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乔伊》是一部由大卫·O·拉塞尔执导,詹妮弗·劳伦斯 / 罗伯特·德尼罗 / 埃德加·拉米雷兹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传记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奋斗的乔伊》影评(一):梦想到底值多少
这是我第一次有冲动想写影评,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各大媒体网站集体苛刻批评的一部电影。IMDB,豆瓣评分相同6.6,烂番茄用户评价61%,在我对这个电影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我看完了这部电影,并且在我心中的地位仅次于甚至超过“爆裂歌手”,而爆裂鼓手在我心中的位置仅次于十二怒汉,肖申克,蝙蝠侠2等经典大片。当我看完了这些网站评分,以及个别影评时,我真的很无奈并且令我哭笑不得。这是我第一次捍卫一个电影的价值,因为我也有一个发明创造的梦想,而这个电影恰恰也是讲述一个发明家的故事。
我想先说点题外话。我向来感觉豆瓣评分是跟着IMDB的风的,只有些许个例因为东西审美不同而评分不同,其他的电影评分相差无几。而在豆瓣上,其他的观众也跟着其他观众的风,大家都是看客。好了,为了不至于把这个影评弄得这么personal,接下来就是正文。
我第一次看到JOY是在地铁站广告。直到昨天我才看完了这部电影,完全不知道任何的背景,导演,要讲什么故事等等。在观影过程中,我完全被这个故事征服了,且不说其他,单凭Joy从决定摆脱家庭的繁琐到发明创造一直到最后成功,我其中似乎随着Joy开心,悲伤,带给我极大的震撼。当然,瑕疵是有的,比较暴力的镜头挪动,有些场景有着浮夸的色彩给人感觉是一种小清新似的感觉,重复不合逻辑的台词,但是令我想不到的是这些却成为了这部电影的败笔,电影作为艺术的重要性高于它要表达的价值观的重要性?也许是,也许不是,我认为这些瑕疵不足以将这部影片定义到一个三流的好莱坞电影,在我看来,它起码比死侍,漫威这些纯商业片强上好几倍。
这部电影表达了一个很简单的美国人一直持有的观念-自由。做你想做的事,当你想当的人,发现你自己,而Joy就是真正持有这个价值观的一个普通人。这是我在美国这么长时间最频繁接触到的一个价值观。我,也是一个迷茫不知道未来的大学生,我也有着发明的梦想。而现实总是似乎把我们拽向相反的方向。小时候,大人问我们梦想是什么,我们回答:"科学家!",之后我们有小升初,之后,中考,再后来,高考,现在的我们在回过头来看,我们的梦想早已不在,当初的热情被时光冲刷,被惰性消散,被环境诱惑。我们现在的梦想是:房子,车子,工作,娶老婆养孩子。当我们在回首自己的梦想,已经遥不可及,曾经想做的事,想当的人,现在想想,就是个笑话。但是,这世上,就是有一些少数的人,他们不甘于臣服,不惜失败,他们不敢苟同。他们苛刻,探索,创新。而Joy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我喜欢这样的影片,讲述这样的人,他们总能给我灵感,带给我动力,我,也梦想着能和他们一样,证明自己的价值。
那么你会说,那么我们去了解真实的Joy不就好了?为什么需要一个第三者来给我们讲述这个故事?这个电影又有什么用?
