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隐墙》观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1-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隐墙》观后感精选10篇

  《隐墙》是一部由Julian Pölsler执导,马蒂娜·格德克 / Karlheinz Hackl / Wolfgang M. Bauer主演的一部剧情 / 奇幻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隐墙》观后感(一):生与死的思考时间的长河,我为自己筑起了一道墙

  我想看完就要写一点,不然怕自己会忘记,但会忘记吗?应该不会,这部对很久没有看电影的人来说,如同久旱逢甘露。也许离去的两个人象征着父母,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还以为如从前般青春的人,只是说着,走走就不见了,于是我们被送上一块陌生土地,虽然眼前的场景熟悉,还有以往的资源,但他们都变了,只有我们自己了,这是第一次接触生与死的隔离,心灵的长,这道无形的墙,就这样提示着我们,以往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了。我们与这个世界就这样被隔开了,行走在这静溺中,只有我们自己。会突然增加一些伙伴,熟悉又陌生,慢慢接受他们,慢慢在这神秘森林世界行走,慢慢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规则,但一切只能依靠于我们自己,慢慢习惯,偶然还会在山顶的牧场寻觅到放松,在温暖阳光照耀下,仿佛又回到了以往,灵克斯的陪伴如同家人,一切那么亲切温暖。在山中静静地坐着,把心情平静,或看看漫天繁星,自己是那么的渺小,渺小到曾经痛苦悲伤都不再存在,而后越发的喜欢将自己沉入到这神秘而又熟悉的环境日子就是这样的重复,虽然劳累,但开始渐渐忘却,这是活下去的本能,已不再与他抗衡,接受了现实,接受了生死,接受了曾经突如其来成长。一个入侵者的闯入,打破了本有的宁静,试图将他的规则欲望带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本能的反应已不是曾经试图找到同类寻求温暖的灵魂,举起枪,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闯入我们世界的异类。没有同情,没有纠结,没有后悔,因为他毁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平衡,我与另一个灵魂的平衡,这个灵魂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它,就如同自己般重要。而后的时间,我们已变得更加冷静,因为在我们心中,另一道隐墙已经筑起,要牢牢保护住自己对灵克斯亦或自己的这份爱,不会在轻易被谁打破。

  隐喻:

  离去的一对老夫妻象征着自己的长辈

  牛、狗、猫、乌鸦都象征着某一部分的自己。

  树上的衣服象征着逝者

  静止老人象征着回忆中的长辈

  森林象征着时间与自我

  入侵者象征着外界的同类

  所写的纸张代表着一直对外界抵抗的思考

  仅以以上文字祭奠内心难得的平静与顿悟的心喜

  《隐墙》观后感(二):有了这堵墙 我们才能开始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这绝不是一部波澜壮阔 跌宕起伏的《鲁滨逊漂流记》,也不是悬念迭起 惊悚恐怖的《林中小屋》,更不是什么科幻玄幻加迷幻的《ET外星人》,我能理解有时固执的在你听着女主角持续的心理独白,会依然强打精神,坚信导演会在影片最后给予自己这样忠实的观众一个交代,或者哪怕就像《迷雾》一样设计一个令人意外的结局,但片尾的字幕告诉了我们:你想多了。

  然而,这只是一部记录了一个人因为一堵墙围着一群动物在一座山里孤独一辈子的励志电影吗?

  我试图在这里抛砖引玉,为大家提供一些线索,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部影片。

  在新闻里曾听过过世上有着一批人厌倦并放弃了优越的物质生活,脱离现代社会义无反顾选择前往荒郊野外,他们不带任何现代化设备,杜绝一切外界联系,去回归自然享受一种原始纯粹的隐居生活。

  国内更多的是以宗教名义自称隐士的人,把这个过程称为修行。

  这部电影的女主角不同的是,她似乎是被迫如此的。

  透过影片,我们可以观察到女主角由发现隐墙的惊恐,继而焦虑,然后先抗争后绝望,直至回归平静的一个心理变化过程,而在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为生存而抗争的日子里,女主角似乎不知不觉已经习惯,甚至于陶醉在这样一个与动物伙伴们以及大自然为伍,简单纯粹而又原始的生活状态之中无法自拔。

  凭什么就说她无法自拔了呢?

