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员的品格》是一部由南云圣一 / 庐山裕子执导,筱原凉子 / 加藤爱 / 小泉孝太郎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派遣员的品格》影评(一):真正与奇迹
(一)真正
写于07年7月3日
这几天在家没事做,看剧。又不敢看孩子们的剧,怕感触太多没有及时写下来会很痛苦(……),所以看了上上季据说大热的派遣的品格。目前看完5回。但是后悔了,看了一个又必须冲上来大段大段键字的片子!
话说剧啊,真的必须得越过3集之痒啊|||
不知道为什么春子要留给自己这样的孤独,虽然她那么爱周围的人,那么愿意和迅速有效地帮助公司。
仅仅因为她是外派,外派永远给人看不起,外派永远不应该融入公司的大家庭,外派就是个调头就走不关心公司安危请假做兼职的名号。
是因为付出得太多,受伤得太多吗?
这样的人,我想,这样的人啊,怎么配来做宣扬人文的日剧的主角,这分明是一个反面角色,分明是一个不愿敞开心扉的机械角色。
可是正式职员像呼佣人一样把外派呼来唤去买咖啡买香烟买面包时,正式职员硬生生的冷嘲热讽时,她愤愤地说公司餐厅卖的饭菜外派价格比正式职员高一倍时,。
明白了她的不甘。
可是故意输给东海林给正式职员留下面子,展露笑脸为大家解剖鱼解决了公司燃眉之急时,发着高烧仍然上班同乙方交涉千辛万苦找小笠先生回来又跳下升降机把资料准时送到时,帮助小笠先生重新找回他作为正式职员的重要时。不知道这以后还有多少个奇迹万能春子的惊天动地时。
看到了她的温柔。
可是当她说出“工作就是生活时”,当她说出“这鱼充满了喜悦,希望和大家分享”时,当她说出“这里有你作为公司职员的一切”时,当她说出“外派是不能赢正式职员”时,当她说“比自尊更重要的是作为派遣人员继续生存下去”时,当她说对最终想引退的小笠先生说“调头就走是外派的专利,正式职员就应该辅助公司好好地做下去”时,当“妈妈”说她“之所以成为今天这样的外派是因为她从没有失约,因为她说过逃避了一次就会逃避一辈子”时,当她拒绝了所有人际的温暖和和善时。
稍知了她的方式。
可是当美雪倔强地努力时,当里中为了东海林含泪来求春子时,当东海林说“两个月后我可能会更喜欢你”时,当大家为了留小笠先生拼命找机会帮他时,当东海林对部长说“我把公司当家庭一样,每天想和家人一起工作”时。
窥探了她的融化。
终于明白了她一直存在着,不可或缺。所有人无计可施时是她开着吊车帮美雪取回了文件。明明讨厌不做什么事的小笠先生却温柔地鼓励他把他拉回来找给他他的重要。表面上与公司的风生水起没有任何关系却最有效率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
她到底,察言观色,冷冷淡淡地在意着。她到底,和公司的每一个正式职员一样热忱地爱着公司。
只不过她是外派,因此一切都要包裹上虚伪和哗众取宠,因此她只能冷清无声。
她默默地,默默地,保护着周围的一切。
不明白她为什么持有真心却甘愿以外派为界限和公司和同事隔着银河。不明白既然如此她为何还要付出外派工作以外的努力和认真。
她没有必要在外派该幸灾乐祸所有职员翻天覆地找资料时特意跑去追钥匙,她没有必要在公司外交失败时一句话挽回狂澜,她没有必要把资料送出升降机后还叮嘱小笠先生亲自送去。
她更没有必要在小笠先生自己下决心离开时对小笠先生说不要放弃。
那个时候,我落泪了。明明是没有关系的人,明明是她口中最想赶走的累赘。
她拯救了要被解雇的部长和东海林上台表演,她把自己的热情带给了观众把喜悦带给了顾客。她第一次那么长时间地笑着。
那个时候也落泪了。明明是最刁难她最看不起外派的东海林,明明刚才还冷若冰霜。
她是不是接受到了一切温柔,只是把它们隐藏得太好,然后再慢慢泻出。
