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楢山节考》观后感10篇
日期:2017-11-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楢山节考》观后感10篇

  《楢山节考》是一部由今村昌平执导,绪形拳 / 倍赏美津子 / 清川虹子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楢山节考》观后感(一):性,情(严重剧透)

       知道电影改编自小说,没看过原著,不知道故事本身是否真实。但我相信类似的事情是一定发生过的,也许是若干年前,也可能是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是有人的地方。
       电影多次出现动物交配、猎食的画面,我们看起来不会不舒服,因为它们只是动物。但是当看到被遗弃的男婴,毫无美感的性交,兽交,被活埋的雨屋一家,被扔下山崖的老父亲,会觉得很残忍,甚至感受到人性的恶。
       是谁定义了人性?从大自然的角度来看,人也是一种动物,人自己为了区别自己和动物所以定义了人性和兽性,并且在心理上我们显然是鄙视动物的,因为没有人会拿“畜生”当作夸奖或恭维的话。
       难道人与兽的区别是生性就有的吗?我不这么认为。如果我们的生活环境像影片里一样,我们会怎么样?还会有“人性”吗?阿松出现的时候我就不喜欢,她的长相,她的嘴馋,她的不懂事,直到她偷东西,我对她厌恶到极点,当被辰平抓了现行,我都觉得起码该狠狠的教训她。当大家又发现了雨屋家偷东西的行为,并且抄家之后,人们开始小范围的讨论“人性”其实就是雨屋一家的劣根性(父辈就偷,阿松也偷),大家都认为在这个村子里,这就是“人性”的恶,我就像村民的一份子一样特别认同甚至希望连同阿松一起铲除掉。直到大家活埋了雨屋一家,大家所厌恶的行为终于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我却高兴不起来了,我突然想到,雨屋似乎是村里面人口最多的一家,为什么人口多?只是因为繁殖能力强吗?还记得被遗弃在田里的男婴吗?也许真相是只有雨屋一家舍不得扔掉自己的每一个孩子,偷东西也只是不想饿死每一个骨肉,回想起阿松拿着食物偷偷送到自己家的样子,我突然觉得心里很柔软,一家人在一起分享着食物,一个晚辈拿起食物给哑巴老母亲送去,老母亲咽着口水又推送回去,我心里不是滋味。如果这么看,雨屋也许是村里最有“人性”的一家了。那么是大家没有人性吗?在那种环境之下大家又有什么错呢?为什么会有老人70岁就上山的传统呢?我想,一切都只是因为食物不够分,只好舍弃老人顾全后代。所以,在这里,没有人性,没有兽性。只有性,和生存。换句话说:这里的动物像人类那样随意地性交,繁殖,残杀或吞噬着同类、异类。
       那么,人和动物有区别吗?在哪里呢?是情吗?
       想起雨屋一幕让我感动,我感受到了情。看到奶奶在上山之前为了满足利助性愿望而奔波,辰平为了弟弟甚至求助自己的妻子,我看到了情。最后辰平背着母亲历尽艰辛终于登上山顶,被几次拍打却不愿放下,我流泪了。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即使有村里的规矩传统等种种理由和借口,依然有情无法抑制的流露出来。但我觉得情也并不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我认为,动物也是有感情的,小狗守护在公路中间血泊里同伴的身边,猫妈妈对着周围嘶叫防止有什么威胁到她的孩子......
       我认为人比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比动物聪明,聪明很多。人更会表达,行为情感更丰富,会整理思想,形成逻辑。这么说并不浪漫但我觉得人就是更高级的动物,本质上跟其他动物并没有区别。我们很幸运,并没有生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环境,我们不需要为了生存弃婴,不需要为了食物把身体健康的老人送上山......作为人总忙着定义和异类的区别倒不如作为高级动物,多做一些“高级”的事情

