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超凡蜘蛛侠》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1-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超凡蜘蛛侠》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超凡蜘蛛侠》是一部由马克·韦布执导,安德鲁·加菲尔德 / 艾玛·斯通 / 瑞斯·伊凡斯主演的一部动作 / 科幻 / 冒险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凡蜘蛛侠》观后感(一):偏题,剧透,影外话~

  iderman 有感 。前些日子老爸问我什么是家庭观念,我脑门狠狠榨了一下,勉强才挤出[责任感]这个词来,结果我爸说很好。

  责任 对于木有爹木有娘寄居姑父家的男主角,始终牵动着他,用前三部蜘蛛侠的话说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随着男主角加菲Bling Bling的小圆眼各种闪烁中,我们可以知道,为了调查父母亲行踪,加菲逐渐陷入了甜蜜蜜的爱河和难以收拾的蜥蜴泽中。和女主石头爱情可谓说是一路闪电带火花,却还透着点小清新芬芳。刚开始由于加菲路见不平一声吼的精神,给校园小霸王虐了一番,全靠人家石头智美双全才平息了,于是清新的爱情就边打边相识了~

  在科学室的调查中,加菲被小蜘蛛咬牛逼了,生活也顿时邪恶地丰富了起来~比如可以在地铁上痛扁老流氓并充满无辜地说对不起,可以在学校开心地调戏之前欺负他的霸王小基友,还可以拿着相机攀岩走壁做陈老师 1s,最重要的是可以充满自信地和石头眉来眼去了。

  嗯哼,可以说加菲是文艺小清新男e逆袭!!!喜欢他圆鼓鼓的眼睛架上复古的小镜框;喜欢他没事拿着部小相机去发现生活的美好譬如说偷拍石头妹妹做自家电脑桌面;喜欢他全神贯注技术宅的模样;喜欢他犯错后敢于担当的man;喜欢他用自家出品的蜘蛛网圈回石头并强吻表白之...

  伴着乐呵乐呵偶像剧般的开始,责任也渐渐开始压在加菲肩膀上了。因自己侥幸看表演心理而逝去的叔叔本,三观与自己并不契合的警察老大未来岳父 ,打击罪恶和自身生活节奏的不平衡 ,都在磨练着正直的小蜘蛛。越磨砺越光芒!加菲始终坚持着担当自己的责任,维护着纽约的河蟹。最后在人民和岳父警察大人支持下,小蜘蛛险胜了一时脑残的蜥蜴boss。其中心怀感激的工程员号召起全员搭桥让加菲飞跃的桥段更是肉麻得我眼珠淹在泪水里。

  最后的最后,岳父警察大人临死前要加菲承诺不要再把女儿石头卷进来,加菲坚忍了一阵子,还是决定有些约定是遵守不了呵,为了桌面女孩,豁出去了。

  剧终后,加菲在第一次约到石头,随后开心地转身小跑起来的画面又映在我眼前;这使我不禁想到,喜欢一个人的责任不正是这样吗,自己必须小跑起来,强大起来,才能够给予桌面女孩更好的幸福

  《超凡蜘蛛侠》观后感(二):民工进城看电影

  这天晚上,拖着疲惫身子 ,工地上忙了一天,晚上去娱乐下吧,

  从电影院大门外的二道贩子手里买了一张票。还是什么3D的。不懂。要不是工友请客,谁敢来这啊,真想不明白,工棚有电视。跑着糟蹋什么钱嘛。

  2个小时后,我托着更疲惫的身子从电影院里爬出来。你妈的,这就是电影吗,这TM比我小时候看西游记还精彩无逼啊。这世上,不仅只有神仙,原来真的有妖怪啊,还是个蜘蛛型的,不过 我就不明白了,蜘蛛精不都是女的扮演吗,哎不管那么多了,蜘蛛侠在牛蛋,和我没毛毛关系

  艾玛,又浪费2个钟头,说不定斗地主还能赢几个钱,过几天工地就要结束了,工头能准时给工钱不,老婆都大半年没见过了,长啥样都记不住了, 艾玛,扯远了~

  总之,看完这部电影吧,我就觉得,以前看的所谓的电影都鸡巴 是动画片。,,人人都说什么支持国货,支持国产电影, 我就不明白了,有白面馍馍,为啥还要去啃玉米糠子呢,城里人啊,整不明白,

