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自选集》是一本由徐志摩著作,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徐志摩自选集》读后感(二):你以为我刀枪不入, 我以为你百毒不侵。
聪明的人,喜欢猜心 ,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 ,却也失去了自己的 。
傻气的人,喜欢给心 ,也许会被人骗 ,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 。
你以为我刀枪不入, 我以为你百毒不侵。
《徐志摩自选集》读后感(三):志摩的诗
许多往事在眼前一幕一幕,变的那麼模糊, 曾经那麼坚信的,那麼执着的,一直相信著的, 其实什麼都没有,什麼都不是... 突然发现自己很傻,傻的不行。 我发誓,我笑了,笑的眼泪都掉了。 笑我们这麼傻, 我们总在重复著一些伤害,没有一个可以躲藏不被痛找到。 却还一直傻傻的期待,到失望, 再期待,再失望...
《徐志摩自选集》读后感(四):好诗
你说你不好的时候 ,我疼 ,疼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你 , 你说你醉的时候 ,我疼 ,疼的不能自制 ,思绪混乱 。 我的语言过于苍白 ,心却是因为你的每一句话而疼 。 太多不能 ,不如愿 ,想离开 ,离开这个让我疼痛的你 。 转而 ,移情别恋 ,却太难 ,只顾心疼 ,我忘记了离开 , 一次一次 ,已经习惯 ,习惯有你 ,习惯心疼你的一切。
《徐志摩自选集》读后感(五):偶然
我在还不认识徐志摩之前,就已经听过他的诗。
不是那首人人皆知的再别康桥,而是偶然。
偶然这首诗在多年以前成为了流行歌曲。蔡琴,万芳,柯以敏,甚至连黄秋生都演唱过,收录在自己的唱片里。而我最喜欢的是张清芳演唱的版本。
张清芳的版本收录在1991年的留声III专辑中。这张唯美的翻唱专辑还收录了出塞曲,风儿你轻轻地吹,你的眼神,欢颜等多首名曲。
偶然一曲特别出彩。看着徐志摩的书,听着留声III,这种感觉很靠谱,像话。
《徐志摩自选集》读后感(六):想起证婚词
梁启超在为徐志摩及陆小曼证婚时所说的证婚词 梁启超: 我来是为了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这样的恶例不足取法, 更不值得鼓励——徐志摩, 你这个人性情浮躁, 以至於学无所成, 做学问不成, 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 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 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 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 以为高兴可以结婚, 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 让朋友不齿, 让社会看笑话, 让(被打断) 徐志摩: 恩师, 请为学生和高堂留点面子! (梁启超想到背后还有双方的父母,才收住火气) 梁启超: 总之, 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 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徐志摩自选集》读后感(七):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不仅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上一位很有声望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传奇人物。由于种种原因,在对他的诗歌评价上却有很大的反差,其根本点就在于对徐志摩诗的认识上。徐诗内容斑驳陆离,思想复杂;语言浅显,多用口语,感情奔放;形式多变,追求艺术技巧。有人立足徐诗的艺术技巧与细腻感人的语言,提高徐诗的地位;有人则把思想复杂,内容斑驳陆离作为批评徐诗的主要依据,从而否定徐诗的价值。本人认为,以上内容既包含了徐诗的不足,同时也显示出徐诗的个性,离开了这些特点,徐诗就失去了它的独特风格。
徐志摩共有四部诗集。《志摩的诗》是徐志摩自己编先的第一个诗集,大致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的;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苦人民的同情的;探讨生活哲理的;以及写景抒情的。《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第二个诗集,这个诗集在艺术技巧上如闻一多说的“确乎是进步了”。对诗的形式技巧更加注意推敲,除了在诗式上更多样化,什么对话体,打夯歌、豆腐干式;既有叙事,也有抒情,他也醉心于诗的音节与格律。《翡冷翠的一夜》后,徐志摩又出了两本诗集:《猛虎集》和《云游》。在《猛虎集》和《云游》中,出现了内容和形式很不统一的状况,大部诗歌的内容是这样空泛和贫乏,但却越来越追求形式的整饬和美观,不论在诗行的排列,音韵的铿锵,节奏的明晰,用词的推敲上都较前几个诗集有了变化和发展。对此,茅盾有过很恰当的评论:“圆熟的外形,配着谈到几乎没有的内容,而且这淡极了的内容也不外乎感伤的情绪——轻烟似的微哀,神秘的象征的依恋感唱追求:这些都是发展到最后一阶段的现代布尔乔亚诗人的特色,而志摩是中国文坛上杰出的代表者”(《徐志摩论》)。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我们的世界是多样性的世界。文学世界也是如此。正因为多样性,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也正因为文学的多样性,文学才会变得如此变幻。对徐志摩的诗,我们应本着宽容与尊重的态度来看,它应该是现在代诗坛中一朵永不凋零的鲜花。
胡适之在《追忆志摩》中指出:“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新月》四卷一期《志摩纪念号》)徐志摩是个单纯的人,他的思想是多变的,没有一个恒一的政治理念。从这个方面我们应该说,徐志摩是个小资产阶级文人。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用阶级划分法来评价徐志摩的诗,而应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来探寻徐志摩的诗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