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是一部由马里斯·马丁松斯执导,Valda Bickute / Kostas Smoriginas / Dalia Michelev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迷失》影评(一):让我迷失的《迷失》
一场意外如何改变了六个人的命运,他们如何互相伤害又互相救赎。
得先剧透了(豆瓣这简介哪儿搞的?明明是爱尔兰)。1981年11月的某天,一对情侣,诺拉和本,开车行驶在山间马路上,车因意外摔下了山崖,诺拉因此失去了一条腿和生育能力。
20多年以后,诺拉和本已分道扬镳。诺拉继续管理他们合开的公司,生活优渥;因自己无法生育而从孤儿院领养了一名男孩,保罗。本则穷困潦倒终日买醉无所事事,跟许多情人厮混。
这天本去找情人之一薇尔达借钱,薇尔达告诉他自己要去爱尔兰挣钱,好把儿子从孤儿院领出来——这是她第一次告诉本他们拥有一个儿子。
拉伊玛是诺拉公司的总管,本的秘密旧情人之一。本在第n次向诺拉借钱未果后赌气将自己与拉伊玛的关系告诉了诺拉。诺拉震怒,跑去公司让拉伊玛离开。正当拉伊玛一筹莫展之时,她发现保罗是本和薇尔达的儿子,决定利用这件事搞垮诺拉。
薇尔达在爱尔兰遇到一位牧师,他帮她找到工作,嘘寒问暖,关心得有些不正常。
拉伊玛给薇尔达打电话,称保罗已经被人领养,她再不回来就来不及了。但薇尔达因故未归,拉伊玛就怂恿本去跟诺拉争夺保罗的抚养权,本却害怕承担这个责任逃走了,拉伊玛无奈地站在风里。
薇尔达从报纸上看到保罗表演圣诞剧的照片——他竟在微笑,薇尔达从未见过保罗笑。她为了这个笑容赶回立陶宛,表演完又一场圣诞剧的保罗正跟诺拉回家,薇尔达蹲下身,替他拉上外套的拉链,说:“你演得最棒。”
------------
冷清的色调和音乐中,当事人不断回忆1981年那场车祸的碎片。我们陆续知道当时车失控的原因是有个骑车的少年突然出现在路上,我们又知道车祸发生后本去求救时,拦了一个开车载着自己怀孕妻子去生产的男人。
牧师向薇尔达坦陈,自己就是当年那个骑车的少年;而画面出现薇尔达的护照:上面的出生日期是1981年11月3日——他的父亲救了诺拉,母亲却因难产而死于她的生日。
一个意外、无数巧合,让这个六个人的命运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而交错缠绕,无力感笼罩始终。当最不受命运垂青的薇尔达在爱尔兰的大桥上纵身一跃,放弃和命运作战,却意外出现了峰回路转,和最珍贵的保罗的微笑。
---------------
字幕出来就离场了,但是惊闻影片结尾说薇尔达真的是个精神病,保罗跟她完全没关系。——这电影为什么要承载这么多东西呢?查了wiki,导演说什么孤儿和神经疾患是现代社会严重问题之一云云,可是这跟影片有什么关系呢?真让我迷失。。。。
《迷失》影评(二):角度?
我不知从什么角度去诠释这部电影。有人说它就是Crash,但肯定没这么简单,撞车只不过是个额外的小“把戏”而已。我更愿意去挖掘东欧电影一贯的那些东西:历史背景,宗教情怀,等等。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不能理解这部电影,我对东欧的历史知道的太少,对这段历史更是理解的太浅,理解每一个东欧的电影人,你不得不对当时的政治环境、生活状况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这就好像看基思洛夫斯基,你无法脱离89年的波兰,脱离他入狱的遭遇,脱离他和律师好友的挣扎。在对立陶宛这样的东欧国家的历史和宗教有一个理解之前,我宁可告诉自己,我根本理解不了这部电影。
其实,当无比严肃甚至冷酷的东正教,遇上东欧和苏联那种政治环境,然后在柏林墙倒塌的那一刻,会产生很多东西,我要去寻找到底是啥
《迷失》影评(三):迷失的影评
一场意外如何改变了六个人的命运,他们如何互相伤害又互相救赎。
得先剧透了(豆瓣这简介哪儿搞的?明明是爱尔兰)。1981年11月的某天,一对情侣,诺拉和本,开车行驶在山间马路上,车因意外摔下了山崖,诺拉因此失去了一条腿和生育能力。
20多年以后,诺拉和本已分道扬镳。诺拉继续管理他们合开的公司,生活优渥;因自己无法生育而从孤儿院领养了一名男孩,保罗。本则穷困潦倒终日买醉无所事事,跟许多情人厮混。
这天本去找情人之一薇尔达借钱,薇尔达告诉他自己要去爱尔兰挣钱,好把儿子从孤儿院领出来——这是她第一次告诉本他们拥有一个儿子。
拉伊玛是诺拉公司的总管,本的秘密旧情人之一。本在第n次向诺拉借钱未果后赌气将自己与拉伊玛的关系告诉了诺拉。诺拉震怒,跑去公司让拉伊玛离开。正当拉伊玛一筹莫展之时,她发现保罗是本和薇尔达的儿子,决定利用这件事搞垮诺拉。
薇尔达在爱尔兰遇到一位牧师,他帮她找到工作,嘘寒问暖,关心得有些不正常。
