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胶》是一部由亚当·山克曼执导,妮基·布朗斯凯 / 扎克·埃夫隆 / 约翰·特拉沃尔塔主演的一部喜剧 / 歌舞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发胶》观后感(一):约翰特拉沃尔塔,告诉你虾米叫实力派!
作为一部音乐歌舞片,它不能跟芝加哥红磨坊相提并论。说实在的,它的节奏比较拖拉,它的结尾收的非常不好,交代的不够清晰。但它依旧还是一部上乘的音乐歌舞剧。
好吧,我依旧是为了约翰特拉沃尔塔来看这部戏的。约翰毫无缺陷的演出了一个胖妈妈的形象。
当老公说:“我也有过梦想,我至今不敢相信我真的拥有了...”
约翰两只手放在胸前,演出了一个中年妇女听到老公爱的宣言时幸福又可爱的模样。尽管台词后面是令人郁闷的= ='''
当电视制片人漂亮高挑的在自己面前说了一句:“你一定会阻塞交通的”
《发胶》观后感(二):记得,脱掉高跟鞋,再来看它^_^
我承认我一点都不喜欢跳舞。
如果不想把地板踏坏,记得脱掉高跟鞋喔
抛掉影评吧,尽管它评分不高。
如果你也(曾)是个理想主义的人,
你也会爱上它。我打赌。
welcome to the 60‘s,
Got So Far To Go。
这两首歌我已经反复听了上百遍。天呐。。。
注意看tracy妈妈的表情,哈哈,我总忍不住在脑海里回忆那些片段。。太喜剧了。
《发胶》观后感(三):卡通電影口香糖
包裝鮮豔精美,一顆顆小小的光潔飽滿,精神奕奕,充滿誘惑。放進嘴巴,一咬,香、甜、韌勁十足,果子味充斥齒頰,薄荷的勁道直衝鼻頭,精神立時一振。
看Hairspray,就是這種感覺。
演員很出色,節奏明快,歌曲易入耳,舞蹈編排認真,作為娛樂片,Hairspray 很高分。故事人物歌曲音樂佈景鋪陳…光鮮明亮,正面勵志,高唱正義和平萬歲,政治極度正確。所以獨愛不傷脾胃輕鬆小品的在下會乖乖買票進場。
沒有不漂亮的人,男的女的黑的白的胖的瘦的,位位神清氣爽,英俊美麗(BTW,胖小妞的死黨女友與情敵的樣子太相像了吧?如果同場出現打扮一樣,應該分不出誰是誰)。甚至John Travolta反串的肥媽,醜到極點,反而讓人忘記了醜,只覺得惹笑。女主角胖小妞胖是胖,可是臉蛋很可愛,身段靈活,配俊男亦不突兀。
可是…
口香糖咬著咬著,香味消失,索然無味。軟塌塌的一坨,繼續咬,只是為了活動牙關,存在可有可無。
Hairspray,最初被它的陽光氣息亮麗景致吸引,三十分鐘后,已經有審美疲勞。
嘩!人性的光輝!友誼的可貴!對公平公義的追求!120分鐘超強正能量撲面疲勞轟炸!
真累。
遊行算是最黑暗低潮的一幕,可是黑人大媽與肥媽帶頭的遊行隊伍毫不浩蕩,場面亦不激動振奮…絲毫感受不到黑人民權抗爭的艱辛痛苦。
我知道這是糖衣musical,可是講爭取公義平等的大題目,加多三分肉緊比較有說服力吧?
平鋪直敘無驚無險正義戰勝邪惡,大團圓結局。好卡通。
有些musical歷久彌新,象My Fair Lady, Chicago. Mamma Mia衝著ABBA的歌也買了OST,,就像Saturday Night Fever 是為了Bee Gees.