故事,总是要有一个第三者来讲的。如果没有这个电影,你只能体会到Joy成功的光鲜,却体会不到失败;如果没有这个电影,你只能对着Joy羡慕嫉妒,却不能引起与自己生活的共鸣;如果没有这个电影,你甚至不知道Joy Mangano。正如冰心所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说实话,我一开始因为Joy的发明是改进拖把而感到不屑,正如影片里的所有人一样,认为她不会成功。而当这个女人,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慢慢的制作拖把,在Kmart前做宣传,到说服美国顶尖retailer,将自己的商品摆上千家万户的电视,我的心情也和里面的Neil一样,“This women gonna have her business.”而这里面的心酸苦辣,在这个失败而又绝望的家里成功变成一个女强人,再到破产,再到成功的夺回专利,这些曲折是只有一个第三者才能讲出来的,这就是这个电影的作用。而这种影响,是少不了其中任何一个制作人员的辛勤汗水的,但是我猜,他们也没能完成自己的梦想--《Joy》的良好口碑。因为现世是如此不公,就像他人窃取Joy的专利那样,残忍无情。
我不知道为何现代人如此刻薄。一个伟大的故事,没有精心的修饰,不敌一个枯燥无味,荒唐无稽的故事,加上5元特效。Joy的失败是令我意想不到的。看完这部电影,我估计IMDB,豆瓣评分可能在8左右,然而却是6.6。如此差的口碑,已经落到了低于死侍,银河护卫队,美国队长,钢铁侠这些潮流电影之下的地位。实在令人惋惜。我真的不知道Joy到底烂在什么地方。
之后我看到了关于女权主义等的讨论,确实,我能感觉到影片的女性很多,而我认为导演只是在传到一个传统的价值观念:为了梦想去奋斗。现代的人们,越来越慵懒,为了物质或者利益而抛弃梦想,这是最令人心痛得了。而更令人心痛的是,我们似乎已经忘了奋斗的感觉,这个第三者,想传播的能量,已经实现不了。当更风成为常态,还有多少人能够标新立异?我想说,你们都错了。这是一个伟大的故事,一个激励人心的故事,而我们大多数却是充满了“fraud and stuipidity”,但有那么少数人,接受了这个故事,接受了这个观念,我要说,我是一个。
我的梦想是实现无线电力传输应用到更广阔的商品上,还有一个就是做一个个人飞行装置,能在天空任意翱翔,像鸟儿一样。我要完成我的梦想,and I will. 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奋斗的乔伊》影评(二):再一次,男人搞砸了一切
改编自美国传奇的拖把女王Joy Mangano的真实经历。云集了:
三提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大卫·O·拉塞尔
奥斯卡影帝罗伯特·德尼罗
奥斯卡影后詹妮弗·劳伦斯
两提奥斯卡最佳男演员的布拉德利·库珀
然后我们得到了怎样一部电影呢?
Metascore评分56,用户评分6.4/10
IMDB评分6.6,豆瓣评分6.6
整体评分大约就是游走在及格线附近,缺点明显也有亮点,但考虑到导演和卡司令人失望
就像Joy的家庭一样,实在足够复杂
讲真,这是个不错的故事,Joy Mangano的生平和经历自带drama和传奇色彩
编剧Annie Mumolo的剧本其实也挺走心:
不负责任、永远搞砸婚姻的花心父亲,传统、神经质又逃避现实的母亲,从不间断的争吵,吵着架就毁掉了Joy最珍视的自己创造的纸森林,她的“超能力”
长大后事情也没有好转,母亲从不在意她的发明,父母闹离婚,作为优等生却不得不放弃读大学,留在家里照看母亲和外婆,给父亲的修理厂做会计
无怪乎她迫切地想要逃离,匆匆嫁给了当时生活里唯一的阳光——告诉她梦想只是被暂停了,带她去演音乐剧,唯一能给她温暖慰藉和笑容的男人
音乐剧诉衷情的段落真是全片少有的甜蜜梦幻的色调,大表姐唱歌很动人,讲道理Tony也真的是个好男人,虽然难以谋生全无用处,但爱情曾经存在过,也许直到影片结束也依然存在
只是当不用考虑家务劳动的分配和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不用为此而争吵时,相处才会变得容易些,所以现在Joy有了一个沉迷肥皂剧逃避现实的母亲,一个住在地下室的前夫,一个总是嫉妒和讽刺她的异母姐姐,和两个孩子,还有一栋摇摇欲坠的破房子
好像这一切还不够糟,照顾孩子已经自顾不暇,花心的父亲还被第三任情人赶回来跟母亲争吵,跟前夫争吵+共享地下室,作为机场客服人员,工作也实在很难让人感觉“JOY”
看,只需要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生活就可以开启HARD模式。看起来过于drama吗?其实并不,留神一下身边的现实生活,不少女性的原生家庭、环境和生活可能是HELL模式
并且她们还没有一个鼓励她的外婆,一个支持她愿意为她演双簧的闺蜜,一个为她着想的前夫,和当断则断追求梦想的魄力,她们大概永远不会有“joy”,只有“suffer”,但是如果你能挖掘得深入一点,她们哪一个,不曾有过不会成真的梦?
