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小小食杂铺》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3-16 21: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小小食杂铺》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小小食杂铺》是一部由石井裕也 / 池田克彦执导,小田切让 / 尾野真千子 / 胜地凉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小食杂铺》观后感(一):不完结怎能懂,慵懒自信的2015秋季最佳日剧

  恕我直言,对于这部剧,十集全部看完,才能写出真正的观后感。看前几集,还以为又是日本人拿手的小清新治愈系,其实并不是。

  这是一部我眼中的本季最佳日剧,感谢剧本导演,感谢小田切让和八千草薫把控着的节奏,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形散神不散的故事。每一集都清清淡淡,看完情绪又浓的一时化不开。每次到结尾都并不戳破,并不演绎,并不煽情,而是留足空间,给出抽象的情绪基调和欲言又止的情节,让你浸在里面,自己慢慢回味与想象

  小田切让,本剧第一主角,他的形象气质、语调、眼神完美控制住了这部剧的节奏。因为他,这部剧的整体风格散了下来,慢了下来,变得十分令人舒适作为一个非常追求自我的演员,小田切让也很好地诠释出了太郎的自我步调。比如像”果然只有当了音乐家或棒球手才是真正的成功吧“这种论调,你分得清是太郎,还是小田切让本人吗。记得看过一期他的《情热大陆》,当制作人对他说我们给你的访问企划是把你描述成一个“明星”时,小田切让不怎么乐意,将其更正为了“一个追求自我的人”。

  八千草薫,实际上本剧第二主角。如果说小田切让把这部剧变得形散,那么八千草薫则让这部剧的神没有散。如果本剧就是太郎和他的朋友们整天厮混,那么这部剧就成了一部很俗套的治愈剧而已,并没有后来的出彩。八千草薫诠释的外婆外表慈祥内心又是十分的坚强和笃定,让人真的难以忘怀。尤其是最后一集她最后一镜说”谢谢太郎“时,她的轻描淡写,让太郎多少年后都难以释怀。

  其他的配角,如尾野真知子扮演的礼子,或是胜地凉扮演的三枝,还有一些小伙伴,都很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他们不像小田切让和八千草薫一样自带步调,而是更多的带着世俗气息与情节,来作为镜子去侧面完善着两位主角的设定。

  而且,刚刚提到,这部剧,最难得的一点是,很多集的结尾都来得那么突然。要知道,舍弃掉结尾的高潮戏,留给观众自己去想象,是多么的大胆和自信。比如最终的结局,如果是别的剧,大致不会如此般的戛然而止吧,而是一定千百般铺垫至最后大高潮然后一把赚足眼泪。比起现在很多浮躁的煽情剧和嘴炮剧,糖果之家真的太难得了,这是一部非常值得多周目细品味的剧。

  (以下有剧透)

  整部剧,在我来看,非常清晰地讲了三个章节。片尾曲唱的“是大人了吧”,最后一集才真正讲了出来,讲透,讲完。

  第一个章节,整部剧的前几集,都是轻描淡写地讲故事,东一笔西一笔描绘这几个人的不成熟。四个大龄孩子,每天在太郎家的杂货铺后院吃零食,看到礼子他们会害羞,看到富贵起来的同学会羡慕,想起曾经的女同学会异想天开。这一节的高潮,在于第六、七集使用虚幻的设定道出太郎和三枝的异想天开,清清楚荒诞夸张地告诉你,他们,就是几个不成熟的孩子。

  第二个章节,后来几集,情节急转直下,岛崎没了工作,金田被车撞到,礼子不满足于被太郎若即若离地对待,奶奶意识到了自己的病状,还有莫名其妙的官司。在这些来难以言状地负面情绪或情节中,奶奶是聪明的人,她明白,太郎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她决定帮助太郎成长为真正的大人。

  第三个章节,第十集,太郎变得一无所有,奶奶自作主张卖掉杂货铺,自己固执地搬到了养老院,不再依赖太郎。然后呢?太郎真正地长大了,还有当年和他一起被天使咬了的三枝,也长大了。可是太郎始终难以释怀的是,为什么奶奶要离开我,要抛掉所有我珍视的东西一走了之然后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谢谢。。。最后太郎还是放下了心结,去看奶奶的路上,全剧终。到这里,他们成为了真正的大人了吧。

  可是,三枝在太郎的酒馆耍酒疯,太郎固执地不去看奶奶。或许,他们也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大人?

