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寻:电影版》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4-18 20: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寻:电影版》观后感10篇

  《寻:电影版》是一部由安德鲁·海格执导,乔纳森·格罗夫 / 弗兰克·J·阿尔瓦雷斯 / 穆雷·巴特利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电影版》观后感(一):You are not Patrick Murray.

  atrick Murray让人最生气地方莫过于每次在他心情low到极点,一个人站在街角,带着忧郁的婊情,45度仰望天空时候,总有一头白马丸子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瞬间填补他的空虚世界。我们讨厌这样,因为我们知道基本上更合乎常理情况是,当我们处于相似状态时,当你张大眼睛努力搜索时,身边除了一个个擦身而过陌生人外,不会有什么惊喜出现在那种场合

  这部目前看是looking系列的大结局片子,急着给热爱它的粉丝们一个交代,所以在剧情上处理上引起诸多不满也有情可原。有点像提前上演的终场秀,可惜好多人物铺垫还远没走到那一步,考虑到剧透就不详细描述了。“皆大欢喜”的结局也掩盖不了looking系列从2014年开始时就带着的一种颓废忧伤气质,一种“同性恋可是好不了了”的气质,哈哈哈。

  从某个角度来说looking系列给我留下的最大的遗憾,是我们也许永远无法看到Patrick这个鲜活人物真正成长和自我救赎故事同时好处是,我们也避免了目睹这群主人公由于那些相似的一件一件的意外和狗血事件不停的分分合合直到有一天编不下去的典型剧情。这有很像Kevin对于Patrick的疑问:你愿不愿意用失去痛苦风险去换有爱的结局。但是我想,Kevin还是不了解Patrick,他和后者的恋爱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小帕不是因为他们的恋情可能失败而离开他,而是觉得已然失败了才离开的他,Patrick的精神世界揉不进一点沙子。不过Kevin对Patrick的感觉没有错,所以他才会问出那句“你是否爱过我?”的话。所以相比之下,Richie更适合Kevin,Richie也许也不完全了解小帕,但他可以用一种小帕希望的方式cares他,他是一个更好的supporter。

  最后,我拒绝相信looking的故事就此寿终正寝,请再带给我们几部续集吧,祝DVD大卖。

  《寻:电影版》观后感(二):能有这段对话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Okay, I'm going to ask you something. Were you actually ever in love with me? Yes. I... I think so. I mean, I certainly loved the idea of us. 'Cause I could have made it work. I could've. When I said I wanted to be monogamous with you, I meant it. I didn't want you to make a promise you couldn't keep. Fuck you. How'd you know I wouldn't keep it. Anyway, that's not why we broke up. We weren't right for each other. No, no no, no, no, no, no. How do you know that? I just did. I... I do. But you-- you didn't even try. You didn't even try. You moved in one day, you moved out the next. You didn't even fucking unpack. Listen, I admit that I handled that horribly, Yes,but I apologize for that. And... (sighs) Isn't it better to quit rather than drag out something that you know won't work? Okay, well, in a nutshell, there's your problem. What is? You, you, you. You quit, you run away. You don't take risks, ever.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I moved in with you. No, no, no, no, no. Patrick, the risk would have been trying to make it work. The risk would have been putting in the hard graft to make it work. Now, I-- I don't want to seem like a cunt,but you are a coward. Oh, I don't think that's fair. I couldn't trust you anymore. And I-- I don't know what hard graft means, but I don't think I've been a coward at all. Okay, well, I think the facts tell a very different story. Would a coward have moved to a different city? A new job? Left everything behind? You-- you basically moved home. And are you sure you didn't run away and not move away? They're two very different things. And what next? What next for Patrick Murray? Huh? When that doesn't work out, I'll bet you a million dollars, you're already looking for the next thing. You are. I know you. You run away and you are a coward. You were a coward with me. You were a coward with Richie. Enough, Kevin. Jesus. You hit a few potholes in the road and instead of trying to navigate through it, you slam your brakes on, you start crying and you run the other direction. Why would you do that for me? Seriously. After...everything? Well, because despite everything, Patrick, I just want you to be happy, man. Why? Why? 'Cause I love you. Look, don't stay in Denver. Come back. And you can take that from someone who moves around to constantly avoid dealing with things. It never works, but I think you know that already.  《桥头风景》时 RT 有次接受采访被问到在《寻》第二季最后为什么对 Patrick 那么渣,他反驳到你在一段外遇认识的我,你应该清楚我是怎样的人,你应该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但 Patrick 的应对显然不够成熟主持人辩不过只好说 “我们百老汇这群人就是看不得 Jonathan Groff 不开心嘛。”      现在看完电影才意识到 RT 对角色理解一直都是对的。大家觉得 Kevin 渣是因为最后是他用一个吻打破暧昧的,但这不能代表 Patrick 就是两人中更无辜的那个。之前的搭讪、加班、基友助攻等也不能让人家装傻装不懂。   Kevin 和 Jon 分手后在门口等了一晚上,问 Patrick 愿不愿意给两人一个机会的时候,Patrick 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但对 Kevin 来说,真正的 take a shot 是 take a risk,是离开相处两年的男友,是搬到一起住,是遇到问题时试图解决,是在对方要求尝试成为更好的自己而非瞬间变身为对方理想中的自己。Patrick 的逃避显然是不够成熟的。Patrick 说的 “我无法相信你了” 是个很好的理由,但是 Kevin 在咖啡厅说的每一句也都一针见血。      开始觉得一段对话就洗白了编剧厉害... 后来才知道结局是一开始就定好的,再回头听两个人刚在一起时那首结尾配乐的歌词都是和最终的人设相呼应的:   Sweetheart may not be easy   But we're trying hard to hold on   Trying to make it better   And I said baby you set my soul on fire   I got two little arms   To hold on tight and I wanna take it higher      Baby you never should say never   I got a hurricane inside my veins and I wanna stay forever   虽然没在一起但还是觉得 Kevin 和 Patrick 这对已经是剧里所有关系设定刻画的最深入完整的。