还有60天,她终究要被这温和的时间软化。即使再次重新踏上新旅程,她也不会忘记,曾经在这里,有过真正的和善与家一般的温暖。
能不能告诉我们,你受的伤已痊愈。
(二)奇迹
写于07年7月5日
离看完派遣的品格有几天了,却还常常想起一些镜头,一些惊慌,一些温润。
那个女人,大前春子,像奇迹一样的吧。
情人节,她第一次加班了。因为那是她的失误,她抛出了助产师的资格证,挽救了一条小生命,又拯救了公司。
然后她那么冷漠地回绝了所有给她庆生的同事,那么干脆那么不留情面。
可是当她坐当长凳上,手上紧抓全课同事给她的生日贺卡时,我不禁微笑。
然后在贺卡上她滴下了泪。
第一次那么直接地,她终于显出了自己的感情。
她其实是那么想要温暖的,她其实是追求过温暖的,她其实曾经性格开朗,爱唱卡拉OK,热情地帮助别人的。
她终于将要回归。
可是她隐藏得太好。第二天,她又往常一样无视正式职员的企划竞争,现实地用里中的名字顶替美雪的企划。
里中却坚持正义,把名字改了过来。她问里中你能保护美雪吗,他说能。结果连美雪都要被解雇,里中却无能为力。
为了颜面部长终于在大前面前妥协让美雪得以继续留下来。
宛如当初的小笠先生。
其实呐,是大前春子一直在保护着所有不是吗。
她早已知道,这个社会,只靠人情是活不下去的。
所以连里中都要被调职。
可是东海林,那个视上司为生命的马屁精东海林,竟然中途把企划的发表让给了里中,然后消失不见。
大前,你知道吗,一个人的人情是活不下去的,如果有两个人,五个人,所有人的人情呢。
甚至她的生命里开始有爱情。那个傻子一样的卷毛,坚定地说“说不定两个月以后我会更喜欢你”“一起工作就意味着一起生活”时,强硬地说“其实我真正想要的结婚对象是你”时,她的眼睛是放光的。
曾经一直以为会快乐地在公司里待下去,可是一次又一次被解雇,一次又一次莫名地离开,已把她的勇敢磨褪。
她已不敢再奢望一个恒久的温暖。
当东海林疏忽了那个纸页背后的号码时,我惊得要叫出来。
当大前整理旧物时又把那个电话号码重新握在手心时,觉得一切一不过是静静地躺在了那里,并没有离开。
当在西班牙的大前又郑重地找出电话号码时,知道这一切已不会轻易结束。
就像“妈妈”说的一样,这次是不一样的。这一次,大前第一次加班,认真地和他们见面,认真地保护着她所珍惜的东西。
当里中对她说“我需要你,请不要走”时,她说,98家公司,也包含受不了她的态度半天就被解雇的,说出那些话的,是第一次。
或许我们从没有想,过去的日子里,她是受着多么大的歧视和折磨,一点点地学到各种各样的事。
可是这次,也许不会像往常一样了。
因为在她那么恶劣的态度下大家依然给她写生日贺卡请她笑一笑说她是个很好的女孩,因为在她那么冰冷的讽刺下里中依然对她以前的同事说“不,她现在也一样乐于助人”,因为在她那么目中无尘的傲慢下依然有一起和她做大前体操的同事们。
其实她的温柔,这里的人们,奇迹般地都明了。
美雪为了不离开温暖的大家,努力地作为正式职员考进了S&F;小笠先生开始学习了电脑认真工作;里中因为美雪的外派便当企划获得了社长奖。
然而东海林却还带在名古屋被人欺负,于是奇迹大前春子,再次瞬间移动。
她说,“这次也要让你得到社长奖”
遇上了千年一回的皆大欢喜。虽然也许这样离开了过去的温暖成为永久的回忆会更好。但是,一直陪伴着我们的人最终获得了幸福,不正是我们期盼的么。
她终于融化。她终于回归。她的伤终于痊愈。她终于再离不开这阳光。
不是很好么。
里中说,只有正式职员和外派一起努力,才有这个充满爱的便当存在。
从一开始提出企划的提出者的困扰,到发表企划的变故,到试吃的广播,到食物的搭配,到500元成本的降低,到最后飞机运送的饭盒。
能作成这样一个外派便当,真的花费了太多心血和爱。
因为有大前春子这个奇迹和S&F市场课这个奇迹合二为一。因为正式职员和外派共同努力。说不定,外派的地位也将渐渐改变。
