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尘埃》是一部由谢晓东执导,秦勇 / 冯波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出尘埃》观后感(一):我的生活不需要你评判
我的梦想,我的
生活,我的音乐,不需要你评判。
这是电影的最后
一句话。然而在
现实生活中,谁敢说这句话?
老方为了开餐馆押房子,算是比较极端的情况。然而除了一部分先富阶层之外,谁不背房贷,谁不是
上有老下有小?贷款还不上的时候,当真是为了钱什么都做得出来,
梦想就是狗屁。
年轻的时候都摇滚过,都抵抗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棱角一点点被磨平,成为
回忆。最后大抵都像老方一样,一边
安慰自己就是来挣俩钱,一面看着
面目可憎的自己,咬牙切齿地说跟耍猴似的。
有时候
感觉喝醉了之后才是
真实的自己,犹如电影里总找老方代驾的那位,戴着眼镜打着领带,一边甩头一边喊摇滚不死。第二天醒来,觉得自己就是一个SB。
看完电影之后决定每天去买彩票,奖池有没有八千万不知道,但如果中了头奖,第一件事就是到领导面前,跟王大勇一样大喊一声,老子TM不干了。
《走出尘埃》观后感(二):《走出尘埃》或骄傲如烈日,或卑微如尘土
生活可以让人骄傲如烈日,也可以让人卑微如尘土
但是,骄傲如烈日,和卑微如尘土,并不矛盾,一个风尘仆仆的在生活中打拼的失意男人,依然可以有着光芒万丈的梦想,依然可以有着穿云破日的激情,再多的磨砺,都只是身外之苦,只需看他,还是不是记得曾经要坚守的路。
由谢晓东执导,秦勇、冯波主演的《走出尘埃》,就是一部有关现实与梦想的电影,归根到底,影片讲的是追寻真正的自我的故事。片名很有意思——走出尘埃,很值得琢磨:是否因为落入尘埃,才会走出尘埃?还是因为深陷尘埃,才要走出尘埃?但这些并不重要,关键是怎么才能走出,也就是怎样才能遇见真正的自我,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可能经历各种艰难险阻,甚至撕心裂肺之痛后,才会发现正确答案的事情。
《走出尘埃》的故事,其实可以看作是主演秦勇的自传。作为曾经的黑豹乐队主唱,秦勇在他的音乐生命中最光辉的时刻,因为家庭的变故而放弃了一切。片中由他饰演的主人公方和平也是如此,因为父亲的突然去世,母亲的精神恍惚,让他不得不放弃了音乐梦想,成为了一名每日操劳的凡人,一边各种筹钱打算开饭馆,一边又做代驾维持生计,人生的各种不如意,接踵而来,让他却应接不暇。戏内戏外,这都好似是一个走下神坛的歌者的落魄故事。
因此,当我们看到了曾经那个站在舞台上,身穿黑色皮衣,脚蹬黑色皮靴的摇滚战士,在生活中煎熬,习惯了妥协,学会了忍让,也会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时候,不禁要问,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他?究竟怎样,才应该是一个生命应有的面目?当年的激情与奋斗,究竟是青春叛逆的假嗨,还是可以伴随一生的珍贵品格?毕竟如方和平所说:“人这一生,得过太多坎了,有一个坎迈不过去,你就完蛋了……”,曾经的肆无忌惮,变得开始小心翼翼,不是因为服输,而是因为有了太多责任,不能拿生命与生活去赌。
其实,《走出尘埃》可以看作是摇滚“老炮儿”的自传,毕竟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方和平已经远离了曾经的音乐圈,但他和音乐,却一直没有断了联系,最终还可以带起了徒弟,走上了选秀的舞台,“炮儿”虽然老了,但音乐不老,舞台上的他,依然是那个纵情的歌者,这似乎这也能回答我们初设的有关“真自我”的答案。
