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是一部由Antoine Charreyron执导,Moon Dailly / Claire Thill / Lauren Ashley Carter主演的一部科幻 / 动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童》影评(一):Power&Love
在我近来的印象中,能让我激动到现在的只有两部,一是神童,另一是铁甲钢拳。当然原因大不相同,铁甲是因为机械打斗的场面,而神童则是因为神童的力量和成人世界的金钱名利。
作为孩子,本身不具有任何攻击性,只有哭叫和躲藏。而在片中,孩子有了超控的能力,这是的他们本能性的保护自己。这不是自私,而是本能的自我保护,在法律上对正当防卫是没有错的。只是作为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做适度,及冷静合理的处理事情,所以就出现了极端。
片中为了突出,夸大且集中的表现了成人世界的尔虞我诈,孩子是单纯的,所以他会厌恶、会憎恨,因为他得到了不公平。但是在真正的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着公平,或许说只有相对的公平罢了。
金波找出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他们,去避免被利用、被伤害。但事实却什么也没能阻止。
其实这部片子,做得很好。
所以,如果只是为了看动画开心,我不推荐。因为它是剧情片,与喜剧一点也不沾边。
因为异样,更需要别人的爱。这是我之前看其他想到的。
“13岁75分的孩子被家里关起来了”
片中多次用“ 杀死鸟 “来展示超能力。
我们都知道幼年时期屠杀小动物是精神分裂和反社会人格的先兆吧?
我认为 ” 可以控制别人 “ 和 ” 高智商 “ 这两个片中的超能力。
1. 对正常人的行为模式有很强的判断力和控制力。(想想杀手们和变态偶像吧)
2. 思考超乎日常需要的问题。(无法乐观,外部的一切都是困扰,必须拿到内部来思考——就好像片中遭遇暴力时那种夸张的图像表现)
警察向老哥提起,你有精神分裂,你13岁就因此被关押。
老哥说,你看,我没有精神问题,我只是有特殊的能力(我不是病人,我天生就有自己的思考方式)。
一代人和社会用不成熟的逻辑和教育来对待下一代人,当下一代成长起来之后,这一切都会反噬到上一代人和所有其他人的身上。
在现实里,大到连环杀手,小到对男女朋友夺命连环call的奇葩……
可悲的是全片唯一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两人,老头和老哥。本身也是受害者。
所以,你在哪里呢?受害者
看过豆瓣上不少评论,认为只是几个孩子斗不过公园里遇到的俩歹徒而引发的一系列荒谬的故事。好吧,我只是想说,你连这个关键的情节都没看懂!那两个歹徒不过是引发事故的前奏而已,关键是主办人梅拉尼一直都在利用五个神童以及主角法拉,或者说是对法拉的报复吧,之间恩怨种种,五个孩子对法拉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解),妻子对法拉的不理解,还有更大的背景下,世界上普通人对这些不同寻常的孩子的不理解造成了这些特殊人群寂寞无助的心态,再遭受一系列的伤害后终于决定来了报复社会的举措——用核弹摧毁世界。
最后的情节又有点狗血了,主角法拉用生命以及宽容改变了几个孩子愤世嫉俗的心态(说是仇恨的心态都不为过)。就如当初夏尔对法拉的那样:“夏尔教会了我控制愤怒,我也想教会你们做一样的事情。”
《神童》影评(四):father in the hole
很久很久以前,时光网推出了一期名叫“11年最值得期待的动画片”的专题,这部《神童》就位列其中。
资源才刚出来,就很是欣喜的把它下好了。结果谁知道这片子会让人看得那么郁闷,只想说,只顾着炫技玩儿视觉,不好好讲故事的电影,那就是废渣。
说实话,影片刚开始,我的确被它独特的画面风格给吸引嘞个去了,简约清爽的CG场景设计,漂亮的镜头调度,慢镜的使用以及流畅的剪辑。几乎所有画面都充斥着节奏紧凑的动作戏和畅快淋漓的运动感,非常出彩。特别是在主人公脑海中出现的那些幻想场面:恶人化身成怪物、第一人称的坠楼视角...等等这些,可以说都能带给观众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只可惜视觉上的冲击,没能促进大伙肾上腺素的分泌。因为这不是一部变形金刚那样的允许让脑子放假的特效爆米花,这只是一部动画。如果一部动画没有喜剧,没有温情,没有童真,亦没有《与巴什尔跳华尔兹》那样的写实故事,而仅仅只是用一些概念新颖的特效场面来讨好观众的话,这注定是失败的。除非你说它只是一款动作类游戏的CG开场动画倒还可以,因为那是只强调设计感的活计。正因为如此,一个好的故事是经不起设计的。