  《寻:电影版》观后感(三):.. 一些八卦 完全没有任何辅助作用的.. 闲话

  好奇怪 一开篇节奏之快 .. 几乎有点打乱我预备来看最终集的伤感

  这个ending.. 似有派糖的嫌疑

  不过人生这么糟了 有糖为什么不吃呢

  个人喜爱桥段倒还是KP相见

  虽然三观一样不能在一起 但K问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的时候

  对啊 是爱的

  爱就是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的 其余的叫相濡以沫

  如果说P的放下 我觉得 是在这一时

  谁都担心自己用错情

  然而 实际发现 没有错情

  只有情过..

  个人唯一不开森的 是硬给Dom派了一颗糖

  糖不好

  而且 没有必要啊 人家就想好好开个鸡肉店会死啊

  《寻:电影版》观后感(四):寻:电影版

  等了超久的电影版,真的是近期最最想看的一部影视作品,看完唯有两个字形容——真实,而且是真实到可怕

  先不论PR党还是KP党的站队,如果仅仅为了验证自己CP有无站错,那大可不必浪费这八十几分钟,直接拖到进度条最后便可。导演沿用了电视剧版的Andrew Haigh,看过他的几部作品,包括《寻 第一季》、《寻 第二季》和《周末时光》,尤其最后一部,可谓同影界的一股清流,个人喜欢把他的风格称之为滤镜哲学

  故事背景建立在Patrick重返三番参加Agustin的婚礼,和前任Kevin以及Richie重逢的经历法律同志宽容剧中体现在Agustin和Eddie准备结婚,他们试图享受社会接纳、被直人认同滋味。私以为他们的婚前焦虑十分写实,把自己下半辈子交给眼前的某人确实是一种孤注一掷,你觉得还没有准备好,并且你永远都不会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了。无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这份情绪都是一样的吧,只有用你想和他在一起的强烈渴望,才能冲破心理上的无形障碍。婚礼见证人的一番话很值得玩味,她本人老大不小却仍是单身,无名指上的戒指无非只是为了match the job(在特定语境下我竟找不出一个恰当的中文词汇,面壁思过去)。正如“没人待见健身房里的胖教练”,为了证明某些事实更有说服力,我们往往会迫使自己戴上虚伪的面具。“心理医生大多自己也有心理疾病”跟这也算如出一辙?无论如何,她提倡以“adapt”来取代“change”是一种睿智的相处法则,江山难改,本性难移,改的多了,偏离自己,势必会让你重新审视两人的关系。

