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难者》是一部由Pascal Laugier执导,莫贾娜·埃尔阿劳维 / 米兰妮·让帕诺米 / Catherine Bégin主演的一部剧情 / 恐怖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太太为什么要自杀,很多人是不理解的。至于老太太最后的话“无尽的困惑”更是有两种解释,第一是安娜说的,第二是老太太留下的,意思就是你们猜去吧!
我个人的理解是,这句话并不是安娜留下的,安娜留下的话可能更加具体,所以这是老太太总结后的一句话,也是她自杀的原因。
首先,这个神秘组织的资金来源必定是最终出现的那些衣冠楚楚而又白发苍苍的富翁。因为他们有钱,但又将要死掉所以急于想知道死后是怎样的。进一步,他们想把自己在人间的富有和优势保持到死后的世界。所以,他们资助了这个组织。又因为这个组织如此邪恶,所以资助组织的人除了有钱还可能很有权利。
第二,组织里面有具体的执行者,他们的任务或者说是工作就是虐待小朋友。他们住着好房子,有正常的家庭唯一的不同就是他们房间里有一个可怕的地下室。这些打手,很早就加入组织,他们的生活是组织提供的,他们的工作也是只有适用于组织的,因此他们对组织很忠心,但未很多成分是经济上的原因。这只是一份工作!
第三,组织的核心人物。组织的核心人物出现了两个。一个是老太太,一个是她的跟班。从年龄上来看,老太太远比跟班要大。所以老太太不仅仅可能是组织的老大,也有可能是组织的发起者。
好了,有了资助者,执行者,和发起者。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组织成立的过程。首先必然是发起者提供了一个创意,而后四处游说,寻求资助。而后,在这个创意的感召下,有的人愿意加入出一份力,也有的人出钱。然后组织成立,进一步完善实验条件,获得实验样品,反复试验以求的发起者所希望的结果。
我承认我描述的过程像是一个科学实验室的成立。其实这两者的却很相似。确切的说,导演也正是用这个电影来讽刺人类目前自以为能够了解万事万物的“科学实验方法”。这个先不说。我想说的是,实验室的发起者,资历最老的那个人往往是对这套实验方法最自信,最狂热的人。
换而言之,老太太才是整个影片中唯一一个相信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人。我认为,老太太发起组织的初衷绝对是给富豪提供信息那么简单。我愿意相信,老太太是想通过这种伟大的实验,找到与未知世界沟通的方法,探究未知世界,造福人类!理由就是,老太太给安娜提供了一个很高的头衔——圣女!(虽然富豪听到都对这个不感兴趣)。要知道,没有一个科学家会给自己的小白鼠封一个“圣鼠”的头衔。因为科学家不认为实验中的小老鼠是值得尊敬的,即便只有百分之一的老鼠符合实验条件。
但老太太却把这个名号封给了,安娜。这里面隐含了两个信息。第一,老太太认为安娜很了不起,并对她的牺牲怀有敬意。这证明老太太对殉难者还是怀有尊重。第二,老太太自信她所封加的称号能够抚慰殉难者,她相信假如殉难者知道自己能被人如此尊崇将含笑九泉。可是问题在于,一个小小的邪教,成员不过万如何能让老太太自信她的封号可以告慰亡灵?因此,可以断言老太太是想把这个邪教发扬光大的!她相信自己所作的是正当的,相信自己的行为是有意义的,更相信自己才是真理。
好了,现在回过头来看老太太的自杀,就变得容易得多了。安娜临死前说的话必定让老太太很失望,不仅仅是失望而是彻底的绝望。老太太从安娜的话中明白了,她的方法根本不可能弄明白死后的世界。那么安娜到底说了什么,我相信安娜的话语中没有任何具体的形容《诸如:白光,飘荡,温暖。也绝对没有任何不配合的言辞,比如,我就是不告诉你!