甚至在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外派会下决心再好好努力一次。
虽然害怕离开,虽然感受到快要烫伤的温暖而容易选择逃避。可是请抱着对公司和同事满满的爱工作下去,生活下去,不管未来是怎么样,不管一切是够最终被辜负。因为大家能一起相遇,能一起度过每天平和的时光,已经是个奇迹。
《派遣员的品格》影评(二):鲶鱼理论
看过篠原涼子几部剧集了,大前春子这个角色最具独特性,不仅仅是少见的女职业强人形象,还有那机器人的行为以及那弗拉明戈的舞姿都让人眼前一亮。
此剧探讨的应该是日本的职业制度。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日本独特的终身雇佣制曾经被誉为日本经济奇迹的重要原因,可惜这只是个伪命题,八十年代至今的经济停滞,无情地刺破了这个神话,而此剧显然就有着总结的意味在内。
这里先要明确前提,所谓派遗员制度在中国乃至美国都不太常见,因为两国企业基本上都是合约制而不是终身雇佣制。虽然近年中国也规定连续两次签固定工作合约即视为永远雇佣,但这更多是大型企业执行,也很容易规避。
而日本显然不同,从剧中可以看出,社员(正式员工)和派遣员(临时工)简直是天地之间的差别。一方面社员们高高在上,享受着一切公司福利和高工资;可是另一方面他们也日益受到派遣员的危胁,因为公司在不断减少社员的位置而让位给派遣员。这更加剧了两者之间的冲突,但两者又互相离不开。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恐怕只能以经济全球化来解读了。上世纪可以说是国家与国家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所以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利于培养团结精神,协同一体去迎接竞争。可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电脑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现在的社会已经是个人对个人,个人对企业,个人对国家之间的竞争。在这种情形下,特别有才华的人不可能被企业所束缚,如剧中的大前春子。而渐渐地留下来的人员只可能是中等能力甚至以下者。公司变成为了一潭死水,社员们工作能力不强而公司福利包袱加重,公司要么破产要么只有裁减正式员工节约成本,但是活还是要人干的,只有尽可能只保留骨干而把一切不重要岗位外包。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是好现象,虽然从派遣员们的角度是非常不好的,确实谁不希望生老病死都不用操心。可是从经济角度,公司是盈利机构,如果公司都破产了,那所有的人的一切都没有了。我们可以同情森美雪,同情差点被辞退了小笠原,可是从剧中也可以看到,社员们的工作能力真对得起工资吗?大前春子所说:“加班是无能的职员们为了加班费而干的事!”“正因为无能的社员们干不了,才有了派遣员们的工资!”这些话直是真指事物本质,试想想我们的公务员一边高福利不干活一边又请编外人员便可明了。其实这就是典型的“鲶鱼理论”。在外来压力的情形下倒逼内部的效益,同时除去一切不必要的岗位。只有这样才有公司的良性发展,也才有经济的进步。
当然对于社员以及派遣员个人来讲,虽然残酷,但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努力自我奋斗,你可以选择逃避也可以选择努力。这其实也就是大前春子只干三个月的原因,不能成为别人太依赖的对象。
