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音乐大师课 第二季》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4-10 21:1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音乐大师课 第二季》经典观后感10篇

  《音乐大师课 第二季》是一部由田震 / 古巨基 / 萨顶顶执导,真人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音乐大师课 第二季》观后感(一):用经典探索教育,用教育构筑文化盛世

  余秋雨曾经说过“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这充分展示了文化在社会个体意识与集体中的重要性。换句话而言,文化是由集体人格形成的。按照这一概念作为全国上星综合频道唯一一档音乐教育节目,在北京卫视、四川卫视温情开课的《音乐大师课》则在这一季中通过16位少年对经典音乐的传唱,探索6至13岁“少儿”群体艺术传承的魅力与人格重塑的可能。无疑,《音乐大师课》不仅是音乐课,还是文化课,更是人生之课。

  作为一档音乐教育类节目,《音乐大师课》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音乐真人秀,这区别于《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综艺节目,也秒杀“好声音”“我是歌手”,是一档真正的音乐节目,更是音乐节目中的里程碑,毕竟,这是一个国家级的文化盛事。由世熙传媒与以色列Keshet公司联合研发出的节目《音乐大师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它将目光对准传承经典,用典范性,权威性,经久不衰的中外经典歌曲的魅力,以及不选秀、不淘汰的方式,给予了儿童体会过去的认知力量,也给予了老一辈人们回忆空间。可以说,这是一种既有真人秀的戏剧张力,也有舞台化的娱乐形式的综艺化,个性化与文化性的创新型音乐节目。

  北京卫视、四川卫视充分意识到在当前娱乐节目(特别是音乐节目)层出不穷,甚至泛滥的环境下,如何引导少儿健康成长,传递经典文化功能,由此制作出了兼具“娱乐精神”和“文化使命”双重价值的文化的真正的音乐节目《音乐大师课》。也就是说,《音乐大师课》不再关注单独的个体,而是由少儿个体组成群体,经过韩磊、田震、古巨基、萨顶顶四位音乐老师教授下,再由一个经典歌曲原唱者,跨界大师,音乐专家,新锐老师,儿童教育专家等组成的特约听课团将全程参与。他们不再关注少儿的“秀”,而在于他们的音乐天赋的挖掘与群体的展示,也在于因材施教。这就脱离了娱乐性节目的表演功力色彩,成为了殿堂级的音乐享受,毕竟,这与成名无关,只与音乐有关,与成长有关,与文化有关。

  更为重要的是,16位学员在“开学典礼”之后,四位老师对自己班级学生不同主题学习传唱经典歌曲,无论是“静默男”宋亚轩的《夜空中最亮的星》、“侠女阿果”陈果的《不要怕》,还是“小太阳”迪力亚《我的太阳》、“乐器王”王奕程的《贝加尔湖畔》,以及“阿拉蕾坷坷”何陈奕坷《梦的眼睛》、“小韩磊”王浩丞《天亮了》、“炸鸡女孩”颜鑫玥《在那东山顶上》等等,都在相关文化的故事中,构成了音乐与文化的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促进少儿的成长与人生体验

  当然,这一特约团队将对四位老师的教育成果进行精彩点评同时与现场观众一起评选当期及其年度优秀班级,真正打造出全国众多中小学校音乐课上的教材。正如校长李谷一所言,“你们来到这里不仅是录节目,而是来这里学音乐,每一首经典出来都是不容易的,有它的艺术性、思想性、时间性,都是经过千百次考验才传下来,参加《音乐大师课》我们要学习文化、怎么去做人,从这一刻起,我们共同经历难忘历程。”

  “什么才是好声音?”、“什么才是好歌曲?”或许《音乐大师课》可以给出一个答案。在娱乐化的环境中,《音乐大师课》坚持“原生态”音乐,用充满人文关怀气息,通过孩子的传承,谱写出一部由“少儿”构成的成长空间。就像老师古巨基听孩子认为妈妈唱的《浏阳河》、《南泥湾》很土后,说:你现在年纪小,可是将来你也有一天会老,歌也是,现在你喜欢的歌将来也会变老土,所以我觉得每一个年纪年代都要记得它的好,尊重不同年代的音乐。”