安娜的回答很有可能是说,我完全形容不出来;世上没有任何词语能够形容得出;超出我们一切的想象。好了,这些话一说出来,老太太绝望了,她的方法,她的事业,她的雄心,她的未来全部都没有了希望。最重要的是,这么多年非人性的折磨人瞬间由高尚的追求真理变成了万恶不赦的罪过。于是老太太,彻底的绝望!同时,是否有负罪感我就不清楚了。但重点是她的绝望促使了她的死亡!
分析王老太太的死,我回过头来说,这部片子已经达到了不可触及的深刻。血腥的镜头无非是能够进行商业运作的元素。片子所探讨的深刻的命题才是导演真实的意图。
导演想告诉我们的有两点,第一,人类还很渺小,不能因为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就就相信自己的那一套就是真理!第二点,导演告诉了我们一个评判善恶的标准。也就是要守住你的底线!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歹徒,用枪逼着你去虐杀一个小女孩,如果你不做他就立刻杀掉周围100个人质。你被要求必须活活割掉小女孩的舌头,挖出她的眼睛,斩断她的手脚,最后锯开她的头颅,用勺子吃她的脑前叶。你会怎么做?
一面是一条人命,一面是100条人命。如果你够理性,那么虐杀小女孩是最好的选择。当然你跟我抬杠说,杀完小女孩歹徒也会一样让你杀其他100个人。好吧,这种可能性也存在,但我就假设,这种可能性不存在,歹徒在你杀掉小女孩以后,就会放掉那100个人,这是他们10年来一贯的作案手法,报纸都登出来了。那么你怎么办?
当然也有的人可能想蒙混过关,装得晕过去。好只要你不动手,歹徒就会杀掉这100个人。你还敢不敢装?
我觉得很多人会尝试杀掉小女孩,虽然动气手来可能战战兢兢。如果你这样选择,那么你就具备片中老太太的潜质。因为人类所有残忍的屠杀,都是在一个华丽的理由的感召下。你不能指望全世界的人都有足够的理性,足够的智慧区分出善恶是非,因此如果我们没有那种无论如何都不能做的底线,那么我们就可以因为各式各样的理由来实现我们的残忍和罪恶。因此,所谓善并不是能够最大限度帮助别人的人,而是有着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下不了手的底线的人。这就是这部片子导演想告诉我们的另一个深刻的内容!
《殉难者》观后感(二):关于此片一些散碎感想
1,通片剪辑不落窠臼、犀利流畅,一扫平常恐怖电影给人的胸闷感,所有的段落拿捏得都很得当,不拖泥带水;
2,准确地说,这部电影已经不仅仅是在恐怖片的行列中,它在后半段超出了恐怖的范畴,恐怖变成手段的剩余物,而手段则用于挖掘身体与精神的隐秘关系,观众的观看心理发生转向,电影在这方面于是显得富有吸引力;
3,或许它的探讨涉及到了所有宗教起源研究者们都关心的问题。例如片中所有被实验对象都需承受一系列的生理折磨,但是失败的占多数,为何会这样,所谓“信念”在这些过程中是否占有更重要的作用,那些折磨在各类宗教观念中有着怎样的投射,思考起来比较有意思;
4,关于死亡,我不禁想到刚刚从德勒兹《卢克莱修与假象》中读到的一段话:“灵魂的不安源于我们未死时对死亡的恐惧,也源于我们对死犹未死的恐惧。 ”主角所征服的是死亡和死犹未死,达到了死前消除灵魂不安的状态,那些平和的眼神似乎说明了这一点,然而电影也让我们相信,那种不安的消除并不是给我们的最终答案,那之后仍是不尽的疑惑………
《殉难者》观后感(三):最后到底Anna说了什么
