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当时只道是寻常 (新订版)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10-11 03:5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当时只道是寻常 (新订版)的读后感10篇

  《当时只道是寻常 (新订版)》是一本由安意如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8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当时只道是寻常 (新订版)》读后感(一):一书一人生

  这是我接触的第一本是诗词解读,刚刚打开书面就被那些温婉文字给吸引住,安意如的文字很美,很容易带人入境,对当时的我来说算是启蒙吧。当然,看诗词解读有些不好,容易受作者观点影响,记得当时看书的我跟着作者一起不喜欢纳兰这个不懂得知足男子,时隔这么久,再次翻开,我却开始欣赏起纳兰,我们一生也总是遇到求而不得的尴尬,也并非所有人都能看清当时的自己,随往事飘零,一切才浮出水面,我们这些拥有上帝视角看客是不应轻易品评一个人,一件事的,一切都恰到好处,无论悲喜

  《当时只道是寻常 (新订版)》读后感(二):醉花阴

  纳兰容若,词赋的精妙,犹如夜深中,待我们一一细读那些不被虚化不被遗世的佳句,只当是闲来慵懒,读来刻骨铭心

  与南唐后主的煽情细致不同,总觉得容若的词更加直白

  也不是让你独自销魂,也不是让人匪夷所思,也不是说着“你猜猜看”这样忸怩好玩的调情句,但凡平凡中有深意等待岁月这潭深酒去发酵

  后人此可称谓曰“容若词”。

  说道明月,他便映出“一昔成环,昔昔成玦”这样的句子,让人泪湿却不沾襟。

  说道情事,他更有一大筐的旧思,我们眼前刚好印出的是哪位女子

  匆匆人世,几度岁月,落魄壮志,不眠的愁思,春风熟稔人情冷暖秋雨夜望断肝肠魂,也都付此红尘笑语

  留给我们的是缠绵悱恻回忆,在岁月凭栏处熠熠独立

  纳兰容若,于是成为千古回忆。

  《当时只道是寻常 (新订版)》读后感(三):。

  纳兰性德有一首词写自己高兴的吗?没有。 整本词不是悼亡就是塞外思归,或是感叹自己身世以及思念不可得之人。 我理解他的哀愁吗?丝毫不。 纳兰性德权相之子,康熙近卫,不说皇亲贵胄,那也是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我还真是不能理解他为啥还不满意自己的身份。他说什么更愿意做个寻常为了生计奔波的普通人,殊不知这样美好幻想只因他不曾真正穷过,若是亲身为柴米油盐所累过,为了几分铜板而纠结过,那这一身朗落出尘的才气终归都被磨个稀碎。当然,我不能理解他的哀愁,认为富贵好事,也可能是因为我不曾真正富过。 之前说柳永,认为一个年华正好的男儿,应当有自己的理想胸襟抱负,整日流连于花柳之间,终究是不可取的。到这里我还是这样认为,不过二三十岁的男子,整日为了可望不可即的伊人,哀,愁,思,叹,也太没个志向了,不是不让你思念,重点不能“整日”,像人家一年写个三四首表达一下思想感情就可以了,你怎么把写悼亡词当饭吃呢!你这样的才情,这样的身份,想做点什么做不成?不过可能脱离了这样的真情实感容若的才情不一定能有如此感人至深的影响也未可知? 这个作者看上去就是纳兰性德的忠实粉丝,非常吃他这一套痴情种的人设,认为男子如纳兰性德一般实在是难得,把他夸上天了,但我还是不理,我还是不欣赏这样软了吧唧的痴情男子。 饭圈忌讳捧一踩一,想不到其他地方可能也类似,你夸纳兰性德,OK,但为了夸他拿出别人来踩巴是怎么回事?可能是一种强调的表达方式吧。 这本书15年就买了,一直到昨天晚上才看完,实在是,看不动,词藻说华丽吧,却不是太流畅,但又能看出作者自然是有些知识底蕴的,可能是我道行不够,get不到其中的风味吧。 距离产生美啊,本来纳兰性德也是我心中无可取代才子一个,稍微细致了解一下就发现人家根本不合我意。哈哈。

  《当时只道是寻常 (新订版)》读后感(四):如若当时

  还记得高中一二年级时候,不好好学习,但是每天早读却不忘背古诗词,不过,背的都不是书本上的,倒是些《采莲曲》、《葬花吟》之类的。初三时还傻傻地写了首诗悼念林黛玉,也不懂什么平仄,只知道一时的情绪就应该写下来。乾隆看了《红楼梦》说是明珠家事,从那时起就对纳兰容若产生了兴趣。想不到拖拖拉拉到现在才真正来读容若的词。

  总体来说,我不爱安意如的讲解,整本书一个基调忧愁;由此也不爱容若,太多愁善感,总让人觉得有无病呻吟之嫌。显赫家世多情恋人,相投的知己,难道不够吗?总要多情总被无情恼、无缘由自苦伤春才不负他的才情……只是感叹,老天给了他无尽的才华,却没有给他坎坷际遇施展它。

