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毒梁欢秀 第二季》是一部由马犁执导,梁欢 / 张岭 / 易小星主演的一部脱口秀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恶毒梁欢秀 第二季》影评(一):什么叫恶毒?这档脱口秀告诉你!
豆子的微博上周被《恶毒梁欢秀》上,李银河采访的片段刷了一次屏。
要不是这次刷屏,豆子都不知道《恶毒梁欢秀》这节目,居然还有第二季?
以及,这节目做到第二季了,梁欢的采访竟然还尴尬到可以成为一个笑点!
——谁能想到,梁欢又回来了——
《金星秀》停播以后,国民度很高的脱口秀节目已经很少;《锵锵三人行》结束以后,国产脱口秀中间说得好的更是寥寥无几。
眼看着李诞和池子合力支撑着国产脱口秀节目的半壁江山,梁欢又出动了!
继第一季《恶毒梁欢秀》以后,谁能想到,这节目还能有第二季呢?
“不理性、不客观、不中立的美式脱口秀节目,由微博打假唱红人梁欢主持。节目针对时下大热,邀请嘉宾参与,提出犀利、毒辣的观点和见解。”
别说豆子为什么直接粘贴了节目介绍。
不需要其他介绍里虚无的形容词,《恶毒梁欢秀》它就是它介绍的这样。
买家秀和卖家秀的观感还是比较吻合的。
上一季《恶毒梁欢秀》去年开播,一集三十分钟,每三分钟都能直接的感受到一次的梁欢带来的尴尬,可每五分钟也还是能被梁欢表达出的意味深长的段子逗笑一次,所一两厢平衡,第一季在豆瓣拿到了6.6分。
这一季10月31日上线,一集五十分钟左右,可能明显的感受到,之前僵硬的梁欢越来越自然了,段子的质量也有了提高,所以目前在豆瓣上有8.8分。
这种程度,可以算得上是进步神速了!
不管怎样,恭喜欢欢!
(虽然目前也只有241人评价,无语摊手)
三分钟的片子,没完没了的告诉大家,他,梁欢本人,听到《恶毒梁欢秀》就想吐!
(《恶毒梁欢秀》的片头)
这么丧的预告片,反而激起了豆子试毒的欲望!赶紧去点播了一下,明显觉得,这一季比上一季好很多啊,又赶紧跑回这里安利给大家。
《恶毒梁欢秀》的结构安排上,还是非常中规中矩的美式脱口秀设定。
开场新闻点评然后做两个人物采访,目前看来是内容需要加上结合梁欢音乐人身份的老本行,请一位社会人物和一个音乐嘉宾。
后面有回应网络观众问答的小纸条时间,结尾安排音乐嘉宾的表演,还有一个片尾彩蛋,公开处刑本周最烂段子!(划重点,有多少朋友跳过了这个?!
短短四五十分钟,安插了这些环节,每一段时间不长,但重在能做到简短精美,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飞翔吧,恶毒的梁欢——
虽然梁欢的主要身份还是一个音乐人,但是,除了给节目选了个不错的乐队,这身份对他的脱口秀节目并没有太大帮助。
他做脱口秀节目最大的看点了,还是梁欢是个说话有质量的人。
这在目前的综艺主持界可真是太珍贵了。
同志们,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在看综艺的时候,被主持人和嘉宾没头没尾,持续不断地连词弄得呵呵无力。
讲道理说一段二百字不到的话需要那么多“然后”吗?!
对以上内容敏感不适的观众真的可以考虑一下服用《恶毒梁欢秀》。
所有的段子,秉承着梁欢一直以来说话的风格,简洁明了,逻辑自洽。
本豆以为,光这两点就足以在国内许多脱口秀节目中独树一帜了,当然,这还是国内还有很多脱口秀的前提下。
O.2学术注水
——他找到了缓解尬访的方法——
经过了第一季的磨合,梁欢自己也知道,他实在不擅长聊天。
所以《恶毒梁欢秀》里,总会出现一个每周挂导演的缓解,让欢欢言辞恳切的说服导演,别再让他做采访了!
