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人鱼》是一部由罗恩·克莱蒙兹 / 约翰·马斯克执导,雷内·奥博诺伊斯 / Christopher Daniel Barnes / 裘蒂·班森主演的一部爱情 / 动画 / 奇幻 / 歌舞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美人鱼》影评(一):爱情是盲目的
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不是人鱼和王子的爱情,而是反转,川顿态度的改变。
川顿没有交出王位给乌苏拉之前是一个控制欲强的家长。当他从螃蟹嘴里知道他的宝贝小女儿喜欢人类的时候,把小女儿珍藏的所有宝贝毁掉了。
这让我想起我的经理,他儿子喜欢一个女孩,女孩是男孩子的初恋。男孩子为了讨女孩欢心,跑到女孩的故乡“做苦力”。我经理不喜欢这个女孩子,她觉得这个女孩子心机重,可是他儿子非常迷恋女孩子。她很想强制阻止,可是想到“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以忍住了。他儿子和女孩子现在怎么样,我不得而知,我很赞同我经理这样的做法。就像影片最后,川顿看着宝贝女儿痴痴的望着王子,他问螃蟹,她真的很爱王子。螃蟹说我一直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川顿给了宝贝女儿一双腿,她成了人类,和王子幸福的结婚了。
有人说小美人鱼的爱情盲目,为了爱情,被坏人利用,抛弃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可是年轻时候的我们,对爱情不也是飞蛾扑火吗?爱情是冲动,感性,盲目。因为我们没有小美人鱼那么幸运,我们被爱伤了,才变得理智。没有去追求过,怎么知道那个人适不适合自己呢?所以小美人鱼就是为爱飞蛾扑火的我们。
《小美人鱼》影评(二):看过大银幕,台北中兴百货金像奖电影院
首映档期,台北中兴百货金像奖电影院
看过大银幕,台北中兴百货金像奖电影院,忘记是A厅还是B厅。
那天早上去看了《温馨接送情》(Driving Miss Daisy);在福星戏院小厅,下午看《小美人鱼》。
有幸能亲临现场,坐在几乎全满的电影院里观赏一部全新的Disney卡通影片,而且还是九○年代初歌舞电影文艺复兴小热潮当中,打头阵的第一部。可惜当时年纪小(中学二年级),只看了一遍,不然依现在的习惯,至少要看个两三遍才过瘾。
印象特别深刻的段落(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看到经典了!)
2)「I wanna be where the people are」旋律响起时,海中浮现人鱼的身影(然后全场观众们就 啊! 了一声)
3)小美鱼攀在石头上看王子,海浪从后方打过来。
4)海巫婆第一次出场,章鱼爪张开…
5)整个变身的段落,以及最后游到海面,头发一掀(剪影)…
6)Kiss the Girl
真是回味无穷…
《小美人鱼》影评(三):美人鱼
Disney卡通一直是我的最爱,每个作品都是多遍不厌.是因为我童心未泯吗?希望如此.
Disney这部《The Little Mermaid》以喜剧收场,如果遵照原著,以变成泡沫收场,我可能会更为喜欢,因为卡通片,往往都是大好结局。
这片完成于1989年,主要内容是美丽动人小鱼仙艾利奥公主向往水底以外的缤纷世界,她拯救了遇溺的王子后更加强了她要到岸上的决心。艾利奥不听好友小胖及红蟹沙巴信的警告,竟与海巫交易,用自己甜美的声线来换上一双腿,走进人类的世界!可是那美好的梦想却变成与时间竞赛,艾利奥必须要挽回王子的爱及父亲的王国。
【小美人鱼】,迪士尼找来音乐剧创作家 Alan Menken 和 Howard Ashman ,美在歌曲音乐与剧情的统整性,故事剧情与音乐在【小美人鱼】制作过程当中是紧密结合的,而不是彼此分开作业最后才凑在一起。在剧情方面,迪士尼把原本悲惨的结局改成大团圆,并加入许多鲜活的角色,把小美人鱼 Ariel 塑造成迪士尼第一位具有现代个性的女主角。红蟹 Sabastian ,它是一位逗趣讨喜又充满天份的音乐家,这正是音乐与剧情紧密作业的一个成功表现,创造出令人满意的效果!