  这就是《音乐大师课》的魅力所在

  《音乐大师课 第二季》观后感(二):《音乐大师课》新学年开课,四位老师与音乐少年携手并进

  还记得去年春天曾有一档冲破歌唱类节目圭臬,创造音乐节目新看点,还原音乐本质的歌唱类节目——《音乐大师课》吗?在去年的节目中,四位不同个性的老师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带领孩子们唱响经典,并通过音乐本身引领孩子们发现音乐的美、艺术的美,进而发现自然的美、社会的美、文化的美。除了传授歌唱技巧,四位老师还对音乐知识、歌曲背后的故事向孩子们进行针对性讲解,教给他(她)们很多人生经验,还让孩子们感受一首歌从创作初衷到演唱时的心境,可谓是非用心独辟蹊径的歌唱类节目。

  2016年1月21日,《音乐大师课》新学年开课,四位“新老师”集体亮相,并在录制现场与媒体人、评论人、热心观众交流了新学年的新想法。在《音乐大师课》新学年,韩磊、田震、古巨基、萨顶顶四位老师将带领第二学年16位6至13岁的音乐少年,继续传唱中外经典歌曲,引领“纯真年代,经典发声”。

  相比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的老师团队只保留了韩磊老师,而田震、古巨基和萨顶顶通通都是“新老师”。毫无疑问,这是个全新的老师团队,也是一个可以碰撞出无限激情火花的四人组合。相信在这个有唱功,有创意,有想法,有担当的教师团队带领下,诸位音乐少年们将会展现出最明亮的歌喉和对歌城艺术最质朴热爱

  在四位老师亮相现场,他们分别表达了对新学年《音乐大师课》的信心期待。作为第一学年唯一保留的音乐老师,韩磊堪称《音乐大师课》的“传承者”。韩磊觉得参加《音乐大师课》的学生都特别可爱,也都非常热爱音乐。所以,为了这个节目,他愿意付出更多,为此他已经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并掌握了与孩子沟通最新秘诀”。

  而坦率的田震则喜欢孩子们的纯净,喜欢节目的真诚,喜欢节目没有商业味儿内容。在她眼里,《音乐大师课》是当下独一无二的音乐节目,是一档真正的音乐节目,她将全身心投入,传承经典。

  从《我是歌手》走进《音乐大师课》,古巨基作为新学年唯一的港台音乐人,在节目中如何教授音乐少年传唱经典歌曲必将成为本学年的重大看点。另一位老师“梵音天后”萨顶顶在国际音乐流行界和民族传统的音乐道路演绎着先锋和传统的音乐碰撞,她的加盟则让人充满想象,无限的想象。

  新学年的《音乐大师课》在发掘音乐教育规律的同时,更强调尊重学生的学习情感内心感受,进一步提升教育理念。与此同时,新学年的节目还将鼓励音乐少年们尊重老师,鼓励他们发现自己内心对音乐最本真的感受。

  相信新的机制会在师生之间产生激烈的碰撞,却会在无形中取得更真实、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孩子们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

  新学年《音乐大师课》近期将同步在北京卫视和四川卫视播出。

  《音乐大师课 第二季》观后感(三):音乐面前,师生平等

  EVian矿泉水有一款主题为“Live young”的创意广告,一群成年人在路边的镜子里发现了小时候的自己,音乐响起,镜子内外狂舞。那面镜子像是艺术,也更像音乐,在音乐面前,人人平等,同一个节奏提着我们神经的线,那一刻我们都是灵活的木偶,也是手舞足蹈的孩子。由北京卫视、四川卫视、世熙传媒联合出品,世熙传媒、晓映传媒联合制作,同步在北京卫视和四川卫视播出的《音乐大师课》第二学年就要开始了!

  1月21日,新学年来了新的学生,新的学生有新的老师教课。第二学年的四位老师集体亮相,韩磊、田震、古巨基、萨顶顶将带领16位6至13岁的音乐少年,继续传唱中外经典歌曲,引领“纯真年代,经典发声”。授课方式延续第一学年,学生们分成四个班,一个班四个人,他们将在众多经典歌曲原唱者及跨界听课团的指导下传唱经典歌曲。音乐面前,师生平等,第二学年的《音乐大师课》中20个爱音乐的孩子将用真善美行动演绎、传递音乐“真善美”的真谛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音乐大师课》让音乐回归音乐,让快乐信任快乐。真正的“天籁之音”,应该是“天真无赖”的声音,为了呵护这份纯净,节目组对所有来上课的学生做出了一个班级最基本的要求,然而与当下潮流完全逆势而行的规定:上节目不化妆、出名后不代言等。让想唱歌的人唱歌,让想唱的歌像呼吸一样舒畅,这是音乐本身的魅力。

