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季节》是一部由多米尼克·塞纳执导,尼古拉斯·凯奇 / 朗·普尔曼 / 斯蒂芬·坎贝尔·莫尔主演的一部动作 / 奇幻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巫季节》观后感(一):其实有点失望
一直比较喜欢魔幻片,在微博上看到同学的介绍马上就搜来看了。可是一整部片子下来真的有点失望了,而且感觉有挺多不合理的地方。
片子开头尼古拉斯凯奇对战争的意义产生怀疑,并离开了十字军。从后来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觉得自己是被骗进军队的,对神父的那些话已经加以否定。长官对他说战争是要消灭那些异教徒,可是在征战中他却发现十字军连妇女和小孩也不放过。他感到战争的不正义性,毅然地离开了。看到这里时,我一直以为片子是要宣扬止战精神,并告诫我们不要迷信那些以神的旨意来欺骗世人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的人。所以,当那个“女巫”出现之前我一直都不相信她是坏的,还以为是那个神父搞的鬼。可是没想到结局成了一部伏魔片,又回归到神的世界去了。也许这就是西方的基督思想宣扬吧
《女巫季节》观后感(二):《女巫季节》——烂片的五个理由
凯奇是个好演员,这点共识想来问题不大。像《空中监狱》、《勇闯夺命岛》、《变脸》这些片子都是我辈唏嘘不已的大片儿,更不必说诸如《天气预报员》、《天使之城》这样的文艺温情路线了,总之有型有范儿的凯奇绝对要算好莱坞魅力男人榜上的红人儿。正因如此,我对由凯奇挑大梁的《女巫季节》忍无可忍。下面要说说这部片子的几个“要命”之处:
安娜是那个被恶魔附身的姑娘,我们得以知道人家芳名的缘故是这位姑娘在被拯救之后自己念叨的结果。关键是:有谁在乎?凯奇和皮尔曼(饰演菲尔森)两哥们拼了老命打恶魔,斗僵shi(恶灵附体后的僧侣们),这种英雄行为是否能够被铭记似乎是一个问题,但是总不至于让一个“苏醒”后的姑娘絮絮叨叨地说:“告诉我吧!怎么回事?我想知道!”。这种滥情桥段似乎该是琼瑶阿姨的专长,而不是一个像打酱油似的安娜所应该表现的行为。所以这种感恩似的碎碎念完全没有必要。其实那个姑娘一丝不挂玉体横陈的镜头就足以说明恶魔的退却和消亡(不是正面镜头,不必yy),即正义战胜了邪恶,裸露的身体表征着纯洁的回归。因此,“苏醒”后的姑娘以及打酱油的行为完全没必要,除了画蛇添足,百无一用。
反派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身份大切换,影片的三分之二都在斗女巫,后三分之一忽然变成斗恶魔,说到底,压根儿不是女巫?这样的峰回路转实在有够“随心所欲”,也有够生硬,因为看来看去似乎只是为了后面的几个数字特效做准备,因为一个女巫确实比较难掀起飞来飞去的大场面,还是能够使用召唤术的恶魔好用些。那您开始叫“恶魔季节”不就得啦,保不齐还能整个恶趣味经典啥的。由此可见,这部片子的编剧属于基本没想明白的型儿。
当女巫摇身一变成恶魔的时候,当恶魔拿起那本自己朝思暮想的宝书的时候,凯奇的几滴圣水就打消了它占有宝书的激情,继而愤愤然加嘲弄滴说:“这本该死的书根本没用!”我×,活了几百年(或者更长时间),预谋了整部影片,就为了一本魔法书,然后一点小挫折就把魔法书否定了?如果说恶魔已经够强大,何必再处心积虑地搞啥子再教育,读劳什子魔法书?如果说恶魔分量还不够,那对书的热情就不应该说降低就降低,说不学习就不学习了。所以,这又算一处硬伤。咦?我怎么说“又”?
