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男人》是一部由Aleksi Salmenperä执导,汤米·柯贝拉 / Maria Heiskanen / Jani Volanen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于疲惫的中年男人的电影一直是我心仪的题材,比如,《父子》、《白》、《偷自行车的人》、《卡拉是条狗》……这个名单可以延伸的很长,这说明疲惫的中年男人形象的确是人生一大苦楚。比如,今天下午所看的这部《职业男人》,亦是如此。
故事发生在芬兰,一个北欧的小国,以风景优美和社会的高福利著称,但在影片中,男主角犹哈却不幸失业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不敢告诉患有抑郁症的妻子,只能像往常一样,每天早上5点起床,在咖啡馆坐一天。这个情节类似于《开往春天的地铁》中的男主角,只不过他躲到地铁里而已。在网络小说《跟空姐同居的日子》中,也有类似的情节,或许这也是男人的无奈之举,具有某种普适性。
在咖啡馆坐得久了,不得不想办法,于是犹哈四处贴广告,做装修,无意中在一个中年女人的家里,要求他光着身子为她梳头,并且开出的价码很诱人,于是,犹哈妥协了,并且慢慢开始出卖自己的肉体,还拉上开出租车的朋友为他联络。他努力地在他妻子面前掩饰,但最终还是暴露了,曾经与妻子有染的朋友试图再次跟她一起私奔,面对生活的无望,犹哈服药自杀,而妻子却无力舍弃,凌晨回到家中,看到躺在沙发上的犹哈,为了留住他,不惜用铁锤打碎他的脚踝,却发现他已经服药自杀。影片的最后,在急救中的犹哈,朦胧中看到周围的身影,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影片中最让人心动的不是犹哈疲惫而又无助的生活困境,而是悲惨而孤寂的中年女人,往日的美丽已经不在,不能吸引丈夫,也不能得到他们的温存,只能在网络上找一个陌生的男人温润饥渴的身体与灵魂,犹哈平静地听着他们的哭诉,丝毫没有动心。疲惫的中年男人背后,往往也存在着疲惫的中年女人,只是,男人为生存而累,女人为男人的冷漠而哭泣,结局是一样的,原因有很大的不同。这似乎也印证了另一句话:男人为了征服世界而活,女人为了征服男人而活。
《职业男人》影评(二):我希望自己也能面对生活的苟且
我所知道的生活就是正义,学习,高远理想,体面的工作。可是,后来,我发现正能量乐观是块遮羞布,生活遍布的都是苟且。男人幻想美丽温柔顺从的女人,女人幻想高大威猛有钱的男人,可是女人和男人都是人啊,为什么要给两性加入无端的幻想呢。 我爱剧中的男人,因为他除了在自己的职业欺骗妻子以外,他是个好丈夫是个好爸爸,换了儿子想要的新车,买了妻子想要的洗衣机,周末带家人野餐。很理性的妻子,她需要温暖,所以在丈夫常不回家的时候靠在另一个男人身上晒太阳,可是在另一个男人提出带她和孩子去海岛度假的时候,他拒绝了。最后一个场景,很喜欢,男人醒来,微笑着只问了坐在身旁的妻子一句话,你好吗
;第二个问题,妻子为什么要敲碎他的脚踝
其实,人生来是孤独的。就好比影片的男主人公。
一个生活在妻子的抱怨和孩子们的吵闹中的男人,为了养家,去为那些孤寂的女人提供包括性在内的服务。
简单来讲,这就是一个男人在社会中打拼时所要承受的压力,我们这些终日在房子、车子、票子、女子面前东奔西走——还要频频应付各种无端的变化,比如金融危机等——的男人,看完之后不禁有些共鸣。
但正如影片的那灰暗阴冷却洁净的画质一样,这电影诉说的,还是所有人孤寂的内心。