我觉得编剧Annie Mumolo真的足够用心,Joy的整个生活状态和心态都是令人信服的,家人的态度和世界的态度,也是令人信服的,她很好地描绘出了糟糕的原生家庭对女性的影响,以及作为一个女性如何难以去抵抗:
无论是一开始Joy轻信了父亲和父亲的女友不靠谱律师的解决方案(这是个伏笔结局真的不是啥没有说服力的反转谢谢),还是好几次顾了事业顾不了孩子,去见特别棒的生意机会还要担心不能回家照看孩子,还是陷入绝境时被他们逼迫签下破产条款,发出绝望控诉:
《奋斗的乔伊》影评(三):《奋斗的乔伊》:不咸不淡的开始 不咸不淡的结束
导演: 大卫·O·拉塞尔
主演: 詹妮弗·劳伦斯 / 罗伯特·德尼罗 / 埃德加·拉米雷兹 / 布莱德利·库珀
看这演员阵容似乎就是大卫·O·拉塞尔的标配了,出了贝尔这次没有出现,几乎拉塞尔的小伙伴们都到齐了,罗伯特·德尼罗和导演合作四次,詹妮弗·劳伦斯和布莱德利·库珀分别三次,但尽管是延续了人物传记片的老路子,但说实话《奋斗的乔伊》与拉塞尔之前的电影还是有所差距的,观影过程之中总觉得导演拍这个片子有点儿心不在焉。
影片最大的问题就是了无新意,这个美国小人物的故事多少有些千篇一律的似曾相识之感,谈不上励志也不算什么主旋律,或许连鸡汤都不那么算得上,詹妮弗·劳伦斯成为全片的焦点所在,好在她的表现出色为影片增色不少,甚至这样的表演令我想起那部令她成名的《冬天的骨头》。同样是坚强充满的坚韧的女性角色,似乎在对抗命运的不幸,詹妮弗·劳伦斯把那种不服输的劲儿诠释的很到位。相比之下其他的角色只能算得上是在为了乔伊服务,没有太多的亮点,甚至想布莱德利·库珀和罗伯特·德尼罗这样的重要角色也显得寡淡无味,也就是为电影平添几分星味儿而已。
其实乔伊奋斗的最大原因就是她的人生实在太悲催了,要不是接连的打击与不幸、生活的浑浑噩噩再加上游艇行弄碎酒杯的刺激,乔伊也不会奋斗,那种看似平常的人、平常的生活中是一颗不甘于平常的心,她总是梦见自己的童年以至于那成为了她面对自我的一种方式,詹妮弗劳伦斯的表演没有过分,情绪的波动把握得基本到位,时而收敛时而爆发可谓是恰到好处,几乎是詹妮弗·劳伦斯一个人撑起了本片。
可以的就是本片只有詹妮弗·劳伦斯显然是不足够的,美国梦已经骗不了观众了,那怕是回味一下放在今天都觉得味同嚼蜡,而且本片似乎也并不能算是那种一步登天的美国梦,至少缺了点儿戏剧化的大起大落,当然那种观众看腻的套路也不见得会能令本片起死回生,但至少比如今这个死气沉沉的电影会好那么一点点吧。
总觉得导演想在一种写实感与主旋律之间摇摆不定,以至于犹豫不决,整部电影既没有那种特别真实的震撼也没有那种廉价的激动人心,似乎不咸不淡的开始也不咸不淡的结束了,甚至还没弄明白这个故事有什么值得拍成电影的闪光之处。
《奋斗的乔伊》影评(四):美国的家族发家史
看到是大表姐,和cp出演,就立马看了这部励志温情片。一个女性要去照顾家人,包括母亲,奶奶,小孩,当然还有父亲和前夫。看似一团糟,但是如何后来joy创业时候,一家人又粘在一起,让人可能费解。
一.其实大家低估了美国人的商业意识。
美国人的专利意识和商业意识是非常强的。大部分人都对经商,财富都是追求的。