二、老套的反派:捣糨糊
女巫不是新鲜事儿。笼统地讲,《哈利波特》里的女性魔法师都算这个职业,而《纳尼亚传奇》里的白女巫也是有型有款,至于那部十年前的电影《女巫布莱尔》不但涉及女巫题材,还拿这一题材整了个伪纪录片,票房大卖。所以《女巫季节》要说推陈出新的希望,似乎只在于从宗教历史中深度发掘女巫的痕迹以及其在整个宗教长河中的位置,当然要加上与凡人的爱恨情仇,这样才是好莱坞大片的路子。但是《女巫季节》显然意不在此,或者创作团队也不知道自己“意在哪里”,总而言之,在把女巫当反派的大道上走得很艰难。一个很快就露出狐狸尾巴的女巫,一个四面镂空的铁笼,整个影片都不时充斥着女巫故作诡秘的笑容以及表情,一次,两次,三次,n次,傻叉也能看明白的反派,还装个啥子劲儿?无聊就是这样炼成的。其他艰难险阻呢?翻毛呲牙的狼?张牙舞爪的蝙蝠恶魔?还是腐烂、霉变的皮肤骨头?没新意就别装时髦,以为扯上宗教就是大尾巴狼?话说当年吸血伯爵、狼人先生刚刚横空出世时,可能情况还好,因为大家都有点新鲜劲儿,到了二十一世纪已经过了十年有余的今天,恐怕就不好这么糊弄人了吧?不是说这些元素丧失了活力,关键看你怎么用,就这一点而言,《女巫季节》比较缺心眼儿,肤浅轻率,创新精神远远比不上美剧《吸血鬼日记》或者这两年的《暮光》电影系列。
杀人杀到手软,便要回头是岸?写到这里,笔者不禁感慨,《女巫季节》还真是一部集老掉牙桥段之大成的电影,凡是没新意的,都尽管往自己身上招呼。凯奇饰演的贝曼厌倦了厮杀与杀人,对所谓的神圣十字军东征产生了怀疑,这样的贝曼拒绝了主教的恳求,但又迅速反悔,重新披挂上阵,不为教廷为上帝?反正英雄们是整装上路了。但是这一次不是《魔戒》里的精英团队,队伍里的每个人都庸俗平常。除了贝曼和菲尔森,剩下的是一个僧侣、一个青年(也有僧侣身份、其父为骑士)、一个文物贩子、一个骑士。然而文物贩子和骑士迅速身亡,僧侣和青年虽然坚持到最后,可是人物性格依然无比单薄。僧侣神圣又神圣,青年成长又成长,这样的情节虽然大而无当,却依然可以讲得更好一些。相比而言,《魔戒》里护戒队伍的每个人物都是立体丰满的,每个人都是光明和黑暗的结合体,在展现其中一面的同时,另一面也在不时地躁动呼喊,因此故事始终紧张好看。哪像《女巫季节》里的众兄弟,简单到苍白,无力到无聊。以那个领路的文物贩子为例,贪生怕死,迅速完蛋,性格毫无张力,比起《魔戒》里善恶两重天的咕噜来不知逊色了多少光年。
四、重点在哪里:远比不上国产片。
在某种意义上,《女巫季节》和国产片《天地英雄》、《十月围城》是一类片子。都是为了一个目标,一次远征式的护送,一群人前仆后继,不断倒下,最后曙光升起,壮士却大多逝去,悲兮壮兮。然而,《女巫季节》还远远比不上这两部国产片的水平。从电影接受角度看,这类片子所要极力达成的直接目标只有一个:让每个壮士倒下的身影都成为敲打观众内心的有力一击!只有达成这一目标,壮士们前仆后继的身影才能成为绝唱,而不是无关痛痒。《天地英雄》里特地兜了一大圈来表现追随护送舍利的马帮兄弟之家人,并特别渲染了那种安享天伦的美好平和,这正是为了对比护送路途的险恶以及所要背负的牺牲和承担。《十月围城》更是精彩:谢霆锋饰演的车夫、巴特尔饰演的小贩,他们的生活在平静中孕育着真诚、快乐、希望,唯有如此,这趟护送之路上倒下的身影才高大丰满。先有得到,后有珍惜,再有失去。这也正是《魔戒》第一部开头浓墨重彩地渲染霍比特人幸福生活的用意所在。而《女巫季节》里的几个人似乎并没有需要守护的对象,只是为了全人类的宏大理想或者宗教情结踏上征程。