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大马士革》是一本由郭子鹰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9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见,大马士革》读后感(一):不知如何归档的书
还是很庆幸有坚持读完,后面部分的文字比较动人。对周至横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挣扎描写得比较出彩。但对两个女主角的人物性格刻画就差强人意了,不够细腻真实,浅显得犹如青春文学。对景点得描写也只停留在感叹上。整本书似乎有点散,好像在写旅行,又好像在写爱情,好像在纪实,又好像在励志,最后我糊涂了!个人见解而已。
《再见,大马士革》读后感(二):这书页太...
这书看到64页我都没搞清他到底想写些什么内容。东拉西扯感觉像是凑数。配图也是作者其他书上的配图没有新意。我觉得作者以后还是不要尝试写小说了,写些游记挺好。写作是需要天才的这事儿后天练不出来 。
《再见,大马士革》读后感(三):很好一本旅行相关的书
《再见,大马士革》,一部旅行小说,总得来说比那种只是单纯的介绍景点的书好很多。通过几个人走过的路让我们去认识一个地方,几个年轻人的生活与梦想贯彻始终。周自横,一个理想主义的救世者,他对于理想的坚持与现实的无奈。直美,天真勇敢的日本姑娘。林响泉,很有故事的大家闺秀,会谈古琴,气质佳。整本书以大马士革被拒入境开篇,约旦、京都、北京、尼泊尔、斯里兰卡、菲律宾、北欧。虽然每一个地方都没有很细致的介绍景点,但寥寥数语已经使我对于那个国家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结尾却是让人伤心的,周自横因为不忍心没有和直美在一起,因为觉得自己不配,也没有和林响泉在一起。对于这本书,应该是最近看到的自我感觉最好的一本旅行书籍了。
《再见,大马士革》读后感(四):蹩脚的小说,拙计的游记
因为喜欢封皮的黄色和女主角直子的名字而买了这本书,可是开头看了20页就实在看不下去了。是多么自负的作者才能写出如此自负的男主人公呢,是想写出男主的器宇轩昂,还是就是想塑造这么个雄赳赳的男主来衬托谦虚的女主,总之我是没看下去。
第一次尝试读下去失败后,隔了几个星期我又试了几次,无奈每次看的好好的就有男主跳出来搅局,说几句令人厌恶的话,做几件令人厌恶的事儿,厌恶之情油然而生,最后这本新书还是送人了。如果是单纯的想看游记的话,这本书还能行,那就要看你能不能接受一个有着强烈大男子主义,傲气比天高的男主了!
《再见,大马士革》读后感(五):你好,大马士革
大马士革,说了再见,其实这是新的开始
尼泊尔,是为爱上一个地方告别故乡,留下来
得荣,你的微笑我懂,注定
北京,任何目的地都是心中最爱无比,只是有的人注定分开
汶川,久不联系,依然想你
以为的旅行小说却是一本爱情故事,不仅有爱情,还关乎尊严与梦想。
《再见,大马士革》读后感(六):一个叫直美的人
我看完这本书之后,觉得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直美。
我从书里没能看出直美作为一个女人非常典型的特征,比如温柔、脆弱什么的。她很单纯,喜欢一个男人就因为一个眼神;她也很勇敢,喜欢一个人之后,能去到他所在的异国他乡,能为完成那个男人都没勇气完成的梦想,去到海啸发生的地方做志愿者,也敢去随时都会发生喷发的火山去看火山口的湖。
有时候爱情可能真是一个人的事,能在心思很单纯的时候找到真爱的人,狠狠投入去爱上一场,谁能说这不是一种幸运呢?即便没有结果。因为很多老的人说,他们后悔年轻时候没做过的事总比后悔做过的事多。
如果没有伤害到别人,又能给自己留下些深刻的记忆等到老的时候回想,那就勇敢去做吧。
爱情和梦想,直美都认真追求了,爱情没结果,梦想因为追求爱情实现了。这也算有点儿幸运吧。
《再见,大马士革》读后感(七):兴趣是兴趣!工作是工作!!
我相信一本好书是需要邂逅的,<再见大马士革>就是这样一本.乍一看封面是很传统的中东几何感觉的色彩绚丽,再瞄一下书名原来以为是关于大马士革的游记,就入手了.开始我还是挺期待在里面有些介绍叙利亚又或者是大马士革的咚咚,结果大马士革只是一个幌子主要介绍了主人公直美,还是日本mm哦.而后的情节自然如偶像剧一般直美爱上了中国的主人公啦,为了爱来到了中国的一番爱恨情仇......整本书最吸引我的倒不是2男1女的感情纠葛,而是主人公周自横的生活,他干着我们苦B的普通白领都无比羡慕的工作--旅游杂志主编+摄影师可以名正言顺去世界各地旅行,但是小说看下去之后才觉得这样的工作仅仅是外表光鲜,实际上还是被催稿.选题.办公室政治所恼...曾几何时,自己也曾幻想有这样一份兴趣和工作相结合的工作,但看了这本小说我发现原来工作与兴趣分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或许这就是这本书给我最大最大的启发了.一直有个疑问,周自横是不是作者郭子鹰自己的生活写照呢?
