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9-01 05:18: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读后感精选10篇

  《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是一本由高子健著作,28.00元出版的2012-9图书,本书定价:229,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读后感(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这应该算是本系列书中的第二部吧。上一部是3岁前,父母必须做出的四十六个教养抉择,而这本已经变成六岁前,父母必须做出的四十八个教养抉择了。三岁之前,是孩子发育发展最快的时间,过了三岁,有一些事情便已经定形了,所以有三岁看大之说。而六岁,又是孩子们的一个坎,六岁之前,孩子的各种习惯完全影响到他的一生,六周岁又是七虚岁,故有七岁看老之说。也就是说,三岁之前和六岁之前,我们做父母的必须为孩子做出抉择,让孩子养成更好的习惯,能看到更好的大和更好的老来。也正是因为此,本系列书才有了这样的一本第二部。

  也许是我孩子年龄问题吧,我总觉得这本书要比第一本三岁前的那本强。我孩子差五个月就满三周岁,那本三岁前的教养抉择中,我发现自己已经有好多教养没有了抉择的机会,也就是说,我的女儿已经养成了某些习惯,我已经错过了在这些方面教育她的最好时机。有些人说,那你一定很后悔的。其实我也没什么后悔的,因为我认为,孩子的成长其实更需要自然绝对可能拔苗助长。虽然有一些好的习惯她没有养成,但我已经尽我的力培养她每一个好习惯,尽我的力去关爱她,尽我的力去培育她了。所以我并没有什么可后悔的。现在拿到这本六岁前的教养抉择,我发现自己需要去学的东西太多了,因为这本书里提到的东西大多是我还没有经历过的,而这些又基本上是我马上就要经历到的了。所以,对我来讲,阅读这本书并学习这本书是有着极大必要性的,我真的应该根据书中所说的,马上动手。

  还是那句话,讲亲子教育的书最注意的是实用性。我们不希望看到那些所谓专家长篇大论。看的书多了,那些论调我们也会说。我们更想看到的是某个问题,某个方面如何解决,而本书正是针对这种细节作品。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得到针对四十八个问题的各种建议作者民主,他并没有告诉我们哪一种是最好的,而是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各个方面的解答,让我们尽可能多的去了解这个问题,尽可能深的去认识这个问题,然后根据大家所说的意见做出判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结论。我觉得,这种态度很好。毕竟教育是有着其特殊性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这种方法也许适合我,适合你,但不一定就适合他。谁最了解我们的孩子,当然是我们的家长。所以作者并没有帮助我们家长做出选择,而是让我们自己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做出最合适的选择和最正确的判断。

  3岁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出生到3岁这个阶段称为婴幼儿期,这个阶段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最迅速时期。另外,他们还发现了下面的成长规律:1. 性格: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基本上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3岁之后变化不大;2. 智商: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在3岁之前就已经完成60%,这时期的儿童脑部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3. 学习:3岁之前是儿童的感觉记忆思维形成过程中最为敏感的时期,3岁之前的学习活动事半功倍。4. 身高:3岁之前是孩子身高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3岁之前对身高造成的损害永远无法弥补。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3~7岁这个阶段称为学前期。所谓“7岁看老”是指在7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7岁之后,基本上就难以重新塑造了。

  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孩子六岁前的这段时间,好好地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让他们今后的道路更加成功,更加宽阔

  《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读后感(二):《6岁前,父母必须做出的48个教养抉择》对龄施策

  刚刚才读完《3岁前,父母必须做出的48个教养抉择》一书,我还正感受大有裨益同时又意外地收获到了另一份的惊喜《6岁前,父母必须做出的48个教养抉择》。同样的“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主题,却是不一样的年龄阶段教养方法;同样的育儿心经,却是不一样的教养侧重点。不得不折服于此套系列丛书的真诚编辑理念强大实用性。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过程。不同的阶段有着各自不同的思想想法行为。家长于其一味地施行高压教养政策,倒还真的不如跟着教育专家的指引来学一学对应年龄的因材施教法则相信如此的养育势必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6岁前,父母必须做出的48个教养抉择》主要着重在于讲述家长朋友如何教出聪明、守规则、好品格、讲道理好孩子!因为读过前一册的《3岁前,父母必须做出的48个教养抉择》,我很是喜欢这样清晰明了的教养法则学习。清晰明了,却又一针见血,很是实用却又简单易行。也难怪乎编辑的推荐语中备注此套系列丛书一语道尽父母养育心声。世上没有好样的孩子,育儿的路上有太多的左右为难磕磕碰碰的教养过程中,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规,也不是无尽打骂,相反的是需要理性的,贴近孩子心声的沟通交流。书中便是逐一细细地向我们道来6岁前父母需要注意的教养讯息。抉择是选择的所在。抉择对了,事半功倍;抉择错了,事倍功半。到底哪个才是最好的抉择呢?且听书中的细致剖析。以一名过来家长的身份阅读这本书,感觉里面的话题都很是精辟地提炼了这个年龄阶段家长将会遭遇到的问题。诸如教育内容上如何成绩兴趣兼得,要不要安排孩子上早教班,要不要给孩子提前启蒙教育,要不要早日送孩子入幼儿园,要不要给孩子看动画片,要不要安排孩子上暑假班---很多的问题抛砖引玉的同时,更是带领着家长反省自我的教育观念,剖析利弊推陈出新,寻找良策,做出抉择。

