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性别之战》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4-17 20: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性别之战》观后感10篇

  《性别之战》是一部由乔纳森·戴顿 / 维莱莉·法瑞斯执导,艾玛·斯通 / 史蒂夫·卡瑞尔 / 伊丽莎白·苏主演的一部喜剧 / 传记 / 运动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性别之战》观后感(一):到底,这不是一部真正的女权主义片子。如果是,那大概只能是幻想输给了真实

  电影讲述了,一个网球的女王,因为不满男女球员的薪酬,而展开的一场极具历史性的维权运动。(哇,我竟然用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

  电影的拍摄,用了很多抖动的手法,这里是我不太理解的一个点。观看的视角也是,觉得看起来不太舒服,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过电影的调色,服装灯光等都很有70 80年代情怀特别赞一个调色。

  Emma stone突然发现自己的性取向这个点。如果不是真实故事改编的话,我想,我会理解成以下这样:emma stone本身在追求一种男女能力上的平等,而并非女性要比男生强。而里面突然出现了一个她的female lover,这个人的出现,到底是想说明什么?是想说明,在球场上走路时散发出了“雄性荷尔蒙”的emma,以及在同性关系里面偏向于男方的她,其实是一个男性象征。而这场最终的战役,也只不过是男人与男人间比赛,女性只不过是穿着颜色鲜艳网球裙的“男人”罢了。说

  到底,这不是一部真正的女权主义片子。如果是,那大概只能是幻想输给了真实。

  《性别之战》观后感(二):说是女权却又像是儿戏

  看完《妇女参政论者》《斯隆女士》《裁缝》《时时刻刻》《二十世纪女人》《西尔玛》,找了一些书,看了一些文章,女权的思想开始真正进入我的脑海,但看完这部电影,反而有种女性英雄主义被过分渲染的尴尬

  电影内核并没有涉及造成女性不平待遇核心,男性享受惯了千百年来的“优待”,突然失去这一切会让他们感觉失落可能还会自我怀疑,因为身份认同感来自于一个人身处的环境,如果环境认为男性的女性化是羞耻的,那么失去特权的男性就会觉得失去了男性身份认同,变成了和女性一样“没有特权的人”,说到底,性别的战争人性的战争,人性的自私贪婪自大,以及对归属感需求,使得明显不平等的事情变成了理所应当。

  电影把女权的斗争架设在一种肤浅的搞笑里,既不幽默又显得十分廉价,比赛像是为了刺激观众神经的一场闹剧,剧终也还是一场被强硬升华失败的闹剧,那些抨击女性的男性被刻画的单细胞、肤浅、幼稚滑稽,就像漫威的反派一样不堪一击。 还有很多枝叶脉络显得乱且累赘,比如同性恋人的戏份,比如女孩子打扮,比如男主婚姻描写了那么多却对整个电影没有贡献任何价值。(石头姐拍激情戏还自己裹着被单,谁激情的时候会自己单独裹着被单,要不也是两个人一起裹着啊。) 整部电影既没有讲清楚平权内在的价值,又显得杂乱女主成了女配,平权成了打怪兽结果四不像。 但现实是,女性平权已经渐渐成为政治正确也就是说表面上的平等已经被粉饰出来了,但深入人心的不平等观念反而在粉饰下被藏得更深了,平权不是针对女性的,是为了让所有人能“做自己”,男性不必自认为需要苦苦支撑一切,女性也不必成为任何人的附属品,人开始能成为真正完整独立个体彼此互相尊重又相互联系,我觉得这才是平权的意义

  《性别之战》观后感(三):转载一篇 网球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战——电影《性别大战》背后的故事

  转载自公众号 一个网球记者写的影评

  原作者Tennis Channel专栏作者Steve Flink

  翻译 tennispie 网球派

  翻译原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jGTW27qhMCs5Z9HuNVrXbw

  这场比赛幕后的种种写的挺详细的。

  三万多名球迷亲临现场,五千多万观众守在电视机前,网球史上最吸睛的比赛是哪一场?不是巅峰对决的大满贯决赛,也不是群星云集的表演赛,而是发生在1973年的休斯顿,一场由鲍比·里格斯和比利·简·金联袂上演的世纪大战。

  今年,电影《性别大战》的上映再次让人们目光聚焦回四十年前,然而时过境迁,残存在球迷记忆中的片段,也许只剩下两个名字和一个赛果,对于比赛的历史意义,大多数人则无从知晓。事实上,正是那场比赛,彻底的改变了网球运动的发展轨迹,也打响了女子网球进阶成为世界首席女子运动的第一枪。今天,不如通过网球记者史蒂夫·弗林克的这篇跨界影评,去回味这场比赛背后的故事,一道追溯那个年代的网球世界。

  作为一名网球记者,我已经在这一行工作了近45年,一直在学习,也一直在研究这项运动的历史。但今天,是我第一次写影评,我很高兴能和影迷、球迷们分享观影的感受,这部电影就是新近上映的《性别之战》。

  顾名思义,电影围绕著名的“性别大战”展开。1973年9月20日,那场比赛在休斯敦的阿斯托洛体育场进行,对阵双方是比利·简·金与鲍比·里格斯,有至少30472名观众到场观看了比赛,还有5000多万名观众通过美国ABC电视台收看了直播。彼时,29岁的比利·简·金已经迈入职业生涯后期,退役许久的鲍比·里格斯也55岁高龄了,在转入职业网坛前,他曾于1939年以业余球员的身份,夺得温网单双混三冠。

