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是一本由李月亮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则一则的小随笔,在断断续续地抽空读完后,忽然想说,这世界上的事,有时真的是看不明白的,你必须多想想,才能明白。
李月亮这个名字,乍一听以为是男生。待读了几篇后发现其细腻的文笔与情感,才觉得这似乎是个女生。再回过头来看封面作者才看到真真一枚漂亮的女子。现在读书不唯作者的名气之类,只看内容,待看得过瘾才去研究作者是何许人也,省得存了偏见。
这女子写的文章让人喜爱,一篇篇信手拈来的文字,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事,随手那么一抓,那么一思想,就有了自己的味道,就有了自己不一样的感觉。要说开篇最让人喜欢的那篇文章莫过于《一只伟大的蚂蚁》,因为看到蚂蚁在挪动一块面包屑,而其中一只离经叛道的蚂蚁却偏偏引起了她的注意,也由此改变了自己对学习的选择。很多人也许都会有过这样的时刻吧,因为很微妙的一瞬间,就决定了自己的一生,而能够细致地记录下这一刻,让它成为一种辉煌的文字的,或许并不是很多。但是我们知道,许多人的确是会被这样仿佛天定的时刻所改变内心。
也许她的文章有一点儿小励志,但是我觉得她的文字里没有那种媚俗的刻意的迎合当下的文字模式,而总是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来传达。而且你读她的小文章,会觉得,有思想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一个女子,能够活得不那么人云亦云,而且能够用清晰的条理来为读者说出那些你明明知道却就是说不好的道理,也着实是不容易。
所以说,有时读书会让人有这样的感觉,与明白人谈话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你听她分析那些事,就会觉得这个女子明白得有些透亮,但是又绝不是让觉得亮得让人眩目的那种。也就是说,她知道,但她不会让你觉得你不知道是一件难堪的事儿,或者说,她的文字不像一些人那样,因为觉得自己很明白所以尖酸刻薄,而她依然有着自己的善良。读这样的书,是愉快的。
《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读后感(二):乐呵乐呵得了
好像每个人都有矫情的时候,都觉得自己苦逼,说白了就是憋屈。这种憋屈一般不会跟人说,说多了顶多就是再让人蹂躏一次。
每当我听到刘德华的《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鼻子总是一酸,然后仰起头,心里想着等老子挣够30亿也报复报复社会,可悲的是你们造够了,等我内时候就“拒绝鱼翅,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了。
初中时,穷矮挫,连暗恋一个女生的勇气都没有,初恋仅仅1分钟就结束了,赔进去一大袋零食换来一句:“对不起,跟你闹着玩的,你还当真了?”你妹的!一个月零花钱还特么借了别人二十,你说我当没当真?但是还是红着脸说:“哦,没事,玩呗”。
高中了,个子长起来了,还是穷,外加一脸青春痘。自命不凡才华横溢,几乎给年级所有女生写过情书,还都是特么代笔,从来没署过自己的名。
第一次打车,第一次吃肯德基,第一次自己买衣服内心都是紧张不已,手心全是汗,还不是没见识,怕人瞧出自己是屯儿里出来的土炮,被人笑话。
坐了三四回飞机后,才能记清楚坐飞机的流程。不是记性不好,是自己太紧张了。狗日的飞机噪音那么大,耳朵疼到窒息还特么不敢叫,怎么就“高端”了呢?
毕业后找了那多么多工作,每次都是像狗一样真诚,就是渴望能有个活干,不给工资咱也能干。干了几个工作,每个都是啥也不懂,两眼一抹黑。公司内逮谁都来句“老师”,人家不乐意,那就“哥哥姐姐”和谁都亲,遇到内高傲的,都不瞧咱一眼,那也得接着,谁让咱起点低呢。就连辞个工作,心里本想骂句“公司真尼玛混蛋”,嘴上还谦虚的说“这个公司非常好,辜负了公司的培养,其实自己就是想突破下瓶颈。”
和人比,输在哪了?不都是这些起跑线吗?
有时候,也常问自己“凭啥啊?”就不能有个小暴脾气了!
现在,回过头想想,以前的那些所谓的“苦”真就不叫一事儿!
谁能想到当年的“穷矮挫”现在这么帅、这么自信、这么不要脸了。
社会磨的呗。
“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我倒不完全赞同,生活本来就是这么操蛋,亏你得吃,痛你得忍着,罪你得扛着,责你得担着,泪啊就“留”着吧。
其实,想那么多干嘛?乐呵乐呵得了。
《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读后感(三):还可以哦。
先苦后甜嘛!