  但是,不得不承认,有些词确实如空山灵雨。最爱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高中时读到这句便痴痴地定住了,所有的故事,若都如初遇时那般美丽,也就不会有后来的种种。可是,所有的故事,怎么可能都只停留在最初那一刹那,从一开始,这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便是个伪命题。既然有了开始,便注定会有结局,就像张爱玲说的“相逢不远,因此离别不远”。多么悲伤的隐喻,以至于有些故事我们都没有勇气开始。没有初见,也就没了后来的伤怀,可是,现实是,我们宁愿头破血流,也要与那人那事“初见”,然后拼尽全力留住,即使受伤一败涂地在所不惜

  另爱的是这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出自他的: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拥有的时候只觉得“寻常”,失去之后才发现是那么的“不寻常”。“赌书消得泼茶香”,多么美好的时光。还记得高三时他提问我古诗词,“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前一句我都说不出来,回去翻书认真记了下来,然后就喜欢上了这首诗,每每看到这首词都会想到他提问我时我的窘态,竟也会笑出声来。美好的时光当时并不觉得有多美好,可是一旦逝去,一旦他离去,便恨透了当下,念极了当时。而那些“当时”,都是在那时看来极其寻常的“当时”。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改变了你,也伤透了我。

  书中还有几首容若的词我很喜欢

  《采桑子·梦一场》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粱。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瓣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最喜欢里面的“雨歇微凉”,意境很美。

  《减字木兰花·诉幽怀》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翅。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想说心事,却只能无语,轻叩玉钗以表心意。多好呀!

  其实我也在想,诗词的意境之美,到底会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为什么总觉得诗词中的生活或者风景总比自己亲眼所见的美丽得多。也许,这就是中国诗词的魅力所在

  《当时只道是寻常 (新订版)》读后感(五):垃圾的人,垃圾的书

  这是复制粘贴的,我没有考证过,只是搬运工。侵删。 高考完了觉得自己记忆力不如从前,又想学学婉约词,就把这本书里的词全背下来了,可能现在有的已经忘了吧。

  赏析看的我尴尬症都发作了,就不看赏析了,只背词作。当时看她的书的时候只觉得:卧槽?!写的这么幼稚都能卖的出去?!没想到就是这些东西也不是她自己写的。这种书都能给七分,是给纳兰性德的还是说豆瓣的水平真的低到这种程度了?

