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29+1》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7-11-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29+1》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9+1》是一部由彭秀慧执导,周秀娜 / 郑欣宜 / 蔡瀚亿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9+1》观后感(一):30岁,可怕的是什么?

亲情,爱情,工作,独处,4大项几乎同时都亮起了红灯,内心难过无人可诉,又无法做到心平气和的去应对,痛苦万分,焦躁难安。

1.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做什么?

我们很多人都不会和害怕和自己单独相处,于是把自己躲进工作里,躲进和朋友的聊天里,躲进和男朋友无聊的对话里,总怕让自己一个人静下来。否则就会不知所措坐立不安,烦躁。

但一个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孤单寂寞的,没有人时时刻刻会陪伴着你,我们得学会和自己相处,和自己对话,安静享受生活美好,或打扫卫生,或写日记,或装扮自己的房间,或和宠物们对话,或完成自己的心愿。 2.为什么我们过的不开心

每天稀里糊涂的活着,感觉不到开心,那是因为没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不知道什么最重要。也直到死神到来之课,痛苦万分以后才明白。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每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去对待?去吃自己想吃的东西,去想去的地方,去爱自己想爱的人,为自己而活,每天开开心心的,仅此而已。

  《29+1》观后感(二):第一次豆瓣影評(然而完全是在寫日記)

也是第一次在豆瓣寫影評吧

心情真的是異常複雜

沒有看多過的評論或什麼,就跟Bessie吃完飯決定去影院而已。。

糾結了到底看春嬌志明還是這個以後, Bessie毅然決然選擇了這個

因為不用再怎麼解釋了,題目就直戳靶心

兩個人齊呼並high five了以後,就開心的進了電影院

覺得很有心意的就是,電影院門口還專門在派巴黎鐵塔和小冊子的周邊,讓我們覺得製作商很有心,的確是一個很小清新的電影

看完以後才得知以前是舞臺劇,說實話蠻想看的,不知道還能不能看到了

其實沒想到是這麼催淚的一部戲

個人覺得親情方面多多少少有些牽強,但眼淚依然流的稀裏嘩啦

最想哭的還是事業那一塊吧

畢竟也是最近一直反問自己的問題

當別人都在事業上風生水起的時候,我卻想著要放棄

不是我不想解決問題,而是我真的不知道要如何去解決,為什麼要一直逼著自己做自己抗拒的事業

想起來都是淚,好幾條平行的淚水一直在流

電影其實沒什麼成本,但是拍攝手法和獨白的氣氛很牽動人心

很港式的一部電影吧

說實話前半段很羨慕周秀娜在職場上的廝殺,事業蒸蒸日上,每天西裝革履。

但說實話組織市場活動策劃什麼的,我也的確是看了以後更加膽怵了

處處需要溝通啊,籌畫

而現在的自己,真的對自己一點信心都沒有

完全不覺得自己可以handle了任何事情了

工作上被Shum壓迫的透不過氣,早上還要被OST指著鼻子駡

臥槽,這一切是為了什麼

我怎麼就做了這麼沒有尊嚴的工作了呢

真的覺得自己工作的每一天都在苟延殘喘

為了不陪高昂的培訓費用而已,當初實在後悔簽了那份賣身契

我知道這一切都是成長,只不過這種代價來的太大,我真的handle不到

片中的女配,說真的我也沒有很羨慕她的生活,從一開始我就能感覺到她有癌症的了,不然也不會這麼不切實際的活著

旅行誰不能呢,巴黎也不是天堂啊。

只是有夢想,去完成了夢想罷了

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看到了男配,頓時讓我想到了Lynn,發現自己還是hold不住小白臉的,或者小鮮肉