在方和平身边,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人:一个是一直守护者他的夏晓芸,这是一个很像《老炮儿》中的话匣子一样的人物,爱得无怨无悔,爱到不惜一切。还有一个,就是音乐少年黄一冰,这个与方和平因为音乐结缘后,亲密如师徒如父子的男生,竟然带给了方和平最震耳发聩的一击,事关剧透,战台烽不便多说,但方和平的自我醒悟与拯救,自我坚持与倔强,却无疑让人动容。
因此,真的自我,不在于加诸的功名利禄,而在于内心的那份炽热,是否有过改变。何谓尘埃?同样是岁月赋予的身外之物,可以斑驳了面容,苍白了头发,困苦了肌肤,踯躅了身影,灼烧了心灵……但若初心仍存,所有的一切,又有何惧?人活一生,不过是求个问心无愧,不过是求个内心安宁。因此在方和平于舞台上再次唱起那不败的青春之歌时,没有人会特别留意岁月所留下的印记。
有幸参与《走出尘埃》的首映,一票摇滚老炮儿都为秦勇的大银幕作品站台,仿佛带领影厅的观众,重回到曾经的那个激情岁月,老炮儿不老,热血仍在,岁月如歌,不惧尘埃。现场最感人的一幕,莫过于秦勇弹唱了《虎口脱险》,是的,这是郁冬为老狼所写的那首歌曲,而写歌那年的郁冬,也是因为生活变故,隐退歌坛,成为了一名普通职场人,只留下了一个传说。或许他想用这首歌,表达自己对过往的眷恋,以及面向未来的召唤:珍惜当下,寻回自我,走出尘埃。
《走出尘埃》观后感(三):人潮人海中我又见到你,依然依然美丽
片名不行,为什么不花点版权费搞首黑豹乐队的歌曲作为主题,然后命名,至少也蹭了个IP啊。
居然是路学长策划的片子,可见这片子时日有点“久远”。
剧情倒是有点好莱坞模式的,中年危机,失意人生,父子、“
夫妻”之情的纠结,经历种种
挫折磨难,最终实现了个人对人生的新
感悟,走向新的阶段。这就是《救猫咪》10种类型之一“变迁仪式型”。秦勇是本色出演,老去的摇滚唱将,的确有不少人可能今天生活潦倒,毕竟摇滚的黄金时代在内地已成过去,想起黑豹的窦唯一个人寂寥坐地铁都被人BB穷困的新闻,一声叹息。这部片子或可算纪念
中国摇滚的一阕挽歌。PS:数天之前才看到秦勇在一部网大《哀乐女子天团》里演出过过气乐队的主唱。
编剧之一张小北,如今去玩科幻片了,倒是
很期待他的《拓星者》,我承认是想看笑话的,希望有惊喜。
《走出尘埃》观后感(四):出彩秦勇,倾情演绎“涅槃”人生!
《走出尘埃》的英文片名是《NIRVANA》,意思是涅槃,对于摇滚青年来说,这个词汇还代表了一支
伟大的、影响深远的乐队。与之相对应的,《走出尘埃》的主演秦勇,曾经是中国曾经知名度最高的摇滚乐队黑豹的前任主唱,因为家庭关系在十几年前退出乐队,选择
隐姓埋名,多年之后,重回乐迷和观众视线时,却已是
历尽沧桑,英雄“涅槃”一般。所以,《走出尘埃》既可以看作是秦勇个人经历的写照,也可以说是他所代表的那一代中国摇滚老炮儿的现实经历。
《走出尘埃》说的是20年前曾经叱咤一时的摇滚乐队主唱方和平,如今已经变成一名代驾司机,每天过着凌晨回家,日夜颠倒、庸碌无为的生活。
困顿的生活削去了他的长发,也磨平了他的锐气,但是生活依旧没有轻易放过他,抵押房子盘下的小饭馆居然是违建,被逼
无奈参加选秀节目,却被
追求收视率的制片人出卖,掉进一个巨大的阴谋,更
痛苦的是,他必须面对崇拜自己,却从未见面的儿子;无法生育,但是愿意陪他过
平淡生活的
女友;以及患上老年痴呆的母亲……到底要怎样,他才能走出自己内心的尘埃?……
前面说到,那支伟大的乐队“NIRVANA”,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的主唱柯特·科本在乐队
如日中天的时候,选择了自杀,用最极端的方式宣告着摇滚乐的刚烈。但是科本只有一个,大多数人,也包括影片中的男主角方和平,终究还是要面对庸常,甚至琐碎、纠葛的生活本身。电影中的方和平,年轻时应该肯定是个
意气风发的男人,
锋芒毕露,锐气十足,但是
不可避免也叛逆。正因为如此,经历生活的拖磨之后,他才会越无法
原谅自己!