“Under the Sea”获得奥斯卡最佳歌曲。
“Kiss the Girl”获得奥斯卡最佳歌曲提名。
音乐美到呆。
《小美人鱼》影评(四):好吧
在多年之后带着不可思议的留念,原来不理解的那些风景的意义逐渐得以清晰地呈现。
我们想当然的认为作为自己故事的主角,只需要善良勤劳,爱护小动物,有着永不破灭的美好希望,漂亮与否也貌似不是必要条件了。那么,无论你现在在社会的底层干着多么卑微的工作,还是被囚禁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地球边缘,或是已经变形成为非人型。以上种种情况,符合一条即可。那么,在你年轻的恰到好处的时候就总会有个脑袋一根筋的王子骑着他的小马会来找你。这是白雪公主型。或者有一个巫婆不晓得为什么选中你做她新款的服装代言人,这是辛德瑞拉型。或者是王子捡到一个GPS,无论你在森林的哪个角落都能准确定位。以上种种,你只需要天天坐在家里或者办公室忍受着社会的现实还有继续的善良勤劳,爱护小动物便可以了。魔法会来的。还有王子。
小时候看过的所有的动画中,唯有这部是能拿出来不停的听,不停的看,说不上原因。直到20岁好几了,才在一个桂香糜烂的中午突然醒悟。
当意向中的原风景突然转化成现实的长句或者调查报告的时候,非常的惊喜然后是长长的恐慌。属于你潜意识中你一向标榜为神秘的进化力量并且得以偶尔的自豪,在这一瞬间突然退化成一句俗气的短语。你从小到大听过无数次并且很不以为然的短语。在得知多年以来一直固定在深层意识上的顽强的自我信念,原来是基于一个简单的道理。你再平凡不过。如是的残酷。
在多年以后,你也是否会疲惫不已,所有我们认为强悍的生存法则,可以不关于道德,人性,感情以及社会的约束力,在今天为界限的以后,同样喋喋不休的你和着世界的抱怨,都累积如洪水。
ALL YOU NEED IS TO PAY.
《小美人鱼》影评(五):part of your world
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更爱安徒生的故事。格林的童话里,太多的王子与公主,太多的圆满与甜蜜,看久了,会蛀牙。而安徒生的故事里,除了王子公主这样的大人物,也有很多生活中的小人物,让你觉得,故事里的事,很可能也会发生在我的身边。一直到现在还愿意相信,如果我今天做了美梦,那一定是梦神在我的上空撑开了一把花伞(安徒生《梦神》)。
扯远了,回到小美人鱼。安徒生的故事,叫《海的女儿》,悲剧结局。小美人鱼为爱情付出了那么多,她美妙的歌喉,她亲爱的家,然而却换来了化为泡沫的结局。一直一直,都是我心头的隐痛。王子是笨蛋,而小美人鱼,可能是个文盲。突然间发现了上学识字的重要性。
又跑题了,回来。迪士尼的版本一出,我立马爱上了爱丽儿。这正是我想要的小美人鱼,她是勇敢的,她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更有勇气去捍卫和保护自己的爱情。
爱丽儿是爱幻想的女孩,她本就不属于那个海洋的世界。她喜欢收集沉船里的一切,她好奇陆地上的生活。当她在自己的密室里细数自己的宝贝时,那有感而发的歌声,“part of that world”,就已表露出她对陆地的向往。遇到王子之后,同样的歌声,只是换成了“part of your world”。她对那个世界的追求更明确了,那是你的世界,我希望融入你的世界。
爱情,大抵如此吧。有了爱,谁不想融入彼此的世界呢?没有爱,是不是又像陆地和海洋一样的距离?但愿,不会再有谁变成泡沫。
《小美人鱼》影评(六):所谓付出几比几
二月开头,突然对Disney的经典动画感兴趣起来,于是想要整个二月都看动画片^-^
不知道原来改编过的版本是Happy Ending,开始看之前还犹豫了下,虽然是最喜欢的童话,但是太过哀伤。记得以前看到过一篇写安徒生的小文,印象最深的是结语的九个字。爱而不可得,无时或忘。那时候算是似懂非懂,现在还是觉得,要经历过一生之久的人才有资格说出这句话,就好象安徒生本人一样。没有研读过他的生平,但是应该是经历很多吧,不然为何他的文字美丽又哀伤,他的童话似乎更适合成年人来读。
说着说着说偏题了,关于这部电影,其实没太多想说的,看着比较温暖舒心就是了。不管是哪个版本,觉得只有小美人鱼一个人在努力,而王子只是犹犹豫豫地站在原地而已(电影版的后来好点)。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几比几吧,一个付出8,一个只有2(电影版的后来大概变成7:3)。于是原版的结局顺理成章。
《小美人鱼》影评(七):Kiss of true love.善良的编剧
看着心爱的王子娶了邻国的美丽公主,而自己化为泡沫,读到那些文字时我还不懂爱情,但我知道那是很悲伤的事。本片的编剧一定是一个比安徒生乐观许多的人,不会写出那样悲伤的故事给孩子们看,改编后没有了“好坏”不分明的公主,而是善良的人、人鱼、鱼虾蟹们共同来对付邪恶的巫婆,不用去剖析人性道德,不用为难,很适合疲倦、心情灰暗的时候看。片中的配角——小动物们是一大亮点,可爱的造型和嫉恶如仇的性格提升了影片的可看度。