我还是挺喜欢看恐怖片的,也觉得自己看了不少,但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变大了的关系,这部我全程是抱着被子看完的,要不然真看不下去。一开始小女孩逃出镜头让我想到黑暗侵袭,担心了下小女孩会不会被抓回去;小女孩进入孤儿院后有警察来调查,让我联想到德州电锯惊魂和伊甸湖,我担心会不会警察本身就是坏人;看到luci和anna睡一个房间,又联想到孤儿怨,担心anna是不是有问题(这里我承认想的有点多)。就是我始终在猜测编剧会怎么编。
没想到镜头一转,转到一家四口的日常了。相信看过的人应该都有点莫名,更莫名的是又来了个姑娘把他们四个都干掉了,而且是非常干脆的那种!好吧,你总得解释一下吧。这时候第二次出现了一个所谓的怪物,经常看恐怖片的朋友相信都会猜测这是不是luci幻想出来的,精分什么的,而且还有点躁狂,后来证明的确也是妄想。浴室里那个妈妈没死透还动起来了,真的把anna和我都吓了一跳,还以为是僵尸片。
看到这里,基本上我已经被剧情吸引住了,因为猜不透,所以很想知道结局。接下来更狠的luci竟然因为复仇成功自杀了!说好的女主角呢!luci自杀我觉得和anna不信任她关联不大,因为luci一直在承受痛苦和内疚,她把当时另一个女孩的死的责任也背在了自己的身上,虽然她口中说不是我的错,事实上也的确不是,但她依旧自责。
接着,下一个高能来了。竟然真的有密室!还发现了一个幸存者!(这部电影的化妆师真的要加鸡腿,太令人印象深刻了!有点寂静岭的感觉有木有)这个时候anna竟然没有选择报警!no zuo no die啊!(大概是不相信警察了)anna善良的圣母心涌现了,帮她擦身洗澡拆头套,也真的是心理素质好...
接着,又一个高能...幸存者啪的一下就死了,原来这背后是有组织的,anna开始了她的殉难者之路...之后半小时都是拍她一步步被折磨,真的是看得眼泪要下来了,好好的一个姑娘,哎...最后她被挂在杆子上我才看出她被剥 皮了,我真的想说编剧你是不是太狠了点。
那么,最后到底Anna说了什么(正题开始)。我的猜测肯定是和luci有关!一是我觉得luci对于anna来说不只是朋友,anna是把luci当爱人的,然而luci并不爱anna,纯粹只是朋友。电影里anna想要用亲吻的方式安慰luci,但luci拒绝了;二是anna在被折磨时是和luci对话,那么很有可能anna的幻觉是luci。
假设anna最后说的的确是和luci有关的话,那位绑头带的头头可能觉得自己穷尽一生的研究根本没价值,anna只是看到自己想看的,而不是普遍意义的死后世界。(想知道死后世界的那些人各个白发苍苍,一定是怕死,所以想活得久些)
《殉难者》观后感(四):殉道者
殉道者
一個跟宗教有關的名詞
簡單的可以理解爲
爲了宗教信仰而犧牲自己的人
電影開頭就留下了很大的懸念
觀眾會不由自主的想知道答案
會讓人想起血腥變態的德電美式虐人恐怖片
其中還穿插著靈異 精神分裂等的橋段
畫面較黑暗 有種壓抑的感覺
后半部分隨著謎團的解開
一個打著宗教旗號 爲尋找殉道者而無故虐人的變態組織
他們認為真正的殉道者
在經歷了無盡的苦難之後 靈魂會得到升華
穿越生死 最終看到另一個世界
雖然影片中組織的變態行為是無稽之談
違背了殉道者的初衷
人為的強行施暴于人質 將她們視為實驗品
但是殉道者在歷史中確實存在
爲了革命理想而犧牲的人們
那目光中綻放出的堅定和無畏
相信就像影片中最後一幕那樣 讓人銘記
.S
①很佩服影片的兩位女主角 相信這種造型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的
順便贊嘆一下國外的化妝師 真的是巧奪天工啊....
②又要講到美國文化和歐洲文化的差異,以導致方方面面的不同,電影的表達方式 拍攝手法 畫面構圖都有著很大的差別...美國的大眾文化 和歐洲的正統 細膩相比 就猶如漢堡包和正規西餐 各有不同但各有所長,二者是融會貫通的
《殉难者》观后感(五):神迹?大智慧?妄想?