当然还有就是公司是一种组织机构,势必会对有才华有个性的人有意无意地形成压力,“逼迫”他们去除个性,剧中东海林被安排相亲就是典型例子。这不利于天才个性的发展,实质上起到了扼杀创新的作用,如派遣便当,如果不是在剧中,真有可能实现吗?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人过30岁应该到而立之年了,做事情、花时间都有明确的目的性了。从偶然看过<白色巨塔>后,从不看电视剧的我开始留意日剧,先后看过<家族><极道鲜师>及这部<派遣员の品格>。从以上作品中,我得到了我想要的。
收获之一就是抚平我曾经浮躁的心态。
国内政经及文化的极速变革带来了难以避免的浮躁之风,我也在所难免,总是情不自禁的将自己与周围的"快速成功者"相比较,这种潜意识中的对比其实会深刻的影响你的判断与选择的基准。
而<白色巨塔>中两个男主人公对事业的不同态度与因之而至的宿命,在<家族>中男主人公的人生觉悟与决然,<极道鲜师>山口久美子的动情感言,<派遣员の品格>中超级OL大前对日本传统组织结构的挑战,都一次次强烈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工作即生活”,这句话是<派遣员の品格>一剧中的点题理念。是呀,绝大多数人二分之一以上的清醒生命(即剔除睡眠及幼年)是在工作状态中的度过的。
所以如果你想活出真我,工作状态的质量至关重要。像大前所说的在日本传统社会中“正式雇员只有两种人:想尽办法出人头地的和只会为别人做事的。”,而中国社会目前的状况也许更甚之。仔细反省一下,以出人头地为目标并不是我的真正福祉,为他人“剥削”更非吾愿,我想要的,说到终极,无非是好好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父母颐养天年、给终身伴侣以深爱、养育子女成人、支持朋友、忠诚于社区,坚持原则,在尽责中实现自我。
没有成功的工作,难以实现以上,但以牺牲以上来换取所谓成功的工作,岂不是本末倒置。而现近高压力的社会下,成功的工作与人的生活质量常常是个两难困境,冲突剧烈,如何决择?我想解决方法之一就是拥有平和的心态,时刻自省,滤除不时滋生的浮躁心理。
时下,是以百米赛的状态去生活,还是以马拉松式的自我超越的心态去体味人生,我选择后者......
(待续)
《派遣员的品格》影评(四):看清世界后,才有世界观;还是有用先有的世界观看世界
轻松搞笑却是现实严肃的内容。凉子姐姐太卡哇伊了。好几年前在安徽台看她的大姐头和新娘厄运年。是会让人记住的脸啊!半年前刚看的时候并没有很强的欲望看下去。昨天翻看了一下,真实欲罢不能!
刚开始在霓虹公司工作,所以对剧里办公室的设置,员工的制服都非常的有亲切感。当然,更有感触的是对于工作的态度。两百多天的全日制工作以来,自己对于工作,对于前途还是很迷惘,但是越来越清楚这件事并不能慌。去年刚参加工作的自己,对工作最大的幻想就是要有创意,.当然也明白不做好手头上的事,是没什么资格谈论创意这么高级的词汇的。回想之前的几份工作,发现自己对于工作并没有完美主义,无论是做表格还是其他。身边遇到过有强迫症,喜欢把表格这种做完美的同事,一直提醒自己要向他们学习这一点。当然自己也明白自己的优点,就是对于上头的任务都记在心里,不会马虎的忘记。但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的更好。
