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景在望》是一部由弗兰克·克拉斯执导,凯文·詹姆斯 / 萨尔玛·海耶克 / 亨利·温克勒主演的一部喜剧 / 动作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景在望》观后感(一):你是我的英雄
不记得是哪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这样的话,大概意思是,想要让一个人发生改变,先让他成为一个好人。而如果他本来就是好人,那么改变的可能性自然更大。影片《好景在望》中的男主角,一个叫做斯科特·沃斯的42岁的生物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他在一间破败的学校里教书,学生不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生,而他也习惯了生活的索然无味。他拿到过年度优秀教师称号,不过是在十年之前。他会早上睡过头然后彪摩托车到学校爬窗进教室,他会在下班后去当志愿者,总之,他应该是个好人,至少是个好人胚子。
然后,导演安排,事情要发生转变——他所在的学校的校长要缩减开支,决定要砍掉音乐课,而音乐老师的老婆刚好怀孕了。于是,他爱心大爆发,决定为音乐老师募集资金好让校长不砍掉音乐课。他去给美国的新移民上课,发现课时费太少了。他认识了想要请他课后开小灶的前格斗士现在的综合格斗教练,于是他发现参加综合格斗比赛是一个来钱快的方法。剧情的发展越来越有趣,你会发现美国人那么爱看综合格斗不是没有原因的,不到最后一秒胜利都不一定紧紧握着那个一直处于攻击状态的选手上。而男主角的逆袭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他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他一边练习格斗技术,一边开始认真教学生,而学生也因为他态度的转变开始变得喜欢学习。所有的一切都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学生认为他是英雄,音乐老师对他说“你是我的英雄”,就连之前一直拒绝他的校医也开始和他拍拖。
看完这部电影,我开始问自己,我已经有多久没有为了一个纯粹的目标而奋斗了?你呢?你有多久没为了一个纯粹的目标例如帮助别人渡过难关而努力了?你还记得帮助别人时那种充满正能量的过程吗?
《好景在望》观后感(二):小人物的《好景在望》
在那里,你可以去努力,去发现,去创造,去宣泄;你设想的逐渐呈现出来,你的价值被逐渐认可,你的对手逐渐尊重了你。
那就是美国-----哪怕失去了绿卡,可以再去考一次!
ok!忘记上面那段赞美大洋彼岸美帝的话,其实都是说谎,我们只是在看电影而已!
小人物的励志喜剧影片,美国这样的电影不少,看个电影还图什么呢,在2013初,这个冬季可以让我们躲在屋里,一段周末捧腹大笑的好时光,我实在是太爱小人物们这种屌丝的英雄情结了。
本片是由弗兰克·克拉斯导演,凯文·詹姆斯编剧的影片,片中主演也是由凯文·詹姆斯及萨尔玛·海耶克、亨利·温克等人联袂,真的是自编自导的电影呀。
在这部喜剧《好景在望》中,凯文·詹姆斯扮演了一个叫做斯科特·沃斯的42岁的生物老师,他在一间破败的学校里教书,生活索然无味。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却萌生了要为学校的几乎已经停摆的音乐计划筹款的想法。为了搞到钱,他不得不在业余时间去打MMA的比赛。很多人都认为沃斯疯掉了,尤其是学校的护士贝拉。可是沃斯却知道自己没有疯,因为他从这些事情中得到了不一样生活体验的故事。
好了,励志喜剧片,就介绍到这里,有点好看,也很搞笑。让您周末白痴一把!
同时期盼2013年投资世界中小人物的4000点也是“好景在望”吧!
GO!
《好景在望》观后感(三):好运总是拍在电影里
于是,这部电影就这样无意的被我小阅了一下。
会稍稍有点遗憾没在电影院看这部片子。它还是值得花几十块去电影院观看的。
整体还是一部美式固有的喜剧励志类电影模式。一个浑浑噩噩混日子的生物老师成长为一个不断再现奇迹的兼职搏击手。当然,老师身边少不了他搞笑的学生,以及另一群风雨同舟的老师。
不能否认这个生物老师在搏击道路上的努力。
大概……我是不喜欢奇迹的人。
电影里每个角色似乎身边都有贵人相助。教音乐老头有生物老师为他筹资,生物老师有退役搏击员为他指引明灯,退役搏击员有呆笨女学生为他研发新型教学方式取得绿卡……
总之,这是一部好运相伴的电影!
题外话:我喜欢那个教音乐的老头,特别是他比赛开场选音乐的独到品味!