  以前我读过不少的育儿类书籍,但是很多的书册可能更偏向于告知家长该如何做,而缺乏了应有的选择和分析。在这里,我们家长不仅仅看到了身为家长所要遭遇的问题和困惑;在这里,我们家长更可以读到分析问题之后的自我选择和决断世界上没有什么是肯定对,或者肯定错的。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略掉我们做出的每一个选择其实更是针对这孩子该年龄阶段的培养策略。教养孩子是一个任重而道远使命。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学习有关的专家指点,跟着心灵的指引带领孩子共同健康愉快地成长。

  《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读后感(三):育儿路上不再左右为难

  本书是《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系列的第二本,主要围绕学龄前的孩子提出了6类48个令家长纠结的养育问题,为育儿路上左右为难父母们提供了许多启发参考。本书的风格跟上一本三岁前的一样,还是以主贴提出问题,跟帖各抒己见,最后专家点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书有个强大的专家顾问团,为内容的权威性提供了保障。作者也是个有经验的育儿专家,曾在多家早教机构、幼儿园担任教学顾问,对上千名0-12岁的幼儿进行过长达十余年的跟踪记录,第一手资料丰富,为本套书的的出版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本书里针对6岁前的孩子,围绕着幼儿教育生活习惯、品德修养、性格培养、教育方式、亲子关系这六方面,每类大约选择了8个问题进行探讨解答。

  我女儿快七岁了,正上小学年级,所以前两本书中所提到的许多问题,我当年都曾经遭遇过,困惑过。比如说,要不要上英语班、早教班、学前班、兴趣班;孩子什么时候送幼儿园合适,孩子的奖罚问题,该不该让孩子吃别人给的东西,孩子说谎任性、顶嘴了怎么办,如何把握管教尺度,该不该人前教子,如何树立家长的威信等等都是当年曾经令我左右为难的问题。如今我也是个“过来人”了,走过这个阶段再回头看专家的经验,主要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当时的做法是不是正确,有没有什么纰漏。

  我觉得,本书的分类合理,选择问题也比较针对性,能涵盖孩子成长阶段的主要问题,只是这个写法存在着一个问题,我觉得会让无所适从妈妈产生新的焦虑,尤其是在面对一个不够明确的解答,和一堆看起来都有些道理的回复上。对于没有经验的家长来说,多看些这类的书肯定会受到启发,起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作用。但是对于专家的见解,既要选择性的吸收,又不要过于迷信,还是要根据自家的孩子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书中所提到的这几十个问题,未必每个孩子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所以读者们不要被这么多的问题吓到了,虽然养个令人满意的孩子不容易,但是也不是太麻烦。只要家长尽到责任,让孩子感受到阳光和爱,孩子自己会茁壮成长。

  最后提个疑问封面上的副标题黄底绿字明明白白写着“6岁前,父母必须做出的48个教养抉择”,为什么目录中我数来数去都是47个呢,剩下的一个在哪里?

  art01,9个问题;

  art02,6个问题;

  art03-Part06,每类各8个问题,共有32个问题;

  9+6+32=47

  《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读后感(四):育儿路上不再左右为难

  本书是《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系列的第二本,主要围绕学龄前的孩子提出了6类48个令家长纠结的养育问题,为育儿路上左右为难父母们提供了许多启发和参考。本书的风格跟上一本三岁前的一样,还是以主贴提出问题,跟帖各抒己见,最后专家点评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书有个强大的专家顾问团,为内容的权威性提供了保障。作者也是个有经验的育儿专家,曾在多家早教机构、幼儿园担任教学顾问,对上千名0-12岁的幼儿进行过长达十余年的跟踪记录,第一手资料丰富,为本套书的的出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里针对6岁前的孩子,围绕着幼儿教育、生活习惯、品德修养、性格培养、教育方式、亲子关系这六方面,每类大约选择了8个问题进行探讨解答。