这几天刚开始接触纯文职工作,之前对于这样的工作由于不理解,总会觉得是不是太低级了。殊不知,再有创意的工作,只要是工作,只要面对上级的任务和客户,那么最后都会是机械工作。所谓的“创意”应当是在完全熟悉所谓的机械工作后,发挥你的思考,让手头的机械工作更有效率,且完全明白你手头机械工作的意义。昨天去银行办工资卡,一看柜台里的那位小姐就知道她还是新人。她操作的样子很明显已经熟练了,但对比与去年在另一家银行看他们操作的样子,那简直跟背出来一样啊,好像变魔术一样。
剧中春子办公的样子就应该是每个办公室员工的目标才是。对于任何工作,凭着全身的技能,每一样都手到擒来。真正表现了【工作即生存】。
这两百多天的工作经验已经让我完全体会到,工作中抱怨这抱怨那是多么懦弱的表现。全部的不适应只是自己不够强大而已。今天去找社保局也许是太累,也许是生理期要到了,也许是天气不舒服(大冬天的居然有14度),也许是之前在某医院体检中心碰到了冷漠的工作人员(其实她们只是不笑而已),要么就是魔都今天空气轻度污染,在走出原本的目的地后,居然马上哭了,自己都被吓了一跳。但是心里很明白,只是有点压力大了,刚刚面对新环境,还好的是心里已经平静的接受所有了,我本身就不太会抱怨啊!所有的痛苦都是常态嘛!这句话去年夏天恐慌的自己如此安慰自己,2013年的现在,我已经慢慢的能用到实践生活中了。
现在的我没有什么美丽动听的梦想,硬要说一个的话,希望自己能越来越独立自主,独当一面,不再患得患失。岁月很自然的会带来成长,但不努力的个体,即使多活50年也不会真正长大的。
现在自己缺乏的是对待工作认真自律的态度。工作即是生存,有诚意的去生存吧!生活和幸福一样也是bonus。春子那样办公,真的太迷人了好嘛!
现在的我喜欢日式那种极致的工作态度,嗯,我是virgo嘛!霓虹的星座啊!
《派遣员的品格》影评(五):将来,都要走的路
当看完一部电视剧,当唏嘘完结局带来的感受,当清空我们对结局的想象时,若是还留存其中让我们感慨万分并珍惜的对话时,我想,这部电视剧是有力量的。
“工作为了生存。”
“入社考试就像仍一块赌博的骰子……失败了,并不意味你眼前的人生没有了;成功了,也不能说你今后会获得光明的前程。人生的起起伏伏,现在才刚刚开始。”
“要有勇气走自己的路。”
“……”
其实有很多,如果我是刚刚走出大学大门走向社会的职场新人的话,我想我更会被感动。
大前小姐,女王般的气场,拥有几乎全能的技能(虽然画画实在……),在职场显露她独特的风格。然而这些不是天生具备的。
曾经开朗,喜欢被人依赖的她经历过辞退。面对屡次与已有深厚感情的公司被迫分离,她渐渐不再放开自己的心,渐渐不再相信公司了。于是选择了派遣员的路,定下了只在一家公司做三个月。这样她就不必带着累累伤痕被离开公司了,而是主动地潇洒地挥挥手。
怕伤痛,选择一个人;怕寂寞,选择一个人。
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工作。
可是若遇上特别的工作团体的话,冷霜暗暗得会溶解。
虽然不变的是,它的外表依然是晶莹的冷霜。不过比原先通透了许多。
剧情到了后面,女王笑了,微微的,浅浅的。
女王,对东海林,对里中,对森,对特聘人员,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职业影响。
女王,对待工作,实际中包裹着理想,低调中有着独特,坚持里住着隐忍,霸气间透露着谦卑。
剧情里还有比较不错的亮点。就是恋情。不过都是那么得隐晦。也许这就是办公室的现实吧。
森对里中、里中对大前、浅野对森、黑岩对东海林的爱慕,东海林和大前。
尤其是东海林和大前两个人。从一开始吵吵闹闹,互相取绰号,引发搞笑。
还是喜欢他们两个吵闹的时候,因为那是他们最有精神的时候。
剧的最后,东海林的职业从头开始,里中渐渐走上巅峰,森和一切派遣人员依旧四处奔波,不过森有了自信和目标,大前来到了东海林工作的地方……
人生的起起伏伏,现在才开始。
这就像一部职场指导的书,这让我想到了《杜拉拉升职记》,然后《杜拉拉升职记》在《派遣员的品格》下失去了魅力。