我猜,很多人给四星而没有给满分的原因:
2、美国梦的电影太多了,很难推陈出新。
我给五星的原因:
1、我厌倦了人性的复杂,现实的生活已经让人不堪重负,我现在喜欢简单快乐。
2、其中的一些台词打动了我“因为系统的原因,每个人都放弃,那我们能做些什么?
3、音乐、配乐都很棒,片尾斯科特上场前的那段棒极了!
6、如果被洗脑是不可避免的,我宁可被这样洗。PS:洗脑这个词是中国人发明的。
《好景在望》观后感(五):《好景在望》:被摔才会赢
42岁的生物男老师,每天上课迟到,泡妞屡屡失败,生活简直索然无味。经济不景气的学校为了压缩成本精简人员,一日开会研究要把音乐课取缔。为了挽救好友音乐老师养家糊口,生物老师自告奋勇,要号召全校师生集体筹钱,以图保住音乐课目。在学校领导层冷眼旁观,其他老师无人响应的情况下,生物老师偶然发现参加自由搏击比赛可以让收入瞬间过万。为了学生们的音乐课,也为了音乐老师的幸福家庭,生物老师被迫走上了摔跤之路,开始一番别开生面刺激火爆的被摔生涯。
影片由《动物园看守》的导演弗兰克·克拉斯执导,邀来健硕的搞笑能手凯文·詹姆斯领衔,其他都是无关紧要的配角,只要把所有目光聚焦在凯文·詹姆斯一人身上就好。一名生物老师站在沸腾的搏击场上,这本身就是一个绝妙的搞笑点子。在擅长拍摄“肢体喜剧”导演的加工搅拌下,让五大三粗的凯文·詹姆斯显得活泼好动并孔武有力。一边是沉闷的教学体系,一边是火爆的赛场气氛,生物老师怀揣一个小理想穿梭其间,先是以甘拜下风的姿态制造出笑果连连,再以不断励志的行动鼓舞所有人员,最终以一袭逆天之势完美收官。
要说2011年的《勇士》让大家看到的是兄弟间打出来的亲情,那此次却是有点杂耍式的感动。让观众们在稀松平常的生活琐事间慢慢点燃赛场激情,感受商业娱乐片带来的极致欢乐。尽管这比我朝用两三人打死一堆鬼子的桥段来得更加颠覆不可能,却让人没有排斥抵触感,因为最后逆天的那一摔,不是生物老师的神力之举,而是观众们必须发泄出来的致命快感,这也就是以观众感观为第一角度的商业电影的最大吸引人之处。就算是一个俗不可耐的故事,依然能看出个引人入胜。我们到是可以借此竞猜一下,下一次被生活逼上生死擂台的会是谁?
明知道是老套的励志情节,不看过程都明白最后的皆大欢喜结局,可为什么看到肥仔在UFC拳台放手一搏时,还是忍不住的泪。我想,因为他实现了我想实现但实现不了的人生。想象中我们应该乐观、开朗、积极进取、享受生活带来的悲喜,可现实中我们纠缠在人际关系、相互攀比、各种求之不得中,梦想越多现实越残酷。为什么自己苦心经营,没有一个电影般的美好结局;为什么自己付出的辛勤,却没有换来一个应有的回报;为什么?这个问题在好莱坞电影中似乎不存在,我们太需要现实中实现不了的精神鸦片来安慰下自己受伤的心灵,短短120分钟看到了一种内心强大的力量,虽然我现在还无法拥有,但我终将拥有!
