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老虎》是一本由古龙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75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3-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玉老虎》读后感(一):姑妄言之
看完以后似乎只是看到中期的节奏感,算是一部挖了大坑的小说。不知道是不是为了下一部而做的基调。始终觉得古龙不是这么一个有良心的作者,应该又是写了一半不想写了。
整体构架山前期很精彩,人物形象性格和一言一行都应该是有一定的推敲而成,后期和很多古龙的故事一样感觉有点会崩盘的节奏,就像一个在走钢丝的人一个不小心就什么都没有了。
故事情节上,比较简单的家恨,复仇,卧底的故事。应该是借鉴了荆轲借樊於期人头的故事,有点类似武侠世界的无间道。
唐门在故事里塑造的比较成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boss,不知道是不是古龙的影响,现在很多小说中四川唐门也大多是毒和暗器的佼佼者。这是一个大家影响了一代人的世界观吗?想着是不是四川真的会有一个唐门的存在呢。
有点觉得有趣的是,书中的女主角卫凤娘倒是和金庸书剑恩仇录中的香香公主一样,不会武功却身处武林,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故事的走向。第一次发现金古两个人能够出现一样的设定和感觉真的很难得。
总体来说,这个故事对于现在看管了无间道或者哈利波特中斯内普的人来说,情节并没有特别的突出。故事完整性也欠缺一些,不知道应该说戛然而止还是未完待续的节奏。对于人物心理的刻话倒是这个故事比较成功的地方。但是总归不能和古龙的经典故事相比较。
《白玉老虎》读后感(二):《白玉老虎》|不完美 但可以包容的结局
报仇,是大多数小说都会有的桥段。看这类型的故事,最重要的不是结局,而是一种过程。
古龙所写《白玉老虎》若抛开太监的结局不谈,可算得上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它的优秀,是因为人物描写得非常到位,但正是因为一系列优秀人物层出不穷的描写,加之密集的伏笔,使得这部作品夭折,以至草草结尾,无以继续。
想必古龙在写这本书的后期,也发现这一弱点,一个故事,若超出自己的驾驭范围,只能自断其臂,暂时搁笔。毕竟古龙写小说一直是很随性、随意的。
我之所以喜欢读古龙,主要是因为他的文风偏诗化,散文化,有哲思。人物刻画,近乎泼墨山水,简单几笔,跃然脑中,令人难以忘记。
写赵无忌,因中唐门的毒,脸上被剜掉一块肉,这一特征简单易记。
写柳三更,人未到,打更的声音先至,等他倒时,你发现他是个瞎子,瞎子打更,实在可笑。但你不能笑,因为这个瞎子非比寻常,大多数人只能听到他敲两更,听到第三更的必死无疑。
描写地藏和萧东楼时,一个躺在比皇帝龙椅还舒服的棺材里,一个坐在比九五之尊还豪华的马车里。他们的言行举止,性格描写,从各自学生比剑切入,一问一答,聊聊几句,将一个誓死争第一的不逊,一个学剑先做人的傲骨缓缓道来。人物和故事情节,历历在目。
写特定场景时,他又会不停的变换机位,将细枝末节,叙述清楚,每个人物都不会错过,拿捏也恰到好处。
可惜无论是地藏、萧东楼、凤娘,还是一白一红两个小孩,这些前期出彩的人物,后面都不见踪影,后期赵无忌前往唐门复仇的那些段落里,所能看见的,只能是唐玉、唐傲、唐缺、上官刃的出现,前期埋下的许多伏笔与人物关系,不知所踪。
我看这部小说,一直想知道萧东楼和地藏各自教出来的学生,到最后谁胜胜负,抱着这个希望追下去,等来的却是一段有头无尾的结局。
赵无忌在复仇的过程中,巧合越来越多,他内心从开始的隐忍,坚定,也变得摇摆不定,唐家堡原本没有帮手,莫名出现不少帮他的人,直至最后方明白,所谓的报仇,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他所经历的一切,似乎也预示着古龙的笔力不竭,败兴收尾。
好在古龙在写作上虽有不少不良嗜好,什么找人代笔,喝酒后就瞎写等等。可在这部作品中,他能清醒认识自己的不足,不至于这部小说变得更为糟糕。
读罢后,我内心有些失落。可事后想想,也立即释然。因为这本书就如同他笔下那些身有残缺的人物,不完美,但可以包容。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注后可在后台回复下「豆瓣」,谢谢。