这是,大多数人,将来都要的路------职场风云。
当我们未来失意,难过,找不到头绪时,看看这部剧,笑笑,镇定一下,然后耸耸肩,走下更好的一步。
它是现实的抽离,是现实的激励剂。
《派遣员的品格》影评(六):工资收入调查
一天8小时 3个月 工作日13X5=65天 就是520小时按时给3000来算就是1560000
一年最多做4次(不休息的话) 就是6240000
上3个月休息3个月的话实际就只有一半
所以生活应该也不富裕 跳弗拉门哥也应该可以算是在打工
附录:
キャスト (年齢)(年収)
大前 春子(?)?万円 : 篠原 涼子
森 美雪(23)81万円 : 加藤 あい
里中 賢介(30)580万円 : 小泉 孝太郎
東海林 武(32)625万円 : 大泉 洋
浅野 務(23)475万円 : 勝地 涼
黒岩 匡子(30)520万円 : 板谷 由夏
一ツ木 慎也(30)402万円: 安田 顕
近 耕作(30)420万円 : 上地 雄輔
天谷 リュート(20): 城田 優
小笠原 繁(62)480万円 : 小松 政夫
天谷 眉子(58) : 白川 由美
桐島 敏郎(59)1600万円 : 松方 弘樹
《派遣员的品格》影评(七):镜子
《派遣员的品格》是日语老师推荐看的电视剧,对于一般认为日剧剧情拖泥带水的作风来说,这部作品会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女主角的作风麻辣,处理冷静果断,而且能把自己的学到有东西无私地教会小职员,帮助主任成为公司年度最杰出表现者。
这电视剧有些向我们展露的信息是一般的电视剧里不能找到的,首先,它反应了一个社会到了能力和实力真正成为劲争的工具时的残酷。在日本,女性在公司里工作的极限是35岁,而在90年代泡沫经济过后,公司的应聘制度不再是只有职员这种铁饭碗。在职业的名词中出现在了‘派遣员’和‘兼职’这两个名词,派遣员不是正式的职员,而且寿命只有三个月,没有正式职员的所有福利,有的只有是三个月后得到继约后的假装潇洒离开。而‘兼职’的工作时间就更短了,没有工时的保证。这两种职业在正式职员的眼里既是恨,又是无奈。因为没有这些人员,他们的工作也许无法准时完成。在日本,也正是因为这样矛盾的关系,正式职员对派遣员的不信任、鄙视又恰恰地构成了一种很独特的社会就业文化。
在说到这个电视剧的时候,日语老师的态度很激动。看完了以后我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里面一个派遣员大前春子可以无视正式职员却为他们处理着各种的关系,就如她的一句话:工作就是生存!你不认真地做好每一件工作那么你就会成为下一个派遣员。没有必然的事,只有适者生存的原理,而她却是一个全身都是刀的派遣员。拥有了你想也想不到的资格证书:助产师,动物训练员,铲车驾照......。我的师傅说过:一个人的最境界就是做自由职业者,能不给任何人带来麻烦。大前春子就是这样的人了。
日本一向以科技先进和对外来事物的接受能力超快而闻名,这部电视剧表现的也许是就我们中国以后职场上的关系变化了,我们的父亲经历了人生的下岗再就业,那我们呢,也会有一次派遣员革命即将要来临吧。
《派遣员的品格》影评(八):全能女飞侠春子姐
(韩版出来,觉得改得还行,选角是男一女一女二都还OK,男二不好看,演得还可以。居然公司换成整大酱的啦,叫做Y JIANG,职场白日梦,金惠秀和筱原凉子一样都是那种硬杠杠的女汉子,我喜欢。)
筱原凉子演了好多年了,看演艺履历我才想起《危险关系》里有她,模样实在中等,加上秘书那种身份,完全是自动隐形人,剧情中最后是被男一掐死,因为过于小心谨慎要发掘真相。发展危险关系只会轮到长腿大胸的藤原静香,不是她这样面孔模糊的中等美女。
