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恨歌》是一部由丁黑执导,张可颐 / 谢君豪 / 陈丽娜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恨歌》影评(一):程士砥太悲催了
年代戏不得不说,有时个人的悲剧色彩大多来自于时代的动荡,王琪瑶一生中与
形形色色的
男人经历了各式
爱情,四个男人,最后想到了程先生,真是让我心酸,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从头到尾都未曾
离开王琦瑶的男人,但是备胎了一辈子,他一辈子都没赶上好时代,
上山下乡的时候他成了下放农村的
知识分子,闹文革的时候他当了
老师,反封资修的时候他又成了走资派的摄影师,他总是一副穷困潦倒,
命运多舛的样子。他与王琦瑶不同,他这辈子只做了一个梦,就是能在王琦瑶身边
永远和她在一起,而这个梦就要实现的时候他却要死了。其实主要是
很喜欢谢君豪这个男演员,很有味道,hk人,演起内地剧一点都不违和,
气质很好,台词功底很棒。
《长恨歌》影评(二):书里的程先生 剧里的程士砥 程是底
第一次看开头的时候,前面序幕有一句程先生的独白,“她在我心里已经十几年了”,是谢叔自己的配音,听的人心碎
两位女主演的也蛮好,竟然都有彼此的影子。
王琦瑶一生都在追梦,而程先生又是那么了解她,并且守护着她,守护着她的梦。
看到程先生照顾着怀孕的瑶瑶,真的很崩溃!连她亲妈都气得不管她了,可程先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最怕的还是把瑶瑶一个人留在世上。 一直都觉得王琦瑶她不配,更不值得程先生,还有这么多爱她的人(包括她爸妈,莉莉,吴佩珍……)对他的真心付出,可爱情哪里有值不值啊,只有愿意不愿意。
程先生一辈子的我愿意,惹得我们一众看官的唏嘘不忿,心疼成海。因为我们也愿意。。。。。。
《长恨歌》影评(三):长恨歌,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王琦瑶的选择或许
虚荣,但也符合常理。即使在现代,
漂亮又才干的
女生也
理所当然拥有更多的选择。
而在当时环境来看,王琦瑶并没有更多选择,
爸爸病倒,
家庭失去支柱,很快连现在的
生活水平都维持不了。而
经历了上海小姐的选美,她的眼界开阔了,迫切的想要跳出自己的圈子,
事实上,她除了家世,难道不是比蒋丽丽来的更有灵气?而她的家世不足以支撑她跳出本身生活圈子的那种
幻想。
而在当时那种环境下,难道她还可以
靠自己来
改变命运吗?不能。
作为一个漂亮的,见过世面的有点想法的
女人,她也只能通过选择另一半来改变这种
人生。除了程先生,就是李主任。程先生的
性格实在优游寡断,虽然生活很有情趣,人也很好。但就是小职员,也没有更多的
事业上的
雄心壮志。
在王来讲,选择程或李,选择的即是一种生活。跟着李,可以让她窥见一点幻想中的生活。
当然,她太急切了,这样的选择完全可以等自己再
成熟一点再做。
长恨歌,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那个时代女人的一辈子就是在那么一刻的关键点上,
错过了,就很难回头。不得不说,当时就算在上海,仍然是
不折不扣的男权
社会,对女人的要求相当苛刻,这从王后来的遭遇可以看出。就算是错,也不应该让她付出一生
痛苦的代价。王错的是没有拒绝
诱惑,而身为当时的她,也只有点头或者摇头的份。
《长恨歌》影评(四):观《长恨歌》有感
把长恨歌搬上荧幕,觉得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儿,因为王安忆的原著是非常的出色。不过这35集的电视剧让我有些
出乎意料,拍的真不错。少年王琦瑶由黄奕饰演,尽管我觉得她还是有点不符合王琦瑶的某些气质特征,但在里面的演技还是
