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列车上的女孩》经典影评10篇
日期:2018-07-28 02:1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列车上的女孩》经典影评10篇

  《列车上的女孩》是一部由安德烈·泰希内执导,凯瑟琳·德纳芙 / 艾米莉·德奎恩 / 尼古拉斯·迪佛休尔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列车上的女孩》影评(一):《地铁上的女孩》

  难以琢磨甚至是虐性的情感迷离甚至是肢解的人际关系,安德列·泰西内 André Téchiné将这些擅长的表现减少到最低程度,用一个略显简单新闻故事,俨然一个社会学姿态,表现出对种族主义司法制度个人主义的蜻蜓点水般的点津。

  不过抛开这些社会政治层面东西导演对个人情感、关系的挖掘更显出其长久以来的强项特别是将Jeanne的情感发泄、Franck对Jeanne的控制方式,这两个80后情侣;Judith与Alex这对离异夫妇;凯瑟琳·德纳芙 Catherine Deneuve、米歇尔·布朗 Michel Blanc饰演的两个稍显简单平面化的老人;三对不同年龄阶段男女对比,甚至还加上了一个13岁男孩青春萌动。泰西内很好的将这个新闻故事拓展出不一样的自我味道

  《列车上的女孩》影评(二):青春谎言实践

  泰西内对影片色调把握,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处理,能够给人带来这种现实感,偶尔还有些诗意。弗兰克对让娜的追求,两个贫困年轻人找到了互相吸引的语言,相对于律师富足生活,她们的日益加深情感成了另一种富裕(包括律师的小孙子,更像是《野芦苇》里的青春少年)。当然,这种关系也受到了社会的歧视,弗兰克无端卷入案件受伤,浇灭了让娜对生活的脆弱信心,从而导致她做出这种失常极端举动。让娜其实也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孩,她的一念之差,招来了不曾料到的社会风波,观众可以选择指责,但应该知道原因媒体过渡关注,“政治正确”的无形压力,早已在这个社会合理存在,女孩只是不小心点燃了这个鞭炮,喧哗随之而至。不得喘息的案情推动,母亲男友无助,直至面对法庭,老律师也只能旁观感叹

  ...节选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Luc,2009年6月于巴黎

  《列车上的女孩》影评(三):《列车上的女孩》(2009.法国):说谎的女孩

  安德列•泰西内是最喜欢的导演之一,这部是新作,不是很好理解

  剧情介绍一个年轻女孩,故意捏造在郊线列车上被数名非裔青年侮辱事件脸颊被刀划伤,身上被画纳粹标志。似乎不是导演擅长的情感片,所以一直放着没看,翻看碟片时,看到封面上有尼古拉斯•迪佛休尔(四月之恋)帅气的俊脸,并且还有凯瑟琳•德纳芙,有点吸引力。影片讲述年轻女孩让娜与母亲露易丝(凯瑟琳•德纳芙饰)住在巴黎郊区,她正在找工作。地铁是她往来市区的交通工具,坐上车,戴着耳机动感音乐让她与其他人隔离。让娜街头滑旱冰时被纹身帅锅弗兰克(尼古拉斯•迪佛休尔饰)搭讪。她为了摆脱他,溜进了家商铺,假装买行李箱,弗兰克仍追了进来,还将老板侃晕了,原本要价50欧,30欧买了下来。他们先是视频聊天,随着衣服一件件减少,他们的感情也越来越进一步。让娜跟着他回了大学宿舍。弗兰克除了会捉弄她、逗她笑之外,还是摔跤高手,极有潜力代表国家参赛。弗兰克找到份优差,帮人看库房,让娜搬去一起同居。好景不常,弗兰克被拿货的人刺伤,让娜去医院看他,发现还有警察看着,原来弗兰克为了两人能在一起,明知仓库暗藏着是毒品还接这份工作。让娜搬回家,看新闻报道反犹事件,回到房间乔装一番出门。不久,露易丝在警察上门调查时,才知道女儿报警,声称在火车上受到非裔青年攻击。知女莫若母,马上猜到女儿是撒谎。在影片最后,弗兰克向律师表示知道让娜爱撒谎,但依然爱她,可在他们交往时,我并没发现让娜有多爱撒谎,也一直没明白为何让娜要撤这个谎,现在想来,她可能是对爱情失望,因为男友撤谎在先。从让娜撒谎开始,剧情转向另一家庭。露易丝先夫是将军,其下属年轻时曾追求她,现成了著名大律师。露易丝开始为了帮女儿找工作,联系他,临到见面却怯场他的家庭也是问题多多。儿子刚从中国回来,一头长发、络腮胡的颓废look,给家公做副手的妻子一会坚决离婚、一会又找上门复合。孙子年纪虽小却已看穿自己前途,十分有趣,也是他向让娜道破她的谎言漏洞。为解决事情,让娜随妈妈跟律师一家到郊区的别墅度假。小男孩如果够秤,肯定是追女高手,他将小船舶在桥下,让娜看到已心领神会,雨夜划着小船到了小男孩的秘密基地――小木屋。次日对让娜说:如果我大个仔,一定追求你(如果没记错的话,反正类似意思吧)。同一晚,露易丝情绪失控,与大律师也互诉了心情,她有情人,却更享受自由,并不打算对方抛弃家庭在一起。

  或许导演想强调郊区的生活更理想,让娜与母亲居住的郊区小屋装饰五彩纷纷,又或者没什么,毕竟露易丝在家开的是幼儿园。还真没见过德纳芙穿过那样多彩的衬衫,年纪渐长的德纳芙身形厚重,与她的影坛地位又几匹配嘎。

