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风吹麦浪》影评精选10篇
日期:2022-05-16 12:45: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风吹麦浪》影评精选10篇

  《风吹麦浪》是一部由肯·洛奇执导,基里安·墨菲 / 帕德莱克·德兰尼 / 利亚姆·坎宁安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吹麦浪》影评(一):懵懂、懦弱与勇敢:三个年轻人的死

  影片拍得极好。广袤、空旷、绿得让人心悸的爱尔兰乡野风景,不动声色地渲染着人们对这块土地的依恋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让人心动的是,导演对坚持与信仰的歌颂充满“节制”,对“背叛”的选择时存怜悯。

  电影中三个年轻的人的死,叫人难忘。

  最开始是17岁的年轻气盛的米哈尔,不忿英国人的嚣张做派,拒绝用英文讲出自己的名字。转瞬之间,便被残暴的英国人打死。透过此时的镜头,借用戴米恩的身体语言,我们可以看到他一直在力劝米哈尔,不必太过倔强,做无谓的牺牲。

  第二个死去的是那个年轻的叛徒。因为害怕,他说出了游击队员的藏身之地。事情败露后,游击队员把他带到一片草地上,准备枪决。年轻人脸上长满雀斑,木木地站在那里,没有任何修饰和辩解。他说对不起大家,也没有什么信留给他的妈妈,因为妈妈根本不认识字,只要告诉她他很爱她就可以了;最后他请求不要和另外一个叛徒埋在一起。戴米恩举枪射击,一起玩大的伙伴倒地死去。

  最后就是戴米恩了。其实,戴米恩的选择比较难以理解,一开始他不愿意卷入战争,更愿意到伦敦追求自己的生活,到最后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奉行武装斗争到底,并和主张暂缓暴力,通过其它途径实现彻底独立的哥哥形成对峙。剧终,哥哥特迪一声令下,戴米恩被自己的同胞枪机枪扫射一遍。戴米恩倒地后,特迪泪如雨下。而我们所有的坚持和信仰,也在这一刻轰然倒塌。

  回到电影开头,亘古的只有,爱尔兰的阵阵微风,拂过麦浪。

  《风吹麦浪》影评(二):短暂但血腥的爱尔兰内战。

  其实我一直认为,观摩与历史事件相关的影片,最好还是先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一下历史背景,会更有利于对影片的理解和体会。当然,有个前提是,不要让一些历史描述者的观点影响了你看电影的立场。

  简单的说,就是爱尔兰民族主义者在经过爱尔兰独立战争后,内部因为支持和反对“英爱条约”产生分裂,最终爆发内战。

  英爱条约规定成立自治的爱尔兰国家,控制爱尔兰大部分人口与土地,拥有自己的军队和警察。但是,它规定这个国家正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一样,是英帝国中的一个自治领,英国君主作为国家元首,而不是像大多数民族主义者推崇的独立的共和国。条约也规定新的爱尔兰议会的成员必须宣读如下的“效忠誓词”

  “我……庄严宣誓诚心信服与效忠依法成立之爱尔兰自由邦宪法,依照爱尔兰一般公民之职责,与大不列颠及其依附与加入之大英国家联邦之组成国家,忠于国王乔治五世陛下及其子嗣和合法继承人。”

  该誓词引起许多爱尔兰共和派分子强烈反对。在条约之下新的国家不是被称作共和国而是一个“自由邦”,并且只包括爱尔兰西部与南部的26郡。剩下的六郡作为北爱尔兰仍然留在联合王国内。另外,几个战略港口仍然被皇家海军占领。 虽然如此,领导爱尔兰谈判团的共和派领导人迈克尔·柯林斯,劝说道,条约“没有给予所有民族渴望和追求的最根本的自由,而是实现自由的自由”。之后的事件最终证明他是对的,自由邦后来演变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共和国。但是,1922年时反条约斗士们相信条约永远不会导致爱尔兰的完全独立。

  参加过独立战争的很大一部分爱尔兰共和军成员以及一些政治领袖如埃蒙·德瓦莱拉都加入反条约一方,而独立战争时期军队的实际领导人迈克尔·柯林斯以及阿瑟·格里菲思等人支持条约并成立爱尔兰自由邦政府,建立了国民军。有一个关键点是大部分爱尔兰的民众是支持自由邦政府,对此,反条约一方表示:“多数人也没有权利做错事。”