不用说那些可怜兮兮的女人,当爱情远去、容颜不再,她们变成了不懂如何取悦丈夫、不知该如何放松、不知为何要被丈夫忽视的女人,只有熟男的***才能让她们有片刻的安慰,哪怕只是光着身子梳头而已。
也不用说妻子,内心深处怀揣着娜拉式的秘密,被这生活压迫得主动掐灭了最后一丝逃离的幻想。
也不用说男主人公的朋友和情敌,苦苦地喜欢着别人的妻子,只为了跟她一起去度假。
也不用说帮男主人公圆谎、帮他发布网上信息的宅男,跟一个陌生的老头子诉说着隐秘的性幻想,在酒吧外吐得天昏地暗。
……
当然男主人公Juha也是孤独的。
他不曾和妻子说过什么,甚至当妻子问起,也只有撒谎。一个接着一个,直到再也编不下去。
被逼无奈下,他向妻子说了一切。但妻子却毫不理解。于是,有一天晚上,他到了另外一个女人的家里。
那个家里,温暖。不像自己的家一样冰冷无情。
那个家里,孩子们是那么调皮,总是不睡觉。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孩子。
那个家里,有个疲劳、暴躁、世俗的女主人,为了哄孩子睡觉,甚至累得趴在女儿的床头睡着了。
——是家的气息。
所以,他愿意给那个调皮的儿子读书,就像自己在家时常做的那样。
他一定想起了自己的人生,曾几何时,也曾那么自在地在灯光下给孩子读书?曾几何时,妻子也曾这般忙碌?曾几何时,这就是乱糟糟却温馨的家?
他恍惚间产生了时光交错,心情开始起伏不定。最终像个孩子一样哭了,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坦荡而且彻底,哭得毫无保留。
他甚至以为那个他即将要服务的女人就是深爱的妻子,她会走过来,抚摸着他的头,拥他到怀中,任由他酣畅淋漓地发泄出自己内心的寂寞。
可是没有。
女人只是恶狠狠地对他说,赶快走,不然我就叫人了。
——原来这一切都只是自己的假想呵!
生活多么讽刺。
孤独的男人终于明白,生命中最真实、最温暖的角落,永远不是钱能堆满的。他觉得自己迷失了太久,终于下定决心要回家了。
路上他边走边想,想象迎接他的,将是一个怎样真实的生活。
可是没有。
迎接他的,只有空荡而冰冷的家,没有孩子、没有妻子,什么也没有。
——生活再次跟他开了个玩笑。
男人终于在沉默中死亡了。
用自己曾经谋生的电钻毁掉了手机。
他沉沉睡去,好似做了一个香甜的梦。
也许死了就不再孤独了。
还好还好,有人救了他。
又或者,是更加残酷?
他又重新活在了这个永远得不到自我的世界里。
妻子为何要把丈夫的脚踝敲碎?
仅仅为了留住他吗?那她仍然没有走进丈夫的内心。
或者是为了骗保吗?芬兰可是世界上福利最好的国家。一个身体残疾的男人应该获得生活保障的吧。
……
更很难说清,最后让男人终于笑了一下的人就是妻子。
还有那只,没有给到正面镜头的那个人的手,慈爱地抚摸着男人的脸。
在一片洁白的光里,男人似乎终于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其实,所有人都在期待着那片白光吧。
这个世界,把所有人都变成了孤独的个体,孤独是我们的存在方式,可我们却挣扎着要摆脱孤独。
人啊,这是何苦呢?
《职业男人》影评(四):没有职业的男人
看片名还以为讲述职场的故事,其实讲述一个中年男人失业的故事。在有些人看来,失业是很可耻的事。怎么可以失业呢,哪怕扫地,洗盘子都可以啊。
不过..........这个男人很可悲,被辞退了,还要每天装着上班,老婆又是个黄脸婆,孩子也哟点无趣。没什么技能,说是装修工,从头至尾没见装修过什么,只能做鸭子了,但也只是和一堆老女人,胖女人和白痴女人滚床单...........而且,一开始就弄破了手指,之后又摔破了头........最后被老婆把脚踝用锤子砸碎了.
