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眼》是一部由布莱恩·德·帕尔玛执导,尼古拉斯·凯奇 / 加里·西尼斯 / 约翰·赫德主演的一部犯罪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意思的是,尼古拉斯-凯奇原本是一个警察混混,有老婆孩子,有情妇,按自己的性情做事,经常收受一些小贿赂,就连追查此案也是为了获取功名。
当他从女数据员口中得知案件是他最好的哥们的阴谋的时候,很生气自己插足此事,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却又不得不做正确的事情。
最后,他成了英雄,最后的最后,他受贿等等做警察时候的小毛病被挖出来,媒体紧追不舍,老婆情人都离他而去。
而他的哥们,原本是正气禀然的军官,经历风风雨雨对政治不满,最后以篡改数据、刺杀国防部长来实现自己的正义。
凯奇的剧情也挺妙的,原本是个受贿、养情妇、弄权的混混警察,在大是大非面前选择做好事,他之前的所有坏事都可以被观众原谅,但剧中这些坏事因为他成名了被曝光批判。
《蛇眼》影评(二):是非是否分明?
quot;Snake Eyes"(《蛇眼》),本是闲极无聊才拿来看看的,却发现原来主演是鼎鼎大名且俺大大喜欢的Nicolas Cage(尼古拉斯.凯奇),于是赶紧屁颠屁颠地看下去,而没有象往常一样连拖带拉地浏览。
不知怎么的,只要一看到Nicolas的招牌面孔,就认为片子肯定好看,结果也往往不会令我失望——哦,等等,最近的一部"Ghost Rider"(《恶灵骑士》)除外,实在难看,但那个是编剧导演的原因,只能怪Nicolas没选好剧本,没选好导演。
本片也极其好看,不负我所望。所谓情节曲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悬念辈出,精彩绝伦......虽然悬念揭开的有些过快,但总体上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Nicolas的表演。
其中Gary Sinise(饰演Nicolas的军官好友)的一大段自白讲得慷慨激昂,听起来是大有道理——如果他没有执意要追杀那位眼镜美女,主观上我会更欣赏他。听起来有些是非不分了哈,但是这年头,有多少正义又是纯净无邪的呢?比如Nicolas片中的角色,平时就是个有点混吃混喝的坏警察。
另外,因为喜欢,所以影片结束后一直没有关闭播放器,而任由字幕播放,然后就发现这个结尾有些不一样,居然一直在对焦几个建筑工人吊石柱。然后,镜头不断拉近,音乐逐渐轻缓...最后,画面显示一枚红色的宝石镶嵌在石柱上......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第一眼直觉是一个摄像头,迎合片名"Snake Eyes",因为貌似Snake Eyes也有红宝石的意思。不过有人说是某男或某女的死尸......
想起前两日看加勒比3,字幕一出就起身离开了,后来才知道字幕后面其实还有一段......决定以后一定要看完字幕才离场!
《蛇眼》影评(三):对长镜头不是很激动
对结尾的话很有感触
You know, they say
ack years ago...
irates put phoney lighthouses
right out by those big rocks,
right out there.
hips would set a course
y the lights, crash on the rocks,
then everybody'd go out
and rob 'em blind.
Only one thing's changed
ince then--
Iights are brighter.
《蛇眼》影评(四):Snake Eyes
暴风雨侵袭中的亚特兰大,一场拳赛正在体育馆中预备上演,当地警探瑞克(尼古拉斯·凯奇 Nicolas Cage 饰)在敲诈赌客之余亦不忘为老拳王泰勒打气。这场比赛同时吸引到了国防部长莅临现场,担任部长护卫的海军长官凯文得以同老友瑞克见面,两人相谈甚欢。拳赛开始后,一名红发女子吸引了凯文的注意,另一名银发女子则与部长交头接耳,泰勒中拳倒地的刹那,部长中枪,凶手被凯文当场击毙。瑞克为自责中的凯文出谋划策,滞留全场一万多名观众。从比赛录像中,瑞克发现拳赛有假,以泰勒为突破口,瑞克锁定幕后的几名可疑人员,逼迫真凶出面将同伙灭口。同时银发女子茱莉亚向瑞克透露了事情真相,军火商为盈利在飞弹试验结果中作假,为防止事情败露暗杀了部长。瑞克决定拾起警察的责任,将罪犯绳之以法。©豆瓣
《蛇眼》影评(五):捕捉万物的蛇眼
蛇眼是什么?凯奇漂亮的眼睛?天上的摄影机?墙上的红宝石?骰子的二点?女主角模糊的视线?在外面被风吹雨打的赌场招牌?