这样的结果是宏大有余,感人不足,缺乏能够握紧人心的力量。因此,菲尔森念叨的几句关于回家乡的希望反倒成了亮点(电影没能让菲尔森回忆并畅想上几个家乡画面,足见电影主创团队集体晕菜,压根儿不知道重点在哪里)。单纯为了护送而护送的众人,难以激发出观众充足的共鸣与同情。此外,骑士埃克哈特算是护送团队中比较有戏的一个,因为丧女之痛的折磨,也因为他对护送结果的预测(他指出即使成功护送,女孩也难以得到公正审判),但是他第一个死了。所以,稍微有戏的应该都去死,这样烂片才能成就自己。
四、贝曼为谁而战:都成了悬疑片。
贝曼(凯奇饰)内心充满痛苦,为了自己曾经的杀戮,但这却不是参加护送的充分理由。贝曼反复强调自己不是为教会而战,那么说来就是为上帝而战了。但是凯奇在临终前又明确强调:“照顾好她(安娜)。”那么说到底,还是为了这个无辜的酱油姑娘?抑或宗教信仰已经化为具体的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终身的行为?贝曼成了神话,只是菲尔森有点冤,为朋友粉身碎骨,却不知道朋友拼死拼活到底是为了啥?真是死得不明不白。当恶魔现身之后,菲尔曼曾认真地一字一顿地问:“告诉我,贝曼,我们是去消灭恶魔,还是拯救女孩?”贝曼似乎想了想,说:“都是。”首先必须说,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谁都知道消灭恶魔便能拯救女孩。那菲尔斯为什么要问?答案其实很滑稽,因为编剧和导演也发现这里有点乱。故事开始埋下的线索是拯救女孩,但是女孩变成了恶魔,不过女孩又是被附体的,所以还是要拯救女孩。这样讲故事的方式是够绕的,所以电影创作团队也有点晕,于是权且自我肯定一下:一回事,一回事嘛!只是让菲尔斯来充当这种愚蠢的发问者,菲尔斯还是显得比较冤。
当然,如果只想看看特效,或者消磨一下时间,《女巫季节》里起码还有凯奇卖力的表演、中规中矩的特效可以观赏。但是考虑到不少烂片都有这些个功能,所以也不一定要选择《女巫季节》。
故事性很强,三笔五笔就带入主题。相较动辄就2、3个点的好莱坞大片讲,故事短小紧凑。背景是在十字军东征时期,这个时期的故事本身就很吸引人,加上女巫的主题情节,并伴有宗教,信仰与救赎,有很好的可观性和值得思考的思想性。似乎信仰与救赎和宗教没有关系,男主开始为了赎罪而加入了宗教,以至宗教的战争,在以杀戮为救赎的过程中,终感良心不安,于是顺着自己的意愿背弃了宗教,当然他没有足够的力量为之抗衡,最后他发现所护送的女巫是恶魔时与恶魔以死相博,我想他得到了救赎,这时他是不信仰宗教的,但摆脱不了与宗教所对应的恶魔的斗争。宗教是很意识的东西,信与否,追寻自己内心,这也许是宗教为我们所做的。
结果只看出来Cage真的有点略显老态 脚踢一假惺惺的恶魔都略显困难阿
这部剧总结起来 就是Cage变刀疤男 顺便还当了回T 怪抗的不错的 被扎那么多下也没流血身亡 年纪大了脂肪多了不怕扎
接着是Robert一改英式口音演起来美国人的电影 那份悸动倒是仍然和Misfits中一样 不过一个是热衷于性爱一个热衷于抗怪
看完这部剧我也瞬间发现牧师是个多苦X的职业 容易掉下断桥也容易被人拧了脖子
demon和semon只有一字之差 但和beauty应该有点差距吧 居然demon之后直接穿越到一个裸着的Claire Foy 好吧 supernatural里demon死了后宿体不是也应该死掉么 假如能活着 那借demon兄使个坏又何妨
