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庆州》观后感10篇
日期:2017-11-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庆州》观后感10篇

  《庆州》是一部由张律执导,朴海日 / 申敏儿 / 金太勋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庆州》观后感(一):这就像是学校的性教育

拥有世俗里的一切却仿佛浑然不知,这给他增添了某种神秘古怪又浪漫情怀的诗人气质,再稍稍配以朴海日级别的颜值,对于异性的吸引力更是锦上添花。但是女生们你们要注意了,让你的爱情受伤久治不愈的就是这种闲云野鹤。他的心在哪儿呢?为其堕胎的前女友?(其实也不算是女友,俩人有过关系) 茶屋的女主人?还是他的中国媳妇儿?都在,又都不在。不管是结发妻子伤心恋人,还是萍水相逢的气质女神,都仿佛只是他身边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他被花色的幽香吸引,也被云姿的曼妙吸引,不刻意追求,靠近即可得到。当他重回庆州之前大概也没有经历过“求不得”的尴尬,毕竟磁力是在他这一边,即便他对此没有察觉或者说他根本没在乎过关于自己魅力。对比会餐时隔壁单间里醉酒悲歌“总是忘不掉”的上桌大叔,导演用男神好奇旁观的镜头让这种虐狗的差距呼之欲出。而之前那位拜求北大访问学者身份的大叔轻易被男神吃了闭门羹之后的情绪暴走则将同样的差距反映地更加的世俗。电影的故事弧光在于:重回庆州,过去“无往不利”的男神居然经历了各种“得不到”的一天。婚姻陷入感情危机的男神恰逢有事出差,来到庆州然后叫来过去的恋人,我们都知道他最后想干什么,然而他得到的却不是自己意料之中的东西。送走旧日情人,他借人打火机同时点了两根烟。他为茶屋里的春宫图而来,春宫图没有,却经历了一段萍水相逢。借着这个萍水相逢电影就势带给观众的高潮接下去应该是露水姻缘,然而这次观众没有得到,女主也没有得到,这才是导演自己的高潮。男主究竟是因为“发于情止于理”的开窍也好,还是形而下的状态不佳也罢,总之最后他躺进了沙发而不是去推开女神半开的房门。这时就连“上桌大叔”阶级的男观众也在嫉妒之下不得不承认:他就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大男孩,都是女的在倒贴。当然,这不是一部批判型的电影,有些事情一旦标明道德立场就会变得尴尬,就好比学校总是对如何给学生做性教育左右为难一样——你是想教他们“什么是好的性”还是想教育他们“什么是不好的性”?无论你教给他们什么,好的坏的他们都会被吸引。“坏男人”也一样。春宫图什么的不重要了,爱情不爱情的也无所谓了,电影拍出来已婚中年男人那份浪漫的余烬已经不止于此。

