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娘动物园》是一部由たつき执导,内田彩 / 尾崎由香 / 小野早稀主演的一部科幻 / 动画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兽娘动物园》观后感(一):有必要写点评论助攻九分了!
刚在b站补完这部一月黑马,满怀欣喜来到豆瓣发现评分竟然只有8.5,我是很不服气的!
我向来是很不喜欢看大家口耳相传的那些所谓的“神作”的,特别是这部在日本每集口碑翻三番,op被各路音乐人推得审美疲劳的番剧,实话说看之前心里是非常抵触的,当时想得无非是“就是一群兽耳娘卖萌耍宝而已”,所以说天蓝怪出场的时候我是很震惊的,感觉是不是编剧没啥可写的了,整出这么魔幻的东西来了。
我第一次对这部动画感到震惊是因为ed。那种灰暗的,寂寥的废土风突然让你开始怀疑这部制作简陋的动画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阴谋。从这里开始,我就对它欲罢不能了,不光是因为萌萌哒friends,不光是因为背景设定,不光是因为背后的深刻内涵,最重要的是friends之间的羁绊啊!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人情冷漠的社会,只有japari park还能带给我一丝温暖!カバンちゃん为了救サーバル从废柴一个变得能爬树能游泳;而サーバル为了救カバンちゃん,学会了使用火和纸飞机。最后friends们集体出动,释放野性的时候,不知道为啥,我想起了《海盗电台》最后千帆竞逐的场面,赚了我好几盆眼泪。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动画,价值观非常纯净,非常积极向上,非常治愈人心!不说了,我回去听朱鹮和ppp合唱去了……
《兽娘动物园》观后感(二):在我们加爬犁,你这样是会被做成馒头的我跟你讲.jpg
一开始看了第一集,以为只是一般的萌豚还有点子供向的番,画风又是粗糙的蜜汁3d,就没看下去了。后来在p站发现同人好多才知道成了话题作,结果回去看就一口气十集停不下来,成为我冬季唯二追完的番(另一个是小膜女)。《兽娘动物园》观后感(三):我理解的兽娘世界设定——动物版《西部世界》(脑洞向)
我理解的兽娘动物园世界设定大概类似西部世界(没看过的自行百度)……在未来世界……动物多数已经灭绝……于是人类建造了一个动物拟人化的动物园……这个动物园的设定是通过沙之星使死去的动物拟人化……人类通过与这些拟人化动物的交流沟通了解它们……之后再通过天蓝怪将动物还原……主要目的是消除记忆……为了防止知道真相的动物造反……毕竟动物的能力比人强得多……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动物园正常运转了许多年……里面的一个工作人员受不了了(初代小包)……她觉得人类这样利用动物实在是灭绝人性……于是她策划了一场由她参与的反叛……也就是薮猫为之流泪的失去的记忆……她希望消灭天蓝怪……让动物不会再被还原……但是她最终失败了……而且连她自己的记忆也被消除了……但是她的行动还是收到了一定效果……动物们掌握了击败天蓝怪的诀窍……这个动物园最终被废弃了……所以动物眼中人类的灭绝其实是这个动物园再也没有人来了……而作为惩罚……失去记忆的小包被永久地隔离在这个异世界……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兽娘动物园》观后感(四):下午出门的时候,一股春天的空气的味道扑面而来,很有生机而且很舒服。就像这部番带来的感觉。
下午出门的时候,一股春天的空气的味道扑面而来,很有生机而且很舒服。就像这部番带来的感觉。
2017年3月29日,在这百无聊带的等签证期间,追完了兽娘动物园这12集神奇的一月番。
大家都知道,这个片子是一月番最大的黑马。至于火起来的原因,有人说是某种炒作,有人说是废土场景跟萌娘的反差。其实连我自己也不能明确的说出来为什么这么火。