  而这部电影更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同时反映了比利·简·金以及里格斯的个人生活:包括前者的同志身份以及后者短暂的婚姻与赌博成瘾的恶习,这些都为影片的故事情节增添了张力,也使其受众范围变得更广。不仅如此,影片还深度再现了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体育文化,以及那时的网球世界。

  在我看来,《性别之战》在很多方面都堪称一流。首先,演员实力非常出众,新晋奥斯卡影后艾玛·斯通扮演了比利·简·金,她的演技无可挑剔细腻重现了这位冠军内心及神韵,就连说话的方式都再现得恰到好处

  对于比利·简·金的习惯和癖好,艾玛·斯通也拿捏得很准确。她的表演证明了其出色的演技、对角色深入钻研和将角色塑造到极致态度。同样地,在外形、行事风格声音性格上,卡瑞尔也完美地向观众呈现了一个时而有趣、时而易怒、又时而出奇敏感的鲍比·里格斯。

  他们合力让观众意识到里格斯和比利·简·金也都是普通人,他们有实力,但也脆弱,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但也会自我怀疑。在命运安排下,两人为观众上演了一场从未有过的网球对决,许多观看这场比赛的人,之前甚至都没看过任何一场网球比赛。

  同时,影片还逼真地刻画了1970-1973年间的网球世界,在这场性别大战之前,女运动员们已经发起了多年的“性别大战”。

  几十年来,这项运动都在不断演变和发展,用来约束球员的规则也越发成熟,而在其发展进程中,格拉蒂斯·赫德曼是位不可替代的人物。1953年,她创立了《世界网球杂志》,每个月她都会发表观点犀利的文章。凭借正直严肃的性格以及对网球运动的贡献,她在网球圈内广受欢迎

  1970年,赫德曼召集了包括她的女儿朱莉和比利·简·金在内的八位女球员,与她们签下了价值一美元的象征性职业合同。随后,赫德曼说服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乔·卡尔曼,赞助了一项只有女球员参赛的比赛,即“Virginia Slims”锦标赛。一年后,在比利·简·金的运作下,这项赛事逐渐壮大起来。

  说到比利·简·金,就不得不提同时代的另一个伟大名字——杰克·克拉默。克拉默的业余网球生涯堪称完美,1946和1947年他拿到了美网冠军,同时还在1947年拿下了温网冠军。在转战职业网坛后,他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统治力,里格斯、潘乔·冈萨雷斯甚至是潘乔·塞古拉等同时代球员,都无法撼动他的地位,他向来被很多人视作史上最伟大的十位网球运动员之一。

  日后,克拉默又致力于推动职业巡回赛的发展,他年复一年地与顶尖业余选手签下合同,希望见证公开赛年代的诞生。他是网球运动中扮演角色最多的领袖,在我看来是“最能代表20世纪网坛的人“。

  此外,他还推动了网球器材的蓬勃发展。威尔胜体育用品公司就曾将他的名字刻在最畅销的球拍上多年,“克拉默”这个名字就是最好的招牌。不仅如此,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这段时间里,他都是美国电视台以及BBC最出色的网球评论员。

  同时在那些年间,克拉默也有很大的话语权。1970年诞生的“大奖赛”就出自他的提议,而到了1972年ATP成立时,他又被选为第一任执行总裁

  1973年,就在这场性别大战开始前的几个月,为了声援因错过参加戴维斯杯而遭到南斯拉夫联盟停赛处罚的尼基·皮利奇,克拉默坚定无畏选择与阿瑟·阿什、罗德·拉沃尔等人,一起抵制那年的温网比赛。克拉默知道自己注定会遭受英国媒体的尖刻批评,但他甘愿承担这些,因为球员们是在代表皮利奇维护自己正当利益,因为在他们看来,国际网联对比利奇实施的禁赛是不公平的。

  我之所以回忆克拉默的这些经历,是因为很多观影者不知道,他是一位如此有影响力的人物,而电影本身所触及到的情节也有限,所以我认为观众需要对他多些了解,“Mr.Tennis”的名号并不是平白得来的。

  1970年,由克拉默运营的西南太平洋锦标赛备受瞩目,但在奖金方面,男单冠军能拿到12500美元,而女单冠军只有1500美元。在总奖金为50000美元的情况下,女球员只能拿到7500美元。金夫人和赫德曼建议他重新考虑奖金的分配,可克拉默拒绝了。因此,赫德曼决定和其他顶尖女球员一起抵制西南太平洋锦标赛,这其中包括南希·里奇和卡萨尔斯。于是她们决定参加在休斯敦举办的、只有9个人参加的“Virginia Slims”比赛。

  1973的世界和如今大不一样,那时的普遍观点是,人们更乐意看男子比赛,不仅是克拉默,就连权贵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女球员们并没有放弃,而是想尽办法进行抗争,最终她们也的确如愿了。

  当时的美国草地网球协会拒绝认可赫德曼和比利·简·金举办的“Virginia Slims”赛事。赫德曼在《世界网球杂志》上披露,当时的美国草地网协主席马丁给在休斯敦参赛的女球员发了封电报,宣布对她们处以禁赛,而且她们不再有世界排名,也没有资格参加怀特曼杯或是联合会杯的比赛。

  而电影中最具冲击力的镜头,就是克拉默与比利·简·金的直接冲突,那时离这场性别大战开始已经越来越近了。克拉默作为三位解说员之一被ABC台邀请,他当然支持里格斯,毕竟两人是多年的朋友。解说之一的霍华德·科塞尔保持中立,而另一位解说卡萨尔斯,则是金夫人长期的双打搭档好友