  《楢山节考》观后感(二):其实就是零散的笔记

《楢山节考》看后所感
难得看完一部片子有这么多的想法,以至于不得不赶一篇影评出来对自己有所慰藉。到最后两只黑色肥硕的乌鸦从尸体的胸膛中钻出来,我吓得肝胆俱裂,一时间难以说话。平静了一会儿,翻翻笔记列了几个角度。首先解释一下节考,节(节ふし) 是规则、是规矩、是仪式、是大义;考 是考问、是推断、是考证、是纪录。总的来说就是楢山那个地方的封建规矩吧。
1.《楢山节考》和中国第五代表现封建及人性丑陋的关系
《楢山节考》凭借刻画山区贫穷人民的封建事情拿到戛纳金棕榈,而中国第五代也反复依靠刻画封建愚昧来作为影片的主基调,以此来获得国际上的大奖。有些人说得非常极端,把这种影片的获奖,称之为依靠卖自己国家的贫穷愚昧来舔资本主义大国家的菊花。展现自己国家过去的丑陋给国际看,从而获得个人的名利。
简直不可理喻,简直难以想象。说道批判封建,揭露丑陋从近代文学上就有所开始,鲁迅一向擅长这个,到后来的乡土小说,无不是从愚昧的乡土习俗说起,到《水葬》啊《赌徒吉顺》啊《黄金》啊都和《楢山节考》有很密切的关系。现在说暴露贫穷是卖国行为,倒是有些强权的意思在里面。
不过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甚至于到现在,电影上有刻画和揭露贫穷国家丑陋习俗的片子好像还是很容易获奖,这个审美习惯不知道是从何而来。
2.乡土小说和《楢山节考》为代表的电影之间的关系
艺术形式是共通的,《楢山节考》是从深泽七郎的小说《楢山节考》和《东北神武》改编的,《秋菊打官司》是从陈源斌的小说《万家诉讼》改编的。电影从小说改编这个现象极其普遍,也有电影红了之后而有小说开始出现。
可以说中国近代乡土小说和我现在看见的《楢山节考》之间有太多的相同的地方,但在意蕴上又发现还是《楢山节考》更为深刻一点。关于乡土小说,在钱理群先生编撰的现代文学三十年的教程上,不算得太多于肯定它的艺术价值,更多的是突出它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他观点的隐形的影响吧,我看乡土小说的确觉得表现的还不够到那个点上。反观《楢山节考》,虽然我没有度过原著,但是我觉得有些隐喻蒙太奇啊这种表现上,文学的形式是绝对没有电影的形式来得更加直接,更加含蓄而意蕴深远的。像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动物的场景,在电影的艺术形式中显得非常流畅,但我私自想如果生硬的加到小说里面那还是不合适的。
不过讨论艺术形式这样的东西是不是太傻比了一点。
3.电影窥私欲的满足
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欲望去看看不一样的东西,以至于《楢山节考》带给我巨大的诱惑力去看看带有纪实性镜头到贫穷的山村。这种诱惑力其实就是我自我窥私欲的体现,这种窥私的满足有时候讲述是无法带来的,只有依靠直接凌厉的镜头才能满足。所以我始终觉得如果一个片子可以依靠纪录片这样的形式去达成的话,纪录片的形式有时候更加能满足这种奇妙的窥私欲。
与之相对应的,我们市场可以从电影镜头中看到窥探性质的镜头,在这样的镜头下,往往是要么代表了男性对于女性的窥探,丑陋对于美好的窥探。这样窥探往往带有一种自卑的心理,与我们看电影的性质有想通的地方。
4.宗教
其中的山神其实就是一种宗教的体现,这种宗教比较原始,产生于贫穷,并且容易被揭穿,穿透力不强。但最可悲的就是,上山的每一个儿子都知道了这是假的,但下山后也一言不发,这就是贫穷的力量,造成宗教的集体谎言
但即便这是一个谎言,在影片最后有一个对比。一方面是儿子不愿意母亲留在山上,母亲一定要把自己贡献给山神不愿意丢脸。另一方面却是父亲求着儿子不要放弃他,儿子硬生生把父亲推下山谷,每一次翻滚就是一次对于人性的拷问。这样的对比是因为两个儿子之间的不同吗?还是和家庭教育有关系呢。
对于宗教无比热衷的母亲反而能教导出有情有义的子女,对于宗教无比热衷的母亲反而有当机立断勇气有抓捕溪鱼的能力。影片本来是带有对这种习俗批判性质的,但到那里我看到的东西却不一样了。可见宗教这样的东西存在有其意义,但也说不出存在究竟是一种落后还是永不过时。其中的点滴意蕴一时间也令人有些唏嘘。