耳目一新,打破我对她以往的评价。张可颐饰中年及后的王琦瑶,她是我很
喜欢的香港女演员,而且把王琦瑶这个角色演得很好,眉宇神情都到位,关键她的气质更加适合演绎。电视剧的结尾王琦瑶没有死,编剧改编了小说的情节,不知道是否对王琦瑶这个人来说是一种仁慈?不过程先生走了,她的
未来会很
寂寞吧。想来,还是让王琦瑶死在长脚手下,更好。当年看完这本小说,非常
不喜欢王琦瑶,如今看完这部剧,又想把书拿出来回味一番,因为对这个人物,我好像有了更多层的看法。他是个可怜可恨又可爱的人。有缺点也有优点,同时也有一种活在时代背景下的
悲哀的原因。真心觉得如果当初选择了程先生,她的一生会
幸福很多,
平淡的
过日子。人啊,就是有一种不甘心,想要走的更高的
理想,有时候这种理想未必是好的。深刻记得小嫣红那句:你的梦,是永远不会实现的。好似下了诅咒一般。她的一生,到头来都没有结果。而程先生,陪伴了她大半生的人,我真的相当佩服这个男人,可以好到如此程度,让我又气又
感动,王琦瑶真的是辜负了他太多太多。尽管如此,他对她还是
无微不至,有时候真的为他觉得不值得。
《长恨歌》影评(五):繁华如梦,梦终醒
“那样的繁华,能让人做多久的梦啊。”
在书里对王琦瑶的不太
理解经由电视剧里的演绎拨开了云雾。
阅读的时候更容易带入自己的
情感,随着王琦瑶年岁的增长,自己的心也似乎跟着慢慢变老,想象着
年过半百的她,难免再联想到
现实生活中的中年妇女,大多都是安于现世的,一对比,王琦瑶真是很轻浮了。
剧也许是为了迎合观众,把很多人物隐而不露的方面表现了出来,书中稍显冷漠的人际关系也更加炙热,人物被美化了,连许多
悲情之处也借助欢快的背景音乐减轻了沉重。特别是最后一集里,看到一个知命之年的女人那么
努力的想要留住自己的
青春,虽然做法有些荒谬和离谱,却显出一种遗世而独立的美感,
油然而生的是一腔
同情与敬佩。
回想
年轻时的她,喝水不喜温吞,要么滚烫,要么凉透,这是她的爱情观,是凌驾于她的人生观之上的。因
曾经绽放过,绚烂过,被人追捧过,即使已近繁华凋落,一经触碰,那颗
蠢蠢欲动的心也是难以自持的。
时光在她身上似乎流逝得特别慢,那未老的容颜与倾人的身姿给了她重享青春的资本,却也蒙蔽了双眼。世间繁花终将凋落,人终敌不过
岁月。烫水和凉水她都无福消受了,连那杯温水也没了,往后的日子,失去“退路”的王琦瑶还会继续折腾么?
合上书的当下,深感王琦瑶的悲源自于她的作,但剧终细想,这只是一个不甘于只是活着而尽情生活的人,人物形象更显高尚了。剧中多次拿她与费雯丽作比,现在回味,她还真就是
中国的乱世
佳人。
突出几处历史事件使剧在原有
故事基础上更显
真实和饱满,选角大多合适,演绎也很到位(味),若拍摄过程能多几分细心,剪辑过程多几分
耐心,私以为这部剧必可谓上乘之作。
《长恨歌》影评(六):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好剧,演员选得好也演得好。
黄奕的青年王琦瑶很传神,俊俏,带点家常气,有点小聪明,内心小鹿乱撞的同时表面上尽力做到波澜不惊,正如小说中所说,她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一个熨帖。
吴兴国的表演,贴切,又展示了关于李主任我在小说里不曾感受到的男人魅力。
张可颐实在是温婉端庄,在这部剧里美出了新高度,演的又好,展示了上海女人的魅力,只是,总觉得我所理解的王琦瑶应该比她土气一点点,或者说是烟火气一点点,张可颐的气质太清新太淡雅,王琦瑶哪里有那么美了啦。
谢君豪演技好啊,那个哆哆嗦嗦低声下气的窝囊样,看得我是又气又急。
徐峥蛮会演,只是…万万没料到康明逊居然会是他啊,我还是阅片太少,对徐峥的印象还停留在光头和喜剧片上。
编剧方面,大部分适当的改编都还不错,王琦瑶母亲重复了多次的“程先生只能当作是个底”与程士砥这个名字似有似无的照应关系,李主任当街中枪而非飞机失事的戏剧效果等等,都很喜欢。