  虽然一开始,双方都尽量避免爆发内战,但内战还是在反条约的共和军占领最高法院后爆发。

  其实这场内战持续了很短的时间,不到一年,但是非常血腥和残酷,伤亡远大于之前的英爱战争,并在爱尔兰社会留下深刻裂痕,最终是自由邦国民军战胜了反条约的共和军。许多上层人物牺牲,包括迈克尔·柯林斯。双方都有暴行上演:反条约武装谋杀议员,烧毁多处古迹;政府正式或暗地处决反条约囚犯。内战中,天主教教会宣布支持自由邦政府,这个立场很大程度影响了当时的爱尔兰人。

  就像大多数内战一样,自相残杀的冲突遗留下来的创伤直到今天仍继续影响爱尔兰政治。共和国最大的两个政党仍然是共和党和统一党,1922年反条约和支持条约派各自的继承者。直到1970年代,几乎所有的爱尔兰著名政治家都是内战老兵,此事严重影响了爱尔兰两大政党的关系。内战老兵例如:埃蒙·德瓦莱拉、弗兰克·艾肯、托德·安德鲁斯肖恩·勒马斯(共和派)和W.T.科斯格雷夫、理查德·穆尔卡希和凯文·奥希金斯(自由邦)。另外,他们的很多子女也都成为了政治家,这意味着内战的创伤被传至第三代。1930年代,共和党第一次取得政权之后,在一段时间之内似乎内战可能再次在爱尔兰共和军和支持自由邦的蓝衫党之间爆发。幸运的事,这次危机被避免,直到1950年代,政治暴力不再在爱尔兰共和国政坛占据显要位置。

  《风吹麦浪》影评(三):《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风吹麦浪)

  这是一部有关爱和亲情输给了战争的故事,一个折磨心灵的悲剧。我一直好奇为什么会有战争这种事情,但这种好奇会袭击我仅存的美好信念,把我带到地狱的深深底层使我几近窒息,而当我最终挣脱回来的时候,感觉呼吸是那么美好。无论我们怎么指责和愤恨战争的千万种不是,但是至少它发挥了一个很大的作用,那就是,它深刻地剖析了我们的心灵,把那些贪婪、自大、愚蠢、麻木毫不留情地挖掘出来,给了我们沉重的打击,也许我们不该去担心未来战争重回人间的极大可能,但是不应该失去这种警觉,要警惕人性中那种贪婪、自大、愚蠢和麻木。天啊,难道和平的日子不值得珍惜吗,从历史来看,和平只是战争的间隙。

  就让爱充满这个间隙吧,

  先锋电影

  2011.07.02

  《风吹麦浪》影评(四):乡间爱尔兰

  骑着自行车颠簸在羊肠小道上,像一只无家可归的皮球在草丛中若隐若现。在春秋不分的时间里,爱尔兰的美丽在低矮连绵的群山和质朴温馨的石房中绽放。微风吹过高草,摇动黄白的草尖,绿色从眼蔓延至心,滴落在心湖,激起一片涟漪。拨开草丛,人们匍匐在山坡上问好,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将化为他们的武器,一切武器都只为了捍卫美好。

  《风吹麦浪》讲述1920年前后爱尔兰人民反抗英国统治的一段日子,两位主人公从并肩作战到立场对立、分道扬镳。爱尔兰的独立运动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一直持续至今但仍未完成,现在离北爱战争烟火消散,也不过十个年头。

  导演“将一段他认为是被贬低了的历史—爱尔兰和其他地区的被英国统治时期,搬上荧幕”。他甚至将这场战争与现今的伊拉克战争相提并论。影片在向人们极力展现“低人一等”的民族的生存状态,他们被无理由的审问、搜查、大骂、残杀,就像他们本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必须心怀怨恨离开不属于他们的地方。

  讲述一个故事,从而说明一个道理,唤醒一些人的良知。这是很多影视工作者之所以投身影视事业的原因,罗奇在“对历史说实话”,“用电影正视大英帝国主义历史”。但有时候,我们在现实面前显得那么无能为力。