  《庆州》观后感(二):喝完茶后

延边朝鲜族导演张律拍的片子,总是和中国有着挣不开的关系。来自北大研究东半球政治的韩国教授——片子的男主角,中南海烟,旅游接待处中文说得不大流利的年轻姑娘,孔子后人,普洱茶,甚至街边算命老人的摊子上,也写着“奇门遁甲,阴阳五行”——奇特的是旁边写着“东洋算命”,莫非是到日本学的?
电影的情节也并不复杂。似乎有种看纪录片的感觉,记录一个人在庆州度过的两天一夜。当然,看到最后,你会觉得这两天一夜,真的就是平常的两天一夜吗?回忆现实幻想,似乎都交织在一起。影片开始时设置了好多伏笔,在慢慢的推进中,有巧合出现,有意外出现。对白不多,却又让人觉得并不枯燥。
庆州是古代新罗王国首都金城所在地,感觉上和西安有点像,当然两个小山包组成的王陵跟西安的各种陵墓没法比。到了庆州之后,崔贤似乎也进入了一种舒缓的节奏,有点随遇而安。或许是喝茶给予的平静吧。茶馆女主人在丈夫去世后酗酒了一段时间,也是在寺院大师的指点下开始喝茶,后来又经营起了茶馆。种满绿植的庭院中,小小的鱼池和正在晾晒的黄茶,木门和石子路,一切静谧而美好
然而这些都不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东西。正如一开始就提到的,三个哥们到庆州游玩,在茶馆里喝茶时看到墙上贴着的一张男女野合的春宫图。画得粗糙,稚气,却也耐人寻味,“喝完茶后来一发”。我觉得那时候倒茶的女子就是后来的茶馆主人,也就是女主角。因为后来当她和他在房间中独处的时候,说了一句,“我早就想到是这样”。她显然是清楚记得那张画的。
三个人看着春宫画,一男一女一鹤。另外两人打趣着,把这些和在场的三人对应起来,崔贤却没有跟着说笑。女主人进来倒茶,另两人收了笑容坐好,此时崔贤却噗嗤一声乐了。
这似乎就是整个电影的缩影啊。空气中弥漫着某种暧昧,却又都很克制,偶尔逾矩一下的时候,又显得略有些尴尬。或许这就是东方人本身的内敛吧。
另一张画便是女主人家中墙上挂着的那张丰子恺的画,茶楼的桌上摆着茶壶,窗外一弯新月。丰子恺在旁边写了一句,“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翻译成韩语之后,倒也成了一首不错的诗。
片子里还有一个主题给我印象深刻,那就是“自杀”。自杀的哥们,抱着女儿自杀的母亲,自杀的丈夫。虽说这确实是一部很轻松的片子,但还是有一些抑郁的成分在。死亡也是难以摆脱的意象啊,就像女主人家窗口望出去,就是王陵。

  《庆州》观后感(三):这里之外,那些可爱、抑郁、情愿不得、孤独的人,其实不会有异

生命中会有那么一两天
记忆郁结的地方,在悼念好友之后
自然而然的事情
除了
见一个思苦隐秘的姑娘
等待眼泪
一切不该变的都没有变,除了,她不再留给后悔更多的时间
一个过世的道人
将解释你
茶淡了丧夫之痛
这个女人,能稳住男人喧闹的手
那你我会有怎样的渊源
育黄茶一直克制着你纷纷的情欲
这场雨诗是写不了的
同样,是那一去二来,一来二去
这个女人,流温热安静的血
而你有她亡夫一样的耳朵
入夜
欢愉都歇息了
疲惫与期许生长
你灰色的长裙这样的这样干净
庆州干净
韩语也干净
隔着同级相斥的距离,我会再为你读一次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门缝却欲说还休
那灯那安静那掩面的被沿那紧锁的睡眉
你听见水声了吗
关灯吧
等我给你唱你最爱听的茉莉花
天就亮了

  《庆州》观后感(四):第一次见到你我就知道会这样

      长达两个半小时,前70分钟男猪脚去女神的茶馆喝了两次茶,俩人有一搭没一搭说了几句话,后50分钟则跟女神出去蹭了一顿饭,俩人甚至没有对白。整部影片画面干净、剧情简单、节奏缓慢、人物关系十分含蓄隐忍,在细节中又暗流涌动,甚至有一种蛋蛋忧伤。这颇有点像喝茶或者国画的留白。作为观影人,撑到两个小时,你唯一的期待就是希望男女主角来一发。正如你所期待,在最后20分钟,男主来到女神家中,灯光昏暗气氛和谐女神衣裙款款,甚至主动摸了男主耳朵,宽衣解带游船入巷激情戏终于要上演了哦业,但是。。。。妈蛋!。。这时你彻底蛋疼了。然后风铃叮当,似是故人来,你陷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迷茫中。------------------------------------------------------------------------------------------------------电影最让人难忘的台词是女神说“第一次见到你我就知道会这样”,说这种话的女人是绝对值得珍惜的,再配上林夕的词,那种忧伤就像两个坟头的青草:其实我再去爱惜你又有何用 难道这次我抱紧你未必落空 仍静候着你说我别错用神 什么我都有预感 然后睁不开两眼看命运光临 然后天空又再涌起密云

  《庆州》观后感(五):别摸,我浑身上下耳朵最敏感!!!