  我女儿快七岁了,正上小学二年级,所以前两本书中所提到的许多问题,我当年都曾经遭遇过,困惑过。比如说,要不要上英语班、早教班、学前班、兴趣班;孩子什么时候送幼儿园合适,孩子的奖罚问题,该不该让孩子吃别人给的东西,孩子说谎任性、顶嘴了怎么办,如何把握管教的尺度,该不该人前教子,如何树立家长的威信等等都是当年曾经令我左右为难的问题。如今我也是个“过来人”了,走过这个阶段再回头看专家的经验,主要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当时的做法是不是正确,有没有什么纰漏。

  我觉得,本书的分类合理,选择问题也比较有针对性,能涵盖孩子成长阶段的主要问题,只是这个写法,存在着一个问题,我觉得会让无所适从的妈妈产生新的焦虑,尤其是在面对一个不够明确的解答,和一堆看起来都有些道理的回复上。对于没有经验的家长来说,多看些这类的书肯定会受到启发,起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作用。但是对于专家的见解,既要选择性的吸收,又不要过于迷信,还是要根据自家的孩子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书中所提到的这几十个问题,未必每个孩子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所以读者们不要被这么多的问题吓到了,虽然养个令人满意的孩子不容易,但是也不是太麻烦。只要家长尽到责任,让孩子感受到阳光和爱,孩子自己会茁壮成长。

  最后提个疑问,封面上的副标题黄底绿字明明白白写着“6岁前,父母必须做出的48个教养抉择”,为什么目录中我数来数去都是47个呢,剩下的一个在哪里?

  《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读后感(五):教养孩子必须科学发展——评《6岁前,父母必须做出的48个教养抉择》

  对于每一个家长来说,教养孩子都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每个孩子各不相同,所以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复制;孩子的每个年龄段教育方式也不同,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以沿袭,同时市面上各种教育方法百家争鸣头头是道但却鱼龙混杂,如果家长不去认真研究分析,浪费金钱小事,耽误了孩子的时间甚至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就追悔莫及了。《6岁前,父母必须做出的48个教养抉择》就是针对3岁左右即将面临早教、入托、报各类学习班的幼儿,以及6岁前幼小衔接的学龄前儿童,从教育、习惯、品德、性格等方面探讨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让孩子遵循成长规律有序发展。

  本书采用论坛“盖楼式”的写法,抛出一个常见的、令很多家长纠结的话题,作者先不像常规套路去用某种理论去解决它,而是让各种育儿观点针锋相对碰撞,这些观点都是最常见的、都有足够的理论依据,有很多人深信不疑并亲身实践,比如“到了入托年龄,应该上什么样的幼儿园”,有人认为公立的好、有人认为私立的好、还有人认为离家近的好;又比如“要不要回答孩子频繁甚至无聊的问题”,有人认为该强制禁止,有人认为该顺其自然、有人认为该更多诱导。尽管这种“开放式”的讨论起初让我们多少有些不适应,因为教养孩子的书籍我们更习惯是“取经式”的接受,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各种观点就是如此矛盾、令人纠结,我们必须做出选择,选择就以为着坚持。所以在选择之前看到更多的选项,认真挑选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比之看到一种就盲从要负责任的多。而作者在每个问题最后的总结提示,也是基于这种思路,毕竟类似于“幼儿园上公立还是私立”,这样的观点很难说清对错,只能看适不适合,这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本书也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面对孩子的教养,家长们往往有一个最大的误区,那就是盲目的攀比,同样大的别人的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人家几岁就认识多少字了、谁家的孩子学钢琴了……这些其实都是我们作为家长内心的一种恐惧,因为应试教育造成的“一切向分看”,很容易给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即便是学龄前的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学习要趁早、必须趁早”、“各种班一定要报,取得成绩对择校有利”等等观点其实深入人心,如此一来家长就很难淡定、很难科学、很难遵循教育孩子的规律。这本书让我们懂得,教育孩子一定要科学合理的掌握孩子的接受能力,即建立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进行适时的教育,切忌拔苗助长,使孩子早早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同时,有父母积极参与并为主导的家庭教育才是这个时期孩子教育的根本,不能只着眼于智力开发和知识的灌输,而是以孩子性格培养、习惯的培养为主,并注重孩子健康情绪、创造力等能力的培养。

  孩子的教养没有捷径,也无法复制,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座椅我们应该像对待一项事业一样对待孩子的教育,科学的培养孩子,让孩子自由快乐的成长。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