“救救变种人”的内容加上“珍爱他人帮助他人”的主题。怎么看怎么像《X战警》,更确切地说,像极了查尔斯博士的思想。所以你会产生一个疑问:那万磁王呢?假如《X战警》没有万磁王这样的人物存在,那要如何凸显影片主题?如何展现戏剧冲突?《神童》里的神童们究竟和那些正常人有何矛盾,让他们产生了用核弹摧毁世界的念头?难道就是父母把他们关在家里,让他们闷得慌?还是公园里偶遇流氓?情况是这样的:
男主角金波的初衷,是把那些有童年阴影的超能力人群集合在一起,目的是为了教他们如何控制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像正常人那样在社会中生活。但金波想要达成自己的目标还需要基金会的支持。所以为了有足够的资金,他举办了《美国天才》。其实他第一步就走错了,金波忽视了整个社会体系对自己的控制,他从一开始就失去了主动权。这导致神童们像棋子一样任人摆布时,他却帮不上忙。现在我们会觉得,这些孩子受到了严重的伤害,用他们来充当万磁王是可行的。但真是这样吗?我们错了。
其实问题不是出在“万磁王”上,而是出在了“查尔斯博士”上!也就是金波同志!要说当年查尔斯是用自己的能力和信念救了那些贪婪的正常人的命(详见《X战警:第一战》),是靠自己的骨气办起了变种人学校,他尊重人类,但也坚决反对受人类利用,变种人就是变种人,变种人是自强独立的。再看看金波,这小子已经融入正常人的生活了,上了社会体系的贼船。但他却有这么个远大的梦想,这完全就是力不从心的典型。他是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最后只好舍去一条命来收拾自己扔下的烂摊子。
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了呢?应该说还没有。年轻人在不成熟的慌乱情绪中,决定毁灭地球。也是在看到金波死去时的内疚情绪中终止了这一切。他们收获了什么?得到了什么?以后怎样使用自己的超能力?没人会告诉他们,一群孩子将独自面对这样的社会。乱半天没乱出个名堂,社会依旧黑暗,这便是全片的最大败笔。(开放式结局,神童们准备去营救更多的孩子,然后呢?额(⊙o⊙)…除非他们化身成暗夜里的超级英雄,惩恶扬善。)
开始还觉得金波有变身蜘蛛侠的潜质,可他的克制反倒成了他的懦弱,核弹都快落地了,他看都不看一眼,还在他的宝贝弟子面前你侬我侬的,这也叫好人?额.......如果他妻子肚子里的小孩挂了呢?他会怎样?我是真想看看...
再说点儿别的。人物设计得太难看了,特别是那个胖子和他那副找抽的表情。还有那场集体性高潮的戏,真看得人目瞪口呆啊!另外,14岁小妞丽莎和金波的那段感情真是太无奈了,明明可以看到金波眼睛里浓浓的爱意啊...唉...
:说到《神童》和《X战警》的联系,还有一个地方,神童们都是心灵感应和思想控制型的4级变种人,他们不但用超能力控制活人自杀,控制尸体走路,还可以控制尸体打人。可厉害哩,但为什么最后金波会死?还是被一颗子弹那么不惊艳的射死?那句话在这里就很受用了:因为没有万磁王!
看完这部片子,我想起这个故事。
发现了力量,滥用了力量,控制了力量!
以下的故事是分享的:
在美国一个学习迟缓儿童学校的募款餐会上,在场的所有人永远忘不了其中一个学生的父亲所说的话。 在推崇学校和教职员的付出和贡献后,这个家长问了一个问题:「照理说在无外力干扰下,上帝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完美的。但我的儿子,西恩,他无法像别的孩子一样的学习,他无法像别的孩子一样的理解事物。在我孩子身上,公平何在?」
所有听众都哑口无言。
这个父亲继续说:“我相信当像西恩这样有身体及心智残缺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一个展现人类真实本性的机会。而这一次体现在别人如何对待这个孩子。” 接着,他说了下面这个故事:
西恩和我走过一个公园,里面有些西恩所认识的男孩正在玩棒球。西恩问我:「你想他们会让我一起玩吗?」 我知道大部份的孩子不会想要有西恩这样的孩子在自己的队上,但身为一个父亲我同时也知道,若他们能让我儿子参加,这会让他得到他所迫切需要的归属感并建立起自己虽然是残障仍能被接受的信心。
我走近一个男童(不抱太大希望的)问他西恩可否参加,他看看周围的队友,然后说:「我们输了6分而现在正在第8局上,我想他可以参加我们的队,我们会在第9局(最后一局)设法让他上场打击。」
西恩带着满脸的喜悦,困难地走向他的球队的休息区,穿上该队的球衣,我悄悄的滴下眼泪而心中有满满的温暖。而那些男孩也看出了我对于儿子被接纳的喜悦。
在8局下,西恩的队有追了上来,但仍然还输3分。第9局上半场,西恩戴上手套防守右外野,虽然没有球往他的位置飞来,但能在场上他已经很高兴了,我从看台上向他挥手他笑的合不拢嘴。
在9局下,西恩的球队又得分了。而此时二出局满垒的状况,下一棒是球队逆转的机会,而西恩正是被排在这一棒。在这个重要关头,他们会让西恩上场打击而放弃赢球的机会吗?