改名叫做悲催男人吧
《职业男人》影评(五):工作与尊严:评影片《职业男人》
职业男人(Miehen tyo) 是一部芬兰电影,主要的内容是描写一位中年男子,如何先是面临失业的危机,继而又被迫沦落风尘,并在其中挣扎求生的故事。本片的卖点绝佳,首先、对男性观众而言,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在金融风暴冲击下也面临着和男主角相同的困境;而当他们看到男主角如此忍辱负重,但最后仍只落得一个众叛亲离,无人理解的凄凉下场时,胸中不免会油然升起一股心有戚戚焉的伤感情怀。
对于女性观众而言,本片同样能引起她们的共鸣,因为这里有最吸引她们眼球的因素-沟通。男人一般都不擅于沟通,本片的男主角尤为如此,在本片中极少见他主动与人沟通,不管是在面对妻子、朋友、孩子或是客户时均是如此,他总是在默默地做着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或许、他相信行动能说明一切吧!
北欧的男人通常有着坚毅强悍的性格,然而一个人的性格越是坚毅强悍,他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就越大,因为他通常习惯把所有的责任和压力都一肩抗起。这样的性格加上由于不擅沟通而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因此男主角会罹患忧郁症也就不足为奇了。
许多人因男主角尤哈当男妓而对他大加挞伐,认为简直丧尽了男性的尊严。我也不赞成尤哈从事性服务业,然而却并非是受到对性工作者刻板印象的影响。因为评价一个人对社会是否有价值,不应以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来作为判断的标准。性工作者与黑心的政客相比,前者出卖的是身体与劳力;而后者贩售的却是人格与灵魂,二者谁更卑劣,其实不难分辨。「职业无贵贱,人品有高低」这句谚语说明的,其实正是这样的道理。我反对尤哈从事性交易,是因为此种行业的风险成本太高。表面上看,尤哈的新工作的工作时间短,收入却不菲,似乎十分划算;然而一方面他面临感染各种性病的威胁,另一方面各式各样怪异的性要求,让他原本就不堪重负的心灵更是濒临崩溃的边缘。此外,尤哈还得时刻担心他的家人和邻居会发现他正在从事一项为人所不齿的行业。丰厚的酬劳看似帮他摆脱了一时的困境,但是各种无形的枷锁,却将他一步步地拖向深渊。
影片的结局是尤哈的妻子回到家里,发现尤哈全身赤裸地躺在沙发上。妻子从他的工具箱中拿出一个铁锤,将他的脚踝敲碎,然后告诉警方这伤口是被掉下的电视不小心砸伤的。对于妻子而言,或许这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吧。丈夫因为服用大量的药物而神智不清,他醒来后将不会记得这当中发生过什么,而且之后由于脚伤,丈夫必须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要待在家里,这起码在短期内避免了因尤哈从事性服务业所造成的家庭冲突。不过,危机仍然没有消除,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迟早会再度光临。
导演在影片中,始终都没有为男主角指出未来的方向。尤哈的脚总有一天会痊愈,而当脚伤好了之后,他究竟应该怎么办?是继续从事性服务业?还是能够开辟一个新的天地?不少人对男主角的前景颇为感到悲观,因为男主角不但年龄偏大,而且没有其他专长,在失业的狂潮中,他似乎很难获得一个苟延残喘的机会。
