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乌托邦 第二季》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5-06 21:5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乌托邦 第二季》经典观后感10篇

  《乌托邦 第二季》是一部由马克·穆登执导,菲奥娜·奥肖内西 / 保罗·希金斯 / 亚历山德拉·罗奇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 / 悬疑 / 惊悚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乌托邦 第二季》观后感(一):The Art of Killing!

  E05 00:25:20

  Wilson: Your problem is that you want to think that the world is nice, that we can all just get along, co-operate! When the fuck have we ever done that?

  说得太TM对了世界和平人类和睦共处什么的,那种事哪年有过?

  UTOPIA最初能吸引我,就是因为编剧不怕死地向所有观众道出了那个我们都懂但都倾向于不多做评论的事——世界人口数量过多。

  事实就是如此没有错,人类的数量少一些的话,长远看来,对人类自身的生活质量,对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对整个地球生态都有好处。这些道理谁不懂阿!

  只是,一旦开始讨论人口控制,难免就会牵扯到谁去谁留,怎么去怎么留这种微妙问题,搞不好就会变成种族歧视人道不存。

  编剧的脑洞我们都懂,中二之年谁没有过世界毁灭人类死光光这种类似幻想,只是,当你真正站在足以实现它的立场上,你会为了所谓全人类的“未来”这种遥远承诺背上永生永世的骂名吗?你能忍受得了足以逼疯你的愧疚吗?你做得到“无私”与“公正”吗?

  多少人会打心底里自愿成为那被舍弃的一部分?多少人会诚心为这颗百年后早已没有自己星球打算

  即使我们都对环境污染孰若无睹,视资源枯竭为危言耸听,持各种事不关己的不作为态度抉择之日也依然会到来。

  可是,那种百年后甚至千年后的屁事,谁管那么多呢?至少有生之年这颗地球还是安全富饶的,“我”还是活得安逸富有的。

  呵呵。

  《乌托邦 第二季》观后感(二):乌托邦不再了

  第一季的时候这部剧让我喜欢不得了,大呼神剧。

  剧情的张力节奏画面色彩,配乐以及人物性格设置,这些元素组成的超现实主义风格对上了我的胃口,甚至能到上瘾的地步。好久没有这么让人激动了。

  现在回想起来引人入胜的精妙之处有这几点:

  1.当你以为它是魔幻剧的时候变成了大逃杀剧,当你以为是大逃杀剧时又变成了阴谋论。答案不断的再揭晓,观众的疑问不断被解答,很快速的得到好奇心满足,又立刻抛出了新的问题,转换速度快到头脑享受这种漫游。

  2.酷拽爆的杀手,提携出了整剧的色彩风格,柠檬黄或者叫它神经黄,不断的作案不需要理由的杀人,甚至杀手潜在的对峙关系,杀手的步步紧逼像是整部剧的鼓点节奏,控制配合的非常好。

  3.有高手亦有平凡不行普通人,英剧一贯的特点。jessica这边的小团体里性格身份年龄经历各异的人群,聚集在一个封闭小空间里可以发生故事太多了,必须有意思

  4.就这样,一群普通人,就着杀手光环,可以开始一段奇妙旅程了。结局还显示出一场必然开放性和意外性,过程就像闯关,你不知道推开门后会面对什么。

  但是在第二季里我所想寻找的这部剧不同反响的亮点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剧情反转乏力,已经不能再有资本让观众像解密一样的跟随剧情探险。所有的谜题其实已经在第一季解开到基本完美

  兔子先生来历科学家的经历,本身如果不包含什么特别意外的反转已经没有新意,脑补就能很完美的呈现了,但是实际情况是它居然就这么拍了!所有的病毒释放包括Milner和老科学家怎么认识的,不过是常规推断。故事叙述风格其实已经变了,已经没有谜题作为包袱却还要像以前一样保持神经黄的节奏,怎么可能

  没有剧情转折于是开始玩性格转折,但是变得太快了,Jessica和Pieter就这么温柔了下来,从曾经的不合常理的异类,到忽然懂得了人情的普通人,毫无障碍的开始他们对爱的体验。得承认这两人的变化是此剧的超级萌点,没有他们你也不知道该看什么了。但曾经提携本剧的杀手全部变成了普通人(那个小绿人搭档形单影只差不多很好的诠释酱油含义)控制剧情节奏的变成了并不波折的剧情本身和不严谨逻辑。没有坏人帮和好人势均力敌抗衡,主人公群开始了他们没有什么新意和波折的旅程。

  可以成为亮点却不够给力角色兄妹俩的老爸出现时要不要太容易让人猜出来。变了的Wilson,不过是性格的继续,他做出的选择可以被理解,也没有什么意外的地方,还是那个问题坏人帮太软了而且已经没有任何神秘性,主人公们让人太放心了。就这样还让Milner和老科学家发生了柏拉图式的爱情,最大boss都要洗白了,还想怎样啊。敢不敢让策划了这么巨大的阴谋团体结构不要如此单薄,靠着这些个单纯小人物能干什么!?我更加不用对主角群的超级强大担心了。

  好了,第二部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导演就想把这些奇人放在一起玩真人秀,快来围观冷酷杀手的温情一刻,快来看啊还有三角恋(如此烂俗的梗...)。乌托邦已经不再是曾经的乌托邦了,我都怀疑导演有没有认真考虑过拍第二部,也许在构思第一部时没有想这么远?