《 庆州 경주》 【南北朝鲜关系、日韩关系、中韩关系都被很凑巧的安排在里边,以为那张一直挂在嘴边的春图不会现身,结果只是那么小一张格局如此简单,与脑海中的繁盛和热烈大相径庭,两次偶遇后被告知自杀的黄裙小女孩与母亲、夜宿被要求摸耳朵忆亡夫的陌生女人&茶馆女主人、被告知曾为其堕胎后又被人家丈夫追赶的前女孩,以及恍惚的算命老人和其孙女的替换,其实从在茶馆中与亡友娇妻的摸手幻觉中就开始有点小失望,怕是又拿人格重叠做文章搞噱头,再有后来算命爷孙俩的异样确定是这样无疑,但最后这幅春图出现时,当茶馆女主人听见风铃声抬头的同时,才发现没那么简单!感觉一直被欲望和窥探心理牵着鼻子走,但每每箭在弦上便破掉断掉,居然不觉得遗憾反而反思自己对别人对生活的淫欲是否过分,男主的各种奇葩(觉得也就这词形容才形象)行为惹人尝试,我想我某天发神经会试试吧,一个半天的故事时间花了将近两个半小时来说,不觉得无聊、枯燥和累,只是偶尔有期待偶尔有担心,担心自己预测到或被揭穿,这短短的时间男主经历的事情总觉得像在作别谁?!。片尾曲很好听,很抓心,一个不够沧桑但嘶哑的很到味儿的男声演绎。】【总结一下:再强烈感觉熟悉的陌生人都不是吐苦水和找慰藉的好地方,顶多是调味生活的一点柠檬酸,不要借用别人的悲伤痛苦加重自己的失落,要看见活下去的种子和野火,要听听最爱的“茉莉花”,完成活着的使命再作别吧!】