《再见,大马士革》读后感(八):不过,他也是玩过命的
周自横、林响泉、直美,合上书来一想也全都是只会出现在书中的人物吧。
周自横,活得潇洒,好为人师,就跟我们曾经想象中都的一样,自己动一动手指就能轻易改变全世界。而最后,我们发现我们不能。
林响泉,心中有把古筝,弹指间就能云淡风轻。她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好似不食人间烟火。而最后,她还是深深地牵挂着他。
阿波直美,大概真是天边的隐莲,兀自绽放,管你欣赏,管你厌恶,我似老禅入定,拉开弓,只顾瞄准着靶心。
我们不知道这三人最后到底会如何重逢又如何分离。直美会不会再回到中国,享受周五晚上朋友欢聚的肆意打闹。周自横又流浪在那个地方,有没有时间停下来,听完街头艺人的一曲演奏。而林响泉到底能不能接到电话,一个名叫周自横的客人来访。
每个人都在匆匆地活着,怀念过去,抱怨生活。可每个人还是在努力地奋斗,为了爱情,为了梦想。
就像有一天,有块墓碑上或许会刻上这样的墓志铭:“周自横,这家伙一辈子活得一塌糊涂、颠三倒四、乱七八糟,不过,他也是玩过命的。”
《再见,大马士革》读后感(九):再见,大马士革;再见,玫瑰与钢刀
看简介的时候就知道这不是一本符合我阅读追求的小说,但还是被一句“因为你,因为旅行,更喜欢现在的自己”煽情得买下了《再见,大马士革》。也许还因为自己远行未归的心,耽于一次“未曾发生的相遇”的遗祸。
看着的时候才想起来郭子鹰就是《最美的时光在路上》的作者,在束河的天堂时光书店,就被它的几张语录明信片荼毒过了。关于旅行,关于相遇,这本书不远千里地呼应了我的束河之旅。所以,虽然小说的情节简单,语言平淡,还是让我倾心于故事和人物的美好。
直美心中清淡而执着的爱情,美得让人落泪。她爱得那样热烈而不顾一切,却能满足于“终于有人,在她最美的时候,看到了她”,仅此而已。这是一句只在青涩的年岁里才说的话吧,矫情如青涩的青春;但矫情,也是美的,如同那时的青春,那时的情怀。谁没有祈求过:会有一个人,不早不晚,正好途径你的盛放。看懂最美的你,看懂你最美的欢喜和忧伤。多少说出来或没有说出来的绮丽的梦,都站成了席慕容笔下那株开花的树?
看小说之前,我知道大马士革著名的是玫瑰,大马士革玫瑰销魂的清芬。却不知道,大马士革的钢刀也声名昭著。
玫瑰和钢刀,像极了那一场浪漫而锐利的青春:理想、爱情和疼痛。
小说的结尾有点草草,以致都不能叫结局了,恰如草草收场的青春。或是过程过于美好,结局不知如何安排。
但我宁愿相信,这是作者的匠心所在:青春是一场轻狂的盛宴,踌躇而来,杯盘狼藉而散。
《再见,大马士革》读后感(十):遇见你,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从大马士革,到京都,再到尼泊尔、斯里兰卡、德荣、菲律宾、北京,到最后的峡湾、汶川,一路险象环生,却始终散发着浪漫的气息,洋溢着唯美的格调,这是本实实在在,精巧别致的旅行游记,作为职业旅行达人,自由摄影师,旅行作家,作者郭子鹰将自己的经历,行走的轨迹真实记录在《再见,大马士革》中,以优雅的笔触行云流水般自然地为读者铺开了一幅旅行地图,就那么自然而然的,带你走进一个个异域风情浓郁的国度,近距离呈现出这些地域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象、与各式各样的当地奇趣故事,这幅丰满的地图中不仅有旅行中的感悟,亦有生活与旅行经验的详述,从中我们了解到尼泊尔婚礼在夜晚举办,不同于中国与日本,但同样羞涩里夹着甜蜜;我们领略到北欧人的坚持,尽管不像意大利人那么多情与直接,但哪怕天地冰封,哪怕太阳永远在地平线徘徊,家里的炉火会代替太阳吝啬给出的温暖;我们还观赏到日本人对樱花的喜爱至极,落花的一瞬,最能体现日本人“物哀”之情和感怀“死之绚烂”的时刻。
而这又不仅仅是一篇旅行游记,比起游记,更多了一份感怀,也更加有血有肉,这里面有着一群有梦想,并勇敢追逐梦想的年轻人生命中最美的几年,迷人的爱情,执着的梦想,梦幻的旅行,跌跌撞撞的成长,还有,人生中的一些最难放弃的原则与信仰,而这些,就是生活,如此丰满丰盛,青春的悸动与懵懂,生命的勇气与激情,一路上,他与她经历了各种不期而遇,美好惘然,周自横和很多人一样,有点理想,又有很多现实中的无奈;直美,精于弓道的日本厨师,执着于烟火梦想的旅行者。她,只是被他一瞬的桀骜眼神所吸引,而他,也点醒了她的烟火梦想。而最后的结果,令她意外,也令她永生难忘。
到最后,一路走来,才发现,纵使做过世界上最令人赞叹的旅行目的地,回眸过往,原来最美的所在,不在路上,而在心间。
《再见,大马士革》,在路上,遇见你,也遇见了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