  《楢山节考》观后感(三):仓廪实而知礼节

初中时班主任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骇人风俗,说某个地方在父母老迈时就背到荒野丢弃,让父母自生自灭。然后他说,如果你们不孝敬父母,你们的孩子也会有样学样而不孝敬你们,你们老迈时也会被孩子丢弃荒野。我不质疑老师的警醒之言,但是我确实是质疑,世上哪有这样的骇人听闻的风俗,这违背人伦道德啊,这是人人喊打个个叫杀,天诛地灭的禽兽才做得出来的事啊,老师不过是骗我们孝敬父母而编出这样的故事而已,而也是刚好在那阵子,我在《故事会》读到一个这样一模一样的故事,故事的结局当然是好的,年轻的村民们终于明白了大道理,不再荒野抛弃年迈的父母了。

许多许多年过去了,直到今天我观赏了《楢山节考》这个日本电影,心下愕然,导演今村昌平用过分真实的影像呈现出荒野丢弃老人的过程,而且丢弃得那么神圣,那么理所当然

镜头缓展,日本信州深山的一个小山村,白雪漫道,长风呼啸,地上一切都被白色掩盖,或许是贫穷和丑陋,或许是富饶和美丽,引用红楼梦一句话,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一间被封裹得严严实的木屋,某个暗黑角落,几只饥饿的老鼠在啃食一条冬眠的小青蛇,小青蛇无知无觉毫无反应。想想这也可笑,小青蛇本是老鼠们的天敌,食物链的高端,却如此麻木不仁地任鼠宰割,这是严寒惹的祸还是本性若的祸?今村昌平用影像展示这一幕,当然是有所暗指。

果不其然,春雪化雨,万物在苏醒,万物在交配,万物都在忙碌。村民们也在忙碌,这些衣裳褴褛的年轻男子光着脚丫踩在雪水初化的泥田里,这是一个赤贫的村子,赤贫到饥不择食,性不貌相,为了生存,村民的工作非常辛苦,仅管如此艰辛,遇到旱灾水祸收成不好的年份,他们还是要忍饥挨饿地熬着严寒的冬日,坚忍顽强地生长,万物也在这深山生长着。生活在现代化的我们是根本无法想象和忍受这种环境。

稍微懂点心理学的可能都知道有个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看百度是怎么说的。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通俗理解: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读完这一段你该明白,在那个赤贫的深山小村落,他们处在第一需求层次,食不果腹,于是动物的本能就充分显露出来,于是就有许多不忍直视毁灭三观的镜头,今村昌平配以大量动物捕食、交合的镜头来暗示人类原始的兽性,贪婪、乱性、不忠、不孝、野蛮、暴力等等,弃杀男婴,贱卖女童,抛弃老父老母,这些都是为了填饱自己和下一代人的肚子,达到生生循环的目的。人狗苟合、为祭奠亡灵与全村未婚男子发生关系、对偷窃食物的一个人进行全家抄家活埋、劝妻与弟同房、与老妪苟合等等这些毁三观不合理的事件,在这样的环境下就显得合情合理,我们像是看到人类回到荒蛮的动物世界,其自有一套保证传宗接代生命轮回的野蛮秩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此时的人类,并不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他们是万物中稀松平常的一环,也不比刍狗高级,同样可以作为刍狗被拿来祭奠上苍神灵,祈祷丰收。于是老人被理所当然的作为刍狗,显得合情合理,显得神圣,并被保存下来成为传统。

阿玲婆,为了儿子孙子能吃饱饭,自己敲掉健康的牙齿,甘愿做不孝孙子歌唱的鬼婆婆让众人嘲笑嫌弃,努力说服儿子背自己上山自生自灭归附神灵,她自产母爱无私的神性光环,在儿子于心不忍投入她的怀抱涕泪纵横时,在她双手合十雪中坐化时,她此时的神性并不比耶稣弱小一分,而这神性竟然是在荒蛮中彰显,好像一切神性都是如此,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吹响了集结号。

儿子淌雪回到家中,看着家中两个女人微隆的肚子,似乎悟出了什么,他想到了母亲,一种无奈的绝望浸透全身,他努力忍住眼泪,无言无语。在他卑微的生命之中,乍现出人性之光。贫穷饥寒愚昧之于生命,又有什么比为他人承担苦难和罪恶更高贵的?白骨遍地的楢山,乌鸦成群地冷静地等待着食物-祭奠者和殉道者,不自愿的和自愿的,都如刍狗一般既神圣又卑贱,只有下一场大雪,才能掩盖清洗这一切罪恶,而卑劣的灵魂沉下去,高洁的灵魂升上来,像盘古开天辟地。