  哎,还是赶快回工地吧,明天起晚了又要扣工钱了,明年家里再添几头猪仔,孩子还要交学杂费,老婆打电话肚子又大了~~,妈的,我就不明白,我也没在家,怎么 一个娘们也能生孩子 、~~

  《超凡蜘蛛侠》观后感(三):因为这部片子发现了自己真的是颜控~~~

  对不起了,两次出演蜘蛛侠的托比·马奎尔、以及克尔斯滕·邓斯特、还有导演,很遗憾,我说不出你们演的蜘蛛侠系列电影剧本哪里不对、演的哪里不好(因为在学校学的电影理论分析都就饭吃了~~~囧~~~),我只能说,从不赶热闹看首映或是热映电影,在周二这个电影票半价之时无意间看了新版蜘蛛侠的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原来自己真的是个颜控——新版蜘蛛侠和新大嘴美女俊男靓女的组合实在是养眼极了~~~

  细想来,以我屈指可数的观影数量,又或许是主演的几位都是与我很有缘的家伙吧——尽管贾斯汀在《社交网络》中试图从偶像派跨入演技派,但抓住我心的却是Andrew Garfield饰演的Eduardo Saverin;《绯闻计划》和《Help》也让我对Emma Stone亲睐有加;但我最爱的仍是从《名利场》和《少年汉尼拔》中走出的时而深情专一、时而凶狠邪恶的英国绅士Rhys Ifans。

  嘿嘿~~~所以看此部影片就好像是和久未见面的老友碰头叙旧,只是背景换成了纽约,故事变成了耳熟能详的蜘蛛侠~~~但却一改自己脑海中一提到蜘蛛侠就想到托比·马奎尔那张觉得别扭的脸(觉得他帅的人请不要骂我啊,Sorry),从而不光欣赏好莱坞大手笔打造的炫目特技和3D的震撼效果、而是真正带着赏心悦目心情来看描写这个漫画英雄的影片了!!!~~~三克油儿,演技忽略不谈、脸蛋绝对功不可末呦~~~

  呼~~~一吐为快~~~

  哦,对了,审美观各有不同~~~接受不喜欢的大家的~~~

  《超凡蜘蛛侠》观后感(四):渣渣回炉英雄电影

  话说美国超能英雄里面最爱的就是蜘蛛侠系列,怎么说,这种英雄设定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在蜘蛛侠里面Peter从原来一个庸碌的小角色经历获得超能力到适应超能力,他的心路历程刻画比较务实,生活化。反观超凡蜘蛛侠……偶像化的设定,让我又想起暮光系列,纯粹走卖脸校园青春路线,活生生毁了蜘蛛侠系列本来的英雄主义精神。

  整部电影看下来,情节生拼硬凑,非要在校园氛围中展开一个超能英雄的故事。莫名其妙获得超能力,话说一个机密性比较强的研究机构,它的门锁就是别人偷瞄几眼再划拉几下就破解了?还有男主本来的loser属性在获得超能力后,智商也上线补足了,开发了手腕式发射蜘蛛丝的装置,无限容量,超强超粘性,比柯南的背带还要牛啊!但是一下水就”biu“的失效了……还有反面角色的设定,康纳斯博士啊,真是,罗里啰嗦半天我不知道为什么非要让自己胳膊长出来,长出来变异成蜥蜴随即就黑化了,为什么啊?之前教授不都好好的的么?一变丑了有强大力量了就想做邪恶的事情啦?槽点太多!

