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音符》是一部由姜建享执导,张根锡 / 车艺莲 / 郑义哲主演的一部韩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七音符》影评(一):七音符
因为误会把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的爸爸送进了监狱。“看着孩子在我面前被撞,汽车还是不停,走过。我应该怎么做?”没错,没有错。
因为如此,他恨她,在她生日的时候,一群人,揍了她一顿。那时,她连黑夜白天都看不到。
时过境迁,她碰到了个温暖的男孩。很舒服的男孩。喜欢唱歌,一卧室的CD,理由是全是女生送的。相遇时,她带着恐龙头,而他开了个玩笑,她浇了他一头的可乐。有趣的相遇,则有了一首有趣的歌。“不是水,不是果汁,也不是汽水,那就是被斩掉尾巴的鲸鱼发狂喷出来的可乐,不喜欢游乐场,不喜欢龙头……”后来,两人竟成了邻居。打工要爬墙被接受无理要求,然后来到练习室。看到了不该看的他。三个人的纠结。
觉得是场很温暖的电影,最后一场为男孩表演的演出,让男孩想起了她,想起了他们的爱情,想起了他们的歌。
喜欢那首男孩为女孩唱的那首歌,哽咽着唱不下去,但却那么的真实。
说实话,我很少给看过的影片打两星,这次不打两星感觉都对不住那105分钟。
之前并没有看过小说,对电影情节只有很早之前看影片介绍时留下的模糊的记忆。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自己下载错了版本,怀疑自己下载的是删节版的,还暗自心想这种青春片有什么好删减的,就算剪也剪辑的太粗糙了。看整个影片时有种坐云霄飞车的感觉,所有的情节就像是断了线的珠子,中间没有任何过渡。我想导演太高估观众的理解力了,虽然可爱淘的小说很受欢迎,但这毕竟拍的是电影,并非单纯的用动态影像把静态的小说情节过一遍这么简单。身为导演应该要意识到很多观众对故事情节是不了解的。说到这,我不得不感谢我多年看韩剧积累下的经验,如果没有这些积累,我想我应该很难理解整个故事吧。
再说电影的拍摄手法。如果说小说翻拍类的电影都面临一个不容易改编剧本的难题,那作为观众我可以理解。的确,要在短短105分钟里把一个故事完整饱满地演绎出来,身为导演或者编剧不仅要有才能更要有胆识,这点确实很难。但是,不是所有的青春片、纯爱片都只能用慢节奏的镜头搭配轻缓的背景音乐外加干净的画面才能体现的,个人认为那种纯纯的感觉是故事题材本身就已具有的,拍摄手法应该是起到锦上添花或者说顺水推舟的作用。而姜导好像有些本末倒置了。本来讲故事的时间就不够用,还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拍摄类似女主角一个人在某条路上独行的镜头,这种感觉无异于喝一杯只有牛奶泡沫的卡布奇诺。
不得不承认,从断线的影片还是可以感觉出原著应该还是很值得一看的,而电影,如果不是有张根锡,我想应该会少很多观众或者得到更低的评价吧。
题外话,看完电影之后,为了确定自己是否下错版本,我又在好几个网站搜索相关资源,最后确定没错。在搜索资源的同时,顺便看了几个不同版本的影片介绍,我得出一个结论。没有一个简介和电影内容一致,更有甚者把故事最重要的情节完全省略,导致人物特征完全变了。当然,也许简介是和原著一致,是电影的断线拍法导致的歧义。
从我能写这么多字的影评看来,这部电影真的没怎么让我费脑子。
《七音符》影评(三):【那些狗血的青春】
如果我们只剩下爱情和音乐,那该多好。
电影放在电脑里好久,断断续续看片段,他们相遇,他们相爱,他们接吻,他们分开,他们牵手……他们的故事,一定一定会成为我记忆里最美好的存在,直到有一天当我再次看到他们的时候,我会爆一句粗口,然后,然后我就真的真的离开青春了。所谓青春,到底是什么呢?耳朵里那个带着些许嘲笑的男人在这样问着。是无数个被这样长长短短的故事连接起来的不真实的存在——
如果这就是青春,那我他妈什么才能跑到出口。
我喜欢你啊,你聋了啊!