今天Bessie還在說,我們這個年齡的女生,的確是會吸引比我們小一些的男生

他們需要的是成熟,正好是我們可以給到的吧

然而同齡或者更大的男生,他們眼裏只有更小的女孩子,我們早就失去了市場份額

何況,我只是一個,,,被諷刺挖苦的對象

說到這裡一陣唏噓

呵呵,剛剛迎來28歲的我,

真的是對人生的道路一片迷茫

這部電影剛好戳中各種點,所以一不小心,就淚濕了一地。

好像Lala Land一樣,有了一些經歷,看了電影,才會體會的更加深刻。

  《29+1》观后感(三):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中,其实呢

很喜欢这部电影,很真实,以及一些细节,关于什么才是重要的。

先从印象深刻的开始说。

爸爸得了老年痴呆,总是给她打电话让她回来,她有时候会表露出不耐烦,就像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心态那样:我很忙,事情很多,你到底要干嘛,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不要给我打电话。

后来她爸进医院了,她开始回想起小时候,她爸总是在周末带她玩,吃甜品,看电影,小的时候,她爸经常陪在她身边。现在他爸爸需要她,可她却并没有经常出现。

当回想起这些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好像一直忽略了重要的东西。重要的东西是,和爱的人在一起的记忆

她想象她爸爸每次等她的样子,想象他爸爸想她的时候,想象所有,她被家人需要,却从未出现的时刻。

然后眼泪止不住的流下,然后荧幕外的我,和她一起流着。

【到底什么才是重要的?】

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失去了才知道?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一切都尽在掌握中,可是忽然出现了一件事,让你发现,原来从来就没有什么在你掌握中。那些自以为是的掌控,不过是自以为是的安全。

这部电影让我再次思考,我到底要怎么度过我的人生,是不是要和我爸妈在同一个城市,然后每周和他们见面,一起吃饭,或者聊天。客观地说,我没办法把我的时间的大多数给他们,但至少要一周给他们一些时间,给我们一些时间,待在一起,毕竟,需要自己的人并不多不是吗?毕竟有些人,如果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不是吗?毕竟一生中的最爱,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最持久真挚的就是家人不是吗?

不要总是觉得“还有时间”,不要总是“再等等”,如果有机会,就去在一起,就去制造回忆,毕竟,我们都控制不了不是吗,除了现在,除了现在把时间给谁,除了如何制造回忆。

我仍然不太清楚家人对于个人的意义,也许不像朋友那样清楚明白,但的确是最特别的存在。你不想靠太近,也无法靠太近,但却是最爱。这听起来像是矛盾,其实很清晰,毕竟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不是吗?所以是最爱,但无法靠太近,就可以得到合理解释。

关于友情

她和他说 你可以摸一下我的胸吗 她说 我们做爱吧

我很喜欢这部分的情节,非常喜欢。

他们之间是相互喜欢的吗,能成为朋友一定是有欣赏在里面的,不然怎么成为好朋友呢?我还是觉得朋友的成分更大一些,然后呢,然后所有的行为都源于相互珍惜

很喜欢,很感动,我发现自己懒得写影评了。让我有思考的影片,记得了。

  《29+1》观后感(四):無非唏噓

幾乎每年都有一兩部讓人驚艷的港產片,今年意料之外的是周秀娜居然這麼會演戲。

整個觀影過程,寥寥的幾個觀眾,安靜得能聽到鄰座的呼吸聲。很多抓心的細節,大家都很節制的控制住漸漸沉重的鼻息。

三十而立,對當今都市的普通民眾來說簡直就是個笑話,三十歲面對的是日漸衰老的父母,日漸高企的生活成本,日漸沉重的工作責任與壓力,處處都是可以壓垮你的最後一根稻草,你變得精緻而謹慎,變得努力而乏味。雖然很多雞湯教育我們人生的成就不止一種人生的追求不該只局限於成功,但是,回落到生活層面,我們並沒有太多選擇。