  然而金夫人坚决表示,如果克拉默参与其中,那么她就退出。在电影中两人进行了一番气氛紧张对话,克拉默最终决定不参与解说,好让比赛顺利进行,最后斯科特取代了他的位置

  电影将克拉默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罪人”和笑柄,可在我看来,克拉默理应获得更多的尊重,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克拉默为网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诚然,他看不上比利·简·金和赫德曼等女球员,但如果没有他的努力,整个网球运动,包括被他看低的女子网球能否蓬勃地发展下去,我很怀疑。

  “性别大战”中的很多精彩回合,都被展现在了电影中。2005年排名曾来到生涯最高第18位,并且击败过费德勒、纳达尔以及阿加西等名将的美国人斯帕代亚,在影片中担任了卡瑞尔的替身,还参与了不少镜头外的工作,他做得非常出色。

  之前我提到,演员的演技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但同时,观众也想知道这场性别大战的由来。1973年,55岁的里格斯宣称男女球员之间的网球水平犹如云泥之别,即便是年过半百的自己,依旧能够战胜顶尖的女子选手。

  起初里格斯向比利·简·金发起了挑战,但被后者拒绝了,于是他又将目光锁定在玛格丽特·考特身上。澳洲人在当年参加的24站比赛中斩获了23座冠军,并且垄断着世界第一。然而这样的巅峰状态,遇上了里格斯却输了个2-6/1-6的悬殊比分。在这场“母亲节大屠杀”后,里格斯也登上了《时代》周刊和《体育画报》的封面

  这是一场很多人不曾知晓的比赛,而考特的惨败也为四个月后第二场性别大战铺好了舞台。为了捍卫女子网球的尊严,比利·简·金别无选择。在那场创造全球收视纪录的伟大比赛中,金夫人不负众望击败里格斯,为女性正名。

  但对于考特来说,这个结果多少让她尴尬。 “这可能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错误,虽然它当时看起来很珍贵。”考特谈到自己和里格斯的比赛时说道,“我并没有做好充足准备,比赛就这样结束了。”而一直被她压制着的竞争对手金夫人,则没有犯这种错误,她不仅赢下了性别大战,也在当时网坛美澳之争的主旋律中,成功为美国网球正名。

  也正是这场比赛的影响,美网在1973年当年迈出了男女同工同酬的第一步。而在女运动员们的争取下,直到2001年,澳网成为了第二个实现男女同酬的大满贯。2006年,法网加入到这一行列。而保守的温网最终在2007年宣布男女奖金平等,宣告了四大满贯的男女同酬终于实现。这一切,也为女子网球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女子运动奠定了基础。

  然而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性别大战过去几年后,有人爆出鲍比·里格斯是故意“放水”。长久以来他嗜赌成性,在这之前甚至已经欠下十多万美元的赌债,因此在比赛前,他下了极大赌注买自己输球。随着里格斯的逝世,球迷们也许永远无法得知真相,但从另一场性别大战中,我们也许可以发现出些端倪。

  1993年,纳夫拉蒂诺娃和康纳斯重现了二十年前的经典,然而比赛事本身更受瞩目的,是康纳斯在多年之后的爆料。美国人在自传《The Outsider》中承认,赛前他押了自己100万美元,能直落两盘取胜且丢掉的局数不超过八局。尽管康纳斯一上来便以1-3落后,但最终还是以7-5/6-2取胜,惊险赢得豪赌。

  更劲爆的还在后头,康纳斯不仅拿自己开刀,更是爆料了里格斯也在这场比赛前下了赌注。也正是康纳斯的爆料,让人们更加怀疑,里格斯在二十年那场性别大战中动过手脚。

  回到电影本身,尽管有不足之处,但这部影片在不少地方都体现了它的成功。比利·简·金的胜利以及这部电影,让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这项他们之前未曾关注的项目,这是制片商、演员、导演以及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取得的成果。这部影片体现了比利·简·金对于男女平权的追求,倡导女权并不意味着男性就变得不再重要,这只是一种对于平等以及尊重的诉求。

  原文链接:

  http://tennischannel.com/reporters//steve-flink-battle-of-the-sexes-should-be-celebrated

  《性别之战》观后感(四):这一场不能输的比赛,至今仍在继续......

  文:骄阳下的小木马

  2017年,阿米尔·汗的《摔跤吧!爸爸》登上了中国的大荧幕,让很多人了解了一项平时我们可能并不会接触到的运动:摔跤,它温馨感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父女之间的摩擦,运动员自身训练的不易,每一个小细节都深深的触动着走进影院的观众。

  同样作为运动题材,《性别之战》与其说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传记式电影,不如说是一场关于男女平等这一政治性话题的讨论。

  虽然《摔跤吧!爸爸》中也对男女不平等的问题有所体现,但基本上说的还是比较隐晦,仅用最终女儿在摔跤场上的胜利和小小年纪就被嫁出去的其他女孩,做了简要的对比说明。

  《性别之战》则将这一问题更加的明朗化,120分钟的电影中,有将近60分钟的时间都被用来渲染这一场大战,是网球的战争,也是“男权”和“女权”的对抗。政治正确,加之奥斯卡影后艾玛·斯通的加盟,让这部影片在一开始就被标签为“冲奥作品”。

  《性别之战》讲述的是一场真实发生的比赛,比利·简·金(艾玛·斯通 饰)和鲍比·里格斯(史蒂夫·卡瑞尔 饰)站在了历史的对立面上。影片中节选了很多历史上有所记载的标志性事件,一美元合同,里格斯与玛格丽特之战等,这一系列事件依次递进,推动着金夫人谱写了关于男女平等问题上的一段传奇佳话:1973年美网成为第一项实现“男女同酬”的大满贯赛事。