《好景在望》观后感(七):陈旧的主旋律拍出了激动人心的励志!强力推荐。
近期看了几部关于综合格斗的电影,《勇士》、《激战》和这部《好景在望》,《勇士》自然最为真实,《激战》的吐槽见我另一篇影评,而这部实在出乎意料惊喜的《好景在望》,实在让人跌了眼镜。
一个不务正业的生物老师为了保住音乐辅导的工作和一群外籍孩子的希望,决定去筹钱。。。他想到的是参加UFC拿奖金——————如果我看到这种剧情介绍,心里应该已经给了负分了。可是好莱坞的神奇就在于这种八竿子打不到的题材照样让人看得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影片主题是血腥个格斗,却处处流露出男人的温情和励志,剧情流畅,对话幽默,音乐尤其动听,而动作场面竟然也非常精彩和专业,最后的决赛简直就是真正的UFC总决赛的场面,让人不由得对好莱坞电影制作的组织能力叹为观止,相比之下《激战》的俗实在让我又有写一篇影片继续吐槽的冲动。。。。
再写下去就要剧透了,一个屌丝老师头脑一热当一回英雄,结果骑虎难下造就了一个励志而感人的故事,哈哈~~~~~~
《好景在望》观后感(八):生活就是格斗场
典型的美国励志喜剧,看开头就能知道结尾,但是我却非常喜欢,充满了正能量。音乐也很棒,非常适合这部电影,让人热血沸腾。一直对这项运动很感兴趣,希望将来有机会可以系统的学一学。
这个片子反映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是经常自暴自弃的我最欠缺的。其实可以把生活想象成UFC格斗场,每个人都是擂台上的选手,而你的对手就是生活,在比赛中你会经常被“生活”蹂躏,各种重拳飞腿也许会把你打的晕头转向,鼻青脸肿,认输放弃还是勇敢应对由你选择。我承认我一直是个胆小鬼,总是害怕面对各种问题,有时候可能还没“比赛”就放弃了,我应该勇敢一点,来事别怕事,不要还没尝试就自己把自己击倒了,咱是男子汉,有啥好怕的。即使可能会被生活一次又一次击倒,爬起来再跟丫打呗!
最后,要经常提醒自己:生活,你放马过来吧,谁怕谁啊!
《好景在望》观后感(九):不朽的美国梦
美国梦是个老题材,对于电影事业来说。颠过来倒过去无非是正能量在最后一刻压倒了负能量,而它为什么不朽,这就是另一个问题。国产电影拿历史做文章的,每年少说也有几十部,可有几部真正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呵呵~~年终统计去年国产电影票房总和破170亿,号称世界第三大影视产业大国,我只能再一次,呵呵~~
跑题了,言归正传。
刚刚看完《好景在望》,情绪有点起伏。在技术方面实在称不上多么特立独行,内容方面总让人嗅到《铁甲钢拳》的味道。可开始10分钟内就奠定了这是一部好片,就让人追着往下看,这就是美国梦的张力。一位42岁的生物老师,肥胖,懒惰,却偶然出头,为保留孩子们的课外辅导班而筹集六千万的资金。于是他开始了打MMA(综合格斗)的道路。一直打到UFC……
You should catch the dream . 每个人都有梦想,只不过在成长的道路上绝大多数人离梦想越来越远。我看过诠释梦想破灭的最好导演是顾长卫,一部《孔雀》能让我看得对人生彻底绝望。有人说梦想就像孩子吹出的泡泡,它存在,本身就是用来让人戳破的。但美国梦不是。人生就是用来去追求的,追求自己心目中更美好的生活,更有意义的事情,结果又能如何?前不久看到一条说说:“老太太说: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谈一场恋爱,不去尝试没试过的生活,只是每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情……你要青春有毛线用。”故事主人翁斯科特42岁,身体肥胖,20年前只学过3个星期的摔跤,就要去参加综合格斗术比赛,你觉得胜算是多少?而胜算多少又能有什么?这是他觉得有意义的东西,就像《追风筝的人》全书最后一句话一样:我追……
You maybe lose ,but , whatever ? 斯凯特第一局在耀武扬威中跳上了擂台,而第一招拦腰抽抱,还没有挨到对手,就被对方提起膝盖嗑中眼角,不省人事。有些滑稽,又有些许悲凉。实现梦想的彩票哪那么容易就被你买到?一个开始,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一个转折。有胆识追梦的人很多,有毅力坚持的人很少。有时候遇到挫折我们已经绝望了,其实只是刚刚开始。失败又能怎样?只不过刚刚开始罢了。我知道导演在这段用轻喜剧的手法处理可能有些脱离实际,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人,失败很多次,岁月流逝,人生过半,前功尽弃,实在不能说是一个简单的“一招倒”的问题。而重点在于导演想要告诉我们失败是必然的,这种必然有时候很可笑,为什么不去诙谐面对?态度有时候很重要。