我们去看沃尔玛的自传就会发现,美国人在家族或家庭企业是很正常的。从《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自传》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山姆沃尔顿开始有借岳父的钱开店,后来发家,妻子小孩都是股东。对小孩也像joy一样,让他们直接帮助创业。罗布森沃尔顿是沃尔顿家四个孩子的老大,刚成年就在夜间向个各零售点运送商品,大大节约了父亲的运输费用。那时四个孩子都开始帮父亲干活了。与同龄的孩子不同,大人不给他们零花钱,但他们可以自己挣。他们跪在商店地上擦地板,修补漏雨的房顶,夜间帮助卸车。父亲付给他们的工钱同工人们一样多。罗布森·沃尔顿回忆说,父亲让他们将部分收入变成商店的股份,商店事业兴旺起来以后,孩子们的微薄投资变成了不小的初级资本。现在沃尔玛都是世界上顶级的家族企业(沃尔玛家族控股)。
二.其次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美国拖把女王乔伊曼加诺创业故事改编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界80年代,故事背景很重要,只有回到那个年代,一切才发生的自然。1981年美国里根政府执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以调整经济,美国经济得以恢复。美国大力发行政府债券、推行私有化,新自由主义使美国经济实现复苏。而那时候创业和审批都比较简单。政策比较比较扶持企业发展。Joy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业也是顺势而为。
三.影片的不足
大表姐的表演没有问题,包括妆容,因为只表演了10年左右的时间,大表姐的外形不用变成一个老太婆。其实凭心说,大表姐和cp表演都有提高(cp在老爷子的美国狙击手里面已经表演成熟了),而相对来说,《乌云背后的幸福线》cp的表演还没有那么走心。罗伯特·德尼罗一如既往的好。
但电影还是没有《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好,剧本是硬伤。或者导演拉塞尔没有去提炼太多东西出来,从一开始到最后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励志姐的奋斗史。哪怕整个过程被精心打磨的流畅无比,也很难让大表姐立体起来。
不过就为了开头复古的电视剧穿插,我想三颗星是可以给的。
《奋斗的乔伊》影评(五):如果减个头发、穿个皮衣、戴个墨镜、瞪个眼睛就能把帐要回来,那么我也去谈判了……
简单说几点这部去年颁奖礼的“遗孤”:
1.大爱黑色幽默。面对苦涩,生活就是一出完整的《黑色幽默》,开心与悲伤交织在人与人之间,诉说着一个接着一个的、平常却又能提供启示的段子。
2.对《美国家庭经济上的绝对独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3.你也许不需要过多智慧和“头衔”,只要有超乎常人的勇气,就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平凡”事!