虽然这样吐槽,但采访还是要做。
不管是不是出于挽救梁欢不会聊天的尴尬,《恶毒梁欢秀》请来的社会人物,都是先天带有“能说”体质的。
我们的社会,还有有那些有表达欲、敢于表达的人的,李银河算一个、李小牧当然也算……
《恶毒梁欢秀》第二期请来了社会学家李银河。
星期四播出后,采访李银河的一些经典的段落,比如李银河在《恶毒梁欢秀》上澄清关于女权主义的认识误区,很快被在网上疯狂传播。
第三期更是请来了媒体人、“歌舞伎町的案内人”最近转而从政的李小牧。有能说会道的嘉宾加持,这一段采访的质量也很高,且非常有看点。
这样的嘉宾选择,绝不仅仅是出于对梁欢尬访的救场,更是这个节目社会价值的体现。
——不忍心吐槽的独苗苗——
话都说成这样了,梁欢秀真的做的特别好吗?
也没有,这节目还是有硬伤的。
比如梁欢的音乐人物采访,僵硬到谁看谁尴尬,他自己都不忍心看下去。其余的部分也都有可以再发展的余地。
可梁欢秀最珍贵的一个特点,就是比起只关注明星在恋爱吗?结婚了吗?准备生孩子吗?什么时候生孩子的红沙发们,他还在跌跌撞撞的尝试评论社会话题,尝试幽默的讽刺现实问题。
换句话说,梁欢秀赢在他还是想呈现点对社会有价值有思考的东西。
这也是他和时下的其他脱口秀最大的不同。
要说谈话类节目,梁欢的访谈和剖析当然不如窦文涛。
讲道理,豆子也很想喷,但豆子怕喷完了,找不到下一个战场。
《恶毒梁欢秀 第二季》影评(二):梁欢太认真了。(更新在下架后)
第四期。
顺丰不快和蓝翔技校改名,都是上周的新闻。《恶毒梁欢秀》的时效性性真的很强了。
谈及《演员的诞生》,吐槽也非常精准。中国综艺有没有取决于韩国综艺有什么。
这周的嘉宾之一,是《局面》的主持王志安。距离他推出《专访“东京女留学生遇害案”江歌母亲及室友》,也仅仅半个月。
梁欢开场讲了一个段子。这个段子是什么,是自嘲。说节目看过的人都说好,但是看过的人不多。
这看起来是自嘲。其实讲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平台。
一个人、一个作品、一个事件,能不能博得关注,往往不取决于他(它)有多少才华或者水平或者吸引力,而取决于他(它)在什么平台上展示。
新闻和社会事件,也是这样。
王志安的访谈对梁欢来说不好做。
王志安是一个传统媒体出身的记者,至今他都保持着传统的习惯,始终以记者自称。
梁欢想撬开王志安的嘴,不容易。
采访的过程,一开始就是王志安夺取主动,反客为主。然后梁欢使劲浑身解数夺回话锋,再给王志安挖坑。
梁欢完全以初生牛犊脸皮厚的精神,硬从王志安的嘴缝里挤出了一些“料”。
采访里提及的新闻、媒体、传播、真相,再加上梁欢节目最开始提到的平台,构成了今天大家视野里的社会焦点事件。
在这个开个账号就能称自己是“媒体人”的时代。
只讲“我不怕、我要讲”,不讲“信息真假的辨别、消息源头的追溯”。
恕我直言,个人情感的宣泄不属于“媒体”的专业范畴。
特别业余。
《恶毒梁欢秀》以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打鸡血的精神在采访、在讲。
这是两种媒体风格。
也许不久之后,梁欢会再度邀请王志安。
