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分手》是一本由[美]丹尼尔·汉德勒著作,译林出版社·凤凰阿歇特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为什么分手》读后感(一):【这书可以免费看】
那里免费送多看电子书的码。
我就那领的,都看完了,
微信搜索“小米平板” 关注,回复:我要看书
那里免费送多看电子书的码。
我就那领的,都看完了,
书写的还不错,挺真实的!
《我们为什么分手》读后感(二):《我们为什么要分手》暮然回首,品已逝的爱情
虽然读过不少的描述感情的书作,但是却不得不折服于手头这本标新立异的《我们为什么要分手》的情感追忆。在这里,我们将会读到是揭失恋伤疤;在这里,我们将会品书中人物的失恋故事;在这里,我们更可以关注到失恋后再次得振作恋爱前行。
一出独特的《我们为什么要分手》曲,唱响得又何止是舔舐失恋的伤痛,更是追忆过往爱情的美好。说实话,这样的出发点和立意真的很独特。而也正是如此特殊,独特的书写手法带领着书外的读者共同见证舒总人物当年爱恋的美好感受。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一一个保存着纪念曾经拥有爱情物件的箱子丢弃开始,逐一深入地勾勒下了当年热恋之时的分分秒秒的眷恋和回顾。尽管我们书外的读者并不觉得箱子中的物品有多么地珍贵,但是对于书中的“我米妮而言却是那么地弥足珍贵。以至于她小心翼翼地收藏,以至于她能够透过这些小东西追忆到当年爱情的甜美,以至于她在看着这些颇有爱情纪念意义的物品之时更是浮想连连----为什么呢?因为对于她而言,箱子里的每一件东西都印刻下了纪念她和男友曾经拥有着的爱情。两个瓶盖,电影入场券,男友写的纸条,火柴盒,量角器,耳环,汽车旅馆里的梳子等等。每一个物品的背后都是一段属于他们爱情的回味;每一个物品的文字之后更是女孩子埋藏内心深处的爱情追忆----尽管他们分手了,但是当年的那丝丝缕缕,逐一积淀的真情其实还是那么地刻骨铭心。以至于女孩在丢弃箱子的同时,却仍然可以如此清晰可见地联想到这些物件背后的故事。因为这是独属于他们的爱情见证;因为这更是她曾经是那样无可救药地深深爱着自己的男主。全书的基调就是在女孩米妮伤感和回忆之中展现失恋的痛苦。虽然痛苦,但是她依然追忆。在这其中是那复杂,矛盾的失恋情怀。以至于书外的读者在阅读这本小说之时,也会在逐步深入的过程中沦陷了。那种带着丝丝缕缕的感伤,那种虽然已逝却依牢记的情怀,那种对于失恋的情感祭奠无一不是处处在字里行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
事实上,作为本书的另外一大看点还在于小说之中随处可见的彩色或者灰白的图片装饰。那些点滴珍藏的物品就此得到了形象地展现。带领着书外的你我共同步入女孩的心境。打包送还的是当年爱情的秘密,打包之后留下的是对当年情感的回忆。最美是那年,最爱是那年的你。我们为什么会分手?走向灭亡的爱情之路上,其实依旧保留着米妮那份“爱着他的”感受。
《我们为什么分手》读后感(三):撕开伤口,是为了痊愈
春天的时候,老友邀我参加一个小型聚会,里面有一个我最不想见到的人,就是那个我希望感谢他八辈祖宗的人——我的初恋。要我眼睁睁看着那场在我自己看来异常惨烈的爱情最终真正收场。
十几年了,我充分体现了天蝎的记仇,我对他念念不忘,不是觉得他有多好,而是因为他竟然主动向我提出分手。这份耻辱就像一根深深扎人我喉咙的鱼刺,无论想什么办法我都弄不出它来,虽然久了便习惯了,但一个不小心,还是会觉得丝丝缕缕的疼。我想,是需要动个手术把它真正拔出来的时候了。
撕开伤口,是为了痊愈——就是这样。
《我们为什么分手》就是这样将伤口一个一个撕开来,每一个在一起时的小玩意儿,在分手之后都成为一个血淋淋的伤口。米妮将它们全部装进一个盒子里,坐在好友艾尔开着的卡车里,准备将这个盒子丢还给艾德。在去艾德家的路上,米妮将这盒子里装着的瓶盖、电影票、火柴盒等等一样样取出,然后回忆关于这个物件的故事,写信给艾德,告诉艾德同时也是告诉自己——“我们为什么分手”。