还有,还有……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
我们的青春或许都有相似的狗血剧情——觉得一定会有那样一个男生,像从某部小说里走出来的男主人公,会打架,很帅,坏坏地牵着我的手带我走入青春。
直到自己,遇到好多人,错过一两个人,最后剩下一个人,却再也没有了爱的动力。我们的骄傲无可救药,我们偏执地等待那个足够好的人出现,我们觉得只要遇到了对的人,就会有对的生活。
只是那个人迟迟不出现,于是我们只能把这些讲给自己听,也或许,他永远不会出现,直到有一天,自己有足够的勇气推开那扇门,走出青春……
如果你还能为这样的单纯得像白开水一样的爱情流眼泪,你的青春就还没有死,这样真好。
看这片的时候很自然的脑袋就浮现出当年高中时候看<狼的诱惑>的情景,记得当时在可爱淘的爱情攻势下泪流满面.如今再回味此类作品时,少了点心境,不由得喟叹岁月不饶人,我是真的老了.
总的感觉象是看了一场删节版跳切的电影,电影叙事的很多线交待了却不发展结果,让我原本期待的发展胎死腹中,比如一开始游乐园的场景,两个人就彼此认识对方并结下纠葛...恩奎要带女主角去看海,可惜到片尾始终没有见到海的一祯画面,另外那个男生就那样无声息的离去了,原来他只是想找个依靠罢,男主角交往过程中始终没有看到他们父母的身影,估计都藏起来看他们的好戏了吧,恩奎失忆也不见父母的踪影,女主角是个天才柔道手,好象这个交代没有继续发展下去的剧情和必要了吧,象这样的漏洞很多,男主角的难以治愈的失忆就在一瞬间好了起来,,,
我没有看过原著,我想这些漏洞可能是改编的人问题,因为不想破坏可爱淘曾经在我成长岁月中陪伴我度过的美好岁月...
看着看着,越发觉得青春老去,年华不在,看着那么清澈的笑脸,我的心也纯洁开来,可能是我长期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我始终怀疑"离开某人句不能活的含义",他们究竟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这种坚不可摧的关系了呢.我是真的老了,原来感情的深入可以如此迅速...
谨以此片献给那些缅怀青春以及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们,那些怀揣着懵懂强烈的爱情的梦想的人们,它告诉你了青春原来是这番模样.仅此而已...
韩国每年都会有这么几部关于校园、青春和纯爱题材的电影,这部电影也不例外,综合了所有的元素。百度《七音符》贴吧里有网友揶揄道:“男主角好帅好可爱好纯的感觉啊,帅的让我想入非非,只可惜再看自己,已经成姐姐了。”
初读觉得搞笑,再读越发觉得里面似乎还有了一份遗憾,遗憾自己在最肆意的年纪里没有发生这样简单美好的爱情,遗憾自己在当时的感情里的不够坚定,遗憾自己就让自己宝贵的青春快速的溜走,什么都没留下,哪怕是回忆……
青春题材的电影一直都很有市场,因为谁不愿意去回忆自己的青春呢?不怪自己没有去珍惜自己的青春,怪只怪时光过的太快,超乎我们的想象,某一天不经意的回头看,才会发现,哇,我的心老了,我不会再做这种疯狂的小事了,我不会再这么在乎一个人了,甚至,我不会再这么专一了……
这到底是一种成熟,还是一种可怕?我们还是在电影里缅怀过去的岁月吧。
还是有关两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之间的爱情故事,但是故事构架还算新颖,毕竟是出自可爱淘的笔下,再加上一些小温情细节的加入,使得电影的观赏性大于它的思考性了,其实这样也不错,毕竟只是小品似的美好爱情,有过波折,有过困难,但是同样也有的,则是坚定,对爱情的独一无二的守护,坚定的固执的守护着心里的爱,不管结果如何……
一直都没发现内地拍这样青春明媚的校园题材的电影,内地拍的青春电影的色调总是灰色,讲述青春中的困惑。可是谁愿意去看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的别人的困惑呢?这样的困惑能忘掉就是最好的了……谁还愿意不断去重温呢?