《迷雾》里有类似这样的一句话,说人陷入黑暗之后,不消片刻就会自相残杀起来,在黑暗之后,道德法律人性通通消失,最原始的本性会爆发出来。
拜神的宗教也是一样,存神的宗教本出于人的欲望,神就是欲望的化身。神只存在,欲望本身就会不灭,崇神越是虔诚,心灵就越是扭曲。极端宗教信徒和普通百姓差别仅仅在一念之间。
本片就是讲述极端宗教信徒的故事,在她们的世界里,这是光荣的使命,是神迹,是上帝的授命,是人类的未来,是生命的希望。人之愚蠢,短短百年尚且不知怎样苟且而活,还妄想长生,获取大智慧,了解死亡以及死亡之后的世界。纵然即便有神之所在,所谓功高震主,神又怎会让人类越界呢?何况神之所在本来就是胡扯。
不过值得一提的事,通过强行的百般折磨,女主的心境肯定是超脱了,至于是何种超脱,超脱到什么境界,这点恐怕谁也不知道了。
人之可笑,婴儿生来本无知,无知便是无畏,无谓则无为,无为则超脱。但是社会以及众人飞的将婴儿拽入欲望的深渊中来,有开明之士在悟道之后又重新追求“始”,这就好比想漂白了染黑的纸,收回泼出去的水,怎么可能呢?
与其糟蹋后代,还不如绝育绝代,在现代文明的指引下,人类是彻底没救了。
《殉难者》观后感(六):她说了点什么?
从前半部看Martyrs是个残杀片,要是你已经被那些铺天盖地的粗制滥造B级片带到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温柔思维定式,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片看到最后感觉特别痛苦,那种孤立与世隔绝的感觉不是那几个血腥镜头能营造的,通往地下室的梯子一次又一次重复降下来的时候,就意味着一次有一次痛苦的开始,这痛苦还是未知的,巴斯卡残忍的用画面告诉他亲爱的观众痛苦是可以在你的脑袋里无限延伸的,你丫就乖乖承受着吧。
电影里有两句话特重要,第一句就是那个研究死亡理论的老妇人翻开小册子,给安娜看了好多虐杀照片,然后指着那些受害者说“你看他们的眼睛,这证明他们还没有死。”
第二句就是结尾处那个老妇人把耳朵侧向剥了皮的安娜,安娜呢喃的冲着她叨叨了一句,没人听清说的是嘛。这句话直接导致太太摘下眼睛,卸下浓妆,然后从包里掏出一把枪干掉了自己。
《殉难者》观后感(七):身在其外,无法理解
“深邃的黑洞和无尽的空白,哪一个你觉得更恐怖?”她笃定地回答,“无尽的空白。”我问她为何,她说,等你看了《殉难者》就会明白。
噩梦般的记忆挥之不去,脑海中唯有复仇的火种,纵使复仇终于成功,未解救的殉难者如梦魇般嵌在脑海里,衍生出悔恨的人格也折磨着她。自己至亲至爱的人居然背叛了自己,此时的她选择了以死解脱,可怜的Lucy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痛苦的回忆无法修复,无法消除,无法被他人理解,这是这痛苦折磨的延续。
自己至亲至爱的人走了,抱着她冰冷的身躯,沉浸在无尽的痛苦之中。偶然间,她走进了那个恶魔的世界,也落入了恶魔的手中。此刻的她终于感同身受——亲爱的人呀,你缘何痛苦?此刻的她也承受着这份苦痛。
被折磨的人脑海里究竟想着什么?面对反复的虐待,屈从于施虐者,只要不被折磨就好了吧。殉难的人很多,只有极少数成功地坚持了下来,只有有强大意志的人方能挺过去,否则只会沦为疯子。可Lucy的心中怀着的对爱人的悔恨与眷恋,支撑着她走到了最后,跨过了生与死的边界,才终于看到了死后的世界。
她如若飘在空中,却无法感受自身,眼前蒸腾的云雾逐渐消散,圣光洒在眼前。你我期许的上帝,就要出现了吧?结果,什么都没有,唯有无止尽的空白。死亡后的世界究竟是什么?如果死亡后的世界和我们都毫无意义,那么“生命”又有何意义呢?
