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夜游记》是一本由(美)彼得·史比尔著作,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47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狐狸夜游记》读后感(一):《狐狸夜游记》妙趣横生的狐狸偷食记
家有小儿,绘本书籍自然不少。最近,我又刚为孩子搜罗到了一套外国凯迪克金奖大师经典绘本系列作品。其中包括了3本不同内容的硬皮封面绘本书册《夏天的天空》,《诺亚方舟》,《狐狸夜游记》。
三本书册,不同的立意但是绝对具备相关的阅读价值。《狐狸夜游记》是这其中比较另类搞笑类型的绘本了。事实上,这里的故事内容同样并不是很复杂。全书的故事内容仅仅只是围绕着一只聪明的狐狸如何斗智斗勇在农夫家中成功地抓捕到了一只灰色的鹅和一只鸭子。顺利地逃脱追波,更为狐狸之家带回了风声美味的晚餐。事实上,狐狸的聪明,足智多谋众所周知。而在这个故事中,作者很是巧妙地把握了狐狸偷捕食物之时的心情,气氛等等,用很是押韵的语句每个图片穿插入备注的注释。让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获知故事的前因后果,也很是形象地图文对照了解相关的情节。
作为这本绘本,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那些个充满生命跃动的画面,让孩子学会如何去思索,去想象,去梦想。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画面让我们领略到了那种独属于动物的特性来。其中包括着诸如狐狸的聪明,矫捷,机灵等等方面。更让我们也一同观摩到了一场属于食物,智慧,挑战的全程。为了食物,狐狸爸爸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挑战人类,并抓捕食物。如果成功,那么狐狸全家都可以美餐一顿;如果失败,那么狐狸注定难逃人类的猎捕。书中很是押韵的文字让整部绘本故事润色颇多。至少我个人觉得这些文字的描述相当地让人忍俊不禁。更深深地喜欢上了这只“干坏事”的小狐狸。妙趣横生的文字记录着狐狸偷食记;色彩多样的画面配合记载下了那个难免的夜晚。相当精致的一本绘本作品。
《狐狸夜游记》读后感(二):歌谣中的狐狸夜游
根据歌谣来改编的图画书不算多,而改编得如此传神和精彩的更是少之又少。当然讲究语言韵律和节奏感的图画书有许多,其中日本西卷茅子所著《我的连衣裙》,也是一本很优秀的儿童绘本,整个故事里,同样的句子不停地反复交替出现,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的韵律,小孩子读来朗朗上口,十分符合小孩子的语言习惯。我女儿就曾经每天捧着这本书,不厌其烦地看了又看,并且要求一遍一遍地读给她听。
这本《狐狸夜游记》,改编自一首民间歌谣,讲述了一只狐狸深夜到村庄觅食的故事。这本图画书在保持了语言音乐韵律的同时,更注重了画面的细致描绘,,把一幅幅乡村秋夜的美景,渲染得如梦如幻,美不胜收,其中还独具匠心的设计了黑白,彩色两种画面,交替不断出现,无形中多了几许小趣味,更增加了绘画叙事的节奏感,叫人读来新奇有趣,妙趣横生。作者创作的精心设计由此可见,孩子读着也兴趣盎然,乐不可支,总是要求再读一遍,读完还自己再看一遍。
在图画书还未形成自己的一个系列之前,许多人认为图画书只是单纯的画面和简单的故事,用来哄哄小孩子的初级读物,而发展到今天的图画书,已经远远超越了这样单纯的功能,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要创作出一本优秀的图画书,需要作者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劳动。面对一本优秀的图画书时,除了其中的画面给人美的享受,更叫人生出许多感动和感悟。《狐狸夜游记》把自然界中最普通的食物链过程,诗意地展现出来,把也许血腥和残忍的掠食经过,巧妙地赋予了和谐温暖,对孩童幼小心灵的呵护,做得自然而不露痕迹。这样的书,是家长们亲子共读的首选,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欣赏着优美的画面,感受着暖暖的亲子温情,实在是一种愉快的享受。