让人惊奇的是他们真的把球棒交给了西恩,大家都知道西恩根本不可能打到球,因为他甚至不知道怎么握球棒,更别谈碰到球了。
然而当西恩踏上打击位置,投手已经明白对手为了西恩生命中重要的这一刻,放下赢球的机会,所以他往前走了几步投了一个很软的球给西恩,让他至少能碰一下。第一球投出来,西恩笨拙的挥棒落空。
投手又再往前走了几步投出一个软软的球给西恩。 当球飞过来西恩挥棒打出一个慢速的滚地球,直直的滚向投手。球赛眼看就要结束。
投手捡起这软软的滚地球,他可以轻易的把球传给一垒手让西恩出局而结束这场球赛。然而投手把球高高的传往一垒手的头顶上方通过,让他所有的队友都接不到。
每个站在看台上的人不管是那一队的都开始喊着:「西恩,跑到一垒!跑到一垒!跑到一垒!」
西恩这辈子从来没有跑这么远过,但他还是努力跑到了一垒。他踩上垒包眼睛张的很大而且很惊喜。
每个人都喊着说:「西恩,跑向二垒,跑向二垒!」刚喘过气,西恩蹒跚的跑向二垒,很辛苦的往垒包跑。
这时,就在西恩往二垒跑时,右外野手拿到了球,这个全队最矮的小子第一次有了成为队上英雄的机会了。
他大可把球传向二垒,但这个全队最矮的小子了解投手的心意,所以他也把球故意高高传过三垒手的头顶过去。当前面的跑者往本垒跑时,西恩跌跌撞撞的往三垒跑。
大家都大喊着:「西恩,跑下去,跑下去。」
西恩能到达三垒,是因为对方的游击手跑来帮忙将他带往三垒的方向,而且喊着「跑到三垒,西恩,跑到三垒。」
当西恩抵达三垒,双方的选手和所有的观众都站起来,高喊着:「西恩,全垒打!全垒打!」
西恩跑回本垒踩上垒包时,大家为西恩大声喝采就如他打了一个大满贯并为全队赢的比赛的英雄般。
「那一天」,那个父亲两颊泪流满面轻柔的说,「两队的男孩子把真爱和人性的光辉带进了这个世界。」
西恩没能活到另一个夏天,他在那年的冬天过逝,但他从没忘记他曾经是个英雄,而且让我那们高兴,以及他回家时看着妈妈流着泪拥着她的小英雄的那一天!
附注:我们不假思索的把数以千计的笑话传来传去,但当我们遇到要传送有关生命的选择的讯息时,我们反而感到犹豫了。粗俗、野蛮和经常是有点淫秽的东西每天在网络上无限制的传播着,反而高尚的事情的讨论,却在学校里及办公室里被压抑着。
如果你在思考着把这故事分享出去,相信我们可以让世界变的不一样。很多人与人之间微不足道的互动都是一个选择的机会。到底我们是把爱和人性的光辉传递下去,或者放弃这些机会使得这世界一点点的更冷漠。有一个智者说过;要评价一个社会就要看这个社会如何去对待他们之中最不幸的人。愿上帝的爱祝福你!