拉伊玛给薇尔达打电话,称保罗已经被人领养,她再不回来就来不及了。但薇尔达因故未归,拉伊玛就怂恿本去跟诺拉争夺保罗的抚养权,本却害怕承担这个责任逃走了,拉伊玛无奈地站在风里。
薇尔达从报纸上看到保罗表演圣诞剧的照片——他竟在微笑,薇尔达从未见过保罗笑。她为了这个笑容赶回立陶宛,表演完又一场圣诞剧的保罗正跟诺拉回家,薇尔达蹲下身,替他拉上外套的拉链,说:“你演得最棒。”
------------
冷清的色调和音乐中,当事人不断回忆1981年那场车祸的碎片。我们陆续知道当时车失控的原因是有个骑车的少年突然出现在路上,我们又知道车祸发生后本去求救时,拦了一个开车载着自己怀孕妻子去生产的男人。
牧师向薇尔达坦陈,自己就是当年那个骑车的少年;而画面出现薇尔达的护照:上面的出生日期是1981年11月3日——他的父亲救了诺拉,母亲却因难产而死于她的生日。(以上摘自豆瓣)
唯一有疑问的地方是,薇尔达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也就是Paul是不是她和Ben的儿子。还有那个救了Nora的男人的女儿到底是不是薇尔达。。
《迷失》影评(四):只说救赎
很多时候,不经意的擦肩,意外的相互凝视,都可能会被时间的线贯穿,或者被生活的网编制在一起。生活有些时候就是这样,可能彼此间的天命偶遇就会决定某些人的生活,甚至是生命。或多或少,导致别人命运不济的擦肩,偶遇,秉性善良的人们是否会对自己的过错自我救赎?社会生活的网无处不在,看不见,用心聆听,定会感觉得到。
差些和这样一部好电影陌路,电影看似的确不起眼,一方面这是一个小国家立陶宛送去奥斯卡的电影,一方面,这部电影正是那种容易被人忽视的电影节作品。电影中文名字为《迷失》,其实是迷失之后救赎的意味更为浓重。电影的交叉叙事很厉害,直到最后的主线和复线之间的相互连接,方惊叹电影叙事结构的点睛之处。一个孤儿院的孩子,一个抑郁病的女子,一个神父,一个每天都大醉的流浪汉,一个失去一条腿不能生育的女人,都源于一场意外的车祸。电影的镜头摇晃得程度,让人有些眩晕。摇摇晃晃,没有方向,就如同处于迷失状态的人们,救赎与放纵就显现在一念之间的时候,往往是最难以抉择的。思想的重要性也随之而入,差之毫厘,缪以千里。而思想者总要不断停下来思考:疑惑、犹豫、惶惑、忏悔、自责、反省……他们常常不仅为思想痛苦,为思想而病,甚至死于思想。一场车祸,来得突然,年轻时候的流浪汉在驾车的时候调戏年轻时候的失去一条退的女子,为躲避少年的神父,车子翻滚到田野,流浪汉拦住救护车,而救护车是将要去急救抑郁病女人的母亲,并且她的母亲正有身孕。电影的救赎部分虽然很短暂,在秘密与真相见白的时候,方显珍贵。一个很简单的蒙太奇叙事,在电影里面却不断的断点,剪辑,而直到每个人都讲出了最心底的秘密,足以见证生活的网有多么严密,自我救赎的意味有多么的可贵。
电影中的对白说得好,如果每个人都能实现彼此间的自我救赎,那这个社会就是和谐的社会了。电影中的故事框架的确有些《撞车》的意味,或者是《巴别塔》也不足为过。彼此看似不相关的几个人,却有着渗透骨子里的关联,类比《21克》研究生命的重量,意义,这部《迷失》更加对自我救赎的意味浓墨重笔。说起救赎,我们自然就会想起《辛德勒名单》中辛德勒式的救赎,一人之力力挽数人,很大气恢弘,在感动万人的同时,也将人最秉性善良的一面尽显其中。就像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中写道: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自己的过错影响了别人的生活,无法问心无愧的时候,阿米尔选择了自我救赎。自己同父的弟弟哈桑,曾今最珍贵的玩伴,那个兔唇的哈桑,为了那场风筝比赛,为了他生命中最为珍贵的友谊,他失去了太多。而阿米尔,目睹了哈桑被强暴的时候畏首畏尾,甚至对哈桑感到厌恶,一个谎言致使哈桑离开了他的家,也结束了少年时期的友谊。许多年过去后,往事不堪回首,哈桑死了,阿米尔将怎样实现自我的救赎?还好胡赛尼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最为光辉的一面,阿米尔为了哈桑的儿子重返阿富汗,为他甚至不顾自己的性命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动得泪流满面。救赎就是这样的意味纯真,没有任何的杂质,挽救自己的过失,决不会感到羞耻。《迷失》的精彩就在于这几个看似无关的人在生活的网中挣扎,迷失,再到不经意间的救赎。看似不是本意,却再重要不过。失去腿的女人领养了神经抑郁的女人的儿子,那个导致车祸的神父挽救了神经抑郁女人的生命。电影中的母亲被导演塑造成谁一般的特性,母爱的力量纵然伟大,即使女人有着轻微的神经病,直到宗教意味的显现,抑郁的女人听完卜告而化作一十字架而纵入水中,方见导演的文艺气息颇为浓重。