  什么又是真正的大人?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吧。

  《小小食杂铺》观后感(二):小小食杂铺

  这篇不是影评,而是观后感。

  小小食杂铺,东京街里巷道的温暖故事真是说也说不完。继三丁目的夕阳,深夜食堂后又觅到这部剧,然后还有小田切让的参演,真是不得不看。日本的这些温情剧里,似乎都没有什么坏人。即使黑社会老大,也是充满义气,感情丰富。而就是在这样的温情中,我们思考情感与人生。

  故事的主线就是小田演的太郎从一个“废柴”到成功人士过程。小田演的太郎,可能是我们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被迫抛弃掉的人。对爷爷奶奶的爱与回忆使他坚持开着这家勉强度日的食杂铺。我们都说小孩子无忧无虑的。当我们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知道,其实我们也有很多忧虑。但在大人看来,这些忧虑真的是看不上眼。大人们还会觉得有些想法真的是很可爱。小孩子对未来没有很明确的图景。至少我是这样的。你问我长大后想做什么。科学家?可是我根本不知道科学家是做什么的。但是小孩子对过去却有种执念。所谓离别成人经历多次后已经习惯,可孩子却仿佛整个天要塌下来。那种感觉,就好像情侣之间的分手吧。孩子的情感关系简单。平时感情深厚朋友亲人,还有宠物,一旦要离别,眼泪就像水龙头被打开一样流下。每个人都在很多次的离别中渐渐坚强起来。就好像我二年级的时候第一条宠物狗“小黄”死于摩托车轮下,我哭了一下午。后来的几条最后有的失踪,有的被亲戚带走,有的生病被卖掉。小孩子的确是做不了主,以至于我现在完全都不知道当初家人为何不好好照看他们。六年级的时候,离别时只是湿了眼眶

  对过去的执念,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没有像太郎那样吧。上小学时我外婆在一家蜡烛厂工作。蜡烛厂平时会生产生日蜡烛。但是也有半年是生产各种圣诞节装饰用的蜡烛,比如圣诞树,圣诞老人,还有各种动物,大大小小,应有尽有。生产过程中有些次品(其实我完全看不出来哪里不好),就被员工带回家。我如获至宝。这些蜡烛玩偶摆了一整个橱柜。我会按照一定的类别给他们分配橱柜。小时候很喜欢神话故事。在我的故事里,这些玩偶都是有法力的。平常在家没事的时候,我就一个人自编自导,手里拿着这些玩偶做出各种动作,还变换场景。故事的结尾通常是邪不压正。因为角色通常不变,所以和现在美国的超级英雄故事一样,我编的故事通常都是第一部之后接着第二部。大魔王卷土重来,然后经历不同艰难险阻终于正义方获胜。小时候的这些玩具,一直到高中我似乎都还很珍惜。不过我也能感觉到这种“珍爱”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之前我表弟在我房间把这些玩偶到处乱扔,我都会不顾情面的骂他们。后来变成了不理会。上大学后一直不在家,现在回去,很多蜡烛玩偶实现材料赋予它们的使命,好几个已经没有了头(难道晚上经常停电?)。父母不明白这些玩具于我的意义。当我跟他们说时,他们认为我都那么大了,反正也不玩了。于是我也真的就成为了父母眼中的大人,对这些“惨招杀害”的玩具们心疼了一秒,便做其他事去了。