真实的信仰是视人性为真实,虚假的信仰是视人性为虚幻。
错误的敬虔是只要平安不要真理,或是只要真理不要爱心。--帕斯卡
《神童》影评(六):对抗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电影评分这样低,我是非常喜欢的,故事情节非常严密,尤其是他们设计进入白宫毁灭世界的计划非常有可行性,动画也很另类华丽,想象力非常好,像用死人作战,Jimbo的想象世界等,镜头的运用摆脱了真人电影的限制非常不错啊,是2011我看过的动画中最好的。
============
我认为这个电影的主题就是对抗——少年们同成人世界的对抗,个人的正义与集体的罪恶的对抗,新人类与旧人类的对抗。
这让我想到了X-Men,新人类开始崛起旧世界濒临崩溃,虽然只有6个超人类,却也分裂成两派——鹰派与鸽派,鸽派就是这个Jimbo,他已经完全放弃了自己的超能力安心做一个普通人类,也学会了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对罪恶妥协,鹰派就是这5个少年。但与X-Men不同的是加入了与成人世界的对抗,这6个新人类都是在成年人的伤害和利用中度过,在家时被自己的父母嫌弃,离开家却又马上成为公司的赚钱工具,5少年之一的Lisa被强暴都不能得到司法的保护,难怪他们会抱怨“大人们都是纳粹,只会利用我们”,进而计划发动核战争,即使后来成为鸽派的Jimbo更是少年时第一个提出了新人类们联合起来消灭旧世界的伟大构思。
可惜Jimbo长大了,妥协了,终于成了自己在少年时代所痛恨的成年人,虽然他最后在劝说孩子们时放弃时说“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但在我看来他不只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他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本能,他是新人类,他有超能力,为什么却要乖乖得忍受被人误解伤害投进精神病院被老婆说你看心理医生去吧?这就好比教一只老虎拔掉自己的齿与爪,只为了得到人类赏的一口饭。难道老虎不会自己找食么?难道一定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么?
Jimbo已经放弃了少年时的梦想,放弃了自己的超能力,放弃了与世界的对抗,任凭自己苦心找到的同类们沦为工具,即使Lisa被强暴时他都不愿意使用自己的超能力,即使自己被暴欧只是抱着脑袋,即使少年们开启了核弹他也无动于衷,他后来违背自己的誓言再次使用超能力——也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确实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可是他也根本不在乎老婆孩子以外的所有人的死活,这种“妥协”又有什么意义?这种“妥协”可以称之为伟大么?
在这个电影设置里,世界是肮脏的,人类是愚蠢贪婪的,起码也是平庸的,而他们最恶劣的缺点就是“欺软怕硬”,这些在成人世界中苟且度日的家伙们只能在对少年们施展自己的暴力和手段时找到自己的优越感,即使人类中唯一的正面角色Anne也喜欢强迫孩子们,但一旦这些少年们展示了超人的力量,他们就立刻吓得发抖只知道跪地求饶。爱因斯坦曾经写过“与那些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相比,普通大众的智力水平和道德水平要低得多”,当代“爱因斯坦”霍金则不止一次表示人类以这样的方式生活只能走向自我毁灭,不知道当这些真正的“智者”们在噩梦中苏醒时是否有过“干掉这些愚蠢的低等生物”的想法,可惜这些智者们虽然智慧超群却无搏鸡之力,但是,如果有一天,智力如同超级电脑又有九牛二虎之力的超级新人类出现,旧人类将何去何从?
规则是由某些人制定的,其运行的动力来自利益,规则保护某些人也在约束某些人,我们可以称之为“部分人的暴政”。如果,有一天,规则不能保护你呢?如果规则保护了向你施暴的人呢?如果规则只约束你不能约束别人呢?你可以践踏规则吗?你可以修改规则吗?……我的观点是——如果规则不能保护我,那规则就不能约束我。如果要践踏旧规则和制定新规则,需要力量和智慧,新人类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幸好5少年没有像Jimbo一样“妥协”,他们成了温和的务实主义者——与旧人类共存,但也对威胁新人类的暴徒毫不手软。
很好!
===============
有人有意见,认为这几个“倒霉孩子”受了虐待就要报复全人类实在好笑——这种看法实在太奇怪了。
第一,这是电影的设定,这个电影中出现的大人们就是如此,六个超人类的父母没有一个善待自己的孩子只是巧合吗?警察只顾升官,没有正义,精神病院虐待患者,公司只顾赚钱,即使是将Jimbo救出精神病院的教授却被他的亲生女儿痛恨。Anne也不过如此而已
第二,在本电影中,新人类相当于新的物种,他们未必必须遵守人类的准则行事,人类的准则既然不能保护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约束他们?他们会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
第三,即使是低等生物也有生存权,也就是妥协,妥协来自制衡,制衡来自力量。
什么是力量?我想这包括三个要素:你有力量,别人知道你有力量,最后,别人知道你会使用力量。这三个因素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有人持刀抢劫,你把钱交出去,算是妥协么?当然不是!如果他有刀,你却有棍子,双方为了避免伤害,各退一步,这才叫妥协。人类对待其他生物就是妥协,虽然人类可以将老虎狮子全部杀光,把树全部砍光,但是世界上还有个叫规律的东西在发挥作用,人类真敢这么干一定会倒霉,所以人类才约束自己。ZF与个人的关系也是在不断的互动中求得妥协的。
电影中,成年Jimbo对人类的态度我认为不是真正的妥协,因为除了没有人相信他之外,暴力机构还准备了警察精神病院警棍和子弹,他自身有力量,但是别人不知道,当然没有用。所以,Jimbo只是软弱,不是妥协。
尤为痛恨的是,他否定自己的存在,他的力量与生俱来,否定自己的能力就是下定自己的存在,他的行为就是在告诉所有人“新人类是可耻的,肮脏的,低等的生物”。这让我想到X-Men中的口号“我变异,我自豪”,自己肯定了自己之后才能求得别人的肯定。
最后,毕竟是科幻电影,往现实引申一下可以,但用不着过度引申,如果一定要联想到现实中,我能想到的就是:善待弱者!