  抛开一切政治隐喻,爱尔兰如人间仙境般美好,哪怕闭上眼睛只是深呼一口气,都可以感受到清爽的田园气息。如爱尔兰民谣中所唱,风吹麦浪。

  the old for her

  the new that made me think

  on ireland dearly

  while soft the wind blew down the glen

  and shook the golden barley

  twas hard the woeful words to frame

  to break the ties that bound us

  ut harder still to bear the shame

  of foreign chains around us

  and so i said the mountain glen

  i'll seek at morning early

  while soft the wind blew down the glen

  and shook the golden barley

  《风吹麦浪》影评(五):风吹稻浪

  《风吹稻浪》正是以爱尔兰独立运动为背景,拍摄的一场民族与民族,信念与信念间激烈的斗争。悲剧的色彩在片头就已显露:绿地上人们嬉戏,而转眼间,伙伴却在亲人面前惨遭杀害。片头就以浓重的悲剧色彩感染着观者,并且贯穿始终。

  “装饰就是罪恶”,虽然这是建筑界里一位大师的话,但也同样适用于电影的艺术。导演深明此理,抛弃了过多的花饰、多余的场景,以简洁的镜头,简单的对话以及适当的人物心理特写,创造出了一种清新、朴实的氛围,而其艺术效果也是其他战争片所不能比拟的。

  大量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本片的主题。优美的自然风景于残暴的杀戮的对比,鲜活年轻的生命与转瞬间的死亡的对比,民族的仇恨与理念的分歧的对比,英军的行为与爱尔兰军的行为的对比……曾经的友情、亲情、爱情,却在这特殊的时代被屠杀了,我们惋惜,我们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影片着重表现了两兄弟间的“分歧”,巧妙运用主次人物的对比:譬如,被枪杀的场景。逃出“监狱”后,剩下的三个伙伴被处决了,只是一带而过;戴米恩“解决”叛徒时,没有过多的表现被处决的人物的心理;戴米恩被泰迪杀害时,极大地渲染,让观者感受到那一种痛苦与煎熬。有简有繁,主次分明。

  看完这部影片,觉得这部影片的声音非常完美的配合了主题的表达。影片很多部分都采用了声音的急剧变化来使观众大吃一惊。而这种技巧的运用,显然为主题的表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克里斯被迫将出了游击队隐藏的低点之后,英军士兵偷袭熟睡中的游击队员的那场戏,首先呈现给观众的是静谧的夜,仅有一些树叶的沙沙声、虫鸣声、英军士兵的脚步声,然而紧接着,当英军士兵逮捕游击队员的时候,嘈杂的脚步声、大声的喝斥、大声的咒骂声、用枪托击打游击队员的声音——这时候总体的声音特点就是吵闹,与刚才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的表现了战争中武力占上风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残害。而且这种对比,令观众的感官上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种通过音量来进行主题的传达的形式在影片中还很常见。

  另外还有泰瑞被英军折磨(拔手指甲)的那场戏,对声音的处理也颇有艺术——折磨泰瑞的军官先是对泰瑞大声吼叫,当拔掉泰瑞指甲之后又换之以一种十分温柔的、充满诱惑性的声音对泰瑞说话。音量一张一弛,这种声音上的处理,充分表现了英军不仅像狼一样凶狠,还像狐狸一样狡诈。

  另外影片最后一段,黛米恩给妻子写绝笔时那一大段独白,用了一种非常低沉的音色,这种音色对表现黛米恩对妻子的思念、对自由的执著、对泰瑞的同情都表现得恰到好处。

  《风吹麦浪》影评(六):战争比和平简单

  典型的战争题材的影片,主题比较沉重。我是拖到即将下映了才去看,因为很明显在一场独立运动中必然有很多悲歌。

  这是一个英国导演拍摄的关于英国前占领地的独立斗争,所以在政治上非常敏感。主要演员都是爱尔兰人,从外貌上就能看出和英格兰人有区别。在情绪上也有非常强烈的反英国倾向,影片中的英国占领军全部是冷酷、残忍的凶犯。好在影片的主题并不是英军,而是在独立斗争中爱尔兰人内部的纷争。有人主张暴力抗争、有人企图苟延残喘。面对割让北爱尔兰的和平协定,有人希望尽快实现和平、有人执著地要求战斗到底。战争片的一个常见主题就是,面对敌人的残酷每个人都是英雄,而面对和平的希望本来团结的抵抗运动就会分裂。战争片中的人道精神总是容易煽情的,也是很容易得奖的。这个片子得了大奖,但是说实话很多细节上还不是那么老到。