  奔着这份魅力,才有新的老师愿意来班里上课,而且在课堂上感受到“教学相长”的快乐。一代歌后田震被这份快乐吸引,坦率的她喜欢孩子们的纯净,喜欢节目的真诚,喜欢没有商业味儿的内容,在她眼里,这是当下独一无二的音乐节目,区别与其他的音乐节目,《音乐大师课》是一档真正的音乐节目,她将全身心投入,传承经典。田震表示,特别想冲到台上跟学生一块儿唱,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有一种责任感,很重的责任感,愿意帮助学生。她说在孩子面前变成了孩子,也因为在音乐面前,众人平等。

  古巨基称,自己不是来做老师的,而是来做奶爸。“更多的是一个孩子王,像一个大哥哥,在这样的关系底下,慢慢引导他们,给他们一些在我身上的经验。”而这位奶爸的绝招竟然是“美食”,他将做好多糕点给学生们,相信他们对音乐的态度也像他们对美食的喜爱和原初。“梵音天后”萨顶顶在国际流行和民族传统的音乐道路上演绎着先锋和传统的音乐碰撞,她的加盟让人充满想象。

  现场,萨顶顶还说了和韩磊老师的师生关系。作为第一季唯一保留的音乐老师,韩磊堪称《音乐大师课》的“传承者”,他表示,这些学生特别可爱,都是小人精,小鬼精灵,还有转世音乐小神童,都很可爱。为了这个节目,他愿意付出更多,为此他已经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掌握了与孩子沟通的最新“秘诀”。1991年韩磊老师还是学生的时候参加过北京举行的《新人新声》大型演出,2000年萨顶顶老师还是学生的时候参加了第九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得专业通俗唱法银奖,“全国观众最喜爱歌手奖”。“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们曾经以“师生”的名义同台,现在以“同事”的身份教课。

  艺术,让人成为人;音乐,让人成为有趣和快乐的人。《音乐大师课》第二学年开播,我们都是学生,也都是音乐的孩子。

  《音乐大师课 第二季》观后感(四):《音乐大师课2》太美妙,让人臣服!

  人们总是把天真的孩子比作小天使,把孩子的歌声说成是天籁之声,如果有一档节目能够召集十几位小天使,让人听足够他们的天籁之声,那么这档节目肯定是非常美好的。看《音乐大师课》就是这种美好的感受。十几个孩子轮番登场,演唱歌曲,然后分别进入韩磊、田震、古巨基、萨顶顶老师们的音乐班。与其他音乐节目相比,这个节目更温暖,它没有残酷的淘汰,只有对孩子们的鼓励,没有“一夜造星”这种功利心,所以看这个节目不揪心,更多的时候都是带上一颗童心听孩子们的天籁之声。

  来自新疆的“小太阳”迪力亚的《我是太阳》让人印象深刻。少数民族天生的音乐天赋在这个胖乎乎的孩子上再次显露出来。他完全在配电室工人妈妈的业余辅导下完成了这高难度男高音歌曲,整首歌曲的演唱让人惊叹,也难怪校长李谷一会对他赞叹不已。再看孩子的家庭母亲外婆上场后让人感受到了这个新疆家庭的温暖。节目没有卖苦情讲故事,就是真实展现长辈对后辈的疼爱。无论这孩子今后能否当个歌唱家,他的童年都是幸福的。

  “乐器王”王奕程这孩子长相有点嘎气,但是一开始演唱立刻让人进入到他的音乐世界,是这期里现场氛围最好的。正好有好友的孩子也在上小学,她告诉我说现在小学里面都开设了乐器课,以前在我们小时候觉得非常昂贵钢琴、小提琴课现在成了每个小学生都可以选择的课外兴趣,不禁感叹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一首《贝加尔湖畔》,被孩子的纯净嗓音深深震撼

  杭州来的“阿拉蕾坷坷”何程奕坷虽然眼睛弱视但却有一颗乐观积极的心。那种自信乐观感染电视机前的我。她演唱的《梦的眼睛》还是第一次听,活泼,可爱,希望这次经历给孩子的梦里又多了一层彩色。古巨基和孩子的互动让人感到非常温馨。一直觉得古仔大眼睛很有孩子缘,曾经做过香港幼儿节目的他对孩子的爱能感到是真实流露。话说其他内地老师都有点威严,古仔这种大哥型老师估计会是孩子们觉得最亲近的。