  影片采用双线叙事的手法,为最终汇集于一点的赛事做铺垫。

  鲍比·里格斯,作为已经退役的曾经世界排名第一的男性网球选手,在1973年毫不避讳的宣扬其大男子主义观点, 认为女性是应该待在厨房和卧室里的角色,他的观点代表着很大部分男性。

  这也是影片一开始便明确的要解决的主旨问题,网球大满贯的举办者拒绝向女性选手支付和男选手一样的工资,他们为此找各种借口,诸如女性比赛无法吸引更多观众买票等等,甚至把这种做法归结于男女在生物学上的差异。

  焦点的另一方,比利·简·金面对不公的待遇,没有忍气吞声,她站了出来,要求“同工同酬”,并为此付出的努力, 对于性别之战金夫人说:“如果我不能赢得比赛,我想女子比赛会倒退50年。这会毁灭女子网球比赛, 并且影响所有女性的自尊。”超越比赛本身,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是绝对不能输的。

  影片最终的一场比赛,导演们并没有描摹选手赛场上的内心独白,反而运用了很多镜头,去切换不同的人面对这一事件的情绪,亲友的紧张,赞助商的广告植入,现场观众的热血沸腾,电视机前赌徒的关注,比赛的场外讲说等等,用这样全面广泛的镜头来说明对于平权的态度。

  用群众的眼光看待“性别之战”这件事,扩大了事件影响的范畴,又间接表达了这不是一场个人之间的网球比赛,这场举世瞩目的比赛曾经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现场观众约30492人,电视机外则更有月37个国家5千万人关注。

  比赛结束,安静的休息室里,是胜利的喜悦,也是难以言明的激动泪水,隔绝一切的喧嚣、祝贺,此时沉淀下来的心情被石头姐展现的百感交集,看到那一幕时确时十分触动。

  然而可惜的是,导演们想要表达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仅是比利·简·金与鲍比·里格斯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比赛,在比利·简·金的线上,还不忘将她个人那段同性恋情挖掘出来,对此,这对知名的夫妻档导演,表示“我们热爱网球,但别误会了,是剧中的爱情驱动了我们。”

  诚然,无论是经典的《断背山》,还是2017年大热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都在选题上为LBGT群体发声,但《性别之战》中的这一段突然安插的爱情,多少会有点喧宾夺主的意味,不但使比利·简·金与她的发型师玛丽琳的相知相爱略显单薄之外,也冲淡了那场关乎平权的重要比赛。

  同时作为传记片,本就有真实人物可以作为参照刻画的基础,但影片却没能深入到比利·简·金的内心活动,而将她表象化、标签化为女权的代表,这种一带而过的表现手法,实在是不怎么走心,以至于并没有感受到出生在传统家庭的比利·简·金在认识到她性取向时的内心波澜,背叛了自己丈夫时的痛苦烦恼,这在上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环境下显得水到渠成的太理所应当。

  这样的比利·简·金,不像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而更像是被塑造出来的标杆旗帜,勇于与不公抗争的英雄。反而,作为男主的鲍比·里格斯,轻描淡写却更加立体化,除了造型上高度的还原,赛前因为轻敌而肆意玩耍也无不体现他骨子里的赌徒心态。

  现今文明社会,从电影角度来看,很多影片中大加入了不可或缺的女性角色,以彰显对女性的尊重和对其平等社会地位的认可,更有“大女主”时代的众多剧集,但大部分作品都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

  《性别之战》纵然在内容上略繁杂,好在其女权意识的主旨并没有被完全淹没,通过影像我们看到了女性平等意识的觉醒,但这也只能看成是对女权道路的可能性的探索,而绝非是完结篇。

  女权主义,并不是权利上的凌驾,而是要求男女双方的平等公平,如今,其实男女不平等现象还是非常多,最显而易见的,公司招聘时对女性已婚已育的要求虽有法律的明令禁止,但也抵制不住频出的不公正现象。

  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实际上是很难根除并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性别之战”注定是一条漫长艰辛的路,对此中外各界人士只能凭借着改变观念的勇敢,为平权目标而继续努力前行......

  :本人一个小公号,欢迎喜欢看电影的朋友一起观影,一起交流~

  《性别之战》观后感(五):性别之战短评:

  性别之战个人比较喜欢的。首先为石头姐打call,又一次精湛的表演,感觉她演技越来越纯熟。不仅能歌善舞,还能为女权呼声。不仅是对抗那些男权社会的主播,她演的哭戏更让人感动,那种胜利的喜悦感。与拉拉蓝比是一次反差很大的表演,却很好的显示她的表演潜力。

  其次,要为法瑞尔打call,不仅演绎出一个十足让人讨厌的男权运动员,也演绎出这个人物背后的各种伤痕,赌博问题,婚姻不合。虽然说人物层次可能没有他之前在狐狸猎手那么深。而且形象和性格大变,是他的一次稳定发挥。

  然后,就要说剧本。其实这对夫妇导演拍的阳光小美女我是很喜欢的,讲一个家庭为女孩追逐小梦想奔前忙后,里面各种离奇古怪却有趣的人物。但是到了这部电影,感觉一股浓厚的奥斯卡味道,特别让我不舒服。虽然很多立意,想法好,但是实质效果感觉有点太浅显了。比如用这个同性爱情做主线其实是好想法,很好的挖掘石头姐演的比利简背后的心理,比起我今年看的至爱梵高中过多这种旁观者的视角好多了。但是总感觉故事,特别是到了后面,主题还是容易往女权上跑,虽然这不是导演本意。(他们毕竟拍的是女性平等,石头姐说了是争夺尊严,不是权力,两者是有区别的)