《白玉老虎》读后感(三):被《白玉雕龙》剧透后看《白玉老虎》
可能我与很多网友的体验不同,我是先读《白玉雕龙》后读《白玉老虎》的。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众多网友类似“《白玉雕龙》真是狗尾续貂,非古龙先生本意”的这种目前主流化的观点恕难苟同。
《白玉老虎》我给的评分并不是很高,豆瓣10分制中只有8分。在同样是古龙主笔的作品中,远不如被一些网友诟病杰克苏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以及同样被吹毛求疵说是烂尾的《欢乐英雄》。
《白玉老虎》的故事结局由于一早在《白玉雕龙》中被剧透得干干净净,因此埋了许多伏笔的结局在我看来也只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没有起到理想的效果。而在被《白玉雕龙》剧透后,去看《白玉老虎》,一些人物的结局也是顺理成章,并没有违拗作者的本意。
霹雳堂堂主雷震天在和赵无忌交朋友时,身陷囹圄,双眼被弄瞎。在如此绝境中,他诅咒唐家堡,也诅咒上官刃,觉得上官刃下场比他还会更惨。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在唐家堡这种斩草除根,过河拆桥的行为处事之下,“上官刃”在《白玉雕龙》中被迫害致死也是合情合理。而值得玩味的是,在《白玉老虎》中唐缺受邀和赵无忌一起去上官刃处享用早餐时,好吃的唐缺却以怕死为由一口回绝,这也隐隐埋伏下唐家以后会用慢性毒药来对付上官刃的伏笔。
像这种细小的伏笔,在前文中也有。
在赌坊老板和赵无忌豪赌后,他坦言:停不下来。一旦坐上了赌桌,不是一方输的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就绝对不会罢手。双方都想赢,赢了的还想再赢,输了的还想翻本。所以一开始就注定以一方的鲜血作为赌局的结束。而赵无忌卧底唐家堡,又何尝不是豪赌!一旦踏上复仇之旅,妻子、妹妹、准妹夫、恋人、甚至自己,都可以作为筹码押上去,即使后果可能是永远拿不回来。
我看完这本书后,倒是并不像大多数网友一样对其中的人物塑造感慨万千。我觉得,本书的主旨,就和古希腊的经典悲剧《俄狄甫斯王》一样,说明了一个道理:人,是不能与命运相抗衡的。越是要逆溯命运潮流前进,就越是应验其被预示的一生。
克洛诺斯为了防止儿子篡位,就吃掉每一个生出来的儿子。最后还是被其子宙斯推翻。
俄狄甫斯的父亲得到神兆,说会被儿子杀死,命人杀死自己亲身儿子。结果他人一时恻隐,将其放在木盆中漂流。
俄狄甫斯在太阳神神殿得知自己会弑父,就特意离家出走,远离自己的养父,结果在道中与自己的亲父发生口角,失手杀了自己的亲父。
而赵无忌卧薪尝胆,抛妻弃妹,自己的准妹夫都被逼死在自己眼前。他付出了一大堆巨大代价,好不容易接近了杀父仇人,又忍痛杀死了对自己有好感的仇人之女,排除万难后,杀父仇人居然是应他父亲的提议,杀死了他父亲。元凶首恶幕后黑手居然是一开始的死者本身,甚至第二部还出现了“我是你爸爸”这样的名场景,不得不让人掩卷太息。
:还有一点感悟,不过不一定会被大家认同:就是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试想一下,如果主角拥有李寻欢、楚留香、陆小凤这种身手,也不至于惨到这份上。说穿了,不过是主角自己武功不够,所以得潜伏在敌人身边,伺机背后暗箭伤人。一开场,敌对势力一个外围人物都差点要了这边一个元老公子的性命;到后来,双方的自身建设发展差距又有目共睹。我说你们实力势力都差那么多,安安稳稳过日子多好,非要想着取而代之,成为武林第一大势力。换个背景,也就是人人都抢着想要当五岳盟主,也不管自己几斤几两。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为了这种转眼即逝的蜗角虚名勾心斗角,壮志成仁,还把自己美化成荆轲,公孙杵臼。或许这就是一些大好男儿的浪漫情怀吧。到了《白玉雕龙》中,机械降神,唐家堡被灭不干主人公啥事,正是对一连串没必要牺牲的极大讽刺。
《白玉老虎》读后感(四):讲道理
郭雀儿如果是唐缺朋友,唐玉和唐缺关系很好,他为什么要杀唐玉?
不知道。
如果是我,除了让郭雀儿偷唐玉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没有。
唐玉的朋友,以唐缺的能力会不会不知道?