虽然也曾因为觉得不错把它推荐给其他的朋友们,基本上绝大多数都不买账,即使硬着头皮看了第一集也是因为幼儿科教片的风格而弃了。
所以还有人说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知道他火了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思想才觉得好看的。
有一定的道理,可能我自己也受了一部分这样的影响。但是真正的喜欢和单纯的好评还是不太一样,这一点我很清楚。
虽然兽娘动物园作画粗糙,分镜有瑕疵,故事简单,就连被大家都认为是神展开的第11集好像也能从其他故事中找到影子。但是我还是喜欢,而且清楚的知道喜欢的理由。(虽然这些对其他人来说并不感冒)
我简单的总结为----即戳萌点又戳泪点,找回了最初看动画时的感动。
(以下有剧透)
因为是游戏改编的动画,所以游戏里已经做好的人设成为了优厚的先天条件(虽然后天资金不足_(:зゝ∠)_),所以能在片子中看到大量的娘化动物种类。通过动物本身的样子跟娘化后的形象对比,可以发现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角色。而且因为每集的角色层出不穷,丝毫不会审美疲劳。
《兽娘动物园》观后感(五):简单推荐一下《动物朋友》这部片子
我知晓并喜爱上《动物朋友》这部片子,确实是后进的。照着季番一年四个档期中冬季属淡季的规律,我并没有对今年的一月新番抱太多期待,而事到如今回头再看,这个旧论也基本正确——除去一两部亮眼的作品,其他都表现平平。可以非常惭愧地说,《动物朋友》这部“制作粗糙,内里低幼”的片子在我一月的扫番运动中是最先踢出追番列表的。
爱上一部番的理由有千百种,而嫌弃、放弃、抛弃一部番的理由,通常只要一个就足够了——从制作上讲,《动物朋友》的确说不上精美。首先,这是一部“MMD”3D动画,不论你是乍看、细看或者是凝视这些动物萌娘的形象和神态,都能觉出一股扑面而来的廉价感。动画第一集的最开头,我们的friends薮猫娘跳下树枝追赶主人公小包的画面,就给人一种逗你玩的感觉,阿宅口中常常挂着的“動き”、“スピード感”,连带着人物和背景完形崩溃般的分离度,给了你充分的理由点击视频窗口的右上角嫌弃、放弃、抛弃此番。
很多事体看一眼,就明白八九分,有时候,十二分。透彻。你敢说:“不。” 可以放弃一些东西,并不以为然。即便制作质量如此堪忧,《动物朋友》却也凭借着扎实的故事和真挚的感情渐渐地赢得了一部分观众的青睐,而他们对这部动漫的喜爱之情也如同病毒,啊不,如同文明的火种一般蔓延到世界各地的动漫爱好者当中去。所谓“文明始于以色列之北叙利亚之西,蔓延至两河流域和埃及,蔓延至印度和希腊,最后降临在东亚大陆”,同样的,通过当代发达的互联网SNS,身在阿宅文明边缘区域的我,也幸运地拾起了这部优秀的后启示录作品(Masterpiece of Apocalypse)。
笼统着讲,我们可以给《动物朋友》贴上若干个标签:兽娘、日常、公路、废土,这几个标签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气质,但这并不能充分解释此作的迅速蹿红。拥有类似标签组合的作品为数也不少了,我瞬间能想到的就有《人类衰退以后》、《学园孤岛》、《旋转少女》,细细回忆一下应该是能列出更多。如此看来:《动物朋友》的设定其实并不算新,更谈不上创举,这种情况非常类似于《魔法少女小圆》。早前我也曾思考过这些并不新颖的元素是怎样通过重新的排列组合产生的化学反应,为何《魔法少女小圆》能大火,而《结城友奈是勇者》却差强人意?为何《进击的巨人》能成为社会现象,而《甲铁城的卡巴内瑞》却一泻千里?最后我放弃了思考。