虽然这部电影远远没有《蓝色大门》精彩,但是能在一部纯爱青春的电影里想起自己经历过的所有,那么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只是不同的是《七音符》我只看了一遍,而《蓝色大门》我则看了五遍。这种不知疲倦的去迷恋一部电影的时光,说不定再过几年,就再也没有了的,因为心态和思想到那个时候也一定是不一样了的,所以,该挥霍青春的时候尽情挥霍吧,因为以后就只能考看电影来“挥霍”了……
青春脸孔与单纯感情的相辅相成,产生的效果是巨大的……希望我的青春走的慢一些,我的单纯再保持的久一点,我的坚持再倔强的坚持下去……
《七音符》影评(六):浓缩的不一定是精华
《七音符》就是《Do Re Mi Fa Sol La Si Dol》,可爱淘的小说果然还是很梦幻,而且一般都只能被拍成电影,也许真的是内容不够多,很多文学作品也是这样拍成电影感觉就变样了,说实话,我还是比较喜欢《那小子真帅》的故事。看完《Do..》让我明白了“奇迹很容易发生” 简单到让你感觉很不真实,虽然电影作品本身就无真实性可言,而且作为观众如果每天每天的看悲剧,那样人生也太无望了,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看,这,是一部美好的结局。
可爱淘的故事背景一般都是发生在校园生活,每一部如此,可能与她自己还是学生有关吧。喜欢音乐的校园王子和柔道少女,外加一个与女主角有纠缠不清的恩怨的男二号,而这男二号还偏偏是男主的最好的朋友,所以故事就以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展开了。我还是觉得故事有些单薄,因为我没有看过原著,所以不知道是不是原著有讲清楚,但是就从电影来讲,很多时候他都缺少了一个过程,就像隐葵和正元就见过几次就这样好了,或许哦,是有好感,可是这个程度也太快了,而且到后面正元要离开隐葵了,也缺少了一个过程,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导演一下子就把场景转到隐葵出车祸了,连个分手的过程都没有,就是感觉小孩子的恋爱实在是太暧昧了,或者就是他们的爱太深了,根本不用讲大家都心知肚明了,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觉悟的!导演! ! !而且电影没有把女主角的内心戏充分发挥,她的心也太好动摇了,如何在两边挣扎,只是通过眼泪去表述,太虚太空了。
后来变傻子确实有点太戏剧性了,一定要男主角发生点意外,女主角才会良心发现,回到他身边吗?我不要!太残忍了。而且西元对正元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些都描写的很模糊,好朋友变仇人,又好像变得像恋人一样,我就觉得人转变的也太快了吧~~说要她在身边就在身边,放她走就放她走了,完全没有passion 的啊,好虚幻的感觉!
虽然我不是很喜欢这种老套又俗气的结局,当然我也不希望可爱的张根锡弟弟就这样变傻子了,但是很多事情缺少了一个过程就让人感觉很突兀,一场演唱会,重来一次的演唱会,就让他恢复记忆,一下子清醒了?医生说“除非有奇迹发生”,奇迹它确实发生了,而且才短短的没时间内就发生了,所以让我少了一些感动吧。
总之,在我的心里,这部电影给我呈现的太少了,不是我所满意的故事。当然我还是很喜欢这些演员的,张根锡弟弟实在是太纯了,小帅呀~~年轻真好。如果这部影片比《毒爱》先上映,我肯定会觉得车艺莲很可爱,不过因为首先认识了《毒爱》中的她,印象是有打折了,因为实在没想到原来车妹妹那么年轻,还很清纯。还有林朱焕居然演了车艺莲的弟弟,那个不懂事又冲动又傻呼呼的弟弟,真是可爱死了,我以为他是演哥哥的呢,没想到演起来那么嫩,很搞笑。
可能是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太高,而得到的太少,所以我才会如此不满吧,抱歉了!如果可以,我还真希望能够看看原著,也许只用一个小时四十五分钟来讲清楚这样一个故事是苛求了,这部电影也让我明白了另外一个事实“浓缩的就是精华”这句话不一定对啊·
《七音符》影评(七):我重新站在那里,等着你
剧中的歌:
轻轻的闭上眼睛
不知不觉中想起来
是那么的想忘掉
呼唤着你的歌
记得吗 我们的时间
幸福的时间
只有等待的我
什么也不能说的我
看着你流泪
不得不爱你
你不能回到我身边吗
送你走,却不能说挽留的话
我重新站在那里,等着你
渐渐远去的你
望着你流着眼泪
没有变化的冰冷的季节
再次到来
只有等待的我
什么也不能说的我
看着你流泪
不得不爱你
对我来说痛心比忘记你更容易
你不能回到我身边吗
--------------------------------------------------------------------
我喜欢的:
你知道人死后什么最悲伤吗?
