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罪2》是一部由程浩执导,陈若轩 / 王泷正 / 袁晶主演的一部犯罪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罪2》观后感(一):我就吐吐槽
/*《心理罪2》观后感(二):暂停
在我的眼里,这一部更好,也是这几年最好的国产现代刑侦剧,这几年大概看了暗黑者、灭罪师、他来了、如果蜗牛、美人为馅、无间道、余罪,另外清网行动等剧核心不同,不放一起比较。小说只看了个粗略,不粉。
首先方木的演技明显比第一部上了一个台阶,有了成熟的气质,原声也不会出现第一部那种与其他人声音不在一个次元的感觉。
邰伟发型帅了,我最喜欢的角色是邰伟,当然,这是基于第二部颜值和能力的提升,第一部里他喜欢牺牲的同事的遗孀,还和女法医纠葛不清,因方木主角光环邰伟能力被设定的太低了,总体真不讨人喜欢,可是王泷正偏沉静的性格演出的洒脱的邰伟还是很有感觉,所以第二部角色加戏及优化后,我更喜欢邰伟。
女角色方面,杨芸最好,角色复杂,演技也是最好的,很有感染力,她长的真的很像万茜。
唐悠这个加进来的正面角色本身可以不违和,就是设定太不接地气,演员又没有说服力,后期从被拐后其实还可以。往一部男人戏中穿插一个没有感情线的女性角色,参照法医秦明的李大宝比较合适,设定应平凡且有天赋,而不是像男主角一样天才而脆弱,装b是男主及反派的特权。
非要选女主的话,那还是陈希,再喜欢杨芸她毕竟背负了两条人命,实在不喜小说最终官配米楠,若他俩一起,宁愿结局是方木死亡。亚凡太小,就算第三部亚凡长大了,还是觉得她是个小孩子,关键的死的太惨了,跟着方木真倒霉。陈希的故事阉割版没解释清楚,有些人还以为她活着,陈希的性格没啥特色,也没突出的能力,原本看起来挺一般的一个女性角色,但作者真不会写女性,结果简简单单的陈希才是最好的。
反派方面,孙普演的最好,乔教授那种犯罪心理完全不能接受,为了方木成才,方木身边的人就那样不明不白的挂了,死的真冤。第二部反派带感一些,变态的很有个性,关键是陈哲真帅,角色与他本人感觉完全不同,角色儒雅的气质由内而外,邪气的时候也一眼就能看到反派的眼神气质,梁泽昊的痞气戾气都演到位了,演员形象贴合。
总体来说,第二部因为有专业人员参与编剧,很多细节桥段都很符合现实,除了关键精髓,删掉了部分原著偏梦幻的东西,所以第一部尽管看的阉割版,我也能清楚猜出广电要求删了些啥,而同样遭遇过下架的第二部,实在看不出哪儿遭阉割了,剧情衔接完全流畅。不过也是因此,男主遭遇的反转过多,对手不够恶毒,剧情就会不如小说刺激,不如主角光环强盛的第一部看的爽。
我知道剧组应该有不少小失误,但我目前没注意到,我第二遍特地开了乐视弹幕,期待有人指指专业细节和失误之处,结果全是半吊子在乱吐槽。一个摄像头都解释了还有不少人不看剧情反复嚷嚷,邰伟的纹身从头到尾一直有人说个不停,氢气球那段是实景拍摄还有人一堆人吐槽人不可能升空,太多人平时看多了雷剧或者看个美剧,发现个问题,就自以为了不起的发现了剧组的大错处,迫不及待的bb,被剧情打脸了又怪设置太过给自己挖坑。
缺点嘛就是风格阴暗了些,轻松的桥段太少,过于压抑了,唯一清楚记得的笑点是网吧小哥那段,优点就是每一个人都演的特别好,也不知道导演哪儿找那么多演技好的小配角,每一个坑都填上了,剧情也足够紧张刺激,完全猜不到剧情走向和凶手是谁,两部原著整合非常好。
《心理罪2》观后感(三):啊啊啊瞎写
一天看完了第二季,想想也没有那么的不好,虽然把原著的三本书都揉杂了在一起,但还算差不多,毕竟比法医秦明里的大宝直接换成女的好得多吧,这剧确实得好好的慢慢的看,大壮阿展牺牲的真的是让我哭了一下午,从第一季就特别喜欢大壮了,唉,如果可以,真的很想救下来他们来个,难道男配就不能有光环吗??再一个王泷正的邰伟叔叔,真的太太太有大叔范了,至于唐悠…是干嘛的???等于第一季的小法医过度吗?看着剧里的那些东西真的有时候也会细思极恐啊,尤其是唐悠遇到的那群人贩子,在那种情况下,肯定敌不过一群人贩子的,唉ps方木永远那一个表情…
就酱,该补十宗罪了,在原著里我还是很喜欢画龙,不过为毛是塘主演啊……………
《心理罪2》观后感(四):期待第三季
在看过的犯罪悬疑剧中,这部剧有它独特的吸引我的地方:剧情设计的非常巧妙,反转让人意想不到,各种人物思想的碰撞和男主心理的成长都是这一部剧的精华所在。