《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读后感(四):苦难的意义是让你更坚韧
读完这本书,百感交集,突然就在很多故事中发现了自己。那一段段刻着伤痕的故事,那一颗颗饱经沧桑的心,仿佛还留在风里,飘飘荡荡不曾破碎。原本浮躁的心沉静下来,借助她的一个个故事又重新找到了心底那片最坚实的土地。书中说道,不管经历过怎样的苦难,只要还在坚持,身上心中的伤口都会愈合,慢慢给你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也许只有苦难才能如此慷慨,每一次都让你有新的力量面对生活。
穿梭于不同的人生,寻找到的却是自己的身影。我是那个独自北上执着寻梦的人,我也是那个重回宁静乡村安详度日的人,我是那个暗恋多年没有勇气挑明的人,我也是那个苦苦追求直到释怀的那个人。我曾欣赏过每一缕晨光的灿烂,又曾在每一个暗夜里默然抽泣,我曾体验过世间每一种美好,又经历过世间每一种苦难。幸运的是,纵使沧桑曾在心田上刻下烙印,我依然是我,美好使我变得敏锐,而苦难使我更坚定的立足在这片土地上。
不改初心,方能始终。浮躁的当下,千百件事催促我们加快脚步,哪颗心能真正静下来思考?琐碎最能磨练人,当初的梦想勇气能否经得起考验?无论故事有多么曲折心灵受到了何种磨难,书中故事的结局都是安静简单的,就好像被春风吹落的花瓣,安然滋养着脚下的泥土。作者以事说理,一阵见血的指出或明媚或幽暗的道理,自然的过渡,不久前的腥风血雨经过两三句引导变成和风细雨,一寸一寸地呵护着干涸的心田。故事的最后,仿佛一切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都消失不见,唯有静如止水的心缓缓流淌。
深情的活在这个薄情的世界上,胜之不武。能温暖自己的唯有自己,这看似简单的道理,没有经历过苦痛的人无从得知。当你在深夜里因没钱交租金而被迫大包小包的搬家,当你在病中因上级压力不得不强忍着处理工作,当你眼看着恋爱多年的另一半决绝的放开你的手,当时的你一定以为,那种痛永远无法愈合。可是时间不听话的往前走,你痛苦,你沉默,你反复思考,但你有一天却突然发现在也体会不到那样痛彻心扉针扎般的感觉了。即使你还没有完全放下那件事,但你已经学会为自己修补伤口,并且带着它们向前走了。你们能够和谐相处,虽然有时会隐隐作痛,但这种痛会提醒你下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与背叛过去无关,因为无论如何,你终究是要走下去的,你所能做到的最好的事,就是从中汲取经验,变成更坚强更不易受伤的人。
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这句话安然踏实地沉淀在心中,是挣扎奋斗的生命的最好的注解。唯有苦难,才让我们觉得不曾辜负过生命的绚烂,唯有苦难,才让我们觉得在微风中起舞原来那么舒畅,唯有苦难,才是我们的垫脚石,助我们攀上更高的山峰。
文/友竹
这书名让人忍不住想起遥远的高中时代,语文老师总在耳边喊着“要加大阅读量”。可当时课业繁重,哪有时间看大部头经典著作?所以,随笔、散文、小杂文等就成了手中的日常读物,也就是类似本书的短文合集。
都说中考、高考前是人最有学问的时候,这话真是一点儿没错。那会儿读书不管是不是出于主观愿望,反正在家长、老师的双重高压下,满脑子装的都是各科各门知识。就拿阅读写作来说,曾经那么讨厌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可是几次模拟考卷上频频出现这类文章之后,看着看着竟也习惯了。
那时似乎被训练出了一种本事,拿到试卷先看作文题目,扫一眼要求,立刻就能洋洋洒洒写下一大篇——规定的字数绝不会少,规定的主题绝不会跑。只是在那一篇篇文章的背后,没多少真情实感。自小到大生活无忧,除了考试名次偶尔让人不爽外,小小年纪哪知道什么叫做苦难?真是没体验就没法儿感叹,硬感叹招人烦。
每每翻开那时的作文和周记,发现似乎十几年前的自己竟像是洞悉了人间一切世事般:装模作样地批判社会阴暗、感叹人生的不易、怒斥命运的不公……天哪,为什么那时是这么一种状态,生活到底给我们什么压力了?