=====================分割线=====================
第五期。
写这段文字之前,我反复看了很多遍这一期的《恶毒梁欢秀》。
梁欢痛批马东的犬儒主义。
为什么看很多遍,因为怕对这段慷慨激昂、眼泛血丝的谈论有所误解。
梁欢太认真了。
梁欢的认真带来的影响是,你要听懂梁欢说的话,就要把他引用的素材通读。
很多人根本看不懂他在骂什么,反正不是什么好话,想反驳但无处下嘴,只能化成两个字。
然而讲出这两个字,就输了。
比如,你要听懂他为什么痛斥马东的犬儒主义,那要看过许知远和马东的《十三邀》对谈。
梁欢的认真,就是人为提高别人理解他的难度。无论对他喜欢的人,还是讨厌的人。
这种难度,也不局限在他讲的话,掐的架,还包括他的音乐,嗯。
看完这期节目,我觉得再和大家聊什么是“犬儒主义”,为什么梁欢批马东,梁欢讲的对不对,这些都很没意思。
然后再去批判这个名词的含义。
靶子树好之后,疯狂扫射输出。
框架大纲就是这样,要做的事情丰富填满。
这么麻烦的事情,就让梁欢去做吧。
我本人就不喜欢大部分概括性的抽象概念名词。这种“高度概括性”的名词,总是把很好理解的事情复杂化,本末倒置。
比如犬儒主义。它的简单说法,大概是“你看那个人,他活得好像一条狗哦”。
你看,是不是后者比装模作样的前者好理解多了。
可我还是想聊一聊,梁欢的愤怒。
梁欢的愤怒,比他所谈的“犬儒主义”更好理解。
一切源自他的愤怒。
但是《十三邀》看完之后,我为许知远感到难过。
因为许知远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去向另一个知识分子马东提问。得到的不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回答,而是马东以商人身份给予的答案。
一个容易钻牛角尖的知识分子,面对狡黠商人的抖机灵和段子,无所适从。
这不是许知远想要的。
我的难过在于,不能说马东错。
他的选择真的没有错。
但许知远又有什么错?
本不该是这样子,本来应该可以大声说,他是对的,他才是错的!
或许这就是梁欢的愤怒。
看看梁欢在愤怒什么。
一群聪明人,不去做些匹配聪明的事情,而去赚傻子的钱,还不承认。
一群聪明人,不去做些匹配聪明的事情,而去赚傻子的钱,还不承认,并且阻止另外一些聪明人去喊醒那些傻子。
一群聪明人,不去做些匹配聪明的事情,而去赚傻子的钱,还不承认,并且阻止另外一些聪明人去喊醒那些傻子,最好那些傻子永远是傻子,世界不需要那么多聪明人。
聪明人对傻子进行的锁智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按照梁欢对犬儒主义的定义,大多数人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状态。
认真生活,选择犬儒,再到不能犬儒下去回到认真生活的状态。
认真学习,发现学习没有用混日子也一样过,发现日子不能混还是要好好学习,学一点是一点。
认真工作,发现真心实意工作遭报应那就糊弄吧,发现不能糊弄还是要认真对待工作,要对得起自己。
认真创作。
那认真创作有什么意义?饭都吃不起要饿死街头了,比你垃圾的人还比你赚钱多,怎么办?
