世界,迪士尼的女主们正在越来越独立。
如果说不足之处,首先依然是剧情的单薄与主角的玛丽苏光环。比如疯帽子一定要等到爱丽丝来帮他寻找家人,难道他自己就不能去挖掘真相吗?比如,红皇后的手下等人偷偷释放爱丽丝,理由是报复红皇后吃掉了他们的某个部分;比如白皇后在这一部里除了引导爱丽丝去时间王国,儿时把红皇后气的炸毛,几乎也无所作为。在主题上,一直强调“时光倒流也不能历史”,结果终究还是变成了合家欢。只能说符合迪士尼的风格,观众也觉得舒坦。
然后就是莫名其妙的“中国梗”,比如爱丽丝不伦不类的东方礼服,以及片尾那个莫名其妙的简体中文招牌。拜托,那个时代中国还处于清朝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