我以前拍拖不會哄人,經常只會說“開心都係一天,唔開心都係一天,咁點解要唔開心喇?” 往往說出口都覺得有點心虛。

電影散場出來,發現剛好下過一場大雨,城市的悶熱沒有一絲的消減。有趣的是,剛坐上出租車,電台播了一首《我的未來不是夢》。

  《29+1》观后感(五):30岁,用黄天乐的态度在林若君的生活里过活

现在是2017年,周围的朋友都陆续迈入30岁,人生步入迷茫期。
古人云,三十而立,可对于女生来说,三十只让人闻风丧胆
两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孩子,29岁的林若君和29岁的黄天乐。
一个大都市不断勇往直前的白领精英。
一个活在“舒适区”29年的快乐大女孩。
林若君有个在一起10年的男朋友,杨子豪。
黄天乐有个从7岁就相伴的青梅竹马,张汉明。
林若君身材苗条,凹凸有致,一柜子的护肤品,想要保持自己像19岁一样。
黄天乐身材圆,长相普通,但是29岁和19岁对于她来说,没有任何区别。
大多数的女生都想拥有林若君的样貌身材和工作,
同时又拥有黄天乐乐天知命的性格和青梅竹马。
这种妄想最强烈的时刻,就是你将要三十岁,却仍旧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
你想自己更“优秀”一点,又想自己更“快乐”一点。
土星围着太阳绕一圈,是三十年,所以当你快三十岁的时候,你就迎来了土星周期,你会遇见很多机遇、挑战和改变。土星是一颗很严厉的行星,它将拿走你依赖的东西,让你只依靠自己的力量,让自己站起来。经历过土星周期,你就会遇见另一个自己,也许更好,也许更糟糕。
30岁
从普通职员晋升成leader,还没准备好,就要开始承担更多责任
每天都在质疑自己的判断,却要装作很坚定的样子;
偶尔回家吃饭,发现父母真的老了很多,每天都在祈祷他们健康平安;
许久未见的闺蜜,聊起天才发现已经三观差别太大,情谊还在,亲密不在;
谈了很久的男/女朋友,不知道这条路是应该向前走一步,还是该换条路走;
养了多年的宠物处于弥留之际,可心碎并不能阻止年岁的衰老;
朋友圈里的同学一个个结了婚,做了父母,塞满了各种结婚照和宝宝照;
教训新进的实习生时,才认识到时光没有漏下任何一个人,自己也成为了严苛的上司;
背着万元以上的包包,就像对后辈宣誓着,你有青春,但是我们有“安全感”;
觉得自己拥有了整个世界,又觉得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
想要很多很多,又觉得得到的好像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电影里,林若君升了职,无法和已经不是同样步调的男友分享,打电话告诉了妈妈,林母的反应好真实,她说,啊?那你岂不是更忙了?是啊,更忙了,忙得没有时间回家陪父母吃一顿团圆饭,忙到都没有和父亲畅聊一次就失去了他。林若君辞了职,分了手,失去了至亲,她痛苦得不能自己,她一遍又一遍得问,黄天乐,你为什么这么快乐?为什么人人都在往前看,你却永远都陷在快乐的回忆里。黄天乐,你为什么一直都在笑?你也失去了至亲。黄天乐,你得了癌症,你,得了,癌症。
林若君父亲去世时,和辞职后的哭戏特别让人动容,你能够感觉到那种年少时候的叛逆突破了成人的伪装,从眼神里,从眼泪里宣泄而出,那种无能为力的叫嚣让人绝望,只想抛下那些大道理,只想活在自己的规则里。但是,现实漂亮的姑娘,怎么哭都漂亮,比可爱的姑娘笑起来还要漂亮,捂脸。可爱的姑娘有自己的生存法则,黄天乐在噩耗里的乐天拯救了漂亮姑娘的绝望。
30岁,用黄天乐的态度在林若君的生活里过活,学会和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好好相处。学会和自己相处,是一个全新课题,你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是你最大的敌人。30岁的恐惧,与外界的变迁变化无关,你将要和一个30岁的自己相处,你准备好了吗?去面对你30年一点一滴堆砌起来的自己,有错怨不得别人,有对的你们可相拥窃喜。这样看来,似乎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29+1》观后感(六):致每人都将经历的那个讳莫如深的"29+1"