4.如果减个头发、穿个皮衣、戴个墨镜、瞪个眼睛就能把帐要回来,那么我也去谈判了……此处的“人造雪花”是欣慰、是成就。
5.Joy的妈妈是我见过追一部剧最铁杆的人。
6.无论是靠什么起家,我觉得墩布给的震撼要远远超过石油。
7.结尾大表姐的“老板摊”演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既有气概,又颇具仁慈,歪脖的角度十分完美,不会让人感到暴富后“咄咄逼人”的厌恶感,从而充分体现Joy的成功是秉承了很多人性的优点而奋斗来的,这有效地让观众和我们平时“熟知”的暴发户、投机者或不择手段获取利益的“奸商”区分开来。这部电影可以给各行各业、各年龄层的人看,不仅限于“创客”。不忘初心的心肯定不是“贪心”,而是一颗好奇、进取、智慧、宽容的《勇敢的心》。
8.“彩蛋”:<1>Holiday Inn被“吐槽”Uncomfortable?!(为了小婴儿,换个地儿)<2>HSN(Home Shopping Network,一家1982年成立于美国的电视购物)貌似也是全球著名的管理学案例!其中很多商业点值得换位借鉴。
来自joyjay
更多内容,欢迎访问微信订阅号iSee电影(iseedianying)
iSee电影,不只是电影哦★★★★★
《奋斗的乔伊》影评(六):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便会成功,师奶亦同理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便会成功,师奶亦同理 ——《奋斗的乔伊》
作为大表姐珍妮弗。劳伦斯的影迷,没有什么理由不去期待《JOY》。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导演大卫。O。拉塞尔,再次聚集大表姐珍妮弗,布拉德利。库珀和罗伯特。德尼罗,我本希望看到乌云组合间再现那奇妙的化学反应,但最后得到的只是一部其他演员为大表姐作演技陪练的习作。
乌云组合再现,然而布拉德利库珀和大表姐的标配实在很腻了
《JOY》之所以还没沦为烂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大表姐的出色演技支撑大局。大表姐如今的演技之自然又不失个人特色,可以在2014年的《赛琳娜》中看出来,她对于同一角色在不同处境,不同情绪的演绎,既到位又令人信服。我喜欢她那种不过分的美丽面庞和作为一个演员的专业素养,奥斯卡为她开创了大好前景和无数机遇,她也用行动证明了她有多值得。《赛琳娜》和《JOY》实在称不上多好的片子,但却因为大表姐的表演使影片多了一个值得观看的理由。
花痴结束后,来说说《JOY》影片本身。
拉塞尔是一个怎样的导演,其实在《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中已经表现得很明白了。十足的美式作风,钟爱小人物小故事,故事幽默生活感强。但这种风格用在人物传记电影上,却显得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表姐的表演水平已经十分稳定
这绝对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但励志的重心该往哪放是个关键。《JOY》错就错在导演把励志的重点放错了地方。
故事女主角Joy是一个破产的单亲母亲,一个屋子住着自己的父母和孩子,甚至还住着没个正职的前夫。而她原本是个有着非凡创造力的女孩,长大后却没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成为了一个平凡的为了维持生计而终日忙碌的家政好手。
``````这样的陈述好像有什么不对。
但确实,Joy对付大小家务都非常有一套,她知道什么东西脏了该怎样清洗,在什么地方不该梳头发,这也代表了她知道做这些家务时会遇上什么困难,用来做家务的工具究竟能不能满足她的需求。虽然是上有许许多多主妇都对家政十分拿手,但不是每个主妇都有Joy的创造天赋。能够以自己的创造发明来造福大众时joy从小的愿望,也可以说是梦想,十几年来“暂停”了自己梦想的Joy,决定设计一款前所未有的拖把来改变她的生活。
越发艰难的生活使joy苦不堪言
这里就给了两个信息,一是Joy有个梦想,二是Joy的生活窘迫。