  《列车上的女孩》影评(四):准大师级的影像故事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上海电影节取消了《列车上的女孩》放映后的新闻发布会。我和一名老外都试着推了下那道门,发现是紧闭锁上的,然后才瞄到旁边的当日安排上确实没有了影片发布会的影子。说是影片的新闻发布会,经过连续几个晚上的蹲点,我实在必要透露那更像是一个影展志愿者与导演演员们的见面交流会。官方放映的大面积空座、见面会门可罗雀都是组委会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通情达理的中国人必然办法去解决类似局面,以免远方来客心情沮丧

  这个电影节的竞赛片一直就不是电影记者关注的对象,原因无非就是多数竞赛片从片名到主创都是“无人知晓”,他们宁可用同样的时间去找下本土明星或者一圈人聚众腐败,当然《白银帝国》这种商业话题例外。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奢求上海电影节能拉到戛纳那样的豪华阵容无异于痴人说梦。随着戛纳地位的不断抬升,就连同在欧洲的威尼斯柏林都有萧条惨淡的迹象,其他国际电影节越来越体会到无处活的压力。

  一堆电影之外的事情,只想用来说明《列车上的女孩》没有得到电影节应有的重视,要知道它是个人唯一期待的竞赛片。法国导演安德烈·泰西内是戛纳和柏林的常客,也拿过戛纳和凯撒奖的最佳导演。如果用好事者的逻辑来推断,他的新片之所以来上海肯定是出现水准下滑,有质量原因。事实则是,电影节的竞赛单元若有六七个泰西内级别的导演,金爵奖的受关注度将会提升一大截,这无关导演是否还处于巅峰期,而在于他的货真价实

  《列车上的女孩》的故事来自一条社会新闻,2004年一女子跟巴黎警方报案,称自己在城铁上被六名男子骚扰侮辱,身上被画上了反犹标志。事情引发了强烈关注,一度惊动了法国总统。然而警方很快发现,原来这是一场闹剧

  安德烈·泰西内选取这个题材并不意外,他的作品长期关注社会现实,前作《目击者》里的艾滋病患者,《迷路的人》里的二战和《野芦苇》的阿尔及利亚问题,无不在重复个人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列车上的女孩》里最明显的是反犹主义,它跟女孩的谎言联系在了一起。由于这是一个谎言,二者的关系稍显薄弱。但女孩选择画卐字、自划伤痕,无非是受到了现实事件和新闻报道的影响驱使,她的所作所为不是凭空想象得来。

  重现下珍妮的出场,她喜欢轮滑,跟男友也是由此相遇到热恋。她的成长背景父亲死于阿富汗,一直跟单身的母亲生活在一起。珍妮有强烈的出逃欲,影片将她表现为梦想着出外旅行。她买到30欧元的红色行李箱后,又受到了金钱和工作的诸多限制。当她抓住一份感觉好的爱情时,不想厄运随即降至。尽管所有这一切,似乎还不足产生后面的谎言,对此只有相信事件本身还是太过特殊,女孩的心思实在难猜。

  片名里的列车是指巴黎的RER,往返市区跟郊区之间的城际列车。这趟列车连接和穿越了巴黎的里与外、繁荣与不发达富人和平民区。进一步咬文嚼字,列车汇集了所有问题产生的可能,也喻示了人生轨道规则。影片反复出现了珍妮一个人在马路上的自由滑行,有时候是她跟男友,轮滑的移动又跟列车运作有着共通的地方(包括后来的水上划船)。简而言之,珍妮的身上既有一己情伤,又有周围环境的无形压力,她在自己的道路上遇到了挫折,由此逆向爆发。在《列车上的女孩》里,我们能看到网上聊天和视频裸聊,另一边又有传统的犹太民族成人礼,新与旧的存在包括律师的家庭都恰好揭示了法国社会的复杂一面。影片迷人的地方是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气质,前半段以爱情为主,后面倒是内心戏压制了一切。泰西内在摄影上依然沿用了平移推镜,穿越街道、进入乡间的灌木丛,营造出流畅视觉效果。许多室外场景画面常带有一层金黄色光晕光线迷人,天空中变幻的云、一些带有个人风格的逆光拍摄也勾起了不少美妙回忆。珍妮的谎言被男孩戳破一段,影片借助了地点、人物和天气的多种变化。雨夜里,珍妮的小船靠岸,她和男孩同处一屋,烤火烘干身体。这一段高潮戏直接影响了带有希望的结尾,可以欣喜地看到,泰西内依然相信情感关系的变化(人们常说的“真情”)是解决个人问题的入口所在

  把《列车上的女孩》跟其他竞赛片放一起,就能明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从何而来。演员方面凯瑟琳·德纳夫和米歇尔·布朗的级别是不用说了,艾米莉·德奎恩是1999年的戛纳影后,尼古拉·杜沃歇尔是法国影坛的超级小生。影片无论在故事深度还是镜头语言上都能体现出导演的深厚功力,那不是搞下三段式、玩点长镜头就能装出的艺术状。电影节请来了一部够格的竞赛片,没能好好做下文章,实在有点可惜了。【新浪 http://ent.sina.com.cn/r/m/2009-06-19/03262571076.shtml】

  《列车上的女孩》影评(五):列车上的女孩

  一般来说,每部以悬疑、惊悚为题材的电影都会有个贯穿全剧的疑案,而且谜团越是疑点重重,电影也越吸引人,《列车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正是这种类型的电影。全片核心是女主角瑞秋前夫汤姆家的保姆梅根意外失踪,随后被发现遗体,梅根究竟为何死去,就成了片中最大的谜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列车上的女孩》经典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