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鬼打墙》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6-02 20:5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鬼打墙》观后感10篇

  《鬼打墙》是一部由杰克·海勒执导,萨拉·帕克斯顿 / 斯科特·伊斯特伍德 / 肖恩·西珀斯主演的一部悬疑 / 惊悚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鬼打墙》观后感(一):一部被脑洞故事拯救片子编剧威武

  一部漏网了的五六年前的老片子,脑洞开的溜溜溜,才看5分钟就被吸进去,融合了多种本人喜欢元素——悬疑+惊悚+科幻,层层递进,越看越惊喜,当年被忽略了简直惭愧 这片再次证明了一个强大的故事完胜各种中二的特效耍酷,编剧碉堡了,单一简陋场景以及有限角色这样典型独立成本风,剧本完全成为了这片子的灵魂空间时间、悖论、平行宇宙等科幻概念在这惊悚悬疑剧的包装下剥丝抽茧展露出来,短小精悍引人入胜 小东木演技略拙,但颜值爆表,俩女主也演得感觉在线,但不作死,最亮眼的那个德国人篇幅却太少,因此可以说表演方面是非常一般的,但仍旧被强大的故事拯救 不多说了,强力推荐这部挖洞填坑的精品!!

  《鬼打墙》观后感(二):你本可以有另外一种人生的,但你却没有珍惜

  影片开头,营业员大叔有几句话:“这就是你选择生活,你本可以有另外一种人生的,但你却没有珍惜”,之后抢劫女开了枪。

  影片进入后,抢劫女在小屋梦境其实都是真的,也可以说是回忆,她杀了营业员,然后被处死,不单单是她,长发女还有那个孙子的梦境其实也是真的,孙子开枪打死牧师然后自杀,长发女分娩的时候死了,这些都是真实存在发生过的,说白了其实他们都死了。

  影片最后回到抢劫女发呆镜头(是眼睛特写),其实这里有个细节,抢劫女在影片开头开枪后有个闭眼的镜头是和最后这个镜头是连贯的,去除开枪后的电影情节和发呆之前的情节(就是森林里的情节),可以说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所有的一切都从开枪那一刻都真真实实的发生了,长发女分娩的时候死了,抢劫女杀了人在处死之前生下男孩,男孩被送到孤儿院,之后男孩开枪打死牧师,自己自杀,电影本身其实是个悲剧,全部都死了。

  影片回到小店后美好结局全都是假象而已,(如果没有抢劫没有开枪结局是多么温馨可惜。。)

  影片开头已经交代过了;''你本可以有另外一种人生的,但你却没有珍惜‘’。

  《鬼打墙》观后感(三):也许会让很多人错过精彩奇幻片!!!!!!!!!!!!!

  首先必然要吐槽一下中译名,鬼打墙,这要让多少人误认为是恐怖片,让多少人在影片开头不停地期待类似于杰森之类的变态杀人狂魔的出现,而在影片不断的进行,才会发现这是一部设计多么新奇的伪科幻悬疑片。

  影片开头抢劫便利店一段,可以看成是整部影片发生的契机——女主角贪婪让她杀死了便利店员----事件始作俑者----打开了影片中出现过两次却又没有明确地指出作用保险箱。

  然后影片转向了一个偏僻深山老林之中,慌乱的弱女子破旧的小木屋,以及一个让人充满疑问神秘男主角,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很多恐怖片的标准开头。

  而影片精明之处就在于此,在影片的开始把男主角塑造成一个略带神秘感,让人不免不敢放心完全信任的人—— 一柄斧头,遮掩的交谈,以及在前段时间之内只有两个女主角会产生恶梦,而男主角没有。导演剧情把握让人一直在等待着男主角“暴露本性”。谁知随着剧情的发展,这部影片的真正主题才开始明朗——一部科幻类型的悬疑片,带有恐怖的氛围,却与恐怖电影不想干,而男主角自然也没有成为我们猜想中的恶魔

  导演对于悬念设置和掌握悬念揭晓的节奏可以说是优秀,从一开始便利店这个最大的包袱,到后来的家人团聚,悬念的设置颇有点希区柯克的味道。即便此类类似于穿越的设定比较常见,但只要导演的包袱抖得巧,还是会带给观众不一样兴奋。下面看看导演是怎样设置者几个悬念的。

  1、便利店的事件:

  正如之前所说,影片后来一切故事的开始都是从这个神秘的便利店所开始的。便利店置于影片的开始部分,类似于一个序幕。将这一段情节放在开始的时候,可以让观众在影片大半的时间里都会猜测整个影片和便利店的那个保险箱的联系。当第一女主角(青年女性)倒在木屋前,观众根据片名和以往的经验会认为第一女主角执意打开保险箱释放出了某种超自然力量,此时在观众心里这种超自然力量不会是穿越之类的东西,而是释放了某种类似潘多拉魔盒中的潜伏在这个森林中的魔鬼