  剧中Richie和Patrick时不时会被彼此的磁场相互吸引,一不留神就是两人世界,嘈杂的背景音仿佛与他们无关。Richie始终学不会眼神管理,飘忽的小眼神太明显,围观群众早已看穿一切(第二季中也是这样)。继买西服之后,Richie又让我感动了一把。第一季中Patrick推荐给Richie一部电影,当时Richie并没有看过。但这里,轮到Richie来模仿《七宝奇谋》里面的主人公,并说自己看了两遍。结尾Richie表示他真的厌倦这种随时照顾别人的生活了,只求Patrick能让Richie幸福一次(BTW,Richie走向Patrick放的BGM超好听,是Perfume Genius的《Hood》)。

  反观Kevin,其实我倒觉得他并没有特别渣,至少他对Patrick的评论是一针见血的——不愿承担风险,喜欢给自己早早找好后路。Kevin有点蛮让我动容的,就是看到Patrick有点泪目了,立马放弃刚才咄咄逼人的攻势,可能这就是爱过吧。后面Patrick询问为什么要替他做这些,“因为我爱你”一说出口我都被整哭了,最后的拥抱,最后的接吻,最后的轻抚耳朵,徒留背影,渐渐在你的视线中,消失不见。

  atrick身上真的有许许多多小毛病,但如果要我选,我的性格又是最接近他的。大学四年,我也总让爱我的人受伤,一次次循环往复,连我都不敢再相信自己了。可你要知道,你的身边不会有一直爱你的Kevin,和一直等你的Richie。

  We are still looking, looking forward to figuring out the truth of life.

  《寻:电影版》观后感(五):是的,我就是一个只想逃到远方的懦夫

  《寻》今年也结束了,虽然可惜一部能够很长远发展的好题材电视剧没了下文,但是也有很多收获,在这几年。导演安德鲁在拍完清淡的《周末时光》后,又制作了这样一部吐槽版的《同志亦凡人》,算是很成功的一笔。毕竟,他的音乐品味从各路bgm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以及他对John Grant的青睐,又让我有了共同点可以YY。

  其实有很多人都觉得《寻》比别的gay剧要来的真实得多,真实到残忍黑暗的地步,个人觉得有点无稽之谈的意味。毕竟,我们见过了乔狼不停地发糖,虽然结局不是很美好,但乔最后还是跟了里奇,狼也和前男友复合,双双有了归宿,如果你还觉得编剧绝情,那就是你在无理取闹了;我们也见过了胖迪和小奥不可思议之婚礼的发生,一个在第一季三剑客里面最自由自在的浪子,三年时间里,居然第一个结婚,不知道算不算另外一种成长;还有老唐和他的帅杰克,Doris和她的私生子计划,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所以这个大结局,真的,全员HE(可怜的Brady除外),算是剧组给对生活无望的人另外一种正向的鼓励吧,简直是美到不真实。

  狼乔见面的那一段,其实算是电影版唯一值得看的地方,也是从狼口中唯一透露出编剧对乔人设的精准描述:move in , run away.(走进我,逃离我)乔这个角色,虽然未到绿茶婊白莲花的档次,但是他对自己缺点的粉饰确实让人糟心。先是有被狼勾引上床导致主动劈腿甩了里奇,后是拒绝与“不专一”的狼继续下去搬离旧金山去了丹佛。两者的理由其实大致差不多的:前面有更好的,我要更好的,我觉得我值得更好的。抱着这样的理由,他选择更里奇分手跟了老板小开狼,抱着这样的理由,他选择和“不专一”的狼分手一个人哭的梨花带雨去了丹佛。然而,又是什么样的借口,能让他在和里奇分手时那么义正言辞?什么样的借口,能让他数次诱引老板狼和男友分手同他在一起?什么样的借口,能让他劈腿又做小三?

  编剧还是很厉害的,第二季结尾那急转直下的两集啪啪啪把狼乔党打脸,并把所有矛头指向小狼,又在电影版里面11分钟的对话,透过小狼的嘴炮,一点一点地还回来:“你就是个懦夫,你从来不敢去尝试,就否认一切,你只会逃避,逃得越远越好,你就是个懦夫!”很多人这个时候如梦初醒地想到,小乔才是那个劈腿男,小乔才是那个同居之后不愿沟通就走了的人,小乔才是那个逃到丹佛不去解决这些shit的人,小乔才是那个渴望“分手后还能做朋友”就当故事翻了一页的人。

  懦弱的人,才会不敢尝试哪怕有一丁点危机因素的partnership…

  懦弱的人,才会弱弱地请求分手后才能做朋友…

  懦弱的人,才会不敢去爱人却要求别人爱自己…

  可是,我们之中谁不是这样的人呢?