  成长对于每个人来说可能都是期待夹着苦涩。小时候很希望能长大赚钱,然后可以每天都吃好多零食。然而当我们知道这个世界越多,我们就越不愿长大。身边的朋友换了一茬又一茬,小时候可以交心的朋友远在天涯,而如今即便可以一起出去吃饭旅游的“酒肉玩伴”都难寻。故事里有一集,太郎和三枝在大晚上碰到了天使。被天使咬了以后发现他们可以发出天使一样的“天籁之声”。很多人表示这一段看不懂。我当时看的笑岔了气。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一起分享秘密,分享快乐,一起中二,这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啊。然而整段故事也在这一集之后转折。

  故事的最后是意料之中悲伤。太郎变成了我们所有人。忙于工作,连最爱的奶奶都疏于探视。最好的朋友也久不联系。大家都从每天无所事事的废柴跻身为成功人士,但是我们却不开心,因为我们好像失去了重要的东西。

  回头看我自己。从初中开始住校,每周在家两天不到。大学和研究生都在离家一千多公里的地方念。谈心的朋友一年见几面,甚至几年见一面。而我儿时的玩伴,有的初中毕业便不再读书了。有的做生意,有的做其他的,反正都谋了一份职业。每天他们都可以和父母或者长辈们见面。不过,也许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份珍贵,也许他们反而希望自己能去大城市打拼。人生之路很多,但冥冥之中我们都会选择离我们最近的那条路,然后看着另外一条路的别人觉得他的路比较好。“废柴”也好,成功人士也罢,大抵每个人都拥有其他人所不拥有的吧。

  剧中的奶奶自作主张把食杂铺卖掉,自己去了老人院。因为她不愿再拖累太郎。只要食杂铺还在,太郎就不会放手去做自己的事业。我突然想到寒假回家时我们全家一起去椒江二桥看风景。我脚步比较快,走在前面可以拍几张照片,顺便等爸妈。就这样走走停停,看着父母不那么轻快的脚步在后面走着。我突然想到了龙应台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父母知道孩子长大后便不应该再用爱束缚,他应该有自己的一片天,就像剧中的奶奶,就像龙应台的这段话。离别总是感伤子女渐行渐远时,也许会感受到背后的目光潸然泪下。但是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够像那天在桥上那样,走走停停,在前面等着你们,一直陪伴你们走到最后。

  《小小食杂铺》观后感(三):おかしの家

  久违的是,最近回归的日剧,演员阵容总是让人欣喜。小田切让跟加濑亮是日本最钟爱的演员,嗯,真正的演员,电视剧跟电影只要有他俩的名字自然是不在乎是什么剧都会想要看一看。

  点心之家里,太郎从小失去父母后就跟爷爷奶奶同住,爷爷奶奶经营着小卖部,就是那种啊,在我们家的巷子里,我们看了十几年都没变过的那种小卖部,嗯。老旧的装潢,各种零食新奇小玩意塞满的小空间,小时候最喜欢的小卖部。长大以后,接手了家里的小卖部,可是现在7-11、全家这种24小时的便利店那么多,小卖部在渐渐入不敷出,太郎白天守着小卖部,晚上定八点的闹钟建筑工地打工到早晨七八点的空档拖着满身污泥回家,奶奶很心疼,总是在八点太郎要出发去打工的时候给他做饭团,太郎分明说奶奶,不要这么麻烦了,奶奶说,我能为你做的只有这个了,不好意思呢。爷爷过世后,太郎接手下这个店想的是,爷爷奶奶照顾了我这么多年,我理应是要好好照顾他们的,理应把小卖部继承下来的。所以在奶奶说,太郎啊,要不我们把这个地方卖了吧,这个地段的话你还能拿到独立生活钱,奶奶也可以有一点,这样就足够了。太郎却说,奶奶你别多想,我可以的。

