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雁诗集》是一本由马雁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5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雁诗集》读后感(一):两个惊讶
在校内小书店买了一本《马雁诗集》,塑料纸牢牢包扎,买它全凭感觉。我选个安静处,打开诗集,静静地读了十几首,写得这么好,让我惊讶,忧伤、朴素、缠绵、倔强……更让我惊讶的是,她1979年生于成都,2001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2010年在上海病逝。这么多年,我竟对这位女诗人一无所知。世界太喧嚣了。
《马雁诗集》读后感(二):丧钟为谁而鸣
她的诗看不下去,她的人讨人喜欢。
是不是用错了方式?
大可以再老一点再去写诗。
那就是,丧钟为谁而鸣?
它为你,也为我。
《马雁诗集》读后感(三):将饮茶,正读诗
这本诗集除了收录马雁多年创作的诗歌,还有一些极其珍贵的诗论。拿在手里,非常厚重。
想起马雁的那首《将饮茶》。
诗的第一句:眼看着,盛夏就要来临,就要降落在我们想象中的平原,唱着骊歌的密友们趁着黄昏,走上平原上倾斜相交的道路。
将饮茶,正读诗。
《马雁诗集》读后感(四):致马雁
辨认出危险的人彼此不能说话
默听铃音,怀着狂喜与厌倦
一切细枝末节挂着铜铃
你抓紧脚趾
危险的词犹豫片刻
在降落之后
就这样吧,只有这样了
一直提防,防不胜防
没见过那颗桃子,但你知道
夜晚从那而来
星星的光,慢性的毒汁都从那而来
有时候真想见一见啊,在日光下说
一直都是那样的夜晚
甚至靠它活着
呼啸着错开,一念一念
很好,你知道
你的花开得有多好看
《马雁诗集》读后感(五):最好的当代诗集
我知道我的标题非常简单粗暴,但是这就是我所认为的事实。看见短评前几个大多认为她的诗评价高是因为名气,或者性情。非常不能理解。
我喜欢她,甚至迷恋她,当然全部都是源于对她诗歌的喜欢。对于我来说马雁的诗就是最好的,每一首都是。这是一个非常不客观的评价,但是文学本来就是不客观的。
从文学一点的角度来说,她的创作所体现的古典形式,现代内核,我认为就是当代文学应该的方向。同时这也对读者提出了要求,因为读者必须具备中西两方面的素养。西方的现代性,以及古典诗词的美感,先秦魏晋语言的“力度”。任何一方面缺失都不可以。尤其审美能力。毕竟审美的缺乏是致命的,再多知识都无法弥补。
《马雁诗集》读后感(六):自白
自白
为什么要写诗
为什么要死
你一问我便理屈词穷
可你写诗
你死
不费吹灰之力
这不是一次谋杀
因为你不停地说是的
你必死,因为死亡
对于女人来说是最大的
胜过男人的
你说:“亲爱的,我正死去”
我没法开口阻止
因为被你坐在臀下
不能开口
也不能变形
像我这样的过山车
思考着诗与死亡
载着世上漂泊的女人
在同一根钢轨上
磨耗着胶皮
《马雁诗集》读后感(七):无题
看到岑灿说,城市里面就像马雁说的“热衷于责任而毫无办法。”觉得很荒凉。想起来一个词叫爱莫能助。关于生活,关于死,关于现在,说得太少。这是活着的人的无能。半夜起来写了一首。马雁,好,干净纯粹。读读《冬天的信》就知道。
《马雁诗集》读后感(八):亲爱的,我正死去……
第一次听到你的消息之后,断断续续找到许多诗。这个没有诗的年代里,读诗,是一种奢侈。
读诗,是一种死亡。
抄写一遍你的诗,念你:
我正死去。我在阴沉的下午死去,
你看,自从那时起,我就混乱至今。
他们一个个离开,我曾经跳舞,在
我们都有节日,你穿过锋利的北京,
一个声音就处死了你。谁也不能
与死亡有关,与一切的堕落有关。
《马雁诗集》读后感(九):旧诗集
旧诗集
一直不敢打开的诗集
打开了,有一个手印
在<玛格丽特与大师>那首诗上
谁?是谁,哪个惨淡灯光下的
装订工的小脏手——她的
洋槐花,先于我读到一些
她留了两眼,一口气,活着。
除了攥紧的拳头。
“这是最后一夜,我再也不迟疑。
这是厌世者统治的世界,我也不再
穷于隐瞒。”那些融化
近乎光的花都是她隐瞒的,
我把手比了一下手印
恰与旧冬天我握进口袋里她的手
一般大。
我握住了,手指冰冷
一一松开,死神她在喘息。
雨雪在那件旧大衣里
淅淅落下,窸窸化作无有。
——莫斯科是存在的,
我写过<赤都心史>,
你我分饰了一角。
那里的人因为酒醉
2012.10.30.
《马雁诗集》读后感(十):打个饱嗝淋成狗来读马雁
从图书馆挑拣出一本《索列斯库诗选》
好吧
至少汉字还串联着我们
至少新加坡汉语者还能叫“华侨”
我没有偷看,你主动抽丝剥茧
水、水、水
无处不在的二氧化氢
我的手指翻着你的诗集
我的舌头品尝着牙龈出血的腥
没有甜、没有甜
裹尸布才不是三分之一个宇宙弦
我贪生恶死
追着我的后摇扫过时间轴
这本不相干的夜晚与繁星
还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