总之 看完这部剧 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第一 再也不当牧师 奶别人不够自己还死的快 T再强想保护牧师也力不从心阿
第三 岁月像把刀 刀刀催人老
祝观片愉快
《女巫季节》观后感(五):没有使命感,不成魔幻片
http://groovingpuff.com/2011/08/29/suits%e5%a5%b3%e5%b7%ab%e5%ad%a3%e8%8a%82%e9%92%a2%e9%93%81%e4%be%a0/
一个人能有多不会选片?看尼古拉斯凯奇吧。这部只能用“莫名其妙”来形容的驱魔片(最后二十分钟你才终于知道原来它是个驱魔片)是如此之…烂以至于我觉得浪费了生命的两小时。其实有的时候简单是最好的,魔幻片也不是说把所有元素揉到一起就会好看。这部前一个多小时(包括它的标题)我都以为是讲凯奇叔叔如何跨越了宗教桎梏,维护无辜少女,坚持无关意识形态的正义,突破封建迷信的…这么一个故事,花了一个半小时铺垫这女孩如何如何亦正亦邪凯奇叔叔如何如何挣扎,结果讲到最后,它其实是“造成一切的根源其实不是女巫!而是恶魔!”的这么一个故事…让我很想问:SO WHAT?!既然是这样你的标题…为啥要叫 女 巫 季节啊!
其实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这部的剧情和角色都在随波逐流,走一步看一步,没有使命感也没有荣誉感,所以到最后你也没觉得他们有多伟大。片尾年轻男女注视着墓碑说“我们不会让他们的英勇旅程和伟大牺牲被遗忘“的时候,我觉得很莫名其妙。所谓quest,所谓旅程,是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决绝,是为了更高理想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的勇气,不管此人是否身怀绝技,历经百战,高大威猛。如指环王的Frodo。女巫季节中的几位主角实在是没有这样的觉悟,对他们来说送女巫到修道院顶多是个差事,而他们心中所想也只是完成差事….即便最后路上遇到了险情,折损了同伴,也只能说他们是倒霉蛋。
当然,现实地考虑,也不能说倒霉蛋就不能被视为英雄。倒霉蛋如凯奇叔的角色,最后也牺牲了自己战胜了恶魔。但是没有英雄情结的魔幻电影就没有气质,不好看,不给劲儿了。如果导演朋友你不知道怎么讲复杂有深度的故事,至少,老老实实地选择一条主线,实实在在地把它讲到位,结结实实地给观众一个能为之流泪的英雄吧。
《女巫季节》观后感(六):《女巫季节》:扯大旗作虎皮
相信大家跟我一样,对尼古拉斯-凯奇早已不抱任何过高的心理预期,当看到《女巫季节》由凯奇大叔担纲主演,心里对这部“魔幻巨作”多少有了点谱,所以,观影过程无关惊喜也谈不上失望,大抵类似《魔法师的学徒》《狂暴飞车3D》,故事豪无新意可言,纯粹走视觉路线,无非是扔了魔法棒和飞车,耍起了宝剑,到了欧洲中世纪穿越了一回,又做了一次驾轻就熟的旧活:拯救人类。
影片的背景设置于欧洲教会统治的中世纪,一个黑暗恐怖的时代,所有的暴行及杀戮皆假上帝的名义堂而皇之的执行。故事中对此可谓大费笔墨,阴森的城堡,阴霾的天空,以及瘟疫盛行的场面都可看出其耗资不菲,但俗套的背景设置和中规中矩的魔鬼造型,除了徒有《范海辛》的皮毛外,别无其他。另外,本片的故事线路单一,无任何分支,完全是一条路走到黑的叙述模式,剧情以及人物间的矛盾和对抗更是简单的很,仅仅是你来我往的单向交锋。按说以魔幻、中世纪、教会,瘟疫这几个关键词就可以撑起整个故事的大体骨架,若再在细节上围绕几个人物稍加润色,虽不会太出色,但也不至于如此平庸,毕竟《断头谷》《惊情400年》已将此类魔幻题材发挥到了极致,不是谁都可以超越的。