据说1954年,今村昌平写出一个名为《猪肉与军舰》的故事,交给小津审查。小津看过剧本后,厌恶地问:“你为什么总想拍这些蛆虫一样的人?” “我将书写蛆虫,至死方止。”今村昌平回答。 今村昌平似乎要在荒蛮中挖掘神性,以及展示出人类蛆虫一般恶心的兽性。

《楢山节考》的故事并不久远,也只是一百年前,而中国汉代以“孝治天下”则远在千年之前,回到我们现代文明,我们衣冠楚楚彬彬有礼,我们把我们的兽性包装得更冠冕堂皇和精致体面,更无懈可击,比如贪婪的资本主义能巧妙的指鹿为马,还能赢得满堂喝彩(电影《华尔街》)。但这一切都被明眼人洞穿,被明眼人描写进耻辱柱。丛林规则的游戏仍然继续着,文明却也从不停步。

中国有句古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无不印证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准确性,而中国这句古话早了两千年。从我年少时不相信语文老师的故事,到现在深刻明白,太阳底下竟无新鲜事,为此怆然,也为此宽慰,因为人类从未停止对善的肯定与发扬,对恶的鞭挞和抵抗,这就是文明,这也是今村昌平为什么要书写蛆虫至死方休的原因。

  《楢山节考》观后感(四):楢山节考

今村昌平的作品描写的很多是对人欲望的很纯粹的描写,在楢山山下的村庄,流行的风俗是长者到70岁无论健康与否都要被长子背上山“丢弃”,名曰见山神,而实际上是为主动弃世,为家中省出了口粮,所以看到阿玲婆主动磕掉自己牙齿,多次说服情感上“软弱”的长子辰平放下感情,同时规划好家庭。如安排好辰平续弦的捕鱼窍门等操持之道,去除孙子不会家务欲旺盛的带孕女友,说服另一老妇满足次子的性饥渴……家人的亲情就如片中反复出现的动物世界一样的苍白,几乎所有人都是在一种生存本能下生活,与动物的唯一区别就是对所谓的“楢山神”敬畏。而最后那幕辰平背阿玲婆上楢山的那场,言语极少,却流露出浓浓亲情,对死亡、亲情、风俗、道德、社会、人性等做了一场严肃的拷问,去动物化的必要和对亲情回归的呼唤是对人性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塑造。

  《楢山节考》观后感(五):稍微梳理下剧情

影片讲述在日本一个蛮荒的村落楢山(生殖崇拜、山神作为唯一精神寄托)有一个习俗:年满七十的老人不管身体健康状况如何都要上山祭神(以此为荣;阿玲婆身体好感到惭愧,故意磕掉牙齿),阿玲婆已经69岁,即将上山。但是他的两个儿子还未解决终身大事,于是大儿子辰平(曾弑父并隐瞒真相)娶了邻村的阿玉,小儿子利助(强烈性欲,与狗交配)有体臭,讨不到老婆,阿玲婆为他找来老寡妇(被迫、出于赎罪)满足他。对村子里的女人们来说,婚嫁大多数时候也只是糊口的办法而已,经常会为了更好的粮食而更换丈夫。孙子介左吉喜欢阿松并且让阿松怀了他的孩子,但是阿松家人偷了村里的粮食(人与自然的斗争处于劣势,生存至上,粮食极为重要),阿松全家(多个孩子,被村里人视为懦弱可耻;村里缺乏避孕措施,多余婴儿常常被随意丢弃)被村里人(完全不顾介左吉的劝阻)活埋。阿玲婆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让辰平背着她登上楢山,发现山顶一片白骨森森,无数乌鸦笼罩着楢山(恰逢下雪,与和歌相符,被认为是吉兆(讽刺?))。
各种动物隐喻。蛇(色情与性交)、螳螂吃青蛙老鼠吃蛇(强弱的转换、暗示子女抛弃父母)、鹰抓野兔、猫头鹰叼着老鼠(无情)、阿玲婆教授捕鱼(性的传承)、漫天的乌鸦(残酷、黑暗)。
不论是对于传统的反思还是人性的把握都十分出色,个人心中今村昌平最佳的作品。