  “炸鸡女孩”颜鑫玥和她妈妈上场多少有点小尴尬。当班主任问她为什么不喜欢妈妈唱歌时,她说因为妈妈总是唱《浏阳河》《南泥湾》这样土的歌曲。心中一想,这个小姑娘真是天真烂漫,完全不知道《浏阳河》的原唱李谷一就在台下。后来现场上来的上一学年的两个孩子从新翻唱过的《南泥湾》和《浏阳河》让人耳目一新。其实,这两首歌曲都是我们曾经在小学时候唱过的,当年甚至现在我都从来没觉得那些老歌“土气”过。所以当这个小姑娘这么说的时候让我心里怀疑,难道真是世界变太快,孩子们已经完全欣赏不了那些歌曲了吗?但当两个翻唱版出来后,又觉得其实并不是孩子的问题,是我们的音乐教育没有跟上时代。翻唱的两个版本保留了原来曲调又增加了现代流行的节奏,乐器,这难道不是一种经典的传承吗?希望能在后面看到《一条大河》《大海啊,故乡》《外婆的澎湖湾》等歌曲的翻唱。

  第一期部分学生亮相结束,总体感觉不错。学生们选的歌曲也更好听,适合全家人一起看。难得的是在每个学生考试结束后,老师和校长还给孩子们讲解每首歌背后的故事,这种寓教于乐又满满正能量的节目值得围观。

  《音乐大师课 第二季》观后感(五):《音乐大师课》片段火爆网络 把网民带回荧屏

  文/田金双

  看北京卫视、四川卫视播出的音乐教育类节目《音乐大师课》,内心有种久违的感动。感动的原因在于,相比一些音乐秀节目,这档音乐节目没有任何作秀的成份,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和音乐情怀。

  换言之,如果说其他音乐节目讲究的是选手之间切磋竞技的话,那么这档《音乐大师课》讲求的则更多是文化传承。甚至,我们有理由给这档节目做出以下定语:《音乐大师课》不仅是音乐课,更是人生课 。

  事实上,如果你看过《音乐大师课》第二季第二期的话,就会发现以上评语绝不为过。细细历数,第二期的确精彩连连,譬如那个名为李姝娴笑称自己叫“小李飞豆”的小女孩,身上满是阳光的味道。你知道她出场时是怎么评价自己妈妈的吗?她说“妈妈的味道是水果、果冻加鸡翅。”而她对韩磊、田震、古巨基、萨顶顶四位名师和李谷一校长的“味道儿语”更是让人忍俊不禁。这个“小李飞豆”演唱的《带我到山顶》更是充满童真。这就是孩子们的音乐世界,单纯而美好。再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音乐是什么味道的吗?“小李飞豆”李姝娴快乐地说:“香的!””看,多么经典的答案。

  稍后登场的那对“姐弟组合”李可恩和李世恩身上更多爱的味道,相比他人,这对姐弟演唱的《梦田》有种让灵魂自由的美。纵观这对姐弟,7岁的弟弟李世恩更多率真,10岁的姐姐李可恩音色很美。当老师田震问及两个人愿意不愿意分开时,姐弟的意见发生分歧,老师也彼此分成YES和NO两个阵营。而后,李谷一校长那句“音乐是自由的”一语道出了音乐的本质。

  另一位学生秦灏文上场后内心极为紧张,甚至在演唱《映山红》时一度“失声”。而秦灏文的紧张状态,得到了各位老师善意的鼓励。不但古巨基教他“神抖放松术”,就连田震都站出来告诉小灏文说:“你将我们都当成萝卜白菜就可以了。”而韩磊则郑重其事地告诉他:“再来一遍,不允许你有一点遗憾。”这种温馨的情景委实给人太多的感动。你知道小灏文顺利唱完这首歌后是如何评价音乐的吗?他说:“音乐倾注了我所有的小秘密,我所有的情绪都可以在音乐里。”在现场,他更是将《映山红》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和潘冬子的故事讲得娓娓道来。有人说,中国没有经典歌曲,可是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传承?