  接下来的情节来了:一个人类,而且相对女主角而言的一名异性人类陡然出现了,却是以杀死女主角动物朋友的方式出现,我们孤独的,困惑的,平日喃喃自语滔滔不绝的女主角在这时竟没有一句话哪怕一个字,也没有给那个男人一句话一个字的机会迅速用枪结果了这个有可能对她提供帮助的陌生人想想鲁滨逊是怎样对待星期五的)她继续选择如此这般地生活,只是因为这个不幸陌生男人如同她自己一般为了求生猎杀了女主角的动物朋友(仅限牛狗猫和乌鸦而且是白的)这就像孤独绝望的荒岛求生者,终有一天在海面上发现了一艘船,却选择了放弃逃脱的一线希望,不再探究,不再抗争,不再思考,只是一味地为了这副躯壳的存在苟延残喘地活下去,继续活在这个封闭的世界里,回归到自然界中人类原有的位置,终其一生

  为什么是墙是隐形的?这堵隐墙究竟隐掉了什么?

  我只知道,有了这堵墙,我们才得以开始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隐墙》观后感(三):德国片 《隐墙》到底在讲什么?

  德国片 《隐墙》到底在讲什么?

  一开始我以为情节像热播美剧《穹顶之下》那样,女主角被困在某个看不见的天罩下面,然后就是不断揭秘的悬疑剧情,可是后面发现这部实在是好文艺哲理的片,昏昏欲睡中终于花三天看完了。通过女主角富有哲理的叙述,我们知道女主角被某个未知不可见的东西阻断了和外界的通道,被困在一个奥地利北部的山区,在那里有居住的小屋,周围景色优美,有森林草地还有冬天一望无际的雪山。女主角好像并未试图探究是什么透明的东西阻隔了她,而是安于被困的命运,这不符合常理。

  在漫长时光里,女主靠写作辛勤劳动打发时光,并和狗、猫、母牛、公牛、乌鸦建立了感情,当然为了生存下去,她也猎杀鹿等动物,也曾怜悯并放过一只狐狸。后面有小动物不断离开这个世界,她会伤感,所以整部电影貌似在讲人与动物的关系。有一天她生存的世界来了一个男人,我至今搞不懂那个男人怎么来的?像终结者那样来到我们世界吗?为何在过去两年的时间为何都未出现?男人杀了她的小牛以及与他搏斗的狗。女主角就冲回小屋拿枪把男人爆头了。女主安葬了狗,把男人扔下山崖,剧情结束。留下我一头雾水。

  《隐墙》观后感(四):理性的德国人文艺地接受了未经证实的形而上假设

  还没看完就忍不住先吐槽了。

  面对一面“无形”的墙壁,主角只是触摸,就放弃了继续出去找人的想法,开始思考为什么那对夫妇出去的时候没有撞上,也没有村民围在一起谈论。而且主角认为这比这面“无形的墙壁”更加不可思议。。。

  为什么这面隐墙不可以是在那段时间内出现的呢。村民只是尚未发现而已。也许主角想说的是“为什么那对夫妇出去之后,却没有回来。他们回来的时候要么是可以通过,要是不能通过,为何未引人注意”。

  对于一面未知的隐墙,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实验,对这面“未知的墙”产生认识,进而才决定自己的行为

  1.隐墙的硬度

  用各种大小石头进行打击测试。有无留下痕迹。若有,则可以进一步研究物理属性,搜集其掉落颗粒,进行钻探工作

  2.隐墙的表面

  用湿泥土进行涂抹。其实简单的用手进行大范围的触摸,也可以得到隐墙表面的凹凸程度。若有,则有无分布规律

  3.什么可以通过隐墙

  狗和人不能通过。那么,固体、液体、气体如何呢。

  旁边的河流仍旧可以通过,那么水是否特殊的,可以透过隐墙?或者,河流那边并无隐墙?若水可以通过隐墙,那么,将自己弄湿能否穿透隐墙。

  气体不能通过,那么风、温度、氧气,这些指数如何变化。这些数据,在不能穷及隐墙笼罩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为计算隐墙笼罩范围的数据之一。