《海的女儿》是我买的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小人书,记得当时想买《灰姑娘》的,结果书店就剩下这一本童话书,只好买了它,更糟的是看完还让我很郁闷。小时候不懂那个哀伤故事的内涵,长大了懂了却更需要慰籍,需要一些眼看到耳听到的happy ending来让自己相信美好,即便只是很短的时间。就像机器猫结局效应,和无所不能的多拉A梦过着的快乐生活竟是精神病患者大雄的白日梦,据说结局出来后日本自杀率上升了不少,这就是编剧眼里的现实,可对那些只是想在想象中得到片刻快乐的观众来说是残酷的,也是不公平的。
没有什么深度,得不到太多启发,但是,谢谢这部电影,谢谢编剧,为我抹去了一片儿时的阴霾。
《小美人鱼》影评(八):The start of the Disney Renaissance
quot;The Little Mermaid" is the start of the Disney Renaissance. From then on, Disney makes "Beauty and the Beast", "Aladdin", "The Lion King", "Mulan" and a lot of other animated musicals adapted from fairy tales.
In terms of quality, "The Little Mermaid" is rather mediocre. It may be the worst Disney film produced during the Renaissance era. Particularly, it changes the tragic ending of Andersen's tale to a happy ending, almost completely destroying the themes and motifs delivered by Andersen.
《小美人鱼》影评(九):sexism in TLM
In the story The Little Mermaid, Ariel is the heroic female. While her fellow mermaids are content to stay in the sea, she has ambitions of living on land. Unfortunately, these ambitions lead to her dying alone. Although the only male character lives happily ever after, the little mermaid is condemned to being a tragic hero. The inherent sexism in such a story enforces the idea that a female who tries to be a hero will have a tragic ending.
《小美人鱼》影评(十):关于逝去的童年,总是会挤出眼泪。
首先质疑一下,好像和我小时候看过的童话故事不大一样。
然后,就是关于我的童年,好吧,我承认,虽然我没有什么童年,至少说,像样的童年。
我的童年,没有欢乐,额,倒不是因为没有音乐。不过,音乐代表了一种媒介,而我的童年,缺少的就是这个。我不知该如何开心,不知该如何让自己安于每一天的生活。也许,这是不是都是成长了之后才有的烦恼呢?而我,只是太过于敏感了。可能吧,不过,再弱小的生命,也知道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快乐。因为这些本来就是童年的代言词。
当童年逝去,即便还未人老珠黄,还未独当一面,但是快乐却变得越来越不易。因为我们想得多了,我们太容易悲观了,因为我们开始认识了这个世界。很可能一个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击垮我们越来越易碎的心。人生开始变得复杂,要如何才可以回到过去,唤醒那些轻松的惬意呢?
是不是无负的快乐只是独属于孩提的时代?
听,音乐响了起来。为什么我就会开始潸然泪下?就会开始感慨万分?为什么,为什么我越来越喜欢上那些悲情动人的旋律?而对于快乐的小调,却总是嗤之以鼻,冠以它们肤浅和幼稚的头衔?是我变得清高了吗?也许,当你将心中的一切挖空,当你一个人静静的小憩于家中,你还是会偷着开心。是什么剥夺了我们的快乐,还有那颗看似幼稚实际却乐观的心?
是时间?是社会?是繁杂的学业?还是频繁的事业?其实,都不是,是我们自己,紧闭了自己的心。
我们以为自己长大了,其实我们反而幼稚了。
好吧,当我抽着打发无聊时光的烟蒂,看着《小美人鱼》,我却挤出了眼泪。不过这一次,眼泪里面,带着深深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