  可是啊,太郎在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大家却还是那样的废柴,说着,啊,如果那个女生喜欢我的话就困扰了啊,我养不起她的啊这种话,对着十几年没见过面的礼子,依然开着小时候的那种玩笑,过了十几年初次相见的礼子吓得立马逃走了,第二次在小卖部遇见的时候,太郎却还是依然还是打着招呼,像这十几年没相遇的时光不曾存在一样,礼子说,啊,还好啊,你还能正常说话。

  嗯,想到这里,开始脑子里只能闪现出画面了,礼子买了小卖部的零食跟太郎在后院吃着,跟着太郎把脚搭在另外一张椅子上,不拘束,礼子笑着说,真好,跟小时候一样;太郎打完工,拖着满身泥泞去帮礼子的儿子春马买了一个没有滴答响的闹钟,因着自己小时候其实最怕的就是房间里时钟的滴答声,感觉像是一分一秒在流失很快就会失去身边的人,非常恐惧。他的温柔,像一个温暖而柔软怀抱瞬间拥抱了自己。

  所以说,演技派真的很厉害啊,日剧里的深夜剧里的演员真的很厉害啊,这些日常里的生活演绎得简直好得不像话。

  继续期待咯~

  《小小食杂铺》观后感(四):Joe的深夜剧

  让叔的第一部我看的是大川端,也是深夜剧,看着画面暗沉,其实也有很多暖心的小故事,不过并没有一条主线,紧接着看的就是和三木聪一系列的几部脱力系作品生死论和转转,转到这部深夜剧,我以为也是一个个小故事的温馨路线,没想到很意外,各种人生缩影的浓缩,沿着さくらや的发展

  温馨的小世界,彼此守在一个保护层里,很多小小的快乐,小小的感动,小小的不安,两个过了而立之年的人争分夺秒在一起吃个午餐为此让叔每天吃两顿午餐,这个实在是平实得太过浪漫

  两个挚友神经病一样的天使音,让人笑得很开心的两集,没想到转眼就失去了刚,但这个转折也让大家下定决心走出了保护壳。

  全剧的泪点都在善良温和的奶奶身上,忘记了太郎的名字,下定决心搬去养老院,最后病危等待太郎,让叔从拒绝去养老院到改变主意的过渡演得真的很好,让人看着很感同身受,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内心责备奶奶,没有理解她的善意,又觉得自己不应该那么想,采取防御机制,在生死面前理解到这点又很快宽容了年幼的春马,我觉得大结局很好,并不仅仅是不忘初心那么简单,走出了一个世界,后面的道路并不就像你想象中铺陈的那样顺遂。而且他们还有机会,奶奶并不是已经病逝了,还有见到最后一面的可能,这就很让人感激。

  最让人无语愤懑的就是八嘎的川畑,这种人这种官司,但是无论如何这是太郎和奶奶实现太郎成长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动因,从结果来看也只是一环,而且人生中有失去,也有无可奈何的变态。

  让叔演这种市井小民也是非常入木,大好。

  《小小食杂铺》观后感(五):老狼老狼几点了?

  寒冬煲日剧。 2015年秋季日剧《小小食杂铺》,又名《糖果之家》,看完之后,想起童年的这个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一)钟声响起了吗

  故事总是从欢乐中开始,三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和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叔在一家叫“樱屋”的糖果铺的后院吃零食,在后院的水沟里洗脚,在大叔的澡堂里泡澡。大家过得悠闲惬意却也不是没有烦恼:连小孩子都去便利店买零食了,小店每月的顾客都很少。

  虽然女主礼子已经出现了,“仗着”自己奶奶的身体还好,主角太郎和好基友三枝依旧一直做着荒唐傻事,从看到河童到被天使咬,以为有了天使的嗓音就大清早大半夜地飙歌,这俩逗比兄弟的二不比《泰迪熊》里少。麻吉兄弟不想长大,不想世故,怎么可能成功呢,难怪三枝创作的《樱屋》剧本会被导演嫌弃,这样的剧本是只属于樱屋里的人的,而外面的世界是成年人的世界。