  我不是特别了解这段历史,但是中国近代漫长的内战历史告诉我“惟攘外必先安内,去腐方能防蠹”不光彩,但是有效。爱尔兰人没有中国的政客和独裁者那样无耻,所以他们的北爱尔兰仍然没有收复。

  《风吹麦浪》影评(七):随便看看

  周日在家看本年金棕榈大奖影片《风吹稻浪》(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这电影不一般——事关爱尔兰独立史,而由英国人拍出。电影容得以后再说。单说这片名的翻译,四字熟语切合汉语的审美,但barley当做“大麦”讲,所以“稻浪”两字根本无从谈起。此外,“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全句的节奏也不是那么急促,如果译作“吹动大麦的风”可能更好一些。此处,“大麦”可能象征爱尔兰,“风”则指在那片绿色土地挣扎、倾轧、杀伐的爱尔兰人、英格兰人。当然若作此译,不够上口,也不够好卖。

  片名好像出自一首爱尔兰民歌,电影里也有唱,唯不完整。倒让我想起本朝太祖的一首七律来: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到韶山》,一九五九年六月)

  中午扫了美剧《日落大道60演播室》中的一集,正讲到请Sting来做节目嘉宾,Sting唱的歌中也有“barley”一词,乃发生兴趣,google了一番。

  这歌原来是“Fields of gold”(《金色田野》)。词曰:

  “You'll remember me when the west wind moves

  Upon the fields of barley

  You'll forget the sun in his jealous sky

  As we walk in fields of gold

  o she took her love for to gaze awhile

  Upon the fields of barley

  In his arms she fell as her hair came down

  Among the fields of gold

  Will you stay with me, will you be my love

  Among the fields of barley

  We'll forget the sun in his jealous sky

  As we lie in fields of gold

  ee the west wind move like a lover so

  Upon the fields of barley

  Feel her body rise when you kiss her mouth

  Among the fields of gold

  I never made promises lightly

  And there have been some that I've broken

  ut I swear in the days still left

  We'll walk in fields of gold

  We'll walk in fields of gold

  Many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ose summer days

  Among the fields of barley

  ee the children run as the sun goes down

  Among the fields of gold

  You'll remember me when the west wind moves

  Upon the fields of barley

  You can tell the sun in his jealous sky

  When we walked in fields of gold ”

  偷个懒,用了网上enthusiast的汉译——他实在也翻译得从容:

  “当西风轻轻吹拂这片麦田

  你会想起我

  你将忘掉在天空散发羡慕目光的太阳

  当我们漫步穿过金色田野

  因此她带着她的爱,只为凝视

  这种满大麦的田野片刻

  发丝倾泄,她坠入他的怀抱

  在这片金色田野中沉没

  你会留下吗?愿意当我的爱人吗?

  整片麦田将我们环绕包围

  我们将忘却在天空发出羡慕眼光的太阳

  当我们躺在金色田野中

  看着西风像位情人般温柔地

  轻抚麦田

  当你亲吻她的双唇,感觉她抬起身体

  在这片金色田野

  我从不轻率许下承诺

  却也违背过一两个

  但我发誓往后的日子里

  我们还会漫步在金色田野间

  我们还会漫步在金色田野间

  许多年岁也随那些夏日脚步

  穿过这片麦田,一去不返

  看着孩子沐着阳光奔跑

  在金色田野中穿梭

  西风吹过田野,在起伏的麦浪间

  你一定会想起我

  你不妨告诉天上散发羡慕光芒的太阳

  当初我们是如何漫步在金色田野间”

  对这首歌,Sting夫妇各有解说。太太Trudie Styler 1996年在接受访问时说:“我们在乡下有一处很好的地方....我们一起走过田野。那‘金色的田野’正是我们的金色田野。我们两个人呆着,感到安适和快乐(peace and happiness),深深的快乐。”

  ting也说:“金色田野确实是关于‘欢愉’的一首歌。”不过他接着说:“在那一刻确实感到欢愉,不过也知道这欢愉不可能持久,所以令人悲伤。歌曲就是以对这欢愉的回忆结束的。”

  他还说:“对我来说,这首歌还代表了肉体之爱(physical love)...人们在大麦田里做爱。”

  《诗经》乎?《诗经》哉!