不过、幸好现实中仍有一些例子[1] ,能够让男主角以及失业的男性观众们对未来重新怀抱希望。在百多年前,美国麻州有一位可怜的木匠,不但失业而且穷得一文不名,于是便被老婆赶出家门。他在无奈之余,利用一根木头做成一串项链。他的邻居见他有如此好的手艺,便劝他做一些玩具卖给孩子,就这样,这位木匠在日后成为一位大富翁。另一个例子是鞋匠,他也是失业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有一天他到溪边的时候看见一条鳟鱼,便将它抓住并且在城里卖了一个好价钱,于是他便开始在自家后院养起鳟鱼,日后自然也是脱贫致富。上述的木匠和鞋匠,他们同样面临失业,他们所拥有的资源及教育程度也不比本片的男主角强,但是三者最后的结局却截然不同。我不由想起了一则寓言故事,从前有两只青蛙分别掉入一个很大的奶油桶里,一只青蛙试了几下,发现跳不出桶外后,很快便放弃了;另外一只却是不停地挥动四肢,最后奶油终于凝固,它也得以跳出桶外。由此可见,在疑似山穷水尽的时候,只要我们沉着冷静、细心观察,我们就不难走出困境并且开创新局。
《职业男人》影评(六):一场惨痛的复活 - 职业男人
男人该是什么样子?好丈夫,好父亲;家庭的收入来源;男子汉,有难处不声张,有泪不轻弹;够朋友,够义气。。。。。
步入中年的尤哈失业了,他依然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出门,赶去上班的样子,在外面四处游荡,希望能够找到一份工作。他不懂电脑,并无所长,两个多月了仍一无所获,贴出装修工的小广告也无人问津。他有个朋友,欧利。他们似乎是很亲近的朋友,甚至尤哈贴的小广告上留的都是欧利的手机号码,看似很和谐,除了一件事,尤哈和卡雅的三个孩子中,二儿子是欧利和卡雅生的。大家心知肚明,勉力维持着和谐。
卡雅,尤哈的女人。她不工作,在家照顾三个孩子。这样的女人令我费解,她似乎从来没有快乐过,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快乐;眼神里充满的是愤恨,嘲弄和自暴自弃;她说话从来都是怒冲冲的,开口总是责怪自己的男人没本事,没钱;要么就是要钱,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要关心一下男人的想法和处境。这个女人被生活狠狠的教训着,被时光磨坏了。
终于,一个女人打电话来,说要装修房子。尤哈赶去,测量,谈一些装修的建议。女人换上了宽松的睡袍,倒上一杯酒:300块,光着身子帮我梳头?尤哈理所应当的顺从了。尤哈进入了这个行当,似乎没有经过太多的心理斗争,很顺理成章的就这样了。也许,对他来说并不是道德层面的事情,他只是太需要钱了,这是生存层面的事情,物质决定意识。尤哈有着中年男子成熟的外表,不错的身材和耿直的气质,卖相还颇为不错的。他首先想到了曾经梳头的女人,主动去找了她,老主顾很照顾生意,这次的工作内容是口技,女人的一阵喘息之后,尤哈狠狠的坐在车里漱口。
与时俱进是人类基本的本能,尤哈置办了西装和性爱百宝箱,用假名字在网上注册了邮箱,发布了职业广告,和欧利商定了合作的细节——他需要欧利的帮助,他不想让卡雅知道他的生意。
生意开始了,第一笔生意尤哈很不熟练,为了摘掉一直不曾摘下的结婚戒指还弄伤了手指,不过,开始了就是开始了。第二笔生意,是个智障的十九岁女孩,她的家人为她订的服务,女孩子只喜欢坐在浴缸里用刷子敲尤哈的脑袋感兴趣。男人沉默着,不做声。他无所谓自己的喜好,只想做好这些生意,挣钱养家。在难得的空闲时间里,尤哈都陪在孩子们身边,给他们讲故事。生活似乎慢慢好起来,不再那么窘迫,不过,似乎并非完全如此。
生意并不香艳,有试图取悦丈夫的女性来寻求帮助,尤哈便拿一根假阳具教她吹萧;有一群疯癫癫的女人们为怀孕的朋友寻开心,叫尤哈来跳脱衣舞,尤哈边跳边脱,从桌子上翻下来,摔破了头,一身的血;还有带些变态的女子,边做爱边施虐,还拒绝付钱,尤哈打了她,拿走了钱,挣破了伤口,流了一身的血,昏倒在路上。
朋友其实靠不住。卡雅知道了尤哈失去工作的事,欧利也并没有尽到朋友的本分,帮尤哈遮掩过去。他看到养在别人家里的自己的儿子,看到曾经和自己欢爱过的女人,他选择了背叛。尤哈很小心的装作自己在做装修工的活计,编出各种谎言,终究还是被戳穿了。
“全是些老太婆,哭着埋怨老公,或是抱怨好几年没被人碰,我就摸她们的背,按摩他们的脚。最糟的情况就吞颗药闭上眼。”
“然后呢?”