  到影片超炫经典的纽约市景穿梭镜头还是很帅的,所谓的故事不足特效补?托比·马奎尔版的蜘蛛侠瞬间浮现,当年的蜘蛛侠从一个略二的小青年一步步成长,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理念贯穿了整个系列,还有后来成名后蜘蛛侠浮躁起来的心态,与自我救赎的情节安排,都是符合角色的设定的。作为一个带有过多人类情感的超能英雄,他不会像超人那样完美,也会犯错、冲动自私骄傲,这样的有血有肉形象才更贴近蜘蛛侠。里面的反派多是按照美国本土英雄漫画的设定,纯粹邪恶与正义势不两立,或者苦大仇深血海深仇的反社会,然后被打败被感化。哈哈。

  还有超级不明白为什么豆瓣评分对这部影片这么高……╮(╯_╰)╭

  而且蜘蛛侠收官之作只有6.7分

  《超凡蜘蛛侠》观后感(五):假如劫犯给了你一瓶牛奶

  假如劫犯给了你一瓶牛奶,你会怎么办?主人公在遇到态度恶劣的售货员遭到抢劫而劫犯又给了他他想要的牛奶后,他选择不去行善除恶,而这样做却直接导致了他的uncle Ben的被枪杀。

  在劫犯扔给主人公那瓶牛奶时,我选择不去同情售货员,反而认为劫犯善心未泯,我想主人公当时多少也有这样的想法,但那时谁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劫犯为了摆脱主人公伯伯的阻挠开枪干掉了他。主人公的态度突然由微妙转变为结结实实的愤怒

  这就让人难以理解了,导演既然想让这件事成为主人公行善除恶的开端,为什么要设计一个扔牛奶的情节从而让观众对劫犯的态度不是那么厌恶?我认为要是将售货员设计为老实好人而使劫犯成为十恶不赦的坏蛋那情节的处理就显得太过普通

  .s.有非关键情节透露

  .s.第一次写影评,望支持

  《超凡蜘蛛侠》观后感(六):妈妈,为什么他还没有变成蜘蛛侠呢?

  首先是标题解释

  看电影时,一个妈妈带着几岁的男孩坐在我隔壁,好像前一个小时那个男孩都在问他妈:“妈妈,为什么他还没有变成蜘蛛侠呢?”

  我比较反感家长带这么小的孩子去电影院看电影,即使这部蜘蛛侠内容比较轻松和谐,但其中的许多场面还是很血腥的,被小孩看了不是很好吧;并且要一个这么小的小孩端端正正地坐两个小时基本是不可能的,非常容易影响到其他观众,人家也是买票进场的,这样对他们实在不公平

  呃,吐槽得太多了。

  但男孩却把我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我也好想问:“这他妈的蜘蛛侠还没有变身吗?”

  看了三分之一,uncle本被杀死时我才醒悟过来,我去!原来这是坑爹的复刻版啊!

  对复刻版没什么好讲的,剧情基本跟蜘蛛侠1差不多,只是BOSS换了头蜥蜴罢了。

  只是想说一下,这个版本的蜘蛛侠终于活用蜘蛛的技能了,就是织网。电影有一幕是蜘蛛侠在下水道织了一个大网用于探测蜥蜴的位置,以往的版本好像都没有这个技能的出现啊(如果有出现的话就当我废话吧),就只是在城市里喷丝飞来飞去而已,其实现实中的蜘蛛更多是在巢穴里织网等待猎物吧。

  最后,我还想吐槽一下,为毛这个版本的蜘蛛侠这么喜欢脱掉面具?是因为主角加菲太型男了要耍帅吗?

  哦,也许是戴着面具太热了。

  《超凡蜘蛛侠》观后感(七):电影剧情偏弱,演员演技偏弱,特技甚佳

  话说这电影豆瓣降分降的好快啊,上映那会儿来看,还有8.6呢,今天进来一看,就剩7.1了……

  当时豆瓣页面上充斥着各种溢美之词,看完电影的感觉就是,文过饰非言过其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有太多男猪脚的颜粉为了票房夸大了该片的口碑(虽然可以理解)。

  首先,电影剧情偏弱,故事讲的拖拖沓沓,疙疙瘩瘩,充满了各种狗血而无聊的暮光式言情镜头;再加上各种明显是为续集埋伏笔而含糊带过的神秘情节,整部电影的节奏很不流畅。

  然后,男主角演技还是要加强,看着看着就出戏了。Peter Parker被塑造成了一个说话词不达意的多动症结巴,经常一句话憋半天,配合各种手势各种动作,最后还是说不出来,我看的万分捉急啊!男主角的脸不知在哪里看到过相似的类型,蛮帅的,但也不算特别喜欢,大概是因为给人的感觉特别痞气吧~身材不错,个人很中意他修长的脖子,不过穿上紧身蜘蛛服之后明显偏瘦了,看到他飞檐走壁,我更多的联想到了猴子,而不是蜘蛛= =