  其实呢这一季的剧情整体看来也没有那么难堪,还是抖了些包袱的,只是这些过程中被表达的我只能想用粗糙来形容了。就像Gran只是想得到家人关爱想变为正常孩子,这梗虽然不新颖,但是被讲的这么不打动人让人觉得很不爽。还有类似烂梗挺多,比如坏人要变好谁也拦不住关键时刻肯定有人来挡枪,好人想变坏总能给你机会去回头,Ian开枪爆头那里甚至就能让人那么确定无疑最后一秒必然开枪的等着。

  这样还留悬念给第三季,让我不无悲观的想,这部剧会不会变成完全人物的塑造,只要我塑造了些令人着迷的角色,他们经历什么剧情有着什么样的逻辑都不重要,只要你爱上他们就会看下去。像夏洛克啊 loki 甚至都教授...

  是的我会因为喜欢一个角色而看剧,但是就像消费零食其实并不饿且没有任何营养一样,他们已经被归类到另外一边,可以随时拿来随时扔掉随时被淹没在相似口味中。

  《乌托邦 第二季》观后感(三):抱歉,我是阴谋论患者

  抱歉,我是阴谋论患者

  (:◎)≡——

  在中国,“阴谋论”一直是个不受欢迎词语。但事实却是,这个时代就是一张孕育阴谋论患者的温床。肯尼迪之死、登月悬疑、共济会之谜......有太多谜团尚未解开。而“棱镜门事件”的曝光似乎又预示着更多骇人听闻的猜测将会成为现实。当人类社会越来越接近乔治·奥威尔寓言里的那个乌托邦时,“买一把假枪,保卫她的生活”,这大概才是生存之道。

  英国第四频道(C4)出品的黑色惊悚剧《乌托邦》(Utopia)无疑就是一部普罗大众面对未来社会的最佳生存指南。4个普通人因共同喜爱一本《乌托邦实验》的漫画作品而聚到一起,不料漫画的手稿里却藏着一个丧心病狂的惊天秘密。于是他们只好踏上被神秘组织“天网”狙击的逃亡之路。

  与此同时剧中几条线索的展开却将真相引向不同的出口。漫画作者的遗孤Jessica Hyde的最早出现,直截了当的揭示了真相与一个国际制药集团的阴谋有关。而卫生公务员Michael Dugdale的遭遇却又在暗示这一切和唐宁街10号也有理不清的关系。正当惊魂未定的四人以为一切即将结束时,一个关乎人类的纳粹主义阴谋才渐渐浮出水面。而全剧最大的看点也才刚刚开始:在一次次的猜测阴谋和推翻谎言后,真相只有咫尺之遥,逃亡的人们打算扮演一次复联的角色拯救自己拯救全人类!

  而剧中的一些情节与当下事件的如出一辙,也甚是引人联想。参与人类绝育疫苗研发的科学家们的飞机在航行途中被人击落。(“美国中情局制造传播艾滋病病毒”的论调在MH17坠毁后很快又被人扒了出来)通过转基因玉米把“GCH1蛋白质”“无害”投放进人类体内。(今年4月15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禁止在该国种植基因玉米的法律提案。)

  当看到剧中角色发出“我受够了等人援救的感觉”的心声内心止不住为他们点上一万个赞!此时此刻,恨不得化身Nikita和Tank Girl的综合体,和他们一起打上一场漂亮的保卫反击战。

  《乌托邦 第二季》观后感(四):还我的女神Jessica

  确实人物设定有点跑偏了,不按上一季性格出牌的人物包括但不仅限于:

  jessica(发现爸爸去哪儿以后队伍也不带了,小三当的更是莫名其妙

  milner(上一季佛挡杀佛第二季硬是给整出一个老情人而且(我觉得是故意)放走老情人的女儿

  arby(居然不杀人开始走亲情路线,下季好声音等你拿冠军

  grant(走进科学,看机智叛逆的骚年如何从第一集开始就丢掉智商,变成彻彻底底跑龙套的猪队友

  lee(按上一季的设定。。。你应该已经死了)

  总之,第二季除了保留了第一季主角们的光环,其他全给扔了,故事情发展基本上是不断出现的路人甲乙丙丁钩圈K尖推动的。和第一季又不同,第一季不断出现的人物最终都证实是故事的主线人物,第二季的主角们经常忘了自己是主线人物,纠缠在友情爱情亲情基情中,但是又会偶尔突然间不科学的把事情给解决了。比如jessica大大方方的跑到michael家,好像知道ian会来找她滚床单。(ian:别问我为什么知道要去michael家,我提前看了剧本。)arby带着爸爸忆童年,车里面grant问他接下来有什么计划,arby心里想,能有什么计划,计划就是在这儿等我们一家团聚,我也是看了剧本才来的。ian最后就更离谱了,不知道从哪冒出来就把terrence干掉了(ian:都说了我看了剧本!)

  总之第二季没有给我第一季的冲击紧张感,每一集都是在指哪儿打哪儿,情节上下左右前后都连不起来。

  不多的亮点我觉得在wilson,他的性格刻画还算是连贯和递进的,从第一季跳反开始,这个人物的另一面展开的非常自然。(milner:老娘为了编剧让位给他,就不明不白的被一个熊孩子给崩了,真是生的伟大死的憋屈)。另外michael也默默坚持着一个配角的自我修养,在这个主角都不干正事的剧集里,给我们树立了一个伟大的榜样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乌托邦 第二季》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