三十而立是一个人生成长永恒话题。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在这个社会承受的压力并不比男性少。工作,婚恋,一直是两座越逼越紧的大山,后代与长辈的关系,也无形中需要调和,事业和前途,更是面临转折,疾病,意外,烦躁,压力,任何一个元素,都可能压垮一个内心并不是那么强大的人。
        29也仿佛是一个令人惶恐的、尴尬的年纪,想起《爱情呼叫转移》里,女主角在29岁生日的那一天早上,无奈的纠正母亲说她已经三十的措辞。岁月一点一点向前移走,当令人再难以忽视的节点到来时,心里五味杂陈。不光英雄和美人,平凡人更惧怕色衰与迟暮。
        作为一部描绘三十左右中女人生的电影,比《恋爱假期》这种美国的浪漫爱情喜剧片来的更接地气,比《闺蜜》这种通篇与恋爱、男人、女人的友情和撕逼联系的片子来的更真实大气。各方面的压力虽然刻意集中,后期的转折桥段也明显戏剧化,人物塑造也过于扁平化,但是,好歹女人的29岁,不再是时刻为了爱情要死要活、为了男人伤春悲秋了。
        叹惋岁月无情,"世间好物不长久,彩云易散琉璃碎"。感慨世事艰辛,"人生识字忧患始"。然而时如逝水,永不回头,终将淹没每一个人,在一次又一次的生命波涛中,别无他法,只能迎面而上,时刻准备着。。。。

  《29+1》观后感(七):不如食面~好烦恼不如食面

其实生活中有咩系重要噶?

钱?工作?伴侣?仔女?定系自己啊?

咦,你要结婚啦喔,恭喜晒啊!不过想请教下咧,你点确定到距就系你要厮守终生噶果个人啊?

哦哦,相处落好似几好啵,屋企人觉得几满意啊,大家都话我地衬噶。

噶你自己觉得咧?

现代人真系好怕输,怕会有咩意外,所以Miss叫我地要有计划,长辈叫我地要有打算。二十岁要思考下将来做咩,二十五岁要准备下稳个人结婚,三十岁要筹划下生男仔定女仔……人生好似一直按部就班按表操课甘耗尽精力磨平野心,最后,连自己都唔见埋…但其实,哩D所谓噶step真系咁重要咩?

大家真系好赶噶!下下问到你近期好嘛,大家都好似晒命甘晒幸福、晒仔女、晒成就、晒身家,好似赶唔上进度,你就系人地口中噶loser…

深夜系床度,特然间霖起一个问题:我系咪好耐冇喊lar?唔系睇电视感动噶果种,而系为生活中真实世界噶某件事而痛哭流泪。小朋友好容易喊,老人家好容易喊,咁我咧?我地feel到焦虑,feel到紧张,feel到压迫,feel到无助,但我地只会折埋自己,强迫自己变成熟变强大咁去同哩个世界做对抗。最后,沦落成为nobody…

我地好难遇到生活中噶黄天乐,好难好似电影咁感受到截然不同噶人生。现实好难控制,咁咪由距咯~知道自己想要咩,知道自己想做咩,咁就OK啦~做人最紧要开心,问咁多不如去碌碗面~

  《29+1》观后感(八):《29+1》,论30岁综合症的治愈方式

DC翻身大作《神奇女侠》引发的激烈讨论从上映前到上映后一直没有停过,女性超级英雄形象让很多粉丝高潮,也让大部分普通观众享受了一次合格且亲切的好莱坞视觉之旅。不过遗憾地是,当我们嘴上抱怨国产片毫不争气,上不得台面,感慨好莱坞的强大之时,却在这个档期从“主观”和“客观”上忽略掉了一部较为有诚意、并且也能引发共鸣的港片《29+1》(就跟我们忽视《点五步》、《一念无明》一样......)。

毕竟,你再怎么YY也终究成不了引领人类走向光明未来的超级女英雄,但是,你却很可能成为《29+1》中的女主......

