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是一本由李娟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读后感(一):泉水从地底来
从《我的阿勒泰》开始认识李娟,初读她的文字,只识如泉水一般清澈的文字是那山水赋予她的天才。
如今再读,始知她早年的悲哀沉默,她一路的坎坷孤独。那不必言说的寂寞留白,留白广阔无际正如阿勒泰的冬牧场。后来适应人群和声音的她玩笑自己早年的火星人生涯,喜欢在平铺直叙中埋伏捣蛋调皮。她是真的阳光起来了吧。她过得还不错,有点钱闲,有真挚朋友,她的字更轻快了。
可我还是喜欢她早年的文字,节制悲伤。对于她,放纵悲哀,也是一种幸福。
看到了那样的安静,和人和动物的接触,所有的感触都变得更加地灵敏。
我走进自然的时候,就像一条牛听到了好听的音乐,只知道笨拙地手舞足蹈,不懂它美在哪里,好在哪里。要么是因为欣喜若狂而忽略了那些草与叶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纹路,要么是心里落寞,更加把周围的山山水水看成了一般的颜色。
而她牵着我的手,带我贴心地去体验外人感受不到的细腻的温暖。那是身在其中过日子,又不为日常的轮回而麻木的感受。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读后感(三):我也曾有外婆啊
#13;最近,总是要被迫坐很长时间的公交车,在车上,总会选择一些短篇的文章来看,就这么在蜗牛读书上看完了李娟的几本书。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读后感(四):那一夜他走过漫长漆黑的原野小道,向遥远的一盏灯火摸去
喜欢这个场景:
--------------------
那一夜他走过漫长漆黑的原野小道,向遥远的一盏灯火摸去。荒野中的泥土屋,是诞生漫长的等待之中的事物。。。 他推开门,掀开沉重的棉门帘走进去,一眼看见灯光下的姑娘站在那里,已等候多时。他忍不住问她的名字,而她的回答的那两个字早已为他熟知。
------------------
我也常想,在寒冬的夜里,在巷口的路灯下站着我喜欢的姑娘,等着我回家,我飞快的跑过去,热烈的抱起我的心爱的姑娘。。。
只看了一半,论坛上的推荐所以特地找的这本书,前面的几篇写的太萦绕了,看的不是很懂,一直到后面,才发现,原来写的都是生活的点滴,回忆自己的大半人生。我看着老外婆的那段,情不自禁的泪如雨下。作者和外婆,老外婆生活的片段,都是生活的印迹,老外婆那无言的对生命的绝望,还有乐观坚强的外婆,活灵活现。
作者说,自己动不动就哭,是一种报应。说到哭,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动不动就哭,别人一说什么,我立马红鼻子,然后马上两汪泉水源源不断的滚出来,越是刻意的强忍,就越哭的厉害。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不哭了,这是一种成长吗?
对于生命,从来都见不得消亡,经历了爷爷的离去,身边那些明明前几天还活蹦乱跳的人,突然一下子说不见就不见了,那种惶恐,那种生命的脆弱,体现的淋漓尽致,那些消失的生命和灵魂,到哪里去了呢?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读后感(六):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李娟的文字,质朴,洗练,明丽。因她,我记住了阿勒泰,记住了新疆的大美人情,记住了生命的美好。
连绵的群山,茫茫的原野,生息着这样一些无所畏惧、知足朴实的人。他们,逐草而居,以天为庐,恬静安稳。就地一坐,向后一仰,就可以拥抱整个天穹。一开门,就能走进星夜里。这里也有寒冷的严冬、生活的贫瘠,但贫穷不是不体面的事,悲伤也不可怕,因为他们有着追求更好一点的生活的勇敢和面对悲伤的淡然。
是的,即使在夜中行走,也请放声歌唱。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读后感(七):我最喜欢的李娟的书
因为从这本书中,我读到了李娟的成长历程,里面有她天马行空的幻想和无限深沉的悲伤。那些诗般的行文,那些抒情的文字,将我毫无阻隔地带入了她丰富又变幻无穷的心灵世界。我相信,那也是她不断从大自然汲取养料的心灵世界。
有些片段是很让人心酸的,比如她那捡破烂的外婆,在某天突然对全家说“我们没钱了”;比如她的好朋友黄燕燕遭到继父暴力的绝望....
相对于她在《冬牧场》、《羊道》系列中有时以诙谐的语调写作,我更喜欢这本书中那种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和她的种种哲思遐思。因为,这让我更深地理解和认识了作者。
在读的时候,李娟的很多想法很多话简直就是我想说的,所以,很想对她说很久以前我在网上看到的这句话:
“你是我流不出的眼泪说不出的话,是我唱不出的歌写不出的诗......”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读后感(八):有些索然无味的天马行空
这本书并不是我想看到的李娟。
看过其它书的简介,自顾自地认为,她的故事应该是生活气息满满四溢。也许是没有她那样的生活背景,也缺少时间的磨砺,并不能了解她内心所想,更体会不到那些天马行空的比拟。
个人觉得有些失望,的确不是我的菜,索然无味,不似《乡关何处》,虽清淡却又奇香,如白葡萄酒一般看起来透彻明亮,一口入喉,竟是如此层次分明、丰富的口感。也许多年后遗忘了它的牌子、它的年份,但这种具有无穷变化的体验历久弥新,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或情感始终如影随形,让人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时时拿出把玩、回味。
或者,这本书,在更加清冷的地方才有负负得正的奇妙化学变化吧?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读后感(九):推荐大家还是别看了,如果你还不够坏
很多人都说我是一个性格很好的人。 我自己也觉得,好像是吧。 因为哪怕是再无聊再扯淡的书,脾气好的我都能把它翻完。因为我觉得这是对一个作者的尊重。
可是,对李娟的这本书,我必须说抱歉了。我真是没办法读下去了,觉得心脏已经没法再承受这个年龄应有的负荷。之前的《我的阿勒泰》,《九篇雪》让我觉得她的文字是可以通灵的,就像雪地间傍地游走的白狐,喝了它的血,你仿佛就能读懂的万物的语言。可以想象,在自然万物间游走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可是,这本书却硬生生地将我们从自有广袤的天地间拖回到纷繁的人世间。 人世间啊,就意味着生死,爱恨,痴妄,忏悔,罪孽,仿佛不遁入十八层地狱,就不算善终。我真是连看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甚至连想不都不敢想。 人啊,真是够脆弱的。 所以我推荐大家还是别读了。。。。。。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读后感(十):原来好的文字竟是时间的敌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句话诗告诉我们,时间可以在文字中左右和流动。
一切的纵深感分明在文字之外,却又在文字之中。
读李娟的散文亦如此。其散文集《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亦如是。散文集虽然分为时间的碎片和时间的森林两个部分,但是分明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孤独、温暖、寒冷、大风、冰雪,能够感受到一切复杂的情绪,却唯独感受不到时间的流动。
原来好的文字竟是时间的敌人。
读她的文字,我们就像是在远足的途中,拐进了一间木质小房子,里面坐着一个姑娘,又或者是一个老奶奶。她面目平静,并不多言,以微笑和点头示意你坐下。桌边一人一杯茶,两人对饮。你沉浸在自己旅途的疲倦之中。她沉浸在自己感知的世界之中。
不知道过了多久,你才发现你早已进入了下一场旅途,虽然你仍坐在凳子上。
是对面的那个声音,缓缓地进入你的耳畔。时间暗下去。
陌生的世界打开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