其实,如果影片重点能放在后者,着重传达Joy在绝境之下对生活作出反击,用她不屈不挠的精神放手一搏的话,相信片子会更“接地气”。导演偏偏要不断强调梦想,依照Joy的处境,她所作出的行动并不是为了追寻她的梦想,而是用她的才能作武器对抗逆境,最终成为了她本该成为的人。所以梦想一说,在这部影片中不是能带动观众的元素,而是鸡肋。其实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导演要打梦想牌,因为梦想是最俗套最百用不厌又依旧能打动人的主题。从《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可以看出,拉塞尔拍那种老式的爱情故事是十分拿手的,但爱情故事即使老套也不影响观众的观看热情,因为爱情本身就是老套到不行的题材。很明显,此法则并不能适用在所有类型电影上,《JOY》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但《JOY》也不是一无是处,由大表姐出演的角色还是有很多出彩之处。
Joy这个角色有种非常吸引人的特质,就是她有种难以置信的打不死精神。有可能女性观众会特别有认同感,同为女性,才能清楚明白到女性身上所负的担子,才能体会Joy所经历的困苦。
坚韧如Joy,在停车场被警察没收商品,在电视购物台高层面前出糗,甚至第一次在电视节目上销售时一把拖把都卖不出的时候,一次一次,我们都以为她要放弃了,或我们觉得,要是自己遇上这种状况,就早已放弃了。但joy每一次都会奇迹般地爬起来,如果《间谍之桥》中所说的“Standing Man”要找一位人物作代表,那一定是Joy。
成功创业的joy变成一个自信沉稳的事业女性
最后Joy的成功在观众看来是那么的不可动摇,那么的名副其实,但若只从片子的表达来看,却让观众产生了非常微妙的距离感。在被各种200%良心出品冲奥作充斥的本届奥斯卡,《Joy》却以一副老套空泛之态示人,加上大表姐的号召力,正片难免让人有点唏嘘失望。
====================================
《奋斗的乔伊》影评(七):吐槽1/36
1
简单的介绍,然后平铺直叙的展开,看到电视剧的拍摄手法的时候我分了神,想起以前看的小津安二郎的书,他介绍一种拍摄手法是两个人在交谈的时候,其实不是真正的面对面而是有一定角度的,这样,不但可以捕捉到演员的表情,而且,同时拍摄两个人的时候看起来是面对面的。想到这,我成了参透魔术师秘密的人,所然无物的放空。【与文无关我开心】
开始的时候我努力的记录自己的思绪,关于导演镜头画面的引申含义或者是记录下台词。然而,当你试图解构一部作品的时候,就没办法宏观的看待它,我是说,虽然了解了细节,可是你却失去了某个瞬间的情感升华,流不下一滴本该流下的眼泪。
我猜,作为一部励志电影的普适法则,主角的生活一定是一团乱麻,或是妻离子散深陷债务危机,或是家破人亡,从前风光不再。当然,挫折时刻都有,只是缺乏发现它的眼睛。而那些主角,要么是受够了千篇一律的生活,要么是想重新夺回闪耀的人生。美其名曰“没挫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然而,excuse me? 我只想成为joy的老妈好吗!!!妈的,嫁个小开生个娃,天天看电视剧,有姑娘养家虽然不知道前夫破产前有没有赡养费,最后反正就是不用操心,老娘开心就好。
2
对于主妇我向来没什么好感,可是当自己生活起来的时候,却发现她们真的是一群神奇而重要的存在。面对家庭,面对工作,她们失去自我,所以joy对jackie说"what happen to this,Jackie,all the things we used to dream about,I feel like it keeps me further and further away."
有人喜欢说life'suck,but I like it,cause you gotta no choice about it.当然,谁的生活不是这样呢?可是我没有一个好朋友,在千钧一发的时候帮我打个电话,也没有会洗脑的神奇grandma,更重要的性别决定我不会是joy,可是我是什么呢?
记得某一年的研究生英语考试文章中有关于女性荷尔蒙跟压力容忍度的讨论,具体内容记不得了,只是,压力对她们来说更像是一只手,她们像极了弹簧,你越用力她带给你的也会越惊喜,尽管有时候弹簧会坏掉也可能会伤到你变成弹簧炸弹。笑。
3
joy的人生相比任何创业者来说平凡又不平凡,高中是优等生,考上波士顿的学校却留下当会计,种种事实都说明她是个聪明的娃。当然,前夫也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人生处境绝望的时候相识,不离不弃定是真爱,这部电影真的是有太多的烂梗,可是有无时不刻的感动着人,导演又像是遛了号的学生,重要的点都处理得不痛不痒,让人想哭又哭不出来,想笑又觉得尴尬,可是,我还是感动于前夫在他们刚相识的时候对她说的话,人生遇到瓶颈的时候,可能只是按下了暂停键。然后那首销魂的something stupid 就跑了出来。
努力赚钱的没日没夜的生活,频繁的穿着有污渍的衬衫出镜,当然还有一直搞不懂的时间,因为屋子里总是开着灯,睡觉时开灯,醒来时开灯,醒来不久又被劝早点休息,所以老美到底是有多随性?