  整部电影最不好的一点就是,大概是为了区别于老三部,这部里的蜘蛛侠几乎完全是按照老蜘蛛侠性格的反面来塑造的。如果说,老版托比饰演的蜘蛛侠最感动的我的地方是他质朴纯良的赤子之心,那么新版完全颠覆了这一最基本的认知。从头到尾,加菲尔德饰演的蜘蛛侠就没有守过任何诺言,说话如放P,自己承诺的事情没有一件做到的,而且完全没有责任心,经常莫名其妙的冲着叔叔婶婶发火(明明是他自己做错事情在先),有了超能力之后,还成了一个仗势欺人的小流氓。不要说这就是一个高中生应该有的样子,好像大家都没上过高中似的。

  好的地方,特效明显进步了,蜘蛛侠在大楼间穿梭飞翔的细节更多更炫,看的很清楚,有些从高楼上往下望的镜头,即使是在电脑屏幕前看都很有冲击力,相信在电影院看IMAX的观众一定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新版也对老版一笔带过的一些问题作出了解释,比如蜘蛛侠换装后脱下来的正常衣物是放在一个背包里,搁在一幢大楼顶层的。

  至于喷蛛丝是作为自带的能力还是装置的作用见仁见智吧。据说原漫画版本也是装置喷丝,但是个人更喜欢老版电影改编的自体喷丝,“蜘蛛”两字更加名符其实,既然是基因重组,那就要重组的彻底,一个自带吐丝功能的蜘蛛侠显然比只能靠装备吐丝的蜘蛛侠更带感(虽然有时候也会觉得这么无穷无尽的吐丝会不会对身体伤害+ +)。而且新版的蜘蛛侠,虽然力气看上去很大,可是对怪物的杀伤力明显比不上老版了。如果说老版的蜘蛛侠总是在英雄救美的话,那么新版的完全就是美救英雄,蜥蜴人的覆灭全靠着新蜘蛛侠的高中生女朋友半小时内调配的解药(尼玛这不科学!)。而且这解药也太灵了,放出来5秒钟,蜥蜴人就良心发现了,从大BOSS变成蜘蛛侠的救命恩人了……这不是解药,是心灵鸡汤吧!

  剧情3颗星,演员演技3颗星,容貌身材4颗星,特技4颗星,综上所述,这部电影平均下来3.5颗星吧。

  :说新版忠实漫画原著的,蜘蛛侠的铁牌女友MJ呢?头号反对者报社老板呢?好基友Harry呢?两版电影皆有对原漫画的改编,毕竟把连续剧一样的漫画直接搬到大银幕上来是不现实的。麻烦加菲的傲娇粉丝少来不懂装懂人云亦云那一套。

  《超凡蜘蛛侠》观后感(八):从《超凡蜘蛛侠》看神话结构的建立及其演变

  我身边很多研究电影的朋友以及老师都相当不喜欢这部电影。听说北影的郝建老师曾被强行要求必须在课堂上讲一下蜘蛛侠,结果郝建老师说,非要我讲也可以,不过要多加一千块钱(*^__^*) ……

  说实话我倒是挺喜欢这部电影的,我倒不是非想从美学或内涵上替它辩护什么,事实上也没什么可辩护的。就像我也很喜欢威尔史密斯的《全民超人汉考克》,我认为这两部电影都是很好的文本,用来证明超级英雄片的确是一种类型,而且其逻辑结构已经越发明显。