做个比垃圾还垃圾的人,赚比他们更多的钱。
当有一天,受不了自己浑身恶臭的时候,才会开始洗白。
当有一天,受不了自己跪着赚钱的时候,才会想我是个人,我也知道良心会疼,我要站着把钱赚了。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几乎所有人,在刚开始,态度都是认真的,愿景都是美好的。
当时间一长,问题出现。大部分人都会进入第二个状态,并且是长时间的处于第二状态,甚至是长时间处于第二状态的初级阶段。
极少数人,经历过第二阶段之后会进入第三个阶段。
这些人,不是人精就是极品。
更少数人,一直是停留在第一个阶段。
认真生活,认真学习,认真工作,认真创作。
一群一直在战斗的被嘲笑的被嗤之以鼻的理想主义者。
他们反犬儒,他们是战士。
梁欢的愤怒让他看起来像一个摇滚客。
抛开所有铺垫和论点论据,最响亮的声音就是这句话。
“当我进行创作的时候,我发现,所有的有感而发和自我表达,都注定是有立场的。艺术这种主观的东西,容不得你理客中”。
=====================分割线=====================
2017年12月31日,跨年之夜,我在北京。一个节目的收录现场。
这个节目,第二季在每个周日的下午或者晚上收录,然后周四晚上9点在上架。后来这个本来就很短的工作排期,又提前了一天,周三上架。
那就意味着,收录结束后,剪辑素材+成品输出+审核上架,时间只有3天。
而节目视频的时长,往往都在1个小时左右。
很抱歉,时长数据可能不准确,我全凭记忆。
因为这个节目,其实是不存在的。
从北京回来,我一直有很多想法,想写出来分享。
我还想再看一遍节目,因为现场和播出后,感受一定不同。
碍于不能剧透,所以我一直在忍耐和等待。
可惜时间越来越长,半个多月过去了,我依然没有这个机会。
甚至我写过的关于这个节目的文字,自己都搜索不到。
我不想评价这整件事。
因为我不了解任何更详细的情况。
我也不愿意事情往任何更糟糕的方向发展。
我想把我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讲述出来。
只以非常平和的心情,做一次文字记录。
希望可以被保存在互联网上。
仅做一次没有剧透的收录Repo。
前面提到,节目后期的时间非常短,只有三天。
我有询问工作人员,赞叹他们辛苦不易。
他们告诉我,其实还好。
因为这个节目,收录几乎是带着观众一次性完成,没有更多剪辑拼接。
现场观众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效果,节目播出后,也几乎相同。
包括节目每个环节的顺序、包括现场的笑声、嘘声和口哨声。
这些都取采现场真实的声音。
这个不存在的节目的观众,是最好的现场观众。
这些声音和效果的真实,减少了后期剪辑的负担,才能让这个节目每周按时上架。
也让这个节目,具备了极强的时效性。
节目里谈及的热点,都是一周内的新闻。
知道这些之后,我很天真地问工作人员,那很好啊,为什么不宣传一下这个点。
得到的回答是:其实观众不在意这些。
是的,大多数观众不大会在意一个节目是如何诞生的。
这没有错。一个节目,最终呈现的节目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我天真,我要把这些讲出来。
2017年12月31日跨年夜的访谈嘉宾是大象公社的黄章晋,音乐嘉宾是杭天与他的乐队。
黄章晋不是一个适应这种场合的人。
但是他有备而来,这场访谈火花四溅,非常精彩。
而杭天乐队。
能听到Pick Up的现场,已经是一种享受。
能听到让PIck Up都紧张感十足的杭天乐队,是相逢恨晚。
这一天的收录间隙,现场有一个互动机会,观众可以向不能说话的人提问。
我拿到了麦克,问,可以针对刚刚收录的内容?