  来自加拿大的李成宇,具有一定的舞台经验,一岁时,他就坐在床上随着复读机学歌。在本期课堂上,李成宇更是将一首《You raise me up》演绎得激情飞扬。在现场,李成宇的外公道出了抗战时期,李成宇的太爷爷一家三口不远千里从加拿大奔赴中国参加抗日的经历,让人肃然起敬。

  在谈及海外华人时,一口川音的老人更是说:“我们要多吃中国饭,多学中国字,多唱中国歌。”“我们绝不做黄皮肤白心的‘香蕉人’!”老人这番话刚说完,就博得一片掌声。不是吗?身为华人,不管我们在哪里,我们都应该有一颗中国心,我们都应该有一颗比金子还珍贵的赤子之心。

  身为一档不可多得、内心真诚的音乐教育节目,《音乐大师课》承载了太多的正能量和音乐情怀。就其本质来说,也远非音乐课那么简单。应该说,这档节目不仅是音乐课,更是人生课。《人民日报》在2月18日刊文《教孩子学音乐 少些功利心》,这是一年内第三次点赞《音乐大师课》,称节目的“音乐教育,弱化功利心,提高快乐感”,让父母、老师和专家看了很兴奋。而对那些孜孜以求的孩子们来说,唱歌是生活的一部分,通过音乐的传承可以了解人生,乃至洞悉生命的真谛。

  斯如《音乐大师课》第二季开学宣言中的宣誓语:“爱大大的世界,爱小小的家,学会感恩……”让音乐帮助孩子在心灵上健康地成长,这就是音乐的精神、核心和真正意义所在。

  《音乐大师课 第二季》观后感(六):《音乐大师课》音乐少年在这里成长 经典歌曲从这里传承

  在如今大多充斥着商业气息的音乐选秀类节目中,很少能听到这样的天籁之音,仿佛一泓清泉沁人心脾,在繁华嘈杂的都市里,回归音乐最原始的状态。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样的音乐来自一群孩子,这个让孩子们得以展示音乐的舞台就是《音乐大师课》。

  《音乐大师课》由世熙传媒联合北京卫视、四川卫视打造,在经过第一季老师和学生们的精彩演绎之后,如今第二季已然开学。韩磊成为连任两学年唯一的老师,其他三位老师则由田震、萨顶顶和古巨基担任。此外,还有中国著名音乐艺术家李谷一担任校长,他们将带领16名6-13岁的孩子们在新一季中,继续传承经典音乐,发扬这些音乐所承载的传统文化。

  作为一档音乐节目,《音乐大师课》承载着超过音乐本身的意义。6到13岁的孩子可能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缺少和别人的沟通以及集体感。对此,《音乐大师课》很好的对孩子们在这方面进行引导、培养。每位老师带四个孩子组成一个班集体,从“开学典礼”以后,节目将分10期进行班级之间不同主题的经典音乐学习展示,每一期都会产生一个优秀班集体,在一学年结束之后还会产生年度优秀班级体。没有海选,没有淘汰,不存在个人之间的优胜劣汰,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指导,是对经典音乐最好的传承。无论这些孩子将来是否会走上音乐道路,但当将来他们回忆曾作为经典音乐传承者站上过《音乐大师课》的舞台,曾经为了心中的音乐的而共同努力,这都会是他们一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

  在这个越来越浮躁的音乐圈,有些快餐式的歌曲会火爆一时,但能够成为经典一定要有歌曲表达的文化、精神及时代感。《音乐大师课》便是以“纯真年代,经典发声”为主旨,用唱响经典歌曲的方式表达音乐的力量,用探索音乐教育的方式展现艺术传承的魅力。比如当有小朋友说自己妈妈哼唱的《浏阳河》、《南泥湾》比较“土”时,现场就有学姐以旧歌新唱的方式来赋予经典歌曲新的生命力,也让曾认为这些歌曲“土”的小朋友对经典老歌另眼相看,肃然起敬。

  《音乐大师课》第二季第一期节目中,“静默男”宋亚轩现场演唱《夜空中最亮的星》,论颜值,论唱功,宋亚轩丝毫不输当下国内最红的“三小只”。这些孩子在展示音乐的过程中,注重过程而非结果,他们在这里跟音乐老师们深造学习,跟同学互相交流进步。