不太可能。
如果是我会怎么办?
让唐缺不知道。
雷震天糊墙哪来的水?
不知道。
如果是我会怎么办?
让他有水糊墙。
唐缺让赵无忌杀的人都自杀了,是不是太蹊跷?
是。
如果是我,有没有比让他们自杀更好的办法?
没有。
唐缺说过"宁可杀错,不可放过。",他是不是一直在怀疑试探赵无忌?
是。
为什么不杀?
不知道。
如果是我会怎么办?
不杀。
结局算不算烂尾?
算。
如果是我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叫一个坑货去写《白玉雕龙》,让他们知道结局在这里是算不得太坏的。
《白玉老虎》读后感(五):这一切算什么
当一个人历经所有的磨难,以为自己所有的忍受都是必须、所有的牺牲都是值得,却在最后接近成功、终于可以解脱的刹那,发现自己在一开始就错了,而且错得离谱,所有因爱之名的复仇、所有向着正义的努力都是无谓,更糟糕的是,自己上串下跳那么的努力竟是别人更宏大、更正义目标的“搅屎棍”……
这就是赵无忌的故事,一个很惨的故事,一个本来马上就可以成就英雄的故事,最终还是只能落得个不是滋味的收场。
这个故事貌似没有完结,但是我却认为已经完结了。《白玉老虎》只是讲了这么一个过程,一个白折腾的故事,但却是我们大多数人常历经的事儿,虽然我们的经历不会那么惨烈、不会那么极端。我们身陷江湖之中,认认真真、竭尽全力做事,以为自己坚持的是操守、是责任,结果在别人眼里不过只是“你何必这么认真,反正也没用”……
碰到这样的事情,是否只能沧海一声笑了?!
也许不是,有时过程确实比结果更重要。
很喜欢里面写曲平的那段——
“他一直认为一个人并不一定要靠武功才能成功,机智、镇定、人脉,都比武功重要。
现在他才知道他错了。
因为他干的是这一行,在他生存的这个环境里,武功不但是极重要的一环,而且是一个人的根。
如果你是一个商人,你就绝不会放下你的算盘;如果你是个文人,就绝不能放下你的笔。”
当所有的信仰坍塌、所有的努力白费,只有一个东西你还可以重新再来,对赵无忌来说,就是他的剑,对我们来说,就是我们的能力。
只有这样,所有的经历才不会白费、所有的过程才具有意义,也许对别人来说是多余,但对我们自己来说,这就是我们的人生!这就足够!
《白玉老虎》读后感(六):故事性极佳的小说
《白玉老虎》从小说的角度来说,真是一部佳作。这一次,古龙克制了自己情绪的倾注,而全心全意地用一个作家的技法、一个story-teller的功力,认认真真地叙述了一个故事。
文字不再冗余而肆意,节奏更加张弛有道,随处可见精心谋划的事件编织和伏线,而每一个人物,从主角到配角,都刻画得那么出彩,令人过目难忘。
如果说“代入”和“共情”是古龙大部分佳作的特色的话,在《白玉老虎》里,他难得地让自己也让读者体验了抽离,而完全用故事和情节作为推动,彰显了他叙述故事的才能。
最终结局的戛然而止,虽然抱憾,但也说不上烂尾。至少,以主线而言,赵无忌这条线已经算是彻底完结了,接下来如何选择如何继续活下去,都已无关紧要。这种莫名的终结,其实更贴近人生的真实:每个人都为了自以为的真相而努力、而拼搏,而这一切的自以为,其实都与真相毫无关联。自以为的国恨家仇,自以为的胸怀抱负,自以为创下的辉煌与意义,或者到最后,并没有半点必要。
这里的赵无忌,和边城浪子最后知道真相的傅红雪,何其相似。他们之后的路,又何须再赘述。
遗憾的,只是那么多埋下的钩子,最后成空。卫凤娘、地藏和萧东楼、红白小孩、曲平和千千、轩辕一光,甚至是尚未出场的唐傲,每一个都鲜活而机巧,未能有所发展实在是遗憾。
