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媾》是一部由郭伟伦执导,唐璐 / 方静 / 吴健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泉下长眠梦不成,一生余得许多情。魂随月下丹青引,人在风前叹息声。”——汤显祖《牡丹亭·幽媾》
说实在话,名字很吸引人,“幽媾”,一段关于阴间女鬼和凡间男子的爱情故事。作为表现中国乡土封建民俗的一部电影,香港青年导演郭伟伦的这部片子在国际上大受瞩目。我是怀着期待之心看的,却不可避免地迎来了失望。也许导演想要表述的东西太多,却又不知道如何去认知那种纯粹的乡土文化,如果电影中存在的话,那也只是他自己想象的吧。
电影似乎是一场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一个是很多年前为了免于被强人污辱而跳崖自杀的闺女的鬼魂,一个就是想同时拥有两个男人的青花。电影情节设置青花是个童养媳,自小就被卖给了“妹妹”家,长大后也就很自然地和“妹妹”(男人)结婚。婚礼后却是三人洞房。还有一个是春生。这是一场关于清白的对话,可是全剧中所确立的主题却变成一场没有主题语无伦次的战争。女鬼化身为嫣嫣,一个靠色诱诈骗和在昏暗的洗头房里帮客人按摩的洗发妹;她不停得诱惑着青花爱着的两个男人,从让“妹妹”离家出走到县城,到和逃离家乡的青花春生偶遇,之后的一出出占有和争夺的闹剧,又把主题变成了男人与女人感情的背叛和坚持。导演似乎又想告诉观众在感情上,男人总是会背叛的,会变心的。我倒,我真想和导演说:“喂,你跑题了。”
闺女是为了坚守清白,而幻化后的嫣嫣却视清白如粪土,难道就是因为青花的三人爱情而发生这么一场战斗吗?导演觉得这样可能说不过去,于是安排了一个盗墓者的冥婚。原来是由于春生和青花挖了她的坟墓,让她和村长死去的亲属成“幽媾”,鬼魂说,你们打扰了我的清净,让我不能保持清白,所以我要让你们不能安宁。也对,可是这样电影就很难解释前因后果了。因为在春生和青花掘墓之前,鬼魂就已经开始对“妹妹”开始了诱惑了。我糊涂了,理由都是理由,却又不是理由。
至于电影中表现的“三人爱情”确实是非常大胆的一个创意,也许在中国的民间中确实存在。可是这样的主题哪怕在贝托鲁奇这些大师手下也是表示激进的生活态度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封建的农村,在一个自小接受童养媳教育的女子身上发生,真得还是让我不得不佩服导演超群不凡的想象力。也许导演更尊重女性,崇尚女权吧。
电影中的女人始终是占据主要位置的,男人只是一个配角,连其中的一个男人的名字也叫“妹妹”,也许更是一层隐语吧。收钱是青花,出主意是青花,最后让两个大男人停下手中的活,独自砸棺材的也是青花;至于在县城的关于两个男人的争夺战,那更是两个女人之间的角力,就差赤膊相见,男人们倒在旁边扭捏做态,静观虎斗。我这里其实没有丝毫诋毁女权主义的意思,我本人也是相当尊重女同志的。就像我在看《忧郁的星期天》对ILONA的赞美,看《戏梦巴黎》对伊莎贝拉的慨叹,却没有丝毫的不尊重一样。可是导演把这样的故事安排在封闭的中国西北部的某个小村庄里,我就觉得不可思议和匪夷所思了。
导演最后让鬼魂拆散了这个三人组合,然后安排闺女站在自己坟前,呼应了电影开始时的场景,并且用她的自语做了结束:“我一直都很羡慕你,可是现在……你要与哀伤一起生存下去,而我只可一直都生活在死亡里……”
我倒,我晕,我吐……看到这里,我还真想跳下电影里这座不高的小土坡,最多是腿疼几天,比看这个电影好受多了。唉,奉劝香港的小资导演们,想出名别学张谋子啊。张谋子撒酒里的尿飘香万里呢,你在那方田地里放个屁也该留臭好长时间的啊!!
《幽媾》观后感(二):糟蹋被糟蹋
给打分低的片子写点东西好像还是第一次。
请允许我先吼一句:简直是莫名其妙!从导演到演员都是莫名其妙!明明可以拍的很好的片子!怎么就被你们搞成这个样子了!