有许多人觉得这一季退步了,但我却觉得这一季进步了。它的故事虽不像第一季那么独立和完整,但正是这种连贯,一环套一环才更显绝妙,看到后面会觉得越发精彩。
教化场,感觉和darker的理念有一些。不相信法律,怀疑法律,试图自己创造一种规则来约束这个世界,让自己成为这个世界的神。正义究竟怎样维护?法律所描述的或者说圈定的正义真的是我们想要的正义吗?方木在动摇,观众也在动摇……
这道问题在全剧中时不时得就会给予解答。刑局所说: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邰伟所说:正义从不是让人不敢犯罪,而是不想犯罪;杨芸所说:每个人的正义是不一样的,没有谁能够制定世界的规则;最后,方木的领悟:生者为大,我们最终只是想守住那盏灯,那份希望。
杨芸是本剧最后也是最大的转折,到最后一集我才恍然大悟,啊~,原来她和方木的初见就已经为结局埋下了伏笔。她,竟然在恐惧毛绒玩具……很多时候不得不佩服这些细节巧妙的设计。
最后的结局为第三季埋下了伏笔,留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方木看到的是谁?杀死陈哲自称“城市的光明”的是谁?米楠有被他送回家乡吗?一切的一切都要到第三季才能见分晓……
总而言之,这部剧是犯罪悬疑剧中比较出色的佳作,期待第三季……
《心理罪2》观后感(五):心理罪2一点小小的观后感
两星给邰伟,剧情生硬,有点强行制造悬疑的感觉。主角的台词功底实在有待提高,感觉用配音会好点,字幕实在是不走心,很多错字,比如PTSD有时会打成PDST等。可能是之前看过白夜追凶,再看心理罪真的觉得逊色很多。推理过程中很多地方都模棱两可的就得出一个很笃定的结论,让人觉得满头雾水。为了制造悬疑的感觉,强行把两个案子混在一起,又理不清其中的关系,只有在最后揭底的时候才让人觉得,居然是这样的。在揭底的时候我甚至忘记了他说提到的那个犯罪嫌疑人到底是谁,前后衔接不好。强行切题,很多时候都觉得那个PTSD简直患得莫名其妙,比如唐悠在公交站差点被强行带走的时候,之后表现出的那种崩溃简直很假,让人觉得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警察,未免有点太。。。,之后被邰伟几句话就安慰好了,然后又很跳地出现,真的不奇怪吗?画面处理也略有逊色。唐悠那个角色刚出现的时候真的很傻,简直是思维有问题的那种,凭借自己的猜测很笃定地推翻方木的推测,直接判断。邰伟的角色很棒,跟他在白夜追凶中的表现不相上下,台词功底,演技都很棒。这部剧真的只能靠着邰伟的演技撑着了。另外想说的是,这部剧普及的心理学的知识还是蛮多的。
《心理罪2》观后感(六):我们都在斯金纳的箱子里
一口气看完25集的《心理罪II》,虽然不及原著写的好,但拍得还算有良心。全剧贯穿始终的主线就是斯金纳箱子理论,其中穿插着仇杀、绑架、有组织代孕、贩卖人口等相互关联的案例,各位主配角或多或少都有着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虽有拖沓,但比较惊悚。这里就不剧透了,有兴趣可以看书或上爱奇艺、乐视TV去看剧。我想说的是那个心理学理论——斯金纳箱子。《心理罪2》观后感(七):白瞎原著小说了
绿藤市连发两发命案,受害人均为网络女主播。犯罪分子冒充外卖送餐员入室杀人,作案手段残忍血腥,女警唐悠通过一连串的数据分析,信誓旦旦的推断出主播桑楠楠就是杀害其他两名网络女主播的凶手,而马上就传出桑楠楠被绑的直播视频,方木出场后与桑楠楠的对话中怀疑凶手是沈湘,不料话音未落就得到沈湘死亡的消息,最后方木根据“眼镜”,“身高”,“沈湘身上的污迹”等线索将嫌疑人锁定为沈湘的男朋友罗家海,又通过沈湘的遗书、桑楠楠直播细节等蛛丝马迹发现真正患PTSD的人是罗家海自己。局长邢志森的女儿邢娜和同学在KTV中被欺负,经理报案想讹诈邢娜,后来邢娜搬来了救兵邰伟,气势嚣张的经理便怂了下来。后来邢至森为救刑娜中枪昏迷,邢娜失踪,方木和邰伟二人追查,一桩拐卖妇女为客户的二胎代孕案浮出水面。正寻找邢娜时,经方木查明这是以正义之名教化社会的连环催眠杀人案。
放着好好的原著,非要把剧情改的妈都不认,那为什么还要打着心理罪的旗号啊。第一季还能凑合看,第二季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心理罪2》观后感(八):第一季是瓶劲酒,第二季是杯好茶!