现实中,秦勇大概也是如此。少年得志,称为黑豹的主唱,创下百万销售量,是无数
少男少女心目中的偶像。但是就在最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悄然退出黑豹乐队,退出摇滚圈,隐姓埋名十几年。直到去年《出彩中国人》里,他领着儿子大珍珠沧桑登场,才让大家知道他这十几年的去向,因为父亲在他演出时去世,儿子患上重度感统失调症,他选择回归家庭。
当然,现实中,秦勇并没有经历《走出尘埃》里方和平那么戏剧化的人生,毕竟电影还是集合了大多数人的经历,杂糅而成,但是“走出尘埃“,
勇敢面对生活的不同的阶段,不忘初心的概念,却是一以贯之的,也正是因为秦勇有着与方和平几乎一样的心路历程,所以他才能以本色演出这个摇滚好男人
内心深处的荒凉、沧桑,以及
坚定!
此外,本片虽然是谢晓东导演的处女作,但是作为与王竞导演合作多年的编剧和制片人,深受王导纪实美学的影响,却又能在剧作本身非常现实的基调上,做到三番四抖,讲出一个真正具有力量,能够让每位观众都
感同身受的故事,《走出尘埃》写实、热血又燃情,是少见的融艺术品位与商业追求于一体的好电影!
《走出尘埃》观后感(五):走出尘埃
走出尘埃,顾名思义,从尘埃里走出来,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抬起头向前看,不忘梦想,不忘真爱,才是人生之正途。不过,我更喜欢它的外文翻译名,“坚不可摧”,令人想起海明威,想起《老人与海》,想起那句著名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走出尘埃》里,秦勇饰演的方和平正是如此,他曾是一名摇滚歌手,为生活所迫,转行做起代驾,却尝尽世间冷暖,再遭遇种种不公过后心灰意冷,准备和同行夏晓云共度余生。谁知,正在此时,一个叫黄一冰的年轻人出现在他面前,声称是他的儿子,并且,要他在歌坛选秀节目中充当他的助唱。这让方和平不得不重新面对他深深挚爱的摇滚,也注定要因此和儿子一起改变命运。
《走出尘埃》观后感(六):《走出尘埃》谁都有梦想,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有的电影用眼睛看,炫目的特效,奢华的场景,而有的电影则是用心感受的,看似
轻描淡写的剧情铺陈,却让人看得五味杂陈
思索万千,显然,《走出尘埃》属于后者,在聚焦一个
中年男人的日常生活过程中,我们不断惊觉,其实每个人都有梦想,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走出尘埃》讲述一个曾经
叱咤风云的中年男人重新上路找回自我的故事。曾经的摇滚歌手方和平,意气风发如日中天,但是由于家庭变故他毅然决然的退出歌坛
离开舞台回归家庭,如今人到中年干着一份代驾司机的工作。人近
不惑之年却依旧过着困顿的日子,疲于应付生活的各种琐事,过去的激情在他身上早已
荡然无存。
但是在不经意间,跟过去音乐伙伴的偶遇以及正常生活被
突如其来的“违章建筑”打破,他的命运出现了拐点,隐藏在心中多年的梦想再次被音乐唤醒,他鼓起
勇气重新登上放声歌唱的舞台。要说戏里的人物方和平是虚构的,但是饰演方和平的戏外的秦勇却是真实存在。秦勇跟方和平,竟然借助光影力量,在身为落魄摇滚歌手的意念上心意相通。与其说秦勇在表演上极富
魅力,不如说他是在生动地展现
自己的生活经历。
《走出尘埃》可以看做是秦勇前半生的个人传记,作为曾经的中国摇滚歌手领军人物,黑豹乐队前主唱,秦勇的名字是中国音乐史上