撕开伤口固然疼痛难忍,然而却也只有将伤口彻底暴露才会有真正愈合的希望,即使是伤疤,只要我们愿意让它们暴露在阳光下,那么那条白色的印记也终有褪去的那一天。所以,要想愈合,就必须舍得疼痛,就必须学会勇敢面对那些伤痛。
恋爱失败的人,不会没有伤口,就如米妮一样。所有曾经甜蜜的小玩意儿现在都是一片锋利的刀锋。在米妮的回忆中,我们无可奈何的发现,尽管米妮和艾德如此相爱,却又始终格格不入,他们努力靠近彼此,却仍然对对方的生活欣赏无能。就如我们的初恋,相爱,却不懂如何去爱。
丹尼尔•汉德勒的文笔很有小清新的意味,始终在以米妮的身份第一口吻叙述着故事。这种以物件引出故事的写法居然让我想起了三毛的《我的宝贝》。而《我们为什么分手》是有着少年青涩的惆怅和忧伤,而三毛却是失去挚爱以后无时无刻的悲恸。所以,如果是我在刚刚失恋的少女时期读《我们为什么分手》一定会爱不释手,而现在作为一个妇人,《我的宝贝》更能让我感同身受。
或许是对美国文化了解甚少所致,偶尔我会看不太懂米妮的意思,也或许我是真的老了,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年也曾有过的小女儿情怀。只是书中那些插画,让我想到了当年被我付之一炬的小玩意儿们,却也是惆怅而伤感的……
读罢这本书信体形式的小说,内心有些忧伤。我看着米妮幽幽的讲述着她如何的爱慕着她的恋人。就算不是生活在同一个精神世界,她依然那么深深的爱慕着他。
我想谁都曾拥有过这样一段恋爱时光吧。从静静的关注着,暗恋着;到让他注意自己的吸引着,再到从朋友做起的看似恋爱,最后是悲伤的离别,一气呵成的一个人的恋爱。
记得小时候,初见他是在一个夏天的傍晚。他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骑着单车。白净的瓜子脸,那么好看。就这样被吸引着。靠近他。纠缠着邻居家的孩子要了他的名字,一定要认识他。
后来听妈妈说,他与我同年同月同日生。我们只差一个小时,心中窃喜。原来,我与他有这样的渊源。
那次以后,就有意无意出现在他的视野里。已经忘记了第一次跟他说话,说的什么,忘记了初次见面玩的什么。只记得,每次的捉迷藏都有他把我护在身后。他总说,没事,我保护你。他总是,走在我前面。他把我保护得好好的,一次都没有被抓到过。只是,我不能肯定那时候的我们算不算恋爱了。
记得有一年夏天的晚上,他曾问我,嘿,那么多男孩子里,你喜欢谁呀?我只是看着他,说,喜欢你,你信么?那时候,我多大?嗯,11岁之前吧。因为11岁那年,我离开了他,搬了家,一切都变样了。那年的冬天,特别冷,我站在他家楼下,哭了好久。
10年的等待,换来了一句,都过去了。别再想。记得04年的冬天,那场雨,淋病了自己,也淋醒了自己。告诉自己,该断了,断了不该有的念想。只留了一个淡淡的伤疤,还在那里。
去年,他结婚了。新娘是我接的。用发小的名义,接了他的新娘。我告诉自己,这是我能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看着他好好的娶妻,生子。
虽然那段青涩的时光让人觉得忧伤。但,不正如米妮说的,我要把我和你的每一件东西打包还给你。可是你知道吗,其实,我扔掉的是你。在收拾每一件恋爱礼物的时候,也是将他一点一点从心里拿走的时候。虽然带着疼痛,虽然带着不舍,但是毕竟还要开始新的生活。
读罢这本带着回忆的小说,内心除了酸楚的叹息,也只剩下对新生活的憧憬了。。。。。
《我们为什么分手》读后感(五):感谢那是你,松开我的手。
老朋友,昨天不小心听到那首《someone like you》,我又想起了你。
在这场爱情较力赛里,爱我还是爱你,你选择了自己。我知道你过得很好,我用所能想到的一切方式远远看你。听说你和好朋友拌嘴赌气,听说你在准备出国考试,听说你打球习惯性伤到了脚,听说你已经有了新的谁。只能被听说安排着,只能靠听说各自爱着。你身边的人曾经是我,但你不会出现在我的未来。那么亲爱的,我们为什么分手?