  但是比起神奇女侠和逃出绝命镇这种政治正确片子来说,性别之战是在有意的做新的尝试,呼唤性别平等,女性尊严一些更现实的东西。我觉得这种尝试还是值得鼓励的。

  总之,还是很推荐石头姐粉丝去看性别之战,但是大家要把此片看成男女性别平等,不要看成这是女权电影。那会是一大误区。8.5/10(给石头姐加持了1.5分,嘿嘿)

  《性别之战》观后感(六):平等!(影评,Battle of the Sexes)

  不知道是不是对于美国总统Trump出言不逊的极度不满,自从2017下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美国影片带有明显的“女权”气息(讲的低调点,就是主张“男女平等”、痛彻“男尊女卑”),如:冲奥影片《The Post》、传记同性作品《Professor Marston & the Wonder Women》、真人传记电影《Molly's Game》... 今天介绍的这部影片,亦是如此。

  美国电影《Battle of the Sexes》(性别之战)

  作品类型:传记

  主要演员:Emma Stone(饰演King)、Steve Carell(饰演Riggs)、Andrea Riseborough(饰演Barnett)...

  故事概述:女网运动员追求平等之路

  上映时间:2017年9月29日在美国上映

  又一部高举”男女平等“大旗的作品,说实话,在下已经略感“审美疲劳”。不变的叙事套路、相似的对白设计、如出一辙的开篇与收尾,过分中规中矩、新意明显不足。

  不多闲聊,快速进入点评阶段

  I,演员

  演员阵容

  Emma Stone+Steve Carell

  新晋奥斯卡影后携手著名搞笑明星,演绎最具传奇色彩、最幽默、最直白的女性追求平等大戏。

  演绎水准

  Carell技高一筹,Stone平庸尴尬

  Carell演技在线,完美呈现Riggs的特质——搞怪、嗜赌、轻视女性。相比之下,头顶奥斯卡光环的Stone,却要弱了不少,压根没有融进角色中,尤其是演出“同性激情“桥段,分分钟令人出戏。

  II,剧情

  真实记录+穿插笑料

  记录历史

  ①1973年9月20号,在休斯顿天文馆球场,上演了“性别之战”(网球比赛)

  ②55岁的退役网球男选手Riggs VS 29岁的现役网球女选手King

  ③Riggs的搞怪性格+King的执着毅力

  笑料点缀

  ①性别之战——一场追求“男女同工同酬”的“世纪闹剧”

  ②Riggs赛前的一系列搞笑举止——穿着各式奇装异服、手持各类网球拍参加练习

  ③笑话连篇、妙语连珠的记者发布会

  导演将严肃的故事与风趣的人物结合在一起,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风味奇异的传记实录。

  III,内涵

  三大内涵——男女平等、同性恋爱、驳斥错误言论

  寻求男女平等之路

  作为影片的主旨之一,“男女平等、同工同酬”从始至终贯穿全片。无论是开场,King毅然决然的誓言退赛用来抗议组织者的“不平等对待”,还是末了,King接受Riggs的提议,参加“性别之战”。这条主线清晰醒目。

  追逐同性爱恋

  King xBarnett。在上世纪60、70年代,即使是开放程度颇高的美国,“同性恋”仍然不能被大众所接受,尤其是一位公众人物(尽管当时的女子网球运动员受关注度很低),更是如此。这种背景下,King放弃了?表面上,是的;但实际呢?Never give up!正如片尾文字所述“时代为King做出了改变”!这个“改变”是什么?一,推进“男女网球运动员的收入对等”;二,LGBT人群的权益得到保障。

  说实话,就笔者看来,这条“同性恋爱”的线索远比什么“诉求平等、要求同酬”精彩的多!

  反击Trump的歧视言论

  随着女性意识的慢慢觉醒,“男女平等”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表态”,而升级成了一种“行为准则”。所以当美国总统Trump无意间蹦出带有歧视字眼的言语时,众人的口诛笔伐蜂拥而至。其中,好莱坞的(女性)大腕、明星们更是首当其冲,通过自己出演的影视作品对其冷嘲热讽。呵呵,太有魄力了。

  寥寥几笔,分享了一番个人对于这部作品的点滴看法,希望对各位影迷了解此片有所帮助。

  导演★★★☆☆(线索的铺陈、轻重的取舍,不够讲究)

  演员★★★☆☆(Steve Carell的表演实在出色,相比之下,Emma Stone过于扭捏)

  剧情★★☆☆☆(对于故事本身没啥可抱怨的,但是主线与支线之间的安排比例,似乎有些不妥。感觉导演什么都想说,但是什么又都没有说清楚)

  视效★★★★★(年代感浓郁)

  音效★★★★★(与画面搭配完美,珠联璧合)

  推荐度★★★☆☆(不是笔者的菜,有可能是同类型作品看的太多。如果空闲时间太多,可以尝试一下)

  更多影评+推荐首发于微信公众号“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性别之战》观后感(七):奥斯卡,政治正确,平权和女权

  翻了几篇“影评”,有些不同的观点,随手写下

  一、基于电影

  剧情上应该是对现实原型比较真实的还原,男女两条故事线在前面交替展开,到后期的交集再到最后比赛的高潮,剧情线的展开没有太大亮点,但成功地把这个故事讲了出来。

  通过片名和一个大概的背景也能猜到又是一部政治正确的平权电影,但在平权的主线之外,还夹带了很多其他元素,有些丰富了剧情,有些冲淡了主线。非常不喜欢里面LGBT的那一段,显得太过刻意,和主线无关又强行扯上关系;发廊妹的出现对主角的成长和心路过程并没有起到推动的作用,除了让人鄙视女主婚内出轨和同情头上大草原的暖男丈夫以外,就是对奥斯卡政治正确风向的大拍马屁。如果能够更加地集中在平权上,其实还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发掘,WTA的创立和同时代其他女性选手对平权运动的参与都是很好的故事点。