Hairspray 嘛…um…
《发胶》观后感(四):这电影作为歌舞片请问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首先演员就不说了
屈伏塔 潜力无限的老帅哥 70年代成名 《低速小说》后焕发第二春 此片里以雷人造型的出场 作为反串 表演没骨头可挑
沃肯 低调的实力派 对比当年《猎鹿人》丧失神智的小青年里奇 演技有增无减 作为同老帕、老罗同时代的演员 也许由于更懂享受生活 电影里看起来比那两位年轻多了
米歇尔 从《疤面煞星》美到现在的资深美女 另外也绝对不是花瓶
第二音乐是绝对达标的
不知道大家听的时候有没注意歌词 我看的是中英双字幕的 词真的很棒 又不失趣味
歌舞片的典范 如果是要开开心心看歌舞片 那就选这部了吧
《发胶》观后感(五):黑人
虽然油脂2烂的是一踏糊涂,但是米歇尔非佛依然秀色可餐,所以即使不是那么有营养,还是很下饭的。油脂一中的约翰特拉沃尔塔造型拗的摧枯拉朽,所以即使很不健康还是心甘情愿吃下去,大不了来点日式恐怖片催吐一下。在发胶里,种族隔离是中心议题。大家也都是这个话题。但我突然想到了一首诗,奇异的果实。
南方的树上结着奇异的果实
血红的叶,血红的根
奇异的果实悬挂在白杨树上
突出的眼,扭曲的嘴
木兰花清甜的香味
转眼成了焦灼尸肉的气味
这里有颗果实,让鸟鸦采撷
供雨水摘取,任风吸吮
这是奇异而苦涩的作物
这种奇异的果实是黑人的尸体,他们是被私刑致死的,negro被认为是taboo,但是他们之间很亲密的话,就不再是那种n word 了。黑人给我们是sex永动机的感觉。在小姐好白里,那个大叔就说出了这样的话:当你逐渐了解黑人了以后,就会坐着轮椅了。这个人就是在imply 他们的能力有多强。我们不能不承认,黑人的身体素质和构造是很有美感的,不然高傲的heidi 怎么会委身于seal呢?而且这位日耳曼美女就承认她是被seal 的肉体所吸引的。
但是很可悲的是,黑人骨子里的那种混乱那种懦弱,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在黑人区,每天有多少人会被自己的同胞枪杀,在step up 里,两个黑人兄弟只要稍一不对眼,立刻拔枪相向,就像男子没发育完全似的。他们的饶舌,不是色情就是骂娘,这样的中心思想,能造就什么样的音乐呢?他们的祖先是受了白人的欺凌,但是他们为什么不能用自己的力量来发扬光大自己的文化呢?老师说这是那些白人伤了他们的元气,但是这是真的吗?就不能扼住命运的咽喉么?有调查显示,美国有75%贩毒犯是白人,25%是黑人。但在监狱里的贩毒人员构成是25%白人,和75%的黑人。还有the way to the gloria 里的孩子,连打个篮球都是受歧视的。但我们不能把这个都归于白人,因为要知道,在黑人区里白人也是受到歧视的。黑人不能在生活在他们的小世界里,世界是平的,要溶合,要改变自己,当然不是像迈克尔杰克逊一样。因为现在你们的肉体上没有人在折磨你们了,但可悲的是你们经手的是思想上的私刑,切肤之痛。
也许你有很多理由说《发胶》不好,但你想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说它不好吗?
如果你看不到一件事情(尤其这还是一部如此直白的乐观向上、勇气可嘉、昭然若揭大电影)积极的一面,你永远都发现不了积极的东西,而是只会挑三拣四活在自己给自己打造的火坑里。
你累,别人看着更累。
还是把专业的、技术层面的、理论升华上的东西留给从业人员吧,我们就活得轻松些,简单些,看东西时快乐些,把剧情上看不明白的部分讲明白,而不是把影评持否定态度说得云里雾里,本来可能还明白,一看你影评就不明白了。
还是收起你根本找不到美好的猥琐目光吧,在你的眼里,每个电影都是你炫耀头脑的资本,而不是抒发心情的光芒。
《发胶》观后感(七):非常典型的好莱坞式励志片
这年代什么最疯狂?平民选秀!什么最有诱惑力?一夜成名!打着想干什麽就干什麽、释放本性的时代大旗,管它选秀是不是黑幕重重、啼笑皆非、煽情过度,总有那么多挤破头的选手排着长队要去潇洒一把。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横跨任何一个时代,今天依然不例外,这就是浪漫和真性情的故事。
03年席卷托尼奖8项大奖的百老汇名作其实在19年前就有了电影端倪。当年的《发胶》一时间轰动效应众手难敌。如今,选秀节目风风火火,曾风靡万千的《发胶》自然不甘寂寞。有了《芝加哥》制片人、《我的野蛮网友》的导演、《肥妈先生》编剧和百老汇版《发胶》词曲作者的共同携手,一个银幕选秀的胖女孩故事,又从百老汇跳回好莱坞大道。
这部音乐剧激情四射,充满活力,谁能安心坐在那里静静的看下去,你难道不想跳一跳?