《狐狸夜游记》读后感(三):特别适合读给孩子听的绘本
我一直都很喜欢绘本,我觉得绘本描绘的多彩世界,既是属于孩子的,也是属于成人的,同一个故事,在儿童眼力和成人眼里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知。有了孩子之后,在陪着孩子成长的同时,自己有幸在绘本的世界里徜徉,阅读了很多经典作品。最近发现中国城市出版社的绘本都很精彩,以精装本居多,从外到内透着精致。《狐狸夜游记》、《诺亚方舟》和《夏天的天空》这三本“关爱自然”系列绘本都出自于这家出版社,三本书各有特色,不可多得。
《狐狸夜游记》是凯迪克银奖作品,以一只狡猾的狐狸为主角,描绘了一个狐狸偷鹅鸭的有趣故事。本来就是一个以“偷吃”为主题的小情节,却在作者的笔下,用流畅动感十足的线条和有韵律的文字表现得妙趣横生。无论是单独看文字或者只看画面,都能完整解读这个故事,并从中得到美的感受。而文字和图画的完美结合更是大大提升了阅读乐趣。
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1. 语言简短,朗朗上口,具有韵律和节奏感,特别适合朗读;2.彩色跨页画面细致充满动感;3.彩色画面和黑白画面交替出现,黑白页面的文字增强了内容的节奏感;4.更特别的是,彩色和黑白画面相邻的文字是重复的内容,给整本书带来了奇妙的阅读感受。在读书的时候,只看彩页,或者只看黑白画面,或者合看彩页和黑白页,都可以完整呈现整个故事,真是匠心独具。
狐狸给人的一贯印象都是奸诈狡猾,但是本书里的狐狸火红丰满矫健机灵,成功地摆脱猎人的纠缠,把猎物带到家中给妻儿品尝,一大家子其乐融融享受美食的温馨场面让人怦然心动。
《狐狸夜游记》特别适合大声读给孩子听,让孩子一边看着图画,一边感受故事,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美妙感受。
女儿很喜欢画上的狐狸,所以我把所有的黑白画面复印下来给女儿填色用,因为书太精致了,真舍不得在页面上直接发挥啊。
评《诺亚方舟》《夏天的天空》《狐狸夜游记》
落潇/文
不夸张的说,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彼得•史比尔著的绘本《诺亚方舟》《夏天的天空》和《狐狸夜游记》,非常的精致。硬皮设计,适合大点的孩子,放在桌子上,或在腿上,很方便。而我家的孩子才一岁出头,必须在我协助下,才能保证其安全。作为读者,先要从父亲的角度去思考童书的设计。
作为图书,最重要的莫过于其内容的设计。这三本书,在内容方面做的非常不错。首先,我找到了儿时想要但没有找到的感觉,那就是自由的思维空间。彼得的设计都是采用图画的方式,没有文字或者鲜有文字,更能让孩子充满自由的想象,也更能打破父母的定式思维,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作为作者,如此设计,确实能让我感动。
选择这三本绘本,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我是基督徒,熟悉《诺亚方舟》的故事,也很想了解作者如何单用绘图来描述诺亚方舟的历史,很显然,我看此书,还带有验证的目的,结果很让我满意,这也提高了我欣赏另外两本的兴趣。
《诺亚方舟》采用叙事性的绘图手法,从故事的开始,经过,结果,依次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方式,也是最简单的描写手法,适合父母讲故事的方式去分享。
《夏天的天空》采用白描的手法,主题就是夏天的天空,那么夏天的天空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这个问题就可以作为启发孩子读书的兴趣(这个问题是我自己举的例子)。这本书更具特色的地方在于,中间采用黑白、彩色两种方式展示同一个画面,黑白页只有形状勾勒,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进行猜测,为了达到沟通的效果,父母可以还孩子一同进行,交流之后,进入彩页画面,就可以晓得谁的想象更准确,更富有特色。
《狐狸夜游记》则兼具叙事和白描,一方面有故事的主线:狐狸为了孩子去偷农夫的鹅;另一方面采用《夏天的天空》同样的手法,让孩子在欣赏故事的同事,与父母达到沟通的效果。
2012-7-18 夜