读过本书之后,对以前的事突然感到释然了。辛弃疾都说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可见,自古以来少年就会自寻烦恼,你以为出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儿呢,多年后回头一看,哇,原来是小蚂蚁搬小米,只是看上去忙碌而已。
人生在世总有不如意的时候:有时深陷人际麻烦漩涡,有时受疾病困扰,有时感情受挫,有时工作受阻……似乎只要活着,后面要走的路永远无法预测。既然如此,你打算怎么应对这无法预测的生命呢?流泪?抱怨?逃避?这些统统没用,本书告诉我们:伤害无可避免,你需要培养自己迅速自愈。
可别以为人生的苦难单指逆境,有时候受万众瞩目的好事也会出其不意地给你打击。那些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娱乐明星们、那些嫁入豪门的美女奇女们、还有腰缠万贯的富商大贾们,他们曾经承载了多少苦难并且在获得所谓的“成功”后,正在经历和继续承受着什么,都是我们不了解,甚至难以想象的。
有些鸡汤文作者不断给你说理,有些鸡汤文作者擅以事实引发你的深思。月亮姐姐的每篇文章都可看作独立的小故事,而且这些故事常发生在极普通的人身上,什么表姐、二姨啦、老家叔叔、远房舅舅啦,读来感觉相当亲切。对当今热点人物,作者也有点到:马诺、马云、阿娇、王功权、王菲……你想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组合?只能说作者思路比较开阔。
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大家都来欢乐地读一读。
《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读后感(六):温暖中有着满满的正能量
很早就在青年文摘中读过不少李月亮的文章,那时只觉得她的文章虽简短但是读起来很是温暖,阅读的体验是愉悦的。可能,所谓的鸡汤文都有这样的效果吧,但是读完她的整本书后,却觉得收获不小,就算喝的是鸡汤,我也是喝了一锅有营养的鸡汤,而且喝的很舒服很满足。
她的文章,虽是鸡汤,但是又胜于鸡汤,比普通的鸡汤文水平高了不少。
从写作水平来说,每篇文章都不长,几分钟就能读完,而且语言平实,读起来很是顺畅。另外,文章虽短,但是行文布局设的很是巧妙,看不出刻意的设计,很是自然的就跟着文章结构不知不觉的读完了。作为资深的杂志主编,她知道如何抓住读者的心,知道你的思维习惯,很自然的就把你带入她设的局里了。
这本书的文章内容很接地气,书中的小故事都是以一人称写就,她的各路亲戚和同事同学都在她的故事里有了精彩纷呈的表演,涉及到我们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工作婚姻职场等等都面面俱到,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在读故事的同时还能了解到一些道理。而且她做的点评或者分析都十分的到位,俨然一位生活的智者,给予的种种建议都是如此实际和接地气。
都说文如其人,从她的文章中也大抵了解到她的某些性格。她时而是知心大姐,时而是心直口快的小妇人,又时而是充满智慧的长者,这样真实的她让人觉得倍感亲切。在“叫你喜欢小媳妇“的文章里,文末的那句“该,谁叫你喜欢小媳妇”让人顿时觉得她的可爱与稍微不地道的幸灾乐祸。不得不说,这样一个真实的人,都忘了她是文章的作者,只觉得她的可爱了。
读这本书经常能感到一种温暖的力量,而这可能就是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了。故事虽简单,文章也短,但是它所承载的能量是不可小觑的。在她平时朴素的语言里,有她对种种社会现象的精准分析,有对某些人群的包容与理解,有对很多生活事件的深刻总结,她的书中总是不乏闪光点,有着积极的力量。
温暖中有正能量,理智中有包容,平实中有诙谐,这本书带给我的是满满的正能量。
《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读后感(七):你受的苦将照亮你未来的路
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很感人,仔细想想却又那么真实的出现在过往的生活中。想象不到把自己过完写的文字整合起来,是否能有这样的效果:每一篇都值得回想一些事情,每一篇都值得读完之后再思考一段时间,每一篇又恰当好处的让自己感受到温暖和沉淀。这故事中很多都感觉很鸡汤,读起来感觉沁人心脾。在每天晚上睡前读几章文字,每一个梦都让人感觉那么新鲜。
人的心,是人身体中最脆弱的功能模块。一些事情会让人伤心,一些事情又会让人开心,而更多的事情又需要用心来对待……所以生命的造物主给了一个恰当好处的配置,心脏跳动不止,生命精彩不断。你过怎样的生活,与自己的选择和决策息息相关。在孙燕姿的《开始懂了》里面唱的很真切:“开始懂了,快乐是选择”,每个人到最后都会懂得这个道理,快乐是选择;而这本《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在你读完之后,是否有于燕姿类似的感触呢?