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就在他的
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由于家庭变故,儿子患有感统失调症,秦勇毅然决然的放弃演唱事业,回归家庭,为儿子做康复陪护。
一个人能放弃摆在眼前的大好前程回归
平凡,这当然很了不起,但是更了不起的在于他居然能坦然的面对这一切。方和平如是,秦勇亦如是。褪去明星光环的方和平成为一个代驾司机,他每天晚出早归,照顾着年迈又记性不好的母亲,晚上总是站在暗处
等待着醉酒客人的召唤,他要忍受喝醉酒的昔日粉丝各种
奇形怪状的合影要求,还要时时防备着自己
心爱的女人受到欺负。
多年以后出现的黄一冰,大概是上天赐予方和平最好的礼物吧,而当有一天两个人同时站在舞台上正面对决的时候,上天的残忍之于方和平也算到了极限。可是方和平依旧平静面对,上台演唱,唱完下台,回家之后依旧是普通的老百姓,伺候年迈的母亲,
等待醉酒客人的召唤,都说生活就怕没有波澜,可是有时候没有波澜才是对人最大的考验。
秦勇的电影处女作,谁都没想到他演的如此出色,或许不仅是因为演技出色,而是这根本就是他对自己前半生的梳理跟回顾,手到擒来,自然流露。或许谁都
想不到,一个代驾司机竟然曾经是叱咤风云的歌坛老炮儿,生活里太多的
不可思议,不信当你看完电影去跟小卖店的老王或者修鞋的老李聊一聊,
说不定他们的曾经更加超乎你的想象。
还是那句话:谁都有梦想,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走出尘埃》观后感(七):昔日辉煌的摇滚歌手,今天的代驾司机,49岁秦勇惹泪奔
我们常说,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大慨很多
科班出身的明星,也未必就能演绎出49岁秦勇
大起大落的人生。昔日辉煌的摇滚歌手,今天的代驾司机,秦勇用自己的鲜活人生诠释出电影《落入尘埃》的精彩斑斓。真正的爱,不是辉煌时的
掌声雷动,而是低谷时的安心陪伴,有你,落寞英雄不
孤独。
摇滚老炮儿秦勇主演的电影《走出尘埃》今日首映,现场秦勇不仅讲述了自己的大荧幕首秀,同样也用颇为真实的性格让人看到他对音乐的执着和对家的眷顾。众所周知,秦勇1994年加入黑豹乐队担任主唱,1996年先后参与录制黑豹乐队专辑《无是无非》和《不能让我的烦恼没机会表白》,成为内地流行音乐颇有人气的一个组合,并且也捍卫了摇滚在内地歌坛的地位。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05年为了照顾儿子而退出黑豹乐队,随后再也没有了他的消息。一直到11年后,也就是2006年推出个人单曲《远航》,再次让人感受到时光和岁月在这位摇滚歌手刻画出来的沧桑味道,音乐一直在,他也在悄悄改变。2014年2月携子参加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节目,大珍珠让亿万观众泪奔,而秦勇对于儿子的爱,也成为了观众最为美好的记忆。
《走出尘埃》是一部颇有热血的电影,通过音乐,通过做音乐的人,把现实与理想进行有力的碰撞,让人看到了音乐人的不同追求,有年轻人的执着,有过气音乐人的妥协与苟且,当然也有傲娇一般的乐队主唱不敢触碰却又不得不提及的梦想和未来。影片里,没有用孩子,而是采用了一个身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这一点,颇为令人感动,因为从秦勇携子上了央视的节目之后,很少能够看到他带儿子出现,原因很简单,他想让儿子过自己最单纯而又朴实的生活。而这一部能够出来演戏,也是因为儿子特别想演戏,为了儿子,他勇敢的先迈出来这一步,只想为儿找个机会。这种最真诚的细腻心思,和他的人生一样,真实而又发自内心,所以他在演戏的时候,人生虽有跌宕起伏,但一个转身,一个回头,一个眼神,都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戏中方和平的人物魅力。