4
eil镜头开始的时候,屡次不给脸部特写,我就知道,妈的!肯定是cooper小宝贝又来了,真是的所以他俩才是真爱吧嘤嘤嘤。
5
对于我来说电影本身带给我的并不是激励,而是一种确认和肯定,joy必须签下破产声明的时候,没有人支持她,仅有的洗脑grandma也不在身边还遭到了吐槽。。当然,我是想说,身处绝境的时候,都不过是自己的绝境,任何时候,大家都没得选择,所以还是要自己解决问题,没人帮你的时候你放弃了就是放弃了,什么都没了。
6
这不是影评,吐槽而已别当真。
《奋斗的乔伊》影评(八):你有所热爱
看的五味杂陈,总会被这些奋进的东西搞得泪流又忍住。
成功总是一波三折,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她一再忍耐,忍耐不了的时候就重拳出击。
影片当时感触很大,现在想想确实一般的励志电影。小女孩的设置很是巧妙用心。拍摄普通,看完莫名打了鸡血。
《奋斗的乔伊》影评(九):奋斗的乔伊 ,不是奋斗,而是joy的故事
这部电影不应该是励志电影,它不是冲着chickfim去拍的,而是冲着故事去拍的,一个有“开头”“发展”“高潮”的故事。正因为这样,这部电影才因为太压抑而剑来剪去,变得有些不伦不类。
它要展现的不是励志的奋斗或是说奋斗的阳面,而是阴面,一个在你“奋斗”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各种问题。(在这有点受不了的是,弹幕刷得都是一些跪舔大表姐之类,大表姐这里最美。但,你看到的b站弹幕后面的大表姐,不是詹妮弗劳伦斯,而是一个普通的失业的家庭主妇,他们就像千千万万个中年妇女(可能是未来的你一样),抽风了站在了演播室里)。
所以它可能给不了你鸡血,但想说的都放在电影里了。
《奋斗的乔伊》影评(十):去你的黄脸婆
抽空看了大表姐演的《JOY》(豆瓣了一下被提名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女演员)。讲的大概是从小就很会发明和创造的小JOY,长大后父母离异自己也离婚,每天凌乱在一大堆琐事中,终于有一天内心的小JOY苏醒,开始挣脱掉生活的枷锁,在一堆怀疑的声音中不容易地走上白富美的道路。
JOY比较极端的家庭生活让人对未来的生活叹了声气,做不完的家务,和熊孩子斗智斗勇,上一辈的情绪要照顾,还要挣柴米油盐的钱。似乎你再也没有自由自在喘口气的机会,也许去电影院看个电影都会担心熊孩子醒来看不到自己会不会哭闹。
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个一分钟的广告,很帅的@Mpaul傅孟柏演的(就是麦当劳30岁你娶我的那个广告的那对)。男孩问女孩你的梦想是什么呀。女孩还没说男的就说我希望一毕业就能去投资银行工作,3年后存钱跟你结婚,5年后当上经理blablabla……(背景画面是女主角为了家庭忙前忙后的画面)终于问了女主角那你的梦想是什么,她笑着说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舞蹈家。这时屏幕出现了一句:她牺牲了她的梦想,来成就你的梦想。这个转折我想说什么鬼呀! 不是应该洒洒脱脱去练舞吗?或许这样的广告更能触动到它的受众吧。
我觉得JOY最动人的地方就是能保有自己的兴趣,还有那倔起来一百头牛都拉不动的脾气!有了家庭生活之后要怎么样才能不失去少女心,还是单身狗的我怎么知道?!我觉得应该要有自己的兴趣吧,那种一钻进去觉得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孤独又宁静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