  觉得自己被这部剧贴上的“喜剧”标签骗了是从阿刚的死开始的。他一直是四人组之中最务实最憨厚的那一个,也常被欺负和无视,后来想想前面讲被欺负的女同学那集其实就预示了阿刚的结局,善良的人都是这样。话说,这部剧里面真是充满了各种对照暗示啊,岛叔的汤屋是另一个樱屋,澡堂和糖果店一样充满了欢声笑语。汤屋的倒闭和求职的失意,让岛叔看不到活下去的意义。但是必须得阿刚替他死,只有让阿刚这个最努力的人死去,才能率先打破混混四人组的平衡,让他们明白,活着的人总要更加努力。

  太郎开始努力的标志是求婚,因为婚姻是责任的开始,是任性的终结。三枝要求和他跳一场舞,于是一群人群魔乱舞了,这个画面真是温馨无比。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村上春树《舞舞舞》

  我不知道人生是不是总有一个悖论,过幸福的人生还是成功的人生?只是努力成功大多也是生活所逼成长所迫。如果这一天总要来到,那么,钟声响起之前,来一场告别式吧,以舞蹈的方式,不会跳舞的人,会因稀少而更加难忘。

  (二)钟声响起了吧

  我看这部剧的时候,泪点真的比笑点多啊。

  有老人的家里都有一座古老的钟吧。我是在四世同堂的家里长大的,80多岁的老奶房间墙壁上也挂着一只复古的铜钟。背后要上发条才能走的那种钟,摆动的声音也格外的大,有点响亮,有点笨重,有点沉闷的滴答声,常常让童年的我觉得莫名的不安,那急促而有规律的节拍像是要夺走什么一样。

  太郎的爷爷,用布将钟表包住,这样太郎就听不到可怕的钟声了。看到这里觉得好温暖又好心酸,因为爷爷最终还是离开了。在时间的强大面前,恐惧多么渺小,一切的美好终究都是要被夺走的。

  可能小时候会恐惧的人长大都会犹豫。33岁的太郎在所有重要的事情上都犹豫不决:要不要关闭樱屋?要不要求婚礼子?

  太郎告诉自己食杂铺存在是为了奶奶,但是当奶奶突然叫不出自己的名字,他瞬间崩溃了,如果奶奶不记得自己,食杂铺还有意义吗?

  原来,食杂铺的存在是在对抗时光,对抗遗忘。这样的对抗结局当然都一样。与其坚守,不如放手,与其让太郎深陷被遗忘的痛苦,不如让太郎自己遗忘。卖掉老屋,住进养老院,是奶奶为太郎做的决定,是推他一把向前,向前走,面向新生活,就不会害怕遗忘。爷爷开这间食杂铺是想给失去母亲的太郎一个乐园,爷爷为他创造和守护美好,当美好成为负担,奶奶替他扫除它。

  太郎逃避着不去看奶奶的原因,一方面真的因为奶奶离自己的生活远了,远到可以忘了,另一方面也是害怕吧,怕承诺还没兑现,奶奶就讲自己忘了?怕见面不舍离别而终究离别?

  记忆是可以遗忘的,也是可以回味的。曾有一个乐园,这里有吃不完的糖果,有可以不离开家就能看到天空的后院,有所有亲爱的人相聚在一起。生命中可以有一段这样长的时光,可以完全在享受时光本身而听不到时钟嘀嗒的声音,就已经好幸福。

  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么多年之后才明白,这个游戏是教小孩子明白“时间”的。

  《小小食杂铺》观后感(六):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小小食杂铺,表面是讲述了一个小小食杂铺最终如何走向结束的故事,但实际上讲述的确实我们人内心的感情变迁。小田切让和八千草薫真正让这部剧活了起来。