  谁不想要别人爱自己多一点?

  谁不想要高富帅又专一有对自己着迷?

  谁不想要心安理得地被照顾?

  每个人,在遇见『成长』这个东西之前,都是自私大于无私的。

  我觉得狼的做法不好,但是就如Russell自己曾说过的:“Patrick靠着劈腿当小三的方式得到Kevin的时候,就应该接受他的这副德行,可是他并没有采取成熟的处理方式。”

  是的,我也觉得乔的方式也不好,生活不是只有逃避,生活还有面对。可是我很理解他,因为我知道,当自己也处在那样的情况之下,并不会比他高尚多少,甚至可能更烂。

  我也只是一个想逃到远方的懦夫。

  好在电影结局上了很好的一课。

  “What happens if it doesn’t work out?”

  (万一我们又不能成呢?)里奇这样问。

  “It doesn’t work out. It doesn’t work out.But at least we tried.”

  (不能成就不能成呗,但至少我们试过了。)小乔这样答。

  其实是很烂俗的答案。“At least we tried”这句台词不知在多少电视剧电影里面出现过,每次都让人难以反驳。是的我是一个只想逃到远方的懦夫,但这次我要试着逃向远方的你,和你在一起,慢慢变老头发灰白,万一咱们没有成:

  At least we tried.

  (PS:小乔一定要幸福,顽皮狼和老公也要好好的生活,毕竟,这一章过去,生活还要继续。)

  《寻:电影版》观后感(六):和QAF相比,这个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这片子终于算是告一段路了,很可惜没有继续拍下去,很可惜没有成为当年QAF一样的经典,想想看,两部片子虽然都是LGBT题材,但是画风走向完全不同,可能也代表了不同时代LGBT人群的不同写照。

  比较来看QAF还是传统的美剧,靠剧情来推动故事发展。现在想想看很多桥段其实只是批了一层gay的外衣,本质还是比较狗血的,情感上的第三者啊,劈腿啊,生活上的吸毒啊,hiv啊,工作上的客户谈崩啊,离职创业啊,各种生老病死的,基本上每两三集就要有个大转折,爆炸,得奖,摔伤,整容,遇难,一波接一波的爆点。精彩是精彩,可想想的确是离自己的生活太远,谁生活中能遇到漫画家,艺术家,大学教授,广告公司总裁,gv公司老板这么极端的案例,我们大多数人就是上下班啊。平平凡凡的职业,平平凡凡的生活。

  这点looking真的处理的不错,剧情也有转折,可主要精力放在了人物的细微情感上,那些在男神和备胎之间的纠结,那些在道德和欲望之间的妥协,那些明明想要缺不敢说的小心思,和一些明明不想要缺不好意思表达的小做作,那些看到前任幸福时的小不甘,看到现任不争气时的小后悔,刻画的是多细腻。

  再说角色的演技,QAF多数是靠大转折,剧情和台词去表现人物,而looking真的是要给三个人发奖杯!每次聚会,看richie看帕帕的眼神都觉的心疼,充满了欲望,不甘,心疼和宠溺,帕帕虽然是个爱哭鬼,可每次那种好嫉妒又不敢表达,好羡慕又觉得自己好寂寞,好想说又不好意思,说了做了又觉得自己好无耻想要在朋友面前洗白给自己个安慰的表情真的是演出神了。Kevin更是每个小动作都透漏着霸气总裁快推到我的欲望,最后一个拥抱那个面颊上滑到嘴边的吻,捏捏耳朵又拍拍脸颊后的转身,细节的表现简直要疯。

  可能也就是因为太专注于细节和情感,导致剧情散漫,缺乏爆点,不像传统的美剧节奏那么快,导致了后劲不足收视下滑,可是回看起来,这部剧真的值得好好赞一赞,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并不狗血也没有那么多的波澜,我们有的就是这一些小心思,爱与被爱,逃避和担当,选择与成长,和大家也没什么不一样。

  可能平淡却现实的,观众不爱看吧。

  《寻:电影版》观后感(七):我装坚强,我迷茫,我逃避~我需要爱

  我很难确定小P最后留下是真的爱Richie 还是被大环境感染…他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有点像我…这点我比他还悲催

  游移的态度是摧毁爱情的导火索。认清我是否爱他比我们在一起“合适”更重要,,,不清楚那些因为“我们合适”而结合的小男女婚姻生活真的尽如人意么?