或许,年纪和阅历让我们无法明白一些事情,但很显然阅历和年纪不能限制我们才智所有的方面。前辈和先哲的生活经历,他们的痛苦与快乐,他们的故事与奋斗…是可以很好的被书籍这样一个载体传递给相隔千年后的我们的。当我读完《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后,觉得这是一个温暖的书籍,有些励志,有些感动,还有一点点自己的思考。
在书中的两个章节标题让我开始思考,是《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的作者说的对,还是我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呢?在“每件事情到最后都会是好事”章节里,我完全想象不到这样一个问题。好的事情最后会是好的事情,这是个一般的常识理解起来也无太大问题,但不好的事情最后又如何变成好事呢?在作者的阐述里,我们看到和书名遥相呼应的对称。不好的事情,让人成长,让人进步;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这个不好的事情会带来好的结果——你的成长和见识。有句话是这样总结的:
感激伤害我的人,因为你磨练了我的心志。
感激欺骗我的人,因为你增进了我的见识。
感激鞭打我的人,因为你消除了我的业障。
感激遗弃我的人,因为你教导了我应自立。
感激绊倒我的人,因为你强化了我的能力。
感激斥责我的人,因为你助长了我的定慧。
可见,那些伤害、欺骗、鞭打、遗弃、绊倒和斥责过我的人,对我的现在的成长和未来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所以,眼界如果像《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的作者那样开拓,每一件事最后真的就成了好事情。这个思路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乐观的去看待事情总会得出乐观的结果。周末的情商课让我也对情商这个知识开始有了初步映像,但如何运用在生活中,又如何提高情商这个话题的探究,则是任重而道远。
在《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中还有一个章节也让我印象深刻。在“唯单纯与善良不可辜负”中,我深知这两个人格品性的珍贵。在现实生活中,我的生活态度是“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如果要认真玩味这句话,则大有学问在里头。单纯和善良,是人最初的本性(性本善)之一;但万能的社会机器会让人在这个世界上无法保全这个最初的属性。《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的作者通过对内心的挖掘和阐述,再次对这两个品性做了一个全面的阐述,非常恰当。
这是本励志的书,更是一本温暖人心的书。偶尔翻起来,还有那些温暖的感觉。
《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读后感(八):这里说的是什么“苦”
第一次接触这个书名《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是诚惶诚恐的,因为不想面对受苦这个词,也不想让自己再受到书本里悲惨的故事的摧残了。不过烦了几页之后,给我不是那些凄惨的感觉而是温暖的美好的,出了对个人生活的引导之外,提出了另外一个概念就是自由和快乐,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有的句子不禁让我醍醐灌顶。说的真有道理。
李月亮这个人,前几天看过她的一篇文章《人生需要盛装时分》在《青年文摘》上发表了。说的是,一个朋友结婚,要求每一位宾客都要盛装出行,一开始作者以为这个人也太矫情了吧,但是去了之后,看到每个人都是盛装出行。不觉感叹,人家这个才叫婚礼啊,人生的婚礼只有一次,折腾一次,也是值得的。
折腾有时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塑造,就像受苦一样,这样的苦,不是苦难,而是一种心灵上的客服迷茫和走向伟大的力量。
特别喜欢封面上的那句话“这世间,苦难皆有其意义,你所吃的亏、忍的痛、扛的罪、担的责、流的泪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看了这本书之后,突然觉得藏在心里的苦,心里的泪,夺眶而出,不忍心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丝毫的不快乐。你受的苦真的可以照亮你的路。
《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读后感(九):最好的女人没人追
介绍给大家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 最好的女人没人追。“记得几年前鲁豫访问侯佩岑,问有没有人追她,侯犹豫了一下很不好意思地说,没有。想想又说,经纪人不让说没人追的,但其实是真没有。侯佩岑是谁,台湾最受注目完美女性票选冠军,得分超过了林志玲,如果这世上真的有女神存在的话,那她起码算一个吧?但是,她没人追哎,而越是没人追,越证明她自尊自爱,不随便给人机会,不胡乱释放信号,证明她是一颗好蛋。”
选取其中的一段给大家看看,其中有一句话,印象超级深刻“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只有自己有一个高的姿态,才能找到配的上自己的真爱,而你对对方做了什么,别人的严重的你才能有一个怎么样的效果。