  走进《音乐大师课》课堂的孩子们基本都处于未变声时期,他们拥有天赋,虽然将来不一定会走上音乐道路,但有幸得到老师们的辅导,绝对是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音乐大师课 第二季》观后感(七):《音乐大师课》重磅归来:韩磊田震齐亮相

  1月21日,第二季《音乐大师课》四位老师集体亮相,韩磊、田震、古巨基、萨顶顶将带领第二学年16位6至13岁的音乐少年,继续传唱中外经典歌曲,引领“纯真年代,经典发声”。

  2015年第一季《音乐大师课》集合国内一流的音乐制作阵容、专业的节目制作班底,并真诚邀请最契合本节目气质的明星阵容,同力打造中国有史以来最让人心动的儿童音乐教育真人秀节目。自从在北京卫视播出,这档节目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韩磊、杨钰莹、林志炫、曹格作为第一季导师,和众多经典歌曲原唱者以及跨界听课团一起指导16位音乐天才少年传唱经典歌曲,以真实、自然的方式为观众带来一场音乐公开课。

  而在新一季中,《音乐大师课》揭晓了第二学年的四位导师:韩磊,田震,古巨基,萨顶顶。作为唯一一位参与上一季录制的老师,韩磊堪称《音乐大师课》的“资深老师”,并被其他老师笑称“最具老师范”。在面对现场观众提问他是否认为自己教学太严格会吓到小朋友的问题时,韩磊表示,自己掌握了自己和孩子沟通的新秘诀,至于是什么,韩老师笑着不予透露。他在现场给小朋友唱了一首儿歌《哇哈哈》,勾起几代人的温暖童年回忆。

  隐退乐坛多年的“一代歌后”田震很少出现在时下大热的综艺节目中,而此次出人意料加盟“老师”队伍。当问及初衷时,田震老师坦率表示,她喜欢《音乐大师课》的去商业化,在真诚自然的节目氛围下,自己可以与天真的孩子们相处。她非常珍惜孩子们纯净而又充满奶声奶气的声音。担任老师对她来说意味着肩负起重大的的责任,她愿意尽自己所有努力来帮助孩子们实现音乐梦想。

  “梵音天后”萨顶顶一直走在传统和流行音乐撞碰的先锋道路上,她在现场坦言,音乐本应该是一团火,她想在教孩子的过程中找回音乐最本真的东西,把音乐功力的东西收回来还给音乐本身。她把孩子们比喻成“小天使”,而她自己更希望做这群天使们的“好姐姐”:“我会用心去感受,用耳朵去倾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才能因材施教”。

  而从《我是歌手》到《音乐大师课》,古巨基作为本季唯一的港台音乐人,在节目中如何教音乐少年船厂经典曲目将成为本季重要点,两地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成长记忆也为节目增加亮点。古巨基称自己不是来做老师,而是来当“奶爸”:他年轻时的梦想是开个幼稚园,每天和孩子们一起玩。这次和孩子们一起唱歌,让他感到非常快乐,他说希望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慢慢地把自己的经验教给孩子。“唱歌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对我来说音乐从来没有胜负,我们要学习为了快乐而唱歌。”

  《音乐大师课》是今最具“爆发”潜质的儿童音乐真人秀节目。与以色列 Keshet International 公司联合研发,节目将吸取以色列成功节目《Master Class》精髓,结合中国国情及中国音乐文化,创作出一档全新的音乐模式。孩子的笑容和儿童未经训练的璞玉之音和四位老师已成熟的歌唱技巧擦出神奇火花。而他们各具特色的纯真性格和对唱歌最纯粹的坚持和喜爱也助力于节目真实性。《音乐大师课》在阐释音乐教育的同时,也延续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和内心真实感受,培养多类人才,并通过荧幕把这种心与心的真诚沟通呈现出来。

  《音乐大师课》第二季将同步在北京卫视和四川卫视播出。

  《音乐大师课 第二季》观后感(八):不是歌手也能拥有中国好声音

  歌声,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感情的最早方式,甚至早于语言。虽然如今的音乐市场大不如前,歌手的产出并没有锐减,但天然、打动人的音乐仍是少数。日前,一档由世熙传媒联合北京卫视、四川卫视打造的音乐教育类节目《音乐大师课》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被称为拥有“中国最好声音”。在看完第二季的首期《音乐大师课》后,非常震撼,想说的是:单纯才能谱出最动人、美妙的乐符,勾勒出最纯真、美好的音乐图画。