  2、衣着成熟的女二号,神秘的男主角,叛逆的女一号: 正片开始时女二号(因为一眼还分辨不出这个女主角和DVD封套上是一个人,让我一开始认为她只是恐怖片当中某个拿来给大反派磨刀的小炮灰)在树林漫无目的的行走,显然一副弱女子的样子,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她很快就会在下一个镜头中被人残忍的杀死的想法

  而对于男主角,导演在15分钟之前用两个镜头让观众和女二号对男主角产生同样的怀疑,一个是拖着斧头的画面,一个是拿着锤子。导演在拍摄这两个镜头时所用的拍摄角度同恐怖片中拍摄变态杀人魔的角度是相同的——忽略面部突出人物行动给人紧张压迫感。

  紧接着女主角晕倒在木屋前更是让影片目前为止的神秘气氛更加的浓烈。观众会猜测,女主角的晕倒和之前的抢劫是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是因为保险柜中的某样东西把她逼到这个森林中,还是别的什么。

  3、报纸

  在影片头30分钟,唯一一个较为清晰的指出影片整个悬念到底是什么一回事的镜头就是八分44秒报纸的特写。这个特写只给出报纸的日期,似乎是在预示着整个故事的关键就是故事的时间而不是空间。

  4、时有时无的枪声:

  当三个人被困在小屋中是常常会听见奇怪的枪声,由于三个人尚不知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时间,所以很自然的认为是有人在打猎。

  5、钞票

  当三人寻找出路时,女主角口袋中的一卷钞票不慎掉出,这时观众很自然把这一卷钱和之前的抢劫有关。没有猜到这卷钱是解释一连串神秘事件的关键,它和影片开始的抢劫没有联系,这卷钞票只是女主角在早于超市抢劫的时间所进行的另一次抢劫所得

  6、空间与时间:

  两个女主角在木屋前的谈话所产生的分歧,到男主角确认她们的分歧不是胡说八道,再到防空洞年代久远地图,电影中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开始受到观众的注意。但此时会怀疑地只是几个人被从不同的空间放到了一起,而不会怀疑时间。

  但是当女二号在防空洞中将她的身世——父亲是德国人,死于战争中——告诉女主角时,观众肯定会开始对影片的设定,这个一直围着面纱的故事,开始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

  导演在对预示人物情感心理,以及气氛的暗喻上也是下足心思

  1、旋转木马:

  当女主角晕倒在门外被女二号扶进屋内后,女二号在百无聊赖之时从电报机后找到一个装有旋转木马的小盒子

  这个看似只是用来和影片最后女主角“苏醒”后在便利店看到的相同的旋转木马前后呼应物件,其实还用来暗指当时的一种环境气氛——永无止境的旋转。如同小木屋所处的环境一样,无论怎么走,朝哪个方向走,最终都无法摆脱重新回到小木屋的命运,这和旋转的木马象征着永无止尽的重复是相同的。

  而影片最后在给旋转木马的最后一个镜头中,我们可以发现旋转木马突然从旋转中停止,这个设计相当巧妙暗示着女主角的这次“噩梦”之旅的结束

  2、三人的关系

  在影片36分钟左右,即他们三人第一次知道自己受到了一种不可思议力量的缘故被从不同地方带到了小木屋时,导演用三个简单的镜头表现三人此时的心理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对于影片中看起来相对混乱的时间线,应该是导演试图保持影片悬念和逻辑性的天平导致。对于本片是属于多重宇宙论还是单一宇宙论,以及本片到底属于伪科学的时间穿越,还是女主角自己的一次救赎心灵之旅,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先假设影片的设定符合单一宇宙论,当女主角开枪射杀店员并打开保险箱后,保险箱或者说是店员(拥有某种神秘力量)出于自保会产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将处于同一宇宙中在谋杀事件之前和之后的女主角的母亲和女主角的儿子祖孙三代人带到了女主角外公所处的时间(时间旅行,单一宇宙论),并且用类似于“鬼打墙”之类的方式将三人禁锢在小木屋,目的清楚,就是让他们三人救下即将在空袭中丧生的德军祖父,重新谱写之后的事件,让店员免受血光之灾。

  而最终的结果也和期望的一样,曾祖父幸免于难,女主角在清新过后我们发现她的生活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正如之前男主角所提到的一样,如果曾祖父不死的话,女二号就不会在怀孕期间还独自一人待在家中以至于生产时抢救不及而死亡,而女主角也不会因为从小没有母亲的关爱而走上一条完全没有光亮的不归路,那么店员就不会在这次抢劫中被女主角枪杀。