但康明逊回国认女儿一段,不喜欢,一是薇薇和她爹哪里有这么大的缘分,多年之后来了个“我的男朋友是我表哥”的梗,略牵强。再者,我总觉得我印象中的毛毛娘舅应该比剧里演的更懦弱更窝囊些。另外,偏爱原著里程士砥自杀的设定,老年垂暮时受审受辱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早在这些之前他陪伴着王琦瑶的半生动荡的心就已经千疮百孔,恍惚和绝望之间坠楼而死才该是程先生的结局。患癌症不幸去世这样的情节实在满足不了我。
最大不喜欢的一点改编,是原著里王琦瑶的“祸起萧墙”的结局,剧里删去了长脚这一人物,自然也就没有了长脚冲动中掐死年华老去的王琦瑶这一段。我是更偏向原著情节的,一来曾经的上海小姐,既见识过繁华场面,尝过美味珍馐,受过众人瞩目,又经历过动荡时局,曾受冷眼风语,捱过困苦时期。大起大落后,她的一生,终还是个不甘心,终又是个不平凡,如此一个不甘心不平凡的女子,怎么能就平平淡淡地终老呢。一切在各种偶然中早已是必然。不论是逛片场还是约拍照片,不论是照片登报还是参选上海小姐,她该有的经历终究都会一一展开,她的出身样貌所处时局和地点,连同她的不甘心,决定了她绝不会平平淡淡度过一生,也并不可能享受长久的风光荣华。不论是吴佩珍,蒋丽莉,程士砥,还是李主任,康明逊,张永红,她该遇到的人终究都会遇到的。就算不选上海小姐也会选沪上小姐,就算遇不见李主任还会遇见王副官,这就是王琦瑶的命运。从前后对应来讲,我不由得想起蒋方舟一本书的书名: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李主任那盒金条,是绝不可能被王琦瑶瞒过所有人受用一辈子的,王琦瑶和老克腊的畸形关系,也势必不会平平淡淡地结束,王琦瑶独身中老年女人的身份,在那个环境下本就是处处暗藏危险,这一切都早早埋下了祸根。而王琦瑶在片场所见第一场戏,以及她问出的那句吸引了杨导演的“自杀还是他杀”,与结尾本是凄然又浑然一体的呼应:王琦瑶临死的那刻看着长脚脑后来回摆动的灯泡,昏黄的灯光,想起来片场看的第一场戏。她终于明白,那戏里的女人便是她,死于他杀。
我是爱王琦瑶这个角色的,可我仍偏向小说里更悲惨的结局,仿佛不如此不平凡又不甘心地死去就配不上她不平凡又不甘心的这一生。她在细节处一直拿捏很准,却总在大事上犯错误,她自知如何展露美貌,又对自己的命运估量过高,她的梦从年轻做到年老总也醒不了,她的故事就像花开到最高潮后开始崩塌然后接连不断地走向衰退,她的一生可怜又可悲,但我想若是人到老年之后,能由得她重新选条路,她未必会后悔。
《长恨歌》影评(七):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程先生
看到倒數幾集的時候,我才恍然感到,其實真正的主角是程先生!王琦瑤的三番五次的折騰都是為了顯示程先生大寫的人品。
謝君豪真是演的好,幾次戳中我的淚點都是程先生。
康明遜決定離開王琦瑤,程先生在家痛苦不堪:“程士邸,你的運氣太差了,妳珍愛的人,被人家拋棄了。”
不被辜負的深情算不上癡,更何況如此。
看到程先生抱著王琦瑤的
孩子,
笑容開心的像個孩子,哄孩子的語氣簡直軟甜到爆,那樣的畫面真是太美,想像自己未來的
丈夫能這樣看未來的孩子,人生無所求。
最後那個地方,程先生知道自己可能命將終矣,他來到王琦瑤的家裡,說:“你曉得我對你的
感情,就像小囡曉得爹娘對他的寵愛,所以什麼淘氣的事情都敢做。”我想當初我看小說的時候,沒有想到程先生臨終前將這句台詞的時候是這麼溫厚慈善和寵溺,因為它原本看起來像一句
抱怨。可是程先生打心底都從來沒有。
然後王琦瑤跪在地上,趴在程先生的膝蓋上哭了很久,說:“其實,最傷心的人是你。”
只見一行淚從程先生的臉上無聲劃過。
看到這裡,我簡直哭到淚崩,嘴裡不禁喃喃自語:“omg...omg...一場戲怎麼可以拍到如此...”
