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二十岁》是一部由朴兴识执导,金承佑 / 李泰兰主演的一部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二次二十岁》影评(一):你的每一次将就都意味着“不负责任”
前几天和朋友一起去看了《生化危机:终章》,回到宿舍就特别想要分享这部韩国电影。我身边有很多人去电影院只为看大片,那种全程高度紧张的观影体会就像坐了一次过山车,对压力的疏解也很管用。可惜,对一个有着“追寻精神世界”强迫症的我却起不了什么作用。我喜欢去抓电影传递的信息,那些引人思辨的点。
《第二次二十岁》,很容易把人往穿越剧带的片名,实则讲述了一段为期五天的婚外恋情。准确的说是一次在意大利偶遇前任的旅行。一开始我接受不来他们相逢后就立刻发生关系的身体接触,后来又很向往他们在精神领域的交流。男主是小众电影导演,女主是很懂艺术鉴赏的牙医,所以喜欢画画的朋友一定能从电影中领略到更多。
可以感受到导演向爱在三部曲致敬的意图,男女主角在对话中就有提到《爱在黎明破晓前》,想要效仿一年后回到意大利见面的约定。一路聊天看画看风景,尽管有着浓浓的文艺气息,但经典也不是那么容易超越的,法国的浪漫可是渗入骨子里的气血,韩国的浪漫始终甩不开那爱幻想的不切实际。
我觉得这部片最好看的情节是他们在争论当初是谁甩了甩的戏份,伴随着回忆二十几岁时的恋情一点一点的重现,那么多的遗憾和不甘,不是不爱了,也没有出轨,原来分手只是因为这样。男主在分手后迅速的组建了家庭,女主在得知消息后也渐渐放下情感,大家都有了各自的家庭。而再见面时竟还是那么奋不顾身,对家庭里的另一半来说何尝又不是一种伤害。可能我们都习惯了新欢代替旧爱是理所当然的疗伤方式,可是我们也忽略了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即便是新欢也必须是投入了真情才行呀。否则你的每一次将就都意味着“不负责任”。
从影片中再一次的看到了男人的自私,女主把这次相遇当做旅途中的一道风景,也是处于空窗期的状态(忘了交代女主的丈夫已经过世)。而男主角是从见面就开始提出要重新在一起的想法,直到在画展上看到一幅没有嘴的肖像画,才幡然醒悟:哦,我有一个失语的儿子,我有一个家庭......
四十岁的女主,人生的第二个二十岁,遇见第一个二十岁时深爱的男人,再一次陷入爱情后最终决定还是分开的好。与其这样,还不如在第一次时分得更不愉快些。刚刚好转的人生,又开始疼痛了。
婚姻和爱情果真是两码事。
《第二次二十岁》影评(二):女人四十,是第二个二十岁
女人四十,是第二个二十岁《第二次二十岁》影评(三):别问我有多爱你
网络很慢,分了三天才看完,如今三十岁的年纪,才理解和懂得这样的出轨也是无奈,而男女主角的错过也是太现实的际遇,一周的时间,只谈艺术和回忆,生活并没有那么美好简单,是爱啊,也是真的错过了。很容易想起自己错过的那个人,让这样一部平淡的片子荡起涟漪,越来越不懂爱是什么,迷茫吧……
女主的气质装素都特别舒服,男主的文艺还有怯懦的气质也很到位,是那种会让你难忘却不迷恋的样子。忽然明白了一点点道理,手术后女主抱着他说,不要想我过去有多爱你,也不要想现在有多想念你,这样的爱只有女人懂吧……这世界确实是不公平的,女人的爱好像永远都比男人深刻凛冽,不一样的生物,爱得深所以快乐和悲伤都更深刻一点,悲也幸也。
《第二次二十岁》影评(四):我的太阳啊
打开这部电影是因为吃饭时需要一点下饭的声音《第二次二十岁》影评(五):观后感
(以下纯属个人感想,不喜勿喷,谢谢!)
一个人一个下午平静地看完了,本来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就打算弃片的,不过想着一般电影奥妙精彩之处大多在于结局,所以硬是把它看完了。影片的题材是很多人难以接受的中年男女出轨之事,加之最近看到众多明星出轨的新闻,看电影时就自带了厌恶感。
两个曾经相爱的人,其实一直相爱,然而并没能有幸在一起终老,双方各有家室,尽管女主后来没了丈夫,但和其女儿关系甚好,而男主家庭也较为和睦,两人就像一支竹竿的两端,毫不相干。然而有一天竹竿断了,两头齐放,两人相遇。
像大多数人一样,看到了不想看到的剧情,他们身体做着违背良心道德的事情,让人鄙夷,而当他们看画展时讨论着艺术的时候又是让人觉得多么高尚纯洁,这种矛盾一直交集着,贯穿整部电影。
结局还算满意,男主儿子的残疾,女主对男主的毅然,毫无疑问都适当地减少了愧疚感。电影就像生活,生活胜过电影。看这部电影的过程,时时刻刻都在给自己问题,如果是自己遇到这样的问题,自己会怎做,留下疑问和反思给观影人的电影算是比较成功的电影了,尽管题材一开始就给降低了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