不。蛇眼是象征,象征着“天道”!它不是片中任何一件事物,却决定着任意一件事的发生。
仅仅是一瞬,女主人公要被打死,仅仅是一瞬,子弹擦过凯奇的脸颊,仅仅是一瞬,女主人公将逃不进电梯……
悬浮在天上的眼睛捕捉到了凶手的形象。被风吹雨打的赌场招牌最后竟引导着警察抓住凶手。
“为什么要选中我?”凯奇在遭遇历史时问军官,这时他不知道的是,蛇眼已经盯上了他。
“我需要一个警员证明我不在现场,而这个警员又是能贿赂的。”军官这样对他说。
现在摆在凯奇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是死,二是受贿。
历史让凯奇做出选择,他看到地上的血钞,心底里油然升起一股正义。军官们那班恶人自信满满地以为计划好了一切,殊不知蛇眼安排了一个如此自由的人给他们,殊不知蛇眼还唤醒了他的良知。
凯奇拒绝了——这与蛇眼无关,他本身是自由的。
立刻,蛇眼幽默地给予了他回报,令事情开始变得荒诞起来,并用来取悦屏幕前的我们。在任何一种人力范围内,凯奇都是没得救了,可偏逢外面风雨大作,气势汹汹闯入房间的军官可笑地与警车撞了个正着……
无数的偶然在这个奇妙的舞台上演。蛇眼意味着安排,亦意味着观察:视线从凯奇转移到军官,转移到女主角,转移到资本家,转移到电视,转移到招牌,转移到建筑,转移到红宝石……
男女主人公静静地站在海边。
“据说两三百年前,海盗把假灯塔设在那些巨石上。船只依着灯光行驶,结果撞向巨石,然后大伙儿就出来抢劫船上的人。此后只有一件事改变了——那些灯光亮了很多。以后还会更糟呢……”
男主人公显得忧心忡忡,此刻,他正隐隐约约地体会着命运的不可抗拒。
事情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生命如此短暂,还是先让我们把握好眼前的光景吧。来一段音乐,眼前一片碧海蓝天。
而在那对恋人的背后——事情不都有个背后吗?——一座新的大楼正在造起,大楼的墙上镶嵌着一颗红宝石。
这里面不知隐藏着多少罪恶……
《蛇眼》影评(六):镜头剪辑大赞,可惜全给叙事毁了
以前看过一次,被开头那个十多分钟的长镜头shock到了,以及最后那水泥柱里的红宝石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学会了一个电影专有名词“麦格芬”。再就是凯奇那张被揍得五海六肿的脸一直记得很清楚。反而是剧情没啥印象。
这次重看才知道记不住情节的问题所在,凶手太好猜了,悬念设得一塌糊涂。糟糕的叙事让一部本可以成为经典的电影变成了二流货色。
看得出导演在镜头剪辑上绝对游刃有余,但叙事上他又力图用克制的手法来展开,但可惜这点做得很失败,既没有从情节上吊住观众的胃口,又没有从感官上刺激观众的神经,变得不伦不类,所以,尽管依靠漂亮的镜头和超赞的画面剪辑让我第二次挺到了最后,但完全没有兴奋点了。
开场长镜头过后没多久,有太多的镜头语言暗示那个少校是反派,本来想着等结尾看他怎么露马脚或者是否有反转,结果才过了一半不到,就直接公布答案了,这让后面女主的叙述变得累赘多余,整个叙事的张力被破坏殆尽,就像一个刚刚吹起来的漂亮肥皂泡突然被人戳爆了,让满心期待的人好不爽啊。
如果电影叙事不主动曝光少校的身份,而少校、拳王、女主三者的叙述并行推出,再加上男主自己的视角,完全可以构成一个罗生门事件,再设置一个节点——比如渐渐男主通过无处不在的摄像”眼“来发现矛盾,逐步剥离出真相,找出谁是撒谎者——这样观众就会被带入,会有一起大脑起舞的感觉。可惜摄像眼这么精彩的点除了开始发现拳王作弊这个疑点意外,就只被用来寻人,后面也只是展示了一下大家早已知道的证据画面,实在暴殄天物啊!
包括反派的观念,也同样是个可以让电影深刻的点,其实没有所谓的绝对正义,说不定被杀的国防部长也真的只是为自己一己之私,而他是因为想保护军队才不得已用一种最坏的方式,可惜编剧又放过了这个点,直接让少校露出狰狞的面目。
总之,因为糟糕的叙事安排,让电影整个剧情苍白单薄到令人发指!
一流的导演一流的演员(凯奇这里的表演比《恶灵骑士》里好太多了)可惜碰到了三流的编剧,最后只能沦为一部二流的电影,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