  在很早以前,当我因为替一本杂志写文章而完整地看了一遍《超人》系列和《蜘蛛侠》系列后,我注意到,这两个系列虽然有着不同的主角和不同的故事,却有着完全一样的结构。

  在《超人1》里,超人作为孤儿被一对农场主夫妇收养;幼年的超人发现自己拥有超能力并滥用自己的超能力去泡妞,被他的养父批评并指出他应该用他的力量帮助别人;超人拥有双重身份,一面是懦弱善良的普通人,一面是无敌的超人;邪恶的反派要求超人做出选择,是救无辜的民众还是自己的女友(反派往不同的方向各发射了两颗导弹)。在《蜘蛛侠1》里,情节是一致的:蜘蛛侠作为孤儿被叔叔婶婶收养;蜘蛛侠拥有超能力后滥用自己的力量并被叔叔教育(作为一种加强,叔叔用生命将自己的教育变成了强大的道德律令,永远留在蜘蛛侠内心之中);蜘蛛侠拥有双重身份;反派绿魔同样要求蜘蛛侠选择救一校车的无辜儿童,还是救自己的女友。

  在《超人2》里,路易斯识破了超人的双重身份,超人不得不在两个身份之间做出选择。超人最终放弃了自己的超能力,选择与路易斯长相厮守。然而邪恶的反派出现,超人再次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于是恢复了自己的超能力,并抹除了路易斯的记忆。在《蜘蛛侠2》中,蜘蛛侠也深受双重身份的折磨,并最终为了玛丽简而放弃了自己的超能力。但他同样再次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于是他又拒绝了玛丽简,重新获得了超能力。

  在《超人3》里,超人由于受到放射性物质的影响,开始放纵自己的欲望,他肆意破坏,成为反派的帮凶。影片最后超人分裂成了两人,一个是西装革履的克拉克,一个是不驯服的邪恶超人,两人进行了一场战斗,克拉克最终战胜了超人。而《蜘蛛侠3》也是如此,蜘蛛侠被外星生物寄生,他变得自私、暴戾,为了复仇而试图杀死沙人。同样在一个充满象征意味的教堂里,蜘蛛侠借着教堂钟声赶走了外星生物。

  在这个过程中,反复出现一组组对立项:孤儿(个人)与家庭、欲望与责任、超级英雄与普通人、女友与大众、放纵与文明。

  如果进一步抽象,所有对立项都可以总结为一组对立项:一种个人主义的选择与一种集体主义的选择。

  这对矛盾,被融合进超级英雄的身上,使得他成为调和这对矛盾的中间项。

  按照列维·斯特劳斯对南美神话的考察,他认为“神话思维总是从对某些对立有所意识,然后发展到对这些对立逐步进行调和”(《结构人类学1》第十一章《神话的结构》206页)。

  如何调和呢?进行一种隐喻性的转化,从一对无法被调和的二元对立结构,转化成一组可以包容一个中间项的三联体结构。比如,如果要调和“生与死”的矛盾,那么就把“生”转化成“农业”,把“死”转化成“战争”,那么在农业与战争之间,就可以包容一个中间过渡项“狩猎”了。

  如果我们承认好莱坞的西部片是一种类型片,反映了一定的西部神话,并认为牛仔本身调和了蛮荒与小镇、自由与秩序、野蛮与文明的对立。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反对,超级英雄片同样具备这种鲜明的类型结构。

  而且,以这个结构反过头来再去检验其他超级英雄电影,可以清楚地从任意剧情中抽象出这种对立结构。比如《蝙蝠侠》系列、《刀锋战士》系列、《X战警》系列和《地狱男爵》系列。

  尤其是后三部,它们与《超人》、《蜘蛛侠》和《蝙蝠侠》不一样,影片中的超级英雄没有双重身份作为一种调和与掩饰,于是故事中的超级英雄都要承受一种个人主义选择和集体主义选择之间矛盾的直接冲突。

  表现为故事,则是片中的超级英雄同时被邪恶阵营和普通大众所排斥,但超级英雄又两者皆是。

  刀锋战士是半人半吸血鬼,X战警本身就是变种人,地狱男爵是来自地狱里的恶魔之子。他们的对手全是他们自身的反大众一面(邪恶的吸血鬼、邪恶的变种人、邪恶的恶魔)。

  二元对立结构、以及超级英雄作为调和这对矛盾的中间过渡项,在这里面尤为的明显。

  而我之所以喜欢《全民超人汉考克》,其原因也无非是这部电影以一种充满自觉意识和戏谑的手法,将这些结构凸显了出来并进行了嘲笑。比如,故事里提到超级英雄必定是孤独的(孤儿),因为一旦他们找到女性伴侣,他们的超能力便会消失;又或者,原本不自律的超级英雄,当他穿上一套紧身衣制服后,他就慢慢学会了不再放纵自己。