现实需要解决问题,音乐也一样,不能脱离现实存在。当秦勇拿起吉他,在楼顶上唱起那首经典的《虎口脱险》之时,让人觉得浑身都是冷的,这是只有丰富人生阅历才能唱出来的声音,每一句都刻骨铭心。而戏外,则同样在讲述着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老狼在《我是歌手》第四季里就讲过,也在第十二期突围赛中演唱过该歌曲,并获得当期的第三名,突围成功。《走出尘埃》的插曲之所以也选择这首歌,也是如此,为了这首歌的填词、谱曲人郁冬。选择了一首歌曲都如此用心,这么充满故事,你看了就会明白,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就是能够不经意间让人感动,而这种感动,也都是发自肺腑的。
影片的叙事结构非常的简单,一个中年男人面对家庭、事业、爱情的各种矛盾与纠结。画面很暖,故事仿佛就在我们的身边,亲和力十足。这也是独立制片人谢晓东首次执导的影片,谢导曾经编写与制作《一年到头》《我是植物人》《大明劫》等多部影片,并获得业内外的一致认可,这一次,面对一个摇滚歌手的人生抉择,同样也让人看到了手法的独道与用心。
有人说,现实赋予你的每一次劫难都是财富,看你如何去面对这样的现实而进行理性的思考。49岁秦勇笑看这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着辉煌经历的摇滚歌手被磨砺之后的现实生活,颇为催泪,也让人很受启迪。说他是落入尘埃的英雄,不如说,他是在凡间修炼的男神。
《走出尘埃》观后感(八):《走出尘埃》,走出音乐类电影的套路
文/杀手里昂
《走出尘埃》里的主人公方和平,曾经是一位红极一时的摇滚歌手,由于家庭变故而退出歌坛,成为一名代驾司机,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不知道这是导演的有意设置,还是无心插柳,饰演方和平的演员秦勇,是前黑豹乐队主唱,90年代中国摇滚乐坛的领军人物之一,当时由于父亲病逝,儿子患有感统失调症,在事业巅峰期退出了歌坛选择回归家庭,为儿子做康复陪护。
《走出尘埃》就像是秦勇前半生的一部个人自传。
从一位摇滚明星变成一位普通人,这中间经历了多大的落差,其实有很多戏剧故事和心理冲突,但是影片并未用过多笔墨去描写这种落差给主人公带来的困扰,而是转而用一种云淡风轻的笔触去记录主人公的平凡生活,从这个蓬头垢面的男人身上早已看不到曾经那个摇滚青年的激情,只有偶尔穿插的几个回忆镜头才能让人回想起他在摇滚乐队时的风采,但这些短短的回忆镜头也很快淹没在方和平每天为生活的奔波操劳之中。
影片用了大量篇幅来记录方和平的工作与生活日常。在工作中,作为代驾司机的方和平,每天晚上在酒馆等待着喝醉的客人,听着他们的唠叨,对于自己歌迷酒后的疯狂释放也早已麻木;而在生活中,作为儿子的方和平,每天都要照顾患病的母亲,和女友温存一夜之后,第二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给母亲做饭,当母亲丢失之后,他焦急的样子就像迷路的孩子。