  R用一年时间和一个不爱的叨叨逼在一起,浪费生命,却在与小P重逢时知道了自己爱的是谁

  K在接到小P短信的一刻,内心也一定是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攒了一肚子的抱怨用一杯咖啡的时间集中倾泻~ 委屈抖漏完了的K,感觉身体被掏空。他希望小P能给他一次机会打破目前“仅仅维持”的伴侣关系,在这点上 K爱小P胜过爱ex

  买嘎达,我想如果是我在那个车站,一定会追上K。可是小P没有,大概他难以释怀K的性爱观对他价值底线的冲击?不过小P在我看来也是个迷茫的绿茶啊~ 为啥不能婊子配狗 天长地久呢?

  从画风还是站PK,but人生就是这样,随机性太强 难以控制太多~

  :我真的无法忘记k在车站的吻,每个暗示都熟练操作 投入感情~

  《寻:电影版》观后感(八):我知道,这不是最好的结局

  兜兜转转,前前后后,两季的反复铺垫,最后小狼只有10分钟的对话(没错,我是PK党( ̄へ ̄),反正我不服。

  看过外网关于looking的一篇报道,说的是导演从第一季第一集开始就没想过有Kevin这个人物,或许他的出现本来就是一个意外(至少导演用狼来撑收视这个很明显)(颜控直接不能忍)。

  有人用渣男来评价K在P生命中的出现,遇到喜欢的就甩来现任,好不容易搞上了在一起了非得弄什么open relationship。让人感觉基佬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凶猛——动物。一旦感觉来了就会用舌头狂甩对方嘴唇,无休止的啪啪啪(至少在剧里的确是这样)。

  K党心目中,多希望剧情停留在第二季倒数第二集,那个时候的狼乔还很甜,那个时候的狼乔还在互相插入,那个时候每一秒钟好像呼吸都静止一般,俩具美好的肉体交汇

  《寻:电影版》观后感(九):不是影评,是关于翻译的一些思考。

  Looking的电影版出来几天了,剧情好坏因为我有偏爱的cp所以做不到中肯评价,但是PK关于如何经营恋爱关系的对话无疑是电影的亮点。大概是太喜欢这两个角色和这段对话了,好几天了有两个细枝末节的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于是把它记录下来,算是对于翻译的一些思考。

  如果看过Looking第二季的人应该记得,Patrick好不容易和Kevin走到了一起,Kevin为了他和Jon分手,Patrick入住Kevin家的第一天收到邻居的party邀请,结果因为在这个party上P发现K在用交友软件,一番争论之后他们发现彼此的感情观并不相同。Kevin不排斥open relationship,而Patrick虽然自己是在Kevin有主的时候上的位,但是内心只能接受monogamy。Kevin希望Patrick相信他可以专一,可是Patrick已经无法相信他了。由于电视剧被砍,电影尽可能想给这段关系的一个结局。于是他们的对话里每个语气和用字对于观众体会两人重逢后的的情感态度都至关重要。这几天几个字幕组陆陆续续都把字幕做出来了。有一些我光看英文字幕没有理解的地方感谢字幕组让我搞懂了,于是很期待他们怎么翻那句虚拟语气的对话。可是这两句关键的对话在我看来两个字幕组都翻的不够到位。Kevin一针见血地指出Patrick连尝试相信他都不愿意,一遇到问题只会逃跑,一番激烈地责难后,Patrick轻声地问出一句“Do you, do you honestly think we would’ve worked?” Kevin深吸一口气,说了一句“I’d like to have given it a try.” 说完因为情绪太激动,但又要克制自己于是嘴角不微微地抽搐。(两个演员的演技都没话说)。这两句ZIMUZU翻译的是“你真的觉得我们有结果吗?” “我愿意给它个机会。”QAF翻译的是”你真的觉得我们有可能成功?”“我情愿去试一下。”我觉得字幕组的大大们英语的理解力肯定不在我之下,但是这里两人对于这段感情的态度翻得不到位会让观众理解产生偏差。于是弹幕里很多人误解了,以为Kevin又在挽回,而Kevin此时按照剧情已经和Jon复合了,于是大家以为K又渣了,又在试探P了。不管是ZIMUZU还是QAF都没有把两人言语隐含的“我们在讨论过去的事,没有可能了”这层意思表达出来。虽然中文缺乏昨是今非的简捷时态,但是类似的情感表达我们生活中也会碰到,所以并不是不能翻,我想了想如果是我该怎么翻,还真的挺诡异的,一翻成中文就给人一种还希望继续的感觉,除非非常生硬地翻成“你当初真的觉得我们能走下去么?”“我当时真的是希望能有机会尝试一下。”要这样意思才会比较明确,但是没有人会这样对话吧,而且两人的遗憾和愤怒感就不见了。这是一个细节,还有一个是后来在地铁口,P问K为什么回伦敦之前还给他留了一个职位,K说了句“despite everything, I want you to be happy.” P又追问K为什么,K轻描淡写地说出“’cause I love you”。之前他们的对话不是过去式就是虚拟语气的过去将来完成时,这里居然是一般现在时,是love而不是loved,隐含了“我一直还爱你,而且就算我们不会在一起了我还是爱你的”的意思,时态的敏感度在这里替代复杂的词汇和语法完成了情感的表达。观众能在琢磨这种时态之差的余韵里体会K之后给的P的“与最爱相忘于江湖的”一吻的深情和克制。而中文在此处除了翻译成“因为我爱你”我也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可是由于我们对于时态本身的低敏感度,让英文里的对比感消失了,这种微妙的差别也许就是翻译的界限了吧。