  《风吹麦浪》影评(八):绿色爱尔兰的人民战争

  2006年的第59届戛呐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就是我们的王家卫大导演,我记得评委里还有章子怡、莫妮卡贝鲁奇、海伦娜邦汉卡特三位美女。最终获奖的是英国导演肯罗奇的新作《风吹麦浪》,英文原名叫作《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尽管我从来没有看过肯罗奇老人家之前的任何一部作品,也不认识《风吹麦浪》中的任何一名演员。我的这种亲切感来源于小时候看得抗日电影,《地道战》啊、《地雷战》啊,《小兵张嘎》啊,仿佛都回到了眼前,小时候看过不知多少遍的东西,现在肯定不会再看,不过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仍然是非常亲切的。仿佛我印象中中国的战争片就是小米加步枪,靠人民的汪洋大海消灭敌人;欧美的战争片就是《拯救大兵瑞恩》那样的,坦克大炮震撼无比。

  《风吹麦浪》就是发生在爱尔兰的人民战争。该片以20世纪20年代的爱尔兰独立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对兄弟不同的生命历程。当时,一些爱尔兰农民组成了志愿军,与前来镇压独立运动的英国军队斗争。年轻的达米安出于爱国心,放弃了医生职业,与弟弟一起加入到保卫自由的战争中。然而,当交战双方达成停火协议后,表面的胜利让原本团结的爱尔兰人开始四分五裂:兄弟反目,骨肉相残。

  战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事件。但是对于夺去自家家乡的敌人,我们真的能袖手旁观么?这部电影甚至描述了更加难以选择的一个难题:我们已经取得了协议上的胜利,表面的胜利,但是却有一块土地永远无法拿回,那我们是继续打仗还是为了和平停火呢?就像大多数优秀的电影一样,《风吹麦浪》只是描述了发生的事件,并不去进行分析,留给观者思考的空间。个人在战争中永远只是棋子一枚,肯罗奇的导筒下,没有神勇的美国大兵,没有无敌的飞机大炮,深入个人的感受却震人心魄。

  这部电影在中国绝对不会公映的,原因我已不必说。

  这部电影还给我另一个感觉,那就是绿色。爱尔兰铺天盖地的绿色。是啊,我以前看过的人民战争电影都是黑白的,这么明艳的颜色还真不适应呢。

  这届戛呐电影节金棕榈颁给《风吹麦浪》还是有些意外的,大家公认的大热门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的《巴别塔》、佩德罗阿莫多瓦的《回归》都是大师级导演的大师级作品,另外还有索非亚科波拉的《绝代艳后》呢。王家卫的选择还是有些保守,不过也创下了戛呐的一项最:一共颁了五个最佳男演员,六个最佳女演员!!!

  最后顺便说下这部电影的片名:《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国内很多人翻译叫做《风吹稻浪》,这是不对的,barley就是大麦的意思么,台湾翻译叫做《吹动大麦的风》,又有些过于忠于原文了。

  《风吹麦浪》影评(九):《风吹稻浪》:对历史说实话,就是对现在说实话

  《风吹稻浪》最值得尊重的地方,不是对历史的检讨,而是对现实的思考。

  今年5月,乍闻肯·洛奇的《风吹稻浪》获得金棕榈奖时,我的反应是,又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这令我想起2002年获此荣誉的波兰斯基的《钢琴家》,颇为名不符实——诚然视听语言上佳,故事紧凑,但对历史的苦难依然停留在陈词滥调上——我很怕这又是一部“陈词滥调”的史诗。

  但是看过之后,觉得这的确是一部勇气与良心之作。英文片名“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取自爱尔兰诗人兼作曲家的罗伯特·威尔·乔伊斯的歌谣,在爱尔兰传唱已久。这部电影一直被通译为《风吹稻浪》,不过友人提示我说爱尔兰不生产水稻,Barley只是大麦而已,所以应该译为《风吹麦浪》。在台湾上映时直译为《吹动大麦的风》,则有欠文艺。

  肯·洛奇出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的一个工人家庭,1967年开始拍摄电影,他的《小孩与鹰》成为英国电影史上一部关键性作品,(基斯洛夫斯基在电影学校里读书时看了这部片子后说“我也不要做他的助手,我愿意在他身边给他泡泡咖啡,我就是想看看他是怎么拍成的”)。肯·洛奇从未和政府妥协过,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专门拍英国郊县底层社会题材的,加之风格写实,所以显得毫无情调。