这一切都是假设。身在其外,无法理解。言语不可描述,画笔不可描绘。不曾感同身受,但身体却被未知的恐惧支配着。看完后的我,进入另一种贤者时间,身体颤抖着,许久才停下来……
《殉难者》观后感(八):不死战士养成法
外面的天空灰不溜秋的,那种半死不活的气质让人心情很糟糕。就在这样一种情境下,把殉道者看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很久没有潜下心来看恐怖片以致于我那颗坚强的小心脏再度变得敏感起来的缘故,这部电影看得我胃酸翻涌,头皮发麻,眼皮居然密起了细汗。之前的早饭在胃里久久不肯消化,此刻我终于意识到,我是真的老了,已经不是那个抱着麻辣烫盯着验尸过程的年轻人了。
坦白的说,殉道者并不是一部很绚烂的血腥片。这一点倒是比较符合法国式恐怖片的特色,或者说,符合欧式恐怖片的风格——我们不需要很多的番茄酱来轰炸你的眼球,但我们要从身体和心理双向虐你。然而,这种虐并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得到的,因为它是建立在一种对宗教常识的基本认识和一些历史的了解上的,并且需要你有一颗悲天悯人的仁爱之心。换句话说,也许只有那些有点这方面文化的善良的恐怖片爱好者才会觉得这片子还有点意思。否则,不知所云,或者,不够刺激。
抛开那些仁爱之心和宗教常识,这部片子给人最直接的认识就是,这是一部不死战士养成秘籍。几个失败的实验品迅速闪过,一系列不可理喻的行为接踵而来,我们甚至来不及考虑这都是为什么。然后看着如花美眷转眼就似水流年了,我们明白了这故事背后的故事,开始为他们更加不可理喻的思维战栗不已。最后那双透澈的眸子绝对不代表一种结果……
有时候看鬼片会让人懂得一报还一报的道理,教导人们不要作恶,不要乱吃东西,不要乱进房间,总之呢,如果老老实实不犯他人,你还是可以活下来的。而恐怖片却总会让人对生活有些绝望,因为恐怖的根本在于没有因果,全靠人品。至少当看到anna如此有爱地帮助他人,却终于身陷实验门的那一刻,我还是这么觉得的——人品决定一切。
然而最终的结果让人有些瞠目结舌。anna的某种坚持似乎是源于她之前种的善果——绝望之中,她听到的是路西的召唤,于是她决定坚持下来。可是这种作为一个小白鼠的成功,不免让人浮出一丝苦笑。其实是很矛盾的。
我无意将那些不死战士养成工序娓娓道来,就像片尾道貌岸然的女魔头向成功的殉道者寻求对死后世界的指点所得到的答复:你死一次就知道了……那些直白而简单的画面,你看一次就知道了。
其他的,keep doubting...
《殉难者》观后感(九):只是一些浅薄的见解
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能让人去放弃所有立即去死,那么他们的上帝创造他们意欲何为?
无尽的未知使他们迷茫,他们想尽办法用一切手段去感知这一神迹,但他们是个懦夫。面对着死亡的深渊他们恐惧着,未知使他们惧怕着,他们不敢亲身去追求他们的神,所以一次又一次的借助着可怜的少女去替他们探知,而他们却只是隔岸观火,坐享渔翁之利。但可笑的是,他们在片尾的时候还是迷茫着的,那个女首领不愿意把那个世界告诉他们,而是自己选择自杀,狭隘的人性就这么处处暴露出来,人类的面具下一张丑恶的脸浮出水面。神名义下那些早已丧失人性的使者摧残着人世间,打着神的名义扼杀人,这如何让我看见这世界是白的?