  夜晚测试火把的光线是否透过隐墙。

  4.隐墙是否存在变化

  用湿润的泥土涂抹一大片隐墙,观察各个时间段,隐墙形状是否有变。

  基本的措施是,沿着隐墙的边界,放置木棍,支在隐墙上。第二天观察几百根木棍有无变化。

  用火来烘烤隐墙,观察温度对其的影响。有能力的话制作各种化学物。尝试确定其化学属性。

  5.隐墙的范围

  既然河水可以流动,那么,隐墙在小路下方的河谷,是否也存在。在小路上方的山顶,是否也存在。

  隐墙的边界线是如何分布的。是否证明其为人为的。

  6.隐墙的高度

  用小石头尽可能往上扔,再高的地方,用尺子或者木料来确定其倾斜度。尝试计算隐墙是往主角对面笼罩的,主角只是被夹在里面,或者隐墙是专门往主角这边笼罩的。

  观看下雨天,下雪天是否有积雪、积水。

  制作孔明灯,或者白天燃烧黑色烟雾。

  这些测试做完之后,至少就可以得出隐墙的人为或自然或超自然性质,及关于它的一些猜想乃至预测(比如隐墙笼罩多少范围,空气、氧气、食物生物链的循环问题)了。

  在这些结论与猜想的基础上,才有对行为的进一步规划。。

  (时间对隐墙产生的影响,所需时间可大可小。。也最方面作为隐墙的突破点。如同鲁兵逊看到游船一般,主角某一天突然发现,某一根木棍倾斜度产生了变化,或者倒了。第二天第三天,木棍接连产生变化,主角在这一过程之中慢慢拾起了希望,也就是电影的后半段转折。主角蓬头垢面地从隐墙的一个小夹缝之中挤出来,像肖申克一般狂奔舞蹈,然后人性的美好,孤独与希望的主旨什么的。一部高大上的文艺片诞生啦。。

  而且因为在困境之中的实验行为,虽然未能得出隐墙的本质为何,但进行了一番科学的探索,至于原因则归为上帝、外星人等超自然的未知物,而且最后的突破也是科学手段的奏效。并不会不合逻辑莫名其妙。)

  《隐墙》观后感(五):林断山明竹隐墙

  极考验耐力和瞌睡指数五星的电影,整部影片里只有一个女人和一只狗、一只猫还有一头牛被莫名其妙的照在了一堵透明的墙里,与世隔绝,基本上没有对白,也无所谓情节和高潮,只有大段的心理独白。。。

  很多影评都分析女人如何顽强的生活把这一切真实化了。。。我不以为然,更倾向于讲述的是抑郁症患者的孤独,有一阵子恍惚甚至觉得其实片子里说展现的小木屋,与世隔绝的阿尔卑斯山其实只不过就是女人的心,她把自己和外部世界隔绝开来,虽然没有人的陪伴,但是她刚好有一条狗,又有了一只猫,猫又下了只小猫,又来了一头牛,牛又下了只小牛!她在自己的世界里过着自给自足不被人打扰的生活。。。波动的内心世界有时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季猎场,平和了后又会回到暖意融融的夏季牧场,她躲在隐墙后面思考着很多哲学问题:如何去爱?生与死。。。直到最后突然来了个莫名其妙的男人,莫名其妙的砍死了她的小牛,打死了她的狗。。。她毫不犹豫的开枪射死了自己三年来第一次见到的同类。如果这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她为何要杀死男人?!有人来了,证明隐墙已经不复存在了,她应该可以回到原来的世界了,但是她没有,她甚至都没有去看墙还在不在,只是又回到了寒风凛冽的冬季猎场,继续着独自一人的生活,喂着一只不被同伴接受的白色乌鸦。。。

  到这里就结束了,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见到的皆大欢喜的结局:什么她获得了救赎,她受到了激励走出隔绝世界,也不是谜底性结局:没有告诉你究竟为啥会有墙,这事的真相到底是啥?想来这便是欧洲电影的高明之处,也是阴暗之处所在吧,没有救赎没有励志没有谜底,她还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出来,没有人可以医好别人的孤独。。。每个人都需要自己完成自己一生的旅程,于是听着《阳关三叠》想起了苏轼的一首词: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仔细品品其实和《隐墙》有很多相似之处:烦乱的呱噪,衰败的景象。。。但是内心平静后看着天上飞的鸟,闻着池塘里徐徐的荷香,自我安慰道:老天对我还挺好,至少夜里下了场雨,让我享受了一天的清凉!嘿嘿,都是自己的事都是自己的心,谁不是活在那个竹林里隐隐的墙后呢,隐墙里的女人在夏季牧场静静的坐一夜看星星,鹧鸪天里的老苏嗅着香气闭上眼睛享受一天的清凉。。。

  诶,好吧,我承认我这说话的路子有点要向《舌尖上的中国》的节奏奔。。。于是就此收口!

  :对了,还有两点可以证明我的论点,也就是影片演绎的并不是个真实的世界:1.动物们身上有时候会有一层黄黄光,与女人格格不入感觉(当然您也可以认为是油灯照出来的光哈)2.女人所有的动物都是母的,好巧对不对,公的都死了,母猫下的小猫珍珠死了,母牛下的小公牛也死了,最后那条狗也死了。。。

  嗯,舒服了,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也算是我想要记录的内心想法和分析了,不是为了给谁看,也不是为了让谁帮忙分析,只是不吐不快而已,哈哈!