书中的小镇是真实存在的,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可以举出几十个例子,比如不同场景中的房子、道路是可以拼合的,整个镇子如此细致而完整。熟悉美国历史的人可能会根据公园里1868年的古董炮台和斯密斯的塑像提供的信息把这个地点猜得八九不离十。
彼得爷爷笔下的狐狸先生穿着橘红色裘皮,身体水滑优雅,胡子和尾巴尖白而蓬松,耳朵尖和细细的小腿则黑的很俊。狐狸先生四只轻巧的细腿,就像五线谱上蹦跳的音符一样可爱。作为一个体育不及格的姑娘,我非常仰慕在白月下奔跑扬起小团尘埃的狐狸先生。
《狐狸夜游记》的情节十分简单:狐狸先生从农场偷窃了一只鸭和一只鹅,带回家后十只狐狸娃娃快活地饱餐一顿。
但是,这本绘本的精致和复杂却达到每一页都可以用很长很长的篇幅来描绘的地步。乡村写实风景带来的陌生遥远的却又莫名熟悉的美,让在看惯城市的我像被清水冲刷了眼睛,无法不赞叹那些变黄变红参差的树叶,睡在田间的大南瓜。这是一个发生在秋天的故事,向日葵被籽粒压赘,垂下硕大的花盘,玉米杆被扎成一捆捆,树在空场上,玉米在杆上头挤挤歪歪。我在乡下长大的妈妈认出某页被晾晒在屋里的海带似的东西是烟叶,还指出场上有个传统的去壳石磙。薄薄一本书,有好多种不同的乡间小路,路面上常有断裂的树枝,路中心有明显的凹陷——这是人们最常踩的地方。有些路旁还有木料堆。那些废旧的东西,用了一半被堆在地上没收拾的工具,各种各样亟待修缮的栅栏,以及翘起的铁钉,木桩上栓牲口的铁环。。。只有真实才能如此丰富、有序。
《狐狸夜游记》除了提供庞大的关于乡村生活的信息,另一个让我喜爱的原因是画里所有的线条都仿佛跳跃般充满活泼泼的生机。不知彼得爷爷是怎么让笔触变得淘气天真,竟暗暗应和了这个狡猾的狐狸小偷。
爸爸妈妈们不要吝啬,为孩子买下彼得爷爷的书吧,他/她若是个聪明的孩子,能在其中发现很多乐趣!。
一直很喜欢无字书,因为它突破了文字的束缚,可以把我们无尽的想象投入到绚丽的画面中。一直也很怕给孩子讲无字书,因为真的可以讲到无穷多,讲一本有字的绘本可能只要十几分钟,但讲一本无字书再注意一下细节的话可能要讲上半个小时,一直说呀讲呀的滋味真是很辛苦。
最近收了一套名字叫《世界绘本大师彼得·史比尔关爱自然系列》的书,这个系列是由三册无字书组成,它们是《夏天的天空》、《诺亚方舟》和《狐狸夜游记》(严格的来说不算无字书,上面有一首童谣)。
《夏天的天空》讲述的是一个浪漫的故事。夏日里,小男孩、小女孩带着小狗仰望天空。他们在天空中看到了白云朵朵。那些白云一会儿变成了各种动物,一会儿变成了骑士大战火龙,一会儿变成了鱼儿畅游的海底世界,一会儿变成了火车、飞机轰隆隆的开过。相信很个小孩子都有过闲来无事仰望天空的经历,那种快乐的、轻松的、可以自由幻想、无拘无束的心情真是很美妙呀。
《诺亚方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所以,看这本书时我注意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这个绘本的细节之美。打开这本书,你会发现几乎每一页上都画着数不清的动物。这些动物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每一种动物都各有不同的姿态,总是生动灵活的呈现在你眼前。当看到动物们在诺亚方舟中被安排进一个个临时的“家”时,我几乎快控制不住的想把它做成一款游戏。同类的动物都呆在自己的小格子里,好可爱呀,真像儿子平时玩的小动物园归类游戏。这里动物的不一样,狮子老虎对于被“囚禁”似乎非常不满意,而住在鸡架子上猫咪好像非常高兴,是因为吃鸡方便么?呵呵。当看到绘本的结尾,看到没有了动物的破烂不堪的诺亚方舟,我的心里不由得生出了一股劫后余生的敬意。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可爱的地方,人类和动物才可以重新回到陆地过上幸福的生活,开启美好的明天。
《狐狸夜游记》是一个灵动的故事。一只聪明的狐狸在秋天的晚上离开了家,它在农夫家里抓了鹅和鸭子,又逃脱了农夫的追捕,机智的狐狸为家人带回了一顿美味的晚餐。本来挺心疼那那两只鹅和鸭子的,但是看到狐狸说“十个宝宝肚子饿”那儿,又开始心疼狐狸了。觉得狐狸爸爸可真不容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养活一大家子。再看到狐狸爸爸和狐狸妈妈望着孩子们狼吞虎咽时那种满足、欣慰的眼光,我几乎感动得都想流泪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狐狸夜游记》读后感(七):独特的绘本经典