謝老师在課上才說過,他拍那麼多戲,最見不得有演員拿眼藥水假哭,感情要是真摯的,淚水才是。而這場戲,絕了。
我還蠻喜歡這部戲的剪輯法,並不完完全全按時間線去剪,比如常常在情緒陡轉的時候跳插進一些相關的黑白或其他濾鏡的鏡頭,讓原本節奏過慢的戲更有張力。比如最後這幾場戲,兩人走過小巷,走到燈光下跳起一支舞,程先生病情發作,癱倒在地上,故事回到剛剛的房間,程先生拿出那只當年求婚的戒指。這場求婚,求了幾十年,一輩子。(當時看到這裡真是不行了。。。)編劇老师說愛是犧牲,真是把程先生做到了最極致。
比起程士邸這樣深沈的愛,從李先生,到康明遜,到後面老克拉,王琦瑤的對這些男人的感情真是輕如鴻毛。這其中有愛嗎?我隱隱感到,事實上,王琦瑤是一個用陰道
思考問題的女人,任何一個上了她的男人從此都打開了她的
欲望,也打開了她所謂的情感。那個康明遜拋棄了她一次又一次,她每一次都依舊跟人情意綿綿。於她而言,第一位是性,第二位是虛榮,愛這件事是排在最後的。
因為愛多難啊,愛多累啊。
這個女人被寫成好似一部傳奇,並不是因為她真的多麼傳奇,而是相反,她好似一個代表,千千萬萬每一個女人都能從她身上找到影子。所以大家能一直看下去,一邊內心恨鐵不成鋼,一邊還能找到認同。
相比程先生,很多評論為他惋惜,覺得他是個徹底的悲劇人物。試想,如果不是程先生,人生應該活成什麼樣子呢?當程先生為王琦瑤張羅評選上海小姐的事情,當程先生照顧待產的王琦瑤,當程先生每日那樣哄嬰兒微微開心的時候......我想他是真正幸福的,人間難得的幸福。
人生苦短,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程先生一輩子孜孜不竭的付出愛,付出愛,不求回報,只為了讓自己愛的人過得好一點。這樣的一生是真正豐滿的,充實的,幸福的。無關乎男女,是一生都要修煉的事。
謝老师上課的時候給我們一個段落做獨白練習,其中有一段是聖經選段,有一句話是“愛是恆久忍耐。”他反問我們,愛是恆久忍耐,這句話不簡單,是要有人生經歷才能理解。
這句話放在程先生那裏,被詮釋得淋漓。
ps,技術上,演員/美術/攝影都是極好的,但真心不明白boom從頭穿到尾,可能攝影和收音鬧翻了,從不提醒它;但導演不可能不看屏幕吧?boom太讓人出戲,真是一大遺憾。
講這個故事的創作者都不免諷刺一下開國以後的那十幾年,畢竟是那個年代的故事。
《长恨歌》影评(八):“我王琦瑶就算有一百个错,在程先生那里也是一个原谅”
“我王琦瑶就算有一百个错,在程先生那里也是一个原谅。”
电视剧《长恨歌》真正是一部诚意之作,你可以在其中看到每一个人的诚意。每一个本身就拥有精湛演技的演员,叫你欣赏大隐隐于世般精准又收放自如的表演;每一个平素了了的演员,让你看到她卯足了劲用心又惊喜的表演;编剧写的浓郁的上海市井风情的段子,尤其是严师母一家说出口的,无一不叫你拍手叫好;导演用一个个闪回的镜头,打破了电视剧第三人称视角,在每一个需要表达情绪的当下,叫你真真切切体会第一人称的感受。
王琦瑶是上海弄堂姑娘,她拥有美貌,却不是那种电影演员的美貌,她是上海家庭里的美,是程先生镜头里的美。她从来没有主动作为过什么,却因为她的美,让命运推着她成为了上海小姐第三名,又因为这个上海小姐的名号,成为了国名党大员李主任的外室。这是她命运的转折,也是她自己对自己宿命的暗示来源——你做的梦,一辈子都不会实现。建国前,王琦瑶由黄奕扮演,建国后由张可颐扮演。两位演员都演得好,黄奕在这部片子里呈现了比平时好得多的演技,也许和导演的调教有关,她将建国前的瑶瑶张扬的小姑娘的美丽表达了出来。和她对戏的是台湾演员吴兴国,这样一个老戏骨,将小说中并不出彩的李主任刻画得极有人味,他不帅气,可是儒雅的风度和表现出来的魅力,是黄晓明这种空壳帅哥十辈子也追不上的。导演和编剧在这一段加重感情,让王琦瑶的爱丽丝公寓生涯在江南小桥流水的温润中真正有了爱情的味道,真正成为王琦瑶后半生的铺垫,也让作为普通观众的我不胜唏嘘。