值得赞赏的是,作为一个以复仇为主题的故事,当复仇的主角武功平平时,古龙没有落入俗套地让他有各种机缘巧合,大开主角光环,而是选择了一个更为生活的方式,让他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意志力,一步一步实现目标。而这个过程中,他有时巧计迭出,处处胜人一筹,有时又不免反被聪明误,身陷囹圄,更有时不得不游走于冷酷和残忍的边缘,在“目的”和“手段”的正确中自我冲突。
《白玉老虎》读后感(七):白玉老虎
白玉老虎以一个小格局开始,杀父之仇的开端,却描绘出一个曲折惊险的故事,有古龙最擅长的侦探悬疑,又有武侠小说必备的复仇情节,更可以说是一个无间道的故事。赵无忌大婚当日父亲被杀,牵引出江湖三大帮派的争斗,大风堂、霹雳堂和蜀中唐门。
关于唐门的小说和电视剧不在少数,但看白玉老虎的时候却给了我不一样的冲击感。这个高深莫测的传奇门派,通过塑造唐玉、唐缺、唐傲这些形象和描写毒绝的暗器毒药,让唐门的经典深入人心。
白玉老虎里出现的人物众多,从赵无忌这个主角出发,从卫凤娘、赵千千到曲平,从唐玉、唐缺到雷震天,从上官怜怜、上官刃到西施、小宝,还有小雷、柳三更这些人物,丰满立体的人物让人拍案叫绝。
让我感兴趣的还有那些据说是某某后人的人物,嗜赌如命对待赵无忌很真诚的豪爽汉子轩辕一光,想到了绝代双骄里面十大恶人之一的赌徒轩辕三光,不过这个形象出现得很多了已经,萧十一郎里面也有出现。赵无忌的朋友郭雀儿,唯一一个让陆小凤头疼的偷神司空摘星的徒弟。至于书中一直保持着神秘感的地藏和萧东楼,多年前两人大战一场了变成现在这种奇特的关系,虽然有提到可能是陆小凤的唯一弟子花满天和西门吹雪的传人,这种猜测让人兴趣勃勃但总觉得不太可能,更愿意去想象陆小凤的灵犀一指能不能接住西门吹雪的一剑。
「“白玉老虎”这故事,写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冲突,情感与理智的冲突、情感与责任的冲突,情感与仇恨的冲突。
我总认为,故事情节的变化有穷尽时,只有情感的冲突才永远激动人心。
这故事中主要写的是赵无忌这个人。
现在赵无忌内心的冲突已经被打成了一个结,一个死结。
所以这故事也应该告一段落。」
这是古龙为白玉老虎这个故事写的后记,白玉老虎被认为是古龙的巅峰之作,古龙成熟期风格的集大成者。虽然有人说最后烂尾,我不这样认为,就像后记里说的,白玉老虎想要用情感的冲突来打动人心,既然作为主角的赵无忌内心的冲突已经被打成了一个结,这个故事就应该结束。当成一部文学作品来看待,在最高潮处戛然而止反而更让人回味。故事说到这里继续下去无非又是赵无忌联手上官刃勇斗唐门的情节,反而落入了俗套。
《白玉老虎》读后感(八):不敢相思
点三星有点对不起作者,确实很吸引人…一看就停不下来,这才是古龙啊~
可是点推荐又有点不爽…推荐给谁看谁都会心碎吧…这也叫结局?前面的各种伏笔呢…?凤娘呢?“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的地藏呢?“窗外斜风细雨,几上半局残棋”的萧东楼呢?那一对双胞胎呢?千千呢?“还有用”的曲平呢?蜜姬呢?说好的唐傲呢?连个脸都没露啊……雷震天准备把赵无忌出卖给另一个人,出卖给谁啊?都没说呢…
话说半面罗刹的丈夫潇湘剑客林朝英…《神雕侠侣》里和王重阳别扭一辈子的古墓派祖师不也是林朝英么…
话说黑铁汉【江湖传说,如有三个人背贴背站着,他一箭就能射个对穿。】三个人背贴背站,我勉强理解了…射个对穿…?到底是两个两个穿,还是三个一起穿?