所谓绘本,百度上的解释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现在市面上的绘本图书以低幼儿童阅读为主,内容涉及文学、教育、科普等。作为一份特殊的精神粮食,越来越多的教育中引入绘本的形式。孩子可以透过绘本阅读发挥想象力,也可以拓展知识面,更让学习充满了生动形象而吸引更多的小读者们喜爱并阅读绘本类书籍。
一套由中国城市出版社推出的凯迪克金奖大师经典绘本系列作品《狐狸夜游记》,《诺亚方舟》,《夏天的天空》为我们呈现出了精彩纷呈的独特绘本经典。
尽管这三本集结成一套的绘本作品出自一位作家手笔,但是却同时各有千秋和阅读价值。概括而言,每个绘本讲述着不同的内容,隐藏着各自不同的写作目的,展现和表达出作者不同特色的绘本经典。类似于《狐狸夜游记》主要集中在与文字的押韵和内容的描述上面上的风趣性。《诺亚方舟》主要重点在与启发和引导孩子们观摩圣经章节的同时更理解和认识内含的深意。《夏天的天空》则是尽情挥洒想象力的笔墨启发和引导读者跳跃式的思维。章章有不同,处处有新意,篇篇有精彩,各个有味道。也许,这就是整套系列丛书带给我们的大致感受。事实上,这部系列套装绘本丛书还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设计。每本书之后还随附了导读手册。附上了相关知名读者的阅读感想和心得。虽然仅仅只是绘本图册,但是看着这些知名作家的专业性点评,更是让我们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阅读。既是一种引导,又是一种启发,更是一种推动。真正的好书其实意义也就不外乎如此。看绘本的过程同样就是学习和想象的过程。而在这样的经典选集之中,我们更是可以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知识点和内容。也许其中某些内容类似于《夏天的天空》很是简单,但是我们却在那样没有文字的绘本之中获取和收获着某种早已丢失久远的想象。也许曾几何时,我们也是仰望天空。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有记录了什么?读一读这本《夏天的天空》或许会让我们重温当年的那份美好。《诺亚方舟》之中却又带领着我们重新回顾那份劫后重生的欣喜。也曾经我们众多的人们恐惧万分2012年世界末日的到来,但是我们又是否真正读懂了《圣经》中有关于《诺亚方舟》的记载呢?这里便是引领着我们见证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人与自然是否应该和谐相处呢?《狐狸夜游记》之中则带领着我们忍俊不禁地欣赏了一出极其生动的小狐狸偷猎的全程。虽然文字不多,但是处处呈现经典和搞笑。相当耐人回味。
《狐狸夜游记》读后感(八):很喜欢的绘本《关爱自然系列》
很喜欢的绘本《关爱自然系列》
绘本热快到十年了,最近这几年出版的绘本总体上可以说质量在走下坡路,没办法总是可经典的先出版啊。不过现在的绘本也会看到精品,毕竟国外总有新书出现啊,比如说这套关爱自然系列。
其实说是一个系列,有点牵强,只是开本一样罢了。不过内容却都很精彩,三本书带来三种不一样的惊喜。
首先打开的是《夏天的天空》,原来是一本无字书,我家的无字书也有几十本了,挺喜欢这种只靠绘画来表现内容的方式,这本书画的是天空中变化无穷的云,关于云的绘本也有过很多,比如《云娃娃》就不错,这本书和走进云彩里面的《云娃娃》不同,就是两个小朋友坐在草地上看着天空中飘过的云,一会天空中的云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一会天空中的云变成了两个骑士和龙在作战……就这样天空在上演着无穷的变化,故事永远都讲不完。
第二本是《诺亚方舟》,方舟的故事不要说西方,就是在中国都妇孺皆知了。不过作者就是能够从人们这么熟悉的题材中发掘出有趣的内容来。书里面最精彩的当然是方舟里面的细节了,我们从来没认真的设想过方舟里面的构造,动物们怎么居住,怎么生活,那就看看吧。原来在方舟中猛兽也关进了笼子,昆虫是用瓶子来饲养,鸟也要鸟笼,爬行动物关在圈里面,鸡呢,还是在鸡架中,诺亚还要去取鸡蛋呢!最有趣的是还为河马和鸭子们准备了一个水塘。诺亚负责喂这些动物也够辛苦的了。在漂流的过程中,大马生出了小马,长颈鹿生出了小长颈鹿,一派繁荣啊!最后鸽子回来带来了橄榄枝,送给了牛来品尝,动物们都走了以后,方舟内到处都是粪便一片狼藉,呵呵,很真实。