  少年强,则中国强,在音乐领域同样如此。参加这档节目的孩子们均是00后,不同于80后的稳重、90后的叛逆,他们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希望和力量,虽然以后他们会走上与音乐完全不一样的道路,但是他们今天从音乐中学到的知识,将会受用终生。从这些孩子的歌声中,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小韩磊”王浩丞的一首《天亮了》,唱出了他对爸爸妈妈的爱与感恩;“小太阳”迪力亚一首《我的太阳》,展示了维族孩子天生能歌会唱的才华;“侠女阿果”陈果的一首《不要怕》,诠释了00后少年的个性与率真;还有那位虽然有视力障碍,但内心依然快乐活泼的励志女孩“阿拉蕾坷坷”何陈奕珂,他们各有千秋,性格迥异,他们虽然不是歌手,但他们拥有中国最好的声音,脱离了时下音乐圈的脸盲、声盲怪圈,让人看到了中国的少年之强。

  在歌曲的选择上,无论是节目组还是孩子们,都有意在挑选那些经典金曲、民族音乐。对于孩子,这样的选择非常有意义。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趣、民族精神及音乐才华,同时又不会形而上学、古板刻意,做到通过他们自身对经典歌曲的理解,加入自己的性格和态度,把经典歌曲改编成全新风格,这是音乐前辈们一直想尝试做的,现在在这些孩子身上得到了传承与实践。在第二季的首期节目中,这样新的思想和旧的经典便发生了激烈碰撞。

  一位喜欢《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这种类型歌曲的“炸鸡女孩”颜鑫玥,她在这个舞台上说出了大多00后对于经典歌曲的心声,她认为《南泥湾》《浏阳河》曲风过老,自己并不喜欢。但之后两个孩子以全新的改编和唱法,演绎了这两首经典歌曲,打动了颜鑫玥,让她改变了看法。这就是《音乐大师课》的力量,因为音乐是世界共通的语言,这些经典歌曲是中华文化的内核,虽然时代变了,但这些歌曲中所表达的精神和力量不会变,少的只是我们如何去改造、传承和发扬。正像校长李谷一所言:“中国的文化和音乐,记录了当时人民的精神面貌。”可见,这档《音乐大师课》并不是一场简单的音乐秀,而是一场国家级的文化盛事。

  和荧屏上的《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音乐选秀类节目不同,《音乐大师课》更加突出音乐、老师、课这三个元素。音乐:孩子们在最纯真的年代,为经典发声;老师:校长李谷一,老师韩磊、田震、古巨基、萨顶顶,一长四师的阵容,为孩子们指点迷津,保驾护航;课:这档音乐节目的定位很清晰,就是音乐教育,不仅是教育课,更是人生课。此外,节目不选秀、不淘汰、不商业,孩子以班集体的方式进行音乐展示,让人梦回那些经典歌曲产生的时代,团结、奋发、共进。好的节目,应该像这些好的经典歌曲一样被发扬传播,《音乐大师课》同样如此,第二学年值得期待。

  《音乐大师课 第二季》观后感(九):听孩子唱歌 寻找心底纯净

  看《音乐大师课》听孩子唱歌,谨以此文记录我记忆深刻的那些歌。

  1.王浩丞第一期唱的《天亮了》,虽然这个孩子只有7岁,但是却能从他那不是特别完美的歌声里听到最真挚的情感。

  2.迪力亚第一期唱的《我的太阳》,真的是无愧于“响彻天宇”这四个字,听他唱歌有一种震撼心灵的感觉。

  3.宋亚轩第一期唱的《夜空中最亮的星》,之所以映像深刻是因为唱歌前的高冷少言和唱歌时的热情反差萌。

  4.王奕程第一期唱的《贝加尔湖畔》,不得不说这孩子的声音特别透亮,听他自弹自唱有一种很惊艳的感觉。

  5.连梓默和周安信第二期唱的《我是一只小小鸟》,一个六岁的孩子,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而自信的歌声。