《发胶》观后感(八):為黑人說話 配合美國社會現實
2007年9月20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一個小鎮Jena(耶拿),有二萬名示威者遊行示威,抗議種族歧視。差不多同時候在紐約和華盛頓,亦分別有數百民眾響應耶拿的這次反歧視運動。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的黑人大規模示威遊行景象,原來在今天亦會重現。美國歌舞電影《Dreamgirls》(夢幻女郎)(2006)和《Hairspray》(戀愛大爆髮)(2007)照顧黑人觀點、為黑人說話,原來很配合美國社會現實環境。
大概26年前,我在美國看過《Dreamgirls》的舞台演出,當年的製作以豪華歌舞為賣點,那裡會提到黑人被白人剝削的情形。想不到2006年的電影版,竟然將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娛樂界,白人欺壓黑人的狀況化作劇情衝突場面。我看電影《Dreamgirls》的時候,已感覺美國電影改變了,之後,看電影《Hairspray》見劇中有黑人示威、抗議的場面,深深感覺這是承接今天美國歌舞電影緊貼社會形勢的潮流。
當然,一切歌舞作品內容都是輕飄飄的,就算是黑人大規模示威遊行場面,亦只是另一場歌舞而已。不過,有這樣一場示威遊行歌舞也是具備社會意義、增加劇情內容的份量。另一方面,大量年青黑人男女在本片裡有相當多演出機會,例如說,劇中有多場學生留堂戲,都讓那些黑人學生表現歌舞;不只如此,故事劇情還不時提到黑人有歌舞才華,值得電視台特別安排一個Negro Day(黑人歌舞日)出來。本片作者以如此心態拍戲,明顯是吸引新一批觀眾。
《Hairspray》是部以中學生為主角的歌舞劇,那是美國歌舞劇的強項,以前的名作可以數《油脂》,今天也有一部來勢洶洶的《High School Musical》。英國歌舞劇甚少有這類作品,所以美國中學生的精采歌舞,特別值得欣賞。果然,今回這部美國歌舞製作又一次凱旋,片中那位可愛肥妹Nikki Blonsky扮那個角色,活靈活現,簡直演得入木三分,相信她可以在歌舞作品中留名。光是看這位肥妹的歌舞演出和趣緻表情,便知道幕後人花了無數心血。片中的青春男演員是當今少女偶像Zac Efron,他演電視《High School Musical》走紅,今回他演電影亦稱職,比過去同類型的脂粉小生好。其他著名演員(Michelle Pfeiffer和Christopher Walken)亦稱職,只是John Travolta反串演肥媽,沒有甚麼歌舞演出,是遺憾,他的反串變成商業噱頭而不是演出效果的需要。
導演Adam Shankman是編舞出身,由舞蹈人來拍攝舞蹈戲,當然比較集中舞蹈本身,像電視鏡頭紀錄舞蹈演出而已,至於鏡頭和畫面結構、組織,則沒有突破性安排,只是平平穩穩而已。這部電影中的歌和舞沒有《Dreamgirls》的精采,但仍然好看和值得看。(完)
《发胶》观后感(九):Big big girl in da big big world 快乐就好
Little Miss Sunshine 真是黑马故事啊,一下激发了好莱坞平民路线的创作激情,好莱坞的超级英雄,巨大怪兽,警匪对抗,可能已经让老百姓们产生免疫力了。
Hairspray (发胶)是部60年代背景的歌舞喜剧,片名由来是一个类似"Miss Sunshine"的奖项"Miss Teenage Hairspray"(青少年发胶小姐奖)有点Prom Queen毕业舞会评选的意思,获得这个青少年发胶小姐的酷痹殊荣是胖女孩Tracy Turnblad的梦想,为此作为胖女孩的她,要不停的唱啊跳啊,还有每天坚持关注当时巴尔迪摩最潮的派队电视剧集 "The Corny Collins Show"。