  《庆州》观后感(六):附一篇导演张律专访,如果不做做白日梦怎么在这个让人窒息的世上生存

先说点个人感受,如其他影评所说,本片确实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但看完后还是没办法搞明白整个故事,因为有不少似乎幻想的部分,虚实相间,让人能猜想出很多可能性但无法确定。。。
看了采访,原来与好友在庆州茶馆喝茶,有一幅春画,7年后参加好友葬礼,故地重游庆州,去茶馆寻访春画,是导演自己真实经历!酒、茶、墓地、春画混搭的意境就是本片的基调。从这个出发点,导演可能就不想把整个故事真相交给观众,就是在一些故事的片段里体会一种禅意。“白日梦”是导演的关注点,最近他的兴趣就在梦与现实之间,他去年另一个纪录片《风景》里,也问采访对象他们在韩国做过最奇怪的梦是什么。。。
为何参加好友葬礼主角这么想寻找春画寻找白桥流水声。春画上男女像主角和死去的好友。主角最后找到白桥,走到河边,那个河边多像春画里的地点。。。不由得让人对基情浮想联翩。。现在看来,恐怕真没有什么隐藏的秘密。。影片里导演估计就是单纯的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爱,而不仅仅是爱情。。
另外说个好消息,第15届釜山电影评论家协会奖(简称釜山影评奖)于11月27日公布了获奖名单。张律凭借其执导的韩国故事片《庆州》和纪录片《风景》成为本届大奖获得者。
以下为采访,来自朝鲜日报 http://cnnews.chosun.com/client/news/viw.asp?cate=C04&mcate=M1003&nNewsNumb=20140917112&nidx=17113
艰难世道的“白日梦”哲学 专访导演张律
庆州是初、高中生前往济州岛时途经的郊游地,也是经常推荐给外国游客的旅游城市。中国朝鲜族导演张律(见图)就这样去了庆州。张律1995年第一次来到韩国时,两位住在大邱的朋友说“既然来到乡下就到处看看吧”,然后带他去了佛国寺和石窟庵。他们白天在茶馆里欣赏挂在墙上的春画,晚上在古墓附近喝米酒。春画上写着“喝一杯吧”。
“在中国,人们都回避墓地,不能和日常生活混为一谈。喝茶是为了让内心平静,但茶馆里却有春画。墓地和酒、茶馆和春画搭配在一起的地方世界上仅此一处。虽然过去很久,但还是经常想起庆州。”
7年后,曾一起去过庆州的一位朋友去世。葬礼结束后,张律再次前往庆州。茶馆已经换了主人,春画也消失不见。张律犹豫了一会儿后向女主人问道:“春画哪去了?”张律新片《庆州》的构思(12日上映)由此诞生。
北京大学教授崔贤(朴海日饰)参加朋友的葬礼后来到7年前曾和故人一起去过的庆州茶馆。他向漂亮的茶馆主人孔允熙(申敏儿饰)问起春画的去向后被当成变态,但他们两人很快便互生好感。崔贤跟着孔允熙去喝酒时认识了研究北韩学的朴教授(白贤镇饰)、花卉专家姜先生(柳承莞饰)和喜欢孔允熙的刑警永民(金泰勋饰)。朴教授拜托崔贤在北京大学为其谋个一官半职,姜先生在酒桌上用卫生纸做了花朵。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影片因为有这两个人物的短暂存在而增色不少。
白贤镇是歌手、画家,柳承莞是动作片导演。张律说:“我脑海里没有专业演员的概念。白贤镇和世故的人、柳承莞和女性化人物形象都相距甚远。所以我想挖掘他们的另一面。”对于助理导演等身边人的反对,张律说:“要相信艺术家。”他还说:“当时说这话只是为了摆脱危机,没想到说中了。白贤镇和柳承莞发挥了让专业演员叹为观止的高超演技。”
张律是出生在中国吉林省延边的朝鲜族第三代。他原来在大学教中文,同时还写小说,后来辞去工作代替妻子当起全职主妇。到了四十岁才以电影导演的身份推出处女作。2000年执导的首部短片《11岁》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此后一直制作长篇电影。张律表示:“出道前从未专门学习过电影,也没在拍摄现场工作过。”由于童年时期是在文革中度过的,所以他几乎没看过电影。他只看过《卖花姑娘》、《血海》等北韩影片,快30岁时才第一次接触美国和日本的商业影片。他说:“看电影时我会想很多,包括怎么改影像、怎么改声音。我小时候就对影像和声音非常敏感。10年后我还能想起当年在街头从我身边经过的人的面孔以及那个瞬间的天气、光线。我甚至怀疑这是一种病。把精力放在电影上以后好了很多。”
《庆州》是一部有“界线”的影片。这种界线徘徊在生与死、现实与幻想之间。在埋葬1000年前死人的古墓前,身穿校服的男女羞涩地接吻,孩子们到处乱跑。崔贤就在这样的庆州度过了两天一夜。“人们在葬礼上想到的不只是死亡和悲痛。伤心痛哭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多奇怪的想法。以我为例,一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灵魂出窍的状态。如果不做做白日梦怎么在这个让人窒息的世上生存。”
还有一篇英文的
http://www.hancinema.net/death-dreams-brew-in-gyeongju--69935.html