看到素色的衬衫还会有买给你的冲动,街角熟悉的身影还是忍不住让眼神停驻,后来我的语气变得越来越像你,你教会我的琐碎固执的在生活留下痕迹。九块钱的硬币依然在袋子里叮咛,戒指里刻着的love to the death依然清晰,在一起时总是惦记着过去又憧憬着未来,我还以为我们会结婚。可是亲爱的,我们为什么分手?
这世上最无奈的事情,就是用还爱的语气分开。因为太容易脆弱,所以就连分手都没有挽回。在我消失后的时光里,会不会有一天你从沉睡中惊醒,想起我的模样突然泣不成声。那些我们一起肩并肩走过的路,那些我们一起手拉手逛过的商店,那首我们一起唱过的歌依然会在无意间狠狠击中心房。但是亲爱的,我们为什么分手?
这辈子我们不可以在一起了,下辈子,下辈子我一定要比所有人都要早的遇见你,我要保留下我们一点一滴所有的回忆,幸福的快乐的,忧伤的痛苦的,下辈子,下辈子我不想再抱着这些沉甸甸的过去独自缅怀,我要青丝挽雪时还有你在身边陪我沧桑。我最亲爱的,我们为什么分手?
你的黑发现在靠进谁胸口,你的唇会和别人要温柔,原来亲爱的,我们已经分手;一切都好像没有改变,地球还是昼夜不停息的转,只是亲爱的,我们已经分手;不管当时究竟因为什么,从倔强到眼泪终于缄默,现在亲爱的,我们已经分手。
和你分手后很长一段时间,只要睡着了就做梦,只要做梦就全是你,多少个夜晚我躺在床上睁着眼睛,数着天色一点点亮起来。我收起了所有和你有关的东西藏在角落,不舍得丢弃却也没勇气再看一遍。我不可以出门,不敢走回家的路,不吃不喝蜷缩着没有一点儿声音,我不能一个人呆着因为会随时随地的崩溃。那时候我觉得要被自己的爱溺死,我快不能呼吸。
你说的每一个笑话我都笑了,唯独分手这个无言的笑话我哭了。离开是一个事实,分手是一种结局,我们都不得不接受。那些快乐的回忆凝聚在每一件旧物上,带着一点点傻气一点点幸福的香气,渐渐的远了,淡了。现在我终于可以笑着说出来,那些曾拼命想遗忘的过去。不用担心亲爱的,我会带着你爱过的微笑,在离开你后的日子,变得更坚强。
我们为什么分手的理由,后来也显得不再那么重要。我们最后没有在一起,但我依然感谢生命中出现过你。谢谢你,谢谢当时,我们就这样分手。
《我们为什么分手》读后感(六):我们为什么相爱
亲爱的男孩:
见信好!