显然,本片大打视觉特效牌,对一部不想讲故事的影片在剧情上过多的指摘似乎有些不太厚道,大可不必拿《城市广场》中对中世界欧洲教会给予知识女性的迫害情节来与之对比,那就说说视觉效果:片中魔鬼借女孩的身体大施淫威时,两者之间的变化,仅仅体现在女孩的面部表情和眼睛上,魔鬼怎样变成女孩,女孩怎样变成魔鬼之类的特效在细节上没有任何铺垫,只是生硬的变来变去,除了对狼做了些技巧上的处理外,我实在看不出该片的视觉特效有何震撼新颖之处。所以,最后魔鬼死亡,女孩赤裸回归就显得很突兀粗暴,观众虽然能看懂,但却别扭的很。此外魔鬼的杀人技俩也很有限,好像只能把敌人搂在怀里焚化或一下下用翅膀刺死,别的特异功能根本不会,这还是那个善于伪装变化呼唤狼群的恶魔吗?怎么由女孩变成恶魔以后就黔驴技穷了?特技效果的展现就应该在此达到高潮才对,唉,看得那个纠结郁闷就别提了。
该片由拍摄过《剑鱼行动》的导演多米尼克-赛纳执导,这也是他与凯奇在继《急速60秒》后,十年以来的第二次合作。凯奇明显老了,一招一式惟有唬人的狠劲,不见任何灵巧的闪展腾挪,观影时我真想跟凯奇谈谈:“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不可能所有的烂片一下都拍完”。嘿嘿…由此可见经历过经济危机后,人老气衰的凯奇已没有挑剔的可能了,与其摆范受穷,不如放下身段年年有钱赚,看凯奇这乐此不疲的劲,相信还会继续他的“传奇”之旅,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其实,本片的历史背景很大,野心也不小,单看画面还真有点“魔幻史诗”的味道,但囿于故事上的乏善可陈和技术上的简单粗暴,使本片跟《白夫长》一样,难免有扯大旗作虎皮之嫌,虽空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故事素材,仍难免陷入俗套平庸的窠臼。
《女巫季节》观后感(七):要学好基本功才能正确杀死小怪兽~
我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的上午场,如果作为一个惊悚片来说,确实有点儿效果,我建议胆小的姑娘们,平时害怕看恐怖片的姑娘们,带上你们的男盆友去电影院包场看,人多了不害怕,要不然就像我一样脑抽的去看最早那场,一般不会有人去的。
这个女巫季节跟女巫一点毛边没沾,弄到最后才发现以为是女巫的那个姑娘是个恶魔= = 囧里个囧的。那就恶魔季节吧……
特别搞笑的是在牧师给女孩念灭女巫的咒语的时候发现不管用,然后女孩说了句啥,牧师就大喊,不对,她不是女巫!然后就翻到灭恶魔的咒语那页开始念……你说说要是不学好基本功怎么打败她啊~正是由于牧师同学认真的上课认真学习才能准确的辨别出这只是恶魔不是女巫从而打败了她。
另外有很多剧情上很狗血的地方就不一一说了,而且看完让人觉得堵得慌,大概是因为松紧的时间分配的不恰当吧,我自己剪片子的时候一点都没有感觉,剪辑师真是不好当。
不过我来看这个是想瞅瞅凯奇叔负债了之后的表演…他还真是什么片子都接啊…欠钱欠多了吧= =真想和凯奇叔说一句,投资房地产要到中国来,金融风暴嘛的影响不到啊亲,房地产业仍然蓬勃啊,买不起房的还是买不起啊,但素房价永远下不来啊~多好,长知识了不?