很明显,导演并不是想拍一个作为摇滚明星的方和平,他只是想为观众呈现一个代驾司机方和平,饭馆老板方和平,就像我们生活周围随处可见的大多数平凡人一样,过着见招拆招的生活,并没有太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只要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就可以。“梦想”这个词并不太适合方和平,对他来说太过矫情,与他的生活太过遥远,所以,在选秀比赛排练中,选秀节目的大Boss改动他的音乐作品,他都看得很淡然,甚至去安慰同伴不要生气。
在这个梦想廉价的年代,“梦想”这个词被消费太多太多了,反而成为一碗被熬制太久的鸡汤,失去了原来的味道。而在《走出尘埃》中,梦想被现实取代,梦想转换成了现实中方和平为母亲做的一顿饭,女友为方和平买的一把吉他,梦想在这部电影中不是浮在半空中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它是触手可摸的,是那么的接地气。
影片最后,方和平和儿子在选秀比赛中同台演出,舞台上的方和平激情四射,充满无限魅力风采,仿佛又回到当年的样子。与其说这是二十年后,方和平对于自己多年梦想的实现,不如说,这是一个男人重新找回自己生活动力的一次证明。对于结局,导演并没有给出一个大团圆结局的套路。我相信方和平参加完选秀节目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家给母亲做饭,他依然还是会选择过普通人的生活,做一个代驾司机,餐馆老板……
虽然,《走出尘埃》是秦勇作为演员的处女作,但是由于他与角色之间的天然接近,与自己的经历太过相似,这无疑让他对于角色有更多理解。其实,电影中的秦勇大部分都不需要表演,他只要展现出真实生活中的自己就可以了,你看他那饱经沧桑的脸就已经写满了故事。
《走出尘埃》观后感(九):看秦勇的《走出尘埃》,怀念郁冬的爱与忧伤
文:田金双
“人生有太多的坎,有一个过不去你就完蛋了。”这是秦勇演的代驾司机、前摇滚人方和平的人生感言。
生且日艰,人生总有许多不幸的事发生,总是让人猝不及防。对于这一点,我感觉身受,却又没法表达。有时候表达没有任何意义,只能让你的心更加忧伤。
前黑豹主唱、摇滚人秦勇在《走出尘埃》中演的方和平是这样总结自己人生的:“人活着怎么能总这么顺啊,怎么都得死——扛啊!”这句话别有深意,前半截很悲观,后半段很中肯,很达观。很显然,站在阳光的阴暗面,方和平活明白了。而之于我,年过四十,还没活明白,活得很费解,一点也不清白。其实,谁又不想拥有一个阳光快乐的人生呢?但现实总是事与愿违,让你无法自怨自艾或者抱怨。
好了,现在开始说电影吧,由谢晓东执导,秦勇、冯波主演的那部《走出尘埃》是一部与现实和梦想有关的电影。这部电影,说的是一个摇滚人的末路反弹,实则表现的是一个人找寻自我价值的过程。影片中,方和平是一位“曾经的”摇滚歌手,活得很牛逼,唱着
喜欢的歌,也有深爱的人。可是,二十年后的他,活得很落魄,由于人生不可避免的困境,他把房子抵押了,身上的“摇滚气”也没了,当年的激情再也不见了。可这就是生活啊,在突如其来的生活打击面前,每一个闪闪发光的人都有可能变成一个没有棱角的普通人。
影片中的方和平和现实中大多数人一样,常常陷入生活的慌乱之中,人生中更多的是见招拆招的被动。有时候,我们不敢过多思考生活本身,生怕下一刻会失去什么。生活的轨道总是在不可预知的拐点发生不可控制的变化,有些事甚至超过我们内心所能承受的峰值。但是这才是人生啊,即便我们会遭遇这样那样的磨难,依然不能够停止前行。