在某个时候,我突然觉得宗教的一些概念可以稍稍地解除我的困惑,例如: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马太福音22:37)我并不熟读宗教著作,可能也毕生无法理解其中深意,但我认同——人要有信仰,阿宅和动漫工作者也同样需要信仰。你不能盲目地逐利,看到某种元素的排列组合引起了轰动,你就跟着去做——这样你往往得不到你想要的。动漫工作者要有信念,要有一种初心,要记住那个曾经驻足在电影院门口好几个小时只为了等几眼巨大萝卜画面的小男孩,记住那年夏天碳酸汽水气味弥漫的数码宝贝最终话,记住一顶少女的帽子,follow your heart,那一刻你决定了你要做出充满爱与希望的动漫、正义打倒邪恶的动漫、纯粹帅气的动漫。你追随信仰,你的神终将眷顾于你。
没有一种近乎信仰的东西,日本动漫工作者的前辈就无法建立一个蕴含巨大生态多样性的东洋动漫王国,而没有一种近乎信仰的东西,制作《动物朋友》的这群人(据传只是区区10个人)也无法在游戏业已停止运营的绝望条件下——如同片中的废土世界一样——潜心做好作品本身,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到尽心,尽性,尽意。片中俯拾即是的背景信息,草蛇灰线的剧情揭露,无比生动的拟人设计,前后呼应的人物成长,都能让观众感受到制作团队的诚心诚意。
更多关于作品内容的信息我这边就不再透露,我推荐你们去看,并如此发出号召:在资本主义洪流之中迷失的创作者们哟,看看《动物朋友》吧!在逐利的商业流水线动漫中麻痹的阿宅们哟,看看《动物朋友》吧!看看他们努力开放出来的花朵。
《兽娘动物园》观后感(六):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b站一月番列表看到这部片子的标题和配图时候,浓浓的子供番味道,动物拟人化好像又是打萌豚牌,最让我槽点的地方就是“什么为什么有兽耳还要有人耳啊”,考虑到兽娘爱好者了吗?3d效果看pv好想吐槽这还不如少儿频道的3d…从小也是个动物园爱好者,对新奇动物生活习性也很好奇,但是也没想去靠动画体验,纪录片还有一大堆没看。随着集数的累积播出,推特p站话题量的增加,也让我好奇起来:看似简陋的动画,真的这么有趣吗? 一直追到现在的我表示:“对,就这么有趣!”,看似简陋的画风背后却是对动物习性的认真研究,不同动物特征融合到兽娘的服饰和性格设定,每集还会很贴心的请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饲养员们介绍各种动物特征。作为动物爱好者表示大满足,迫不及待想去看看真实世界这些动物了(制作组的阴谋) 而最能吸引我去观看的,还是故事的整个设定,兽娘是动物遇到砂之星friends化的产物,保留了动物本身特色外还对其加强,天蓝怪则是兽娘对应的敌人,会使兽娘变回动物;整个情节看似每集就是主人公小包和薮猫与不同种类的兽娘小故事,帮助解决了她们的烦恼,背后却是一个废土公路片的感觉。ed图基本以废弃游乐园照片加上若影若现的兽娘剪影,和兽娘欢乐的对话时不时抛出的各类设定,无不暗示这是一个废弃的动物园,而失忆的主人公一路走来,追寻的也正是我是谁?我要去哪?的寻找自我经典问题。除开设定,制作组剧情安排也是紧凑展开,故事一直是欢乐不失紧张,解决问题豁然开朗后又抛出新的疑问让人真的每周都对后续发展期待万分,久违的追番乐趣又回来了。跟随着小包一路解决问题,仿佛让我们又重新认识了人类,跑的不快,无法水下呼吸,体力较弱,friends化的兽娘比人类强太多,但是看到小包通过人类特有的智慧解决问题,薮猫赞赏的说“你一定是很特别很厉害的friends呢”,觉得人类也挺厉害的。 笔者现在已经看到第十话,在还不知道结局和可能设定反转的情况下,忍不住向大家推荐这部动画,当然我这个标题其实也算是预警吧,毕竟还不知道最终如何,结合ed的歌词和薮猫酱的眼泪,心中对本季这部动画依依不舍。不管结局如何我想小包也会对薮猫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吧 (当然这个标题也是魔法少女小圆最后一集的标题) 半夜看了第11集的直播和b站熟肉,内心的冲击依然很大,故事伏线被迅速收拢,被巨大天蓝怪袭击的时候紧张万分,完全不知道会怎样展开,以及boss走的时候那句小声的“啊”和仿佛眼中含泪的两个分镜,瞬间感动到了我。 当然最后戛然而止的那个画面也让我愣了神,正是一直以来作为观众看着小包的旅程,看着她代表着人类,一路成长所以才会看到这一幕眼泪真的掉出来。ed消失了兽娘的轮廓和预告背景变旧只剩下boss都让人分外担心“这个周要怎么过啊”。 最后,让我期待一下第十二话《游乐园》吧(久违的追番乐趣) 最终话看完真的是依依不舍,真接受不了下一周没有兽娘们的星期三,真的是太棒的追番体验了,和一口气看完一部动画不同,每集若有若无的废土感,大量伏线的猜测和各种目不暇接的同人创作填满了每周的等待,甚至在最后一集最后的镜头还在透设定,每周的讨论和研究真的是太愉快啦(塔诺西~) 感谢从冬到春的陪伴,和小包一样,我也从中寻找到了生而为人的感受。