  《楢山节考》观后感(六):人性与兽性,不适与悲剧

《楢山节考》一直看到2/3,我对电影里的人物都始终有一种原始、粗俗、肮脏的感觉。
衣衫褴褛、衣不蔽体,满口歪歪扭扭的大板牙,脸上黑一块的胎记,随地大小便,甚至野合。辰平的续弦看到米饭简直双眼放光,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着饭,鱼也是大块大块地夹,都吃到噎着了。连本应觉得很可凉的阿玲婆故意磕掉几颗门牙和满嘴的血都是那么地让人恶寒,再加上阿玲婆为了让二儿子利助一尝男女之欢的滋味,竟然去求到一个阿婆头上。一切都让我感叹这部电影的重口味。这是一种动物性,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落后的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催生了这种宛如蛆虫一般的农民。人活得像动物一样,最原始的性欲和食欲就可以满足并成为他们生活的全部。而70岁的老人家就要“上山”,美其名曰祭祀山神,实际上是因为嫌弃老人家没有能力给家庭带来收入却还要占一口饭。于是子孙们判定这样的老人没有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他们的存在影响了子孙的生活,因此做出了要把老人家丢弃在山里等死这样卑劣的举动,并且一直流传。
所以看到最后,才渐渐生出一种悲剧感。明明还很硬朗健康的阿玲婆依然积极地坚持要“上山”,辰平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的遗弃地点只见满山的尸骨,毛骨悚然又触目惊心,好像还能看到老人家死前的痛苦和绝望。当看到阿玲婆拒绝了带的干粮,铺开一张席子就坐在白骨累累中一副准备就这样熬到死的镜头,不忍离开的辰平让我暂时忘却了无食则弃老的不适,好不容易因为一丝温情而泛起了泪光,却又在下一刻看到那个男子不耐地放下他不想死的老父亲且失手将他推下山涧时产生了浓浓的恶心和无助感。我甚至好像能听到老人滚落山涧时身体支离破碎的声音。说到底,亲情抵不过传统,而且这个传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亲情抵不过求生欲望的自私选择的结果。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弱肉强食”,儿孙凭借强壮和年轻就能随意剥夺一个孱弱却不该死的老人的生命。亲情何在、人性何在?难道生存的意义就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生命的价值就可以只用是否具有生产力和劳动力来衡量?
没有生产力的人就是累赘?就应该被剔除于生之外?

  《楢山节考》观后感(七):人性与动物性的较量

如同贾樟柯等导演在片中引入较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动物一样,本片令人印象深刻的要数影片中出现的诸多动物,蛇、老鼠、青蛙、飞蛾、猫头鹰等等,而这诸多动物多以三种场景出现,一是交配,二是吃与被吃,三是观望。前两种场景相对应的还有剧中人物对应场景匹配,分别是性交和杀人。第三种场景则更像是要从动物的角度来审视世人的人性,直勾勾冷冰冰的观望。直白而裸露的画面让人初看或许会有所不适,但对于影片想要传达的意义却非同一般。

在极端情况下,更容易暴露人性。这一点在片子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深处非极端情况下的我们,多多少少只是将人性的恶做了适当隐藏,一旦情景变得不那么好,还是很容易暴露出来,而这也可以解释如今很多的社会问题吧。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的无非是人性与动物性的深度较量。人性大过动物性,我们就是人;动物性大过人性,我们就是动物。有甚者,动物性发挥到极致,那就只能是连畜生都不如了。