  《庆州》观后感(七):一壶茶饮千杯醉

      “你还真是靠回忆活着啊。”
      那么这一定是最累的那种活法。
      这个男人穿素黑短袖,褐色长裤,戴眼睛有胡渣,背着一只黑色背包,像是要将过往全部打包随身携带。大多数时候没有表情不做姿态,对人保持生冷拘束,对物秉持怀旧执念,浑身沾满旅人的尘气,通体都是过客的寒霜。
      崔贤,北京大学教授,主研东半球政治,三十岁往上,有些英俊,与妻子一次不睦后离家,两日散漫的追忆之旅。
      早夭好友的灵堂,遗像是庆州旅行时的照片,身边的朋友和着酒咀嚼出新寡妇的长短,素净的女人在流言背后还礼鞠躬。“那女人的眼睛深得像一口井”,他默不作声,却将井里的幽清神色尽收眼底。或许对照着家中发妻与他红脸争执的锋利悍气,这哀切女人脸上的几分苍白顿时让他的身心都柔若无骨,所以才有了后来那次穿透虚实空间的牵手。
      故友,庆州。饮茶,春宫。旧情,煮水。别绪,入喉。
      青草满结的高耸陵墓下,一对穿着校服的年轻学生动情接吻,不知愁滋味的幼童们打破了浪漫言情剧的发展;镜头向左静悄悄的摇跟,出现了饱受生活愁苦的中年男人,柴米油盐的灶火仿佛也受到了青春爱恋的撩动,年少的快意风流大概顿如走马灯开始转动,男人一通电话打给了已为人妻的旧爱学妹,满心痴想等待着前尘往事可以扑面而来;但是回忆里的学生情人带来的并不是温香软玉的恋爱气息,车站相见的第一幕就被背景里的玻璃门划分出了两个画框,杂货店前想要开口搭讪却被铁门边线分割,一张饭桌上试图再叙旧情却遭墙上瓷砖将过往划成支离破碎。偷溜出家门的女人再被一通电话唤回了家庭,终于把香烟点着的男人却没有容身的归所。
      戒烟的男人拨弄着没有点燃的香烟,恰如结婚的男人心念着街边巷里的暧昧。“想要抽烟的时候,总觉得妻子的一双眼在背后看着”,于是摄影机的眼睛总是在门窗后注视着,机位定定地对着房间的墙角,大量横移镜头如同目光扫视;偶尔将镜头向位对切,才发现原来那门窗背后并无第三人,一切本来都是心念作祟。茶馆丧夫的老板娘,正像是为了弥补当时男人没能抓住年轻寡妇细闻芳心愁肠的遗憾而出现:都是素面佳人,都有丧偶过往,都挂着眼角眉头的哀伤。他两次到访茶馆,如果说第一次是为了那幅墙上的春宫,那么第二次就是为了一幕生动的春色。
      茶馆老板娘,五个字合在一起已经颇让人有些风流遐想。这个他人口中的“庆州之花”,纯白衬衣米黄长裤,一根头绳挽起发髻,从僧侣那里领取新生茶叶,从茶客这里听取两分闲话,有英武的爱慕者但视而不见,偏对男人的两只耳朵动了心。老板娘昏暗的客厅里,窗帘透薄能洒进路灯斑驳,男人把自己隐在布帘后看夜景,女人掀开布帘将一切滋生的幻梦暴露在夜景里,她比男人更果敢,更加勇于向自己妥协,好像再次印证了她对男人此前种种空虚漠然的填补。当肢体终于碰触,灯光亮起好似幻梦终结,她说男人的耳朵摸起来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却还是蹑着手脚将卧室门留下一丝细缝。女人还是有所期盼的,她毕竟曾经为了一个忧郁男人着迷神伤,如今的茶客为着怀旧而来,与她谈孔子说茶道,讲国画吟诗词,渐渐也把女人变成了他诸多旧事中的简短一章,只是她终究不知道自己这滴雨露能否比过一纸春宫的重量。
       男人那未曾露过一面的中国妻子在第二日清晨发来语音,说过什么都记不清,只记得最后那首画外唱响的茉莉花。年轻的寡妇是开在心间的昙花,只绽一次弥足珍贵;过去的恋人是肆意在回忆沙丘上的刺痛荆棘,想要解渴却被扎伤;旅社里的短发姑娘是无意邂逅的雏菊一朵,零星缀在他经过的路旁;老板娘熏染着茶香,韵气芬芳,可终究还是只有克制的遥望无法快意品尝。庆州有那么多绿意春色,但只有茉莉花香才是归宿的气息,街边茶酒再浓,也要饮过一壶清淡才能爽口才能暖心。
      影片尾声的男人跌撞着奔向记忆的河流,他还是一具靠回忆活着的灵魂,急迫需要一捧往事的水来打湿庆州一旅的尘埃。我自己以为这是一个男人在向庆州托付自己全部记忆的故事,好像誓要跟过去的种种一一告别:茶馆,春画,石桥,河流。画面再次回到茶馆,特写里闯入那幅他心心念念的春宫图,“先喝茶,再做吧”,茶香的美人捧着茶碗进房,好像看电影的人也和男人一块喝了那杯七年前的黄茶,然后醉在了七年后的忘川。
      