我不清楚很多人都很在意自己的名声,而导致自己的缺陷和过失都不敢于正面面对,殊不知这个名声会给别人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就像电影《迷失》中那个酒醉的醉汉,他在乎自己的名声么?起先,他是在乎的,他曾经有公司,有钱,有情妇。而最后呢,名声会给他带来什么?他也会关心自己儿子的命运。神父,为了他的救赎,而选择了离上帝最近的地方,他可能会做一辈子的神父。就像电影《暴雨将至》,整部电影一直乌云滚滚,雷声阵阵,直到最后的暴雨酣畅琳琳的降至在波斯尼亚的土地上时,摄影师死了,留白的力量着实让人语塞。这部《迷失》一样的深沉,却带来了方向。
在人的生活中,时间是瞬息即逝的一个点,实体处在流动之中,知觉是迟钝的,整个身体的结构容易分解,灵魂是一涡流,命运之谜不可解,名声并非根据明智的判断。一言以蔽之,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迅速落入忘川。
《迷失》影评(五):《迷失》所想
迷失总算是追完了,真的挺辛苦的。其实一路看过来倒不像是在看电视剧,倒像是在经历一段段不同的人生。可以说,这是我目前看过的所有美剧里面最精彩的一部。
这6季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着飞机失事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岛上而展开的。前两季拍的有点悬疑片和探险片的特色,无边无际的海洋上一个神秘的小岛漂在其中,所有岛上的事发展得都是那么的奇怪,那么的让人匪夷所思,然后又是在岛的另一边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这些无非是让我们与故事的主要人物混个脸熟,为故事的真正的主旋律做一个铺垫罢了。
这部电视剧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想传达的思想内涵了。第三季和第四季的故事都围绕着破解这个岛的秘密和Damour Initiative的行动而展开,其中不乏一些时空穿越的剧情。虽然觉得有些情节显得十分老套,可是瑕不掩瑜的是,在这两季里面,从岛上离开的人又重新回到岛上,是为了去寻找他们在现实世界里所失去的东西,这才是关键所在。有人说,迷失所有的故事里面传达着“We are here because of destiny/fate”,“We are here for reasons”以及“There are always miracles”这样的主题。没有错,我确实承认这部片子带着浓浓的宗教色彩,这点从Eko,Eko的兄弟还有Charle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和对基督教的过度的信仰可以看出来。当然还有Jack与Locke在第四季末尾精彩的对话,Locke问Jack相不相信有奇迹,Jack回答不相信(也许因为在他的现实世界中他真的碰到奇迹,但是奇迹却给他带来不幸,他不想去面对),而Locke却说‘I can prove it’。而当我们冷静下来思考一番,我们会发现这部电视剧如果仅仅从中文角度去理解片名的话未免就显得狭隘了些。“Lost”在英语里确实有“迷失”的意思,但还有“失去”的意思。可以看到,在这部电视剧里面,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充满着悲情的色彩,每个人都在现实中失去了他们所爱的人,失去了他们所向往的生活。他们被逼无奈只好在现实中一再逃避。因“失去”而“迷失”人生的方向,这才是这部电视剧的前提。迷失的方式在剧中也体现得比较全面:Hugo因为父亲的遗弃失去了本应该有的美好的童年,也因一笔巨款失去了他所爱的身边的人;Jack因为父亲强占自己的妻子而失去了原本该有的幸福的婚姻;Jin因为强权的父亲而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和睦的家庭;Locke因为残忍而奸诈的父亲失去了自己的肾以及自己的双腿(无法行走);Swayer因为早年父母的双亡也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Kate因为有家暴倾向的父亲而动手杀掉了他,最后不得不亡命天涯;Sayid因为生活在动荡的国度伊拉克而当上了一名共和党的拷问官,最后因双手沾满鲜血甚至失去了追求幸福的权利。等等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饱受磨难的人,但是最后都聚集在了这座岛上。值得深思的是,他们来到岛上似乎有着前所未有的解脱感和幸福感,因为在这里他们找得到真情,他们在这里可以不再考虑那纷扰的现实生活所带来的痛苦。