最终她的努力向评委和观众证明她的才艺与外表无关,并且感动了评委使其进入大赛,在比赛中她交到了饰演迪士尼原创剧 High School Musical的小帅哥Zac Efron aka Link Larkin 这个舞伴和好朋友,当然也引起了小帅哥女友 Von Tussel 和其邪恶母亲 Velma 的嫉妒。冲突在所难免,不仅如此,心底善良的Tracy还为同班的黑人学生Seaweed J. Stubbs和他妈Queen Latifah扮演的Maybelle受到的种族歧视进行抗辩。。。
值得一提的是 John Travolta 竟然扮演一个女人婆Edna,她丈夫是 Christopher Walken扮演,SNL范儿的搞笑情节在所难免,另外还有 what i like about you 和 she's the man 的小笑星 Amanda 也有加盟哦。
全力推荐
《发胶》观后感(十):生活就像妈妈在节食
aiveAPPLE
1977年和1978年,美国的两部电影成了一个时代的标志--Saturday night fever, Grease。这样的偶像片一定有个迷人的主角或者特别俗套的故事。John Travolta的面孔算不上英俊小生,但是他当年的身材可是很棒的,舞技甚是了得,以至于后来他复出演绎Pulp Fiction时,怀旧的Quentin Tarantino在情节中特别设置了他和Uma Thurman共跳扭扭舞的场景。80年代后,他渐渐淡出。尽管不演电影,各种版税依然可以支付他昂贵的生活,其中包括参加各种机型的飞行课程和购买了3架私人飞机。今年的波音公司推出的庞然大物, 他是为数不多的尝试者之一。
以他男扮女装的噱头,足以吸引暑假的PG市场。加上几个青春靓丽的80后,Zac Efron, Brittany Snow, Elijah Kelley, 几个人到中年的戏精Michelle Pfeiffer, Queen Latifah,James Marsden,再搭上一个不符合潮流审美的女主角,这场戏开场就热热闹闹。也许是受到了去年 美国偶像参赛失利者Jennifer Hudson的启示:一个过于丰满的能歌善舞的女生能得到大众的首肯么?有了jennifer hudson3月份捧得奥斯卡最佳女配后,这个答案不言而喻。
ikki Blonsky的身材的确从什么角度拍都不可能纤瘦,她矮小,但是起码得穿18码的尺寸,摄像机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了她的这个“缺陷”。然而今年Jennifer从大获全胜--〉鄙夷了一把美国评委的眼光--〉超级模特Tyra Bank和名嘴Oprah Winnfery对丰满身材的捍卫,Nikki还是占了先机了。她甜美的笑容不失可爱,勇敢的性格令人激赏。这一切注定为又一个美国梦的实现创造了土壤。
加之,美女老将Michelle Pfeiffer,Chicago 的主演、胖乎乎的Queen Latifah都为影片增加了各个层次和年龄的观众。驱除种族歧视,要求众生平等更是电影里不可或缺的致命法宝,把美国平民梦想进一步美化。
男主角之一的James Marsden在notebook中有过很好的表现,这次的表演有点暗喻美国偶像的主持Ryan; 而出生于1987年的Zac Efron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把30年前John迷死人不偿命的功夫发扬光大。面庞很有古典气质的Zac还有点硬汉特质隐于其间,十分形似当年Goodfellas里面的 Ray Liotta.
发胶想要告诉你的就是: 美国梦是每个人的梦,只要有梦想,就一定有舞台。
生活是甜蜜的,但是也有点小小磨人的苦恼--就像妈妈在节食。从今年夏天开始,阿甘的名言“生活就像巧克力”要让位给Nikki的“生活就像妈妈在节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