  今天查了查她的资料,发现她的学历是某中专(还某中专,是在学3.15晚会的“某企业”吗?→_→),我不歧视学历低的,但要是学历和水平一起低我还是会鄙视一下的。如果抄袭成立的话,那就不只是水平问题了,人品成问题。 附记:看到有豆友指出该书选择版本混乱错误迭出。我查证了一下确实如此,因此把两星改成一星。从前我觉得这本书唯一的用处就是当厕纸,现在我发觉自己错了——这本书当厕纸都嫌硬。 此列表系众多天涯论坛、百度贴吧网友经严格查找比对一一证实之内容,每一项均有实证。未有实证者不予收录。    1、《人生若只如初见》抄袭【江湖夜雨】的文章38处    2、《人生若只如初见》——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照搬邓小军《红豆意向的“脱胎换骨”》300余字,全文连标点符号都未修改。 3、《思无邪》抄袭【江湖夜雨《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18处    4、《思无邪》多处抄袭【《先秦诗鉴赏辞典》】:整段整段的照搬    5、《思无邪--一夜征人尽望乡》抄袭【伯夷列传翻译】[13句抄了12句]    6、《思无邪——辛苦,还是心苦》抄袭【《百家姓起源》(姓氏起源——百里)】——百里奚的人生经历,几百字从头抄到尾,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    7、《人生若只如初见(二)长恨歌》抄袭【侯虹斌《红颜》】:目前为止,抄袭2处    8、《思无邪——一夜征人尽望乡》抄袭【余冠英:《诗经选译》】几百字的翻译,只改动了几个字。    9、《思无邪——若走过漫漫长夜》大段抄袭【赵逵夫:《邶风、绿衣》赏析】 10、《思无邪——若走过漫漫长夜》抄袭【散淡书生:诗经浅解(三)》(《绿衣》篇)】   11、《思无邪——“长恨歌”的前生》一章70%篇幅抄袭【萧华荣:《诗经·卫风·硕人》赏析】 12、《思无邪——离得开了你,让我坚强》抄袭【扬之水:《诗经别裁》】   13、《思无邪——生死相许又如何?》抄袭【朱杰人龙向洋:《国风·邶风·日月》赏析】    14、安意如2006年12月一篇博客文章《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后被收录在《陌上花开缓缓归》一书)抄袭天涯论坛原创作者佳人和泪”《一世风华写人生——谢安得精彩小故事》,被作者佳人和泪撰文《来说两句:被安意如抄袭的感受》点名批评。    15、《思无邪——这次我是真的决定离开》大篇幅抄袭【徐培均:《诗经·卫风·氓》赏析】,这章抄袭超过了70%的篇幅。如果不算安意如文中引用和翻译诗经的部分,全文抄袭超过80%    16、《思无邪——你看,你看,从前的脸……》抄袭【戴元初:《诗经·王风·黍离》赏析】三段  17、《思无邪——昙花飞落,一念千年》一章大篇幅抄袭【骆玉明顾伊:《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赏析】,再度超过70%篇幅。    18、《思无邪——一出有预谋的乱伦悲剧》几百字抄袭【招福:《公主是怎样生活的》之<齐国有一对姐妹花>】    19、《思无邪——史家之言》一篇抄袭抄袭【招福:《公主是怎样生活的》之<齐国有一对姐妹花>】和【昝亮:《诗经·鄘风·鹑之奔奔》赏析】,这章抄袭篇幅超过60%    20、安意如一篇博客文《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几百字抄袭:→蜘蛛:《慕容冲——阿修罗》[原文标题偶就不贴了,这是其中滴一章,反正出自“蜘蛛”的《花痴笔记》^^]→烟雨长安MM:【百度慕容冲吧】的帖子    21、《思无邪——八卦的开始,一生的结束》一章抄袭以下四位作者,本章抄袭总篇幅再度超过70%→【“庭院深深站长:阿芸(Connie)《后妃故事——夏商周秦卷之卫宣姜》】→【招福:《公主是怎样生活的》之<齐国有一对姐妹花>】→【江湖夜雨: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2)许穆夫人】→【蒋立甫:《诗经·鄘风·墙有茨》赏析】    22、《思无邪——惊才绝艳,女中豪杰》一章超过90%篇幅抄袭:→【江湖夜雨:《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中国通史》妇女》许穆夫人赋《载弛》】→【《男人汗颜或者不好意思女人-许穆夫人》】(网络原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摘编资料)→【《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卫》】等等 23、《思无邪——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500多字抄袭【陈铭:《诗经·卫风·淇奥》赏析】,此章很短,抄袭篇幅约三分之一。    24、《思无邪--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完全抄袭陈文忠<<陟岵》赏析,〈辞典〉上的这篇赏析从头到尾包括翻译均被引用。    25、〈思无邪--十八春,时间为你我证明了什么〉中翻译抄袭了曹光甫的〈敝笱〉赏析。    26、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风住尘香花已尽>中抄袭侯虹斌的<红颜><李清照:一切从门当户对开始>    27、安意如《此一生,与谁初见?——自己给自己的书评》抄袭张悦然《词如花种》    28、安意如《陌上花开缓缓归》抄袭《上下五千年》中《“海龙王”钱镠》与《僧中诗杰贯休》  29、安意如《陌上花开缓缓归》中《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抄袭小号鲨鱼《那些荒烟蔓草的爱情一》   30、《陌上花开缓缓归》中第一章第三节——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3900字中有1700字抄 31、《人生若只如初见》中《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结尾点睛之笔完全抄袭《读者》上的文章   32、安意如《当时只道是寻常》前言倒数第九段整段抄袭豌豆黄儿《饮水词人纳兰性德》第四段  33、安意如《惜春纪》——《永远在手心之外》一章多处环境描写抄袭【二月河《雍正皇帝》】  34、安意如《惜春记》——《永远在手心之外》一章,惜春嫁给侯爷剧情完全抄袭自【goodnight小青2003年创作的小说《琵琶行 月魄》】    35、安意如《惜春记》——《永远在手心之外》一章,多处对话、环境、衣着打扮完全抄袭自【goodnight小青2003年创作的小说《琵琶行 月魄》】,甚至有一部分一字不改完全照搬。   36、安意如博客文章《吃茶去》,内容系摘录自2009年10月31日林清玄北京时尚廊讲座的网易新闻内容 37、安意如新书《世有桃花》第一章《爱之初,桃夭》与顾天蓝《玫瑰传说》内容高度一致。   38、安意如新书《世有桃花》第四节《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关于《melody》的评论内容与豆瓣网《melody》多篇影评内容高度一致。    39、安意如《世有桃花》第四十二节《桃花诗案》内容与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网络版读物《变幻中的乾坤》一章《二王八司马》内容高度一致,部分语句完全复制自此。同时,其对二王八司马事件的评价来源于学者马立诚所写《二王八司马的146天》。 网上还有详细的对比,我就不粘贴了,地址在这里。 【安意如——抄袭列表非本人原创】以下不是原文的全部,绝无断章取意之意,以下是选取部分内容重新排版所得,详情请参考最后面的链接 - 日记 - 豆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当时只道是寻常 (新订版)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