  《楢山节考》观后感(八):人间不过是动物世界

说到欲望,人们总是拿“七宗罪”来总结一切。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暴食,这七件人间罪过总结起来就是人性的恶面,人类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能够直视这些黑暗面。我是一个坚定的性本恶观点支持者,认为人类在经过驯化之后才能打磨出善来,而人类恶的本性一旦没有被遏制,那人间不过是动物世界。
我以为我在农村/城乡结合部长大,已经见识过相当多的人性的裸露,但电影总是能打开另一个世界的窗口。《楢山節考》展现日本农村,已然淳朴到近乎原始的程度。残酷的死亡法则、混乱的性交、直接的暴力,在这个封闭的农村里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电影的表现手法也是纪录片式的直接,美感不复存在,道德不复存在,存在的是一个接一个爆发的令人瞠目结舌的情节,而正因为这种表现方式,所有的情节都能够顺理成章。
嫁娶婚姻不是因为爱情,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在那个时期,爱情的观念还没有萌发,男与女的结合只是源于纯粹的性欲和繁衍。性欲不是遮遮掩掩的欲望,而是被当做正当的欲望来对待,因此和谁发生关系、和哪种动物发生关系,都是正确的。我们惊诧于电影把男女野合与野蛇交缠混剪在一块,乱伦和人兽杂交的粗暴表现,这些情节或多或少地给观众带来了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排斥。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拥有羞耻感的现代人类,面对暴露的原始欲望时展现出的厌恶,是在文明时代糖衣下的另一种恶的漂浮。
“活到70岁的老人要被长子背到楢山上丢弃”,这个死亡法则贯穿了全片。在原始欲望覆盖的村落里,这种“无理”的传统的出现是正常的。现代人讲究优胜劣汰,未开发出高度文明的原始村民就只能讲究生命的迭代。他们只能进行简单的农耕活动,人类的力量还不能控制自然,物质的有限性需要相对公平的分配,因此相对羸弱的70岁以上的老年人——既不能创造价值,又消耗着资源——自然是需要被淘汰的。而电影主要聚焦的一位阿玲婆,69岁了仍然精力旺盛,因此变着法子令自己看起来“像是个将死之人”,一次又一次地敲断牙齿,血从嘴角流下,内心却是快乐的。在让长子辰平、长孙袈裟吉都娶到了称心如意的妻子,辰平的新妻子学会了如何捉鱼,利助也在她的努力下饱尝了性爱滋味之后,阿玲婆终于能够心满意足地上山赴死。
这是一部悲剧电影,但是却丝毫都没有展现出创作者的怜悯。人类的幼童时期,文明在荒蛮之中抽根,两者的激烈对抗组成了人间。我一直认为,极端就是善,能够直视本能恶的人都是善的。人类从野蛮进化到文明,在从文明中探索野蛮,人性依旧是动物性的一个分支而已。

  《楢山节考》观后感(九):最后一种死亡方式

大概是在三年前看过这部日本电影《楢山节考》,当时感觉略震撼,难以想象以前贫穷的日本竟然有这样的弃老习俗。 后来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不仅仅只在日本,在世界范围内,尤其一些贫穷的国家都有过这种“不道德”的习俗。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9年第9期曾写过一篇有关弃老的文章,作者亲自前往湖北省的一些山区考察,见到了很多被当地人所称的“寄死窑”,“自死窑”、“老人洞”等弃老遗址。这些像山洞一样的“弃老洞”大多建在江边的石崖上,等到江水一上涨,洞里的骨骸就会随着江流冲走。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9年第09期 摄影/黄绍坚

  《楢山节考》观后感(十):生死--楢山節考与火之鸟黎明篇

       楢山節考纪录原始民风,火之鸟围绕凤凰展开。两者都探讨生死。
       楢山節考不断地拿动物与人作比较:蛇,交媾的蛇,产子的蛇;螳螂,雌螳螂吃掉雄螳螂;乌鸦,啄食死者的腐肉;雏鸟:狗,马:性欲发泄对象,又是劳动工具;猫头鹰:夜晚捕食老鼠,注视人间,反思白天发生的一切。
       而男男女女不断地孕育“老鼠的孩子”,而老人一点一点丧失着生存权,让位于新生者。垂死的老人和新生的婴儿哪个更有生存权呢?人们要对过度繁衍负责:雨屋一家被活埋,老人们被儿子送上山死去。人们简单地生死,交媾,繁衍,劳作,只求满足食欲性欲及其他一切简单的快乐。
       阿玲是智慧的,残忍的,慈爱的,善良的,深明大义的,又囿于传统的。辰平和其父亲是多愁善感,心思重的,在冬季感伤忧虑,对习俗不满,又无能为力。
       “上山”这种原始习俗是楢山居民自我保存的制度。山神是虚构,也是象征。我想末尾之所以下雪,是阿玲计算好的。她要使山神应验。她为习俗所害,又在维护,坚持习俗。
       火之鸟中,火之国灭族,比奈久和那岐活下。比奈久嫁与通敌者愚图,与之繁衍火之国新的一代,以生育来保存火之国血脉。
       那岐被仇人猿田彦收养,发誓报仇。然而又和猿田彦相依为命,结成父子。最后那岐印火鸟血求永生以卫邪马台国,仍死。敌我难分,生死难言。
       猿田彦之妻钿女丧夫,但延续猿田彦血脉。用“生育”这一“女人的武器”挑战死亡,使猿田彦后嗣贯穿火之鸟全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楢山节考》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