当然,以上不是一句,已经变成四句了,下面进入正题。
我坚信导演是想表达很多意思的,比如因果循环,比如三个人的感情,比如男人的感情到底建立在什么之上,但是让我不得不说的就是这个剧情实在是单薄的可以。
1.人物
那个叫做妹妹的男人,脑子肯定是有问题的,不仅仅是年龄小而已。看完了我依然怀疑,青花虽然说是做了他们两个的媳妇,但是主导必然是春生,妹妹懂什么啊,他连解释为什么来县城都只用一个“羊”字来概括,这不是头脑有问题就是太过深邃,而后者是显然不可能的。
春生是个正常的而且聪明的男人,他早就想过要离开小乡村,他喜欢漂亮的青花,也禁不住妖娆的嫣嫣勾引。他的死并不是因为闺女恨他掘开了坟,反而应该是由于闺女对他不讨厌,所以赐给他死亡的解脱,另外一个层面来讲,春生和嫣嫣有了一腿,闺女拉他到阴间做伴也未尝不可的。
青花,个人认为她喜欢的是春生,至于妹妹,从青花常常存在的训斥口吻以及“乖”等语句,可以看出他就是个弟弟般的存在。青花自小是妹妹家的童养媳,与一个智商不高的小男孩朝夕相处,激发出的感情是亲情和责任比爱情的可能性要大很多。青花不聪明,且不说人是不是斗得过鬼,她在处理事情上女王式的命令口吻完全是建立在两个男人对自己的宠爱之上的。在最开始,青花只是粗暴的赶嫣嫣走,并不讲述任何理由,她知道,观众知道,但两个男人很莫名其妙,这种不由分说的泼妇式处理方式是很多女性的弊病,一旦碰上一个脾气暴躁感情不深厚的男人,这种方法只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后来貌似春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可能是青花还是讲了吧,但是他们两个并没有打算告诉妹妹,到这里,三个人的感情深浅已经一目了然,俨然是一对小夫妻带着一个小孩子的局势。好在妹妹头脑简单,对青花有着近乎偏执的执着,到了最后没有青花在,话都不肯和别人讲。
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的片子清晰度太低,我实在是有点质疑演员的演技,表情动作语言几乎没什么到位的,女主尤其平淡,春生还可以,妹妹如果真的是智商不够的话,那也没什么好评价的,闺女or嫣嫣尚可,总而言之,矮子里面挑大个,那就是春生了。
2.剧情
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是闺女的自白,然后突然切到青花和妹妹的婚礼,妹妹当时的脸色真的是叫一个惨淡啊,在他眨眼之前我始终以为这就是冥婚的现场。突然他眨了一下眼睛,还把我吓一跳,还在心里寻思,这么大的BUG出现导演还要不要混了啊。
洞房夜的时候妹妹娘其实就已经怀疑春生了,哇靠,3P的日子啊。西北的农村是愚昧也好开放也好,有到那个程度么?看起来妹妹的爹娘也是挺正常的人物,春生也挺聪明,这种事情真的可以发生么?按青花的说法,他们三个早就3P过了,哪里有那种场所供他们使用呢?
二狗子大半夜去找春生这件事很是奇怪,找就找了,非要挑人家睡着的时候凑在脸旁边点烟,这是刻意为之的恐怖气氛么?要说恐怖气氛,妹妹娘唱歌的时候倒是很恐怖,镜头不动,人也不动,就那么一直哀哀怨怨地唱着。可是娘要表达的意思是青花不要和春生苟合吧,怎么就唱起来闺女了呢,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青花的女王范从娘要给她毒药以后开始爆发,逃跑、盗墓、斗小三。可是就像我前面说的,她真是笨的可以,明知斗不过又不肯跑,还以为世界是围着她而转动,最后还天真的以为一包毒药分给三个人吃三个人都会死,就可以永远维持现状。
鬼是不是可以不讲逻辑不讲道理?就因为嫉妒青花的一切就要做到这个地步,连最无辜的妹妹最后也落得孤身一人。可是换个角度,人不是把这个招数用的最炉火纯青?为了一己私欲,就因为你得到了我得不到的东西,我就要整得你死去活来,鬼也是人变的,只是在人之上又多了几分怨气罢了。
3.内在
就像我最开始说的,我认为导演想戳破的最表层的东西是冥婚习俗的荒谬,然后是男人的感情到底可不可靠。其实我所看到的很多内在的东西都在前面的分析里面一点点的说出来了,越想抓住的越是抓不住吧,美貌也好、感情也好、幸福也好,都不是能长久存在的,没什么东西是稳固到纹丝不动的,唯有死亡是永恒的,如果排除轮回的存在的话。
寂寞是个可怕的东西,一颗怕寂寞的心会导致3P,会导致嫉恨,会导致出轨,会导致强烈的控制欲,会导致以一无所有收场。
