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奇谭》是一部由王树忱 / 钱运达执导,丁建华 / 毕克 / 尚华主演的一部动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书奇谭》观后感(一):重温有感
重温《天书奇谭》,多了几分幼时没有的乐趣。神作不为过。 1.美术、音乐不必多说,一看一听,便知是中国的,这才是“文化自信”。 2.单论文学,几个主要人物都立住了,除了蛋生的形象稍嫌单薄,几个成人角色是丰满的。袁公的原型里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这是小时候看不出来,而现在一眼就认出的,普罗米修斯盗火种,袁公盗天书。三只狐狸的坏、媚、蠢,几大配角的贪、嗔、痴,可以说,坏人们全线出彩了。 3.叙事上,多线并进,互有交叉,狐狸精一条线,蛋生一条线,狐狸在明,可劲儿折腾、敛财(都成精了,还要钱干哈),越闹腾,越疯魔,离毁灭也越近,蛋生在暗,得天书,失天书,夺天书,也是智商在线。 4.难得的还是幽默感,狐狸母女的那段尬舞,完全可以鬼畜了,给老太爷治病、装神弄鬼治蝗灾、给小皇帝变戏法……有言语搞笑、肢体搞笑、逻辑搞笑…… 5.80年代人用心做影视动画,《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作品皆出自80年代,为什么后来技术好了,经典反而少了呢?
《天书奇谭》观后感(二):动画人物设计的突破
很早以前就看过这部电影,并从此念念不忘。师父,蛋生,三个狐狸,和尚师傅,土财主,朝廷大官,小皇帝,设计的都是和瓷娃娃一样,最后那个小皇帝更是设计成只有一个底座的类似兔爷的娃娃。而里面的狐狸精却不是这样的,他们四肢灵活,头脑聪明,能言善辩,这些特征让我想起了某些现在那些叱诧风云的大人物,然而这也是他们致命之处,当他们心存恶念的时候。狐狸们的聪明才智被用到了为自己谋私利的方面,而最终利用那些贪婪的人,财主,县官,府尹,最后是皇帝,这些人没有任何为他人着相的习惯,最终他们都被狐狸精利用,并被抛弃,而狐狸精也在造成越来越大的破坏。正义会战胜邪恶,但是也会付出代价,因为这世界总体上大概是邪恶的,否则就不会有普罗米修斯了。
《天书奇谭》观后感(三):国产动画的最佳剧本
我到现在还记得这部动画我最早那次只看了前半部分,几年后我才看到这部动画的后半部分,这2次观看我都没记住这部动画的名字,直到几年前我再一次看到了这部动画的片段我才记住这部动画名叫《天书奇谭》。《天书奇谭》观后感(四):天书奇谭
真正的中国动画,堪称民族瑰宝!这部片子是超越时间和国界的,放在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都是真正的精品!配音也是难以再见的精妙绝伦,这才是艺术!每一个人物都很丰满,喜欢蛋生,最喜欢袁公!这是一个同样可以超越时空的艺术形象!《天书奇谭》观后感(五):中国成人式的古典动画:找一点点童心
儿时的回忆里并没有这部动画片,想得起来的大概是,圣斗士太阳之子花仙子之类的。《天书奇谭》观后感(六):心里的疙瘩
很小的时候看过这部动画,看得很伤心,更觉得结尾太仓促,竟然就这么完了。《天书奇谭》观后感(七):《天方奇谭》一部中国动画的高峰
《天方奇谭》这部动画人物众多,故事线索虽然简单却分枝繁杂。除了主角蛋生、袁公、三只狐狸之外还有众多对故事情节起到了推动作用的小人物,每一个角色都是那样的性格分明,光是看人物的数量在国产动画中就已经是首屈一指了。《天书奇谭》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工笔山水画中开始了精彩的故事,这种背景风格比之早期带着强烈装饰画风格的动画(美术)电影来说要来得自然;
《天书奇谭》观后感(八):漫谈《天书奇谭》
昨晚见豆瓣有人提《天书奇谭》,于是找来看。看到最后终于看跑偏了,被当代文学洗脑的思维把它解读成了一个面目全非的东西。 《天书奇谭》的情节出自《平妖传》,上映时间标注的是1983年。按故事的结尾来说,原计划应该是有续集的,但是后来就没有了音信。不过这个未完待续的结尾和这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年份,使电影本事可指涉的东西不可遏制地多出很多。总起来说,这部动画是革命话语和解构革命话语并存的矛盾体。 动画里的革命话语是不言自明的。人物类型的划分延续了革命文学一贯的套路。蛋生和袁公代表正面人物,所以蛋生是正太,而袁公长得很帅。三个狐狸精是反派,一个丑老太太,一个瘸腿,一个如花似玉的小狐狸。小狐狸必须如花似玉,这是古代文学里的一个经典课题,就好像后来革命电影里的女特务必须如花似玉一样。而统治阶级是地主形象的变形,县太爷贪,府尹大人蠢,皇帝则是个残暴的顽童。对立面就是民众了,他们随时准备摆出八路军同志你们可来了的姿态。这些就不用多说了,给出这些人物,大家就自动知道情节该怎么发展了。 这部动画可说的地方在第二个方面,也就是对革命话语的解构。围绕天书,这几类人又可以重新划分。天庭和权力代表反动,袁公是其反叛者。蛋生,人,狐狸精则构成另一个系统,蛋生是人性善的纯粹形象,狐狸精是人性恶的典型,而人在这两极之间游疑。这样看的话,天庭一开始严密看守天书是对的,因为天书一旦进入人间,人义无反顾地站在了狐狸精的一边。天书的本意是给人以幸福,但整个故事似乎从头至尾都只有灾难。请不要和革命联系到一起。 蛋生的身份也很有意思,他有人形,但并不是人。也就是说天书所挑选的接受者一开始就和人无关,他是虚构出来的概念的人,他排除了所有人性恶的部分,是一个典型的高大全形象。这同群众的概念、英雄的概念如出一辙。革命的根基是群众,但群众不是任何人,它只是一个名词。而革命最理想的接受者从一开始也是这样一个非人的东西,他们无比高大,他们被称为英雄。但个人无论如何也成为不了他们,他们只是一种方向和一种惩戒标准。 然而最后袁公被天庭抓走了,狐狸精压死了。反动力量退到暗处,变得飘忽不定,人性恶的部分不再显性,平均到普遍的个体身上。这样一来蛋生纯粹的善也就没有意义了,他只能面对空虚。他所有的就只剩下仇恨了,无对象的仇恨。革命的遗留物是仇恨。这是过分解读后的最终结论。
《天书奇谭》观后感(九):总归是太白金星不会做人
或许是之前出现过像三只狐狸那样学了一点天书中法术就为祸人间的事情,天书才被锁了起来。《天书奇谭》观后感(十):国产动画中不乏佳作
其实《天书奇谭》我从小就看过n次了,但是没有一次能完整的看,总感觉很遗憾,昨晚而然看到CCTV少儿频道在播,有些意外加亲切哈,就看了起来,运用夸张手法,让人物既可爱又搞笑,而且还很能体现出那种神秘色彩,轻松幽默,让人倍感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