  《庆州》观后感(八):茶能当酒


1 干净。人干净,画面干净,情欲也干净。很难把握的度。
2 茶室里的春宫图,既荒谬,又妥帖。茶能当水,也能当酒,即是空,又是色。
3 男主一路在找寻:回忆,青春,情感,欲望,自己。
4 节奏好,不闷。到处都是暧昧,都是欲望,都是可能性,但欲做还羞,人散后一弯新月,天如水。
5 旅游公司的导游女是现实中大多数女人:欲望和虚荣的化身。茶室老板娘和朋友妻子是干净的情欲和想象的符号。前女友和中国妻子是日常的世俗和心灵的羁绊。一个中年男人就处在这些诱惑,责任,想象之中,无处逃遁。即便是这个当年曾做青春游的庆州,她们也都存在。

  《庆州》观后感(九):悬挂在庆州民居的丰子恺

一 要说我最喜欢这部电影的,还是里面几处明显的幽默。
在一片葱翠僻静的场地,不顾旁边老大爷有些介意的目光,崔贤一板一眼地打起来太极拳,把大爷自个的动作也有些带乱了。镜头一本正经地拉了个全景。
崔贤是个顽皮的人。上学时,我和同学会偷偷跟在年级主任的的视线后面描画他的晨练动作,那是为了调皮捣蛋,引人发笑。
崔贤这个大学有名的教授,不捣蛋,但是调皮,止不住地调皮。他最会避重就轻,顺势而流。面对日本游客那一幕超现实的为日本侵略行为的道歉,他想必是不安且惶唐的,但是他用“我也很喜欢日本纳豆”塘塞过去。对于自己声明显赫的东亚三国政治研究的领域,他认为那是一塌糊涂,不值一提。
在旅游商店被青春的小姐误认为是中国人,他不解释,并且一路顺势下去飙中文。如同变色龙一般对遇到的任何情况塘塞过去,并且从中获得一点好处。
和年轻的小姐,他能不动声色地开起玩笑,那晴天白日里的雷声,或许是北韩的炮打过来了吧。小姐果然笑了起来。
装无辜的高手。举重若轻,勘破世情,半推半就。
扮演后辈的尹珍瑞,作为这部电影的制作人,向导演推荐了朴海日来演崔贤:因为他平日里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地与人开玩笑。
二 七年前的挚友昌熙兄,年纪轻轻死去,据说是自杀,而且他似乎已全面告知并说服了妻子。那么那张遗像,或许也是昌熙亲手挑选,那是七年前一起去庆州旅行,崔贤为他拍摄的照片。
在茶室中,崔贤轻轻握住了昌熙妻子的手,这或许只是他的幻想。然而他却想听到对方说起一套昌熙的死去犹如涅槃的鬼话,这是他为了安慰自己,这样好安慰,无处不能和解。
第二次来到茶室中,崔贤拿出相机拍照,照片里本该有女主人出现的地方却什么也没有。七年前的茶室女主人的音容笑貌,他还是如此清晰。现任的女主人在他眼中只是过去的影子,共同点只在于她们都是庆州最美丽的女人。
三 在古人陵墓上来回蹦跶的孩童,穿着校服甜蜜一吻的情侣,是很温柔的对比。西乡说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那是从死人的角度,然而生人,往往还是介意的。但庆州给人意象却很特别,生人和死人毗邻而居,双方没有介意。仿佛那弧线优美的陵墓,它们原本就应该在哪儿,正对着生人的窗口。生和死,原本就是一体的,各为一部分。
对庆州这种特殊空间的所见所感,甚至是茶室里面见到春画,这都来自张律本人的旅行经历。那幅画,本来是该令人色变和震惊的。相反,它仿佛本来就应该在那儿。
四 允熙看待生死,境界自然是没有崔贤那样高的。她不能从丈夫的自杀中走出来,兀自升高到王维一般的境界。行到水穷出,坐看云起时。死不过是生的又一个修行境界。她遇到了一个高人,崔贤的中文技能如同得道高仙一般为她一点。
丰子恺的画出现在庆州民居的墙壁上,如同春画被刻在茶室的墙壁上一样,没什么不妥,仿佛本来就该在那里一样。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这样的心境和超脱,却又是要经过多少伪装才能达到。
五 前辈,谢谢你还记得我。不感人吗?
一个被玩弄的女人,却感谢别人还记得她,
这足以换来崔贤片刻的斯文扫地,他决意,点上那根烟。