  说到奥斯卡,本片的冲奥野心非常明显,女权+LGBTQ双管齐下,如果把女主换成黑人演员是不是就稳拿明年的最佳影片了呢?过多过近的人脸大特写让我想起了Jackie在力捧Natalie Portman的用力过猛;但Emma Stone在本片的表演非常有张力,比去年的La La Land更上了一个台阶,拿提名应该没有问题。摄影上,35mm 胶片虽然拍出了70年代的复古感,但过多的噪点总让我感觉屏幕上脏脏的,和其他胶片电影相比,看得不是很舒服;不知道是电影本身的问题还是放映的问题。

  最后,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我很喜欢Bobby Riggs在戒赌会上说的那段话。去戒赌会的人都是赌输了的,赢家是不会去的。每个人在人生中都是赌徒,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一切决定,都是一场赌博,都是在和概率搏斗。买股票的时候是赌涨还是赌跌,酒后开车是赌会不会遇到警察,遇到两个工作的offer或两个可以追求的女生是赌哪个赢面更大。信息完全充分下的决定不是决定,而是不犯傻,而大多数的情况下都要面临风险,都要选择一方投下自己的赌注。

  不去赌,就只能输。

  二、关于平权

  我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核心的立意,因为一开始逻辑就有问题。从电影的立意出发,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因果关系:因为女网球运动员击败男网球运动员,所以女性在体育上不弱于甚至强于男性,所以男女平等。但如果我们从细节出发,这个逻辑本身就是有归因谬误问题的。努力训练,处于黄金运动年龄的现役女单冠军和疏于训练,不科学饮食的退役20年前男单运动员相比,有太多性别外的因素,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这场胜利归因于竞技水平的差异。归根到底,BJK的这场胜利的意义并不是证明了男女竞技体育能力上的平等,而更多的是一场精神上的胜利。

  男女生理构造就是不同,各有所长,男性在大多数竞技体育项目上有更好的成绩也是不争的事实。平权的本质应该是男女在地位上的平等,而地位上的平等和承认男女之间的各有所长并不矛盾。推动平权的关键应该在于宣扬女性较男性的长处,而不是否认女性较男性的短处。同为近年的主旋律电影,我就更欣赏Hidden Figures通过展现女性/黑人的长处(智慧,坚韧,)来表达平权的主题。

  影片一开始矛盾的激发点在于男女网球运动员同工不同酬的问题,这其实归根到底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即薪酬取决于创造的价值。所以,我很认可BJK在电影中对网协大佬的质问: 为什么男单和女单决赛卖出了一样多的门票,但男性选手的奖金是女性选手的八倍?的确,在创造价值一样的前提下,男女应该同工同酬;如果旧有观念对其造成了阻碍,那市场中看不见的手会把其带到应有的均衡点。

  如果我们把同工不同酬的问题放大来看,年收入最高的男足球运动员C罗去年年薪(不包括商业收入)是2200万美元,年收入最高的女足球运动员玛塔去年年薪是50万美元。这44倍的差距,是他们性别不同造成的吗?不是,是市场造成的。因为市场对男足有更高的需求,高需求自然拉高价格均衡点,C罗创造的高市场价值决定了他的工资更高。如果切换到模特行业的话,年收入最高的男模特Sean O’Pry去年年收入150万美元,年收入最高的女模特金小妹去年年收入2200万美元。同理,金小妹创造的市场价值决定了她的收入。

  如果我们再切换到其他行业来看,广泛来讲,劳动收入归根到底是由创造的价值所决定的。的确,职场上对女性的歧视广泛存在,也造成了收入歧视的问题,这也是平权运动能改变的地方。但对女性的歧视是造成同工不同酬的唯一原因吗?不是,市场因素也是重要因素,希望大家在讨论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能够更全面地看待。

  2017.12.2 London

  《性别之战》观后感(八):不是所有献给你的鲜花里都藏有尊敬与爱

  生命需要繁衍,而上帝唯独信任女性,她们情感丰富,更懂得如何耐心呵护幼年的人类。发自内心地尊重女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想应该也是尊重人类自身的一种重要表现。

  然而,请相信我,处在性别对立一方的群体中的部分人们,至今!仍坚持认为“女性的意义“仅限于厨房和卧室”,甚至任何“荒郊野岭”。更为悲哀的是,其中有人甚至还会把一些出于本能的肮脏下流行为毫不掩饰地强加于未成年的女性角色,其中包括幼儿园。而这种人性的阴暗面,似乎从来不会历史的发展而渐渐淡出这个世界。世卫组织2016年11月发布的全球估计值表明,“全世界大约三分之一(35%)的妇女在一生中曾经遭受亲密伴侣的身体和/或性暴力或者非伴侣的性暴力。” 她们承受的伤害,来自人类。

  幸运的是,虽然在影片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任何诸如此类的暴力现象发生在其中任何一位女性身上,但我始终认为,仅仅是对女性角色的蔑视,以及对其存在价值的否定,本身就已经算是一种“暴力”,而它更是导致诸多其他暴力行为的思想基础。如何从思想上转变对女性角色的认识,切身体会并真真正在尊重她们,这是"Battle of Sexs"想要实现的目标。也许,尊重不一定能带来最好的行为结果,但不尊重,一定不能。