影片中有一个桥段:落魂之极的方和平坐在天台上自弹自唱《虎口脱险》时,让人看到一个音乐人的青春、激情和梦想。方和平静静地坐在那儿弹唱的样子,让我想起我喜欢的民谣诗人郁冬。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当年郁冬就那么静静地坐着,用干净的声音轻轻吟唱《露天电影院》时,那个忘不掉的场景令太多人记忆犹新吧。但可能并没有人能真切懂得一个农村孩子和许多大人坐在草垛旁看露天电影的场面。那时候,我们也曾跑到屏幕的反面拣过子弹壳,转瞬之间,我们已然人到中年,再也回不到以前的时光。
时光慢慢老了,当年《露天电影院》的演唱者郁冬在哪儿呢?没人知道,江湖上流传更多的是关于他的猜测。九十年代中期,郁冬以一首《露天电影院》名字传遍大江南北,正当音乐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他却黯然退出音乐圈,这是一种怎样决绝的转身啊。片中方和平弹唱的那首歌曲《虎口脱险》的词曲作者,就是郁冬。而之于郁冬,恰恰也是方和平扮演者、前黑豹乐队主唱秦勇最好的朋友之一。
回朔郁冬的音乐之旅,亦是一个传奇:1993年,《校园民谣1》收录了他的原创《离开》,他开始为刘欢、那英、老狼、朴树等大咖写歌。随后,他签约正大,从幕后转型歌手,22岁的他才华横溢、初绽光芒。1995年,他发行首张个人专辑《露天电影院》,成为年度金曲,并获得全国最佳创作歌手奖。他的音乐正如其人,敏感忧郁,诗意灵动,获得越来越多歌迷的喜爱,与老狼、叶蓓、朴树等歌手齐名。
然而,意外总是突如其来,2001年,郁冬因在驾驶时违规调头撞死路人,被判有期徒刑一年,满怀愧疚的他从此告别音乐,销声匿迹,民谣圈就此少了一位诗人。
老狼在798演出时给他打电话,邀请他来现场玩,但他没有来,老狼只能在台上一首一首唱着郁冬的歌,《北京的冬天》《时光流转》《虎口脱险》,直到泪水滑落,几度哽咽。而在《走出尘埃》首映礼上,主演秦勇再次弹唱起郁冬那首《虎口脱险》时,想到的也是那位不告百别的好兄弟——郁冬。
人生,总有许多突如其来,让你猝不及防,许多关口,真的很难突破。而之于郁冬,没有人知道他身在何方,没有人知道他活得怎么样。有人说他一度陷入抑郁症,也有人说他在中关村上班,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不过,更多人还是
期待他能像朴树和许巍一样,经历生活的挫折后重新回归,如果不能,也祝愿他在平凡日子里活得安静幸福。就像影片中的方和平一样。
时间慢慢老了,那些音乐人都去哪儿了?看秦勇的《走出尘埃》,怀念郁冬的爱与忧伤。之所谓,春暖花开,走出尘埃;有道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如此而已。
《走出尘埃》观后感(十):认为批判现实主义燃不起来?来看这部片纠正一下
文/满囤儿
电影作为一项艺术,力量何来?是奇幻的想象力吗?貌似可以算。是震撼的视听轰炸吗?貌似不太算。是对现实的批判吗?绝对应该算。批判现实主义,向来是电影艺术最核心的力量所在。而且在批判现实的道路上,电影人还走出了多样化的形式。魔幻片发展出了魔幻现实主义,如《潘神的迷宫》;战争片也有很多在批判战争,比如《细细的红线》;连超级英雄电影都能被诺兰抹上一层批判色彩。不要以为批判现实主义就等于沉闷的剧情片。批判现实主义照样可以燃起来。如果你还不信,那就看看这部《走出尘埃》来纠正一下错误思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