这个电影究竟是在歌颂着伟大的神迹?还是讽刺着人类?导演自有他独到之处。以迷茫开场,以未知收场,这一切就只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就把那些自称神的使者痛痛快快的辱骂了一遍。
以上只是些浅薄的见解,借此发挥一下。本人不怎么喜欢宗教片,看完有一种极其压抑的感觉,而看过的宗教片也多数都在反映着宗教摧残着人性,这部片也是其中一种。
《殉难者》观后感(十):更深刻的虐杀的阐述
《殉难者》这部法国电影以虐待的情节凸来呈现出受伤心灵的痛苦边缘,编导Pascal Laugier跳脱一般虐杀电影的格局, 将虐杀的场面变成说故事的一种手段,加害者和被害者心理的双向对应,以及主角预期心理的极端转变,都让《殉难者》和一般单纯的虐杀电影大不相同,而这种看似结束的情节,却又衍伸出另外一层悬疑色彩的高明叙事技巧,成功玩弄观者的预期心理。
一名年轻女子寻求报复那个小时侯绑架和折磨她的那个坏蛋。就这样,她和一个儿童时期也被人虐待过的朋友踏上了报复之路,但是这一切却让她们走上了一条可怕的人间地狱般堕落的旅程...
露西(Mylène Jampanoï 饰)童年时被一神秘组织绑架,在那一年的黑暗岁月里,她饱受折磨。最终她趁守卫不注意逃脱,在孤儿院结识了新的朋友安娜(Morjana Alaoui 饰)。然而露西心灵受到严重创伤,她经常能够看到一个全身赤裸、伤痕累累的恐怖女人对她进行恐吓与追杀。露西就在恐慌与悲痛中度过了童年。
15年后,经过一番追查,露西和安娜查到了当年的行凶者之一。露西将对方一家杀害,却仍无法摆脱童年的梦魇,最终在歇斯底里中自杀身亡。悲伤的安娜很快被那个神秘组织抓到,她将如朋友一样,被迫成为传说中的殉道者……
幕后制作
虐杀电影在现今恐怖片的领域来说,已经拍的过于氾滥,夺魂锯系列和恐怖旅社,都是以虐杀情节为架构, 来呈现出扭曲心理的变态行为,而这部《殉难者》虽然也是以虐杀情节为主题,不过却是少见以被害者和加害者的双向对应,来呈现出外界观感和被害者或是加害者的主观观感的差异和矛盾。
编剧创造出一个被虐待的角色和一个象征外界观点的角色,来呈现出受虐者心灵扭曲和外界所认为加害者心理相互结合的复杂状态,报复的心理在背后事实真相揭露之后,却以充满内疚感的心理取而代之,而这类以加害者想像出来的现实来制造恐怖,在"颤栗" (Haute Tension)也玩过同样的叙事手法,不过《殉难者》却将剧情发展的观点不断转换,从被害者的角色又具有加害者的行为举止,从加害者的行为却蕴藏者被害者的心灵挣扎,在杀戮行为的背后,却藏着不为人知的心理伤痛,然而在同类型电影似乎都拍到这里就结束,《殉难者》却充分运用前半部快速剪辑的虐童场面,衍生出令人惊骇不已的谜团。
回到外界观点之后,却又以虐杀事实的真相揭露,开启另一段已被害者心理为主轴的情节,而这些情节也和前半部受害者主角露西之前一闪而过的虐待场面相互吻合,只不过这次就不只是快速剪辑,而是以连续画面拍摄来记录着整个骇人的虐待情节,观众的预期心理和安娜的预期心理相互一致,不过导演在《殉难者》的前半部则是以露西的主观视点来描述他内心心灵扭曲所造成的幻觉。
重新回到客观现实角度时,却又用虐待的情节重新回到受害者的角度来描述,而这些看似难解的心灵谜团,导演在最后都给予其合理的解释,这点《殉难者》就和一般狂杀片的格局相当不同,导演的最终目的是要呈现出黑暗心灵的人性扭曲所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