《神童》影评(七):创意好,故事俗
首先看封面,玻璃四飞,物品崩散,表示它是一部包含不错特效的片子,同时还比较酷,就下载了
电影是动画片,直接多边形的建模,像电子游戏的画面,创新的第一处地方是每当孩子们遭到虐待时,使用的是非常酷的游戏视角,施虐者化身成巨人,击打在地上时,棱柱四散,看上去很酷,这个和扎克斯奈德的《杀客同萌》/<Sucker Punch>一样
电影也大量使用了慢镜头,到最后“大战”时,更是看得人热血沸腾,只是因为剧情原因,主角一直没有使出他的真正能力,所以战斗场面一直都比较局限,打一下,停一下
而故事,则是普普通通,对现代社会家长虐待儿童的行为进行了探讨而已,比较多大道理,当然道理都是知道的,可能一部分人看了会有所感触,我就没什么感觉了,另外觉得主角的老婆很欠抽,信外人也不信自己老公
《神童》影评(八):生命的原罪
单看海报,我原以为就是一般的那种能制造力场之类超能力。也是最近没什么可看的了,打开来看。甫一开头,细瘦的少年,一个人,华丽丽地模拟着一个庞大的轨道系统,还没来得及赞叹一声,现实情节就冷冷地覆了上来。粗暴的母亲,挥舞着皮带的父亲,前一秒还自信满满的少年,瞬时变为了幼小的孩子,除了在惊恐中本能地保护着自己,无力地哀求着父亲,再也不复有其它逃生的可能。
于是,被这张力牵引住,继续看下去,寻找,相聚,比赛,意外,复仇,组织对抗……寒意刺骨……过去再一次地被掀开,悲剧被另外的孩子重演,原本温情脉脉的人生被硬生生地砸碎成齑,只因一个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若干年前,吉里安选择了金,若干年后,金选择了妻子。我责怪金的大意导致悲剧的发生,但却认可他对于妻子的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如果没有安娜,他还会继续迷失下去。但吉里安给了他父爱,安娜给了他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正是这两者强有力的支撑,让一个自生下起就背负着沉重宿命的孩子,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生活一段时间。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庸常的生活埋没了金。但我却以为,正是这样的生活,成全了金。金所拥有的是什么样的超能力?不是力敌千钧刀枪不入,不是千里眼顺风耳,不是瞬间挪移水火风雷在手,是控制他人行为的能力——远比死神,比隐形人更强大。正如吉尔质问金的:为了养育这样的孩子,你们真的准备好了吗?因为天赋,他们不得不默默承受着比常人沉重得多的痛苦和孤独,甚至连自己的家人都必须隐瞒。超能力之所以可怕,在于它挑战现有的评价体系,而金所拥有的这项能力,却直接在挑战道德和生命的意义。既然如此,为这个还没有出世的孩子,你做过什么准备没有?
如果过去不被揭开,如果自身黑暗的宿命不被提起,金也许会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但,孩子们的招唤,让同样迷失于痛苦憎恶,犹如过去的自己的孩子们感受到生命的爱与温暖,让他们真正拥有承担生命中的责任的能力,更是他不能逃避的责任,拟或说是,宿命。无论金,吉里安,孩子们,说白了,都不过是背负着被诅咒的命运,仓皇求生的可怜人罢了。然而,谁又不是呢?生命的原痛,谁没体会过?
很佩服这部片子的深度和效果处理。意念复仇的那段,精准,快速,绝妙,把四个孩子的超能力渲染得淋漓尽致,让人叫绝。
给四颗星,毕竟,无论如何,生命需要温暖才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