而张可颐是我在TVB时代最喜欢的女演员,在这部戏里,我看到了她优美的身段和优雅的气质烘托出来的高级的美感,让她建国后的几段爱情变得极有说服力。那是真正长大的王琦瑶在收敛的生活中追逐她自己的梦的尝试,结果一次次地成空。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徐峥,他在这部戏里演解放后的小开康明逊,我一直觉得徐峥演技好,多半原因就是他在这部戏里的表演让我看到了他的多面性,他演这样一个上海小开,那种七巧玲珑会哄人开心却在大事上没有担当的懦弱的上海男人形象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
王琦瑶和李主任的梦在李主任的飞机失事里化成了连一次道别都没有的风;她和阿二那更像是初恋的感情,就好像所有的初恋一样,镜花水月地消失;她和康明逊的爱情最后留给她一个女儿,可惜女儿还是在她成年后跟着康明逊到达了遥远的加拿大,死生不复相见;最后她和老克腊,更是她不肯面对时光流去的奋力一搏,然而也是梦碎得最难看一次。正如王琦瑶对自己的评价是,“我王琦瑶在小事上是最最精明的,但是大事上却总是犯错,而且一错就是大错。”
在这漫长又艰辛的人生里,好在有程先生,最最好的程先生,无条件为王琦瑶着想,深爱王琦瑶的程先生。
我看过原著,电视剧对原著的改编加深了戏剧感,丰富了某一些段落的情感,使它作为一部电视剧更加丰富唯美动人。在小说的中部,程先生就已经死了,然而在电视剧中,编剧和导演让程先生一直活了下来,直到最后在路灯下跳完最后一支舞死在王琦瑶的怀里,观众心疼程先生,也心疼王琦瑶,她,如何能离得开他?
程先生由谢君豪扮演,他和吴兴国很相似,都是话剧界的王,是全身上下散发儒雅魅力的演员,更为难得是,他可以全副收起他儒雅的做派,藏得一丝一毫都不漏,去扮演在文革中涤荡的一代,中老年后永远都是佝偻畏缩的样子。直到那一场戏,那让观众很难忘怀的一场戏,改革开放后青年们组织跳舞,却没一个会跳,低调从不出头的程先生在舞池边脱下他的中山装,从包里拿出锃亮的皮鞋,拔出弹簧鞋撑换上,和王琦瑶在年轻人的目光下偏偏起舞,叫王琦瑶惊喜开心。那一幕,你看见他藏起来的风度是那样的迷人。
命不久矣的程先生最后送给王琦瑶一枚钻石戒指,让一生没有结果的瑶瑶有一个幸福的结果。
可是,没有程先生的王琦瑶才是真正一场空的王琦瑶。
《长恨歌》影评(九):惊鸿一瞥,便是一生。
看完《长恨歌》想起这么一句话——“有时候,惊鸿一瞥,便是一生。”
这句话出自张爱玲,她在一篇叫《爱》的散文里写了这么一个“真的”故事,大概是说一个姑娘在15岁的某天晚上扶着自家的大门,正巧看到住对门的年轻人,也不知道怎么地,就问了他一句“你也在这里吗?”,之后虽然姑娘离家嫁人,但那姑娘始终没有忘记那个晚上那个年轻人和那一句话,虽然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这个故事似乎简单到让人觉得不值一提,但我相信看过
文章的人脑海中总会闪出那么一两个人。如果要王琦瑶想来,她的脑海里应该会闪过几个男人,但我想应该不会有程士砥。
王琦瑶的命运可以说是被蒋莉莉改变的,在遇到蒋莉莉之前,她最多就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王小姐,遇到蒋莉莉之后她成了上海滩有名的三小姐。王家并非什么大户人家,所以王琦瑶对于蒋莉莉家的一切都觉得羡慕,包括那个住在客房的李主任。王琦瑶就是在那一晚,对李主任走出轿车的那一瞥,让她最终输在了李朴之这个老男人手里。老男人总是神秘的,更别说这个老男人还是个特务,他于王琦瑶来说就像一个怎么探也探不到底的水井,她并不了解他,但就是这种神秘感让她就算溺死在井里也是微笑着的,于是她成了李主任身边的“金丝雀”,可惜这个老男人早早殉职留下她一人受尽唾弃。人们总说人生中的第一次总是最难忘的,更何况李朴之是因她而死。王琦瑶拿着李朴之抽过的烟斗,一拿就是12年。