不过《外派职员》里演得不错,比《花嫁厄运年》的自我提醒永不轮空的夸张好。
公司请外派职员,三个月期限,正常福利待遇三金一保那些完全轮不到,身份上永远被提醒好像庶出,如果专业技能不够就要搞关系,只好扮演买咖啡奶茶的可爱小妹,和同事埋堆吃3000日元的中餐,积极响应群体联谊活动。社会给职业妇女的舞台就那么大,除非是特别能干的像她演大前春子的那种,3000日元时薪,不加班不应酬,12点去吃中餐,6点准时下班,撇开社交这环节,谁的脸色也不用看,用实力说话。
当然这种人也是在没有跟公司的彼此长久契约关系下才可以如此松动,业余时她颇有追求,去异国旅游,在自己家酒馆跳弗莱明哥舞,黑衣一穿,头上戴朵红花,散下长发,胸前渗出细密汗珠,发梢犹带余香,远比上班时罩在钟形外套里来得有性感。敢于说出不做公司奴隶的话在日剧里算是个性女郎,现实里日本的职员永远忠字当头,一如节妇不可二嫁,频繁跳槽大概只会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但是她要自由,所以永远在不同岗位学习技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三个月后则享受自由。若换在文艺小说,她就是那个波希米亚女郎。
当然,她还未婚,年纪过了30 ,心仪她的是先公司同事,告白居然是,和你工作很有冲劲,因为工作就是生活,春子小姐请与我一起吧。听的人一阵阵悲凉,再爱工作也无需如此高调谄媚,老板又不会加钱犒赏,何况,是夫妻二位一体卖命,幸福个屁。二位劳模是在订文件的专业比赛中定下调子,我爱你爱劳动,你爱我肯进取,活似李双双两口子空降日本,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也无非劳动技能旗鼓相当,并无更多的性感成分。小卷毛的一吻定情更似性骚扰,回过神,春子一脸无故地说我忘记了。
诸多桥段用在展示这位职场女超人如何为公司灭火,以公司利益为最大前提。连杀70公斤的金枪鱼都手到擒来,还会开起重机,对公司的召唤时刻准备着。
不需要看到结局,我也知道她会继续在这个城市活下去,即使坚强如钢,也还需要一个宽厚肩膀,但是小卷毛实在猥琐,90年代随便一个男星都比他正常,何以必须用谐星来衬托大前春子的孤独。
尽管我对小泉孝太郎演的那位更有好感,至少端正,不娘,不怪,但是他不过是衬托女铁人的花瓶,嘘寒问暖聊表敬意和情愫,暗中的关心,这不是以前日本偶像剧的女二的必杀技么,何时女权高涨到男人主动做这个。
希望大前春子自己开公司,既有职前培训,又有售后服务跟踪调查,保管每个外派如她一样职优薪厚。
当然加藤爱在里头一如她的角色那般没有长进,虽然样子还不错,但是装傻在公司实在太难混了,不嫁人,就只好等着再次失业。
《派遣员的品格》影评(九):你是多么没有安全感
看完这部剧后的好几天,我突然发现这位无敌的派遣员是多么没有安全感,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考证,各种奇奇怪怪的证书。不愿意在一个地方长期的待着,害怕受伤,害怕离别的痛苦··即使面对爱情,也是不敢坦诚,不敢和对方做约定。偷偷写了电话,第二天对方没有联系,也要装死,装不在乎··
我承认,人会的约定约自由,约可以谈条件,可是,当一件事过度的时候,那必然是有问题的··
不管受过伤也好,不管有多少的历史和过往,一切都过去了,不向前看的话,只能被过去牵绊。
即使你会跳多么漂亮的舞蹈、无论有多少的十八般武艺,没有人欣赏,不愿意打开心扉,这个日子还是孤独无依的···生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有fan才有fun嘛~
《派遣员的品格》影评(十):超级外派-大前春子