我是一次性把第一季和第二季看完,也就用了4-5天时间吧,所以少了很多人那种令人蛋疼的等待,能把《暗河》与《教化场》两个故事整合一起,而且还算平滑,已经很显现导演的功架,第一季导演是五百,第二季是程浩,据说这个程浩的父亲程琳也是导演,而且是侦探悬疑片的一把好手。按系列剧常理说一般第二季会被第一季口碑差,越是第一季很火的,第二季大家难免都有些失望。因为上第一道特色菜,观众由于第一次尝鲜心理,一般评价会高,如果第二道菜又是相同类型,新鲜感肯定降低不少,就算你质量在第一道之上,评价往往不如第一次。但这第二季感觉反而比第一季更加出色,除了女主、女二颜值严重不够分量外(没办法,网剧的制作成本限制了不可能请又有一定演技的高颜值演员),整体感觉不错,不像第一季那么破案都是那么简单,把人性写得更加透彻。《心理罪2》观后感(九):《心理罪2》节奏慢了,剧情乱了
两年前看了《心理罪》,觉得不错,最近突然想起来,才发现出了《心理罪2》,于是三天连着看完。看完以后心里有些不舒服,不免啰嗦两句。 《心理罪2》是根据雷米的《心理罪·暗河》和《心理罪·教化场》改编的,说实话,我没有看过原著,但从网剧的成品来看,改编得并不好。 前十三集节奏缓慢,叙事混乱,1、2集是讲主播被杀案,扯出三个主播一个同学一个男友,人物本来就多了,还加入了猥亵阴影和“味道”暗示,让人摸不着头脑。 第3集更加混乱,邢局和卧底会面、邢娜同学被迷晕、邢娜被绑,邢娜绑架案应该是《暗河》的故事,主要是讲四海集团私底下的人口贩卖的事情。邢娜被绑这样的剧情本身就够紧张了,偏偏还在这十几集里插入了N个《教化场》的人物,催眠师和各个试验患者纷纷登场,以及各色被害人,太多了。 剧情塞太多,可是办案节奏并没有加快,所以前面几集还可以看得出邰队对邢娜的担心和紧张,到后面看着他们办跟《暗河》无关的那些人员的案子的时候,就完全看不出那个紧张感了,所有人都好像忘了邢娜生死攸关,仿佛的确知道她掉入人口贩卖集团,毫无生命危险似的。身为观众难免要问一句:咋的,你们还管不管邢娜了啊? 13集之后,节奏提上来了,看着各色人物,也就能梳理好剧情了。可惜因为之前太多漫长的预热,导致接下来的几集反转,淡而无味。这些反转完全在观众的意料之中,远没有达到它应该有的作用(反转应该好好学习一下《毛骗》),令人惋惜啊!
几个配角的创造也有点失败,天使堂周院长、心理师杨芸、网络调查员唐悠、失忆少女米楠,这几个人的性格和行为逻辑都有猫饼。 周院长说当年心怀抱负,所以要做斯金纳箱子实验,那么就要问了:被实验者是如何挑选的?有参照数据吗?有跟踪观察吗?助手只有一个,你们是怎么锁定被实验者并且跟踪观察的?实验数据需要从哪方面采集?该实验预计多少年出结果? 心理师杨芸说自己整了容改了名,那么就要问了:你是怎么整的容?怎么改的名?家里人同意吗?为什么警察得到的资料里没有她改名后的数据,还将杨芸和曲蕊分作两个人呢?单纯地因为她是黑客吗?说到黑客,杨芸受PTSD折磨多年,她在哪里学到的黑客技术? 唐悠和米楠这两个角色,花费了大量笔墨来描写,结果一个只是黑客,一个只是被拐少女,这两个角色不觉得画面场景太多了吗?
身为悬疑推理剧,应当严谨一些,不要再无用的地方着墨过多,不要在无关的地方煽情过多。
衷心希望国内的悬疑剧、推理剧越来越好。
《心理罪2》观后感(十):真的很莫名其妙…
真…一群神经病的狂欢… 因为第一部看完了第二部虽然自己觉得烂到不行还是会看完的…我也是坚挺… 全剧坚持治愈pdst,每个人都有点pdst,连邰伟不爱吃鱼都有问题吗orz…我也不喜欢吃鱼,还这个病最后不是杀人就是自杀… 邢志森父女也是可怜…最开始就下线二十多集才再次出现…一个绑架案查了十几集?可怜的邢娜,就出现了几下就再也没出现过…而且一个女生家里藏着一个男人还没被发现…想想也是够恐怖的哦…
槽点一堆…梁泽昊我都不敢相信,陆大春明知道之前他多不待见自己还会相信他的啊?配角牺牲的莫名其妙…一个女生换成两个人的牺牲一点没觉得很感动…最后女生没有任何出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