他开心表示,当然可以。
我说,你刚才讲的观点,我不太认同,但听你讲到最后,我明白你是好意,你希望这个社会里能多一些不同的声音。但是我觉得节目播出之后,你一定会被误会,又会被骂。
他说,其实在准备内容的时候,想到了这些,才特别加了两句话,应该能看明白吧。
我说,那你又高估部分网友的智商了。
他笑了,挺开心的。
在这场收录结束之后,我有机会当面向他表达我的歉意。
关于“犬儒主义”的争论,很多人只看了一部分文字和截图,不了解整个始末,就对他本人产生误解,并进行攻击。
特别遗憾,这些文字和截图,部分出自我手。
那不是他本人的本意,只是我的感想。
但是被断章取义。
不过他不太在意。
反而谢谢我,为节目写了一些文字。
这是一个率性的人。
他一点不在意被骂、被误会。
针对他提出的任何观点,如果骂他骂到了点子上,他可能会很开心,那至少是言之有物。
他很希望和每个人认真讨论。
但是,往往很多人,不会看他说了什么,只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人身攻击。
节目收录结束的时间已经接近10点,观众散场之后,还有很多人没有离开。
有人在等他,和他拍照合影。
他对观众很好,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小小心愿。
这样时间一晃,2017年快要结束,进入2018年。
看起来应该收工之后大肆狂欢。
但没有,节目组马上就要进行下一期的议题筹备。
每一个周末都是这样。
这一期收录结束,立刻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期。
冥思苦想出一个议题,否定,再想,再否定。每个人都要逼死自己。
这个节目制作的排期很短。
但是精细,真挚。
迟迟没有播出,其实我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真正让我难过的是,看到了摄影棚拆解撤场的照片。
20天前,我还在坐在棚内,仔细观察着里面的布景。
宽阔,明亮,
访谈区背景里,望京SOHO在正中央,时刻提醒这里是现代北京。
包围红色幕布的拱门装饰不是用塑料贴片,每一块砖头和瓦片,都是真材实料。
角落里,堆砌了很多黑白旧电视。有的还在发光,有的已经熄灭。
现场Band区的斜上方吊着几扇窗,在这个开阔的地方圈出了独立的空间,那属于Pick UP。
无论搭建得多用心,摄影棚都是消耗品。
现在隔着电脑屏幕,我只看到一张几乎拆干净的撤场照片。
一个项目的撤场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只有照片和视频才能证明这里存在过,意味着曲终人散后会未有期。
引用楚沐风的话“做脱口秀既然是给大家看的,同样也得保持一份责任感,这句话我送给他,也期待他能保持这样的输出,就算拉不到赞助商,还有我们为你的任性兜底啊!”
我也是这样的心情。
但是,对不起。
身为观众,我很抱歉。
我们没为你兜住底。
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式,在等待中表达我对这个节目、对整个节目组工作人员的喜爱。
写一些心情,做一些记录。
表达自我已经是一件很难很奢侈的事情。
坚持自我的同时,还要赚钱,不仅是为自己赚钱,更是为身边的合作伙伴赚钱,更难。
我相信等待的结果不是沉默,而是新的表达方式。
别死心,别放弃,别停,继续走。
加油。
《恶毒梁欢秀 第二季》影评(三):从梁欢是个傻逼说开去
很偶然的我在豆瓣发了一篇关于梁欢的贴,收到了雪片般的回复,其中不乏扔下一句【梁欢不要脸】【梁欢就是个大傻逼】就走人的,骂声越来越大,我已经到了撕不动的程度,还真挺想讲讲的,当然不是辩论他是不是傻逼,毕竟这个很难讲。我只能从这一面倒的态度中说说我的感受吧。
昨天提到的【犬儒主义】,今天特意去看了许知远和马东的对谈,许知远是怀有知识分子的架子吗?当然,他确实显得不合时宜,但这对年轻人的批判,对历史,对文化的认同感,必须承认有其根基所在。何况人家还没有梁欢一口一个“你国”,那么高傲的姿态。