  《庆州》观后感(十):过去是仅供缅怀的春宫图

故地重游总免不了去寻找过去,这几近传统的人类行为,让人类的行径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思念旧情。
男主人公因故人离世而重返旧地,往日景象打翻内分泌,掏出手机约一个前女友共话夜烛。故地是好,没有当下的人,可以肆无忌惮的幽约。没有道德约束,可以冠上痴情两字。人类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又达到了空前的一致。
前女友来了,画风和大脑设想完全是两码子事嘛。没有牵手同游旧日秘密之地,没有你侬我侬来一炮。女方的偏激与当年执意分手的自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直男癌初期的男主人公,不免惆怅万分。
于是庆州便不能称为故地,变成了许久未来的旅游胜地。
男主角买了旅游手册,开始了自己的庆州一日游。他再次来到了旧日茶馆休息。小茶馆里,他们是主客关系,她保持着拒人千里的和气,他也情绪低落了无生气。他还因找寻曾经的春宫图,被她当做臭流氓。本该各奔东西的两人,在一次次交流后画风又陡然暧昧。一场细雨落下,独处的空间里总是有数不清的故事会发生,小茶馆的空气虚无缥缈般暧昧。这不能被预计的事,往往被称为缘分。
夜晚她约他一起参加朋友聚会。好不热闹的聚会,搅拌了所有人的心事。他和她放佛是两个局外人,任由他人嬉笑打闹而越靠越近。深夜,她爆发了所有的压抑,约他归家,为他打开打开一丝卧室的门缝。真如一直用“她”描述这后半段的故事,这女神的好意终究孤注一掷。
初晨,他收到了妻子的电话,那悠扬的中国民调让他归家。所有的故事都埋进了窗外的天马冢。
电影如同那副春宫图,利落的用无数“洪尚秀”式的细节表现男女关系。又用如同”野鹅“式的镜头,将故事变成了另一番滋味。
关于“洪尚秀”部分,无比直白的呈现了两性关系,车站里的前女友,旅游集散点里的女导购,电话里的妻子,这些人物都让人似曾相识。导演虽然竭力从镜头语言上避免相似性,但超越不了的就变成了蹩脚的模仿。
还好,其他部分带着一丝纯真感,紧紧抓住了我们的情绪。最爱的是天马冢夜戏,他们像漂浮在孤独的异星球,重回纯真时刻,但在这浩瀚宇宙依然是大人的模样,苦恼,无可奈何花落去。
过去啊,在导演眼里终究是乐观的,也是这一份纯真的乐观打动了我。荒唐岁月,亦不忘。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庆州》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