  当然,要是您能耐着性子看了我的这个小想法,然后产生了兴趣,再耐着性子看了这部片子,我好高兴能讨论交流,这大抵是排解孤独的一种最大众的方式了。。。阿门

  《隐墙》观后感(六):应该是讲一只神经病

  开头的透明墙、消失的老太太老头、一动不动的木屋主人,都让我觉得是个有意思的猎奇电影,然而并不是。

  透明墙,联想到神奇宝贝里面有一个不知道叫嘛的,可以徒手盖透明墙,好吧与本片无关。

  这个开头似乎是唯一的令人激动的地方,似乎是唯二的情节。

  在我看的昏昏欲睡,实在厌倦了这整片的暗色调时候,它并没有什么转折。女人,狗,猫,牛,暗色调的天空,昏沉的木屋,睡觉,起床,劳作,写日记。阿尔卑斯山的大好景色没有兴致看,女人的呢喃跟她的法语一样晦涩难懂。好吧其实我根本没听。

  看到一半,终于慢半拍意识到,这是一个精神病的心理世界。抑郁症还是自闭症还是什么,突然间封闭了自己,不能与外界交流,灰色调是她的内心世界,狗猫牛是她能接受的能交流的不知道指代现实的什么。男人是闯入者,此时已经不把他当人看待。

  最后还没结局,真是平淡到不能忍。

  呵呵,好难看。嗯我就是境界不高,欣赏不了。

  《隐墙》观后感(七):一部很闷却能让许多人产生共鸣的电影

  很多进口影片我们在观看的时候都感觉非常震撼,但大多数看过了许久之后再回想却想不起情节,我想这部影片的特别之处是它能让我们在看过许多年之后仍然能回忆起某些情节,无论看懂看不懂的人又似乎都能在其中找到某些共鸣。

  这部经由畅销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如此之闷,又为什么能成为畅销?我很想知道原创的想法,但没有得到令我满意的答案,于是对于这部电影我开始有了自己的理解。

  影片的开头是一对老夫妻开车带着女主人公去度假小屋,女主人公包着头巾,似乎显得有些不自在,一路上与这对老夫妻之间没有交流,也可以说是没人理她,她的穿着打扮与环境似乎也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第二天老夫妻去村子里,女主人公被独自留在度假小屋,还有一条被丢弃的狗。

  在现实的世界里,当我们不能融入群体的时候便会被这样孤立了,而被孤立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是因为我们很特别,也许是因为比别人优秀,也许是因为软弱,比如那条可怜的狗,即使群体中偶尔有人愿意接受我们,比如那个老翁,我们依然还是被排除在群体之外,于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世界会建立一赌隐形的墙用来保护自己,把我们与外界完全的隔绝,我们也曾争脱这样的束缚努力融入群体,但保护一旦建立则很难打破。

  影片以阿尔卑斯山为背景,那是一片神圣之地,就如同我们的内心世界一样神圣美好而不可侵犯,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仍然感到孤独,我们需要依靠某些信念和信仰才能有勇气生存下去,在影片中出现的那条比女主人公还要无助的狗,一头牛和两只猫成为陪伴着她在这片孤独世界生存的伙伴。

  我们仍然改变不了要面对生存的现实,为了生存我们要去做很多辛苦繁重甚至是我们不愿意做的事,就如同影片中女主人公的那些劳动和杀死鹿,可即便是为了生存, 我们仍然要思考,在我们的内心仍然有不可突破的道德底线,所以影片中女主人公放走了狐狸。

  我们同情跟我们一样遭遇的人或事物,就如同影片中出现的白色乌鸦。它是因为美丽而受到孤立,而这样的美丽在它的同类眼里是不被接受的,它生活在群体的边缘,就如同我们一样,一个无法脱离生存环境而又无比孤独的世界。

  我们曾经为内心的这片美丽景色而感动,然后从感动到木然。就如同女主人公第一次来到夏季牧场和第二次来到夏季牧场的感觉一样。此时我们发现自己已不再想争脱,而当突然有人闯入了这个世界,击碎了我们的信念和向往,无论他是谁也不管什么样的原因我们会毫不留情的反击,就如同女主人公开枪打死那个杀害牛和狗的男人。没有了信念我们的内心无比孤独。这就是影片的最后,没有结果也没有我们期望看到的女主人公争脱隐墙到外面的世界。

  当我们看完这部电影或是小说,最后却发现它是描写的是我们自己,我想这就是它成为畅销的原因吧!