  不过大家英语水平都不错,双语字幕和弹幕的帮忙也许已经弥补了这两个问题。

  《寻:电影版》观后感(十):感谢Looking三年来的陪伴,一些感动

  看过太多的剧太多的电影,但是真正对我影响很大的,甚至改变了我的价值观的绝对不出3部。实在忍不住,我要写写我对这个剧的感情以及它给我带来的东西。想到哪里就写到哪儿。

  三年。曾经因为《周末时光》而从第一集关注这个剧并且不能自拔;曾经在异国他乡每周一一到下课就连滚带爬的回到寝室,就为了先看一遍生肉;曾经第一次因为一部剧让我想去结交一些在看这个剧的朋友,也因此我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真正合得来的好朋友;曾经因为一些剧集里面的价值观让我辗转反侧·······

  剧都是看着玩儿的,但是有时候会突然出现一部剧,它对别人来说就是一部消遣的剧而已,但是对于我个人却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心理上冲击,因为它刚好出现在一个时间点,可能你正在经历,可能你正对一些问题没想透,而它刚好出现又引起你的思考。Looking对于我来说就是这样的一个剧。

  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生活里都是Patrick吧,一路 走走停停,一直都没停止找寻。寻找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人,寻找我们真正渴望的那种关系。Patrick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一直在懵逼的寻找。遇到Richey是一种吸引,他喜欢他 ,他喜欢跟他在一起,其实他们是同一类人,他们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可惜那个时候的Patrick根本不知道他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不知道他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Richey对于Patrick来说就像是红玫瑰,握在手里炙热又温暖,可是心里总觉得他不是他想要的样子,喜欢是喜欢,离开也舍不得,可是心里总在期待一些更好的“事物”。这时出现了Kevin,一个更好的“事物”,一个Patrick心里所期盼的那个样子。他优秀,他是精英,他高大帅气,他满足了Patrick的所有期待,他就像他一直期待的那朵白玫瑰。Patrick觉得这样高逼格的人才足以和自己相配,他以为他们才是完全的一类人,他以为他们有着一样的出身有着一样的资历,他以为他们有着相同的价值观。为了实现这种期待,或者说无法抗拒这种内心的期待,他不惜背叛那个一心想守护他的红玫瑰,去跟Kevin偷情,甚至当了接近一季的小三。跟Richey分开的时候我相信Patrick是心疼的,但是也许那时的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心疼什么,因为那时的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自己究竟在looking些什么。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