最后一本叫《狐狸夜游记》,里面是一首诗,很押韵,一页黑色一页白色,而且往往黑色和白色两页上的文字是一样的,几乎每一句话都在重复,小孩子们一定很喜欢,而且也可以拆开来只看黑色,或者只看白色,挺有趣。看的过程中,一直在期待着最后的转折点,狐狸吃鹅的残忍场面在绘本里肯定不会出现,肯定有什么包袱,有什么转折,可是等啊等,直到最后,狐狸竟然就那么把鹅给吃了,还说从没吃过这么香的肉,骨头嚼得嘎巴嘎巴响!呵呵,真是厉害啊!我就不去说教,小孩子怎么就不可以看狐狸吃鹅呢?真的没什么不可以,小孩子可能更喜欢呢。
《狐狸夜游记》读后感(九):难得一见的好童书
家里有了前世情人之后,我才认识了绘本这种书。通过给女儿讲绘本上的故事,一起看绘本,我也慢慢喜欢上了这种艺术形式。
本系列绘本一共三本,全是美国的彼得史比尔画的,他是世界上公认的无字图画书大师,美国最富才华的童书作家和插画家之一。虽然我没有听过他的大名,但是也能看出他的色彩清丽,线条流畅,细节丰富,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看了书中的简介,更知道作者志向长远,立志带给孩子更多、更好的图画书。本套书的三本巨作,《狐狸夜游记》获得了凯迪克银奖,《诺亚方舟》更是获得了凯迪克金奖。凯迪克大奖是美国最具权威的绘本奖,而该奖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获得一致推崇,主要在于其评选标准的周延与创新,着重作品的艺术价值、特殊创意,尤其每一本得奖作品都必须有“寓教于乐”的功能,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发另一个思考空间,已有六十余年历史的凯迪克大奖,是为了纪念十九世纪英国的绘本画家伦道夫凯迪克而设立的。作者能够获得此项殊荣,可见其水准之高,水平之强。
三本书中,我最喜欢《狐狸夜游记》,因为这本书的故事性更强一些。当然,《诺亚方舟》也是一个不错的故事,只不过我预先听过,所以便无法有更多的吸引力了。《狐狸夜游记》这本书画得很生动形象,狐狸们的表情很是丰富,尤其是最后面几张,看得最为真实。作者以动物为主角,更容易贴近孩子。我给女儿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她甚至一直为那只偷鸭偷鹅的狐狸担心不已。一开始看到本书的画是一页彩色一页黑白的,我还以为是印错了。后来看了书前面的简介才知道,这是作者故意的,意欲增加本书的节奏感。的确,如果全都是彩色的,我们看起来真的有些单调,就像《夏天的天空》一样,如果不细看,你甚至会觉得每一页都没有什么区别。除了增加节奏感之外,其实我觉得这些黑白的画面也有别的功用,我可以让孩子以后把这些画面涂上颜色,也不失为一种锻炼。
《夏天的天空》很有种百科全书的味道。书里的白云有很多形象都是女人不认识,有些甚至是未曾听说过的。现在有了这白云为样版,我倒可以教她认识更多的东西。看云的确是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的,我小的时候就喜欢看云,还整天琢磨这朵云像什么,那朵云像什么。现在的孩子可以娱乐的东西太多,看云彩似乎已经有要失传的迹象。不过这本书却令女儿养成了看云的习惯,日后她也可以利用云彩锻炼想象力了。
与这两本相比,《诺亚方舟》则显得更有层次,更有深度了。我本以为女儿会听不懂这个故事,但是讲过之后,她还是能够理解的。当看到形形色色的动物登上方舟,逃离洪水的时候,女儿也从心底里为它们道出祝福。她甚至还说,如果发了大洪水,一定要把爸爸妈妈都带到大船上。听到这里我真的是忍俊不禁了,我的乖女儿,你可知道,那大船的船票要十亿美元一张的。
本系列绘本数量虽不多,只有三本,但个个是精品。别说孩子,就连大人看后也要被其吸引。所以说,这套绝对是难得一见的好的童书。
《狐狸夜游记》读后感(十):感知与思考
相对于有文字的图画书而言,在阅读无字书时,孩子需要通过认真的观察、聆听、思考去理解书中的内容。也正因为这样,阅读时需要更为专注地与书进行对话和交流。这套凯迪克金奖大师绘本系列共有三本:《狐狸夜游记》、《夏天的天空》和《诺亚方舟》,其中除了《狐狸夜游记》是以简单的歌谣贯穿始终外,其它两本都是无字书。