The most important is not win but meaning . 斯凯特的初衷是打入UFC,因为只要打入UFC,即便输掉比赛也有1万的奖金。然而站在UFC的擂台上,看见情人期待的眼神,看见挚友坚定的目光,听见学生激情的呐喊,听见观众雷动的欢呼,那一刹,他改变了注意,“如果赢了奖金是五万,那为什么不赢呢?”在最关键的时刻,现实总是显得那么犀利而又残酷,开局两场被对手打得很惨,就在休息的时候,挚友对他说:“你已经做到了,看那上面,看看那些孩子,斯科特,你激励了他们,这就是老师的责任不是吗?你现在可以放弃了,你所做的一切,我们做到了,你知道莫里昨天在电话里对我什么了吗?你才是我的英雄。”谁说的赢才是成功?有意义才是最值得我们骄傲的,人生路上,做件我们想做的事,认真过,努力过,拼过,就已经有意义了,何必在乎结果如何?结果又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太过重视最后的结果,往往忽略了一路拼搏的意义,生活的目标其实并非成功,表面成功的人并不一定就很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即便渺小,依旧是自我擂台上的冠军,因为经历过,所以显得格外珍重。有爱情友情的陪伴,有一路伴随的支持者,人生早已没有遗憾,早已成功,早已意义深重,这就是美国梦,朴实而坚定,渺小而光辉。
写这篇文章,我不想高谈美国文化软实力,不想阔论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只是想说烂俗的剧情依然能令人深深感动的原因。因为它真实得触及心灵,激发起了人们追求梦想的信念与力量。一部电影,如果思想不深刻,技术不华丽,但真实感人,就称得上一部好片。一个简简单单的美国梦,指引了很多人,引导了很多优秀的影视剧作,那么这个梦就能称得上不朽。
《好景在望》观后感(十):《好景在望》——你是我的英雄
前天看了一个电影,美国的。
我该怎么说呢?好莱坞的影星不论男女都是美人级别。而这部电影里面的主角:中年大叔,秃顶,肥胖,游泳圈肚子,满口黄牙,一脸赘肉。。。实在是。。。让我难以喜爱起来。
我本想看五分钟就关上播放器然后删除的,结果一直看到最后。
学校为了减少开支取消音乐课,为了让学生继续上课,同时为了自己的朋友不会丢掉工作,作为生物老师向来懒惰的Scott决定帮助朋友赚取这些钱。于是参加了MMA(综合格斗),并一直打到UFC。受了很多伤,但是最后inspire了学生,凑够了钱,感动了很多人。
一个主角是中年大叔的肥仔,本是不爱的。但还是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的行为在几乎所有人眼里看来都是不可思议和愚蠢的。
一个只上过三个星期柔道课的懒惰胖子,竟然为了一群本就不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生努力留住音乐课而参加比赛。说是比赛,其实就是去挨揍,因为参加一次就能拿到一部分钱,这是在他看来最快的筹钱方法。
当看到他一次一次被痛扁,面对那样的惨状,我是那么得肯定他一定坚持不下来。在整个故事里,他是最大的奉献者,却丝毫得不到任何实际的回报。可是,他竟然坚持下来了,且越挫越勇,并最终参加了全国赛,甚至赢得了比赛。
这个世界总是告诉我们,梦想就像孩子吹出的泡泡,它存在,本身就是用来让人戳破的。
本片的主角却告诉我们,你要追求你的梦想,即便被嘲笑,输了又如何?最重要的是意义。
当Scott 参加决赛被痛扁,眼睛都被揍得模糊了视线,他依然要坚强得去“挨揍”。就连对手都被这种顽强的坚持所折服。
他的学生来给他加油,他的挚友对他说:“你已经做到了,看那上面,看看那些孩子,斯科特,你激励了他们,这就是老师的责任不是吗?你现在可以放弃了,你所做的一切,我们做到了,你知道莫里昨天在电话里对我什么了吗?你才是我的英雄。”而他并没有放弃,因为那些期待的眼神,他忽然变得强大。最终赢得了比赛,为好友凑够了资金。
学生又可以在学校学习音乐,挚友终于不会丢掉工作。
眼泪忽然就夺出眼眶。
这是一个烂俗的电影,情节,演员阵容,拍摄效果。。。都很一般。
也是一个成本只有1000万美元,拍摄仅20天的电影。
可它,还是那样朴实得感动了我。
美国电影总是如此,英雄主义,美国梦,这些早已说烂却永远都不嫌厌烦的东西。
很多人都说美国电影没有内涵,过目即忘。但我很想说,烂俗的剧情依然有能令人深深感动的原因。因为它真实得触及心灵,激发起了人们追求梦想的信念与力量。一部电影,如果思想不深刻,技术不华丽,但真实感人,就称得上一部好片。
而一个简简单单的美国梦,就是不朽的。
2013-03-27 22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