  6.秦颢文第二期唱的《映山红》,基于这孩子由于第一次演唱过于紧张而导致中途停止了,但是在老师的鼓励下,第二次虽然手仍旧在抖但是音却没颤。

  7.迪力亚第三期唱的《我爱你中国》,一个10岁的孩子却超乎意料的唱出了和他年龄无关的爱过热情,其实爱过与年龄无关,我们都爱我们脚下这片土地,都爱我们的祖国。

  8.李正康在第三期演唱的《珠穆朗玛》,天籁之音不过如此,声音清澈透亮。

  9.王奕程为妈妈唱的《当你老了》,稚嫩的童音唱出了对妈妈最真挚的爱,清脆的琴音奏出了对妈妈感谢。

  10.王浩丞为爸爸唱的《父亲》,一个7岁的孩子,不明白爸爸为什么会为了手机而拒绝自己,想要牵着爸爸的手居然会成为一个孩子的愿望,所以当他把《父亲》这首歌唱出来的时候,真的是泪崩了。

  11.宋亚轩演唱的《老爸》这首歌再一次让我看到了一个孩子最纯真的那份感情,他只是不善于表达,并不是不能表达,只是需要时间。

  12.迪力亚给妈妈唱的《好男儿》,气势磅礴,唱出了男子汉的力量。

  孩子的歌声有直击心灵的力量。

  《音乐大师课 第二季》观后感(十):《音乐大师课》10亿点击量迎收官 打造音乐教育大IP

  近年来,以音乐为名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但唯有《音乐大师课》始终秉承音乐教育的内核不变,将传唱经典音乐内化为文化的传承。节目开播两季以来,收视与口碑双赢,完成了其作为一档音乐教育公益节目的品牌升级,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成为校园音乐课的教材,更获《人民日报》一年内3次点赞,称节目的“音乐教育,弱化功利心,提高快乐感”,让父母、老师和专家看了很兴奋。

  《音乐大师课》第二季自2月13日在北京卫视与四川卫视同步开播以来,两台收视率高达1.5%,持续名列35城晚间同时段综艺节目前三位,节目播出至第11期视频点击量达10亿。

  在《音乐大师课》的课堂上,师生之间以音乐为介质,以情感为纽带,从点滴摩擦,渐次到默契百分。少年们不仅歌艺、乐技有了质的飞跃,人格修养方面也获益匪浅。而通过这一堂堂生动活泼严肃又不乏快乐的音乐课,老师们也焕发了音乐第二春。不仅如此,《音乐大师课》还隐藏着对家长、家庭关系的启发,更好的引导孩子学习音乐!

  回首整个第二学年的《音乐大师课》,其课上课下承袭的也是独特音乐教育理念。以音乐为内核,以大师为载体,为课堂为形式,紧扣《音乐大师课》“音乐”“大师”“课”这三个主题,从而为观众奉献上了一堂堂殿堂级的“音乐大师课“。节目中由孩子们传唱的歌曲频频成为“刷屏”爆款。其中,11岁的王奕程以一曲《贝加尔湖畔》爆红网络,其现场视频短短两周点击量就超过3000万,在美国某视频网站上的点击量超过500万。而由“锅盖儿头”王浩丞演唱的《父亲》更是以情动人,歌曲视频点击量累计达1亿。

  如今,《音乐大师课》第二学年到了毕业的时候。分离在即,师生之间充溢着依依不舍却又暖暖不息的告别之情。特别是当韩磊、田震、古巨基、萨顶顶四位老师与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用心唱响经典,分享素朴、简单却温馨、和煦的师生之情时,课堂上的老师、学生和家长们哭了,更有同学请求道:不想下课,想留级,想一直跟着老师们上课。校长李谷一含泪致辞“在这次《音乐大师课》的课堂上,学生们最珍贵的收获是爱与友谊。”感动,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动,一切都源于音乐,一切也都见证了音乐的无穷魅力。

  《音乐大师课》的毕业典礼自始至终都由经典曲目穿插联系着。从开场的四位老师分别与各班的学生合唱经典歌曲,到校长与同学们合作演绎那首经典名曲《我和我的祖国》,再到老师与同学们的默契合唱,时代经典始终回响在耳畔。而当这些经典名曲经由少年们充满童真、稚嫩的淳实声音传唱出来后,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堂音乐大师课,也不只是一幕毕业典礼,它更是对传唱经典音乐的孩子们的鼓励仪式!

  音乐的魅力融入真情的血液,让《音乐大师课》由始自终都能做到以音引人,以乐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所以,当《音乐大师课》毕业典礼到来之际,老师和学生们才会如知音知己般的朋友一样,恋恋不舍,依依难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音乐大师课 第二季》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