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斤母爱》是一本由孙宇 绘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家人是最甜蜜的负担,因为他们令人牵挂,却又令人感到温暖;而母爱这份世上最伟大的温柔,有时却也因为她的爱太过浓烈而成为致命的毒药。
每个经典的母爱故事都可以证明这个论点——最感人的母爱故事通常都带着些悲剧色彩,而这些故事中则大多以母亲的隐忍与自我牺牲作为故事的中心,最后只换得的是孩子们虽是彻悟却再也不能回头的结局……
但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否是过于残酷的温柔?
这个感人的母爱故事,在我看来,也是一份自我牺牲式的悲剧。感人,但也令人无限唏嘘。
那份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而硬是隐瞒病情、最后只能在实在无处可瞒的时候才最后揭示“谜底”的“爱”,也是一份以爱为名的伤害吧。
而这份伤痛,最致命的地方则在于——作为孩子的我们,虽然早已知晓谜底,但却因为这份爱而不得不假装自己丝毫没有偏离他们想让自己遵循的轨迹,而也以“爱”与“体贴”的名义,与自己心中所向的方向渐行渐远。
爱有时就是在这样互相伤害。
《来一斤母爱》读后感(二):抒情,抒情,抒情
与其说是绘本,不如说是一本散文小记,只是套用了漫画的形式而已。
比较私人,或者说……非常私人。私人到我甚至在怀疑作者是否会因为已倾尽了全力在这部作品上,以至于未来也许会在创作上一蹶不振。
内容很感人,毋庸置疑,否则也不会被《读者》这种情感大咖转载。只是我觉得这份感情也是因为作者实在是太过投入,以至于让所有的围观者都一同被带动了进去而已。
私以为书的第一泪点在倒数第二章,第二泪点则在于正文的结束处。
本来只凭作品来说是想打三星的,多出来的一个星送给这个悲伤的故事和倾尽全力的作者。
期待你未来更好的作品。
《来一斤母爱》读后感(三):关于爱的轮回
很久以前读过龙应台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看到这段话几欲飙泪。想起毕业时收拾旧照片,看见上小学的第一天,穿着白色连衣裙,带着碎花的小阳帽,白袜子,小皮鞋,背着鹅黄色的小书包,手里提着粉红色小饭盒。骄傲地挺着小胸脯,阳光下,高大的父亲蹲下来陪着我照的照片。又想起中学起独自上学,坚决不要妈妈送。却总是在走过门前胡同的转角后,偷偷地回望过去,正看见她伫立遥望的身影。想起大学时每次坐上离家的火车,欢笑的和父母告别,转身就抹着眼泪给父母发短信,唠唠叨叨地叮嘱少抽烟,按时吃饭,多保重。想起第一次一个人远行去美国,回来后,妈妈说:那天送完你,我和你爸啊,在深夜里散步了一个多小时才回家……回想起一个一个的瞬间,像是心里受了天大的委屈,脑海中无数次浮现父母眼中我渐行渐远的身影。
然而《来一斤母爱》用了同样的一段话。却让我再次飙泪到不行。我竟然没有发现,爱是一种轮回。当我离家越来越远的时候,父母也在与我越来越远。当我在外地为生计打拼,早已无心去了解他们每日的生活,他们每天的心情,他们的琐事,他们的感受。彼此陪伴的时间越来越少,在同样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却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再次相聚,便似乎有了那么一层薄薄的墙,竖在空气里。渐渐地,我们都有了,和彼此不再关系紧密的,自己的生活,不是吗?
来一斤母爱,跟我说,这是关于爱的轮回,你先读懂了父母的爱,慢慢地,才会了解,如何去更好地爱他们。
《来一斤母爱》读后感(四):作者大学同学发来贺电
我住30304
孙宇住30305.
大一刚来,穿47码鞋的孙宇建了个QQ群“禁欲协会”,自封会长。宿舍楼小,很快就和会长熟了。
有天打完球,和会长唠嗑,我爆了句粗口。会长突然拉长了脸,“你可以骂别的,但是不要说操你妈,或者你妈逼。我会很不爽。我妈...(此处用半分钟概括了本书内容)"
我操,至于么?
想了想,可能确实还真有点至于。
大学四年,会长打球,学佛,不脱鞋午睡。给学生处画海报,给男同学送厕纸,DOTA水平不断被徒弟超越。经常吃煎饼果子,养死过两只兔子,坑蒙拐骗过了四级,公选课到大四还没报上,刚签了苏宁,马上要过去画洗衣机了,不知道工资够不够女朋友花
大学是个消耗人的地方,会长没能幸免
然而会长的肚腩一直小不下去
那里面固执地藏了些什么
让会长把妈妈从我的脏话搬到了一本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