《女巫季节》观后感(八):女巫季节:奇幻丰富,史诗难寻
尽管这部电影的口碑平平,但像这类古装奇幻片却很对我的胃口。古堡、骑士精神、基督教与异教徒的纷争、邪恶的诅咒…..影片就像一部中世纪的风情画,令我这个古装片迷沉浸其中。但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古装电影,这部几经周转才上映的影片最终在票房和评论上双线哑火,更令人惋惜的是,凯奇大叔还要继续顶着他烂片之王的帽子。
尼古拉斯凯奇近两年来作品众多,但大多都是口碑和票房皆惨败的作品,这也让人不由得怀疑这位动作巨星和奥斯卡影帝的选片目光。个人觉得这部《女巫季节》比起他今年的另一部作品《狂暴飞车》要高出很多个档次,从娱乐性角度来讲,奇幻、驱魔这类的元素要不传统的动作片更能吸引人眼球,其次这部小成本的古装奇幻片也没有多大的商业野心,电影中规中矩的讲述一个从押运女巫到决战恶魔的故事。有人说本片颇有中世纪史诗的味道,这个我个人不敢苟同,开场十字军东征的几个镜头大气磅礴,可这仅仅是惊鸿一瞥,影片的大部分时间还是让给了骑士们的单打独斗,从内容上看电影倒更像是一部中世纪的驱魔片,导演没有大场面来操控,但对部分桥段的调控却很合理,如电影中一行人过悬崖吊桥的片段,破碎的木板、欲断的绳索、这些商业片中常用的小技巧被导演很好的运用到这个片段中,营造出一种惊心动魄的气氛。电影的整体情节上一气呵成,没有太多的拖沓,但即便如此,却也掩盖不了电影中出现的问题。
这部电影真正的硬伤就在于它的剧情,看完这部电影我有两个疑问。第一,既然片中的恶魔神通广大,都可以使整个城镇的人感染上瘟疫,它完全可以自己去拿那本咒语书,又何必多次一举附体在别人身上,装作女巫被人押送前去呢?第二,在桥上的那个片段,恶魔为什么要救那个小男孩,后面的故事证明恰恰就是这个小男孩读出了咒语,消灭了恶魔,难道编剧这样做仅仅就是为了剧情需要。电影的前后也是自相矛盾,刚开始凯奇饰演的男主角反对教会的种种屠杀行为,认为教会是在打着上帝的幌子四处残杀无辜,这位征战四方的骑士开始放弃了他的信仰,选择自我流放,电影的最后这位强大的骑士在恶魔面前不堪一击,还是要靠牧师的几句咒语才干掉恶魔,电影最后又回到了宗教至上的主题上。凯奇饰演的男主角在经历了一番自相矛盾的思想斗争后最终合上了双眼。显然电影的前半段在控诉教会对世人的迫害,而后半段又表明只有教会的这些牧师们才能打败恶魔,什么骑士、战士都是多余的。电影始终无法自圆其说,只能落得个自相矛盾。
看到有网友把这部电影中的人物比作魔兽世界里的组合,说打BOSS光靠圣骑还是不给行的,关键时候还给靠牧师,但电影中唯一的牧师既不会奶也不会输出,只会几句咒语,姑且把他当戒律牧吧,但这个牧师死的太早,后来只剩下两个骑士,凯奇明显扮演着防骑的角色,如果把念咒语算作是输出的话另一个小骑士就算作是惩戒骑吧,最后时刻凯奇开着无敌光环拉住了BOSS,另一个骑士则疯狂的输出,由于没有治疗,防骑很快倒下了,不过BOSS也最终被干掉,于是这个唯一幸存的小骑士就拾取了BOSS掉落的唯一物品,一个美女。不过他们这个团队的配置明显有问题,打副本竟然不带AOE职业,如果多一个法师或术士,就可以直接A小怪,那BOSS之前也就不会有那么惨重的伤亡了。
《女巫季节》可谓表面上看腥风血雨,实则波澜不惊。虽然这部古装片没有大气的史诗味道,但其丰富的奇幻元素足以成为茶余饭后的休闲之选。
《女巫季节》观后感(九):凯奇的老去
影片应该上映才不久,优酷就官方放出高清视频了,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影片不卖座,君不见变形金刚3之流到现在还看不到DVD的下载吗。我心里一紧,难道凯奇又失败了?