这么一个片子,拍成这样真是可惜了。
《幽媾》观后感(三):青色鬼怨---幽媾
美丽的红袄传出微微叹息,清清白白地死去,于是
这个地方便有了名字:闺女坟。
祥的味道。
在这些地点的光。
寻找--我看到的就是这个,青花和所爱的两个男人:
春生和妹妹,还有人鬼难分的嫣嫣或是闺女,他们
都是被世界开着玩笑的人,总在希望的开始点就发
就在镜头颠簸在拖拉机后,一堆堆匍匐在泥路上面
部电影的鬼涩品质保持到了最后。
《幽媾》观后感(四):永远在一起
幽媾——幽,鬼也。媾男女交合。
我看完了。
我薄命,但我不信命。我憎恨世上的男人,很多年前,我被迫在这里跳下去的时候,我记得我是笑的,之后,我一直埋在这里,而且这村的人,为这里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闺女坟。
这个村子有一种奇怪的想法,觉得人死以后,仍会寂寞。所以会为没有娶过媳妇的亲人在阴间找个伴,使他们不会成为孤魂。其实这不过是一种买卖。
——《幽媾》闺女的旁白。
电影前面是大段的独白,闺女的独白,还有青花的独白。青花说:被买过门的时候,我只有8岁,那时候,我的丈夫——妹妹,才不过4岁。世界上,妹妹唯一喜欢的人,就是我和春生。春生是个孤儿,他没有家。从小我就喜欢他,他也喜欢我和妹妹。
青花:我不懂什么叫清白。我不像你只要什么清清白白,我要的是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死也要死在一起。
青花,我们什么时候回家啊。
闺女说:知道吗?青花。我一直都很羡慕你,可是现在,你已经不能再像普通女孩一样,你要与哀伤一起生存下去。而我只能一直都活在死亡里。
妹妹的娘曾经给青花的那包毒药,后来青花化在3个人的酒里,说喝吧,喝完我们就永远在一起了。
永远在一起。多感人的话。
我只是想和最爱的人在一起。和最喜欢的人在一起。
活着或者死去。
如花想和十二少在一起所以吞食鸦片,最终情郎贪生怕死,她独赴黄泉五十年——
灵瞳想和程翟在一起挖掉了身为妖的眼,得来的是魂飞魄散。
——
男人给承诺的时候说,我们要永远在一起。
诱惑的毒泛着迷人的芳香,喝下去我们只怕会痛的骨头架子错位——生不如死。
可错了又能如何~
付出了那么多了,我们会永远在一起。
信我者——得永生!
永生永世的痛。
《幽媾》观后感(五):幽媾
不晓得什么时候写地了。
三个人之间,是否可以共存纯真的爱情?两个男人之间可以如兄弟一般相爱,源自于他们共同深爱一个女子。这个,在现代的意识中,可能存在吗?
命运的偶然性,经常打破一些我们相当然以为存在的牢靠关系。事实上,我们自身的弱点从没有被克服过。所以不能说成是偶然的命运在作耸,而是我们心底暗处的影子在让我们不自觉地去破坏最初的牢靠。而这种破坏,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着。
《幽媾。》是香港导演郭伦伟2003年拍摄的第二部剧情长片。我买到它的DVD后,几个朋友抢先一步看了。完后他们说影片异常诡异和恐怖,并劝我说不要一个人在深夜里面看。
我口头上答应了他们,可是事实上还是在一个深夜将它看了。我的感觉是影片并没有多少恐怖和诡异的地方,如果硬要说有的话,也只能说是瞬间的诡异画面,它们时不时地在电影里显露一下,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
很简单的故事:一个因为土匪的追杀而被迫跳崖的女人成了一名恨尽世间所有男人的女鬼,她不再相信什么真爱。可是就在她坟墓附近的一个村子里,就有三个真心相爱的身体。(在这里之所以说是身体,是因为他们的灵魂没有得到最后的考验。)女人春花和男人妹妹与春生。(妹妹是个男子,在我的理解里面偏远的农村有把男孩子的名字取作女孩子名字的风俗,以便能将其顺利养大成人,因为在有些人的观念里面,女子要比男子好养活。不过,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测。)女鬼因为看到春花同时被两个男人真心爱着而心生妒忌,她要打破这种最初的牢靠。后来,她化作了一个现代的风尘女子,短暂地占据了春生的身体,并使异常单纯的妹妹也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依恋而达到了目的。影片最后春生在寻找春花的途中毒瘾发作而死,妹妹和春花也在火车站走散,春花遂成为了一个与女鬼一样的孤单灵魂。