  这部电视剧不像一般的日剧那么正能量。虽然画面很温馨,但是全篇总是充实着一种堕落、慵懒与颓废的感觉。

  就像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一样。

  最初坚持继续讲食杂铺的理由,是对奶奶的感情。但是到了最后,甚至到了接近半年都没有去养老院看望奶奶。

  这就是我们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你追求的东西,在一点点慢慢变化。刚开始你追求着亲情。但是有情却不能饮水饱,然后我们为了让爱的人过得更好,开始努力奋斗。也就是在这个奋斗的过程,我们被那所谓的成功迷惑了,我们成为了追求成功的傻子。

  只看重结果,忘记过程的傻子。

  然后,我们的世界崩塌了,不是轰的一声突然崩塌,而是唏嘘一声悄悄逝去。

  你只有看到世界崩塌了,才反应过来,失去的不止那么一点点,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

  但是,人们就是这样,只有真正知道了失去的痛苦,才会后悔曾经自己是那么的无知。然而,已为时太晚。

  《小小食杂铺》观后感(七):泡饭之后是寿司

  如果说《深夜食堂》是简单的泡饭,那么《点心之家》就是小巧的寿司;一个是深夜温暖的灯光,一个是冬日柔和的阳光,都是我喜欢的,恰到好处的温柔。

  我并不是日剧资深粉丝,看过的日剧也就十部左右,但喜欢日剧的理由或许可以用豆瓣某一豆友的相册标题概括:始于偶然,但欣喜相逢。就像自己喜欢日料,抑或是自己喜欢田村正和一样,那个举手投足之间都温暖到极致的男人,心田仿佛有白水溪流过,安静的毫不突兀。

  记忆中总有这样一个小卖部,挂着各种各样的零食和玩具,在校门口、在巷子里、在街道深处,八零后、九零初大部分人的童年都喜欢在这样的小卖部前流连忘返,然后乖乖地上缴自己为数不多的零用钱,一个低劣的口香糖、一张粗糙的贴片、一副脏兮兮的卡牌都可以让孩提时代的你我开心很久。

  大部分人都喜欢这种感觉吧,多年后重返童年玩耍的地方,发现有个人依然记得你,应该很欣喜吧,因为被人记得总好过被人遗忘,因为所有的记忆都需要一个载体,更何况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很喜欢这类日剧那种慵懒的感觉,仿佛某个午后,踢完足球的我躺在暖暖的阳光中,只顾着看天上云朵的变幻,似乎连空气也变得懒懒的。看这类日剧,总觉得是在向老朋友倾诉。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要对方给出建议,只是想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倾诉前就已经做好了决定,有个懂得聆听的朋友真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当然,小田切让的出演也是一大亮点,这个在《深夜食堂》里有些神经质的哲理男,后来变身更加神经质的小警察,在《点心之家》中,被粉丝戏称为“穿秋衣也可以很帅的男人”。

  尽管只看了第一集,但我想剩下的九集应该不会让自己失望,忙碌了一天总得给心找个休息的地方。如果你累了,如果《深夜食堂》人太多,如果《解忧杂货店》回信太慢,那么请来《点心之家》,买个棒棒糖,或是买个贴片,找一找童年的记忆,也还不错啦。

  《小小食杂铺》观后感(八):女人的秘密是不能触碰的

  因为喜欢让叔,随手找了这部剧来看。《点心之家》,男主角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和奶奶经营一家几乎要倒闭的零食铺子,白天躲在店铺后院和一群闲散朋友吃零食聊天,晚上去工地打工贴补家用,没结婚也没女友,但是时常会去找个小姐解决生理需求。今天看到这一集,他好不容易开始和一个小学同学谈起恋爱,到女友的单位找她,没想到碰到了以前相好过的小姐现在和女友竟然是同事。他紧张地对小姐说,千万不要告诉我女友咱俩以前的事哇~小姐笑笑,点头答应。结果转天,小姐约他见面,说我要走了,出国,永远不回来了,其实我想告诉你,我从小就很崇拜你。他说,等等,你不是我在风月场所遇到的小栗子小姐么?(我们小时候不认识吧?)小姐说,不,我不是小栗子,我是麻理子。他惊了,你真的不是小栗子?!小姐转过头看着他,露出神秘微笑。