原谅我又提起了那件事情,但是我必须要告诉你的是,今天是我们分手的第103天。之所以会给你写信,一方面是我相信我能够不为所动的忘记你,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正在读的那本该死的书,它让我知道,我可能大概永远都不会忘记你。
米妮和艾德,16岁和17岁,一个喜欢在录像厅看老电影,一个是篮球场上魅力四射的人气王。他们在一场派对上开始,在一间花店里结束,3个月,44样物品,从看上去命中注定的相爱到听起来必然如此的分别,所有的时间都凝结在这本红色封皮的书里了。啤酒瓶盖,沾着滑稽污渍的抹布,旧量角器,空玻璃瓶,就是这些毫不起眼的平常物件,在女孩看来,每一件的背后却都藏着一段甜蜜而心酸的回忆,因为有男孩。现在,爱情结束了,偶像去世了,她要把这些回忆全部打包装在蓝盒子里还给男孩,而结局无非两个,他有所触动,或是无动于衷。
16岁的爱情,它温柔,像一只手拂过脊梁骨让你浑身颤抖,如此轻易就坚信天长地久的海誓山盟。它又是那么短促有力,轻轻碰撞既是惊心动魄翻江倒海。16岁的爱情,哪里会掺假呢,但这正是它最最残酷的地方,它来的时候,你无法阻挡,它离开的时候,你也无法挽留。
我是在读哪一段的时候突然的想到了你呢?艾德在米妮的桌缝里塞了一张写着“I can ‘t stop thinking about you”的纸条,当米妮读到这真情流露的语句之时,却是他们已经分道扬镳之时,她说这语句就像一枚手榴弹让她潸然泪下。于是我想到你写给我的那些信,你说人需要坦诚的倾诉,但那是多么的困难;你说世界的精彩,因为有美人;你说如果真的有主,不必保佑你,只需保佑我。当我发现自己能够一字不差的写下你曾经说过的这些话时,我才发觉,自己和米妮一样,无法停止的想念你,甚至此时此刻也一样。
作者丹尼尔汉德勒,这个42岁的犹太男人,他眼里的狡黠让我想到你。他在学生时代被甩过三次,于是写了这本书,米妮一定是她第一个喜欢过的女孩,他让她成为了故事里的主角,而现实里的米妮,一定也有着自己的主角,就像你也有你的主角,而那不是我。
《我们为什么分手》,这就是这本书的名字,是我曾经问过你的话,也是米妮反复质疑着的问题。随着回忆的推进,米妮停止了质问,以前,她总爱说“这就是我们分手的原因”,可是逐渐的,她开始明白,或许根本就没有答案,因为为什么分手其实并不重要。蓝盒子里的物件,也不是分手的铁证,正相反,正是它们记录了两人一路走来的情深意重。
因为在野地里的缠绵温存,才有了衣服里滚落的一颗草果;因为你的深情凝视,才有了手心里紧捏的糖罐;因为爱情是发自真心,才有了“I love you Min Green”被笨拙又郑重的写在揉皱的餐巾纸上,它在一个寂寞的夜晚安慰了一颗破碎的心。该被记住的,不是我们为什么分手,而是,我们为什么相爱。
现在,男孩,我要告诉你,我们为什么相爱,因为当我第一次看见你 的时候,我脑海中的摄影机开始运作,一部名叫你的电影开拍,而我们为什么分手,是因为电影已经接近尾声,如此而已。
:I love you.
你最亲爱的
陌生人
《我们为什么分手》读后感(七):那些为了爱耍过的彪,在且只能在青春
如果现在有女人整天扭扭捏捏装林黛玉,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你是不是很想上去施以老拳?
可是我也曾经干过这等脑残的事情,想当年,中考体育达标测试,女生都要跑800米,我跑完了之后娇嗔了一声(尼玛,想想都好恶心啊!)倒在草地上,装晕倒,过了半天也没人管我,我才想起来,我要表演的目标不在这里啊!立马站起来拍拍裤子上的草,骑着自行车回学校,和我心仪已久的男生抱怨,“哎呦,太阳好大啊晒得我好晕,我都跑的心脏要停跳了!”然后还摆出体力不支颦眉扶额的造型,以至于我完全腾不出手来掩饰我那如家乡特产宣威火腿一般壮硕的腿部肌肉。他用看到小强一般的眼神看着我说:“你不是班里跑的最快的女生么?每年冬运会你不都是代表咱班去参加长跑的吗?”我当时只有一个反应,就是想揍他!或者潇洒地学书中的女主说的那句话:“看,这就是我们分手的原因。”
可是,我只是一个在暗恋他的傻逼,哎,那年我15岁。
如果现在有女人故意在你面前大声讲话,甚至深情地唱歌,你是不是觉得她脑袋坏掉了应该吃点脑残片?