实际上,影片并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按照郭伦伟自己的话说,这个作品讲的是一个关于中国农民传统的阴婚故事,立意不过是想把一个比较具荒谬感的故事说清楚。所以目的只是如何做到去讲好一个故事,并且企图在技术层面上建立自己的风格,所以这次在美术、摄影,以至电影语言上都跟自己过去的作品很不同。
影片确实如郭伦伟所描述的,在画面的构图和颜色的处理上都有比较出彩的地方。他的目的也只是将一个有荒谬感的故事说清楚,阅完影片之后,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他做到了这一点。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出,除了故事之外,导演是想表达一种对纯真爱情的怀念或者说成是对现代社会里面是否还可能存在纯真爱情的一种追问。
我一直都很羡慕你。
可是现在。
你要与哀伤一起生存下去。
而我只可一直都活在死亡里。
上面的话是在影片要结束时女鬼站在她自己的坟头说给春花听的。在听到它后的几分钟里我脑海里面一直在想我们这个后工业时代的爱情故事。我在想是否那些女性的孤独和男女之间涓涓的欲望是否永远是时代的主题?而这时代,是不分后工业或者旧石器的。
影片结尾证明导演对纯真爱情的探讨是一场徒劳,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说它就是已经完全消失了的。实际上,在这个时代里仍有许多人在用力或者精疲力竭地坚持纯真的爱情。尽管,这种坚持有时候看起来很可笑和滑稽。
春花,是他们的代表。影片中,她努力不使最初的牢靠关系被女鬼破坏掉。她用心维持着两个同时爱她她也同时爱的男人的清白如初。(说男人清白似乎有点搞笑,但在影片里女鬼和春花的共同意识中,这是牢靠还能否存在的唯一确定存在)影片的最后,她甚至想用死来了却最初三个人生死不离的夙愿。然而,女鬼还是破坏了这种单纯的不能生着在一起那就死在一起的愿望(她使他们三人自杀不成,而仅让春生死去,因为她已经占据过他的身体。同时让春花和妹妹走散)。女鬼的唯一目的是破坏掉春花他们三人的最初牢靠关系,而使春花变成如她一样的孤单灵魂,不再相信任何的男人。
那么是不是说现世的孤独一定要延续到下一世中?是否我们在这一世的存活中,永远不能真正得到爱情?答案,也许是否定的。因为毕竟郭伦伟安置了春花这样一个人物在他的影片中。
我想人之所以要将某个东西奉为一种信念,是因为现实中缺少这种东西。后工业高度发达的社会告诉我们:爱情早化作了一件廉价的可以随需随取的商品。而牢靠的远古爱情关系在现今世界里,至少在被虚拟化了的大都市中是已经缺失或很少存在的单薄个体。所以郭伦伟将他的理想主义爱情信念放在了偏远的乡村。
乡村也许愚昧。但爱情却是真诚与单纯的。可是我们也看到,当爱情漂到城市之后,即便是个很小的城镇,(影片中的城市就是个是个很小的城镇)也不再纯真如初。
其实,爱情是可以经受很多的考验的,即便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中,有些爱情还是可以保真的。只是,在那坚持的过程中,要承受更多的生命重负,因为,我们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越来越庞杂。而就这部影片的最终想象,我们完全可以设想春花去了派出所,看到正在那里埋头画坟头的妹妹,然后两人拥抱着一起回到他们最初的村庄。
《幽媾》观后感(六):第77名:中国影片《幽媾》——影史100部反类型片全盘点
人不人,鬼不鬼
《幽媾》 年代:2003年 / 类型:反恐怖 / 导演:郭伟伦 / 主演:方静、唐璐、吴健、高飞
一句话评价:这是个写实的故事,等你终于在儿女情长、争风吃醋的人堆里发现了鬼影时,故事已经结束了。
关于这部电影的资料很少,目前只知道它曾在香港国际电影节、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影展等N多个电影节上参展。它是香港青年导演郭伟伦来内地拍摄的影片,由于宣传太低调,所以在国内几乎没有任何反响。目前为止它也是郭伟伦名下唯一一部电影。但是,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一定会对它独特的风格印象深刻。