  影片最后,便利店再次被打劫,几乎是影片开始的翻版,同样的手法,同样的步骤,同样的镜头,只是女强盗换了一个人。向观众暗示了整部影片所发生的事情可能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也同之前提到的旋转木马相同,打劫便利店似乎是在不停地重复之中(可能第二个女强盗在经历和女主角相同的时间之后,又会出现第三次打劫)。这样的设定使得店员的身份神话,使他开始呈现出一种类似于宗教中导人向善的神性角色。

  如果假设为单一宇宙的话,那么在影片最后当他们改变了过去之后,虽然女主角和女二号都可以幸福的生活,但一个问题出现了——男主角还会存在吗?很明显不会,因为影片中提到男主角是女主角与影片一开始那个小阿飞所生,但最后那个小阿飞很显然由于已经改变的历史而与另一个女人在一起。那既然男主角再也不会出现,那么时间旅行这一说就是一个悖论——如何从同一宇宙的未来中找出一个不可能存在的人去改变过去。

  最后的其中一个镜头,很清楚的看到店员手中拿的书是《时空悍将》,一本描写穿梭于虚拟现实中的科幻小说,这也会使人对影片的设定产生一点影响

  不过如果不以科学化的方式来解说这个故事,而是以超自然现象来解释的话,即所有的一切只是一个幻觉,那么逻辑性的东西就不再重要,可是影片的精巧程度也会大大减小。

  ————————————————————————————————————————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剔除中译名外相当有趣的电影~~

  《鬼打墙》观后感(四):绕不开的外祖母悖论

  你考试考了个鸭蛋,回去被老妈揍了一顿。

  老天觉得你可怜,于是把你传送回过去,你因为知道了考试答案所以答了个100分。

  回家后,老妈给你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这是个欢快的结局,不是么?

  并不是!

  因为你考了100分,所以不会被老妈揍,不会被老妈揍,老天也就不会觉得你可怜,老天不会觉得你可怜,也就不会把你传送回过去,于是你还是捧着个鸭蛋回家,又挨了揍……

  回头说影片。

  影片的前半段节奏很慢,看得人昏昏欲睡

  后半段精彩起来,几个人身份的设定很有新意,我十分好奇影片最后会怎样结局,怎样绕开这个外祖母悖论。

  结果它就在“老妈点了大大的赞”后结束了,就这么结束了!

  2011年的片子,在那个年代许可以无视外祖母悖论。但如果放到现在,相信没有一部和时空穿梭有关的影视作品敢就这样视外祖母悖论为不能存在,就这样堂而皇之的结束。

  所以,我宁愿相信这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从一开始到最后都不存在真正的时空穿梭,而仅仅是来探讨一下如果改变了历史就会怎样的哲学问题。

  又或是它只是一部鬼片,讲的是已死的几个鬼魂聚在一起在阴间认亲的故事。

  总之不要是真的时空穿梭,真的改变历史就行了。

  《鬼打墙》观后感(五):血腥恐怖+鬼片+科幻+家庭伦理+神怪~大集合!

  1.看开头男猪脚拿着斧子走进屋里(只拍摄了他的脚)的镜头以为是德州电锯杀人狂之类的血腥恐怖片,看到小屋的门无风自己开启又关上并引导棕发女主角发现了收音机背后藏着音乐盒的小木箱以为是鬼片,看到大家说出彼此身世发现是四代欢聚一堂的时候我猜这是部科幻片,可是亲情大拯救的部分又给本片涂上了家庭伦理悲剧的色彩,一直看到最后印度神棍杂货店店长微笑着黑发朋克抢劫女说“保险箱里的玩意儿承受不起”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部神怪片儿么!

  2.片尾处金发小妞裘蒂和她的棕发麻麻一起站在超大豪宅花园里眺望远方怀念德国军人外公/爷爷的时候我忽然恍然大悟,裘蒂作了富家乖乖女,就不会和小混混凯文厮混,那也就没有男主角汤姆的存在了是么!这算不算汤姆牺牲小我,成全2位女性长辈的幸福。。。

  3.说点题外话,有人觉得金发女裘蒂长得像演《红苹果乐园》的萧晴的那个大脸女吗?艺名好像是叫馨子吧~~不过金发女的腿腿蛮好看的~~~

  4.男主角汤姆帅哥无疑问!尤其是一开始只看到下半身在心里默默把他设定为血腥杀人狂的时候,忽然镜头一转拍到他的脸,那张诚恳阳光帅气的脸,真心不觉得像是杀人狂啊~~~加上他爹还是老伍德,资源那么好~这小子应该有望红起来吧~~

  《鬼打墙》观后感(六):人生的蝴蝶效应

  这是我看的电影中,中文译名和电影内容不符,并因此将电影的层次拉下不止一档中排名第二,第一的是《刺激1995》,它是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是《肖申克的救赎》。

  自己给这部电影起了两个中文名,第一个是《奇幻三代情》,有些剧透了,那就叫《人生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 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简单说就是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未来的发展。

  那么在漫长的人生中,蝴蝶效应会起到多少作用呢?!其实蝴蝶效应从某点来说,无疑就是因一个微小的变化而导致未来“更好”或“更坏”,而无疑人人都想更好!从这点看,是不是有点像我们常说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但是,我们会在什么时候更重视运气呢!就是你是这件事无法掌握,无法改变时,期待有神秘的好运可以让你得到你想得到的!