  这女子到底是谁呢?是与他相好过的小姐小栗子?还是从小便认识他,一直默默喜欢他,后来在风月场所偶然以妓女和嫖客的关系得偿所愿的麻理子?不得而知。很遗憾,这个男人记住她,也早就忘记了她,但他应该不是故意的。

  当男人感到困惑和好朋友讨论时,其中一位大叔说:女人的秘密是不能触碰的。

  这个平淡如水的剧,突然有这么一集,这样一句台词。于是莫名地又想起两个故事。

  一个是我最爱的港剧《妙手仁心》,里面有个急诊科医生Henry,每天游戏人间,下班后最喜欢到兰桂坊认识新朋友,当然欠下了不少风流债。有天偶遇前前前前……任女友从国外归来,还带着个小男孩。两人叙旧的过程中,他越来越觉得小男孩各种像自己,样子性格,甚至年龄都和他们分手的时间契合,而且前女友现在还单身。种种迹象搞得他心神不宁,虽然还没有玩够,但痛苦抉择后,他还是决定要对孩子负责。于是鼓足勇气对前女友说,孩子是我的吧?没关系,我会负责,咱们结婚共同抚养小孩,我会从现在起安分起来的。没想到前女友一脸不屑说谁告诉你孩子是你的?我要带小孩回国外了,你好好过你自己的生活,不要胡思乱想。可去往机场的车上,她明明落下泪来。

  另一个,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故事太熟悉,都不用讲。

  两人的关系里,爱都打不过忘记的。可女人吧,似乎常常还是要这样:我爱你,但你忘记我,我决不会一次次地提醒,转身离去前,不是给你个微不足道的线索,就是个石破天惊的结果。

  《小小食杂铺》观后感(九):点心之家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

  转:

  点心之家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 时间的新和旧在流动中的对比悄悄出现,关于某种生活意义的讨论也暗含其中。这种意义不是什么好坏的争辩,而是距离的显现。人生的进度条不断拉长的时候,你所看到的每一幕,和之前、再之前、再再之前、最之前的那一幕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差别。没有人能倒着走回去,可是人人都能去扭过头去,看一眼那条走过来的痕迹。

  幸运的人,还能看到那些脚印,再有些人,曲折得看不见,在有些人,连转过头这个动作都忘记了。忘记了,变成一无来“自”,只能闷着头往前走,往前走,像五年后体面从容的太郎一样,只顾闷着头做一道又一道高级菜品。

  当你在做这道高级菜品时,你会去想背后的代价吗。可能是一整座被遗忘的樱屋。

  《小小食杂铺》观后感(十):小小食杂铺

  从前半段的剧情来看,可以算是正常的“心灵鸡汤”式的日剧,短短一集,表述一个人或者一件事,阐述内容提炼意义。虽然整体来说很不错,但我是不喜欢这种作品的。总觉得过于虚伪,试想想太郎以及三枝、刚、大哥等人怎么能活下去,要么就是社会福利好,要么就是生活在艺术中。有种完全超脱现实生活的意味。我想小资们之所以喜欢这类作品,原本就是不愁吃喝的,并且心灵实际上有些空虚的,才需要这类所谓的意义来安慰心灵,重视什么就是缺什么。

  不过后半作品风格大变,开始起似喜实悲起来(前半则似悲实喜)。刚去世了,大哥的浴室关门了去另找工作与前妻复合,三枝甚至成为著名的编剧,而太郎与礼子也喜结良缘,事业也不错。可是前面的那种慵懒的、静看风云的生活没有了。有的只是忙碌的社会人生活,当许久没去看奶奶后得到奶奶去世的消息时,人们才恍然大悟。看样子编剧试图把两者进行融合,以提醒世人。如同剧中礼子所说,即有保持童真,又要努力进取。可是这何其之难。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小小食杂铺》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