太喜欢这篇了,因为看惯了太多的身边的人的例子。一个朋友剩的心慌,每一个靠近她的男人都用老公的眼光去追求。这样男人真的觉得的你太容易靠近了,男人是什么动物,得了便宜还卖乖,所以还是摆准自己的姿态吧,有时候确实需要一种傲气才能征服一个爱你的人,越在乎的,往往越容易遭到对方的忽视。在走往幸福的路上,或许会吃一些小亏,不过不要轻易的降低自己的要求,不要轻易的说yes,或许自己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和幸福的权利,毕竟在另一个人眼中我们都希望自己是被在乎的那位,有句话不是说,不容易得到的才能好好珍惜吗?有时候需要给男人一点颜色和下马威。因为没有男人不敢触碰的爱。所以,无论多高,只要喜欢他们都可以够得着。
《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读后感(十):角落里奏响生命的凯歌
角落里奏响生命的凯歌
——读《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无法排解的爱恨情仇。这就是命运,有时不能选择,能做的就只有接受。沈从文说过,“一个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对于当前黑暗的否认,对于未来光明的向往。”作家李月亮将充斥在世界中的这些情绪、发生在自己身上和周围的那些事变成了文字,以平实的语言,道出了人生的哲学。尽管生活中、作品中充满这艰难和沉重,但生活和作品并没有失去美。相反,处处浸透着李月亮对人生的理解和诠释,洋溢着直面苦难的精神。读李月亮的文字,文字随性传神而不矫情。仔细品来,犹如一枚青橄榄,咀嚼几口就回味无穷。
苦难是命运,但不是宿命。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同时,苦难还暗含机运。尽管苦难无处不在,但李月亮在书中告诉我们,既不要消极观望生活,也不要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从这个层面看,《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是一部张扬着理想、充满了激情的作品。很喜欢李月亮的《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品读每一篇文章都让我的心灵获得一次净化,收获了许久都难以释怀的感动和反思。她在书中说:“我知道你只想让大家羡慕你,但羡慕和嫉妒挨得太近了,如果你不能把握让别人羡慕和嫉妒之间的那个精确的分界点,那么宁可让羡慕少一尺,也不能让嫉妒生一寸。”
苦难是幸福的伪装,只要剥去苦难的外衣,就把握住了幸福之旅的方向。“你要相信,这世间,苦难皆有意义。那些你吃的亏、忍的痛、扛的罪、流的泪,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李月亮语),所谓的“身残志坚”,说的不一定是抗争,而是生活的方式。只要有一点儿勇气,苦难之后就是美好的结局,纵是弱点也能成就你。所谓“逆境出才”嘛,逆境固然让我们活得不那么如意,但正因为是弱点,我们才会破釜沉舟,才会咬牙坚持走到高处。书中的“二姐”就是劣势成就了她,而“大姐”的优势将她引入偏路,人生也由捷径走向平庸。所以,苦难是一种命运,但绝不是宿命。
海伦·凯勒说过,“在获得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人活于世,“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是一种境界;“还好有人比我惨”则是一种生存本能。其实,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因家庭背景、经济基础以及所受教育等外在的因素的不同,对苦难所持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着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感动的日子”,这便是人生对苦难命运的态度。
贾平凹说:“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是有他天生的一分才能的,但才能会不会挖掘和表现出来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极少数的人获得了展示他才能的机会和环境,他就是成功者。大多数人是有锅盔时没牙或有牙了没锅盔,所以众生芸芸。”生活是一种态度,好命歹命既无可选择也无处逃避。因为人生的本质绝非享乐,而是苦难,是要在无情宇宙的一个小小角落里奏响生命的凯歌。相对于自然,地理不过是细节。相对于生命,历史不过是细节。相对于苦难,心酸和苦楚不过是一种修行。人生如斯,倘若只是觉得仿佛大概也许是这样,抱着有枣没枣打三竿的心态,靠运气求胜利、求成功,结果多半难成功,更别说创造辉煌了。
一切的不公与磨难都可用藐视来克服。正如李月亮在书中所言,“那些成功者,未必比别人高明,但多半比别人精准。对客户的心理把握精准,对市场需求把握精准,瞄准了去干,成功的几率自然高。”所以,要正视苦难,把苦难看做人生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要战胜苦难,把苦难当作通向生命高度的必经台阶。要享受苦难,在苦难之中寻找成功的机遇。在《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中,李月亮以肉眼透视人心。
(《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李月亮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定价: 32.80元)
文/刘英团
发表于《铜陵日报》4月25日;4月30日《东方教育时报》
http://www.tlnews.cn/szb/tdck/html/2014-04/25/content_297502.htm