可是我曾经就是这个欠揍的彪货,想当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大脑短路了,总喜欢在我心仪的男生面前大声讲话还要装作很自然。搞得我的闺蜜一脸黑线,后来忍不住说:“你干嘛说话那么大声?”我真是囧的要钻地洞啊!你以为完了吗?还没完?后来有一次学校开大会,我居然坐在他旁边!大家能想象我激动的心情吗?大概可以想象,但是你们一定猜不到我接下来做了什么!在漫长的会议期间,我装作无视他坐我旁边的事实,而是摆出了一副文艺女青年蛋蛋忧桑的样子,一直反复唱王菲的两句歌“我看过一场海啸,没看过你的微笑”,我自以为唱的很动人很浪漫,可是尼玛现在又不是对山歌结亲的年代了,到了最后他终于忍无可忍的对我说:“你怎么就唱这两句,别的呢?”别的,别的我还没学会呢!我当时还是只有一个反应,就是想揍他!或者潇洒地学书中的女主说的那句话:“看,这就是我们分手的原因。”
可是,我只是一个在暗恋他的傻逼,哎,那年我16岁。
如果现在有女人整天盯着你看,收集你给她的每一件东西,你是不是浑身冒鸡皮疙瘩只想跑的远远地?
可是我曾经就是这个肉麻到无语的女纸,想当年,我不知道是受到琼瑶奶奶还是席绢大姐亦或是于晴小妹的影响,觉得应该保留一些特殊的有纪念价值的物品。于是我搜集了很多和他有关的小东西,比如是让我借他作业抄的小纸条,比如是他看完了不要扔给我的《当代歌坛》,比如是他过圣诞节写给我的小卡片(班上同学大部分都有,互换的那种)……这些还是挺浪漫的吧,我把他们都收藏在一个铁皮的糖果盒子里!你以为完了吗?更囧的事情来了,某次我们班去野炊,坐下来吃东西的时候,他随手递给我一根双汇的火腿肠,我激动地差点就飙泪啊,于是我双手恭敬地接过这火红火红的火腿肠,在他惊愕的眼神中,淡定的放进了我的背包里,我是要拿回去珍藏啊有木有!这是一根充满了爱意的火腿肠啊!至今还躺在我的盒子里,我每次回家都忘了拿出来扔掉,这次写在这里了,回去一定要记住扔掉!我脑海里已经幻想过无数次那根火腿肠上爬了好多小虫子的画面……
看,我只是一个在暗恋他的傻逼,哎,那年我17岁。
我自己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被当年的我给深深震撼到了,以至于我一直在傻笑,笑我那么傻,可是,又觉得是如此的蠢萌可爱。正如我在读《我们为什么分手》这本书时的感觉一样,女主人公米妮用了几百页的篇幅描述那些和他有关的琐事,从一起喝过的啤酒的瓶盖开始讲,第一次去看的电影的票根、第一次收到的他送的礼物,直到最后的玫瑰花瓣……她略有些敏感神经质,自以为文艺范十足,整天卖弄关于冷僻老电影的知识——这跟艾德只会谈论篮球的无趣程度有得一拼。如果她是一个成年人,我只会觉得她造作的要命,矫情的要死。
可是,她还是高中生。于是一切的一切,一切的耍彪、犯傻、矫情,都变得可爱了,因为那是一生中最初可能也是最后的爱,尽管我也曾经是一个为爱痴狂的彪货,可是,那都是曾经,现在的我,大概就算是新郎逃婚而去我也能淡定的坐下来把婚宴给吃掉的那种人……从曾经的那个我,到现在的那个我,到底经历了多少痛彻心扉的领悟,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曾经我们都是米妮,是如此矫情而自矜地在爱人面前表现自己,炫耀自己刚刚萌芽的美丽,或是智慧的头脑,我们想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可是又常常会因为过于紧张和自卑把一切都搞砸了显得自己像个蠢货。
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在乎你啊,那个可能连手都没拉过却在我们心里印的最深的男孩。我之所以做了那么多傻事,是因为我只懂得全心的投入,不懂得任何欲擒故纵的招数。长大了,就再也不会了,因为我们都懂得了自我保护,都懂得先陷进去的人会付出的多一些,输的惨一些。所以,无论我们是二过还是虎过还是彪过还是傻过,都只存在于青春年华。
米妮最后把属于他们共同回忆的盒子扔到艾德家门口,详细的分析“我们为什么会分手”的原因,因为她想把艾德也从心里扔掉。在这个故事里,这是米妮所做的最后一件彪事。因为还是爱,还是在乎,才会去深究“我们为什么分手”?这个答案,只有放不下的人才会去纠结。只有不再去关心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是放下往前走的时候,才是我们最终成熟,开始理智对待感情的时候。
可是,我到现在,还是庆幸曾经为了爱做了那么多彪事,因为,那都是青春来过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