一个半小时看完,我又多了个疑问,这难道是教会赞助的影片?之前看预告片的时候,还以为是一部中世纪提倡人文关怀的影片,没想到竟然是寻常的的勇者斗恶魔..导演就是想让我们猜错吗。。。好吧,导演你赢了。反正一部影片看完,没有感觉。
整个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
1、悬崖上的木桥那个桥段
2、极力刻画的中世纪下,瘟疫蔓延,一片阴沉,死气沉沉的景象。
看来凯奇又失败了,炒房失败加离婚财产分割,让他继续不择剧本地接片,然后是烂片
《女巫季节》观后感(十):重点就是:女人是恶魔
在电影院看的这部电影,影院的效果真好,那音响,随便一个重音就足以吓死谁,结果这部电影让身边及眼前的众多姑娘经常哆嗦,真不知道影院怎么想的
先说开头,相信电影院里面传来的窃窃私语已经证明,其他观众和我想的一样:影片的开头实在是有点吓人,还是那种纯靠画面吓人,这......
看到四分之一左右,感觉就是:别演这种片子了,观众们已经视觉疲劳了,无论是战争的画面,还是剧情的单调,大家已经过了“通过一个演员看整部影片”的时代了,一个尼古拉斯凯奇,不能成就下一部经典,所以,看的没怎么投入
下面说剧情
一个护送女巫去死的任务,一个奇奇怪怪的怪力女子,经常病病怏怏的态度,还有眼神坚毅的神父,倒霉的男主角与副男主角,一个初出牛犊的小剑士,一个想着女儿的老男人,一个骗人如喝水吃饭的骗子领路人,感觉没啥看头,直到整死一个,才有接着往下看的打算,想知道后面的剧情发展
然后就是诱惑了,女子云里雾里的言语,无法认定身份的大玩悬疑,至少现在,在场的所有观众开始琢磨女子究竟是好是坏,导演成功了。又死一个,场里已经有阵阵耳语,大家都在合计这位女子的身份,我也在想要不要相信这名女子
就像开头部分,尼古拉斯凯奇说的那句:“有些女人可以不动一根手指就能杀人。”虽然他指的是妓女,还是法国的
然后,到地方了,该是重点了
她不是女巫
而是恶魔
我们再串联下整部剧情,分明就是说:女人是恶魔,会诱惑人,蛊惑人心,让人失去信念,自相残杀。尤其让男人们为其心甘情愿的着迷,能够战胜这些的,是什么?看结局:圣经,相信上帝的虔诚的心
我不是信教徒,既不会赞颂,更不会贬低
不过这部片子的确适合信教的虔诚人士去看,让他们拥有信念,坚定自己的诚心
不过女人真的是很可怕的生物,对此,看完后的我表示心有余悸
这种比喻是恰当的,至少没有夸大其词,有时候女人真的是善变又善变,扯远了
总之,整部电影就是吓人的,并非剧情,而是配乐点配合画面,太吓人了
想看的话,请你准备好爆米花
当然,是有尼古拉斯凯奇的演技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