《兽娘动物园》观后感(七):(多图慎入)好喜欢这首歌啊ぼくのフレンド感觉整个人都变柔软了呢
想为兽娘好认真好认真地写一篇评论。
可是估计最后写出来也就还是自己的一点碎碎念。。
凌晨一点啦,听着好不容易找到的片尾曲,回忆起兽娘的情节,还是忍不住甜甜地笑。朋友们之间的情感好棒啊,都是不掺一点杂质的真挚呢。
开始看的时候还觉得有点无味,但是画质画风莫名的让我觉得很舒服啊,很想截图啊(后来才知道这是这部被吐槽很久的伪3D哈哈哈可是我觉得好棒看起来好舒服),于是就看下去了。
结果居然越看越停不下来啊,看了一集还想看,又舍不得看得太快想细细地品。
感觉小鞄圆鼓鼓的可以滴下水来的大眼睛快要把我萌化啦!小薮猫也是!还有好多好多有爱的!我都忍不住截了图……
《兽娘动物园》观后感(八):动物迷思
本文翻译自:https://pastebin.com/6WpqujE6
动物迷思 KEMONOMYTH
长颈鹿 著
长尾虎猫 译
“人类似乎有点啰嗦”——教授
前言
《动物朋友》是一部轻松有趣的作品,这话后面没有“但是”。我之前偶尔会对这部剧产生一些猜想,但总能及时在下集回到“智商溶解”(happy meal)的平和心态。之后我就掉坑里了。这篇文章里我们要详细探讨一下,坎贝尔的“单一神话”(monomyth)理论是如何在这部剧中运作并作为该剧的框架展示其主题。你可能会质疑这有何意义,我只能说,请你先搁置疑虑。出于尊重,我不会限制你的想法和感受,就让下面这段文字为它自己证言吧。既然你也是喜欢动物朋友的观众,相信不会一段都看不下去。
我们要探讨单一神话如何“运作”,是因为这无关作者本人的倾向。相比坎贝尔对诗意幻想的青睐,我们要更强调他对切实的情绪及预言的重视。不这样做的话,我们将面对“小包是不是个想干自己娘的巨根美少女?”这种无法回答的扭曲问题。
另外,《动物朋友》(以下简称《动》)动画会被看作一部完全独立作品,不涉及漫画,游戏或者其他衍生材料。我使用的是Crunchyroll的字幕,不过重要的地方都经过再三检查以保证准确性。我参考了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的《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不涉及其他相同主题的著作。《动》或许用东方哲学和隐喻来诠释会更为准确精炼,但鉴于我知识有限,我会用单一神话理论和其他西方观念里大体上等价的概念来尽量完成这个项工作。毕竟我们身份如此也是这样观看这部作品的。叙述会按照剧中时间顺序进行,但有必要时也会讨论其他时间点的事件。
译者的话
《动物朋友》毫无疑问已经是一部成功的作品,这可以说绝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故事本身优良的品质。还是那句话,故事是一切叙事性文艺作品的基础。在这一点上,《动物朋友》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日本动画,这也让像这篇文章一样的分析探讨有了存在的意义。
坎贝尔的单一神话理论属于比较神话学的范畴,比较神话又属于比较文学一类,其背后是比较主义的研究方法。比较主义可以运用在很多领域,例如比较解剖学可以探寻生物进化过程中身体结构变化的规律。这种研究方法的意义在于,运用更高层次的知识理论,探寻一类事物背后的关联与相似之处,从而得到本质性的规律和结论,这也正是它的迷人之处。