  生理角度上,同级别对比,女性在某些方面的确少有一些“力量”。就比如,谁都不会想象会有哪位女子短跑运动员可以打破博尔特保持的百米纪录9.58。Billie Jean和所有人都承认这点 “I'm not saying women are better”. 她想争取得到的权益仅仅是,尊重 而已。尽管“我们”不像男性运动员那么优秀,但并不代表,我们不值得被尊重。“ I'm saying we deserve some respect. More than Bobby Riggs or you are giving us”. 那么,55岁的Bobby Riggs真的没有给女性尊重吗?“I want to prove that women are LOUSY and they DON'T BELONG on the same court as a man”

  我只能试着理解他想要lousy一词表达“讨厌的”意思,然而,事实证明,“微博的”“污秽的”才是他使用该词的真正意图。于是,战争开始了。

  第一场比赛,正所谓“擒贼先擒王”,Bobby选择的对手是Margaret Court, 后者刚刚击败了Billie Jean晋升成为头号种子。一个很有趣的画面是,入场时,Bobby手捧着一束鲜花,赛前非常“绅士”地将它递给了Margaret, Margaret 也回之以屈膝礼,一切都看上去那么“彬彬有礼”。表面上的“尊敬”却难以掩盖一切,比赛中,Bobby对待对手不屑的态度,让我真的很难相信他是一名网球名人堂职业运动员。主动得分后的自大表现,受迫性失误后为对手“喝彩”,Bobby在场上的每一个动作都试图想给观众传递一个概念,此时的Margaret已不在单单是他的对手而已,更是他娱乐消遣的对象。可悲的是,Margaret即使在结束了这场滑稽比赛之后,都还拒绝承认自己在是被当做玩具戏耍,“It was just a tennis match”. 现实中,似乎也经常会是这样,一些男人手捧着礼物,鲜花,咖啡美酒,就足以有能力把女性迷惑进一场场游戏中间,她们还依旧会认为很公平,沉迷于扮演着“娱乐”大众的游戏。

  而到了和Billie的比赛,Bobby更是直接送了一个棒棒糖,要知道这种糖果Candy在西方词汇里就带有“Sex”的暗示。不止于此,他还说“I figure she's gonna be a SUCKER for my lob” 赤裸裸地在公共场合用语言侮辱着女性。Billie Jean毫不手软,事先就准备好了一头小香猪,接过“沙猪”的Bobby居然仍然在坚持“The male is king, the male is supreme”。言语上攒尽噱头的他,自己却成为了lob's sucker,“I underestimated you”。

  赢得比赛后,Billie短暂地举过奖杯,拒绝了一切采访,便迅速跑向了更衣室,在那里,她哭了。泪水里透露着对自己的安慰、自豪,甚至有些难以自信,也可能有一些些怜悯。短短十几秒的哭泣中,她似乎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身为一个女性是件这么开心的事情”。她内心深处真正渴望得到的感受,网球给了她,但不仅仅只有网球有这种能力。她终究只是个女人,不是什么运动机器,她也渴望被温柔地爱着,注意,是温柔的爱。

  不得不承认,Billie的丈夫Larry King是个非常不错的男人,电影里从始至终未见他对Billie有过一丝埋怨。在看到酒店房间里留有Marilyn内衣后,依旧能忍住所有复杂情绪为Billie做完冰敷,对心知肚明的事只字不提。他也可以在半夜毫无抱怨地接起爱人电话鼓励Billie。但我从Larry和Margaret在酒店门口的对话中可以体会到,Larry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尽可能让Billie赢得每场比赛而已罢了,“Tennis is her true love”,他似乎对自己爱人内心更深层的情感渴望没有清醒的认识。而反观Marilyn ,她第一个简单问题 “What do you want?(with your hair)”, 一语双关, 便足以让Billie不知所措地自问“对啊,我到底想要什么?”。同样作为女性的Marilyn真的很了解Billie,“I only have Billie Jean's best interests at heart”, 只有她能温柔地拨开Billie心脏最坚硬的部分,告诉她," Billie, 你的心不只为网球跳动“。有时,我们走进一个人的生活里,所有的付出,其实并不能要求对方以我们期待的方式回报。让对方感受到 Ta值得被爱 就已经很好了。

  借用片中服装设计师Ted Tinling的话结尾吧

  The world isn't always a forgiving place.

  所以,下次无论想献花给同性还是异性,还是先想想清楚该藏些什么在花瓣底下吧。

  《性别之战》观后感(九):女性平权的艰难之路——44年前的那场性别之战

  坦白说,电影本身的艺术水准并不算高。虽然有奥斯卡影后Emma Stone和奥斯卡影帝提名演员Steve Carell坐镇,但导演对于影片的总体把控还是较差,没能将半个世纪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性别大战拍好。我觉得综评也就在5-6分之间吧。事实上,电影本身,远没有影片背后的真实故事来得精彩曲折。

  要看懂电影,先要简单提一下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熟悉网球的朋友都知道,当今网坛,除了ITF(国际网联)以外,还有男子的ATP(联合网球协会)和女子的WTA(国际女子职业网联)这两大协会。而ATP和WTA把控了除四大满贯和低级别ITF赛事以外所有的积分职业网球比赛。而WTA,正是本片主角Billie Jean King(比利简金)推动创办的。

金夫人

  在上个世纪6、70年代,网坛男女分化严重,男子选手的奖金比女子选手高得多。1972年,作为8届大满贯得主的比利简金(后文称金夫人)在美网夺冠时拿到的奖金,只是当时男子冠军Ilie Năstase的八分之一。比利简金随之宣布,如果得不到与男子球员同样的薪酬,自己将会退出次年的美网卫冕战。