  这种感觉让我很舒服,因为它在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所以我会喜欢这部电影。

  而这部《超凡蜘蛛侠》则在另一个层面上验证了我的观点。

  列维·斯特劳斯提到,“神话的目的是提供一个逻辑模式,以便解决某种矛盾”,但“如果这种矛盾是实在的话,那么这项任务是无法完成的”(211页)。

  所以,为了不断达到调节矛盾的功能,“神话将会螺旋式地发展,直到为它催生的智能冲动耗尽为止”(211页)。

  这种发展便是,“极点上的两项之一和那个中间项被一个新的三联体所取代”(206页)。

  简单解释,就是作为调和矛盾的中间项,已经无法继续让人信服地缓和这组对立关系了,于是,中间项与它所调和的两个极端项中的任意一项,组成一对新的对立关系,并由此产生一个新的中间项。

  还是以生与死为例。生与死是初始对立项,它们被转化成一个三联体“农业、狩猎、战争”,其中狩猎是农业与战争的中间项。当狩猎无法继续调和二者矛盾时,狩猎与农业形成一组新的对立项,并被转化成第二组三联体:“草食性动物、食腐肉动物、猎食性动物”。其中草食性动物是农业的隐喻,猎食性动物是狩猎的隐喻,而食腐肉动物是二者新的中间项。

  毫无疑问,西部片经历了这样一个转化的过程。如果说,《关山飞渡》、《搜索者》、《原野奇侠》里的西部牛仔,都是在罪犯与文明人、印第安人与白人、牛仔与农夫、枪与锄头、蛮荒(或远山)与小镇之间进行调和。那么,《正午》则是西部英雄与大众组成了一组新的对立结构,而警长的妻子成为了调和二者矛盾的新中间项。而《赤胆屠龙》则是西部英雄与野蛮的犯罪者之间的一组新对立项,一个有前科的女赌徒(她最后爱上了警长)则成为了这组矛盾的新中间项。

  超级英雄片也有这样一个转化,开启这场转化的电影是诺兰的《黑暗骑士》,而扎克·施耐德的《守望者》则继续延续了这种转化。在这些片子里,大众、超级英雄和超级坏蛋这三者,形成了一个异常复杂的三联体结构。

  原本超级英雄只需要调和大众(一种集体主义选择)和超级坏蛋(一种个人主义选择)之间的矛盾就可以了。但在这些片子里,超级英雄要与大众形成一组新的对立结构、超级英雄要与超级坏蛋形成一组新的对立结构。

  双面人象征着在大众与小丑之间一种调和失败的产物,蝙蝠侠通过将自己与大众完全对立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对立项,来掩饰这种失败。

  而《守望者》则采取与《黑暗骑士》完全相反的方式讲述了同样的故事。《守望者》的核心预言讲的其实是,超级英雄为了缓和自己与大众的矛盾,通过制造一个“超级坏蛋”与大众形成对立,来缓和自己与大众的对立关系。

  总之,不管是《黑暗骑士》也好、《守望者》也好,超级英雄与大众的矛盾关系都成为了一组新的矛盾。

  而这种变化则鲜明地反映在《超凡蜘蛛侠》中。

  在这部新作中,原版蜘蛛侠对于自己双重身份的痛苦被最大程度地消解掉了,作为英雄与作为个人的选择问题也不存在了(至少是淡化了,最后蜘蛛侠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该毁约就得毁约。”就把老版蜘蛛侠与老版超人一辈子都没解决的矛盾化解了)