“你到底想说什么?我是为了你。我可不觉得爽,一点都不觉得爽。做这个很好赚,我乐得收手,可是家里怎么办?除非你跟我换。总不能两个人都在家里吃药。”
这样的谈话之后,卡雅沉默了,尤哈的生意还在继续,他似乎更加沉默,也不再那么有耐心了。欧利却有着自己的打算,他约好了卡雅,带着孩子私奔了。尤哈不能自己,当着客人的面,失声哭了。那是一个男人压抑已久,忽然发现生活已全无意义时绝望的眼泪。同一时刻,卡雅坐在车里歇斯底里的哭号,她的生活一团糟,没有意义,没有快乐,没有付出爱,也没有得到爱,彻底的空洞,仅仅是在维持一个活着的状态。
半夜,卡雅回到家里,发现尤哈裸身躺在沙发上,吞了一瓶药。卡雅用铁锤狠狠敲碎了昏迷中男人的脚踝。抢救是成功的,只是,尤哈的脚踝需要好几个月才能恢复了。生活似乎又回来了,虽然其中有着太多的变故,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看卡雅面无表情的落下铁锤,心下不由一紧;直到看到放在苏醒过来的尤哈额头上的卡雅的手。复活的,不仅仅是自杀的尤哈,更主要的是卡雅。卡雅,从她的麻木中,从干涸的情感和爱中,复活了。她的生活中,将不再是空洞的,而应该是加了责任和担当的。那一锤,明显的是说:告别过去吧,这几个月老娘养你。
复活的,也许还有他们之间的亲情,或是爱。
活着不易,各有各的不易。相爱不易,相处更是不易。北欧人的表达方式,沉默,简单,直白到让人促不及防,迎面一头撞上了生活的真实和残酷,如同碎掉了糖衣的药丸。
《职业男人》影评(七):他永远也成不了气候
我有一个秘密你能保守吗?
和谁也不说?
和谁也不能说。
和妈妈呢?
不行
爸爸呢?
也不行。
是好秘密吗?
是的
要是和谁也不能说的话,我还是不想知道了。
哭了 笑了 无奈了
那个小男孩喜欢鱼。男人是个失业的修理工人。长得像一个很帅的大猩猩。胡子拉碴的。但是为了家庭,他还是勇敢接受别人的侮辱,在女子派对上跳脱衣舞,3分钟150。芬兰用的应该是欧元吧。还是个福利那么好的国家。当那些女人拍照的时候,他正在脱裤子,他不想让他们拍,一激动就从桌子上摔下去了。倒在了食物上面,食物本来是不伤人的,可是什么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凶器,还有盘子呀玻璃杯呀。所以他的后脑勺和后背上全是血,那群愤怒的疯女人就把他赶了出去说:你这个大猩猩你毁了这个派对!