  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眼前的这个人没什么不好,自己也是喜欢的,但是年轻的我们总是觉得还是会遇到更好的,还是觉得这个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配不上自己,心里总存着一份不甘心,而当有一个自己一直期待的那种人出现,我们会毫无抵抗力毫无认真思考的能力的一头栽进去,不管不顾。但是事实就是我们太年轻,我们都不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在looking什么,自己looking的目的和目标究竟是什么。

  atrick终于不顾一切的跟他期待的Kevin在了一起。但是很快问题也随之而来。Kevin提出的一定程度上的open relationship彻底让Patrick歇斯底里,他这时才发现也许Kevin和自己真的价值观不一样,他们之间存在着太大的问题,而且这样的鸿沟根本无法逾越。

  好多人恨透了这部分,但是第二季最后的两集却是我整个两季中最爱的部分。让我想了很多。我是真的理解Kevin,我理解他说的每一句话。他跟Jon的关系失败了,因为他没经得起外界的诱惑,他爱上了Patrick,他和Jon之间慢慢变成了欺瞒欺骗,没有了坦诚,导致这段关系走向了尽头。这是两个人的爱情关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他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也想从上段关系中吸取教训,他想告诉Patrick,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很长之后,这期间难免会有一定程度的出轨,这是谁也避免不了的,也是都会发生的,但是两个人能互相接受互相体谅,互相理解,互相沟通,让两个人的爱情能一直走下去。

  其实我个人完全赞同Kevin的观点,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太脆弱,不说同性之间,就是多年的夫妻之间,两个人在一起那么多年这期间两个人怎么可能都没犯过错出过轨?反正我不相信。至少是极其困难也是少数的。不管是什么程度什么形式上的,这样的问题总是不可避免,大概每一对夫妻之间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些秘密一旦有一天显露出来必然是毁灭性的后果。而我想变得坦诚,我想我们之间互相体谅,我们可以沟通,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关系更加的持久。这并不是说我们是完全程度的open relationship,我们都要努力保持忠诚,我也会努力忠诚,但是如果万一一旦有一天我们有人犯了错,我不希望我们就因为这件事走到尽头。Kevin有错吗?至少我是完全认同Kevin的。

  但是Kevin想要的这种关系的前提,两个人都要赞同这样的想法才可以。可惜,Patrick并不是这样想。Patrick并不能接受这样赤裸的为今后出轨开脱的做法。他接受不了这样有前提的关系。可惜。他们其实至始至终都不在一个频道,就像Patrick所说,他们就像那张床,虽然躺在一起却永远没有办法在一个频率。因为他和Kevin至始至终都不是一类人。但是他们俩其实都没有错。

  一路looking的Patrick这个时候也许才真正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atrick选择了逃避,选择了离开了这个城市。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一样,受了伤想着离开这个伤心地重新开始,所谓的“reset”。但是事实呢?这个剧赤裸的告诉我们,这就是逃避。换个地方就能重新开始了?放屁。

  atrick和Kevin那见面的十分钟真的有打动我。两个人都还是耿耿于怀 。Kevin恨透了Patrick连一个尝试的机会都不给彼此就离开,而Patrick在听到Kevin那句“cause I love you”的瞬间,我相信Patrick是有后悔有检讨的,不管怎样当时连尝试都不愿意就选择了不信任选择了逃避。这也是在结尾,他跟Richey说这一次他想“try”的原因。但是都无济于事了,毕竟Patrick和Kevin真的是两种不同的人,两个人都没错,但是真的不适合。

  最后Patrick还是选择了他的红玫瑰,还好他的红玫瑰还在,毕竟他俩才是一类人,他俩才是真正的适合。Looking了一路,大概最珍贵的就是明白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吧。

  说实话,虽然我喜欢小狼也喜欢小乔,看剧的过程中也是坚定的Team Kevin,但是我觉得这是这个剧最好的结局,毕竟两种人是没有办法在一起的。

  三年了。这个剧结尾让一些人不满意,但是我很喜欢,也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交代。这个剧想讨论的好多问题都值得反复的看反复的琢磨,不是因为它多好吧,但是它有我们每个人的影子,有很多我们在思考的东西,虽然平淡,但是你总会有跟剧中人一样的时期,看的其实很戳心。

  最后还是感谢这个剧陪伴了我3年吧,下次遇到这样对我口味戳我的剧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感谢looking。我还会看很多遍。

  瞎逼逼了这么多,就是表达一下对这剧的感情。纯属个人观点。还有我真心喜欢小乔跟小狼这俩演员。恩。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寻:电影版》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