  在新作中,反复渲染的却是超级英雄与大众的关系。

  第一组三联体是:警察(父亲)、女友(女儿)、蜘蛛侠(男友)。

  蜘蛛侠与警察的矛盾在老版的蜘蛛侠里不存在,老版蜘蛛侠唯一反映出的蜘蛛侠与大众的对立,仅仅是报社老板用报纸不痛不痒地抨击蜘蛛侠。

  但在新版里,蜘蛛侠与警察的冲突简直成为了蜘蛛侠与蜥蜴魔的矛盾之外叙事里最强的一对冲突了。以至于蜘蛛侠大战蜥蜴魔之前,先要与警察展开一段大战。

  最能体现这组对立的是警长的一句台词:他戴面具,而我戴警徽。而这对矛盾最终靠着蜘蛛侠的女友同时是警长的女儿,作为一个中间项而化解了。

  第二组三联体则是为了修补第一组三联体而进行的美化:建筑工人(父亲)、小孩(儿子)、蜘蛛侠。

  在这一组三联体里,蜘蛛侠与大众的关系则让人充满了感动。蜘蛛侠先是拯救了建筑工人的儿子(同时,值得指出的是,蜘蛛侠先是脱下面具获得小孩的信任,又通过让小孩戴上面具而使得小孩产生了勇气)。

  然后,当蜘蛛侠被代表大众法律的警察击伤腿后,同样是代表大众的建筑工人们,用自己的大吊车组成了空中的桥梁,保护蜘蛛侠一路奔向目的地。

  于是我们发现第二组三联体完全是出于修复第一组三联体而发挥自己的功能。

  相似的分析还可以进行很多。比如原版蜘蛛侠的吐丝能力是个人的超能力,而新版的吐丝能力则是源于一种大众的科技化力量;原版蜘蛛侠是一个普通人,机缘巧合之下获得超能力,而新版蜘蛛侠的父亲本身就是这项基因技术的发明人,这使得蜘蛛侠获得超能力有种必然性。

  因此我对新版蜘蛛侠怀有很大的欢迎和兴趣,并且异常期待它的第二部诞生。如果第二部新版蜘蛛侠继续印证我的观点的正确性,那么我们有理由说,超级英雄电影是继好莱坞西部片后,最有生命力和结构最完整的新类型。

  《超凡蜘蛛侠》观后感(九):劳资就爱看美国英雄大片。

  想起来很多年前和朋友讨论中国电影限制进口的问题,当年的我们就一脸无耻的说,没办法。好莱坞大片就是好看怎么办。

  直到今天,我在英国听着半懂的英语,满腔热血的看完了蜘蛛侠,我依然觉得,好莱坞大片作为打发时间和转移注意力真是完美的。当然,人家同时还传播着美国的普世价值观。

  漫画改编的好处是,剧本已经是千挑万选过,如果叙事上再出问题导演简直就该拖出去斩了。在电影的前三分之一我内心还是默念再不来点猛料我就要睡着了。从蜘蛛侠变身开始剧情开始发力,最后半小时简直就比感动中国还要感动。蜘蛛侠伴着岳父的认可,警察的倾力相助,瘸着个小腿就去跟boss决斗了。

  如果说,你正值失恋,心情不好,找找两个小时忘记自己,这真是不错的选择。

  男主角是正太帅哥,女主角很美。

  只是,过半个小时你就忘记了这些热血。回到自己的心情里。

  《超凡蜘蛛侠》观后感(十):The Amazing Spider-Man

  童年的一起突发事件,令彼得·帕克(安德鲁·加菲尔德 Andrew Garfield 饰)和父母生离死别。转眼彼得成为一名高中生,他偶然发现父亲的公文包,并从叔父本(马丁·辛 Martin Sheen 饰)处得到线索,于是启程前往奥斯库公司拜访父亲当年的合作伙伴——科特·康纳斯博士(瑞斯·伊凡斯 Rhys Ifans 饰)。在公司内四处寻找线索的彼得意外被蜘蛛咬了一口,回程途中他的身体发生奇异的变化。在康纳斯博士德引导下,彼得不断了解并发掘体内着超乎寻常的能力,喜怒哀乐,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迅速向他袭来。直到某日,他便成了影响深远的超级战士蜘蛛侠。

  而城市内也出现了凶恶的蜥蜴人,彼得不平凡的人生就此展开……©豆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超凡蜘蛛侠》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