我本身对比较文学就很感兴趣,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动画《海洋之歌》的文章(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422988/)。这次看到4chan有网友关于《动物朋友》8000多词的巨作,佩服之余也打消了自己动笔的念头。不过出于对趣味,还是想翻译出来和大家分享。这篇文章的内容有时候可能看来有点“煞有介事”,不容易和动画本身联系起来,不过这也正是它的有趣之处吧,就当作长颈鹿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也未尝不可。就像动画本身一样,本文越到后面越精彩,耐心看完,相信即使没有被说服,也能对《动物朋友》的剧情产生新的看法。
关于单一神话理论本身,本文作者没有过多阐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阅读《千面英雄》(最好是原文,在翻译本文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中文版的严重错误)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具备相关知识阅读本文风味更佳。原文没有图片,所有图片都是我画蛇添足,可以无视。有些专有名词我在后面标注了原文,必要的地方加入译注以便理解。标题翻译成“动物神话”可能更为切题,但这里应该也是取了双关意,所以我觉得翻译成“迷思”更符合风格,另外有些多次出现的多义词如天父/父亲(father)以我个人理解采取不同了翻译。
水平有限,希望朋友们多多指正。
· 处女生子 The Virgin Birth
· 冒险的召唤和对召唤的拒绝 The Call to Adventure and Refusal of the Call
· 阈限守门人和超自然的助力 Threshold Guardians and Supernatural Aid
· 跨越第一道阈限 Crossing of the First Threshold
· 试炼之路 Roads of Trails
· 与女神相会 The Meeting With The Goddess
· 女人作为诱惑 Woman As Temptress
· 与天父调和,凡人成神,最终的恩赐 Atonement with the Father, Apotheosis, The Ultimate Boon
· 拒绝归来,外界救援 Refusal of the Return, Rescue From Without
· 两个世界的主人,跨越归来的阈限,生活的自由 Master of Two Worlds, Crossing Of The Return Threshold, and Freedom To Live
· 终曲与调和的回顾 Coda and The Atonement Revisited
《兽娘动物园》观后感(九):尽人事 听天命
为了宣传游戏做的动画结果游戏却停服了,我已经不知道他们几个人数也不多的工作室到底怎么撑下来的,尤其是几乎所有的动物的习性都认真的考察过,甚至是羊驼瞳孔是横着的这种细节,很多地方看起来真的是没钱了,尤其是偶像那集,但是跳舞那段依然感觉特别好,可能是已经中毒了吧。
就像主角一样,可能努力了并改变不了什么甚至一点希望都没有,但还是要努力去做啊,这就是人类的黄金精神
最喜欢的一句台词就是小包对boss说的:我可不是游客啊
这些friends是我真正的朋友啊
人类也绝对不是大自然的游客啊
《兽娘动物园》观后感(十):如果现在才去看,可能体会不到了,毕竟盛名已经建立
到了我这个年龄,立足于社会上,已经明白无论是家人、伴侣、同学、亲友,都是无法依靠的。只有靠自己。于是我们开始努力,我们没有颓废的资格。我们不断扩充自己的技能,跳入群体大军中,如饥似渴,即便月入不菲,却生怕被人看不起。被抛弃的恐惧感紧紧的捏着我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