如果硬是要把这个故事和destiny扯上关系的话,我觉得是They are here for answers。这也和神秘的Jacob对这群人所说的那句话“You need the island, and so does the island ”相互照应。可以这么说,这座岛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现实生活中他们没有选择,但是在岛上他们却能选择。失去了,迷失了,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法去冷静下来,寻找新的路途。面对惨淡的人生,面对迷失的生活,只有当我们敢于面对敢于牺牲,希望才会在我们眼前放射出光芒。我想,作为一部神作,如果没有这一点思想作为支撑故事的主旋律,是绝对算不上神作的。
迷失里面所传承的第二个思想便是对善与恶辩证的理解。在这部剧作里面,不要光看到这座岛上发生的莫名其妙打打杀杀的事情,也不要光看到人类残忍无情的行为对别人的伤害和对岛本身的破坏。首先,我们来剖析一下人见人厌的角色:Ben。Ben是因为父亲来到Damour Initiative而疏于对他的照料,从此以后Ben就恨自己的父亲入骨,最后选择“The others------Richard的队伍”,把所有Damour Initiative的人都给杀掉,成为这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阴险,残忍,不择手段,善于用言语欺骗身边的人等等都使他成为一个饱受争议的角色。有人说,他就是坏人。其实,这么下结论也未免过于武断。试想,在这样光怪陆离的岛上,不阴险残忍一点怎么可以抵御外界的敌人呢?再加上,他从小就出生在这座岛上,他从来没有离开过,他应该是非常了解这座岛的人,并且后来他是被Richard带上歧途的,才成就了他如此的性格。有一个情节是,当Ben躲在屋子里头,一个抠脚大汉一般的军官用枪指着跪在地上的Ben的女儿的时候,问他是选择女儿还是告诉他这座岛的秘密,他犹豫了很久,最终选择了这座岛。可怜的Ben只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女儿死在自己的面前,而没有一点还手的余地;另一个情节是,当Jacob对“John Locke”说到candidate一事的时候却根本不理会Ben,愤怒的Ben举起手中的刀刺入Jacob的心脏,最终“John Locke”的奸计得逞。其实,看到这里,我想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已经无足轻重。Ben也是“被剥夺”了的人,他甚至在用自己女儿的生命(他把女儿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命还要重要)来换取这座岛的宁静,可想而知他牺牲了多少,甚至到了最后他恐怕都没搞明白他为什么要为这座岛奉献自己的一生。所以不能光凭他对别人的恶意行为就简单认为他就一定是坏人。准确的说,Ben是一个贯穿片中十分悲剧并且让人怜悯的人。在这部剧的结尾,我们才明白他要保护的东西是岛上最核心的东西------耀眼的光,这是岛上所有生灵的生,死,善,轮回,它是不允许被任何邪恶的东西所玷污的。
正如Jacob所做的那样,他卒其一生来保护那片领地使其不被邪恶所占领。当来到这座岛上的人们肆无忌惮地占用这里的资源,当看到人们在毫无顾忌地挖掘着这座岛上的能量时,他们的贪婪﹑仇恨﹑自私﹑懦弱被展现得一览无余,这些全都是所谓的恶的象征,也可以理解成devil。Jacob知道自己的孪生兄弟化身成devil的时候,devil求Jacob让他离开这座岛,而Jacob拿来一瓶葡萄酒回答说:邪恶就像是这里面的酒,而岛就像这个软木塞。我是不会让你离开这座岛的。我猜想,这里想表达的含义便是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devil,我们知道它存在,但是我们要努力让它深深地埋藏在自己的心中别放它出来。而前面提到的那束光,就是善的全部。这里意思也很明了,每个人心中都有有一片净土,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护它,不要被devil所玷污。就算我们生活在“迷失”中,我们也需要有“真善美”这片净土的指引,这样我们才能有健全的人格。
到了故事的最后,边界宇宙中的Jack拯救了所剩无几的幸存者,而自己到了天堂;在平行宇宙那边,曾经和Jack一起同甘共苦Oceanic815的成员都聚集在了一起,他们的灵魂都得到了升华。优秀的剧作不需要完美的结局,只要能唤起我们对生活的思考,便非常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