  《29+1》观后感(九):直面《加5》《神奇女侠》,这部国产片就是辣么硬气!

【首发于“影洞”公众号】
六月到了,众所周知,这个月上的大片有《加勒比海盗5》《神奇女侠》,过一段时间还会上映《异形:契约》,当然还有延期到七月的《摔跤吧!爸爸》。连一些导演都开始呼吁减少进口片的排片量(内容详情请看影洞6月1日推送第一条)。
国产片呢?毫无疑问被各种大片的光环所覆盖,票房一个接着一个的扑街,口碑一个接着一个的崩坏。
but炒豆麻袋,别对国产片如此失望啊。
2017年已经出现了许多国产片佳作,尽管最后票房都不太尽如人意,但是在没有大片夹击的情况下还算是脱颖而出,取得了不俗的口碑。
如果有大片夹击上映,估计这些电影就要直接扑街了,出现像《湄公河行动》这样凭口碑逆袭的电影简直少之又少。
在最近《加5》、《神奇女侠》双面夹击下,真的有一部国产片愣是挤着夹缝上映了,而且在同期国产片里口碑最高。
这部电影,叫做《29+1》。
上映日期:6月2日,正好和《神奇女侠》撞档。
其实,《29+1》早在5月11日就已经在香港公映,当时几乎场场爆满。
影片的导演彭秀慧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性导演,这部同名电影也是她亲自操刀改编话剧原版。
早在2005年《29+1》的话剧版就进行了第一次公演,并且取得了不俗的反响,后来2006年5月,2006年8月,2008年2月,2008年9月,2010年5月作六度公演。
在话剧中,彭导一个人用她精湛的现场表现力扮演两个不同性格的女主角。这部同名话剧加上两位男主,仅由三个人完成全程的表演。在香港的几十场演出,也是场场爆满。
从原话剧那么多的公演次数来看,原作质量是相当不错的。但是直到近几年,彭秀慧导演才开始制作电影版。
而电影版则是由周秀娜和郑欣宜两个人主演。
周秀娜扮演林若君,虽然是模特出身,被骂无数次“花瓶,但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周秀娜一直演技在线,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黄天乐的饰演者郑欣宜更是和角色有着契合的经历。比如剧中的黄天乐身患癌症却乐观面对,现实中的郑欣宜也曾一度肥胖到危及生命,但她却用锻炼健身的方式将脂肪控制在健康范围,以正能量的心态面对观众。同样的经历让郑欣宜在饰演“黄天乐”时游刃有余。
《29+1》是一部典型的港片,片名映射了即将迈入30岁的女性群体。
可能有的观众会觉得,港片很难对大陆观众(尤其是北方观众)的胃口,小妹作为一个不懂粤语的北方人表示——观影时毫无文化差异感。
在电影中,林若君面对的问题是很多女性在29岁也会面对的困难:活的恐慌,怕失去所有。
黄天乐则是很多女性梦想中的样子:单纯乐观,没有很大的野心,不受工作所困扰,即使面对癌症也能十分坦然。
两条主线剧情通过一本日记融会贯通,走进了无数拥有同样烦恼女性的心灵,即使它是粤语,即使你听不懂,即使你不生活在香港,那些文化差异也被强烈的共鸣而覆盖。
影片虽然整体基调很浪漫,却也很反映现实,让人不得不反思——女性的29岁真的应该恐慌吗?
答案很明确:是的。
女性一生中脑力体力最巅峰的时期是22岁,从22岁开始女性就开始走下坡路,到29岁以后,女性衰老的速度要高于男性。然而男性的脑力体力顶峰时期则是32岁,且衰老速度要低于女性。
所以对于男性来说,29岁~40岁是巅峰的时期,对于女性来说,29岁无疑是一个分水岭。
如果女性已经结婚,那么大部分女性只能逐渐的在未来20年放弃升职,重心回归家庭,一生很难再续辉煌。
如果还没结婚,那么29岁就意味着可以继续努力,也许也会像剧中的林若君一样,升职加薪,可是会遇到思维既不如年轻人,体力又不如男性的尴尬,女性敏感的心理也使得遇到的难题很难解决,因此29岁的女性很难在职场与感情中保持平衡。
