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的故事7》是一本由盐野七生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452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012-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虽然看到现在,没有一个皇帝能被称为“臭名昭著”,哪怕是暴君尼禄 - 和中国封建王朝的各类极品皇帝相比,提笔略和克劳迪乌斯起码是矜矜业业,功劳和苦劳多少都有点,而尼禄,比起大明朝的那些几十年不上朝,搞出九千岁这样臣子的皇帝来说也不算太不靠谱
四位皇帝,标题为《臭名昭著的皇帝》,其实除了短暂在位的卡利古拉比较无感,另外三位我都觉得挺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放在罗马帝国皇帝的位置,哪怕是尼禄,也很难说他应得后世那么多指摘,毕竟自杀时他才30岁。
《罗马人的故事7》读后感(三):火中吟诗的皇帝
我很早就看过尼禄的故事,印象最深的也是流传很广的谣言:尼禄在罗马大火中吟诗。冲天的大火透过窗子照在一张酒色过度的脸上,帝国的皇帝抚着竖琴吟唱自己写的诗,这就是我每次听到尼禄名字时候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每个帝国貌似都有昏君,说起昏君,尼禄估计就和咱们这边的桀纣一般吧。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总把他和后世俄罗斯帝国的伊凡雷帝联系在一起。大概是两人有太多相似吧。
《罗马人的故事7》读后感(四):翻译不好
翻译不是很给力,小毛病不断,既使不懂日语光读汉语,都会发现一些很明显的逻辑错误。可见,译者的日语水平也许不错,但汉语水平确实不值得恭维。
翻译不是很给力,小毛病不断,既使不懂日语光读汉语,都会发现一些很明显的逻辑错误。可见,译者的日语水平也许不错,但汉语水平确实不值得恭维。
翻译不是很给力,小毛病不断,既使不懂日语光读汉语,都会发现一些很明显的逻辑错误。可见,译者的日语水平也许不错,但汉语水平确实不值得恭维。
《罗马人的故事7》读后感(五):罗马的皇帝们
皇帝提比略
似乎是被人误解的一位皇帝;不过他躲在一个小岛上来管理国家,使我想起明朝的皇帝
皇帝卡利古拉——本名盖乌斯?1?1屋大维
仅当了三年的皇帝,就被部下刺杀;可想他激起多大的民怨.
皇帝克劳狄乌斯
不受人喜爱的皇帝,50岁被推为皇帝;虽然外表和身体被人诟病;但是作为一名领导人,其工作成绩还是终归中举的.如果都是这样的统治者,百姓是一种福气
皇帝尼禄
喜欢当演员的皇帝,杀母弑妻;一个毫无政治远见的人,竟然被逼自杀的皇帝
《罗马人的故事7》读后感(六):稍微有些平淡的一本书
20160912第一次读完 从暑假一直拖延到现在,读的断断续续,所以整体思路可能不够连贯!
--------------------------------------
这本书主要讲了奥古斯都之后的四位皇帝——台伯留,卡利古拉,克劳狄斯以及尼禄。
整个罗马在帝王政治实施后近百年内维持平稳。台伯留功绩较大,因为他是凯撒与奥古斯都后整个罗马帝国真正的构建者,而之后两位的罗马国家走向则是在台伯留的基础上上下波动。然而尼禄尤为特别,整体的统治差强人意,但是在关键问题上难以把握有度,因而开启了罗马历史接下来近百年的动荡而不是之前的“和平”态势。
从提笔略 、克劳狄乌斯、 雍正三人类同,法家治世强国,但是民众生活平淡无奇,容易让人寡味。而儒家治世,易腐败,产生特权阶级。乾隆、卡利古拉、尼禄这三人都赶上了好前辈。现实就是这么有趣,有人辛苦有人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苦差事没人愿意干,不留名之流汗;播撒恩惠的事,人人抢着做
从提笔略 、克劳狄乌斯、 雍正三人类同,法家治世强国,但是民众生活平淡无奇,容易让人寡味。而儒家治世,易腐败,产生特权阶级。乾隆、卡利古拉、尼禄这三人都赶上了好前辈。现实就是这么有趣,有人辛苦有人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苦差事没人愿意干,不留名之流汗;播撒恩惠的事,人人抢着做
《罗马人的故事7》读后感(八):演戏穿帮看的人出戏,翻译不好看的人??
选了较差,没选很差,毕竟这套书还没出完。
怎么说呢,很多人说第四本翻译的差,我觉得第四本还能愉快地读完,而这本简直是让人读着就想丢。。。
开头还没看10页,就有许多地方让我不得不反复阅读以期理解,多次之后深深怀疑自己小学语文没毕业。。
看到20多页提比略在元老院发表演说的那部分,顿觉不能忍。。。
要文言,就全文言,要白话,就全白话。几句仿文言之后忽然来句现代语,再接着继续仿文言,看得真是想去死一死。
又,不知怎的,读下来很多段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一点也没有前几本那种流畅感。
刚开篇,比较现代船速和罗马时代船速,那些转折词。。究竟是译者没能理解作者,还是作者忽然脑子糊了把抒情散文段落写得支离破碎了?
唯有周星星版《唐伯虎》里吐血三尺的那情景能表达我现在的心情。。。
好厚一本。。还有好多页的折磨。。。
《罗马人的故事7》读后感(九):折翻译真是有点神
真是纠结的一本书,个人认为中信整套书的翻译就像在波动一样,时好时坏,每一册换一个译者,水平参差不齐。本册的译者在开头的部分翻译的一塌糊涂,句子都读不通,到处都是错误,就像在梦游一样,差点就不想读了,但是过了前1/5之后似乎又睡醒了一样,又恢复正常了,虽然时不时有小错误,但最起码还能看得下去。比如译者在P263提到了“奥古斯都想称霸埃尔维河以内的整个日耳曼地区的夙愿”看过前几册的人应该知道奥古斯都一直想称霸“易北河”但是此处的“埃尔维河”实在是不知所云。另外在P254页附近解放奴隶是”佣人“吧,整片都说是”用人“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也许是我水平太低了。开头的错误就不提了,各位读者自己体会吧,如果各位都没问题,那就是我脑子跟不上诸位了。好书其实真是架不住折腾的,这翻译水平还是良莠不齐啊,编辑也要把把关,越是重量级的大部头越是不能操之过急,这套书真是希望与失望的混合体。
《罗马人的故事7》读后感(十):为臭名昭著而平反
第七本继续奥古斯都后的皇帝们。从提比略,卡里古拉,克劳狄乌斯,到尼禄。书名为《臭名昭著的皇帝》,因为除了尼禄迫害基督徒赫赫有名外,其他几位并不太了解,也不清楚为何他们属于臭名昭著之列。或许比起之前的两位大帝,神君,这几位各有各的问题,瞬间从大帝下凡到普通人,但作者对于提比略和克劳狄乌斯明显是属于平反的态度。特别是提比略,除了个性有些乖癖,但无论是用人还是军事上的裁断都大大地显出其作为国家领袖所具备的质素。而克劳狄乌斯亦是虽然在后期妻子的问题上出现了软弱,但总体而言,对于一个几十年不被世人认可,身体也相当孱弱的学者能在仓促之际被扶上马却在十三年的执政中可圈可点还是很不容易的。至于卡里古拉和尼禄,只能说元首制的国家需要的是实力和资历,而年少轻狂明显是不适合这样的国家的,所以最后两人或被暗杀或被自杀的结局也只能说是这两个年轻人走上皇位起初便决定的宿命,不由让人唏嘘和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