所谓的5%和95%的划分在当下也未尝是泾渭分明的,经常听到说,阶级流通的大门早就被关上了,阶级凝固不代表意识也该如一滩死水。阶级是存在的吗?是的,阶级差异越来越大吗?即使在声称遍地都是机会,信息流通无比迅速的当下,我也认为,是的。但有多少人认识到了这一点呢?换句话说,有多少人还能忽视这一点呢?这个当口,态度,就很关键了,用梁欢的话讲,大概也能加入是否是犬儒主义的测试题了。
现状,带来感受,积极或是消极,成为感受的态度,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个人行动中,于是我们有了分裂,有了价值观。思想的世界里,没有绝对,以数字化测试的方式,评价一个人,这个标准是例证化和模糊化的。
马东的奇葩说能代表他的态度吗?其实我每集都看,姜思达现在还关注着,虽然每次看完我也会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娱乐综艺,无论思想多开放多新潮,讲多少实话,还是个消遣,有一句逃不开的前提,“年轻人的钱最好赚”,甚至用娱乐至死的眼光看待电视节目,那就是把高级趣味,严肃主义的低俗化娱乐化,哦对【粗鄙化】。
于是许知远说“我们曾经向往精致化”,这句话的潜台词是,“现在,已经不了”,如今连李白杜甫,梅兰芳等“流行文化”的衣角都够不着,年轻人只向往着娱乐,甚至粗鄙的娱乐。这是他的愤怒,有点黄金时代不再有的意思。
马东回答,“我们每个时代都向往精致化,我们做到了吗?”这就是态度了。如果说文化是沉淀,是结果,但难道我们连“向往”的过程都忘记了吗?这两个人,一个人表现得沉湎过去,一个人坚持融入现在,梁欢直接用了两个形容词【狡猾的】与【怀疑的】激烈对立。要我说,谁都算不得犬儒主义,马东为什么愿意去听,去了解,去感受这个时代?只是为了无为并且去“赚傻逼钱”吗?他未必是【我知道自己干的是些什么,但依然坦然为之】,更确切的说,他坦然而为之,是因为丫知道自己在坐什么,别的,那最多算是悲观,那是他个性所为,我只能说让人遗憾,可“主义”的帽子也太沉了,马东的头再大怕也是戴不上的。
再说说梁直,我是从“偶像的终点是卖淫”一词开始知道他的,听到这句话,也怪不得粉丝去骂他一句,傻逼,毕竟你都骂别人是荒野大嫖客了啊。
诸如此类搏出位,辣眼睛的言语还有太多,可能因为我本身不是个热烈的人,所以很容易被激进的态度煽动,所以再不“揣测动机”的条件下,我依然非常认同他的一些观点(当然要找到一个我完全反对的人也很难),我以为大多数人都会和我一样秉持暧昧的态度观望呢,没想到,品品这些留言。
逻辑1,你身为艺人,自己不行,自己抄袭,还要去辱骂别的艺人?
逻辑2,你就是为了红,才去骂别人!
要我说,粉丝只有一个逻辑,你骂我的偶像!臭傻逼!这才是刺激我写这篇影评的原动力,梁欢的歌好不好听?第一张专辑真难听,梁欢的综艺尴尬吗?第一季贼鸡儿尴尬,但是你发现没有,这么一个疯狂想红,输出价值观,总挂脑残粉的烂人,人家再简单粗暴的定性后,起码搞一番自己的歪理邪说啊。
最后,我承认,我可能做不了梁指导的粉丝了,但是这个节目,我会继续追的,加油,直导!
《恶毒梁欢秀 第二季》影评(四):执行力和反思劲MAX的梁欢(每期更新)
开头先简单粗暴的表白:「我欣赏梁欢,梁欢使我快乐(尽管我知道得不到任何回应,他也看不到这篇浅薄口水的日记式长评)」。这真的是一个好节目,欢迎大家都来收看,尽管并不适合任何人观看。
①刚看完第一集,在上一季质量还将就的基础上,这一季的质量竟然还能有明显的提高真的非常惊喜,你欢「会一直进步」的属性无疑会体现在任何一个产出上。明显经费多了,场内布景更像回事儿了,Pickup的演奏更出色了,现在节目细节更精致了,玩梗更高级和游刃有余了。在形式上已经非常接近美国脱口秀(可能内容质量现在还无法比拟但是已经很优秀了,如果这个节目继续做下去应该没问题),能get√每个笑点和槽点的我看这个节目完全就是享受!另外井越居然是节目编剧,这个完全没有想到诶!(第三期附上欢欢的帅照,其实你欢的声音、手、后天的双眼皮儿甚至发型都是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