好久没写日剧影评了,正好乘着这一季日剧结束就来暖暖笔头。看这部日剧就是冲着女主角篠原凉子去的,一直都很欣赏与喜欢这位ANEGO(大姐)。虽然不是第一眼美女,但是她给人的那种气质,尤其是做为一个演绎各类角色的演员来说,她那丰富的演技与夸张的表现力都是可圈可点的。果然,第一回就彻底让我决定追完整个一季。
“在日本,由于经济不景气,大公司都不敢聘用职员,承担长期合约,所以会找一些临时职员,名叫外派(派遣员),以时薪制聘用,减少福利开支,一纸合约只有三个月,双方满意后可续签 (可参考日剧疯神的资料)。但就是这些外派,间接令正式职员的饭碗受到威胁,两种职员的冲突增加。在这个背景下,目中无中的超级外派大前春子(篠原凉子)以3000日圆时薪加入S&F公司后,把外派和正式职员的战争尖锐化。”这一段是每一回回顾完上一集的内容后都会出现的旁白。而故事正是由此展开,这次篠原姐姐演绎了一个超级的外派,身上有多项高等技术职称与几乎各类工作的技能合格证书。要知道一个普通的外派只有500多的时薪。在大前的字典里面是没有“加班”和“不可能”这两个词的。她有很多特点,每天都是准时上班,准时吃饭,准时下班,不加班,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和聚餐,甚至是3个月合同到期的最后一天也是如此。一个外派要做到准时上下班已经是非常不易,但是不可避免的加班和社交都能消除,可见大前是经历了多久的外派生涯和吃了多少的苦才有今天这一步。记得最后一集里面提到了这是她所做的第98个外派工作…她身上所体现的是对于工作的热情,就像剧中一直出现的那句话,工作就等于生活。而我们所要学习的就是那种工作精神,其实也体现了如今日本社会企业的普遍现象,弊端叠现,人才危机。
前首相的儿子如今也算是在艺能界站稳了脚跟,不过其演技仍旧是如此的软趴趴,还好这次的男配角性格和他很相象,所以演起来游刃有余算是不过不失吧。作为市场课的主任,虽然工作能力略有欠缺,但是关怀下属的心却使他深得人心,而后半部所表现出来的为公司而活的理想与心灵更加证明了其在公司内部不可替代的位置。所以说有理想的人总有一天是会实现他的理想的,当然这99%都来源于为了理想而做的艰苦奋斗。
女配角是加藤爱,《海猿》我没看过的说,只记得以前《池袋西口公园》里面那个可爱的小爱,长大了很多- -b也更加成熟,不过戏里面仍旧是碍手碍脚的差劲外派。做什么事都会犯那么点错误,甚至自暴自弃,在遇到大前春子后让他改变了对外派工作的认识,一度向往着能想大前那样成为一个超级外派。但是事实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幼稚的,不过那种精神是学到了不少,最后还是改为了以成为正式职员而努力。很巧合的,不过也是应该能预想到的,她还是回到了S&F公司,因为这里有他的理想。恩,还有小泉在嘛,努力吧应该能搞定吧。
大泉洋这小子很面熟。。。貌似以前哪部片子里看到过。这次成了男主角,的确很搞。和大前两个人斗嘴的戏最好玩了,两个人互不相让,不过还是大前获胜的次数居多。看到后半部逐渐感觉他和就是大前的男性版,对着工作有着同样的热情,视公司为家,视工作如生活。在片子的最后,结局果然应证了他的那句话“一起工作就是一起生活啊”,某人还是来到他手下做外派了,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戏中的笑点很多,感人成分也不少,每看一集就会被姐姐鼓舞一次,试想一下我们自身所处的工作环境,自己是不是过于安逸而忘记了当时的初衷。不要让社会的利刃磨平了你的棱角,没有理想的人再努力也是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