为了女客人们喜欢他,他每次去工作的时候都西装革履。回到家之前又要到工具小屋把自己弄的很脏,因为他是泥瓦工嘛,职业就是修个水管子房子什么的。但是她的妻子不知道,瞒了三个月,最后还是被发现了。
在他工作期间要服务不同的女人,有的好看有的不好看,就在他受伤的时候还要工作,对象是一个很胖很胖的女人,完全就是在fuck him。同时还要把手放在他脸上,被蹂躏的很惨,由于伤口还没有愈合,在枕头上都是他的血。事后那个贱女人说他的服务不好,不给钱,还用钱包往他头上砸,我看得时候就喊,反抗呀你倒是反抗呀是个男人就反抗呀,要不然那个女人就会用体重压死他的。毕竟是身高185的男人,他拿回了属于他的报酬,在刚出房间的时候就因为失血过多晕倒了。
但是在他最后接待的一个女人的家里,他给她的儿子讲故事的时候,念到,他永远也成不了气候的时候,他哭了,哭得口水都留下来了,特别的伤心。然后回家用电钻把他用来接生意的电话狠狠的钻了个洞,丢到了角落里。等第二天妻子回家的时候发现男人裸体谁在沙发上吞了以整瓶安眠药或者是镇静剂。妻子很恐慌,就从他的工具箱里面拿出铁锤朝他的脚踝砸去。而他只是微微颤动一下眼皮。接着又回到了医院里。等他醒来的时候微笑的对妻子说:你好吗?,,,,,
结束
他的家庭很复杂,他们一共有三个孩子,最大的8岁,二女儿,小baby。但是第一个不是他的亲身儿子,是他一个开出租车的好朋友的。他的妻子长得像Bjork。个人观点。
结论
作为女人经济一定要独立,不能只靠自己的丈夫。
这个男人是个负责的男人,或者是个对自己负责的男人,他认输,但最后他还是承认自己永远成不了气候。
但是妻子为什么要敲碎男人的脚踝骨呢?是不想让他走了吗?还是想要叫醒他。
不要嫁给水管工,也不要对丈夫不忠。这样大家都好过。不过我又想是不是他那个朋友强迫他妻子的呢?要自立自强,趁现在努力还不完。记得我有个同学高中的时候写《红楼梦》的读后感,她只写了一句: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
我想如果看完每部电影都有这一点结论的话。我们也许能学到很多教训和知识。
《职业男人》影评(八):生活的艰难
开始我是想着看情色片抑或一种好奇男主会怎么做。。。
我却错了
他在整个过程中他是压抑的,是难受的,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耐心的对待有抑郁症的妻子,他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他是个很好的爸爸。
他文化不高,他直白的像客户要钱,豆瓣电影介绍说他享受金钱什么,我觉得不是,他是有点迷失在那么快速的金钱中,但他真的很在乎这个家庭,他每次回来都做那些假象,甚至划伤自己的手,他只是在乎这个家,他愿尽所有。
最后他脱光自己在沙发上,好让人心酸,家没了,他挣钱没有任何意义,她老婆回来静静的放下婴儿,那一刻让我觉得他们是很相爱的,是经历过很多才在一起的,只是生活,只是生活太现实,让彼此忽略掉了身边最重要的东西。我的眼泪就这样默默的流阿流。。。。
《职业男人》影评(九):挺可怜的
看完电影没感觉,有点失望,没预期中的好看,比较的阴暗,单调。
但看完豆瓣上的评论,感觉评论比电影还精彩。
那男人很可怜的,为什么不告诉妻子呢~做鸭也挺好,至少我觉得他挺干净的。
提升女性尊严,提高女性地位,怎么说也算是半个心理医生啦~
女人其实更可怜,哎,不就一个关心,哪个老公能真正做好?希望男人们,有妻子女朋友的男人们看完后,能不勉强自己去拼命挣钱,甚至做鸭,而是真正关心下自己的妻子,那样子是对她们最好的爱,胜过一切。
当然,这是对需要爱的女性来说,女人也不要太贪啦,要爱要关心不止,还要生活好,家庭小康,除非你男人是超人,或者嫁给他之前,就是超人。
《职业男人》影评(十):性 家庭 谎言
本片在年初曾代表芬兰角逐2008年奥斯卡金像奖,并获2007日内瓦国际电影节注目单元最佳影片、西班牙瓦伦西亚国际影展最佳影片金月奖、入围北欧电影协会年度最佳影片。片中将现代人的恐惧全数囊括,以黑色喜剧口吻描述一个肩负家计、妻子情绪不稳的男人,在同时扮演丈夫与父亲的双重角色下所承担的家庭责任和压力。当人们面临现实的残酷考验时,往往也代表即将启发始料未及的价值冲击和双重生活。
作为一个有操守的男人,尤哈决定去卖……
38岁那一年,尤哈失业了,儿子开始抱怨家里的破车让他没面子,老婆每天碎碎念该换台洗衣机了,桌子上还垒了一摞摞的账单……男人有了钱才有尊严,尤哈决定不再忍辱偷生,于是去应聘家庭水电工,哪知却踏上一条卖春之路。
谁叫金发女郎瑞娃开出的价码那么诱人,谁叫尤哈是这么有责任感的男人,尤哈终于脱光了衣服虔诚地给她梳起了头发……其实女人精神上的需求真的比男人形而上得多,很难想象一个男人买春的时候,大把银子花出去,却只买艺不买身,除非……
就像这个世界上所有鸟事的发生顺序一样,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以及N次至无穷。尤哈尝到了甜头,这种高薪的短期工作让多少人,不,是让多少男人艳羡的啊,尤哈有了自己的艺名——“麦克”,一个听起来就很稳贴很熟络的大众名,然后上网刊登了以下广告:“麦克,35岁,188公分、85公斤,既高又壮,可接各式粗工。有无法满足的爱欲情愁?急需解答的疑难杂症?现在就请寄信给我——麦克专栏,送你看经纪人为我安排的专属特映会!”