Virginia Slims的创始球员(电影剧照)

  不仅如此,金夫人还拉拢了当时女子网坛的另外8位球员,一起抵制了美国网协的比赛,成立了自己的巡回赛Virginia Slims。这也是历史上第一项女子职业网球比赛。后来他们还找到了赞助商Philip Morris烟草公司提供每项比赛7000美元的赞助,又拉来了产后复出的玛格丽特考特(考特夫人在公开赛时代前后是金夫人最大的对手,坐拥24座大满贯单打冠军,这个记录直到去年才被小威打破,也是女子网坛第一位生育后复出的大满贯冠军)为巡回赛增添看点。

玛格丽特考特

  而影片的男主角Bobby Riggs则是上世纪3、40年代的知名网球选手,拿过6座大满贯,连续三年年终世界第一,早在1967年就入驻网球名人堂。不过时至如今,里格斯最为人所知的不是他的职业成就,而是他臭名昭著的“男子沙猪主义”。当时55岁的里格斯宣称女子球员根本没资格要求和男子球员同样的奖金,退役多年的他依旧可以将女子顶尖球员打得找不着北。

里格斯

  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在1973年,金夫人的Virginia Slims初有起色时,他向时任女子世界第一的考特夫人发起了挑战。当时30岁考特夫人刚刚生完第二个孩子,回归网坛后迅速将金夫人拉下马重登世界第一,当年斩获了澳网、法网和美网三座大满贯。然而在这场万众瞩目的比赛中,考特夫人惨遭里格斯6-2、6-1血洗。

  获胜后的里格斯更加不可一世,如果已经55岁的自己依旧能横扫女子世界第一,那女球员要求的“同工同酬”不更像一个笑话么。金夫人作为与考特齐名的女子网坛领军人物,正是在这种压力下挺身而出,接受了里格斯的挑战。

金夫人入场(电影剧照)

  1973年9月20号,金夫人在30,492名现场观众以及大约三十七个国家五千万名电视观众的见证下,6-4, 6-3, 6-3击败了里格斯。虽然事后有人诟病里格斯已经年迈且过于轻敌,更有人抛出里格斯故意下注买自己输以此获利的传闻,但这场比赛对促进女子网球赢得尊敬和重视依旧有着非凡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于网球,对于当年整个美国社会的女子平权运动都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金夫人事后说,“如果我不能赢得比赛,我想女子比赛会倒退50年。这会毁灭女子网球比赛, 并且影响所有女性的自尊”。

  在这场比赛后,美网当年就成为了四大满贯中第一个实现男女“同工同酬”的赛事。随即WTA成立,金夫人成为WTA第一任主席。女子网坛从此走向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局面。

性别之战的发布会(电影剧照)

  但男女平权从来就不是一条简单的道路,尤其是当金夫人承认了自己的同性取向之后,在那个年代所遭受的非议更是无法想象。四大满贯中的温网一直到2007年才实现“同工同酬”,这距离1973年,已经过了整整34年。

  我们称比利简金为金夫人,不仅仅是因为她在网坛的成就。更是因为她为同性平权所做的斗争、为女子平权所做的斗争,让后人受益无穷。

  尽管这部电影拍得不算好,但还是期望大家能了解这部电影背后的历史。即使不是网球迷,也应该知道,金夫人和里格斯的这场性别大战,在当年,对整个美国社会女权主义运动的推动,有多大的影响力。

  直至如今,很多网球运动员依旧对“同工同酬”持有不同的意见,那么就让我们用前世界第一莎拉波娃在回击法国男子球员西蒙的一句话来结束,“不管别人如何评价和批评,我敢肯定的是,看我比赛的人肯定比看他(吉勒-西蒙)比赛的人多”。

  《性别之战》观后感(十):标准冲奥作品

  先讲优点,女权激进程度的把握非常好,“I never said women are better. They just need to be respected and paid equally to man.”就是全片的主旨了。石头姐的演技稳定发挥没的说,Steve把贱兮兮也演到了刚好,让人有点生气也有点理解。

  然后就是一些鸡肋:

  1. 开篇没多久就在理发店讲Billie和Marilyn的暧昧火花,我说这也太突然了吧???上一秒还是大家风风火火地凹造型准备开发布会向世界宣战下一秒就直接开始俩人的大脸特写和不可描述的氛围???一点铺垫都没有的???我是一个很开放的人,对于同性恋完全理解且认为非常正常,但这个电影在情节处理上实在是太突兀了。

  2. 这电影究竟是在讲Battle of the sexes这个事儿,还是在讲Billie Jean King这个人?如果是说事儿,在最后的决赛环节画面表现就太弱了,竟然用了大量的远景镜头你当你是拍电视转播呢?太潦草了。在体育竞技的视听语言上这电影甚至比不上炮总的体育爱情片Wimbledom,或者阿三的女性平权电影摔跤爸爸。 如果你是想讲Billie这个人,那也应该讲清楚她为什么在那么多同时代的女同胞中脱颖而出勇敢地开始平权运动,她平权的心理缘由有何而来,后半生又如何为此奔走,这些都大有文章可做。 所以这电影无论是讲事儿还是讲人都略有不足。

  3.配乐。电影原声在尽力恢复六七十年代的风格看得出导演的用心,但不得不说有时候音乐和画面脱节了。影片中出现了很多次和去年《卡罗尔》相似的配乐,但有强行用配乐烘托情节的嫌疑。好的电影配乐不应喧宾夺主,而应该是妙得你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却又能突然注意到它并为它拍案叫绝,就像Hans Zimmer 为星际穿越的配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性别之战》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