王琦瑶的一生仿佛受到了一种诅咒,那句诅咒,她一辈子都没能忘记——“你的梦永远不会实现。”当李朴之的原配找到王琦瑶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想王琦瑶这辈子都没能想到,这句话竟会概括了她的一生。
当她还做着和李主任天长地久之梦时,李主任竟突然葬身枪林弹雨之中;当她还做着和康明逊活在当下之梦时,康明逊竟不久就被许配婚约;当她还做着和老克腊春宵一度之梦时,老克腊竟立刻避之不及;当她做着和程士砥共度余生之梦时,程士砥竟也即将撒手人寰。“你的梦永远不会实现。”这句话如梦魇一般频繁地出现在她的脑海里,于是她这辈子做的梦真的一个都没能实现。
于程士砥而言,就是当年在片厂瞥了一眼试镜的王小姐,让他这一生都没能走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不知道他是不是名字取得不好,程士砥,所以他这辈子最多就只能当王琦感情里的一个“底”,换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长期备胎。程士砥倒也未必是痴情,只是他这辈子都未曾得到过王琦瑶,所以他念了一辈子,等了一辈子,垫了一辈子也悔了一辈子。程士砥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他一辈子都没赶上好时代,上山
下乡的时候他成了下放农村的知识分子,闹文革的时候他当了老师,反封资修的时候他又成了走资派的摄影师,他总是一副穷困潦倒,命运多舛的样子。他与王琦瑶不同,他这辈子只做了一个梦,就是能在王琦瑶身边永远和她在一起,而这个梦就要实现的时候他却要死了。
程士砥的悲剧色彩大多数来自时代的动荡,而王琦瑶的不幸是因为她在爱情这条道上一直走到了黑。就像她姆妈说的那样,她就是在感情道路上撞了无数次墙却总还学不会转弯,不过她至少是比被时代压迫和家里人断绝关系的蒋莉莉幸运的,至少是比接受父母安排嫁给康明逊的许媛媛幸福的。老克腊说王琦瑶的美是没有年纪的,所以在不同的年龄段里她都能和不同的男人惹出些是是非非来。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小姐,虽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举手投足间尽散发出一种大家闺秀的气质,对生活质量也很有要求,家里的摆设总是很精致,能搓麻将听评弹烧本帮菜,也能喝咖啡吃西餐跳交谊舞,“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此等佳人着实难得。虽然程士砥才是那个从头到尾都未曾离开王琦瑶的男人,但我想王安忆之所以会把小说命名为《长恨歌》其实还是因为王琦瑶这一生都忘不了的初恋——李主任。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生离死别之恨是没有尽头的。
《长恨歌》影评(十):家常了很多,感人了很多
加进大段的王琦瑶和程先生之间情深意重的段落,程先生在后期一直在呵护她们母女,几乎成了圣人,当然这也使剧情更感人,更贴近日常生活。王琦瑶对待老克腊的表现在原著中是非常淡定的,剧中却很失态,还安排程先生为劝她打了她一巴掌,这非常不符合她的人生阅历和气度。改编比较成功的是康明逊回国的剧情,基本符合他的性格,尤其是想重温旧梦又没下文的表现。电影和电视剧都改变了王琦瑶跟了李主任后对待蒋丽丽
、程先生的态度。原著是气势凌人的里子面子的宏论,改成了故人重逢的善良的小心翼翼。这个太不带劲了。
总之从电视剧水准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期望一字一句照着拍也不太现实。我理想中的王琦瑶演员是刘诗诗加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