  《隐墙》观后感(八):DIE WAND

  #隐墙# 小七的推荐,终于分三次看完了,说实话没我想象中的好看,无关作品本身,即使这是一部没有高潮的电影,我也愿意也一秒不差的看完,我的确承认它精致,或许只是我对孤独有了不同的理解,它只是成为我生活中乏善可陈的那部分,所以无法说喜欢不喜欢。但确实就存在一些人,我是指病了以前那部分,却真实地被隐墙隔绝,那面墙无法判断形状,不断碰撞被限制,他只好转身回到自己的世界,你发现那是如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高远,六月的山谷长满玫瑰,他没有放弃活着,还是赶在冬天之前割完牧场的最后一片草,会留些食物喂食动物,,脱离社会的主人公,也慌张也恐惧,潜意识却执迷地纯粹,最让我压抑的是,结局便是没有结局,她似乎需要不断提醒自己才能意识到自己是个人类,就这样一直走下去,挺恐怖的。

  《隐墙》观后感(九):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触不到的“隐墙”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堵“隐墙”是无处不在的,只是触摸不到它,或者人们刻意的忽略甚至自欺欺人 ... ... 这部片子将女主困在了形象化话的“隐墙”里,让人们意识到了这堵墙的存在,从而和女主一同进入思考和不停的追问,对自然、生命、自我、孤独、存在等等本质性的更深刻思考与追问 ... ...

  现实生活中的纷杂躁乱,人们被拥攘着超前推进自己的人生,没有时间空间真正静下来思考生命本质的问题,也没有任何真正能刺激到内心的东西来促使人们深刻思考,而在这个被屏蔽掉的世界,逼迫人们开始深刻思考,思绪变得更纤细,真正懂得了自己只是一个渺小的存在,所有人的悲伤与快乐都是一样的,你没有那么特殊,就像影片常出现的台词——“实则什么也不是”、“本质上这些思绪是毫无意义的”... ... 影片中,女主的升华从失去狗开始,女主开始深刻思考孤独与爱,“真正的爱从孤独开始”!

  人是社会动物,但也要时刻清醒着,就像这句话说的——“You see, in the final analysis, it is between you and God; It is never between you and them anyway !”孤独是份礼物,让我们谦卑,放下自我、放下骄傲、放下执着,唯有学会面对孤独,才真正开始拥有自己。

  《隐墙》观后感(十):愛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不骗你说 这部电影从头到尾看得我都想自杀

  沉甸甸的

  一个没有交代任何相关人物性格、背景的女人(马蒂娜·戈黛特饰演)和一只叫卢克斯的狗困于一个被隐形的墙围绕起来的封闭空间里

  从心慌 惶恐 无助 孤独 绝望 到 坚强 习惯 继续孤独 沉静 甚至感到安宁

  这个过程想想都觉得于心不忍

  如果你不看这部电影 那真的很难想象这个过程是怎样在一个女人身上发生的

  电影里前后时间交错的呈现着女人的内心和独白

  外加上绚丽的视觉效果

  太令人震惊以及震撼

  女人为了使自己能保持人性 不会退化成野人一样的生活

  她开始不停地做着农活 耕作 伐木头 割草地 饮食规律并且随着季节变换开始迁移

  一只狗 两只猫 一头牛 后来成了一只狗 一只猫 两头牛 再后来只剩下一只猫 外加一只白乌鸦

  卢克斯死后 这只白乌鸦进入了女人的生活 成了女人的精神寄托

  看起来 这只白乌鸦就像是女人的真实写照

  孤零零的 在那样的群体里成了异类

  而她尽可能的依靠信仰让自己保持清醒冷静 用笔和纸记录下她每天的生活

  并且经常反思着人类脱离社会后内心最深层次的想法 ( 这点不多说 自己看电影体会吧 )

  影片的结尾 女人记录完了最后一张可以写字的纸

  不似小说中的鲁滨逊那般幸运 能再次重返人类社会

  女人也许只能这样孤独终老了罢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

  真的不是谁都能在那种环境里活下去的

  当你成为仅存的人类 当你把身边的动物当成抒发情感的伙伴 当它们渐渐离去

  只剩下生存以上 生活以下的状态活着

  时间变得无关痛痒 却无处不在

  仿佛仅存的感觉就是绝望

  你还能坚持活下去吗?

  我个人认为 影片除了反思人性之外

  还暗含了另一层含义——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 类似隐墙一般 自己出不来 也没人进得去的时候

  渐渐成了孤独患者

  然后 多么希望 能有另一个人走进 和你一同分享点滴

  女人说 世界上没有比爱更合理的激情 它让爱人者和被爱者的生活都更加轻松

  只是 我们应该及时觉悟的 它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是我们过上更美好生活的唯一希望

  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隐墙》观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