  之前深受感动的有关爱尔兰历史的著名电影,一部是《哭泣的游戏》,一部是《血腥星期天》。而《风吹稻浪》所描写的事件更久远,背景在爱尔兰1920年内战前后。1919年因英国军队的残酷统治,引发了爱尔兰独立战争,两年后双方签订条约,允许爱尔兰自治,但北部6郡(现北爱尔兰)仍归属英国。爱尔兰内部主战与主和两派之间立即爆发了内战。肯·洛奇和他的编剧很好地切入在1920年这一时间点上,使两个主角之间的思想和命运冲突在短促的历史空间中碰撞得异常激烈。

  故事的主人公是外表柔弱、信奉和平的医生戴米恩,因目睹英军迫害同胞而跟随哥哥泰迪加入抵抗军。为了独立与自由的理想,戴米恩不仅深陷牢狱、出生入死,而且亲手杀死了向英军妥协的好友。当包裹着妥协的、不彻底的和平来到,戴米恩和很多战友决定继续作战,而泰迪却穿上了爱尔兰政府军的军装,维护起他认为来之不易的和平。最终兄弟为了和平的不同定义而反目,泰迪亲自下令枪毙了弟弟。

  整部影片的风格依然是肯·洛奇式的不加修饰,毫无《勇敢的心》式的浪漫革命主义和被美化了的战斗场景。很多西方评论都指出,无论你是否赞同肯·洛奇对这段历史的陈述,你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令人揪心的作品。是的,尤其在结尾处,任何有感情的观众,相信都会无语凝咽。

  《风吹稻浪》并非肯·洛奇的第一部历史题材电影,他曾拍过反映爱尔兰革命的《致命档案》、尼加拉瓜解放斗争的《卡拉之歌》、西班牙内战的《土地与自由》——这些影片绝对小众。而《风吹稻浪》上映之后,爱尔兰公共广播公司开玩笑地说,肯·洛奇大概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他的作品竟然会成为爱尔兰的“主流电影”。这部影片在英国和爱尔兰地区为数不多的戏院里上映,票房竟然超过3000万英镑。据说很多爱尔兰人“当场泪洒戏院”。

  在《风吹稻浪》的中文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句话:“爱尔兰的河水是咸的;因为那是爱尔兰人的眼泪。”对于我们这些并不切实了解爱尔兰历史的异国人,显然无法和他们一样对这部影片感同身受。但好在肯·洛奇的眼光绝不狭隘,他将人性(兄弟、同胞之爱)与现实以及理想之间冲突,用平实但锐利的故事呈现出来。

  《风吹稻浪》更重要的价值远不是对历史的检讨,而是对现实的思考。肯·洛奇自己说,“现在,在伊拉克,我们知道那些死去的英国人和美国人的名字,但是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伊拉克人被杀死了。所以占领区人民生命的价值被认为远远低于占领者生命的价值。我说的这只是一个例子,但是像爱尔兰一样的故事总是在重复发生。”这就是这部影片最值得尊重的地方。这位导演在接受金棕榈颁奖时,说出了《风吹稻浪》的意义:“我们对历史说实话,就是对现在说实话。”

  转载凤凰网,先存一下,改天有空自己写一篇。。。。

  《风吹麦浪》影评(十):反思

  异族入侵令人性之恶得以展露,在爱尔兰阴郁的气候和潮湿的苔原的映照下,凸显了爱尔兰民族的悲壮气质。冲突场景想必会引发大多数人的共鸣,因为民族冲突、宗教迫害或家族世仇中都牵连着同样的情绪风暴。发小与兄弟之间煮豆燃豆萁的故事,既是对爱尔兰民族历史的写照,也不会令人感到太过虚构,因为这并未超出现实的痛苦程度。历史电影令小民族的苦难历史得以呈现,教人对侵略他国、对民族主义均进行反思。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政治矛盾与独特的个体经验共同决定了每个人的立场与抉择。回答谁对谁错是没有意义的,是对混合着各派志士之血的历史的暴力简化。民族首先不要有贪念,侵略是万恶之源,一旦开启这个魔盒,往往只能以暴制暴,积怨深重而构成民族记忆中的创伤。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风吹麦浪》影评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