  可是又有几人会一生好运呢?!

  最后说一句鸡汤的老话: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

  《鬼打墙》观后感(七):Nowhere?Now,here!

  按照我个人的☆级标准,三星是不错的电影,值得推荐;四星是优秀的电影,极力推荐;五星是伟大经典,不看是一种损失。

  作为一名合格的悬疑片观众,我还是很超前地接收到了导演的几个最隐秘伏笔。刚刚开始看片头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太对,连忙快进到了中间,查看自己是不是下错电影了,因为明明是2011年的电影,开头完全却是七八十年代美国电影的感觉(结局与片尾字幕也是按照80年代风格,前后呼应,导演很用心)。看到给男主烧报纸的2011年份两次特写,就猜到2011年应该是一个重要节点。看到女二号和女一号说父亲各自死于战争,就精确猜到女二号父亲死于二战,女一号父亲死于越战,确认主角们不仅空间混淆,而且时间也混淆。

  “鬼打墙”翻译得不太好,另一个译名“走投无路”略胜一筹。希望永远都在,努力永远不晚,当你认为nowhere的时候,也许就是now,就是here。

  《鬼打墙》观后感(八):改变过去

  这部电影的开头,总让人觉得接下来的剧情,要么是鬼魂,要么是杀人狂,要么是自相残杀的人性考验之类的,但事实上都不是。

  电影里,他们来自不同的时空和地点,这个一开始就猜出来了,而且我当时是以为他们全都死了,灵魂因为什么契机被困在了这里,结果没想到是四世同堂,电影的主线其实是后代们通过拯救二战时的长辈,以此来改变他们自己的未来,这个设计其实挺不错的。

  然而,随着穿越时空的电影越来越多,由于题材的关系,有意思的情节确实不少,但无法进行深思,因为处理不好悖论的问题,感觉圆不起来,只是表面的高大上。

  顺便,一个人是抢劫杀人犯,还是斯文乖乖女,只取决于家里是不是有钱,母亲有没有难产,也挺悲哀的,残酷的现实啊。

  《鬼打墙》观后感(九):西方也玩穿越

  这是一个还不错的故事!

  开始的时候有点不知所云,看的会有点拖拉,到第四个人将要出现的时候,故事就变得紧凑并有引人入境的味道。不知道为什么说明的时候把这个电影定义为恐怖片,让人有点望而生畏,看完了之后觉得电影并没有太多的恐怖情境,就是一个故事的深入而已。

  主角并没有一般恐怖片的那种傻瓜出现,唯一的拖沓之处就是珊放开了她的父亲,这才引出了后面的情节。不过总的来说故事还算流畅。

  既然后来说明了她们是被困在一个包围圈里,应该自然存在的,但为什么会走不出去,这个地方有点bug,电影中没有把这个小木屋所在的地方描述成具有一定魔幻色彩的场所,但主角却在这里面走不出去,我觉得实在费解。

  商店里的店员说的话是电影的精髓!!!!!

  《鬼打墙》观后感(十):意外的惊喜

  2011年,悬疑惊悚电影《 鬼打墙 | Enter Nowhere》

  上来依旧吐槽中文译名,这个译名无言的剧透,再加上小成本电影和比较业余的演技。。让我整个电影的前半部分都有一种这是一个烂片的错觉。。但是这个也成为了最后峰回路转的一个小惊喜。。翻译真的不走心。。虽然有鬼打墙的意思。。但是走投无路更好一些。其实这个电影叫林中小屋更贴切,更有感觉。不是吗?

  剧透了啊~

  开始我以为会像《死路》那样的剧情发展,但是没想到,最后变成了亲情大拯救。。铺垫挺好的悬疑一下子有LOW了。。吐槽一下,学习母语的总要性。。。

  关于时间上的讨论,其实参考《蝴蝶效应》来说吧。。结局真的不一定,但是这个电影并没有过多的考虑这个问题。。只是大团圆了而已。。这点也是比较欠缺的。我个人感觉结尾更烧脑一点也许效果更好。(我感觉,那个莫名的开门和林中的枪声,其实可以铺垫起来,作为时间的无限循环要素。。可惜完全没用上)

  这样的收款员大叔请给我来一打~~~~~~~

  ---我是小屋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7/10分),如果剧情和表演更上一层的话,也许就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了。很可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鬼打墙》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