在三本书中,我最喜欢《夏天的天空》(不过在我看来译为《夏季的天空》更为妥贴)。明晰柔和的色彩、自由嬉戏的野鸭、调皮可爱的小狗、变幻无穷的云朵,还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留连忘返的男孩女孩构成了这部极具想象力的作品。故事的开始,男孩女孩在草地上追逐嬉戏,天空中飘浮着洁白的云朵,巨大的鸟群正从他们头顶飞向远方,飞机、降落伞、奔跑的小兔子以及不知名的野花组成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
彼得.史比尔的绘画作品中有种简单质朴的稚气,他没有用完美的线条去表现细节,而是用粗线条的素描及水彩画结合的方式去表达整体的和谐与统一。这本书的主题在于男孩和女孩坐在草地上安静地观察云朵的过程,它采用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将孩子的想象力和现实世界的物体表达在同一幅画面上,当他们看到飞鸟,满天的云朵都变成形态各异的巨鸟,在天空自由地遨翔。而后,他们仿佛步入一个自然的动物园,大象、骆驼、长颈鹿、狮子在眼前竞相奔跑;当飞机在天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白线,他们想象着勇敢的骑士正在与怪兽展开一场生死恶斗。故事的最后最为有趣,当他们看到满天漂浮着的降落伞和微微浮动的云彩时,画面中的云朵变成一条条张着巨口的大鱼,正在将色彩鲜艳的降落伞吞进口中……
这只是晴朗的夏季中最为普通的一天,男孩和女孩在田野上捉蜻蜓、摘野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云朵的过程,就象是我们每个人曾经经历过的童年一样充满乐趣。作者彼得.史比尔没有用文字去表达这种闲适和惬意,而是用他充满表现力的画笔,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事。
《诺亚方舟》讲述了圣经中故事中诺亚方舟的由来,对于看过电影《2012》的孩子而言,理解这本书是比较容易的。同时,孩子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电影中制造诺亚方舟的原因。这本书依旧沿袭了彼得.史比尔柔和流畅的画风,与《夏天的天空》不同的是,画面中的细节颇多,对于喜爱热闹画面的孩子而言可能更有吸引力一些。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看到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当诺亚试图驱赶动物们上船时,大象用长鼻子调皮地卷住前面大象的尾巴,猩猩在它的鼻子、大腿和肚子上不安分地攀爬,最好玩儿的就是那头倔强的驴子,在诺亚使出浑身的力气拉它离开时还是不肯配合地嗷嗷大叫。动物们在船上的过程就更加有趣了,一群不懂配合的动物令诺亚方舟上的生活妙趣横生:当大象踩着一只小老鼠的尾巴时,它的老鼠朋友对着大象的巨蹄又抠又挠的,希望他能脚下留情放过自己的好朋友;每次诺亚去水池里喂食时,河马、海狮、鸭子、鹅都会争先恐后地冲过来抢食;猫头鹰们总是在白天闭着眼睛睡觉,当夜晚来临时,在黑暗中瞪着一双双圆滚滚的黄眼睛;可怜的诺亚天天和动物们呆在一起,被嘈杂的各种声音扰得不胜其烦……故事的最后,诺亚一家终于和动物们一起等到了新世界的来临,在美丽彩虹的映衬下,插秧犁地,其乐融融,令人憧憬的美好新世界正在形成。尽管这个故事并不真实,但它表达了人们对和平、自由、平等的新世界的向往,让孩子在从诺亚身上学习勤劳、善良的天性的同时,对诺亚方舟的由来产生更为形象的认识。
《狐狸夜游记》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它的画龙点晴之笔在于狐狸从农庄偷走灰鹅鸭子并拿回家后,狐狸一家老小快乐地分享食物的那一刻。我们印象中的狐狸总是偷窃成性奸诈无比,然而在这本书中,却用狐狸与幼子间的舐犊情深淡化了我们对狐狸的痛恨,也为这个故事增添了一笔温暖的色调。不过我并不是很喜欢这种黑白与彩色页间隔的表现方式,看的时候总感觉不够尽兴。
总的来说,这是一套故事性不算强,重在感知与思考的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