话说唐缺,我一直以为他是个帅哥…久久不敢相信他是个胖子…还是个娘胖子…
【虽然大多数胖子都比较脏,比较懒,唐缺却是例外。
他有洁癖。
不喜欢女人的男人好像都有洁癖,他们都认为男女间的那件事是件很脏的事。】
他们是不是都认为男女间的事是件很脏的事,我不敢肯定,但是我知道并不是不喜欢女人的男人都有洁癖哦~我就见过脏脏的GAY…据说还不承认自己邋遢…自我感觉超级良好……(咳,别问我怎么知道…)
赵无忌在上官刃的屋子里看到墙上的一副对联,
【“满堂花醉三干客,
一剑光寒四十州。”
笔法苍劲而有致,上款写的正是:“刃公教正。”】
这首诗是贯休的《献钱尚父》: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百度还有个小故事:钱鏐称吴越王时,贯休往投贺诗,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钱鏐有称帝野心,要他改“十四州”为“四十州”,才肯接见。贯休答道:“州亦难添,诗亦难改,余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也说吟了四句诗:“不羡荣华不惧威,添州改字总难依。闲云野鹤无常住,何处江天不可飞?”)即日裹衣钵拂袖而去。至蜀,受到王建的礼遇。前蜀建国,赐号”禅月大师“。
不知道是真是假…此处不当有误…
【为了要让聂政能有行刺的机会,樊将军不惜牺牲自己的大好头颅。
为了同样的理由,赵简也不惜把自己的头颅割下来。】
话说樊於期不是为荆轲刺秦自刎献上头颅么…聂政不是白虹贯日刺杀韩傀么…
好了,我还是爱古龙的…下面来两段喜欢的话:
【人身上最软的是头发,最硬的是牙齿,可是一个人身上最容易坏,最容易脱落的却是牙齿,等到人死了之后,全身上下都腐烂了,头发却还是好好的。
人身上最脆弱的就是眼睛,可是每人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用眼睛,不停的在用,眼睛却不会累,如果你用嘴不停的说话,用手不停的动,用脚不停的走路,你早就累得要命。
所以我想,“脆弱”和“坚硬”之间,也不是绝对可以分别得出的。】
大概有点像这个故事吧:
常摐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常摐曰:“子虽不问,吾将语子。”常摐曰:“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过故乡而下车,非谓其不忘故耶?”常摐曰:“嘻,是已。”常摐曰:“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过乔木而趋,非谓敬老耶?”常摐曰:“嘻,是已。”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摐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摐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
【轩辕一光笑道:“你们这个袋里装的是啥子?是不是……”
他没有说下去,他的心却沉了下来。
他终于看到了赵无忌。
赵无忌居然不在这花月轩里,居然还远远的站在一座假山上,好像准备隔岸观火。
他想不通无忌这是什么意思?他只知道这三个人迟早总是会出手的。
只要他们一出手,他就死定了!
夕阳满天。
小河里水波闪动,花园里有个女孩子偷偷的摘下了一朵红牡丹。
这时胡跛子也在附近,在一个很奇怪,很特别,绝对没有人想得到的地方。
他相信绝对没有人能看得见他,但是他却可以看到别人。
每个人他都能看得很清楚。
他看见唐紫檀他们三个人走进花月轩,看到唐紫檀对老太婆的那种奇怪眼神。
他心里觉得很好笑。
惟一让他想不通的是,赵无忌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露面?
现在唐紫檀他们都已把鹿皮手套戴上,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
不管赵无忌是不是出手,他们都要出手了。
就在这时候,忽然又有件奇怪的事发生了,一件胡跛子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他这一生中,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么样吃惊过。
他几乎忍不住想逃走。
但是他绝对不能动,绝不能露出一点吃惊的样子来。
否则他也死定了。
唐紫檀慢慢的戴上了他的鹿皮手套。陈旧的皮革,温暖而柔软。
这是只小鹿的皮。
他十七岁的时候,捕杀了这只小鹿,一个辫子上总喜欢扎着个红蝴蝶的小姑娘,亲手为他缝成了这只手套。
他和他二哥都很喜欢她。
后来他虽然得到了她,他的二哥却得到了江湖的声名和荣耀。
现在那个辫子上扎红蝴蝶的小姑娘已在地下,唐二先生的声名和荣耀却仍如日中天。
当时那个小姑娘如果嫁给了他的二哥,情形会变得怎么样?
人生就是这样子的,你得到某些东西时,往往就会失去另外一些。
所以他从不后悔。
每当他戴起这只手套时,他心里就会泛起种异样的感觉,总会想起那些难忘的事,想起那辫子上扎红蝴蝶的小姑娘,在灯下为他缝手套的样子。
在这种情况下,他本没有杀人的心情。
可是每当他戴起这只手套时,总是非杀人不可!】
喜欢那朵红牡丹~也喜欢唐紫檀这段矛盾的心思…幸好他不后悔…
最后,虽然猜到李玉堂就是唐玉,也猜到连一莲就是上官怜怜,也猜到上官刃并非真的叛徒,但我真的猜不到结局啊…古龙你在天有灵告诉我吧~~~
《白玉雕龙》是不会看的……省得心塞…还要各种找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