这一系列宣传广告外加包装形象之后,尤哈的事业正式上了轨道,财源广进,艳名远扬。女客们蜂拥而至,尤哈有些应接不暇:有要他坐在浴缸里玩小鸭鸭,再亲亲嘴的充当初恋小生的19岁弱智少女。也有让他“身为男人兼专业人士”可以提供诀窍如何取悦丈夫的怨妇,还有只要他动口不动手教授房事秘诀的羞涩女郎。更有一群人前矜持稳重,人后却要他在怀孕的女同事面前展露男性雄风跳脱衣舞的上流女士。还有从他身上寻找失落记忆的寂寞老妇人……
终于尤哈有些吃不消了:血汗钱给家里人买了新车去兜风,却发现家人与他更加疏远,妻子的抑郁症在一番疑神疑鬼后更加严重了,自己对儿子的成长似乎也没有尽到责任,女客们的要求越来越花样百出,享乐的天堂开始变成煎熬的炼狱,不性福的女人背后总有段伤心事,而尤哈就成了女人们的精神垃圾桶外加绞肉机……
这个凛冽的故事就发生在同样凛冽的北欧国家芬兰,当男人开始在思考女人的下半身的同时却用自己的下半身应对无奈的生活的时候,这个世界开始发生变化了,传统的对于性,家庭,人生的观念意识变得扭曲起来。社会是无数家庭的组合,性是家庭的存在基础,人生就在这中间漫游寻找自己的价值和目的。
不同于颓废的美国《午夜牛郎》,走青春励志路线的日本《牛郎俱乐部》,芬兰的牛郎其实是个居家好男人,这样一个温良淳厚的北欧男人走上了人尽可妇的不归路,是被逼上梁山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家——一个很多男人为之奋斗终生而还是没有弄清它的真正意义的名词。
在这场与妻子,儿女,老板,顾客还有自己的无奈和尊严的博弈中,被生活强暴的男人喘不过气来。社会赋予男人过多的使命和要求,却又釜底抽薪,要男人以出卖自己的家庭为代价换取维护家庭的筹码,这不能不说是上帝对男人最大的讽刺。当男人开始在这痛苦的怪圈中充当滚笼中的老鼠时,女人却在为自己的性压抑寻找宣泄的突破口。我们究竟应该对谁发问?是造物主用我们的快乐制造了我们的痛苦,还是生活和我们开了一个悲剧式的玩笑?在越来越多的人不能左右自己的思想,肉体和灵魂的时候,究竟要谁来替我们的人生买单?□ 文/莉莉周的猫(影评人,现居北京)
《职业男人》
碟报:这是芬兰导演阿勒斯基·沙孟贝拉继《成人制造》之后的第二部角逐奥斯卡的电影。导演用轻松的氛围展现了福利制度高度发达的国家,中年男子面临的困境。一区,D9版本,有花絮。
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