林若君这个角色就是29岁职场女性的缩影。
她有事业,领导很器重她,在她29岁的时候给予了她升职的机会。
她有男友,交往超过十年,也曾向她求过婚。
可是,林若君却承受不住职场的压力,想无数次破口大骂,终于一个契机下,她崩溃了。
面对着失恋又失业的林若君,相信很多女性都在反思:女性29岁以后真的只能选择嫁个好男人然后回归家庭吗?
答案:不是。
这里要提到剧中的另一个角色——黄天乐。
影片唯一的缺点是,在快节奏的香港,像黄天乐这种29岁还不为自己生活发愁的女性很少,甚至说应该不存在。
小妹觉得,黄天乐在电影中是最温暖的存在,可以说黄天乐这个角色是一个缺憾的完美。
但29岁以后的女性,也可以活的像黄天乐一样完美。
徐静蕾,一位已经将近50岁的女性,14年导演生涯只拍了7部电影,剩下的时间她在练字,学做皮包,和男友一起去旅游,在人生旅途中不断的充实自己,30岁以后,她活得充实,活的快乐。
王菲,也是一位将近50岁的女性,她想唱歌就唱歌,不想唱歌就歇着,和三个男人在感情世界中兜兜转转,并且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30岁以后,她活的随性,活的出彩。
柳青,一位成功的70后女性。2014年在出任滴滴打车COO隔年就被查出乳腺癌,她没有气馁,而是积极抗癌,不到40岁的她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2016年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女性”。30岁以后,她活的成功,活的令人羡慕。
这种女性还有很多。黄天乐这个角色只是她们之中的缩影。
两个角色宛如那“最熟悉的陌生人”,令女性看到电影内容的时候引起了巨大的心理共鸣,看到自己的影子。
不得不承认,女性导演的细腻在这部电影里发挥到极致。
豆瓣上看过的观众评价,《29+1》是今年难得有诚意的小众港片。尤其在女性群体中评价很高。(很多男同志在电影中间睡着了,在此小妹提醒男性慎看)
可惜这部在香港几乎场场满座的电影,在大陆上映时面对着两个大片的夹击难以生存。一部高质量影片惨遇尴尬。
但它却用了温馨的剧情,特别的叙述手法,让它的评价狠狠的甩了无数大片的耳光。
可惜了,这年头很多人都愿意选择看《神奇女侠》《加5》,也不愿意花个电影票的钱去看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
但是像这种优质的国产片,又往往受到了进口片和大手笔营销的国产片压制,排片量少的可怜,往往最后票房直接扑街。
像《29+1》这种电影很多,只是我们缺少发现好电影的眼睛

  《29+1》观后感(十):独处的意义

有感于林若君独处那一段,庆幸自己不是在更晚的时间经历一段一个人的生活,还有独处的意义。我们有父母,家人,但是小学之后,离别成为生活的常态,因为我们要学着脱离父母,去学会独立。我们遇见爱情,拥有友情,也会拥有以后的爱人,但我们一生绝大部份的时间,仍然要自己陪着自己度过……学会了跟自己相处,才明白自己生活的意义,才知道如何去爱自己,取悦自己。经历过的人才能懂,当一个人不会跟自己相处,他的生活只能被繁忙的工作、无意义的社交、以及时常的孤独感侵蚀。因为太需要从外界获取力量,所以不得不拿自己的生活去获取这一部分力量。殊不知,一个人的内心,本来就具有无穷尽的能量。静下心来,和自己对话,你才能更好地继续自己的生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29+1》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