就是再也见不到面
所以我不会死
因为不能想你
因为永远也见不到你
《七音符》影评(八):just so so而已。。。
果然还是冲着张帅去了。。。。一直看下来,也就张帅那时而忧郁时而阳光的表情能吸引我,其他免谈。。
后来,看了介绍才知道原来是可爱淘这小妮子写的小说改编的,才发现也许是因为自己已经过了为她的片子感动的年龄了。。。剧情太过空泛,说实话,我一直没闹明白,那三人干嘛非得闹成那种境地呢?很奇怪很不连贯。。。没看过原版小说,但就电影来讲,剧情上很明显是不合格,真是让我怀念,当初狼的诱惑时的那种感动啊~~~
整部片子,我唯一的支柱就是张根锡的身影了。。。帅哥就是帅哥啊。。。。
《七音符》影评(九):少了点什么
看到可爱淘的名号就知道大概是什么样的电影
想当年自己多喜欢那小子真帅的原著
多久没看这种青春爱情小说了呢
看完电影我有找来原著看的冲动
男二和女主的戏应该是很有TENSION的
可惜没演出来
男二的角色如果演好了会非常出彩
可惜演员的火候不够
最后弄得角色本身惹人讨厌
女主的性格不喜欢
虽然她有牺牲有隐忍
可是在恋爱当中的姿态太任性了点
女演员的长相某些角度有点像张韶涵
但没什么血色的样子
韩国女孩似乎都爱翻着白眼咬牙切齿
还是乔MM做起来可爱
这位做起来老觉得有点MEAN
男主的人物设定没话说
又是个才(财)色兼备痴情义气的完美男
但有时候太完美反而没什么戏唱
所以说遗憾啊男二的角色要是演好的话。。。哎。。。
不过对男主还是比较有爱的
因为他长得像高天骐
嗯 就是MVP情人里的高兴
搜了一下他貌似是快刀洪吉童里的那位皇子
那片子只瞥了两眼但咋没觉得像ANGU呢??
他的演技还不错
还有什么
哦对了 男二长得有点像SJ的奎贤
青春剧么 看看总是没坏处的
《七音符》影评(十):存在主义中人与人的关系与《七音符》中西元对他人的看法
存在主义的创始者海德格尔与萨特的人生观比较消极,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烦恼,是地狱,他人相对于自己而言只是客体。他们的出发点或许是由于哲学家的曲高和寡而造就的孤独,同时在现实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一块自留地。但是完全一个人可能吗?西元因为好朋友的举报而丧失了一切,不再相信朋友,父亲进了监狱,母亲吓成精神病,他的心门一下子关闭了。这也许是因为西元将他人都视作了桌子椅子似的客体,就好像被火烧了手就不敢再碰火一样,被一段关系伤害之后就急着那种伤害感——他已经把自己看得高于一切了!但是没有了与其他人的关系,孤独一人还有什么意思?“你不明白当觉得活着还不如死了好的时候的悲伤的感觉!”所以,他又需要正元带给他欢乐与笑容。但是在这种需要之下,他仍然只是把正元视为一个带来欢笑的工具,还是一种自私的想法。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我无法认同海氏与萨特的这种观点。倘若人人只把他人视作客体而忽视他人自己的想法,像正元那样有自己的爱而也被剥夺,不管别人的选择,“你知道什么,我如果没有了她就什么都没有了,不是说要我笑吗,不是说要在我身边吗,我们约定,如果有一天觉得没有你也可以的时候会让你走的”,不得不说有些卑鄙了。
我觉得西元一家都处理不好自由的问题。萨特认为,人的自由是绝对的,因为人生活自一个孤立无援的世界上,人是被“抛”到世界上来的,上帝、科学、理性、道德等与人不相干,也就是说,他们都不能告诉我们生活的真理、生活的方式,同时对人也没有任何的控制和约束作用。萨特的思考角度与我们平时对自由的认识是不同的,他对自由是一种客观表述。而我们平时所接受的是一种教育,即自由不能建立在干涉他人的自由的基础之上。我觉得这很重要。西元的父亲能作出撞车逃跑的事,他的母亲因为这事就不断想逃避变成了精神病,西元也把问题归结为上天的不公而强行想让西元在自己身边,这说明整个家庭的自由观都有问题,他爸爸干涉他人的生命自由,而西元干涉他人的恋爱自由,“现在你是为了你自己在他们两个人心里捅刀子”。固然我们常人怕是很难体会西元那种家破人亡的痛苦,但无论一个人多不幸,也不会被赋予绝对自由的权力。因为那时你本身是不会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