一个冤魂
这部电影诡异的很,从头到尾都给人鬼气森森的感觉。虽然电影里出现的,不过是很普通的农村土炕、县城的街道、小旅馆而已,顶多就是一座坟头,但在深灰色的镜头中,都似乎悠悠的笼罩上了一层阴霾,怎么也化不开,神秘诡谲,令人提心吊胆。
这种氛围是导演为影片“女鬼”这一主角专门营造的。片中,青花的娘无缘无故的唱起了一首《闺女谣》,“闺女,今晚月白水清,用不着心急归来哩。闺女,莫怨我苍天无眼,用不着心急归来,恨妹你华容比月娥,命薄比窦娥,只恨那帮豺匪当道,闺女你劫数难逃。闺女,今晚月白水清,九泉之下无冤魂,保存贞洁上青天,你死得清清白白。”这首老辈子传下来的歌谣里,讲了一个很悲惨的故事:一个闺女路过这个村时,被土匪逼得从山崖上跳了下去。后来她被埋葬在这个村头,那座坟称为“闺女坟”。从那之后,村里就有一些人动了闺女坟的歹念,想要盗尸赚钱。陈二狗就是这样一个想要发财的人,他怂恿张民和春生一起盗墓。最后,他被公安逮捕,因盗墓罪判了三年有期徒刑。
从电影开始到影片结束,都有一个女声画外音在飘乎乎的说着一些难以理解的话。她说在古老封建的乡村,流传着一种冥婚的风俗,那就是有钱的家庭为已死去的未成家男子,寻找女子去进行阴间婚事,这就是“幽媾”。“幽媾”原本是昆曲《牡丹亭》里的一折,当然这部电影跟昆曲一点关系也扯不上。这个飘乎乎的女声,就是来自于这个已经死去的闺女之口。她正是因为被“冥婚”,所以含冤而死。虽然人已死,但怨念不减,而转世成了一个人。这个人说来还挺有意思,就是那个卖皮肉生意的女孩嫣嫣。她老早就表示出她对春花的羡慕,“你有两个都很疼你的男人”,而嫣嫣形单影只,无人关爱,再加上自己的坟被春花和春生给刨了,所以她显然是想要对他们进行报复。嫣嫣极尽自己浑身解数,想要拆散春花和春生这对小情侣。如果春花和春生知道他们的第三者竟然是个女鬼时,估计早就吓晕过去了。
作为观众,其实也应该是在影片最后才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尽管那个阴森森的女声贯穿了全片,偶尔还会有她肉身现世的痕迹,但当恍然大悟时,字幕已经出来了。
三个人
如果不去想那个来搅场子的闺女,整个影片就可以看成是一部婚姻伦理剧。三人行、女强男弱、第三者出轨、争风吃醋,这些情节都不少,着实有点意思。
影片前半部分的场景放在农村,始于春花和妹妹的婚礼。有趣的是,妹妹居然是新郎的名字。这个女性化的名字透露出了他性格上十分柔弱的特点。这大概是源于在农村有一些说法,说是男孩起女孩的名好养活。这个弱不禁风的妹妹显然没法撑起家庭的重任,于是他居然跟他的好朋友春生“共用”一妻。对外妹妹和春花是夫妻,但是只有他们知道他们中间还有一个丈夫,如此和谐共处的画面出现在农村,还真是令人吃惊。
三人行的日子只能是遮遮掩掩的。但春生和春花的“奸情”还是不甚被曝光了,妹妹的爹娘非常生气。妹妹每天恍恍惚惚,不知道脑子里在想点什么,经常玩失踪。有一次走失之后,传来了妹妹出车祸的消息。由于春花是卖过来的儿媳,所以按照当地传统,她要死去“嫁给”妹妹。春花不堪忍受这种待遇,跟着春生私奔了。为了筹钱,他们参与了陈二狗的盗墓生意。这既给他们带来了经济利益,又给他们带来了厄运。
后半部分放到了县城。妹妹并没有死,而是在为一个三陪小姐嫣嫣拉皮条。怎么就那么巧,春生带着春花来到县城之后,在一个小宾馆里,刚好遇到妹妹。春花好像是有了第六感应,她对嫣嫣十分戒备,她觉察到嫣嫣就是闺女,所以尽可能不让她靠近自己。嫣嫣最后果然顺利勾引了春生,这让春花感到十分痛苦。三人行变成了四人行,注定要有人受伤。这下春花玩火玩大了,用佛教术语来说,那就是报应。她想到了死,但是死并不能真正结局问题。在如同天问一样的疑惑中,尘埃没有落地,反而是挥散在了雾气蒙蒙中。
由于是香港导演的作品,所以在他的镜头下,原本山西的农村和城镇也感觉变了味儿,本土气息被鬼气打乱了。就像是前几年TVB来内地拍的电视剧《火舞黄沙》,好好的香港明星,非得到黄土高原上去演陕北农民,显然那效果根本不对路,看上去特别奇怪。如果要说技巧方面的特点,那就是在后半部分县城那段里,隐约感觉到贾樟柯电影的纪实感,但这却又与影片诡谲的灵异风相悖。可见,香港导演在内地难免会遇上水土不服的囧境。
反类型指数:
★★★
适宜人群:
文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